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材料作文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融情于物细描摹状物作文出新意素材(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融情于物细描摹状物作文出新意素材(写作素材)大自然中,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名字,它们都以不同的形状,显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碰即闭的含羞草,绽放芬芳的茉莉花,声音悦耳的画眉,偷窃食物的浣熊,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生长习性。
关于自然中的万物,你所了解的还有哪些呢?生活中,我们会对自己的某一学习用品怀有深厚情感,对自己所拥有的小物品爱不释手,相信它一定在生活中关心过你,一定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欢乐课堂,学会对某一动植物及某一物品进行乐趣描画,让你的状物作文成为No.1!通常情形下,我们在描写自己喜爱的物象时,往往只是单纯地局限于对“物”的细致描摹,而缺乏自己对所喜爱物象怀有的“情”,这也是我们写状物类文章时显得不够出彩的一个要紧缘故。
写文章不应该是因为要写才去写,而应该是因为想写而写。
在描写自己所喜爱的物象时,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状物,而是通过状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物像的喜爱之情,使读者能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写状物类的文章时,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要紧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直截了当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种写法表达在状物类文章中,往往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阐明对所写物象的总印象,直截了当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如《可爱的孔雀》一文中的开头与结尾:开头:每当唱起“金孔雀,展翅飞,七彩花衣映朝晖……”的歌词时,我真想看看孔雀。
希望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4月26日,老师带我们到动物园去,我真快乐!结尾:参观终止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孔雀馆。
晚上,我梦见一只白色的孔雀飞到我的身旁,我用手轻轻地触摸着那漂亮的尾巴……这篇文章的小作者以唱歌孔雀的歌词开篇,并直截了当表达了自己期望见到孔雀的急切之情,“真想”“希望”“快乐”,小作者满心的期盼终于得以实现的兴奋之情从中可见。
唯有深深喜爱,才会在离别时表现得恋恋不舍;也唯有深深想念,才会在睡梦中梦见所想之物。
《一个难忘的老师》作文指导 参考材料

《一个难忘的老师》作文指导参考材料写作方法:1、第一段先简单介绍一下你老师,例如教什么科目,是自己最难忘的老师。
2、第二段开头就写下老师的外貌,然后记一件事说明老师的品质,也就是说明一下这老师为什么是自己最难忘的。
(这是整篇作文的重点部分,要写具体、)3、最后一段就简单一两句话赞美下老师,点题强调是自己最难忘的老师。
(这样前后点明他是自己最难忘的老师会显得文章结构紧凑,中心明确)4、当然难忘也可以根据作文要求换成其他词,比如:敬佩、喜爱等等。
、5、孩子们要仔细审题:(1)根据题目的要求灵活变通,只要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我们练的作文就都可以用,如果题目和我们练习的作文题目有一些小的出入,就要把我们写的开头、结果、以及中间个别部分稍作修改,不能完全照搬。
如果遇到作文要求不是写人记事的、而是写景、写物的,那就不能用了。
(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2)要注意作文题目有没有比较特殊的要求,比如写一个难忘的老师,就不能现在正在教你的老师,比如写一个熟悉的人,就不能写路上的交警、清洁工等不认识的人。
6、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人名可以用“圆圆、小明”等代替。
文章要求结构完整、有开头结尾,中心明确、人情形象突出、特点鲜明,事情叙述具体、真实,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果能做到语言生动更好。
出现最多的问题:1、字数不够。
(也许是没写外貌,也许是事情叙述不具体)四年级要求作文四百字。
没有写够的,不管内容如何,直接扣一半的分数,也就是扣20分。
2、中心不明确,也就是看不出文章表现了老师的什么特点或品质。
没有一句话点出这个特点或品质。
3、开头、结尾和中间的事件不符。
比如开头结尾明明写“老师给我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所以令我难忘”,但是事情却不是写老师如何在文学方面给你指导的;或者开头结尾明明在写这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但事情却完全不是在写老师的严厉,而是在写老师如果关心我的等等,牛头不对马嘴。
4、中间的事件描写不具体,没有细节描写(老师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全是叙述性文字,甚至根本没有写出一件事。
材料作文指导(小学语文六年级)

材料作文指导
材料一
汶山大地震发生后,郎铮等多位北川 曲山镇幼儿园的小朋友被困废墟,十 三日清晨被救援战士发现,随后很快 被救出。虽然被压在废墟底下十多个 小时,但坚强的小郎铮吃力地将右手 举过头顶,向四周的战士敬礼,成为 此次震灾中最令人感动的一瞬。
材料一
郎铮对照顾他的解放军某部的医护人 员说:“我也要当警察,和爸爸一起 去救叔叔阿姨”。郎铮的爸爸郎洪东 是北川县公安局的一名干警,地震后 一直在北川县的深山中抗震救灾,没 回来看过儿子一眼。
材料二
废墟下“手电筒女孩”看书压惊
“我害怕,看书或许能缓解内心恐惧。” 被埋在废墟中10余小时,14岁的邓清清表 现得异常坚强。但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坦 言自己当时非常害怕。为让自己放松,她 拿起手电筒,随手摸出一本地理书认真看 起来,努力让自己忘记恐惧。因此,她被 人们称为“手电筒女孩”。
材料二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带范文)-《多彩的活动》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分析与指导目录:一、审作文要求二、作文思路拓展三、写作技巧分析(单元重点写作技巧:点面结合、侧面描写)四、范文赏析一、审作文要求主题:多彩的活动通过课本单元要求,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把活动过程按照顺序写清楚,但是要注意详略得当,比如比赛分为三轮,不需要把每一轮都详细写,可以重点写最精彩的一轮。
(2)写活动场面需要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关注整体场面氛围,也要着重挑选又代表性的人物进行细节描写,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
(3)不仅要写好场面,也要把你参与其中的体会写出来。
二、作文思路指导(1)作文选材。
校园活动:校园运动会、联欢晚会、拔河比赛、演讲或朗诵比赛、爱心与募捐活动、环保活动等。
家庭活动:生日聚会、节日聚会(端午、中秋、春节等)(2)写作角度和写作顺序1、环境氛围:可以写自然环境来烘托场面,也可以写社会环境展示活动背景。
2、人物描写:把场景里的人物分成几类按顺序写,注意不要都写得很详细,可有些详细写有些略写。
3、事件:活动事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来记叙,要在事件中穿插环境氛围和人物描写。
(3)作文立意1、运动会、拔河比赛等校园运动类可以立意赞美团结写作、拼搏向上等精神。
2、爱心或募捐活动可以赞美爱心和呼吁爱心;环保活动可以呼吁环境保护。
3、传统节日场面类可以宣扬节日的价值和意义:如端午节,表达了对屈原爱国精神的赞美;中秋节,让家家户户欢聚一堂;春节,新年新气象等。
3、其他家庭聚会可以表现家庭和睦,呼吁良好家庭关系的创造等。
三、写作技巧分析本单元重点写作技巧:点面结合、侧面描写。
(一)点面结合点:是对场面中某个对象或者多个对象进行细致化地描写。
面:是对整体场面的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点面结合的例子(蓝色字为面,红色字为点,一般先写面后写点):操场上彩旗飘飘,教师们和同学们有秩序地入座,参加比赛的选手们在操场上做着热身运动,有的在扭脖子,转脚踝;有的在摩拳擦掌,高抬腿……观众席上同学们议论纷纷。
小学五年级语文 第三单元《介绍一件物品》作文指导

第三单元《介绍一件物品》作文指导【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我们练习写说明性文章。
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物品介绍给大家。
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等。
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也可以用上一些生动描写,并适当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写作指导】开头→具体特点→感情1.开头:指的是在文章的开头,先介绍一下物品的名称,写什么玩具物品,在什么情况下见到这一玩具物品的,简要地交待一下写作的起因等等。
2.具体特点: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了,要具体地来描写了。
描写玩具物品的具体特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外形特点:描写玩具物品的外形特点可从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来具体描述。
描述玩具物品的特点,要注意写作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大到小,或由静到动……描写玩具外形特点,要注意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力求描写的生动有趣。
如能拟人化地描述,那就更有情趣了。
作文结构:1、开篇点明要介绍的物品。
2、介绍此物品的特点(如颜色、外形、功能等选择其中一两个特点重点描写,适当运用说明方法),同时写出你为什么喜欢它。
3、结尾用1—2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流程】1、谜语导入,激趣。
2、回顾课文,导学。
3、小组试卖,探究。
4、班级推销,共学。
5、思维导图,研学。
6、小结拓展,分享。
【写作素材】开头:说大汽车我不是,说小汽车我也不是,说价格我比它们便宜几万倍,说体形它们比我大几万倍。
你知道我是谁了吧?玩具车。
___罗天涯《遥控车的自述》我是包书的物品——书皮。
——肖燕《介绍一种文具——书皮》内容:1、书如果包上了我就像给书穿上了一件漂亮而牢固的外衣,保持书面整洁干净。
我是长方形的,有大小两种。
颜色不同,图案各种各样,像白雪公主、咪咪熊、奥特曼、米老鼠、明星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购买。
——肖燕《介绍一种文具——书皮》2、文具盒的外形是一个长约18厘米,宽约8厘米,高约3厘米的长方体。
它的正面画有一幅画,是五个小朋友一起手拉手,开开心心的做游戏,还有一轮太阳照着美丽、干净的草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5篇第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指导结合“综合性学习”了解家乡的环境,写一写了解到的情况、感受或想法事先收集家乡环境的资料,选择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具体。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人类资源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快乐地生活了一代又一代,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例如:我们每天不可缺少的淡水,新鲜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还生活着我们人类共同的朋友——小鸟、老虎、熊猫……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大气和河流污染,文物古迹、基础生活设施遭到破坏,土地、森林、草原在战争中被摧毁,人们日常饮用的井水、河水受到了污染,变成血水、毒水。
有些在长时间内无法排除,形成持久而可怕的环境隐患。
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最高气温达到40摄氏度左右,由于缺少干净的饮用水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全球变暖对自然地球生态系统影响十分明显,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将非常严重,特别是对与生态脆弱区。
我们生存的地球已经千疮百孔。
第一玩家二.情感激发1.提问:除了刚才老师介绍的内容之外,同学们还了解到什么关于环境受到破坏的事例吗?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伤害?如果你是科学家,或者保护环境的绿色使者,你将任何去做?(让学生各抒己见)2.激发学生的感情,让他们有创作文章的欲望,呼吁人们来保护自然环境。
熊猫游河三.出示习作要求【习作要求】1、作文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这一话题展开2、对当前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介绍3、对环境污染的根源进行分析4、对家乡未来的环境变化进行一个大致的构想熊猫游河【本单元作文参考题目】家乡环境的变化(一)、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有真情实感(二)、让学生独立思考或找人合作,选择诗歌、童话、剧本、记叙文、书信、倡议书等文体,确定题目和文体。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之叙事篇

叙事篇叙事文就是用文字把事件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的文章。
要把事件交代清楚,叙述完整就一定要在写作中把握好“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文章的主干应该是事件的“经过”和事件中的“人”。
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1、选材要典型、真实、新颖。
2、叙事要具体、细致、生动。
3、要合理的安排详略。
4、提笔前要理清思路,把握事件的发展脉络,用“线索”将文章穿成一体。
文章脉络要有逻辑。
5、要注意段与段的过渡,过渡自然,前后呼应。
要注意叙事手法的运用。
愉快的暑假生活自从上小学以来,我最喜欢过暑假了。
因为暑假是一个最长的假期。
我可以在这个长假中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我的暑期生活充实、愉快。
在这个暑期中,我们的社区为了丰富区内孩子们的暑假生活,让大家过一下快乐的假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球类的、棋牌类的、绘画类的、歌舞类的……这次还特别举办了我盼望已久的“钓鱼大赛”。
为了参加这次钓鱼大赛,我找爸爸借来了尘封多年的钓鱼杆,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把钓鱼杆擦了又擦,还和爸爸学习了如何准备鱼食。
在精心的准备了钓具后,我就天天盼望着大赛的到来。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期待已久的“暑期钓鱼大赛”如期开场了。
大赛在小区花园正中央举行,赛场中央摆放着一个方方正正的充气式养鱼池。
养鱼池四周聚满了来参赛和加油的大小朋友们。
“现在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比赛规则。
”一位居委会阿姨拿着话筒,高声喊道:“在规定的一个小时内,哪位选手钓到的鱼最多,就是本场大赛的胜利者!”“请大家把钓到的鱼放到身边的小养料桶内。
”她又补充道。
在阿姨的一声令下,大家纷纷把放好鱼饵的鱼线甩入池中……“呀!我钓到了一条!”离我不远处的一个小男孩儿尖叫着跳了起来。
我并没有理会他的叫喊,心想:爸爸曾经说过,钓鱼时一定要心静。
于是,我继续安心地盯着我的鱼线,一丝动静都不放过。
不一会儿,我突然感觉到鱼杆有些动,鱼线下沉,我赶忙收杆。
“啊!,鱼上钩了!”一条好大好漂亮的红尾鱼扑腾着被我钓了上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作文指导及范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同步作文指导及范文【说文解题】本单元主题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我们熟悉的人肯定不少,如亲朋好友、街坊邻居、老师同学等。
我们要写的是身边的普通人,如果写熟悉的名人故事或明星软事,则不符合要求。
喜个人身上都发生着许多事情,可写的范围较广,因此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优先考虑:1.这个人的外貌或性格特点鲜明,这件事刚好突纽他(她)的特点;2.其人的彤象与所做的事形成强烈反差:3.从其人其事中我们学到道理或受到感动。
【写作指导】本单元习作的要求是写好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因此可以以人物拟题,如“我的同学”“我的爷爷”等。
可以根据自己所写的具体事件确定题目,如“让座”“发书”“大扫除”“做家务”等。
也可以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确定题目,如“拾金不昧”“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无私奉献”“保护环境”等。
习作开头可以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或抒发感情,选好素材是关键,结尾可以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赞扬人物的品质或结尾点题。
【范文】我的语文老师每个人都有老师,我最熟悉的莫过于教我语文的刘老师了。
梅老师长得可漂亮了。
婴儿般的皮肤,弯弯的眉毛,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闪闪发光。
刘老师很少化妆,衣着也很朴素,有一种自然的美。
有一次,学校进行语文测验,我的成绩很不理想。
刘老师让我们把卷子带回家给家长签字,可是因为我的成绩很差,所以没给妈妈签字。
第二天,老师发现我没有签字,就把我叫到走廊问:“你的卷子为什么没有签字?”刘老师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我有些胆怯,半天没回答上来。
刘老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然后她摸着我的头和蔼地说:“这次没签没关系,你一定是怕妈妈伤心才没签的,对吗?”我羞愧地点点头。
这次老师原谅你,因为你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希望你努力学习,下次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刘老师的眼里满是关爱和鼓励。
我回到教室,下定决心下次一定不让刘老师和妈妈失望。
刘老师的教诲我会永远记得,她永远是我最敬爱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材料作文
本文是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材料作文,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材料作文
一、真题
材料作文之续写
一根藤,一根软弱无能而又好高骛远的腾,几次想站起来远眺春色,但都失败了。
它精疲力竭地躺在地上,痛苦地翻了个身,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忽然,它的目光落在一棵参天大树身上。
片刻间,一个计划在它心中形成······
请认真阅读上述文字,根据这段话,展开你合理的想象,续写一个故事,题目自拟,心中明确,400字左右。
(2010广州联考)
二、解答
材料作文,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材料写作文。
所给材料一般面孔较新,形式灵活,读写并重,能激发考生表达欲望,又可避免猜题、押题,对考生而言机会均等,能比较准确地检测考生的写作水平。
从材料内容看,一般有两种:一是文字材料,如改写、扩写、续写、补写,或者自拟题目;一种是图画类材料,如看图作文等。
因此,想象作文、看图作文、改续补写作文,甚至读后感,观后感也都属于材料作文类。
文题分析:2010年联考作文,就是材料作文,它要求根据材料续写作文。
作文的中心和写作方法已经基本定下来了,考生只能在这个前提下写作。
面对这个材料,审题是关键,一定要准确把握材料内涵,
体会其中韵味。
看到“软弱无能而又好高骛远”、“一个计划在它心中形成”这些关键字句,就该明白材料的情感倾向是明显批判“藤”的,决不能写成赞扬藤执著向上的内容。
三、知识点分析及拓展
材料作文之看图作文
根据上图内容,发挥你的想象,找到一个立意写一篇作文。
看图作文是先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根据图画的内容或意思来写一篇作文。
学生从小就熟悉看图识字、看图说话,看图作文是这一形式的延伸,即按给定的图画内涵和命题要求写作文。
图画可以是单幅,也可以是多幅,一般为简洁明快的漫画。
有的有文题,有的需自拟文题;有的一题一作,有的一题两作;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形式比较灵活。
看图作文也属给材料作文的一种,只不过给的材料不是文字,而是图画。
完成这一类作文,首先要看懂图画,搞清题意的要求。
要分析画面的主体是什么,背景是什么;是一个事物还是两个或多个事物,其间有什么关联?有没有貌似平淡,却关乎题意的细节;画面的表层含义是什么,有没有深层的需要挖掘的东西和画龙点睛之笔?
总之,要从多方面分析读懂图画、尽全力找出题意所在,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具体的写法则是要注意紧扣图画,否则,谈得越多,离题越远。
例文
鱼儿离不开水?
有一个小孩,他叫小明。
黑又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眼睛上还架着一个小眼睛!他很爱看书。
除了睡觉。
上课,他几乎趴在书堆里,所以大家都叫他“书呆子”。
一天,他在看爸爸刚买回来的《百科全书》。
忽然,他从书上看到了“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心想:不是大家都叫我“书呆子”吗?我呀就钓鱼,让大家对我刮目相看!于是他拿起鱼竿、书,还提了个水桶在水井旁钓起了鱼。
他一边钓鱼,一边还在看《百科全书》。
一本书都看完了,还是没有鱼上钩,他想:这么长时间还没钓上鱼,是不是书上有错?他又一想:书是不可能出错的。
于是,他还在耐心的钓鱼。
这时,邻居家的小姐姐走过来问小明:“你在干什么呢?”
“我在钓鱼呢!”小明说。
姐姐说:“这水井里哪有鱼呀!”
“可是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这水井里有水,那就一定有鱼,难道书上有错?”小明不解的问。
姐姐说:“读书有多思考,书本知识也要和实际联系。
”
对呀!生活中很多事都要多思考,就像《郑人买履》一样,这个郑人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到最后连双鞋也没买到。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勤于思考。
善于动脑的好孩子。
点评:内容具体、情节安排合理,描写细致,能够抓住小孩子的特殊心理,又能够结合小学生熟悉的例子来引发感想。
故事本身,告诉我们生活知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