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的研究和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的临床应用1、简介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起源于《伤寒杂病论》。
主要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具有温阳发散、解表散寒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2、桂枝汤的组成与功效2.1 桂枝桂枝具有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寒冷症状。
2.2 芍药芍药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能够缓解痛经、腹痛等症状,并调节女性月经周期。
2.3 甘草甘草有补脾胃、益气养阴的功效。
可以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2.4 生姜生姜具有温中散寒、解毒的作用。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寒冷症状,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3、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具有治疗感冒、风寒表症的功效,常用于以下临床情况:3.1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温阳发散,解表散寒,缓解上述症状。
3.2 腹痛腹痛常由寒冷引起,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不畅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温中散寒,缓解腹痛并促进肠胃蠕动。
3.3 痛经痛经多由寒冷引起,表现为经期腹痛、腰酸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活血化瘀,缓解痛经症状,并调节月经周期。
4、注意事项4.1 孕妇忌用桂枝汤具有一定的温阳作用,对于孕妇来说,使用桂枝汤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孕妇忌用桂枝汤。
4.2 老年人慎用老年人身体功能已经衰退,对于较为温热的药物容易产生不适,因此老年人在使用桂枝汤时需慎重。
4.3 个体过敏者禁用部分个体对桂枝汤中的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5、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桂枝汤中医方剂,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
6.2 温阳发散中医术语,指通过药物温热的作用使寒邪散解。
6.3 解表散寒中医术语,指通过药物的作用使体内寒邪从表面排出。
桂枝汤原理的应用

桂枝汤原理的应用桂枝汤的基本原理•桂枝汤是中国传统草药中的一种经典方剂,其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桂枝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水液代谢,来达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桂枝汤的主要成分是桂枝、芍药和生姜,这些草药具有温补、活血、舒筋的作用。
桂枝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桂枝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肌肉疼痛等疾病的治疗。
•桂枝汤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疾病,能够缓解疼痛、减轻肿胀,恢复关节的活动能力。
•桂枝汤还可以用于治疗肌肉劳损、扭伤、瘀血症等情况,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和康复。
桂枝汤的药理作用•桂枝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芍药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能够舒缓筋骨疼痛和肿胀。
•生姜具有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缓解肌肉劳损和瘀血症状。
桂枝汤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桂枝汤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肌肉劳损等疾病,适用于寒湿症状明显的患者。
•桂枝汤禁忌于阳虚体质、热病、高血压、孕妇以及过敏者。
•在使用桂枝汤前,应先向医生咨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诊和剂量调整。
如何正确使用桂枝汤•在使用桂枝汤前,应先向医生咨询,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适应症。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地选择桂枝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报告。
•若需要连续使用桂枝汤,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定期复查和调整。
结语桂枝汤作为一种传统草药方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水液代谢,它可以达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效果。
然而,在使用桂枝汤时,应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控制剂量。
只有确保正确使用,才能发挥桂枝汤的最佳疗效。
桂枝汤的研究和应用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7
(5)妊娠恶阻。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 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 汤主之。
2020/10/1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8
2.古代医家运用:
古代医家对桂枝汤无不推崇备至,尤 其是唐宋以来,各医派逐渐形成较系统的 理论,各派医家都宗以本方理法结合自己 的临床经验进行化裁,丰富与发展了本方 的理法及应用。
18
还有“白饮和服”之服法,总观仲景
对“和”的原则性论点有二:一是《金匮》 “五脏元真通畅,人既安和”;二是《伤 寒论》中提出:“凡病,若发汗、若吐、 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 自愈”。由此可见,“和”的关键是恢复 人体的自稳,调节机制,使阴阳、气血、 脏腑的系统功能平衡协调而维持正常的生 理活动。
2020/10/1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0
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是基于
营卫不和这特定病机前提及桂枝汤三对 药物配伍的科学性。通过调和营卫、畅 通血脉、调理脾胃、复建中气的途径, 实现五个方面的双向调节作用:
2020/10/1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1
1.营卫不和所致体温升高和降低的 病理状态;
2.既能发汗又能止汗; 3.对心阳虚所致心率异常调节; 4.对心脾阳虚致血压异常; 5.对大肠功能失调所致久和与便秘。
2020/10/1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2
2.桂枝汤基本功用 ——调和营卫
2020/10/1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3
四、桂枝汤运用
2020/10/1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4
1.仲景本身的应用 (1)中风证(原文1、2、12、13条); (2)53、54条自汗证; (3)阳明表证(原文234、235条);
浅谈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敛阴血以和营 , 生姜 、 大枣 、 炙甘草 外助桂枝 以疏散 , 内益脾 胃又 肤 色一样 , 搔痒难忍 , 舌质淡 , 苔薄 白, 脉浮缓 , 证属 脾 胃虚寒 , 湿
17 桂枝加芍药汤 :伤寒论》 . 《 方。即本方倍芍药而成 , 主治 1g 桑叶 1g 菊花 1g 蔓荆子 1g决明子 1g 夏枯草 1 g丹参 0, 0, 0, 2, 0, 0, 18 桂枝加桂 汤 :伤寒论》 . 《 方。即本方 重用 桂枝而成 , 具有
上 冲的奔豚气 。 19 桂枝加龙骨牡蛎 汤 : 金贵要 略》 . 《 方。即本方加龙 骨牡
太阳病误下 , 邪陷太阴之腹满 时痛者 。
不和 , 治宜疏风清热 , 调和营卫 , 桂枝汤 加味主之 : 桂枝 1g 自芍 0,
1g 甘草 6 , 2, g生姜 2片, 大枣 2枚 , , 2剂 水煎服。 二诊 : 目赤 流泪 , 出恶风 明显 减轻 , 汗 效不 更方 , 服 3剂。 再 药后痊愈 , 一直未复发 。 综上所述 , 桂枝汤方之妙用 , 仲景 大师精心探索 , 是 匠心巧运
气虚所致的营卫不和身痛之证 。
2 .临床 新 用
者们临床学 习与应用提供参考 。
2 1 可用于治疗湿 疹及皮 肤搔痒症 : 型病例 : X 男 , . 典 张 X,
用量合方, 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 渴心烦之表寒里热, 口 郁而不发 心 电图提示 , 动 脉供血 不足 , 冠状 证属 心 阳不振 , 脉淤 阻之胸 络
之证 。
痹 , 宜温 通心 阳 , 治 祛瘀 通络 , 枝 汤加 味主之 : 枝 1g 川穹 桂 桂 5,
【中医药学】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

(3)仲景对“和”的阐述:一是作症 状描述:“身和”、“腹中和”、“口中 和”、“卫气不和”、“胃中不和”。二 是作具体治法,有桂枝汤调和营卫、小柴 胡汤和解少阳、调胃承气汤的调和胃气, “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等等。
还有“白饮和服”之服法,总观仲景
对“和”的原则性论点有二:一是《金匮》 “五脏元真通畅,人既安和”;二是《伤 寒论》中提出:“凡病,若发汗、若吐、 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 自愈”。由此可见,“和”的关键是恢复 人体的自稳,调节机制,使阴阳、气血、 脏腑的系统功能平衡协调而维持正常的生 理活动。
阴 知母防风生姜甘 汤 阳草
滋阴清热
↓ 加龙牡
—桂甘龙牡汤 温补心阳,镇潜安神,
桂 桂 加生姜大枣 —桂枝去芍药汤 温壮胸阳 枝枝 配 甘 加蜀漆牡蛎龙 —炙甘求逆汤 温壮心阳,镇惊安神, 甘 草 骨生姜大枣
草 汤 加茯苓白术 —苓桂术甘汤 补脾利水降冲。
辛 甘
加茯苓生姜
—苓甘汤
温胃利水。
助 加茯苓大枣 —苓桂甘枣汤 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桂枝汤的研究与应用
一、桂枝汤的方组剖析
(见图表如下)
一、 桂枝汤的方组剖析
桂 加 加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 补阳敛汗
枝 姜 加葛根 桂枝加葛根汤 加麻黄→葛根汤,治中风兼经输证,
配枣
下利证。
白 草 加黄芪 桂枝加黄芪汤 变解表为宣通阳气,排泄水湿,治
芍: ↓
黄汗病,汗出不透,腰以上必汗出,
一桂
下无法。
次口服,均未采用其他药物治疗。结果:显效者 11例,好转者7例,无效及中断治疗者3例,总率 为85﹒7%〔12〕。
(7)产后高热 妇人产后易气血骤虚,贼风乘虚 导致营卫不和,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精神
桂枝汤人参汤临床应用

桂枝汤人参汤临床应用
桂枝汤和人参汤作为中医传统名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临床。
桂枝汤人参汤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脾胃虚弱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桂枝汤人参汤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1.治疗气虚血虚
桂枝汤人参汤可以增加气血两虚患者体内的气血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临床实践证明,桂枝汤人参汤对于气虚血虚引起的头晕、乏力、神疲等症状有显著的疗效。
2.改善脾胃功能
脾胃虚弱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而桂枝汤人参汤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长期服用桂枝汤人参汤可以有效增强脾胃功能,提高机体整体的代谢水平。
3.增强免疫力
桂枝汤人参汤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
对于反复感冒、易患感染的人群来说,长期服用桂枝汤人参汤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
4.改善情绪
桂枝汤人参汤能够调节人体内的气血,促进身体内部的平衡,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临床实践表明,经常饮用桂枝汤人参汤的人群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5.辅助治疗慢性病
桂枝汤人参汤作为辅助治疗慢性病的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在慢性病治疗中,桂枝汤人参汤常作为辅助药物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桂枝汤人参汤作为中医传统名方,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桂枝汤人参汤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相信这一名方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更多的患者。
愿我们能够借助桂枝汤人参汤这一传统药物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概况_徐漫远

第12卷 第5期 2010 年 5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2No. 5May,2010桂枝汤原方载于《伤寒论》第20条:“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组方药为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切)、大枣(擘),服用本方尤需啜热稀粥以助药力。
全方外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而和卫气;能化气温阳。
临床实践证明,桂枝汤经证加减可以广泛地治疗内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现代药理研究可明确桂枝汤的临床疗效。
1 桂枝汤及其加减汤治疗内科疾病1.1 冠心病心绞痛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或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中医认为本病属胸痹、真心痛的范畴,由正气亏虚、痰浊、寒凝、气滞等引起心脉痹阻,运行不畅所致。
胸痹的主要病机是上焦阳虚、阴气上逆。
李亚平[1]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的心绞痛,基本方: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人参。
阴虚者加麦冬、沙参,痰湿者加半夏,阳虚者加鹿角霜,血瘀者加红花、桃仁。
1.2 反复感冒患者正气虚弱,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卫气外浮则手足不温,恶风怕冷;营气虚,营阴不能内守则津液外泄,常汗出;久则真气内耗,正不御邪,所以反复感冒。
故方用解肌和营的桂枝汤。
因“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
”杨莉[2]投以桂枝汤合用玉屏风散,取其益气固表、止汗泄、御风邪之功。
佐以桑叶、菊花、桑皮、山药、焦三仙疏风解表,清肺和胃。
此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具有解热、抗炎和免疫作用[3]。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多种慢性肾脏病晚期的严重综合征。
临床上可出现少尿、无尿、恶心、呕吐、神晕、谵语、代谢紊乱和尿毒症。
慢性肾衰隶属于中医关格,主要是寒伤肾阳,肾失封藏,大量精微物质丢失,而新陈代谢产物却蓄积体内,最终形成肾阳衰微,浊邪弥漫三焦的本虚标实局面。
桂枝汤的配方组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桂枝汤的配方组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桂枝汤是中医药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方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它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创方,被载入了《伤寒杂病论》中,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桂枝汤的配方组成严谨,并且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被广大医生和患者们所认可和推崇。
桂枝汤的主要成分是桂枝、生姜、大枣和甘草。
其中,桂枝为主药,具有温阳解表、强筋骨作用。
生姜为佐药,能够温里散寒、解表散邪。
大枣为使药,具有补中益气、和中益胃的作用。
甘草为引药,能够疏肝理气、调和诸药。
这四味药物相互协同,以达到调和人体阴阳、调整气血平衡的效果。
桂枝汤不仅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还能够治疗内伤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病症。
桂枝汤疗效确切、方便易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着重介绍桂枝汤的配方组成和各个成分的功效作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桂枝汤的历史背景、传统配方及其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桂枝汤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相信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桂枝汤的疗效,并在需要时正确使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篇,旨在引入读者对于桂枝汤及其配方组成的基本背景和意义。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桂枝汤的作用和应用进行简要概述,描述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桂枝汤的历史背景和桂枝汤的传统配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桂枝汤的历史背景部分,可以对桂枝汤的起源、发展和传承进行介绍,说明其在中药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桂枝汤的传统配方部分,可以详细介绍桂枝汤所使用的主要药材及其配伍原理,解释每种药材的功效及其在配方中的作用。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总结桂枝汤的疗效和应用前景。
在结论部分中,可以简要概述桂枝汤对于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指出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 知母防风生姜甘 汤
阴清热
草
;
,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6
↓ 加龙牡
—桂甘龙牡汤 温补心阳,镇潜安神,
桂 桂 加生姜大枣 —桂枝去芍药汤 温壮胸阳 枝枝 配 甘 加蜀漆牡蛎龙 —桂枝去芍加蜀 温壮心阳,镇惊安神, 甘 草 骨生姜大枣 漆龙牡救逆汤
草 汤 加茯苓白术 —苓桂术甘汤 补脾利水降冲。
桂 枝
枣草↓ 桂枝
加饴糖
配 白
汤
芍
加大黄
小建中汤
变解表法为补中法,建 中补脾,调和气血
桂枝加大黄汤 兼泻实
一
收
加人参重 新加汤
变益气和血法
一
用生姜
散 加黄芪大枣生姜 和 营
黄芪桂枝五物 通阳行痹
汤
卫 加当归细辛木通 当归四逆汤 调
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阴 加 麻 黄 附 子 白 术 桂枝芍药知母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1
1.营卫不和所致体温升高和降低的 病理状态; 2.既能发汗又能止汗; 3.对心阳虚所致心率异常调节; 4.对心脾阳虚致血压异常; 5.对大肠功能失调所致久和与便秘。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2
双向调节的实质,很可能是通过调营 卫,建中气的途径调动机体内因(正气) 对抗疾病,从而达到内环境的恒定性,由是 疾病发生与归转不仪取决于致病因子的质 和量,更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强弱,因此,治 疗把立足点放在机体反应性(扶正)上比 单纯着眼致病因素,更有利调动机体战胜 疾病。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7
(5)妊娠恶阻。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师 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 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8
2.古代医家运用:
古代医家对桂枝汤无不推崇备至,尤 其是唐宋以来,各医派逐渐形成较系统的理 论,各派医家都宗以本方理法结合自己的临 床经验进行化裁,丰富与发展了本方的理法 及应用。
4
加 加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 补阳敛汗
桂 枝 配
姜 枣 草
加葛根 加黄芪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黄芪汤
加麻黄→葛根汤,治中风兼经输证, 下利证。
变解表为宣通阳气,排泄水湿,治黄
白↓
汗病,汗出不透,腰以上必汗出,下无
芍桂
法。
一 枝 加龙牡 桂枝加龙牡汤 甘温摄精,使阳能固摄,阴能内守,治
收汤
虚劳失精,心神浮越。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0
清·柯琴谓:“桂枝汤为伤寒中风杂病 解外之总方,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 咸得而主之也。”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1
温病最忌辛温药发汗,但风温、
温热、温疫、冬温之初期若有恶风寒 者,温病学家吴瑭宗桂枝汤解肌之理, 以之导邪外出,使营卫调和,自然得汗 而解。故在《温病条辨》一书中,把本 方列为众方之首。
云:“发而中皆中节,谓之和”。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6
(2)《内经》对和的含义的五:一是指 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于阴阳,调于四 时);二是人体整体系统的协调(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三是饮
食起居情绪的协调(和喜怒而安居处《灵 枢·本神篇》);四是饮食精微吸收和气化功 能(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素问·六 节脏象论》);五是治疗准则(必先五脏,疏 其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生气通天 论》)。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9
(3)低热 低热为内科常见症之一,原因颇多。 据林氏对68例低热证的辩证分型有8 种,若属营 卫不和型,证见乍寒乍热或恶风寒,汗出,乏力,脉 细小等,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计5例。4例 治愈,1例好转。并举1例,低热4个月,午后发热 (37.4~38.1℃),暮夜恶寒,出汗,头昏乏力, 苔薄白,脉细濡,以本方加煅牡蛎,服药20剂,体温 正常,诸证消失〔8〕。王氏又以本方加玉竹、牡 蛎治疗1例低热(37.4~37.9℃)2个月,别无 其他不适,舌脉如常,连服6剂,低热即退。作者认 为低热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尤其是交感神经病 理性兴奋有关〔9〕。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2
陈氏从叶氏《临证指南医案》
中探讨桂枝汤运用,认为无论风寒、 温热及各种杂病,凡是病机上具有卫 阳受伤,营气虚寒,或在里的阴阳不和, 在外的营卫失调等都可以用本方化 裁治疗〔3〕。这对掌握运用桂枝汤具 有一定的启发性。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3
3.近代医家运用:
一
加乌头 乌头桂枝汤 双解表里寒邪,治表里皆寒,寒疝兼
散
表以里为主。
:
;
,
和 加厚朴 桂枝加厚朴杏 解肌祛风,降气定喘。
营 卫
杏仁 子汤
调 阴
加 麻 黄 桂麻各半汤 小发其汗
杏仁
阳
加 麻 黄 桂枝二越婢一 微发其汗
石膏
汤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5
:
加姜 加赤芍 桂枝加芍药汤 通阳益脾,活血和络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3
三、桂枝汤实质探讨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4
1.属何法范围——既属辛温解表法 (汗法)亦属八法之“和”法。属和 法之依据有如下六个方面: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5
(1)“和”之本义:和是中医传统的 常用单音词,《辞源》注释:“和”,顺 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中庸》
辛 甘
加茯苓生姜
—茯甘汤
温胃利水。
助 加茯苓大枣 —苓桂甘枣汤 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阳 加茯苓五味子 —茯苓五味甘草 敛气平冲。
汤
加人参地黄阿 —炙甘草汤 胶麦冬火麻仁
通阳复脉,滋阴养血
加白术附子 —甘草附子汤 温经散寒祛湿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7
芍药 → 加附子 芍甘附汤 扶阳益阴 配甘 芍 草甘
2021/3/14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9
(4)仲景的“和法”含义:乃指汗剂、 下剂、温剂诸方治疗作用较为缓和者 而言。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0
(5)柯琴云:“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 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1
(6)蒲辅周云:“和解之法,具有缓和 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 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平 复……。”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9
1.解热抗炎抗病毒及抑菌; 2.改善消化系统功能; 3.解痉、镇痛、镇静; 4.改善心血管功能; 5.抗过敏作用; 6.双向调节作用。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0
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是基于
营卫不和这特定病机前提及桂枝汤三对 药物配伍的科学性。通过调和营卫、畅 通血脉、调理脾胃、复建中气的途径, 实现五个方面的双向调节作用: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4
经方家曹颖甫《经方实验录》记载:谢先 生,应友人宴,享西餐,冰淋气水,畅饮鼓腹。当夜 即发热恶寒汗出,不吐而下利频作,腹痛后重,小 便短赤,脉不沉而浮。拟桂枝汤治疗,服药后表解 利减,调理瘥。此即“太阳病,脉浮者,可发汗,宜
桂枝汤”之意。综观曹氏六则桂枝汤验案有其 特点:一是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精神;二是三伏之 天不避桂枝;三是不分南方与北方之偏见。可见 曹氏深研于桂枝汤而有所收获,正可作为借镜。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5
原文234条:阳明病,脉浮,汗出多,微 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原文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 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6
(4)太阴表证;
原文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 宜桂枝汤。
2021/3/14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8
刘氏则以本方加黄芪治疗自汗或多汗证,效 果亦满意。初服若效果不显时,则依“复发其汗” 及“先其时发汗则愈”原则,以排除营卫间的障 碍,而达到止汗的目的。至营卫调和之后,再加黄 芪更能发挥黄芪实表作用,防止复发,可谓经验之 谈〔6〕。陈氏从“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理论出 发结合本方调和营卫之功,再加益气固表之黄芪 15克、边条参12克治疗局限性多汗症(又称节 段性多汗证)亦取得奇效〔7〕。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9
如明·王肯堂以桂枝汤,随证加减 化裁的有三方:
① 桂枝加川芎防风汤,治发热自 汗出而不恶寒的柔痉。
②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芍药、
石膏、黄芪、知母)治寒热大作等阳 盛阴虚之疟证。
③ 桂枝加芍药防风防己汤(桂枝 汤加防己、防风),治发热脉沉细之太 阴腹痛。
2021/3/14
2021/3/14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7
(2)自汗症 桂枝汤治疗无外感风寒而因卫 虚不固,营阴失守之常自汗或多汗或时发热汗出 证,源于论中第53、54条原文。至今临床家一直 宗以本方理法,随证加减,疗效甚佳。如魏氏以本 方加桑叶治疗一例每夜12时左右,即汗出如洗,枕 被尽湿,夜夜如此,证已年余。此外,夜尿时,必觉冷 气袭人,皮肤粟起,内则若有热流上冲,旋则头眩欲 仆,摇摇不能自持,兼见口苦,声嘶,小便短赤,舌质 淡红,脉细微而数,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服 上方3 剂,夜汗顿止,续服5剂,虚热上冲,恶风头眩 等证悉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