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西双版纳旅游区域营销现状调查分析

西双版纳旅游区域营销现状调查分析

西双版纳旅游区域营销现状调查分析【摘要】西双版纳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旅游区域,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西双版纳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

本文针对西双版纳旅游区域的营销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首先通过市场环境分析,揭示了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接着对竞争对手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市场中的潜在竞争压力和机遇。

消费者行为分析揭示了消费者对西双版纳旅游产品的需求和偏好。

营销策略分析和推广渠道分析揭示了当前营销策略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西双版纳旅游区域营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为进一步提升西双版纳旅游业的竞争力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西双版纳、旅游、营销、调查、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消费者行为、营销策略、推广渠道、分析、总结、建议、展望。

1. 引言1.1 西双版纳旅游区域营销现状调查分析西双版纳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热带天堂”。

其独特的热带气候、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浓厚的民族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观光度假。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双版纳旅游区域营销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西双版纳旅游区域营销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以期找到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渠道,以提升西双版纳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西双版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但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新兴竞争对手的崛起,给传统的营销模式带来了挑战。

我们需要对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整体环境进行分析,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规模,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为制定有效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深入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其营销策略和推广手段,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还需要深入调查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和消费习惯,了解他们选择旅游产品的考量因素,从而为产品推广和营销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

通过对西双版纳的营销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不仅可以发现问题和挑战,还可以为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渠道提供支持和指导。

2. 正文2.1 市场环境分析西双版纳是一个以热带雨林景观和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探险。

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总结

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总结

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总结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这个主题下,我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调查,并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

一、经济可行性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首先,要确保旅游业的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在市场推广、开拓新的旅游消费市场上下功夫。

其次,要努力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

此外,加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如与酒店、交通、餐饮等产业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二、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旅游景区应该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例如,对生态环境敏感的景区可以限制游客的数量,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引导游客进行低碳环保的旅游活动。

同时,在旅游交通中,应优先选择清洁能源车辆,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旅游景区应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三、文化保护与传承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因此文化保护与传承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旅游景区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合理规划和利用文化资源,提高游客对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同时,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方式,让游客亲身参与到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四、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旅游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旅游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

此外,可以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如捐助贫困山区、支持教育事业等,回馈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只有在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取得平衡,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留下一片美丽且可持续的地球。

2024年西双版纳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西双版纳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西双版纳旅游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民俗文化的地区。

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本文将对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2. 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现状目前,西双版纳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往西双版纳,主要吸引力包括其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此外,西双版纳还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3. 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优势3.1 独特的自然环境西双版纳地处热带雨林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珍稀濒危的物种。

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许多对生态旅游感兴趣的游客。

3.2 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风情和传统文化,这是吸引文化旅游者的重要优势。

3.3 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旅游设施西双版纳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游客可以通过飞机、火车等多种方式前往。

此外,当地的旅游设施也相对齐全,包括酒店、景区导览、交通服务等,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4. 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挑战4.1 环境保护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双版纳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过度的人流量和不规范的旅游开发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2 旅游业多元化不足目前,西双版纳的旅游业主要以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为主。

然而,由于对其他类型旅游业的投资不足,导致了旅游产品的单一化。

西双版纳需要进一步拓展旅游业的多元化,以吸引更广泛的游客群体。

5. 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发展建议5.1 加强环境保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限制游客的数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鼓励游客采取环保旅游方式,提升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可持续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可持续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可持续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持续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这对旅游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前景。

一、可持续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1. 保护自然环境:可持续旅游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保护自然环境。

随着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重视保护地球的责任。

旅游业也在努力减少碳排放和浪费资源,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旅游不仅仅关注环境问题,也关注社会问题。

它强调旅游对当地社区的积极影响,注重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和对话。

可持续旅游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改善当地社区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3. 引领创新技术:可持续旅游行业也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

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正在被应用于旅游业,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管理效率。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旅游业更好地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旅游行业的市场前景1. 投资机会:可持续旅游行业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投资领域。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战略,从而提供了广阔的合作机会。

另一方面,投资于可持续旅游项目有望获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获得更好的回报。

2. 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将可持续因素纳入旅游选择的考虑范围。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有76%的旅游者表示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选择可持续旅游产品。

这种消费者需求对可持续旅游行业的市场前景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政策支持:为了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培训补贴、绿色认证等,旨在鼓励和引导旅游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政策的支持将进一步增加可持续旅游行业的市场前景。

总结:可持续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是积极的。

2023年西双版纳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西双版纳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西双版纳旅游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西双版纳是中国的一个有名的旅游目的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的生态环境使它成为了一个拥有非常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一、自然风景资源丰富西双版纳地处云南省南部,这里是闻名世界的“热带雨林保护区”,具有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包括雄伟的大研山、清新的江河水系、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茶园、绵延的橡胶园、神秘的傣族文化等等。

这些在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旅行目的地。

二、地理位置优越西双版纳地处中国的中南半岛地带,是东南亚和中国的交通枢纽,与泰国、老挝、缅甸三国交界,以及四川、贵州、广东等省区相邻。

这些因素造就了西双版纳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让游客可以畅享南方的热带气息,还可以深切感受到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风情。

三、多样化旅游产品西双版纳旅游业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不断推出各种异彩纷呈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旅游的不同需求。

首先就是自然景观游产品,例如大研山、峨眉山、勐腊、孟连等自然风景区;其次是文化探秘游产品,例如民俗村、传统傣家庭、傣族文化博物馆、抚仙湖文化园、耿马国际摄影基地等;最后是特色休闲游产品,例如优美的热带水果园、种植基地、高尔夫球场、温泉度假村等等。

这些旅游产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多样性,都能够让游客感到非常满意和难忘。

四、优质旅游服务作为一个成熟的旅游目的地,西双版纳在旅游服务方面的一直非常重视。

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不断推动高质量、专业化、智能化和特色化的旅游服务水平提升。

通过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的不断追求和旅游业主的努力,西双版纳的旅游服务品质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五、资讯推广在现代数字化时代,市场营销不仅要传统的宣传推广,还要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西双版纳旅游局通过大力整合宣传渠道、加强广告投放、推进品牌建设、开展营销促销等多种手段来进行旅游资讯的推广。

2023年西双版纳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西双版纳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西双版纳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西双版纳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被誉为“热带天堂”,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西双版纳的旅游市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1)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旅游消费理念的逐渐成熟,西双版纳的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分四季,特别是在春节、清明、五一、端午长假、中秋等节假日,游客人数较为集中,游客滞留时间较长,旅游经济效益也较为显著。

(2)旅游景区不断完善西双版纳的旅游景区种类繁多,数量众多,景区设施也不断完善,比如西双版纳大学植物园、国家级保护区等知名景点。

西双版纳还在不断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丰富,如不断完善村庄特色旅游产品、开展各类旅游专题活动等等,让游客有更好的玩乐体验。

(3)民宿的呈现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宿业也在西双版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民宿让游客有机会入住传统的傣家建筑,可以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气息,进一步增强了游客对西双版纳的旅游需求。

2. 西双版纳旅游行业的市场竞争(1)价格竞争在游客对旅游价格敏感的情况下,许多旅游从业人员试图通过竞争性价格来吸引游客。

酒店、餐饮、交通等等旅游业环节里面都有这种竞争状况。

(2)优化旅游产品另外,西双版纳的旅游业正在争取在旅游产品上达到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

努力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创新旅游产品及业态、提高旅游附加值。

(3)全方位推进品牌营销为了更好地宣传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西双版纳旅游业还在积极开展大范围的品牌推广活动,特别是在网络营销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并积极开展海外推广。

3. 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西双版纳作为中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目前,入驻西双版纳的旅游企业越来越多,旅游路线越来越丰富。

西双版纳将采取更加优化的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强化旅游产品创新,提升品牌口碑和营销,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不断创新和改进旅游项目,推动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全面发展。

云南的旅游业发展趋势如何

云南的旅游业发展趋势如何

云南的旅游业发展趋势如何云南,这片充满神秘色彩和自然魅力的土地,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云南的旅游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呈现出多样的趋势。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丰富的自然风光涵盖了壮丽的山脉、广袤的森林、清澈的湖泊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例如,玉龙雪山的雄伟、梅里雪山的神秘,以及石林的鬼斧神工,无不让游客为之惊叹。

此外,云南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各自保留着独特的语言、服饰、习俗和传统艺术。

像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体验,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云南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线路不断拓展和优化,使得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

各地的酒店、民宿数量不断增加,品质也在逐步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住宿选择。

同时,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改进,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标识系统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云南旅游业的营销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和短视频等渠道,云南的美景和特色旅游产品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许多网红景点和打卡地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前来探索。

此外,旅游大数据的应用也使得旅游管理部门和企业能够更精准地了解游客需求,从而提供更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然而,云南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旅游旺季时,部分热门景区游客过于集中,导致游客体验下降,如交通拥堵、景区拥挤、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此外,一些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旅游市场的不规范现象仍然存在,如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等,损害了云南旅游业的形象。

面对这些挑战,云南旅游业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一方面,加强旅游规划和管理,通过限流、错峰等方式缓解景区压力,提升游客体验。

另一方面,加大旅游产品的创新研发力度,推出更多具有特色和深度的旅游线路,如生态旅游、文化体验游、康养旅游等,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云南旅游产业变化趋势

云南旅游产业变化趋势

云南旅游产业变化趋势云南作为中国的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深受游客喜爱。

而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云南旅游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变化趋势。

本文将对云南旅游产业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旅游市场需求、旅游模式、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探讨云南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趋势1. 大众旅游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作为休闲娱乐方式。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旅游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云南作为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 高品质旅游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旅游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只满足于观光游览,更倾向于体验式旅游,追求独特的旅行体验。

云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机会,满足了他们对高品质旅游的需求。

3. 文化旅游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提高,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云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成为了文化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云南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推动了云南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旅游模式变化趋势1. 自由行模式发展:随着人们对旅游自由度的追求,自由行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旅游模式。

自由行模式具有自由度高、灵活性强、个性化服务等优势,能够满足人们对独特旅行体验的需求。

云南作为一个适合自由行的旅游目的地,具备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有望吸引更多的自由行游客。

2. 定制旅游模式崛起:随着人们对旅游品质和个性化服务的追求,定制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模式。

定制旅游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专属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云南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具备了满足定制旅游需求的基础条件。

通过与旅行社、民宿等旅游服务提供商的合作,云南可以开展更多的定制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高品质游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毕业论文题目: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专业:旅游管理学生姓名:肖准考证号:指导教师:刘职称:讲师日期:2目录摘要:4关键词:4引言5一、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51、价值观52、道德观63、资源观64、经济观65、人口观66、全球观67、参与观7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美学条件和社会条件71、优越的自然条件72、美学条件83、社会条件9三、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问题和建议9(一)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91、旅游行业的宏观和微观管理力度小92、旅游导游人员素质差103、餐饮服务质量差104、城市卫生交通意识差105、旅游资源遭破坏,景点设施管理不善106、旅游景点单一化,有的品位不高,文化含量不高117、旅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自然景观遭破坏11(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和建议111、加快交通、能源、通讯基础设施建设112、分期分批完成东环、西环旅游线路的建设工程113、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恢复生态124、加强领导,提高旅游管理干部素质125、整顿导游队伍,提高导游小姐素质126、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127、建好现有景点,新建有价值的旅游景点12结论13致谢13参考文献13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专业:旅游管理姓名:肖指导教师:刘摘要: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景区能否保持其生态环境价值,持续为人们所利用,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并采取相应对策,故西双版纳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并结合西双版纳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认清七个观点,即价值观、道德观、资源观、经济观、人口观、全球观和参与观。

这七个观点,基本上可归纳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

关键词: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引言西双版纳神奇的热带雨林,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毗邻老挝、缅甸的地缘优势组合的旅游资源,以其独特的魅力而享誉国内外,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老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万人次,旅游创汇4000万美元,国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亿元人民币。

但是,在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矛盾将成为一种潜在的危机,若不加以重视和研究解决,将有可能因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导致旅游难于健康发展。

一、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可持续发展理论,是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提出来的,在她公布《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以后,世界各国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浪潮,并逐步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理论。

何谓可持续发展理论?即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应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环境对人类发展的供应能力是有限的。

人类要持续发展,要求环境具有持续发展的供应能力。

当人类的发展要求超过了环境的供应能力,或者人类过度的活动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都会使环境结构失调,功能减退,供应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人类的持续发展。

要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以环境的持续供应为保证。

西双版纳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并结合西双版纳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认清以下七个观点,即价值观、道德观、资源观、经济观、人口观、全球观和参与观。

这七个观点,可归纳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笔者作如下浅析。

1、价值观传统的价值观将人类与环境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征服和掠夺。

宣传“人定胜天”、“向大自然索取财富”、“把资源变成财富”等观点。

无视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利用而导致人地关系的失调,最终还是限制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西双版纳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的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演变、资源的退化、自然灾害的频繁,这种历史的教训,我们是不应该忘记的。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则追求和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既要求人类把自然作为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予以保护,又要求自然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下,为人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充足的物质和能量,从而使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进化在一种制衡关系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道德观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要求人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平。

一方面要实现代际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福利共享,决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以牺牲长远利益换取当前利益,以牺牲生态平衡来满足“肚子平衡”;另一方面要实现代内公平、地区公平,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山区与坝区、穷人与富有的人之间实现公平,走共同富裕之路。

3、资源观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基础。

传统的资源观是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盲目开发、过度消耗,使人类陷于既要发展经济、又要面临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的“两难”境地。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是走资源节约型、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坚持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

资源退化了,资源破坏了,旅游业怎能持续发展?西双版纳是世界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

然而由于只顾利用而缺乏保护,导致格朗和800 年的大茶王树的枯死。

结果“99昆明世博会”展出思茅地区的大茶树,树龄仅有400年,而西双版纳大茶树却无展品,这种教训何等深刻?4、经济观目前,西双版纳山区和部分半山区还存在着经济上的粗放低效益和经济结构的落后状况,盲目的追求规模和数量的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

为求眼前的高速发展而不顾后代的持续发展,为求眼前的繁荣兴旺,为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电力工业而毁林、占用耕地,使耕地、植被日趋减少。

这种置后代人而不顾的经济发展观点是不可取的,必然要影响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5、人口观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人口发展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国人口基数大,但人口素质低;我州人口基数虽然不很大,但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分布很不平衡,流动人口已超过本地区的人口基数。

所以作为发展主体的人,自身首先需要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采取一切措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迅速提高人口的思想、文化、道德、身体、技能、科学素质,开发一切人为、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起始源泉和根本动力。

6、全球观人口、资源、环境不仅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世界共同关心、解决的问题。

中国的发展,西双版纳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不可能没有中国的参与。

在治理、保护西双版纳环境的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国际间,特别是参加东南亚国家间环境问题的研究、旅游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共同保护好人类的家园,共同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21世纪。

7、参与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关系到当代人和后代人发展的宏伟事业,必须要人人支持,个个参与。

把“政府行为”变成“公众行为”,增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事业应有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节约水电、节约粮食、爱护一草一木一花,植树造林,种花种草、清理垃圾,不乱砍滥伐森林,不猎杀野生生物,不破坏旅游景区和旅游景点的一切设施和自然、人文景观,人人都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者、保卫者。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美学条件和社会条件1、优越的自然条件西双版纳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与其优越的区位、资源两大优势分不开。

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后区,地处北纬21 °08'至北纬22°36',东经99°55'至东经101°50'。

东部距离太平洋北部湾约400公里,西部距离印度洋孟加拉湾600公里,距海洋较近。

每年5 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受海洋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热量充足,雨季长达5个月左右,为热带作物、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西双版纳地处云南省南部边陲,东西宽188公里,南北长143公里,北部西北部与思茅地区相连,东侧以海拔100~1500 米的山地分岭与老挝毗邻,南侧的西半部在澜沧江以西,以海拔1000~1400米的分水岭与缅甸接壤,西侧以南览河为界与缅甸隔河相望,距离泰国较近。

与外国接壤的边界线总长达966.29公里,成为我国与老挝、缅甸、泰国等邻国往来的主要通道,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的南大门,为发展国内国际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种类之多,数量之全,质量之高,堪称“云南之冠”。

西双版纳融五项“桂冠”于一身:动植物王国、孔雀之乡、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西双版纳以珍贵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和傣族等多民族文化为主要特色,拥有以热带森林为中心的自然景观和典型性与多样性,有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瑶等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独特性与多彩性,构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主要有七类旅游资源,即气候旅游资源(全天候旅游)、热带动植物资源、岩溶地貌(山峰、洞穴)资源、峡谷地貌资源、湖库水景资源(温泉、水库、河流、瀑布)、人文景观资源(村寨、竹楼、佛塔、佛寺建筑、民族风情、民族历史文化、遗迹等)、地热资源等,可谓是“处处皆景,无处不美;每日可游、青春常在”。

2、美学条件西双版纳从北到南,自西向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山青水秀,鲜花盛开、风情万种、充满活力的绚丽画卷,被中外人士称誉为“北热带沙漠带中一块绿色的翡翠”,是一处古老、神奇、美丽、迷人的地方。

西双版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美,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归纳起来有“五美”,即形态美、色彩美、音乐美、结构美、嗅味美等。

(1)形态美西双版纳地质构造格局为“勐海隆、景洪断、勐腊拗”三位一体。

形成由北向南、由两翼向中心递降,南部相对略低具有缺口的似“马蹄形”地势。

具有“涧谷下切、山河纵横、各山相邻、山水相依”的地形、地貌景观。

大江小溪多穿行于峡谷之中,呈羽毛状向南、东南部径流,水流湍急,呈断岸泉区飞直泻而来,气势磅礴,宛如万斗明珠沉于琼海。

西双版纳山地众多、岩石陡峭,具有雄险之美。

昂首屹立在西双版纳西部山川大地上的桦竹梁子,海拨2429.5米,为第一高峰,山势高大、雄伟、险峻。

西双版纳山脉蜿蜒曲折,植被优良,具有秀丽之美。

大安后山、帮敢山、勐宋山、南贡山、孔明山、黑水梁子、巴亮山、龟山、基诺山、安麻山、南联山等中山峻岭,蜿蜒曲折,绵绵千里。

热带、亚热带植被物种万千,郁郁葱葱、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无比秀丽、迷人。

西双版纳地形山环水复,呈阶梯状递降,具有幽深之美。

西双版纳坝子星罗棋布,大小不等,像一颗颗绿色闪光的珍珠镶嵌在西双版纳活土上,具有星辰之美。

西双版纳佛寺庭院比比皆是,形态独具风格,建筑雄伟、具有肃仰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