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读书笔记
《诗经》读书笔记800字(精选5篇)

《诗经》读书笔记800字(精选5篇)《诗经》读书笔记800字(精选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经》读书笔记800字(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读书笔记1一切都宛若开天辟地期间的原生时代。
一排深青色的芦苇,一条干净见底的河流,一位拥有倾国倾城容颜的绝世佳人。
远离了物欲横流的蜗角虚名蝇营狗苟,彷如世外桃源,恍惚迷离,眼前的事物始终可望而不可即。
没有礼教道德的束缚,也没有法统专制的管约,眼前的一切都是一副淳朴憨厚的原始气息。
秦于华夏边缘,唱响了中华文明边缘的绝唱。
欲接近而不可得的某种东西才是最美的。
这首诗,写爱情,到了某种极致。
诗三百中,论意境,无可出其右。
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
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不散;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止。
淡雅的江南水乡灰色调,勾勒出一副余音旋绕的水墨古画。
尽管在那时江南小镇还未出现,长江流域还未开发。
此时中华文明的中心聚集在黄河流域,三川之地。
而当时这个弱小部落是被压缩在函谷关之内的盐碱地上生存的。
可是后来,这个曾牧猎于东海之滨的东夷民族,亡国殷商弃民颠沛流离西迁、出于戎狄之间的马背部落,在漫长的岁月中,筚路蓝缕开山启林,艰难的在戎狄海洋中杀伐出一片安身立命之地,维系着华夏与蛮夷间脆弱的防线;最终挥师东出函谷关,踏平了山东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中女子之美,远在男子之上。
不得不承认这是那男人用自己的才情和思念喂哺出来的。
芦苇随风轻轻跌落,爱情翻滚如雪涌,最终却成为了绝望的宿命。
连同登彼岸的资格也不获取。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寻访贤人之说。
真相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传达出的情感。
寻找事业和寻找爱情的道路一样艰难困苦,途中必是渺茫忙碌怪石嶙峋。
诗经的读书笔记

诗经的读书笔记诗经的读书笔记(通用4篇)诗经的读书笔记1“不学诗,无以言”,这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诗经》,如一块古碑,虽古老,却流传千古;似一级石阶,虽陈旧,却使人更进一步。
在暑假中,我阅读了这本经典名著―《诗经》。
当我翻开扉页时,那朴实的封面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情不自禁地阅读起来。
我仿佛看到了栖歇在河中沙洲上那关关对鸣的雎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仿佛看到了那威武雄壮、保护公侯的武士,“赳赳武夫,公候心腹”;仿佛看到了那眺望对岸寻心中所思的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仿佛看到了周王宴群臣的场景,“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那一个个不同的场景,或喜、或悲、或动、或静,汇集在一本书中,使人身临其境,情感非常丰富。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文学价值极大,似一条诗歌长河中那永不停歇的源头。
那四字一句的古韵,绵延不断,像山、像水,像通往高峰的阶梯、像指引航向的灯塔。
《诗经》包含了诗歌的精髓,字字皆精华;也包含了人的各种情感,流传千万年。
《诗经》在历史上也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角色,它陪伴着整个历史,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些诗中鲜活的词汇都在被世人所频繁引用,例如“窈窕淑女”、“悠哉悠哉”它虽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十分陈旧,却伴我们生活。
正所谓“不学诗,无以言”。
现在,就让我们翻开那朴实无华的封面,在诗歌的长河中尽情享受吧。
诗经的读书笔记2《诗经》给人一种神秘、古老、穿越千年的美感。
它美在自然纯朴,没有过多的华丽词藻,只有娓娓道来的清新自然。
读一篇《诗经》,仿佛看到青石板上的涓涓细流;仿佛嗅到流转千年的竹筏依旧的清香。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的朦胧婉约美,淡淡的清香如一杯清茶,回味了几千年。
我常想:千年之前的当年,一见倾心的伊人该是多么的美丽动人,素心相赠,在水一方的伊人,又是否明白?读《诗经》,心的上空一片晴朗,阳光如桃花般的明艳动人。
透过《诗经》行走在这些字里行间,我学会了如何更淡然的去领悟人生内涵,更深刻的理解人生哲理。
《诗经》的读书笔记5篇

《诗经》的读书笔记5篇《诗经》的读书笔记1这几天忙得鸡飞狗跳,焦头烂额地应付着白天满满的安排。
但每到夜阑人静的时候,凝眸窗外明亮的灯火,紧绷了一天的神经在渐浓的夜意里归于放松。
一本《诗经》,一杯清茶,这个夜,就这么地染上了淡淡的书卷气。
关关雎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千百年前那位伫立苦思,望穿秋水的男子的形象,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
他在河畔痛苦而又心醉地守望。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她采摘荇菜时的倩影,伴着还未消散的雾气中一对对雎鸠快乐地啼叫,朦胧了男子乌黑的眼眸。
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代表的是一种已经被遗忘在了历史的拐角处,被掩埋在现代人追求浮华的灵魂深处的纯粹。
当我读到这首小诗时,怦然心跳的感觉是那么地清晰,仿佛自己便是那位顾盼东西的守望者。
我想,这应该就是这首小诗之所以能够如藤如蔓,萦绕在读者心中的美丽所在。
一字一句,简短易懂且朗朗上口,即使是我这般年纪的也能诵读得抑扬顿挫。
可是,这简单的字句之后,却隐伏着一种令我半懂不懂的绵长思绪,恍惚间由书页间逸散而出,潜入我的衣袖之间,再也排遣不开。
反观如今从荧幕到现实,层出不穷的“多边形恋情”,红男绿女开口闭口的“我爱你”,还有车载斗量的花言巧语,满山满谷的欺诈谎言,再到市面上“剧情不够,爱情来凑”的所谓“新潮”小说??我在这个“爱情自由”之声响彻天外的社会里,竭力想要紧握住那种纯粹的相思最后的幻影,可惜却之觉得满眼灯红酒绿,内心却茫然若失。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曾经修订过诗经的孔老夫子如是说。
那是一种如玉一般的美,色若羊脂,如切如搓,如琢如磨。
我想我已经找到梦境中声声鸠鸣的源头了。
生死契阔西周后期,自王室东迁以来,周朝天子便失去了对诸侯的感召力与控制力。
本来就不十分稳固的和平局面一下子便土崩瓦解。
各地群雄逐鹿,争相割据称王,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之间存在的只是狼与狼之间的关系,各国之间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诗经》读书笔记

《诗经》读书笔记《诗经》读书笔记《诗经》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周朝早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作品。
阅读《诗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从诗歌中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
以下是我在读《诗经》过程中的一些笔记和感悟。
首先,我被《诗经》深沉的思想所打动。
这些诗歌不仅以优美的文字和动人的音韵吸引着读者,更重要的是,它们蕴含着深刻的思想。
例如《蒹葭》一诗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达了思念之情以及对爱人的思恋之情。
这些古人的情感和思想,经历了千千万万年的沉淀,如今依然能触动人心。
其次,我被《诗经》中的人情味所感动。
《诗经》中的诗歌来源于各个阶层的人民,从贵族到平民,他们用各自的方式抒发真实的情感,描绘真实的生活。
这些诗歌中倾诉的爱情、亲情、友情以及对自然的感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人产生共鸣。
例如《氓》一诗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表达了对于女子的倾慕和赞美,与现代的爱情表达不谋而合。
另外,《诗经》中的诗歌还展示了古代中国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
诗歌中描绘了古人忠诚、勇敢、孝顺、友爱等美德的形象,并规劝人们要守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追求。
例如《小雅·卷阿》中的“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表达了对于仪容仪表的重视和对于修养的追求。
此外,《诗经》中的诗歌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思考。
诗歌中描写了春天的花朵盛开、秋天的丰收、冬天的风雪等自然现象,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同时,诗歌中也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国风·周南·汉广》中的“采葛与、薪草之茂,有斐君子,如郑声教”的诗句,传递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诗经》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集中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民俗习惯。
诗经选的读书笔记

诗经选的读书笔记诗经选的读书笔记篇1《诗经选》读书笔记《诗经选》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诗歌的精选集,收录了三百多首来自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诗歌。
这些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和韵律,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在阅读《诗经选》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他们的诗歌简洁而深刻,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出最丰富的情感。
例如,在《关雎》中,诗人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样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而在《蒹葭》中,诗人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样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除了这些优美的诗歌,书中还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例如,《伐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剥削,《硕鼠》则表达了对剥削者的反抗和抗争。
这些诗歌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状况。
在阅读《诗经选》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诗歌的一些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诗经》到后来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诗歌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状况,也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诗经选》是一部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
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状况,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诗经选的读书笔记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诗经选的读书笔记篇2诗经选是古代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诗经选,以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和价值。
一、背景概述诗经选是《诗经》的一部分,收录了305首诗歌。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
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思想情感和风俗习惯,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深入分析在诗经选中的305首诗歌中,既有表达爱情、家庭和友情等情感的诗歌,也有反映社会生活、政治现实的诗歌。
经典长谈诗经读书笔记

经典长谈诗经读书笔记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近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一部涵盖哲学、历史、民俗等多方面知识的宝库。
经典长谈,我们一起来品味这部传世之作,以下是我对《诗经》的读书笔记。
一、诗经的文学特色
1.形式多样:《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以抒发民间情感为主;“雅”是宫廷正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颂”是祭祀乐歌,表达了对祖先、神明的敬仰。
2.比兴手法:《诗经》广泛运用比兴手法,通过自然景物、动物、植物等形象来寄托作者的情感,使诗歌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3.韵律和谐:《诗经》的诗歌韵律优美,节奏感强,具有很高的音乐性。
二、诗经的主题思想
1.关注民生:《诗经》中的“风”部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倡导道德:《诗经》中的“雅”部分,强调了道德修养、忠诚守信、仁爱和谐等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敬仰祖先:《诗经》中的“颂”部分,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
三、诗经的现实意义
1.传承文化:《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历
史、民俗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启迪思想:《诗经》中的诗歌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3.审美价值:《诗经》的诗歌作品,以其优美的文字、和谐的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诗经》是一部经典的长谈,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通过阅读《诗经》,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还能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诗经读书笔记

诗经读书笔记前言《诗经》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和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先代古人的文化和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篇文档是我对《诗经》的读书笔记,对于我个人的理解和认识,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经典。
第一篇:关雎《关雎》是《诗经》中的首篇,也是《风》之一。
全篇共有十四首,描述了君王爱妾、妾之离别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爱情诗歌之一。
第一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关雎》的开篇,描述了鸠鸟在河洲上唱歌的景象,突然出现一位美丽的淑女,引起了君子的注意。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句话,可以发现其中的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比如“关关”“窈窕淑女”等,都使得这句话更生动、更有情感。
第三首:汉广“汉之广矣,不肯自专。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首诗描述了君王带着军队征战的场景,同时表现了君王的宽广胸怀,他不肯昏庸,而是带领子民一起打击敌人。
这样的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君王威武的形象,更旨在表达一种“万众一心”的力量。
第五首: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是一首十分动人的爱情诗,诗中描述了一位淑女默默等待自己的爱人,虽然深深爱着却无法见到对方,只能一个人独自思念,这种爱情凄美而又坚定,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
第十一首:采蘩“采蘩余兮,田甫及莒。
路车横驰,马上千里。
”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位远行者采集草药的过程,给人一种起早贪黑,勤奋拼搏的感觉。
诗中“路车横驰,马上千里”,表现了远行者的疾驰和奔放,画面非常鲜明。
第二篇:小雅《小雅》是《诗经》中的一篇,总共有二十四首,描绘的是周代的仪式、贡品及宴会的场景。
第七首:草蟲“草虫飞集,甘心得意。
乐我嘉宾,亦各言志。
”这首诗歌描述了春天里草地上翩翩起舞的草虫们,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了春天美好的氛围。
诗中的“乐我嘉宾,亦各言志”,也表现出来主人热情招待客人的热情和宾朋之间的活跃气氛。
第九首:衣錦“衣锦尚絅,领有鹤纩。
《诗经》读书笔记及有感范文

《诗经》读书笔记及有感范文每每回味起诗经,就想到曾经看过的一条微博,曾经有一句这么形容它—仿若山间溪泉,潺潺自流,新妍明丽,悠雅清扬,经卷翻覆之际如见清露被初阳照耀,邂逅这一抹盈盈闪映着的翠色鲜亮。
仔细回想起为什么独爱诗经?因为它有经历时光风霜后的厚重,有经历岁月涤荡后的自若,它使人快速成长,内心澄静,通情达理它会细腻到让你感动到直掉眼泪。
这就是诗经,它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穿越了千年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想紧紧的抱紧它—我人生的引路人,我的精神食粮,我最真挚的朋友,以至于我百转寻之,只为以筑固旧梦。
《诗经》读书笔记及有感2我拿起一本《诗经》,翻开那微微泛黄的书页,耳畔边仿佛听见了一阵幽幽的叹息,让人的心底也微微发颤。
我听到了远在他乡的游子的叹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离乡多年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
时间就如白驹过隙,他回忆起离家远游时,河边的嫩柳才刚刚抽出嫩绿的枝条,犹如少女纤细柔软的秀发,让人让人的心中情不自禁的生出一股怜惜。
光阴似箭,转眼已是寒冬。
他艰难的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肆虐的风雪不断的敲打着他急切的心情。
举目远眺,家乡还是那么遥不可及,他不禁朝着家乡的方向叹息着。
在风雪中,唯一让他依恋的,便是家的温暖。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我听到了即将离开家乡的旅人的叹息。
离开家乡时,呼啸的冷风仿佛要将人间的温暖吹散。
马车飞一般的疾驰着,不一会儿,就已经看不到家的影子了。
他不禁想起了他的母亲那沧桑的脸与满头的银丝。
母亲此刻一定还站在屋前目送着他的离开吧,想到这儿,泪水已夺眶而出。
他将头从车窗里伸出,想牢牢地记住自己的家乡,可飞快的马车早已载着他驶出了很远。
他只能看着离开时的道路,悲伤地叹息着,从此,望故乡,已是路远山高。
读“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我听到了妻子在担心在外服役的丈夫时发出的叹息。
在黄昏时,牛羊和鸡都回到了自己的窝里。
妻子忙碌了一天,知道现在才休息了一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读书笔记
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体系行将瓦解,新的社会秩序尚在探索中,时人惊呼:周文疲敝,礼崩乐坏。
在这个有序、无序不断转换的历史时期,思想界空前活跃,文化极度繁荣。
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基础之上,中国各地涌现了各种民间民谣,后经孔子圣人之手点滴积累修整,终成《诗经》——我国第一部一诗歌典籍。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源泉,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的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精粹。
诗经的风格朴实自然,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并真率的表达思想感情,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风格。
其中多处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给人的感受,就像是一汪清泉,清澈见底,毫无杂质。
我们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品,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它所要表达的思想。
读诗经可发现,它的题材多出自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描绘爱情与婚姻的诗,这类在诗经中居多,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同时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
其次是鞭挞社会黑暗现实、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场景的诗,这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最后一类是有关上古神话传说、英雄事迹的诗,它成为了我们了解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孩提时代的我们就开始诵念这些朗朗上口的诗歌,虽不知其诗经本源,但是对于诗经也多少有所涉猎。
诗经对我们的影响是深刻的。
根深蒂固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千百年来,诗经的光彩依旧靓丽夺目。
其至高至极的地位从未随时间的迁徙而有所变更。
除此之外,诗经的文学造诣亦是极为玄妙。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明慧睿智。
读诗经更能让我们明智。
诗经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名言、要义和故事三部分。
其中各种名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等亦文辞曼妙,意境邃远都是历来所被称颂的佳句。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有些词句比如“窈窕淑女”“投桃报李”等等不仅被历代文献所引用,而且至今仍为人所熟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名言”,同时也说明这些诗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的圣人贤者将诗经奉为堪史要典,诗经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单纯是优柔的词句,或唯美或悲凉的爱情抑或生活故事。
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它所表达的古典浪漫现实主义情怀是基于现实历史背景之下,透过诗经这层薄纱我们不仅能发现当时社会背景条件下人民的生活现状,更能感受到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社会文化氛围人民群众思想等历史线索。
诗经不同于史书的是它从另一个方面向我们充分展示了春秋到战国年代的社会面貌。
它用简短朴实的语言,熟练的表达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古代史实长卷。
这亦是诗经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在现如今文化泛滥的年代,各类文化层出不穷,面对这样一个文化大浪潮,对于中华璀璨文化蕴含的挖掘与学习更我紧迫。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经使人明智又明理,它教给我们的是中国古代的整个文化大背景,小小的一本书承载的是无数深厚文化哲理,诗经不愧为中国第一诗歌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