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开国大典教学课件PPT》
简约大气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ppt教学课件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 上的波浪。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
这句话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概 括了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海、旗如潮的热烈气氛。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 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二单元)
谢谢观看
操场上一场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开始了。(概述)六(1)班和六 (2)班的队员们满怀信心地站到绳子两端。裁判员一声令下,他们紧紧 地抓住绳子,身子大幅度地往后仰着,小脸涨得通红。(面)六(1)班 的一名队员的鞋子掉了,也顾不得去穿。(点)两个班的啦啦队摇旗助 威,喊声震天。(面)有的啦啦队员还双手握拳,好像在暗暗地为本班 队员使劲。(点)
【肃立】
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
恭敬地看(多用于与逝者有关的事物)。
造句:我们去天安门广场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肃静】
严肃寂静
整体感知
同学们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可以把文 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4) 写开国大典前会场的情景。写出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 以及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字词学习
zhèng wěi
政委
zhǎn
lán
一盏灯 栅栏
huì
bào
汇入 爆炸
zhì yuè
zhì
tǎn jù
lóng
旗帜 阅读 制服 坦克 距离 隆重
多音字
tí 提醒
提
dī 提防
bèn 投奔
奔
bēn 奔跑
乘务员提(tí)醒乘客一定要提(dī)防小偷。 这些年他疲于奔(bēn)命,如今又来投奔(bèn)他的表哥了。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开国大典》课件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4.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 有什么不同。
1.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朝着”主席台更能反映人们热 切盼望见到毛主席的心情。 2.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 去。 用“红流”来比喻游行的队伍,形象地说明了游行的声势 浩大,场面的壮观,“流”照应了“红流”,比“走”更 准确、更传神。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 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满怀 (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参 加了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 五星红旗升起),聆听(), 观看(),会后举行了()。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 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满怀 (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参 加了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 五星红旗升起),聆听(毛主 席宣读公告),观看(),会 后举行了()。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3.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两 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 整个北京城。 10-13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0-11讲了阅兵式的经过。 12-13讲了盛大的群众游行过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 的?
提示: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你能画出天安门广场的示意图吗?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主席台设在什么地方?
主席台是怎样的?
3.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
八盏大红宫灯分别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 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领袖与群众见面
2、宣布典礼开始,各委员就位
开国大典PPT教学课件

PPT素材: PPT图表:
PPT教程: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 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隆重举行的仪式。 指事物在一定阶段内发展的顶点。 怀着敬意看。 形容物体缓慢上升。 出生。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时代背景
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 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 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 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 斗争。
PPT模板:
7
开国大典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开国大典》PPT教学课件

宣 阅制 坦 距 隆射
“宣”和“坦”最后一笔的横都要写得长一点 儿,托住上面的部分,使整个字平稳匀称。
学写字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bào
书写时注意右下的部 件不是“水”。
互动课堂
联系课文题目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的隆重典礼。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开国 大典写了哪两部分内容?
对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光明充满了整 个北京城”,你是怎样理解的?
双关
这句话不仅是说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更 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全中国永远摆脱 了黑暗,获得了光明。
结构梳理
开
总体情况
国
大
典
具体过程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会场的位置 和布置 群众入场 举行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热烈 庄重
主题概括
阅兵式
群众游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早上 六点群众入场,下午三点举行典礼,典礼上毛主席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着升国旗、奏国 歌、鸣礼炮,毛主席宣读公告。典礼结束后,阅兵式开 始,最后群众游行。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开国大典
第2课时
复习回顾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 个场面?
桌子前面,拿起笔在纸上写着,我一直写到深夜。
我反复地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
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巴金
课堂演练
一、选词填空。
宣告 宣读 宣布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宣读 )中 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2.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宣布 )典礼开始。 3.这庄严的( 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 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6课《开国大典》_语文S版 (共14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升国旗
54 门大炮齐发。54 门礼炮代表我国 54 个 民族(我国现有 56 个民族,54 个是根据当时的 统计数字),28 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 民英勇奋斗的 28 年(中国共产党从 1921 年建立 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好经历了 28 年的艰苦历程)。
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 为推翻压在头上的 “三座大山” 进行了许许多多可 歌可泣的顽强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全国的大解 放,迎来了 “开国大典” 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 作主的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开国大典》优质课件PPT(共21张PPT)

体验场景
二、发挥想象力,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 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例: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 喜地。大家敲锣打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这声音传到农村, 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都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门欢呼 高喊,一个个激动万分,甚至热泪盈眶……
抒发情感
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呢?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颔联亦叙亦议,坦陈心志。这一联写诗人在欲除弊事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不惜残年为国效力,意气坚定。 成长中的我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教材第99页)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8. 吃饭、走路、坐公交,甚至骑车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有些人总是拿 着手机,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态,上网、玩游戏、看视频,他们总是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 把零碎的时间填满,完全忽略了身边的亲朋好友。这些人叫做“低头族”。“低头族” 【解析】②④:三峡再现“两岸猿声啼不住”的生动景象是“加法”“减法”的结果,这表明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着眼于整体,寻求最优目标,②④符合 题意。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3分)当不同文化背景 的人相遇时,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3分)面对多样的文化,不同文明应当要用开放和包容 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3分) 2、教学难点:如何在艰苦的情况下养护精神。 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024年《开国大典》课件完美版

2024年《开国大典》课件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开国大典》一课,该内容位于教材第四章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大典盛况以及其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掌握其筹备过程。
2. 让学生深刻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增强国家认同感。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开国大典的筹备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大典盛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开国大典相关图片、视频资料、PPT课件。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
(2)介绍开国大典的筹备过程。
(3)详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4)分析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大典的盛况,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5. 随堂练习设计开国大典相关知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学生对开国大典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开国大典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大典盛况历史意义2. 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
(2)描述开国大典的筹备过程。
(3)谈谈你对开国大典历史意义的认识。
2. 答案:(1)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人民政权巩固,国家需要举行盛大庆典,向世界展示新中国的风貌。
(2)开国大典的筹备过程:成立大典筹备委员会,确定大典时间、地点、议程,组织排练,确保大典顺利进行。
(3)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体现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大典盛况以及历史意义,使学生深刻理解开国大典对于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
开国大典教学课件ppt(第一课时)统编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教科书六语上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
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
奔. 会场。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统编教科书六语上
多音字
bēn (奔跑)(奔波)(东奔西走)
奔
bèn (投奔)(奔向)(各奔前程) 注意加点字的
读音!
他们兄弟两个一个为了生计奔. (bēn)波,一个为了理想奋斗, 最后由于观念不同,就分道扬镳、各奔. (bèn)前程了。
单元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 统教育的好教材。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 内容。另外革命历史离学生很遥远,理解起来很困难,还要借助历史背景资料去理解。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运用 点面结合的方法,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 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场面描述的情境中,让 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统编教科书六语上
zhèng
政府
yuè
阅兵
zhì
制度
zhǎn
灯盏
tǎn
坦克
jù
距离
我会读
lán
栏杆
bào
爆发
huì
汇集
bīn
宾客
lóng
隆重
shè
射击
zhì
旗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
同学们,请根据你以前阅读的书籍或文章,用一句 话来说一说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辛酸屈辱
丧权辱国
外忧内患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 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
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
大典结束
光明
开国大典会场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开国大典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 安门城楼上
毛主席在宣读公告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
一起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
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 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你有没有像1949年10月1日的人们那样激动过? 你能理解广场上的人们为何欢呼吗?
同学们:你们知道54门大炮齐响28响的意
义吗?
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 54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28响标志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想再看看雄壮的阅兵式吗?
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一 天,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 方诞生了,她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 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正 象著名诗人何其芳在开国典上写下的诗篇中描述的: 在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 体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 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第七段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开国大典于(
)年( )月 ( )日在( )举行,参加 典礼的成员有( ),估计总 数( ),会场在( ), 主席台设在(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默读课文第2部份,说一说给你留下印象 较深的语句或段落。
请你对比读读下列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发出一阵掌声,毛 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人的目光看向主 席台。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 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 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生字学习
耸
渠
钮
帜
聂
防
耸
旗
擎
渠 融
钮 检
徐 司
帜 缓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大典前 3、开国大 典 大典中
会场
宣告 升国旗 读公告 阅兵式 群众游行
体会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三十万人脱帽站立,抬起头,看着国旗。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 仰这鲜红的国话旗。
体会中国人民为此站起来,当家作主感到无比激动、 无比自豪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在典礼进行中,有几处写了掌声?
三次
在这几次不同的写法中你体会到什么?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亿万人民欢欣鼓舞,因 为伟大祖国将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
回顾总结
大典前
群众入场 1.庄严宣告
开 国 大 典
2.升旗鸣炮
大典中 3.宣读公告
4.阅兵式 5.群众游行 大典后
退场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说说你知道了 什么?
理解句子:
到会人数多 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 伍。从汇集和四面八方说明了到会群众范围广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 场。 说明群众来得早,热情高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 说明次序好,人们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 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抛,描写群众情不自禁的样子;盖过,描述群众欢呼声之大。生 动形象地描写了 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两个半钟头的阅兵,广声上不断地欢呼,不 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 不多把嗓子喊哑了,把手掌拍麻了,还觉得 不能够表示自己心理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 愉快到了极点。这是为中国人民为自己的国 家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 掌声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
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 典”
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 和国诞生了。
屈辱沧桑的历史终于一去不回了,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 起了!现在,你们就是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去
抓拍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
学习目标
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画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述的?
1、人民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 2、对新中国的热爱 3、社会各界人士对毛主席的热爱
默读课文第11——15自然段,体会下列句子。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挺着,描述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以 坚强高大的印象。表现 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他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共 和国强大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