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四章小专题大智慧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教学案浙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1.1 分离定律》学案 浙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1.1 分离定律》学案 浙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1.1 分离定律》学案浙教版必修21、1 分离定律》学案浙教版必修2一、 \基本知识1、常用符号P F1 F2 ♀♂Χ2、基本概念:(1)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4)隐性性状:(5)性状分离:(6)等位基因:(7)基因型:(8)表现型:(9)纯合子:(10)杂合子:(11)测交:(12)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杂交实验分离现象(观察实验,发现问题)P ♀紫花Χ ♂白花 F1 F2 比例: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设)P ♀紫花Χ ♂白花配子 F1 () F2 比例:表现型()()()比例: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法(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P F1杂合子Χ 隐性纯合子配子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4)分离定律的实质:(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二、反馈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在配子中只存在每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

()(2)隐性性状是指在生物体中表现不出来的性状。

()(3)大麦的有芒和小麦的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

()(4)狗的卷毛和长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2、遗传工作育种中,不断提高小麦抗锈品种纯度的最好办法是()A 自交B 杂交C 测交D 测交或杂交3、鉴别一高茎豌豆是否为纯种,最简便的方法是()A 杂交B 自交C 测交 D 测交或杂交4、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高茎植株约占后代总数的()A、100%B、3/4C、1/2D、1/45、基因型分别为bb、Bb、BB的三个植物个体,其中属于杂合子的是,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是。

6、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产生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

F2的基因型有,其比为。

其中,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

7、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这对夫妇再生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是,生一个男孩是白化的概率是。

生一个白化男孩的概率是。

浙科版必修2分离定律教案

浙科版必修2分离定律教案

肆分离定律再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应分离定律■"是浙科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是基因分离定特的发现过程,是^孟德尔“观察实验、发现间题——分析间题、援出假说一一设计冥验、验证假说一一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过程丸竝索细易的,能让学生亲自踏着孟館尔的足迹,亲自经历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二、本节內容出现在第一章內容中’在学生还未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的井子基础的情况下.对学生来说无形之中杲一种知识的跳跃和挑战,这反而有利于学生能从孟懿的第度出发,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间題.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具育更高的抽冢概括性、反省性和监控性特点.他们能够用理论作指导分析综合各种材料,以不斷加深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其思维閔目的性、建绽性和逻辑性也已禎步建立”只樂还不完譬•們需设计教师主导罰定向抜学活动.而且涉圧科学方袪方面的知识曲E常少-故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创设问题情境,懑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逐步提高学生对科学发展史的认知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尝试像科学家那样解释和推理,并对分离现象作出解释;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像孟德尔一样尝试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五、教学难点:尝试对分离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假说;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假说。

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高中生物浙科版高一必修二学案:第一章_小专题_大智慧_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_word版有答案

高中生物浙科版高一必修二学案:第一章_小专题_大智慧_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_word版有答案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一、分离定律的问题类型分离定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型和逆推类型。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亲本组合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AA×AA AA 全是显性AA×Aa AA∶Aa=1∶1 全是显性AA×aa Aa 全是显性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aa×aa aa 全是隐性(1)(2)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_a)。

2.由子代推断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显AA×__ 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全隐aa×aa 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显∶隐=1∶1 Aa×aa 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 Aa×Aa 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1)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Aa→3A_∶1aa。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子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或AA×aa。

二、遗传概率的计算1.概率计算的方法(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基因型数/总组合数)×100%。

(2)用配子法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2.概率计算的类型(1)已知亲代基因型,求子代某一性状(基因型)出现的概率。

实例:两只白羊生了两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如果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白羊×白羊→黑羊和白羊,推出白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亲本为杂合子,设用B 、b 表示基因,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 ,子代白羊的基因型为BB 或Bb ,黑羊为bb 。

浙教版生物必修2分离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生物必修2分离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生物必修2《分离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任岩松中学金爱红一、设计思想本节通过学生对自己身边某些遗传现象的分析,引领学生探究遗传定律愿望。

响应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模拟参与到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氛围,学习实验的探究方法,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家的坚持不懈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为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的第一节《分离定律》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材料豌豆的介绍和相关概念的教学,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过程,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按科学发展史的发展线索来编写的,从遗传现象到遗传本质的发展过程。

学生虽然可能从多种媒体渠道了解到一些相关知识,比如克隆动物的介绍,转基因动物等等。

但在学习时还不了解什么是基因,不知道有关减数分裂的知识,因此在认知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本节内容可以使学生学会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

四、教学目标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分离定律是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提出的基本要求。

本节教材的编写特点也适于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并且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方法和对实验现象的假设2、了解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3、利用孟德尔的假设尝试解释一些遗传现象过程与方法:1、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2、尝试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模拟参与,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孟德尔在当时的情况下,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实践、以及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五、重点难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以及以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本节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和尝试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通过多媒体展示豌豆图片和学生解读豌豆花结构,使学生理解使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和对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构建杂交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推导出对实验现象的假设。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Ⅱ)教案浙科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Ⅱ)教案浙科版必修2
- 分离定律解释了生物遗传多样性的产生和基因频率的变化。
-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了解了分离定律在农业、医学和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2. 当堂检测
- 选择题:
1.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主要描述了什么现象?
2.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如何分离的?
3. 分离定律在哪些领域有重要应用?
- 判断题:
1. 分离定律适用于所有遗传现象。(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分离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提出
-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遗传规律。
- 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两个性状不同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 分离定律的实质
- 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分离定律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分离定律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这些因素将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如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和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加强团队合作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含遗传实验模型、种子等)、黑板、粉笔。
- 实验步骤: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学案2 浙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学案2 浙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学案2 浙教版必修21、物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什么?基因是什么?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人们研究遗传问题从研究什么开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观察归纳”(观察、分析和归纳)和“假说演绎”1、1“假说演绎”方法的基本内涵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获取结论”“假说演绎”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其基本内涵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柏拉图,认为子女更象父方还是更象母方,取决于受孕时哪方的感情更投入,更浓烈些。

亚里士多德:认为雄性提供“蓝图”,母体提供物质1德国的植物学家科尔切罗,做了500次以上的实验,发现F1均一,F2和F3发生性状分离;2他的朋友格纳特用700多种植物10000多次实验,得到了25个杂交种,玉米F2是3:1、3法国植物学家诺丁也注意到了解3:1、4孟德尔(1822—1884),奥国人,遗传学的奠基人。

1840年至1843年(18岁至21岁),预科学校学习。

1843年(21岁)因家贫,做道士,1849年(27岁)代课。

1851年至1853年(29岁至31岁)维也纳大学,自然科学和数学,物理老师是多普勒,数学老师是艾丁豪逊,植物老师:翁格尔、1854年至1868年(32岁至46岁)代课。

1856年至1864年(34岁至42岁)试验。

1865年(43岁)发表论文。

宣读了《植物杂交实验》。

1884年(62岁)逝世。

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世界。

孟德尔在临死前几个月曾说过一句令人心酸的话:“……我深信,全世界承认这项工作成果之时已为期不远了。

”虽说不远,其实也不近。

从孟德尔讲这句话,到他的工作完全被学术界承认,又过了16年,而距他的论文发表之时已经长达35年!主要贡献有:(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2学案3: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2学案3:1.1.3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及实践应用[学习目标]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重、难点]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流程]■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分离定律的应用——概率计算(一)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1AA ︰2Aa ︰1aa ,则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再生正常孩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二)用配子的概率计算1、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2、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 ︰2Aa ︰1aa ,父方产生A 、a 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 、a 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aa )孩子的概率为。

(三)杂合子自交n 代后,纯合子与杂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当杂合子(Aa )自交n 代后,后代中的杂合子(Aa )所占比例为n 21,纯合子(AA +aa )所占比例为n 211-,其中AA 、aa 所占比例分别为21)211(n ⨯-。

当n 无限大时,纯合子概率接近100%。

这就是自花传粉植物(如豌豆)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纯合子的原因。

如图曲线表示随着自交代数的变化,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

■诱思讨论(合作学习)讨论1:玉米幼苗的绿色(A )对白色(a )为显性。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观察其性状分离现象,用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做了如下实验:将1600粒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随机均分为2份,1份播种在有光处,另一份播种在黑暗处,数日后种子萌发长出幼苗。

结果如下:请回答:(1)从理论上讲,杂合子自交产生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是。

(2)从理论上讲,所得幼苗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3)上述实验结果是否符合(2)理论比例?不试分析其原因是性状的表现在受遗传因子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4)实验材料应选遗传因子组成是(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的玉米种子。

高中生物必修二_思路方法规律(一)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

高中生物必修二_思路方法规律(一)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

思路方法规律(一)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1.分离定律解题依据—六种交配组合2.由亲代推断子代(解题依据正推)(1)若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一定为显性性状(A_)。

(2)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_a)。

3.由子代推断亲代(解题依据逆推法)(1)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Aa→3A_∶1aa。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子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 ×AA 或AA ×Aa 或AA ×aa 。

二、杂合子连续自交问题(1)规律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为Tt ,连续自交n 代,F n 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若每一代自交后将隐性个体淘汰,F n 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①自交n 代⎩⎪⎨⎪⎧杂合子所占比例:12n 纯合子TT +tt 所占比例:1-12n ,其中TT 和tt 各占1/2×⎝ ⎛⎭⎪⎫1-12n②当tt 被淘汰掉后,纯合子(TT)所占比例为:TT TT+Tt =1/2×⎝⎛⎭⎪⎫1-12n1/2×⎝⎛⎭⎪⎫1-12n+12n=2n-12n+1杂合子(Tt)所占比例为:TtTT+Tt=1-2n-12n+1=22n+1。

(2)应用①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纯合度也就是提高纯合子在子代中的比例。

解答此题时不要忽略问题问的是“显性纯合子比例”,纯合子共占1-1/2n,其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即1/2-1/2n+1。

②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三、遗传概率的计算1.概率计算的方法(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数)×100%(2)概率计算的原则①乘法原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几率为各个独立事件几率的乘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一、分离定律的问题类型分离定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型和逆推类型。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亲本组合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AA×AA AA 全是显性AA×Aa AA∶Aa=1∶1全是显性AA×aa Aa 全是显性Aa×Aa 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 Aa∶aa=1∶1显性∶隐性=1∶1aa×aa aa 全是隐性(1)(2)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_a)。

2.由子代推断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显AA×__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全隐aa×aa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显∶隐=1∶1Aa×aa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Aa×Aa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Aa×Aa→3A_∶1aa。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子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 或AA×aa。

二、遗传概率的计算1.概率计算的方法(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基因型数/总组合数×100%。

(2)用配子法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2.概率计算的类型(1)已知亲代基因型,求子代某一性状(基因型)出现的概率。

实例:两只白羊生了两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如果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多少?分析:白羊×白羊→黑羊和白羊,推出白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亲本为杂合子,设用B、b表示基因,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子代白羊的基因型为BB或Bb,黑羊为bb。

方法一:用分离比直接推出。

Bb×Bb→1BB∶2Bb∶1bb,可推知后代为白色的概率是3/4。

方法二:用配子法。

Bb亲本产生B、b两种配子的概率均为1/2,则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1/2×1/2=1/4。

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1/2×1/2+1/2×1/2=1/2。

所以后代是白色的概率是1/4+1/2=3/4。

还可参考这样的思路:后代中白毛的概率=1-后代中黑毛的概率。

(2)亲代基因未确定,求子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

实例: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白化病的兄弟。

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分析:解答此题分三步进行。

①确定夫妇双亲的基因型。

正常双亲生出白化病儿子,双亲都为杂合子,用Aa表示。

②确定夫妇的基因型。

Aa×Aa→1AA∶2Aa∶1aa,夫妇正常,基因型为AA或Aa,概率分别为1/3和2/3。

③计算生一白化病孩子的概率。

只有夫妇双方的基因型均为Aa才能生出白化病孩子,这对夫妇都为Aa的概率是2/3×2/3,所以他们婚后生一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2/3×2/3×1/4=1/9。

三、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别1.概念不同(1)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植物是指自花授粉。

(2)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个体之间都可进行交配。

(3)示例: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让显性植株全部自交,求所结种子中基因型为aa 的种子所占比例。

分析:Aa ――→⊗(1AA∶2Aa∶1aa),去掉隐性个体(aa)后,AA 占1/3,Aa 占2/3,全部自交,只有Aa 自交后代出现隐性纯合子aa ,因此:aa =2/3Aa×Aa=2/3×1/4=1/6。

2.交配组合种类不同若某群体中有基因型为AA 、Aa 和aa 的个体 (1)自交方式有AA×AA、Aa×Aa、aa×aa 三种。

(2)自由交配方式有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六种。

(3)示例: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让纯种长翅果蝇和纯种残翅果蝇杂交,F 1全是长翅,F 1自交产生F 2,将F 2中的长翅个体全部取出,让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求后代中长翅果蝇所占的比例。

分析:长翅为显性性状,F 2中长翅基因型为AA 或Aa ,分别占1/3和2/3。

方法一:F 2中长翅果蝇自由交配有四种组合方式。

♂1/3AA×♀1/3AA→1/9AA 长翅 ♂1/3AA×♀2/3Aa→2/9A_长翅 ♂2/3Aa×♀1/3AA→2/9A_长翅♂2/3Aa×♀2/3Aa→3/9A_长翅+1/9aa 残翅因此后代中长翅果蝇比例为:1/9+2/9+2/9+3/9=8/9。

方法二:F 2长翅果蝇中只有Aa×Aa 后代才出现残翅果蝇,故残翅果蝇(aa)所占比例为2/3Aa×2/3Aa=2/3×2/3×1/4=1/9,则长翅果蝇所占比例为1-1/9=8/9。

一、据子代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典例1] 山羊黑毛和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亲本 后代 杂交 母本 父本 黑色 白色 Ⅰ 黑色 白色 82 78 Ⅱ 黑色 黑色 118 39 Ⅲ 白色 白色 0 50 Ⅳ黑色白色74如果让组合Ⅳ的黑色雌羊亲本与组合Ⅱ的黑色雄羊亲本交配,下列4种情况最可能是( )A .所有后代都是黑色的B .所有后代都是白色的C .后代中的一半是黑色的D .后代中的14是黑色的,或者后代中14是白色的[解析] 根据杂交组合Ⅱ,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黑色)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判断黑色是显性,且亲本黑色全是杂合子。

根据杂交组合Ⅳ,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黑色),判断亲本中的黑色雌山羊是纯合子。

杂交组合Ⅳ的黑色雌山羊(纯合子)与组合Ⅱ的黑色雄山羊(杂合子)杂交,后代全是黑色。

[答案] A由子代推断亲代基因型的方法方法一: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 ,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方法二:隐性纯合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 ,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方法三:分离比法。

子代⎩⎪⎨⎪⎧显性:隐性=3∶1⇒亲本:Aa×Aa显性:隐性=1∶1 ⇒亲本:Aa×aa 全为显性⇒亲本:AA×A_或aa全为隐性 ⇒亲本:aa×aa二、杂合子连续自交问题分析[典例2] 水稻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

现以杂合抗病水稻(Tt)为亲本,连续自交3代,子三代中杂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及每次自交后均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后纯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分别是( )A .1/4,7/16B .1/4,7/9C .1/8,7/9D .1/8,1/16[解析] 根据分离定律知,杂合子(Tt)自交,子一代(F 1)为1TT∶2Tt∶1tt,Tt 的比例为1/2(无被淘汰个体),即:(1)自交n 代⎩⎪⎨⎪⎧杂合子所占比例:12n纯合子TT +tt 所占比例:1-12n,其中TT 和tt 各占12× ⎝ ⎛⎭⎪⎫1-12n(2)当tt 被淘汰掉后,纯合子(TT)所占比例为: TT TT +Tt =12×⎝ ⎛⎭⎪⎫1-12n 12×⎝ ⎛⎭⎪⎫1-12n +12n =2n-12n +1 杂合子(Tt)所占比例为:Tt TT +Tt =1-2n-12n +1=22n +1。

[答案] C(1)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纯合度,即提高纯合子在子代中的比例。

解答此题时不要忽略问题问的是“显性纯合子比例”,纯合子共占1-1/2n,其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即1/2-1/2n +1。

(2)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三、分离定律与遗传系谱图分析[典例3] 下面是某家族中白化病遗传系谱图。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以A 、a 表示有关的遗传因子):(1)该致病基因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的。

(2)5号、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8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概率为________)或________(概率为________)。

(4)若8号与10号婚配,则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1)因为7号、9号患病,但其父母均表现正常,则可判断此病为隐性遗传病。

(2)7号和9号的基因型为aa,则3号、4号、5号、6号的基因型均为Aa。

(3)8号表现为正常,所以计算概率时,就不应把aa再考虑进去,而应按1AA∶2Aa,即AA为1/3、Aa为2/3考虑。

(4)8号和10号基因型究竟是AA还是Aa,并没有确定。

所以计算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就应把他们是杂合子的概率2/3考虑进去,即1/4×2/3×2/3=1/9。

[答案](1)隐性(2)Aa aa (3)AA 1/3 Aa 2/3 (4)1/9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解析:选C 豌豆是严格的闭花自花授粉植物,其花属于两性花,所以在自交时,无须除去雌蕊或雄蕊;在进行豌豆的杂交实验时,需在豌豆开花前,除去母本的全部雄蕊并套袋,待雌蕊成熟后再授以其他植株的花粉(即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后还要套袋,前后两次套袋的目的都是防止其他植株花粉的影响。

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授粉,子代中若有矮茎的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解析:选C 对雌雄同体的植物,鉴别基因型的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