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尸体解剖检
法医学中的尸体解剖和尸检程序

法医学中的尸体解剖和尸检程序法医学是一门研究应用科学,它运用生物学、医学以及法律知识等多个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与法律相关的问题。
在这个领域中,尸体解剖和尸检程序是非常重要的程序,它们为刑事案件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探讨法医学中尸体解剖和尸检程序的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项。
1. 尸体解剖的概述尸体解剖是指对死去的人体进行详细的解剖分析,以确定死亡原因、身份确认和损伤程度等。
它被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意外死亡和自然死亡的调查中。
尸体解剖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法医专家完成,他们会尽力还原死者的死亡过程和可能的伤害来源。
2. 尸体解剖的程序a. 外观观察:法医专家首先对尸体进行外观观察,记录尸体的外貌特征、伤痕以及解剖特征等。
b. 开始解剖:解剖过程通常从头部开始,并逐渐向下进行。
法医会检查颅骨、脑组织、颈部、胸腔、腹部和盆腔等部位,仔细观察和记录相关发现。
c. 采集标本:在解剖过程中,法医会根据需要采集组织样本、体液样本和毛发样本等,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室测试和分析。
这些样本的收集必须严格遵守双重包装和标记的规定,以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d. 内脏解剖:内脏解剖是尸体解剖的重要环节,法医会检查心脏、肺、肝脏、肾脏、胃肠道等内脏器官的异常情况,并进一步收集可能的病理样本。
e. 结论与报告:解剖结束后,法医会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写出详细的解剖报告,包括死因、时间、方式和其他相关细节信息。
这份报告将作为法医学证据,用于调查和法庭审理。
3. 尸检程序的概述尸检是指在有可疑死亡案件时,在法医专家的监督下对尸体进行的详细检查。
尸检旨在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证据,以确定死者的死因和调查潜在的犯罪行为。
尸检通常由法医和相关人员共同进行。
4. 尸检的程序a. 文书审核:在开始尸检之前,法医将仔细审核相关的法医检验申请和相关案件资料,确保尸检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b. 尸体检查:尸检开始时,法医和相关人员会对尸体进行仔细检查,包括外观、身份确认和可能的病理发现等。
法医学在尸体解剖报告中的要点

法医学在尸体解剖报告中的要点一、引言尸体解剖报告是法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它对于确定死因、解决法律纠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法医学在尸体解剖报告中的要点展开讨论。
二、尸体基本信息在尸体解剖报告中,首先应当详细记录尸体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个人资料,这些信息有助于确立尸体身份。
三、解剖环境及日期准确记录尸体解剖的环境和日期对于后续的司法审判十分重要。
解剖环境应当包括解剖室的位置和特征,解剖日期应当具体到年、月、日,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尸体外观检查尸体外观检查是尸体解剖的第一步,应当详细记录尸体的外部特征,包括颜色、瘀斑、损伤等情况。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可能与死因相关的损伤或者伤痕,如刀伤、火器伤等,必须进行准确描述和标记。
五、内脏器官解剖在尸体解剖过程中,需要对内脏器官进行细致的解剖。
对于每个器官,都应当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包括大小、形态、颜色、组织结构等方面。
特别是要注意记录可能与死因相关的异常情况,如器官病变、损伤等。
六、毒物分析在某些死因不明或者疑似中毒的情况下,进行毒物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尸体解剖报告,应当详细记录毒物分析的结果,包括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以及对应的参考范围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中毒的情况。
七、尸体损伤评价在记录尸体的损伤情况时,应当准确描述损伤的类型、位置以及可能导致损伤的原因。
对于外部损伤,如刀伤、骨折等,应当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记录。
同时,对于内部损伤,如器官损伤、血管破裂等,也需要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评估。
八、死因鉴定尸体解剖报告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确定死因。
对于死因的鉴定,应当综合尸体的外观检查、内脏器官解剖和其他相关检验结果来进行判断。
在报告中应当清晰明确地描述死因,并提供证据支持。
九、结论与建议尸体解剖报告的最后应当给出结论与建议。
结论应当总结报告的内容,明确客观地表明死因和相关的发现。
建议可以包括后续鉴定、化验、进一步调查等方向,有助于完善案件的调查和解决。
法医工作中的尸体解剖与尸检

法医工作中的尸体解剖与尸检尸体解剖与尸检是法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和检验,可以了解死因、死亡时间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为司法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法医工作中的尸体解剖与尸检,包括其意义、步骤和技术等方面。
一、尸体解剖的意义尸体解剖是通过对死亡人体进行解剖、观察和检测,以确定死因、明确死亡方式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确定死因:通过细致的解剖观察,法医可以发现身体各部分的病变情况,包括器官损伤、组织病变等,从而确定死因。
2. 了解死亡时间:通过对尸体进行病理检查、腐败程度等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死亡时间,为案件的调查和犯罪嫌疑人的定性提供重要证据。
3. 辨别虐待和谋杀:通过尸体解剖和尸检,可以发现人为伤害、外力损伤等迹象,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虐待和谋杀行为。
二、尸体解剖的步骤尸体解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尸体接收与记录:法医在接收尸体时,首先进行身份确认,并详细记录尸体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2. 外部检查:对尸体外部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观察身体的外貌特征、伤痕、刺痕等,以了解是否存在外力损伤。
3. 开始解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解剖方法和切口位置,如胸骨到腹股沟的中线切口,进行解剖。
4. 内部器官解剖:依次解剖各个器官,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病变或损伤,如心脏、肺、肝脏、脑等器官。
5. 标本采集:根据需要,采集各个器官的标本,以备后续的理化检验和病理检查。
6. 尸体复位与尸体整理:解剖结束后,对尸体进行复位整理,使其恢复到解剖前的状态。
三、尸体检验的技术尸体检验是对死者尸体所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测试。
其中,常用的尸体检验技术包括:1. X光摄影:通过对尸体进行X光摄影,可以发现内部骨骼和器官的异常情况,如骨折、肿瘤等。
2. 常规化学检验:通过对尸体进行血液、尿液等基础化学检验,可以了解死者生前的体内物质含量和代谢情况,为确定死因提供参考。
法医如何进行尸体病理解剖

法医如何进行尸体病理解剖尸体病理解剖是法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通过对死者遗体的解剖和检查,以获取有关死因、疾病及其他异常情况的信息。
本文将从法医进行尸体病理解剖的流程、技术要点和实施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尸体病理解剖的流程1. 解剖准备:在进行尸体解剖前,法医必须进行充分的解剖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解剖工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认解剖场所的安全可靠,准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2. 外部检查:法医首先通过外部检查了解尸体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型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外伤痕迹、皮肤变化以及头部、颈部和四肢等部位的特殊情况。
3. 开始解剖:法医会按照一定的流程开始对尸体进行内脏解剖。
通常情况下,法医会先通过剖腹切口进入腹腔,接着在心脏、肺、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进行检查。
期间需要留意异常情况或病变。
4. 组织取样:在解剖的过程中,法医可能需要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病变的性质及其对死因的影响。
5. 解剖结束:解剖完成后,法医应将尸体的各种解剖结果做好记录,并进行内外部清洁。
若有需要,还应保存必要的标本和组织样本以供后续的分析和调查。
二、尸体病理解剖的技术要点1. 安全要求:法医在进行尸体病理解剖时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要求,例如佩戴手套、护目镜、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感染和化学伤害。
2. 解剖工具:法医在进行尸体解剖时需要熟练掌握各类解剖刀具的使用方法,以确保解剖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保证工具的清洁度,避免交叉感染。
3. 解剖技巧:法医进行尸体解剖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解剖技巧。
例如,对于心脏解剖,需要掌握正确的切割方向和解剖层次,以保护心脏结构的完整性。
4. 病变判断:尸体解剖的过程中,法医需要根据肉眼观察和触诊等手段,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同时,还需进行病理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以供后续的病理学检查和进一步分析。
三、尸体病理解剖的实施注意事项1. 尊重隐私:在进行尸体病理解剖时,法医应尊重死者和家属的隐私权,避免将解剖过程泄露给不相关人员。
法医学中的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

法医学中的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是法医学中至关重要的领域,它们在犯罪调查、死因鉴定以及法庭诉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法医学中的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的基本概念、目的以及具体操作过程。
一、尸体解剖尸体解剖是研究和分析死亡人体的组织和器官状况的过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死因、确认死亡时间以及收集其他与犯罪或争议相关的证据。
尸体解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外部检查:对尸体进行全面的外部检查,包括查看伤口、痕迹和其他病理特征。
2. 内部解剖:通过剖开尸体,检查内脏器官的状态,以确定死因和其他病理情况。
这包括仔细观察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主要脏器是否存在异常。
3. 样本采集:在解剖过程中,法医学家通常会采集组织和液体样本,以供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和分析。
4. 尸体整理:解剖结束后,将尸体重新整理并关闭。
尸体解剖是法医学中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之一,可通过解剖结果获得大量关于死亡原因、疾病状态以及任何可疑的致命伤害的信息。
二、病理鉴定病理鉴定是通过对组织和细胞进行显微镜检查,以确定疾病和异常情况的过程。
在法医学中,病理鉴定用于确定诊断和鉴定法医案件中的病理变化,例如鉴定肿瘤性病变、毒物作用和各种感染。
病理鉴定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标本处理:将组织标本取下后,进行固定、染色等处理,以便于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2. 显微镜观察:将固定和染色后的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形态,寻找病理特征和异常变化。
3. 病理报告:根据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撰写病理报告,包括对发现的异常病变进行描述和诊断。
4. 诊断和鉴定:根据病理鉴定结果,为法医案件提供疾病诊断和鉴定结论。
病理鉴定的结果对于判定犯罪嫌疑人死因、伤害程度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提供客观、科学的证据,对于法庭诉讼和司法调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的意义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在法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可以帮助法医科学家确定是否存在刑事犯罪、确认死因、分析生前病理状态以及识别其他可能有关的证据。
法医学中的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

法医学中的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是法医学中的重要领域,它们在犯罪侦查、司法审判以及病因诊断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和病理鉴定,法医学可以确定死亡原因、判断伤害程度、发现犯罪痕迹等。
一、尸体解剖尸体解剖是指对尸体进行系统的解剖学检查,以了解死者的病理变化和死亡原因。
尸体解剖可以分为外科解剖和内科解剖两部分。
1. 外科解剖外科解剖是通过对尸体外部进行仔细观察和检查,以判断是否有外伤、疤痕、挫伤等病理改变。
外科解剖一般包括尸表检查、标记伤口和痕迹、面部骨骼检查等。
2. 内科解剖内科解剖是对尸体进行器官和组织的系统解剖学检查,以确定死者的内部病理变化。
内科解剖包括腹部解剖、胸部解剖、头颅解剖等,通过对内脏器官的观察,可以了解死者的病变程度、疾病类型以及死亡原因等。
二、病理鉴定病理鉴定是指通过对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死者的病理变化进行鉴定和分析。
病理鉴定在法医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为判定死因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发现病理学特征与疾病的相关性。
病理鉴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对尸体组织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以发现病理学变化。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性病变、病理组织学特征、病变的范围和程度等。
2. 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根据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对死者的病变进行具体鉴定和诊断。
病理诊断通常包括疾病名称、病理类型、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等内容。
3. 病因分析病因分析是对死者的病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确定死者的死因。
病因分析需要结合尸体解剖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同时考虑死者的临床史、毒物学检测和其他相关资料。
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在法医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为犯罪侦查和司法审判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依据。
同时,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也可以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性质和进展。
总结起来,尸体解剖和病理鉴定是法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法医学中的尸体的解剖与尸表损伤鉴定

法医学中的尸体的解剖与尸表损伤鉴定在法医学中,尸体的解剖和尸表损伤鉴定是进行死因分析和犯罪侦查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法医学可以确定死亡原因并收集相关证据,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犯罪行为。
同时,尸表损伤的鉴定也可以提供关键线索,帮助揭示死者生前所遭受的伤害。
一、尸体解剖尸体解剖是指对死者遗体进行剖尸检查,包括内脏器官的检查、组织取样、标本收集等。
解剖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照相,以保存证据。
解剖时,法医学家会仔细观察尸体外观,检查是否存在外伤以及其他明显的异常情况。
接下来会对尸体进行剖开,系统地检查各个器官是否有病变或损伤。
通过尸体解剖,法医学家可以鉴定死者死因,例如心脏病发作、中毒、窒息等。
这对于确定是否存在犯罪行为至关重要。
二、尸表损伤鉴定尸表损伤鉴定是指对尸体外表的损伤进行鉴定,包括创伤、擦伤、撕裂伤等。
法医学通过对尸表损伤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提供线索帮助犯罪侦查。
在尸表损伤鉴定中,法医学家需要仔细观察伤口的特征,确定伤口类型和可能的形成过程。
例如,利器造成的伤口通常有整齐的切口和尖锐的边缘,而钝器造成的伤口则呈现不规则或破碎的形状。
通过对伤口的分析,可以推断凶器的性质和使用方式。
此外,法医学家还需要注意外伤的位置、数量和分布规律。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伤害的方式和可能的作案动机。
例如,多个外伤可能意味着凶手的攻击性,而特定部位的伤害可以提供关键线索。
总结:尸体的解剖和尸表损伤鉴定在法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死因分析和犯罪侦查至关重要。
通过尸体解剖,可以确定死亡原因并收集相关证据。
而尸表损伤的鉴定可以提供关键线索,帮助揭示死者生前所遭受的伤害。
法医学家在进行解剖和鉴定时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准确判断死因和尸表损伤的特征,为司法公正提供科学依据。
法医工作中的尸体解剖与尸检

法医工作中的尸体解剖与尸检尸体解剖与尸检是法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它们能够为破案及判断死因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法医工作中的尸体解剖与尸检的流程和重要性。
一、尸体解剖的流程尸体解剖是通过对尸体进行器官解剖和组织检查,以获取相关死因信息的过程。
尸体解剖需要进行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观察:尸体解剖开始前需要对尸体进行外部观察,检查有无外伤、疤痕、淤血等情况,并进行照相记录。
2. 开腹探查:对于无明显外伤的尸体,法医通常选择进行开腹探查。
开腹探查需要小心谨慎地切开腹部,检查内脏器官的异常情况。
3. 内脏检查:在开腹探查后,法医会对尸体的内脏进行检查。
这其中包括检查心脏、肺、肝、胰腺等器官的病变情况。
4. 组织取样:在内脏检查过程中,法医通常会取样组织以进行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确切判断死因。
5. 尸体重构:尸体解剖完成后,对尸体进行整理和修复,使其能够得到妥善处理。
二、尸检的重要性尸检是通过对尸体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分析,以确定死因和识别可能的犯罪嫌疑人的过程。
尸检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死因判断:尸检可以帮助法医确定死者的具体死因,是破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尸检,法医可以了解死者的伤口、中毒和器官病变等情况,从而判断死因。
2. 证据采集:尸检可以帮助法医采集相关的证据,为相关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在尸检过程中发现的某些痕迹或物质,可能与案件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3. 犯罪嫌疑人的识别:通过对尸体的尸检,法医可以帮助警方识别可能的犯罪嫌疑人。
例如,在尸检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特殊痕迹或DNA 等证据,能够将嫌疑人与案件联系起来。
4. 死者身份确认:在某些无法确切判断身份的情况下,尸检可以通过进行DNA鉴定等方式来确认死者的身份。
这对于涉及身份认定的案件非常重要。
总结起来,尸体解剖与尸检是法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为判断死因、查明事实真相提供重要参考。
准确的尸体解剖与尸检能够提供法律和司法工作所需的证据和依据,为破案和司法判决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中切口示意图
• 正中直线切开示意图
一、颈部解剖检验 第1步 手法: 手法: 自切口向两侧分离颈部 皮肤,使皮肤与皮下组织和 肌肉进行分离。 注意观察: 注意观察: 皮肤、皮下组织有无充血、 出血、血肿。
第2步
手法: 手法: 然后再分层剥离检查皮下组织和各层肌肉,如颈阔 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下肌群。 注意观察、检查: 注意观察、检查: 有无出血、血肿情况。检查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舌 骨有无骨折,颌下腺、甲状腺有无肿大、出血等。 特别注意事项: 应先检查肌肉组织和骨骼,再切开血管检查,否则 会出现血污染术野,影响检查。
心包积液
三、胸腔脏器取出检验 • 手法: 手法:
在胸腔上口处切断两侧结缔组织和血管,用左手抓住喉头、 在胸腔上口处切断两侧结缔组织和血管,用左手抓住喉头、气 食管等颈部器官连同心肺一起往下牵拉, 管、食管等颈部器官连同心肺一起往下牵拉,使胸腔器官与 脊柱分离,直达膈肌上方,最后在该处切断主动脉、 脊柱分离,直达膈肌上方,最后在该处切断主动脉、下腔静 脉及食管,取出胸腔内脏器,检验各脏器有无损伤及病变。 脉及食管,取出胸腔内脏器,检验各脏器有无损伤及病变。
注意观察、检查: 注意观察、检查: 对损伤的部位进行检验测量, 对损伤的部位进行检验测量,并与皮肤软组织损伤相 联系,判断致伤工具的形态及特征。 联系,判断致伤工具的形态及特征。怀疑肺动脉栓 塞时, 塞时,应现在胸腔内原位解剖开检查右心和肺动脉 总干有无血栓栓塞。 总干有无血栓栓塞。
四、腹腔解剖检验
• 尸体家属或亲友(一般由死者家属或亲友商议推荐1-2名代表参加,
全程观察解剖工作,检验完毕后,可对法医检验提出疑义,若对法医检验所 见无异议,应当在检验记录上签字或按指印。) )
尸体解剖的一般流程
• 解剖应在尸表检验后进行; 解剖应在尸表检验后进行; • 解剖可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术式,一般采用直线切开入路法。 解剖可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术式,一般采用直线切开入路法。
喉部、气管内的差别
二、胸腔解剖检验
第 1步 手法: 手法:
在正中切口切开完成后, 在正中切口切开完成后,先将胸 部软组织自切线沿肋骨向两侧充分暴 露肋骨, 露肋骨,此时不要急于剪断肋骨暴露 胸腔。 胸腔。
注意观察、检查: 注意观察、检查: 检查皮下组织和肌肉有无出血, 检查皮下组织和肌肉有无出血, 若发现出血要检查出血部位、 若发现出血要检查出血部位、形 范围等, 态、范围等,同时检查肋骨有无 骨折,注意检查骨折的部位、 骨折,注意检查骨折的部位、程 骨折周围软组织是否出血等, 度、骨折周围软组织是否出血等, 若怀疑死者有气胸, 若怀疑死者有气胸,应先做气胸 试验以证实。 试验以证实。
五、腹腔脏器取出检验
• 手法: 手法:
腹腔和盆腔脏器的取出一般首先摘除脾脏, 腹腔和盆腔脏器的取出一般首先摘除脾脏, 取出小肠和大肠,其次取出肝、胆囊、 取出小肠和大肠,其次取出肝、胆囊、 十二指肠和胰腺,最后取出肾上腺、 胃、十二指肠和胰腺,最后取出肾上腺、 肾脏和盆腔脏器。 肾脏和盆腔脏器。 注意观察、检查: 注意观察、检查: 检查各脏器有无损伤及病变; 检查各脏器有无损伤及病变;观察胃及十 二指肠内容物性状、消化情况, 二指肠内容物性状、消化情况,推断死 亡时间,并提取内容物送毒物分析, 亡时间,并提取内容物送毒物分析,最 后检查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管腔及内膜 情况。实质脏器(如肝、 情况。实质脏器(如肝、肾)损伤能反 应凶器的部分特征, 应凶器的部分特征,如刺创能在这些脏 器上留下刺器尖部的形态, 器上留下刺器尖部的形态,要测量其损 伤面积和形态并提取该器官冷冻或以药 物固定并妥为保存, 物固定并妥为保存,以备与侦查获取的 凶器做比对检验。 凶器做比对检验。(刺伤形态比较见后页 图)
气胸试验
• 沿锁骨和胸骨做“Y”形切口,由中间向两 侧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达锁骨中线,提起 两侧皮分别刺破 各肋间隙,观察有无气体冒出,若有气体 则为阳性。
第 1步 手法: 手法: 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内侧0.5CM处,刀口向外偏斜 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内侧 处 逐一切断软骨,避免伤及肺脏,切断肋间肌及膈肌, 逐一切断软骨,避免伤及肺脏,切断肋间肌及膈肌, 提起胸骨及相连的肋骨端, 提起胸骨及相连的肋骨端,从下往上将胸骨和纵隔分 分离胸锁关节剪断第一肋骨,暴露胸腔。 离,分离胸锁关节剪断第一肋骨,暴露胸腔。
直线切开法: 直线切开法: 以下颌缘正中为起点,沿颈、 以下颌缘正中为起点,沿颈、胸、腹部的正中线做直线切开皮 皮下组织,至耻骨联合。在腹部要绕过脐左侧, 肤、皮下组织,至耻骨联合。在腹部要绕过脐左侧,若切线上有 新的损伤及病变时,切口要避开。在切开完成后, 新的损伤及病变时,切口要避开。在切开完成后,先将胸部软组 织自切线沿肋骨向两侧充分暴露肋骨。 织自切线沿肋骨向两侧充分暴露肋骨。
·卫生部《关于发布试行(解剖尸体规则)的通知》第二条: 卫生部《关于发布试行(解剖尸体规则)的通知》第二条:
法医解剖限于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法医解剖限于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以及医学院校附设的法医科 施行。凡有以下条件之一者都应进行尸体解剖: (室)施行。凡有以下条件之一者都应进行尸体解剖: 1、涉及刑事案件,必须经尸体解剖才能查明死因以及死亡性质的尸体; 、涉及刑事案件,必须经尸体解剖才能查明死因以及死亡性质的尸体; 2、突然死亡,死亡原因及性质不明的尸体; 、突然死亡,死亡原因及性质不明的尸体; 3、因中毒或剧烈传染病死亡、涉及法律问题的尸体。 、因中毒或剧烈传染病死亡、涉及法律问题的尸体。
第2步 手法: 手法: 用剪刀自心尖部将心包做“ 用剪刀自心尖部将心包做“Y”字形切 将心脏完全暴露出来。 口,将心脏完全暴露出来。
注意观察、检查: 注意观察、检查: 观察心包腔内液体的颜色、 观察心包腔内液体的颜色、性状 和数量。 和数量。正常心包液为淡黄色的澄 清液体,约为5-10ml。若心包腔内 清液体,约为 。 有多量的血液,要测量其量的多少, 有多量的血液,要测量其量的多少, 是否已有凝血块的形成。 是否已有凝血块的形成。同时要检 查心室壁和主动脉根部有无动脉瘤 破裂。 破裂。
注意观察、检查、甄别: 注意观察、检查、甄别:
如上即可对舌、咽、食管、喉、气管、支气管等一并取出检验。 检查舌尖、舌面、上呼吸道情况,对疑为机械性窒息尸体(如扼、 缢等),对于皮肤损伤及对应的皮下组织、肌层应仔细检查,确 定损伤是否有生活反应,判明生前伤还是死后伤;对于甲状软骨、 舌骨等骨折部位仔细检验分析,判明作用力的部位、方向、大小; 对于用软性衬垫物衬垫颈部后扼勒窒息死亡的尸体,在皮肤、皮 下组织、肌层不易形成明显的出血现象,在检验时要仔细辨认, 对软组织颜色有差异怀疑有出血的区域,必须提取检材做法医病 理学检验。
解剖现场参与人员的组织构成和相关规定
• • • •
法医检验人员;(参检法医) 现场指挥人员(一般由办案负责人或领导担任) 检验记录人员(负责将解剖过程中所见的描述尸体情况完全记录) 检验见证人员(邀请死者单位与案情无关的领导或有威望的群众2人,
全程观察解剖工作,检验完毕后,若见证人对法医检验所见无异议,应当在 检验记录上签字或按指印。) )
法医学尸体解剖检验概论
相关依据: 相关依据:
• 刑事诉讼法101条规定: 刑事诉讼法101条规定: 101条规定
侦查人员对于犯罪现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检查。 侦查人员对于犯罪现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检查。
• 刑事诉讼法104条规定: 刑事诉讼法104条规定: 104条规定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腹主动脉瘤
卵巢囊肿
第3步(颈部一般检查完毕后)
手法: 手法:
用刀沿下颌正中刺入口腔, 用刀沿下颌正中刺入口腔,沿下颌骨内缘向左右两侧切断 口腔底,将舌拉出。再沿硬、软颚交界处切开后,再切断咽后壁, 口腔底,将舌拉出。再沿硬、软颚交界处切开后,再切断咽后壁, 将咽食道后壁从脊柱上分离下来,边拉边分离割断相连部分。 将咽食道后壁从脊柱上分离下来,边拉边分离割断相连部分。
注意观察、检查: 注意观察、检查: 剪断第一肋骨前,先检查胸腔内有无液体, 剪断第一肋骨前,先检查胸腔内有无液体,其性质 与容量如何。暴露胸腔后检查胸膜是否光滑, 与容量如何。暴露胸腔后检查胸膜是否光滑,有无点 状出血。观察心肺颜色、位置、 状出血。观察心肺颜色、位置、大小及彼此关系是否 正常;观察纵隔淋巴的大小及硬度,检查胸腺的大小, 正常;观察纵隔淋巴的大小及硬度,检查胸腺的大小, 剥离取出后,观察脂肪化程度和大小并承重重量( 剥离取出后,观察脂肪化程度和大小并承重重量(正 常成人胸腺约25g,25岁后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25 岁后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 常成人胸腺约 , 岁后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 岁以后退化为脂肪组织,对推断年龄有一定价值。) 岁以后退化为脂肪组织,对推断年龄有一定价值。) 观察肺的各部是否和胸膜粘连,注意检查粘连的部位、 观察肺的各部是否和胸膜粘连,注意检查粘连的部位、 程度、是否容易剥离等。 程度、是否容易剥离等。
手法: 手法:
用钩镊子提起脐和剑突之间的腹膜切一小口, 用钩镊子提起脐和剑突之间的腹膜切一小口,用 左手食指、中止插入小口中, 左手食指、中止插入小口中,略向上提起切 口处的腹膜,在两指间剪开腹膜, 口处的腹膜,在两指间剪开腹膜,沿肋缘切 断腹壁的肌肉,充分暴露腹腔。 断腹壁的肌肉,充分暴露腹腔。
注意观察、检查: 注意观察、检查: 检查腹直肌颜色及形态,并测量腹壁脂肪厚 度,注意腹膜的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出 血、粘连,腹腔内有无异常气味,有无 积液,如果有要测量其数量观察其颜色 和性状。要检查测量血水的比重,检查 腹腔有无凝血块,注意出血的脏器和破 裂血管的位置;各脏器位置是否正常, 有无损伤,检查胃的大小、充盈情况; 肝、脾是否肿大;大网膜及肠系膜是否 有脂肪坏死灶;阑尾有无炎症。女性尸 体须详细检查盆腔各脏器有无损伤及病 变。随后将右手伸入膈肌下方测量左右 膈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