抗污染纳滤膜脱盐性能

抗污染纳滤膜脱盐性能
抗污染纳滤膜脱盐性能

抗污染纳滤膜脱盐性能

抗污染纳滤膜多为复合型膜元件,抗污染纳滤膜的过滤孔径位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中间,抗污染纳滤膜的过滤孔径以纳米为单位。

从图1中可以看到,反渗透膜脱除了所有的盐和有机物,而超滤膜对盐和低分子有机物没有截留效果。美国海德能高耐氯性脱色用抗污染纳滤膜截留了糖类低分子有机物和多价盐(如MgSO4),对单价盐的截留率仅为10%~80%,具有相当大的通透性,而二价及多价盐的截留率均在90%以上。

美国海德能膜元件对盐的截留性能主要是由膜的电荷效应决定的,抗污染纳滤膜对中性不带电荷的物质(如,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的截留则是由膜的筛分效应决定的。例如,日东电工的NTR-7450

膜,脱盐率是50%,对蔗糖的截留率是36%,所表现的大分子量的蔗

糖比小分子量的盐更容易透过,是由于膜的电荷效应引起的。

盐离子的电荷强度不同,膜对离子的截留率也有所不同。对于含有不同价态离子的多元体系,由于膜对各种离子的选择性有异,根据道南效应(Donaneffect)不同离子透过膜的比例不同。例如,溶液中

含有Na2SO4和NaCl,美国美国海德能膜对SO[-2]4的截留优先于Cl-。如果增大Na2SO4的浓度,则膜对Cl-的截留率降低,为了维持电中性,透过膜的钠离子也将增加。当多价离子浓度达到一定值,单价离子的截留率甚至出现负值,即透过液中单价离子浓度大于料液浓度。

抗污染纳滤膜的操作压力要低于1.0兆帕,因此得名低压渗透膜。操作压力降低则说明所需动力要求降低,对降低整天动力系统资是有利的。

美国陶氏纳滤膜国内一级代理商

在国内纳滤膜市场,陶氏公司(DOW)生产的纳滤膜在市场上深受用户喜爱,特别是在工业水处理领域市场销量及用户评价一直很高。美国陶氏公司生产的纳滤膜在国内 深圳蓝膜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滤膜事业部)专业从事水处理行业核心配件的供应,与美国陶氏公司的膜事业部已建立长期稳健的合作关系,是美国陶氏公司品牌分离膜产品的中国特许经销商,年销售额超两千万人民币,是美国陶氏公司在大中华区的膜产品经销商。 2018年开始,深圳市蓝膜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膜产品事业部)是美国陶氏公司膜产品中国经销商,已累计销售美国陶氏膜产品超过5万支,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服务客户超过500家。蓝膜公司膜事业部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需求,销售进口膜产品,同时建立了完善的仓储物流网络,在深圳和上海设有两个仓库,常年备货3000多支,存货超过上千万元,为用户提供快捷安全的配送服务。 膜产品的销售没有中间环节,性价比高,公司与美国陶氏公司中国各代表处紧密合作,在全国范围内为用户提供完善、及时的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使客户放心购买,用户安心使用。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是世界上同时拥有膜和离子交换树脂两大类分离技术和产品的公司之一,膜产品注册商标为DOW? FILMTEC? 反渗透膜/纳滤膜、DOW?超滤膜、DOW?EDI,离子交换树脂注册商标为DOWEX?、MARATHON?、MONOSPHERE?、A MBERLITE?、AMBERJET?、UPCORE?和AMBERPACK?,由陶氏水处理及过程解决方案负责,采用陶氏水处理产品,用户可实现“以低的成本,获得高的产水品质”。 自从陶氏FILMTEC公司在世界上首先发明实用性的复合膜以来,膜及其应用技术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许多领域的开拓及其规模化应用均是从使用陶氏膜元件开始的,

纳滤膜分离技术在染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纺织学报第24卷第4期 纳滤膜分离技术在染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刘梅红苏鹤祥俞三传高从踏 (浙江工程学院,杭州,310033)(上海染化八厂)(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开发中心) 摘要;研究纳滤膜分离技术在染料生产中的应用。对纳滤膜和组箍的选择,膜法染料除盐、精制和浓缩工艺.膜法染料生产工艺优化,以及膜的污染和清洗等作了分析和讨论。 关■词:染料膜分离技术应用研究 中圈法分类号:Ts190.2文献标识码:A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过程易控制、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新型分离技术。纳滤膜分离技术主要基于孔径筛分效应来实现对物料的选择性分离,膜对分子量大于200的有机物有较高的截留率,而对低分子有机物和小分子盐类则基本上透过,从而实现对不同分子量物质的选择性分离和大分子有机物与小分子盐类的分离,近几年来,纳滤膜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等行业的产品的分离、精制、浓缩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染料生产的通常工艺制成的液体粗制品,需盐析、过滤、并加水稀释、再喷雾干燥”o,得到的固体粉状染料含盐量高(约30wL%)、纯度和品质不高,同时将产生大量高盐度、高色度、高cOD的浓废水,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并污染环境,因而,提高我国染料工业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十分重要。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上采用先进的纳滤膜技术,将制成的液体粗制品,通过纳滤膜技术进行一次性浓缩、脱斌,再喷雾干燥,既节约了干燥热能,又提高了染料的纯度和品质,提升了染料的价值,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废水污染,为一绿色生产工艺,是目前国际染料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上海染料化工八厂,在国内率先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染料的生产中,通过纳滤膜技术对染料水溶液进行除盐、精制和浓缩,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纯度、降低生产能耗,又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纳滤膜技术在染料生产应用过程中对膜的选择、除盐浓缩工艺及优化、膜的污染与清洗等,可为膜分离技术在染料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留住,因而选择合适的纳滤膜十分关键。首先是选择纳滤膜的孔径范围,这是纳滤膜选择性分离染料和低分子有机物、盐类的基础,通常用膜对Nacl的截留率来表征纳滤膜的孔径大小,膜对№cl的截面率越大,膜的孔径就越小…;在满足染料全部截留的要求下,较大孔径的纳滤膜有利于其它物质的透过,实现高效选择分离;当然,在实际生产中,必须能同时满足多种染料除盐、浓缩的要求,膜孔径的选择必须保证能全部截留多种染料。其次是膜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膜材料与有机物的相容性、膜材料的荷电性及其与溶质的相互作用、膜的污染及清洗等问题;纳滤膜材料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芳香聚酰胺、磺化聚醚砜“j,醋酸纤维素纳滤膜与阴离子型染料的相容性较好,但其适用的pH范围相对较窄;芳香聚酰胺类纳滤膜,分离性能优异,对染料的截留率高,pH适用范围宽,但易被污染;磺化聚醚砜纳滤膜带有强烈的负电荷,很适宜阴电荷性染料,耐酸碱性好,但体系中不允许有阳荷性溶质,否则极易被污染。 根据所处理染料的分子量大小、染料溶液的特性,在小试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对№a(2000mg,L)截留率为50%的醋酸纤维素纳滤膜,表l给出了该类纳滤膜对不同染料的截留性能。 裹1纳滤膜对不同染料的截留性能 l纳滤膜及组器选择染料生产中主要使用卷式和管式两类膜组器,采用纳滤膜技术对染料粗制品进行除盐、精制卷式膜组器的优点是单位体积有效膜面积大、价格和浓缩,染料水溶液中的无机盐、低分子有机物和水低,缺点是物料粘度、浓度不能太高;管式膜组器较在压力作用下将透过纳滤膜,而染料则被纳滤膜截适用于粘度、浓度较高的物料,同时可用海绵球清洗 万方数据

超滤膜的吸附污染研究

DOI:10.16159/https://www.360docs.net/doc/4212856065.html, k i.i ssn1007-8924.1997.01.007 第17卷第1期膜 科 学 与 技 术V o l.17N o.1 1997年2月M EM BRAN E SCIEN CE AN D T ECHN O LO G Y Feb.1997 超滤膜的吸附污染研究* 陆晓峰 陈仕意 刘光全 王彬芳**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 201800) 摘 要 研究了五种不同材料、不同的亲水性、孔径相当的超滤膜及同种材料、四种 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受蛋白污染的情况.研究表明,亲水性好的膜受蛋白的污染小,孔 径小的膜抗污染性能好. 关键词 超滤 膜污染 分类号 TQ028.8 超滤膜技术正迅速进入工业化实用阶段,生化、食品等领域由于超滤技术的应用已收到巨大的效益,但随之而出现了人们最关注的膜污染、浓差极化等问题.膜污染引起透过膜的溶液量明显下降,由此导致设备成本上升,产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有关超滤膜污染研究、抗污染超滤膜的研制等都已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重视[1,2]. 本文着重研究对不同膜材料、不同膜孔径对吸附蛋白质的影响,以及蛋白质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对膜吸附的影响,从而探讨在蛋白质物质的超滤中膜的污染规律. 1 实验方法 1.1 超滤膜制备 用相转换法制膜,各类膜都由本所制备. 1.2 通量(f)测定 用杯式或循环式四串联超滤膜评价仪,平均压力0.2M Pa,预压30min后,收集一定时间内通过膜的纯水体积. f(m l/cm2h)=透过液体积/膜面积×时间 1.3 截留率(R)测定 用杯式超滤膜评价议,平均压力0.2M Pa,溶液分别为浓度为0.5g/L的牛血清白蛋白(BSA)、聚乙二醇(PEG).先平衡20min,再取样用TOC-10B总有机碳测定仪测定其浓度. R(%)=(1-透过液浓度/料液浓度)×100% 收稿日期:1996-04-16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华东理工大学 第一作者:男,43岁,高级工程师

纳滤清洗手册

第一章纳滤膜的污染及清洗方法 本文介绍了影响复合膜性能的常见污染物及其清洗方法,本文适用于4英寸、6英寸、8英寸及8.5英寸直径的纳滤膜组件。 注 1:在任何情况下不要让带有游离氯的水与复合膜元件接触,如果发生这种接触,将会造成膜元件性能下降,而且再也无法恢复其性能,在管路或设备杀菌之后,应确保送往纳滤膜元件的给水中无游离氯存在。在无法确定是否有游离氯时,应通过化验来确证。应使用亚硫酸氢钠溶液来中和残余氯,并确保足够的接触时间以保证反应完全。 注 2:在清洗溶液中应避免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如果使用可能会造成膜元件的不可逆转的污染。 ●纳滤膜元件的污染物 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纳滤膜元件会受到在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质或难溶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为碳酸钙垢、硫酸钙垢、金属氧化物垢、硅沉积物及有机或生物沉积物。 污染物的性质及污染速度与给水条件有关,污染是慢慢发展的,如果不在早期采取措施,污染将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损坏膜元件的性能。 定期检测系统整体性能是确认膜元件发生污染的一个好方法,不同的污染物会对膜元件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表1列出了常见污染物对膜性能的影响。 ●污染物的去除 污染物的去除可通过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来实现,有时亦可通过改变运行条件来实现,作为一般的原则,当下列情形之一发生时应进行清洗。 1.在正常压力下如产品水流量较正常值降低10-15%。 2.为了维持正常的产品水流量,经温度校正后的给水压力增加了10-15%。3.产品水质降低10-15%,盐透过率增加10-15%。 4.使用压力增加10-15%。 5.纳滤各段间的压差增加明显(也许没有仪表来检测这一迹象)。 常见污染物及其去除方法: ●碳酸钙垢 在阻垢剂添加系统出现故障时或加酸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给水PH值升高,那么碳酸钙就有可能沉积出来,应尽早发现碳酸钙垢沉淀的发生,以防止生长后的晶体对膜表面产生损伤,如早期发现碳酸钙垢,可以用降低给水 PH至3.0-5.0

纳滤膜水处理设备的主要部件说明

纳滤膜水处理设备的主要部件说明 纳滤膜水处理设备是陶氏纳滤膜为主要组件,主要是以略宽松的结构,类似于陶氏8040反渗透膜水处理设备.纳滤膜被膜可以进行电吸附,高F离子的电性等可以删除,与纳滤孔径、大分子不能通过,自由水分子的一部分氯化钠,一部分钙镁离子更小。包含多水处理器的优势,避免二次污染,可以构建一个健康的饮水方式。 陶氏纳滤膜可在低压(相对反渗透)下,对自来水进行软化和适度脱盐,而且还可脱除各种有、无机物质,(尤其是致癌物质),微生物和溶解有机物,可称之为"多面手",因而日益受到青睐。 陶氏纳滤膜在饮用水制备中的作用 (1)、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色度、异味、三氯甲烷前体物(加氯消毒时的副产物,为致癌物质),农药,化肥和总有机炭, (2)、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硬度成份,硫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氟化物,硼化物,砷化物等有害物质。 (3)、自来水深度处理,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盐份,细菌、病毒和热源。 陶氏纳滤膜元件水处理设备的主要应用范围 (1)、咸水除盐沿海地区的自来水往往带有咸味。如:上海市南汇区就是如此。其盐分不高,约几百~2千mg/l,但常饮此水易患高血压,冠心病,此水泡茶不香,烹调无味。需进行深度处理。 (2)、井水脱硬许多地区的自来水,以深井水为水源,故水的硬度较高。烧开水时壶面、壶低常有白,灰等色结垢或沉淀。人们常饮此水易得心脏病,脑血管合肾结石等疾病。好茶叶品不出美味,变得淡而苦涩。有时井水还出现有毒金属汞、镉、砷等,自来水厂工艺亦无法解决,需进行深度处理。 (3)、除微生物在河水中有许多病菌、隐球菌属孢子,氯气消毒不能完全杀死。在美国为此曾发生事故造成40万人感染痢疾病,所以美国以此事故为契机,开始采用过滤陶氏膜技术。 (4)、提高水质我国自来水厂的水源,常常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污染,水厂出水水质不能保证,需进行深度处理。 随着水环境污染日益恶化和改善国家饮用水标准,陶氏纳滤膜应该去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饮用水深度处理”是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深度处理方法目前主要有: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分离。

我国纳滤膜研制及应用技术进展

我国纳滤膜研制及应用技术进展 发表时间:2009-05-25T12:59:11.14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4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刘映 [导读] 近年来,纳滤技术已经成为膜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制药、生物化工、食品、水处理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 摘要:纳滤膜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1993年,高从堦院士在国内首次提出纳滤膜概念[1],近年来,纳滤技术已经成为膜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制药、生物化工、食品、水处理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 关键词:纳滤膜膜技术水处理 0 引言 纳滤技术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其截留分子量在200~1000范围,孔径为几纳米,其分离对象的粒径为约1nm。纳滤膜有着很多显著的优点,例如操作压力低,通量高,对离子形式的盐和一些有机分子的高效去除能力,而设备投资和运行保养的费用却很低。正是因为这些优点,纳滤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纳滤膜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1993年,高从堦院士在国内首次提出纳滤膜概念[1],近年来,纳滤技术已经成为膜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制药、生物化工、食品、水处理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 1 纳滤膜的研制 1.1 醋酸纤维素类纳滤膜周金盛等人[2]应用相转化法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三醋酸纤维素(CTA)不对称纳滤膜。针对CA/CTA比,混合溶剂比例,添加剂和制膜条件等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所制得的膜在操作压力1MPa和进水温度5~25℃条件下,对1000mg/L的NaCl水溶液脱盐率达到了15~60%,而对1000mg/Na2SO4水溶液脱盐率为85~98%。刘玉荣等人[3]对醋酸纤维纳滤膜连续成膜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连续制备醋酸纤维纳滤膜的工艺条件。在机制膜制备中,材料的毛疵点可能导致膜面的疵点和缺陷。而材料表面的微细的软毛,则有利于铸膜液与增强材料的结合,使膜不宜从增强材料上剥离。醋酸纤维类纳滤膜是早期在膜市场投入生产的产品,但使纳滤膜大量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并迅速发展的,是复合型纳滤膜的出现。 1.2 复合纳滤膜 1993年,高从堦在国内首先采用界面缩聚法制备芳香族聚酰胺复合纳滤膜(PA类纳滤膜)的是,并指出该膜对MgSO4的脱盐率优于NaCl,可用于水质的软化。岑美柱和章勤等人[4]采用高取代度氰乙基纤维素与二醋酸纤维素共混为膜材料,丙酮、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以有机醇为主、加入适量其他添加剂为致孔剂,通过冰水凝胶浴干湿法纺丝,制得性能良好的中空纤维纳滤膜,该膜在给水质量浓度1800mg/L、操作压力为0.6MPa、水温25℃条件下,对二价盐CaCl2、一价盐NaCl的水溶液的脱盐率分别大于90%和小于60%,水通量均大于3.5mL/(cm2·h)。于品早[5]以聚偏氟乙酸(PVDF)为第二组分聚合物与三醋酸纤维素(CTA)共混,通过冻胶法纺丝工艺制备成中空纤维纳滤膜。研究了固含量,纺丝工艺和后处理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模性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1.3 荷电纳滤膜 1.3.1 荷负电纳滤膜鲁学仁[6]以丙烯酸-丙烯腈共聚物为荷电材料,以聚砜酰胺(PSA)为基膜研制了荷负电的纳滤膜。对共聚物的合成,荷电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制膜条件进行了系统试验。同时还研究了荷电膜离子交换容量与膜性能的关系。制得的膜在0.6MPa下,对自来水脱盐率为40~50%,水通量为5~10mL/(cm 2·h),IEC为6.0×10-4~8.0×10-4meq/cm2。 苗晶等人[7]采用均相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典型的两性聚电解质-壳聚糖硫酸酯(SCS)。以SCS的水溶液为复合纳滤膜活性层铸膜液,戊二醛为交联剂,聚砜超滤膜为基膜,采用涂敷与交联的方法制备了壳聚糖硫酸酯/聚砜(SCS/PSF)复合纳滤膜,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其表面和断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活性层铸膜液的组成及制备条件对复合膜截留性能的影响。所制得的复合NF膜在13~15℃、 0.30MPa下,对1000mg·L-1Na2SO4和NaCl溶液的截留率分别为91.2%、48.5%,通量分别为3.2、6.7kg·m-2·h-1。SCS/PSF系列复合膜对无机盐的截留顺序为:Na2SO4>NaCl> MgSO4>MgCl2。实验结果表明SCS/PSF复合膜表面活性层因吸附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而荷负电,并由此决定其对无机盐的截留性能。 1.3.2 荷正电纳滤膜杨艳红和方文骥[8]以聚乙烯亚胺(PEI)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反应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荷正电纳滤膜。通过均匀实验设计,得出的优化条件为:PEI浓度为1.7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为0.1%,酸接受剂(Na2CO3:NaOH=2∶1)浓度为0.3%(均为质量浓度),界面聚合反应时间(IPT)为2min,膜对一价盐的截留率均在30%左右,对二价盐的截留率接近70%,对低分子有机染料的截留率达90%以上。 2 水处理当中的应用 2.1 自来水深度处理崔崇威等人[9]依据大庆水源水质特点确定优质桶装水的生产工艺为:自来水—多介质过滤—臭氧化—生物活性碳过滤—精密过滤—纳滤—臭氧紫外双重消毒—自动化灌装。纳滤浓水水质分析表明优于原水,提出将其回用于工艺中,结果表明:纳滤浓水的回用可以使桶装饮用水保留一部分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同时提高水的硬度,达到优质桶装水的要求。组合工艺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较高,出水高锰酸盐指数小于110mg/L,效果稳定。纳滤膜操作压力低,可使原水部分脱盐,阴离子截留率按NO3-、Cl-、F-、SO42-顺序递增;尤其对该地区水中含量较高的F-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阳离子截留率按Na+、K+、Mg2+、Ca2+顺序递增,对高价离子的去除率大于其对一价离子的去除率,对水中无机和有机污染物都具有独特的分离特性。 朱安娜等人[10]针对磁场应用于自来水纳滤软化过程的初步研究表明:与同样条件下的对照实验相比,磁场的存在可以减缓纳滤膜通量衰减的速度。对膜面结垢的电镜分析发现,磁场引入纳滤膜过程可导致膜面结晶形态的改变。不加磁场的纳滤过程中,膜面上主要生成颗粒状的方解石;加磁场的纳滤过程中,膜面上针形文石的含量增高,且大多形成团簇结构。纳滤膜面上针形导磁极后在膜面上以S-N的结合次序形成链状结晶。 2.2 地表水处理地表水的成分与其中的化学物质往往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雨后地表冲积物而变化,虽然在处理地表水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去除的是有机物而不是硬度,纳滤膜仍然是很可靠的选择之一。李灵芝和王占生[11]以分别以太湖水和淮河水为水源的两地水厂出厂水为研究对象,研究纳滤膜组合工艺对饮用水中可同化有机碳和致突变物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纳滤膜对可同化有机碳的去除率为80%,能确保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对致突变物的去除率大于90%,使Ames实验结果由阳性转为阴性,对两地不同原水均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饮用水。 2.3 废水处理纳滤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处理手段,已经被应用于很多废水处理工艺当中。王昕彤和孙余凭[12]采用TFC-S型纳滤膜对含镍废水进行回收处理。在试验中研究了试验温度、操作压力、进料流率和溶液中Ni2+的质量浓度对Ni2+的质量截留率和透过流率的影响。

陶氏FILMTECTMNF90-400纳滤膜元件技术全参数

陶氏FILMTECTM NF90-400纳滤膜元件 技术参数 性能特点 陶氏FILMTEC?NF90-400 纳滤元件面积大,产水量高。特别适用于高度脱除盐分,硝酸盐,铁,杀虫剂、除草剂和THM 前躯物等有机化合物。NF90-400膜面积大,所需净驱动压低,使得它在很低的运行压力下就可有效地脱除这些杂质。 产品规范 操作极限

重要信息 在膜系统准备投入运行时,为了防止给水过流或水力冲击对膜元件的破坏,正确启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遵循正确的启动顺序有助于确保系统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规范,从而使系统水质和水量达到既定的设计目标。在膜系统初次启动开机程序前,应完成膜系统的预处理系统调试、膜元件的装填、仪表的标定及其他系统检查。如需获取更多信息,请参考标题为“启动顺序”的应用文献(文件号:609-02077)。 操作指南 在启动、停机、清洗或其他过程中,为防止潜在的膜破坏,应避免卷式元件产生任何突然的压力或错流流量变化。启动过程中,我们推荐按照下述过程从静止状态逐渐投入运行状态: ?给水压力应该在30~60 秒的时间范围内逐渐升高。 ?升至设计错流流速值应该在15~20 秒内逐渐到达。 ?第一小时内的产品水应该放掉不用。

通用信息 ?元件一旦润湿,就应该始终保持湿润。 ?如用户没有严格遵循本规范设定的操作限值和导则,有限质保将失效。 ?系统长期停机时,为了防止微生物滋长,建议将膜元件浸入保护液中。标准的保存液含1.5%(重量)的亚硫酸氢钠(食品级)。 ?用户应该对使用不兼容的化学药品和润滑剂对元件造成的影响负责。 ?单根压力容器的?大允许压降是50psi(3.4 bar)。 ?任何时候都要避免产品水侧产生背压。 关键词:陶氏膜,陶氏纳滤膜,陶氏NF90-400膜

纳滤膜在抗生素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滤膜在抗生素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时间:2009-11-18】【字体:大中小】【打印】【收藏】【关闭】 1、前言 由于膜分离过程中,物质不发生相变(个别膜过程除外),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可在常温下避免热破坏,使得膜分离技术在化工、电子、冶金、纺织、轻工、石油和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发挥着节能、环 保和清洁等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纳滤(Nanofiltration,简称NF)膜及其相关过程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膜技术在液体分离领域的应用。早期的具有纳滤性质的膜名称并不统一,70年代以色列Desalination Engineering公司将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膜分离称为“杂化过滤(Hybrifiltration)”。美国Film-Tech公司根据相应膜的截留分子量膜孔径尺寸大约为一至几个纳米的特征,把这种膜技术称之为纳滤。 如今在世界上各大膜公司大多已涉足纳滤膜的生产,但是取名各不相同。根据膜所表现的性质,被称作疏松型RO、部分低压反渗透、超渗透(u1tro-osmosis)以及荷电RO/UF的都应归类于纳滤范畴。 2、纳滤膜在抗生素提取中的应用 纳滤分离过程无任何化学反应,无需加热,无相转变,不破坏生物活性,适用于相对分子质量1000以下的物质。绝大部分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在这个范围内,且纳滤技术节能,环境友好,因而越来越多的被用 到制药工业的各种分离、精制和浓缩过程中。 抗生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都在300-1200范围内。其生产过程为先将发酵液澄清、用选择性溶剂萃取,再通过减压蒸馏得到。纳滤膜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抗生素的浓缩和纯化工艺:(1)用NF膜浓缩未经萃取的抗生素发酵滤液,除去水和无机盐,然后再萃取。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并大大减少萃取剂的用量。(2)用溶剂萃取抗生素后,用耐溶剂纳滤膜浓缩萃取液,透过的萃取剂可循环使用。NF膜已成功地应用于红霉素、金霉素、万古霉素和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的浓缩和纯化过程。VB l2由发酵得到,传统的生产工艺复杂,产率低。纳滤膜可应用于如下过程:用微滤替代传统的过滤,经微滤的发酵清液用NF膜可浓缩10倍以上,从而大大减少了萃取剂用量,并提高了设备的生产能力。粗产品纯化过程中所使用的溶 剂,也可以用NF膜处理回收使用。 2.1、纳滤膜在提取6-氨基青霉烷酸(6-APA)中的应用 6-APA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半合成原料,一般是用青霉素G钾盐在青霉素酰化酶作用下裂解而制得。经过溶媒转相萃取后,母液中仍有0.3%-0.4%的6-APA,如不回收,则意味着有10%的产品将残留在母液中无法回收而损失。但由于6-APA受热极易分解,且母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例如2%的CH2C12),用普通 的溶剂萃取法回收处理困难很大。 针对上述情况,近年来利用耐溶剂的纳滤膜浓缩6-APA裂解液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多。 吴耀华选用英国PCI公司的AFC30型耐溶剂管式纳滤膜浓缩6-APA裂解液,该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约200。操作条件:温度6-12℃,进液压力5MPa,流量为38L/min。中试结果表明,膜对6-APA的平均截留率在99%以上,而透析损失率小于1%,浓缩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超滤膜污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超滤膜污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发表时间:2019-04-19T15:02:55.8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谢鹏伟[导读] 摘要:以超滤技术为核心的组合工艺作为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一项新技术,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给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也大量应用于电厂锅炉补给水除盐系统中,但超滤膜污染一直是超滤技术在实际工程推广应用中所面临的一大障碍。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0000 摘要:以超滤技术为核心的组合工艺作为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一项新技术,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给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也大量应用于电厂锅炉补给水除盐系统中,但超滤膜污染一直是超滤技术在实际工程推广应用中所面临的一大障碍。总结了近年来超滤膜污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新进展,包括膜污染的成因及机理、膜污染防治以及膜清洗方法,为电厂除盐系统超滤膜污染预防和控制提供 思路。 关键词:超滤膜;污染预防;控制技术 1 引言 目前,超滤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业、特种分离等领域的水处理系统中,也大量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补给水除盐系统中。超滤膜是膜集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安装于反渗透装置的前级,它能非常有效地减少反渗透膜的污堵,保障反渗透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反渗透系统的产水率,减少浓水量。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超滤膜污染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制水量,甚至影响电厂机组安全运行。因此,掌握正确的预防、控制超滤膜污染的措施和清洗方法是电厂锅炉补给水除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 2 膜污染的形成 2.1膜污染定义 膜污染是指被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和大分子溶质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堵塞,使膜产生透过通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的现象。包括膜的孔道被大分子溶质堵塞引起膜过滤阻力增加;溶质在孔内壁吸附;膜面形成凝胶层增加传质阻力。组分在膜孔中沉积将造成膜孔减小甚至堵塞,实际上减小了膜的有效面积。组分在膜表面沉积形成的污染层所产生的额外阻力可能远大于膜本身的阻力,而使渗透流率与膜本身的渗透性无关。膜污染程度同膜材料、保留液中溶剂以及大分子溶质的浓度、性质、溶液的 pH 值、离子强度、电荷组成、温度和操作压力等有关,污染严重时能使膜通量下降80%以上。 2.2超滤膜污染的成因及机理 超滤膜污染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超滤开始过滤时,大颗粒物质在溶液不断透过膜的过程中被带至并吸附在膜的表面,使膜面的大颗粒物质浓度高于主体溶液的浓度形成浓差极化层,浓差极化层所引起的传质阻力较小,对膜的选择性和过滤影响不明显。第二阶段,随着大颗粒物质不断在膜表面吸附积累,边界层的浓度不断增加,当其浓度达到饱和浓度时形成凝胶层。这层污染层形成后,压力增加厚度增加,所增加的压力与增厚的凝胶层阻力相抵消,以致透水通量不再增加。第三阶段,小于膜孔径的颗粒污染物在孔道内吸附形成搭桥式堵塞,同时略大于孔径的颗粒物在压力作用下进入膜孔内形成堵塞,由此造成膜的孔隙率逐渐下降,超滤膜的过滤及分离特性严重被破坏。 3超滤膜污染的防控措施及清洗方法任何膜分离技术在应用中,纵使选择了较合适的膜和运行工艺,膜的污染问题也必定发生,就必须采取一定方法以去除膜表面或膜孔内的污染物,以达到恢复产水量,延长膜寿命的目的。本文以电厂常用的中空纤维超滤组件为例,展开分析。如提高进入超滤的进水水质,选择合适的膜组件,优化操作条件和运行工艺,从而有效防控膜污染。 3.1超滤膜污染的防控措施 3.1.1选择合适的膜组件 根据电厂产水特点,多选择结构紧凑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具有单位体积内膜的填装密度高,比表面积大,料液流动状态好,浓差极化倾向易于控制,能耗较低,投资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中空纤维膜有单皮层和双皮层两种,目前单皮层好于双皮层中空纤维膜,单皮层空纤维膜外表面孔径比内表面孔径大几个数量级,透过内表面孔的大分子不会被外表面孔截留,因而抗污染能力强。 其次,超滤膜有外压组件和内压组件,通过应用对比,外压组件比内压组件有着更好的抗污染性能,尤其是原水为微污染的地表水,更适合选用外压超滤组件。 最后就是膜丝材质,现在超滤产品材质有PES、PS、PVC、PVDF等多种材质,由于PVDF的优异的抗污染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已经成为了微污染水源条件下的较好选择。 3.1.2提高原水品质 原水在进入超滤前应进行足够时间的混合、絮凝、沉淀、粗过滤等预处理,以提高原水品质,减少污染物进入超滤膜。在采用超滤原水的试验中,发现在超滤前使用混凝可以提高渗透通量和延缓膜通量衰减;在使用高锰酸盐和加氯预处理对控制藻类污染的研究中发现,联合使用高锰酸盐和加氯可以降低超滤膜污染的速率。 3.1.3优化操作条件 在膜运行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操作策略,如采用气水反冲洗的方式,反洗时在中空纤维超滤膜丝外侧采用连续切向空气流,在膜表面产生气/液两相流,可产生高剪切力和流体不稳定性,以减少颗粒物在膜表面上沉积,同时气泡的擦洗也使滤胶层膨松,即使在较低气体流速下超滤通量也会有明显提高。另外,对PVDF材质膜表面做垂直作用电场试验时,发现膜通量大大提高,在高pH值下,通量甚至超过纯水,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膜透过量也增加;此外,研究报道,利用超声波照射超滤膜组件也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膜的透过性能。 3.2膜污染的清洗方法 膜污染的清洗方法包括物理清洗法和化学清洗法。物理清洗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是水力清洗技术和气水冲洗联合技术,化学清洗法是指加入了药物辅助清洗的方法,包括加酸、杀菌剂等药剂。在选择清洗方法前,要弄清楚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采取针对性的清洗方法。通常系统应设置合理的清洗方法,多用物理法冲洗,只有在物理法冲洗达不到理想效果时,再考虑用化学清洗法。当正常出力下,产水量减少,还会选择人工干预清洗的方法。 3.2.1物理清洗

超滤纳滤膜处理系统要点

技术协议 ****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 超滤及纳滤设备 供货与安装 买方: 卖方: 2009年12月28日

综合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 超滤、纳滤设备技术规格书 买方: 卖方: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是将回用水中的一部分(2万吨/天)水进入膜过滤系统进一步处理,使出水水质达到文化纸的用水标准的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根据综合污水处理厂提供的原水水质及产水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的中水处理经验,制定本方案。 二、设计依据 1)进水水质、水量 本中水回用标段的进水水质为: PH:7~8,COD≤100mg/L,BOD5≤30mg/L,色度≤50倍,SS≤10mg/L,电导率≤7000μs/cm,Cl-≤1200mg/L,Na≤800mg/L,硅酸根≤19.0mg/L,磷酸根≤11.9 mg/L,硬度≤20mmol/L, 碱度≤9.6mmol/L。 进水水量为:20000m3/d。 2)出水水质 本中水回用标段需要达到的水质标准为: PH:7~8,COD≤30mg/L,BOD5≤10mg/L,色度≤2倍,SS≤5mg/L,电导率≤2000μs/cm,Cl-≤300mg/L,硬度≤1mmol/L,碱度≤5mmol/L,3)回收率

本中水回用的回收率不低于60%。 三、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功能阐述 3.1工艺流程描述 工艺流程框架图 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废水经过处理后一部分达标排放,其余部分自流进入UF进水池。废水通过UF进水泵提升进入自清洗过滤器,经过自清洗过滤器去除较大尺寸悬浮固体后进入UF装置。UF 装置可以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固体、胶体、细菌、少量大分子有机物等,保证后续NF装置的正常运行。UF出水进入中间水箱。中间水箱的水通过提升泵泵入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作为NF装置的保护措施。保安过滤器出水经过高压泵增压后进入NF组件,能够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无机盐、色度等,出水完全可以达到水质标准。 由于原水的硬度较高,进过纳滤浓缩后,容易在纳滤膜表面结垢,故在系统中设有酸及阻垢剂添加系统,以确保纳滤系统的有效安全运行。纳滤产水的PH降低,采用添加氢氧化钠进行调节。 3.2设备主要功能

陶氏FILMTECTM NF90-400纳滤膜元件技术参数

陶氏FILMTECTM NF90-400纳滤膜元件技术 参数 性能特点 陶氏FILMTEC? NF90-400 纳滤元件面积大,产水量高。特别适用于高度脱除盐分,硝酸盐,铁,杀虫剂、除草剂和THM 前躯物等有机化合物。NF90-400膜面积大,所需净驱动压低,使得它在很低的运行压力下就可有效地脱除这些杂质。 产品规范 操作极限

重要信息 在膜系统准备投入运行时,为了防止给水过流或水力冲击对膜元件的破坏,正确启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遵循正确的启动顺序有助于确保系统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规范,从而使系统水质和水量达到既定的设计目标。在膜系统初次启动开机程序前,应完成膜系统的预处理系统调试、膜元件的装填、仪表的标定及其他系统检查。如需获取更多信息,请参考标题为“启动顺序”的应用文献(文件号:609-02077)。 操作指南 在启动、停机、清洗或其他过程中,为防止潜在的膜破坏,应避免卷式元件产生任何突然的压力或错流流量变化。启动过程中,我们推荐按照下述过程从静止状态逐渐投入运行状态: ? 给水压力应该在30~60 秒的时间范围内逐渐升高。 ? 升至设计错流流速值应该在15~20 秒内逐渐到达。 ? 第一小时内的产品水应该放掉不用。 通用信息

? 元件一旦润湿,就应该始终保持湿润。 ? 如用户没有严格遵循本规范设定的操作限值和导则,有限质保将失效。 ? 系统长期停机时,为了防止微生物滋长,建议将膜元件浸入保护液中。标准的保存液含1.5%(重量)的亚硫酸氢钠(食品级)。 ? 用户应该对使用不兼容的化学药品和润滑剂对元件造成的影响负责。 ? 单根压力容器的?大允许压降是50psi(3.4 bar)。 ? 任何时候都要避免产品水侧产生背压。 关键词:陶氏膜,陶氏纳滤膜,陶氏NF90-400膜

超滤膜污染的机理和控制_张原

研究与探索 超滤膜污染的机理和控制 张 原 (深圳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31) 摘要 文章介绍了超滤膜污染的机理和模型,然后试验证明引起膜污染的主要因素包括:膜材料的性能、膜材料与所处理液的相互配合、处理液的浓度与流速等。通过改善膜材料的性能、合理处理好膜与所处理液之间的各种参数匹配,可以有效地解决膜的污染问题。 关键词 超滤膜 范德华力 双电层 吉布氏吸附方程 弗雷德里希方程 Mechanism and Control of the Pollution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Zhang Yuan (Shenzheng Water S upply (Group )Co .Ltd .,Guangdong Shenzheng 518031) A bstract In this paper ,mechanism and model of the pollution of ultra -filtration membrane are in -trouduced and then the main facto rs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s membrane m ade of ,m atching of the membrane and the liquid to be treated ,make the mem brane polluted were approved .To improre the char -acteristics of the membrane and match well the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membrane may be solved . Keywords ultra -fillration membrane van der weals force electric double layer Gibb 's adsorption e -quation freundlich isotherm 1 膜技术在给排水行业的应用 由于在给排水领域内,超滤膜应用较广,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废水处理领域内,因膜污染而引起的过滤阻力不断增加,膜过滤通量严重衰减,是阻碍该项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所在。本文拟通过对超滤膜污染的实验,总结污染的控制因素,提高膜技术在给排水领域内有效应用的认识。2 超滤膜污染机理与模型2.1 污染的机理与模型 从宏观理论上讲,溶液在膜表面的吸附过程比 较复杂,因为在吸附过程中,溶质和溶剂之间,或者吸附剂混合物(膜)各组分之间始终存在着竞争吸附,所以溶液的吸附等温线必须在测量表观等温吸附线后,加上适当的蒸气吸附数据进行计算才能得到。但在实际上,从定性的角度可以认为,膜对溶质的吸附与两者之间的极性密切相关,极性材料的膜倾向于强烈的吸附极性物质,对非极性物质的吸附就弱得多。相反,非极性材料的膜则更容易吸附非 另据试验表明,2%浓度的稳定性ClO 2,由于浓度低,活化后转化率不高,ClO 2含量低,如能采用高纯ClO 2发生器(如上海技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ClO 2转化率在95%以上,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王升坤:《Cl O 2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的研究》,工业水处理,1999,3. 2 陈雷等:《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中国给水排水, 1999,11. 3 唐晓东等:《含硫气油水的综合治理技术》,工业水处理,1999,4.4 李佐东等:《稳定性ClO 2在油田解堵中的应用》,资料,1999,4.5 李超等:《关于大庆地区净化水处理中应用稳定性ClO 2的可行性 研究》,资料,1997,5. 6 陆柱、郑士忠等:《油田水处理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2. 第一作者简介:项成林 上海吴泾化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水处理学会理事 收稿日期:2001年7月 11  净水技术Vol .20NO .42001

超滤膜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处理办法

超滤膜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处理方法 一、超滤膜污染的原因分析 超滤膜的污染主要是内膜材料及溶液溶质的化学特性所导致的,膜与溶质之问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后果。无论是在何种应用场合,超滤处理所分离的对象大多为溶解态或胶体态的大分子量有机物质,当这些物质和由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超滤膜相接触时,在溶质与膜材料之间会产生较为强烈的附着、吸附乃至结合的倾向,从而在膜表面上形成吸附污垢层,造成膜的污染。此外,膜的污染还包括料液中悬浮物在膜表面的沉积。 超滤膜一旦被污染,将引起膜透水通量的下降,并且这种通量的衰减通常是不可逆的,这样就会导致超滤过程无法进行较长时间的稳定操作,影响超滤效率的充分发挥。 二、膜污染的控制措施有: ①通过有效的清洗将膜的透水性能得到恢复; ②采取过滤、混凝沉降等措施对料液进行预处理; ③增加膜面的切向流速,降低边界层厚度,提高传质系数; ④选择适宜的操作压力,避免增加沉淀层密度及厚度; ⑤研制开发具有较优抗污染性能的制膜材料。 三、如何选择超滤膜的清洗 膜的清洗效果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超滤膜的使用寿命通常为12~18个月。由于超滤过程中溶质与超滤膜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膜表面形成吸附积淀层而导致膜的污染,因而必须对膜进行定期的清洗,以恢复和保持膜的透水通量,延长膜的寿命。膜的清洗方法有水力清洗、药剂清洗和机械清洗等方式,通常应根据膜及处理料液的性质以及膜组件的形式进行确定。 由于超滤工艺中处理对象多为大分子和胶体溶液,膜极易被污染,超滤膜需要定期清洗。清洗溶液的配方一般根据膜的性质和污染物的种类来确定。例如加洗剂对蛋白质、多糖类及胶体污染有较好的清洗效果;乳化油废水,例如机加工企业的冷却液、羊?加工行业的洗废水,多采用表面活性剂和碱性水溶液对膜面进行清洗;乳胶污染常采用低分子醇及丁酮;纤维油剂污染除用温水清洗外,还定期用工业酒精清洗;用膜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时常采用次氯酸钠溶液等。如果有现成的资料,其清洗配方和清洗周期需通过试验确定。

耐溶剂高分子纳滤膜研究进展_韩润林

收稿日期:95 2011-11-10 耐溶剂高分子纳滤膜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Solvent-resistant Polyme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作者简介:韩润林,男,山西忻州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液体分离膜的制备与应用。 Wpm/51!Op/2!)Tvn/348* Kbovbsz!!3123 韩润林, 王浩东 Han Runlin, Wang Haodong - 安康学院化学化工系, 陕西 安康 725000 -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725000, China 摘 要 : 介绍了耐溶剂高分子纳滤膜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聚乙烯醇、壳聚糖、聚酰亚胺及聚二甲基硅氧烷纳滤膜的制备及改性方法,并指出了耐溶剂高分子纳滤膜的发展方向。Abstract : The application actual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olvent-resistant polyme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were introduced. The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methods of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of PVA, chitosan, PI and PDM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olvent-resistant polyme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were predicted. 关键词 : 高分子纳滤膜;耐溶剂;聚乙烯醇;壳聚糖;聚酰亚胺;聚二甲基硅氧烷 Key words : Polyme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Solvent-resistance; PVA; Chitosan; PI; PDMS 文章编号:1005-3360(2012)01-0095-04 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一般为200~1 000,具有操作压力低、分离无需加热、无相变、无化学反应、不破坏生物活性、耗能低等优点。纳滤膜能选择性地分离小分子和无机盐,能分离同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实现高相对分子量和低相对分子量有机物的分离,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生化、环保、冶金等领域[1-3]。它的开发应用不仅与工业上的需要有关,而且还与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密切相关。因此,在当前能源紧张、水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纳滤膜分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发展[4]。 目前,纳滤膜还主要是用在水溶液体系中;在有机溶剂体系中,纳滤膜容易发生溶胀,从而使得膜性能迅速下降。耐溶剂纳滤是一种非常节能的分离过程,在许多工业领域(如石油化工和药物生产等)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开发具有耐溶剂性能的纳滤膜,拓宽其在有机溶剂体系中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有利于节能减排[5]。目前声称的耐溶剂纳滤膜并不是在所有有机溶剂体系中都可以使用,而只能在部分极性较弱的有机溶剂体系中使用[6]。为了使耐溶剂纳滤膜广泛应用于 工业生产中,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膜的耐溶剂性能,特别是提高其在强极性溶剂体系中的稳定性。事实上,无机膜都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但由于无机纳滤膜加工成型困难,导致其成本较高,尤其是用于制备纳滤膜的无机膜材料很少,主要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及氧化钛等,还有待开发其在工业中的应用[7-8]。目前已经商品化的耐溶剂纳滤膜均为有机高分子纳滤膜,一般需选择适当的膜材料,然后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耐溶剂性,最终制得耐溶剂的有机纳滤膜。相对于无机纳滤膜,研制和开发具有耐溶剂性的有机高分子纳滤膜是目前耐溶剂纳滤膜商业化发展最方便可行的途径[9]。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耐溶剂高分子纳滤膜的最新进展。 1 聚乙烯醇耐溶剂纳滤膜 聚乙烯醇(PV A)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黏结力、乳化性,卓越的耐油脂和耐溶剂性能,以及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化学交联可以降低PV A 的结晶度,提高成膜的渗透性能,使 评述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TQ 3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