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中化学 4.2.3《硝酸的性质》同步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认识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稳固性和强氧化性2.知道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响原理[ 沟通展现 ]简要回答课本102 页“练习与实践”第一题。
[ 自主学习 ]一、硝酸的用途:制、、、等。
二、硝酸的物理性质。
硝酸是色、有气味的液体,溶于水,低沸点( 83℃),挥发。
常用硝酸密度为 1.503g/cm3 ,质量分数为, 15.6mol/L 。
★三、硝酸化学性质1. 硝酸拥有酸的通性:强酸HNO3=H + + NO3-2. 硝酸的不稳固性:(化学方程式)思虑:硝酸应怎样保留?★★3. 硝酸的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响[ 实验研究1] 浓硝酸与铜反响现象: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研究2] 稀硝酸与铜反响现象: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拓展视线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
Fe+ HNO3(浓) →致密的氧化膜(钝化)Al +HNO3(浓) →致密的氧化膜(钝化)[ 概括 ]浓硝酸能与除和等之外的大部分金属反响但一般不生成氢气。
金属与浓硝酸反响一般生成,与稀HNO3反响一般生成。
( 2)与某些非金属反响与 C 反响:(化学方程式)四、硝酸的工业制法:试写出各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响,生成一氧化氮;(2)一氧化氮进一步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3)用水汲取二氧化氮生成硝酸。
[ 稳固练习 ]A 级 1.翻开盛有以下试剂瓶,有白雾现象的是()A .浓硫酸B .浓硝酸C .稀硝酸D .浓盐酸A 级 2.对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硝酸与金属反响时,主假如+ 5 价的氮得电子B.浓 HNO3与浓 HCl 按 3∶ 1 的体积比所得的混淆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 Fe 等金属复原成H2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 Fe 片,会产生大批的红棕色气体A 级 3.在以下反响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2S+ 2HNO3S↓+ 2NO↑十 2H2OB.CuO+ 2HNO3Cu(NO3)2十 H2OC.4HNO34NO2↑十 O2↑十 2H2OD.3Cu+ 8HNO33Cu( NO3)2+ 2NO↑十 4H2OA 级 4.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A.铜和浓硝酸反响B.铜和稀硝酸反响 C .氧化铜和硝酸反响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响B 级 5.14g 铜银合金跟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响,将放出的气体与 1.12LO 2(标况)混淆,通入水中,恰巧所有汲取,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A. 1.6g B.3.2g C.6.4g D.9.6gB 级 6.将 1.92gCu 和必定量的浓HNO3反响,跟着Cu 的不停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渐渐变浅,当 Cu反响完成时,共采集到气体 1.12L (标准情况),则反响中耗费HNO3的物质的量为() A. 1mol B. 0.05mol C. 1.05mol D. 0.11mol。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教案苏教版必修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分析能力
讲解
NO2的生成,证明硝酸发生了分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则,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必然有价态升高的元素,氢元素不可能, 只有氧元素,因此,应该有氧气的生成。
聆听,分析原因
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4HNO3===4NO2↑+O2↑+2H2O
学会归纳。
实验
1、在两支支管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和稀硝酸,并关闭支管处。将两块大小适中的铜片放入两小气球中。
2、将气球套 在两支试管口上。同时将铜片倒入硝酸中。
3、待反应结束将有红棕色气体的试管支管侵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另一支试管支块铝片,再加入适量浓硝酸。
硝酸的性质
课题
专题 4第二生单元产生活中含氮化合物第三课时硝酸的性质
三
维
目
标
知识
技能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
掌握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与 反应的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
过程
方法
通过 与 反应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观察:铜和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和 稀硝酸反应有无色气体生成。无色气体在集气瓶中变成红棕色,证明是NO。同时两种溶液均变蓝,有铜离子。
铝在浓硝酸中不反应。
学会观察和归纳。
设计情景
从上面的实验可看出,硝酸与金属反应,无论金属是否活泼,也不管硝酸浓度怎样,都不会有氢气生成。生成物中除了硝酸盐外,还有氮元素的低价化合物。这说明在反应中硝酸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事实证明,硝酸能与除铂、金外的所有金属反应。而对铝、铁等少数活泼金属遇浓硝酸并不是不反应,而是反应生成了保护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这一现象同学们学过,叫钝化。因此,浓硝酸的运输可 以用铁制容器和铝制容器盛装。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2.3 硝酸的性质 学案2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硝酸的主要性质。
2.了解硝酸的用途。
3.了解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学习重点硝酸的主要性质。
学习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及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学习探究硝酸的性质和制备1.物理性质硝酸是一种色、具有性的液体,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常因溶有少量而显。
2.化学性质(1)强氧化性①常温下使、钝化。
②与金属反应(除Pt、Au以外):Cu与浓HNO3反应:。
Cu与稀HNO3反应:。
③与非金属反应:C与浓HNO3反应:。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
硝酸应贮存在、处。
3.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染料、塑料、炸药、等。
4.工业制备(1)氨的催化氧化:。
(2)NO氧化成NO2:。
(3)NO2的吸收:。
注意碱性、中性条件下,NO-3无氧化性,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表现出强氧化性。
【实验探究】将铜片置于两支具支试管的底部(见下图)。
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2 mL浓、稀硝酸。
[问题思考](1)两支具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否完全相同?反应中浓硝酸、稀硝酸起什么作用?(2)如何证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NO?(3)分析两支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氮元素的价态变化,思考硝酸的浓度对还原产物有何影响?【归纳总结】一、硝酸的强氧化性1.本质HNO3中的+5价氮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在浓、稀HNO3中均存在两种氧化性微粒H+、NO-3,HNO3的强氧化性实质是酸性条件下NO-3中+5价氮氧化性>H+。
2.规律(1)硝酸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2)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3.具体表现(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以氧化所有的金属。
如3Ag+4HNO3(稀)===3AgNO3+NO↑+2H2O。
②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不生成H2,HNO3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
③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 、Al 钝化。
【化学】4.2.3《硝酸的性质》课件(苏教版必修1)

g.硝酸与变价金属(如Fe)反应,根 据硝酸的量的多少分别得到低价、高 价或两种价态共存的混合物。
书写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方程式
• • • • 铜与浓硝酸 铜与稀硝酸 铁与浓硝酸 锌与稀硝酸
1、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浓硝酸, 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开始是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随着反应进行, 硝酸由浓变稀,则发生: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盐酸 会出现什么情况? 溶液中存在NO3-,它遇到H+后,会继续氧化 铜,当然此时NO3- 、H+的溶度较稀.
C(H+)
c(H+)线
b
c
d
a
V气体 (标况)
o
a
b
c
d
n(Fe)
课堂小测
1.单质跟浓HNO3 混合出现的情况依 此为: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反 应生成最高价含氧酸③单质呈钝态④ 不发生反反应 符合上述情况的单质 是: (BD ) A.Cu Si Zn Au B.Ag P Al Pt C.Fe C Pb Hg D.Cu S Fe Au
2.铁与稀硝酸的反应:
1.硝酸过量: Fe+4HNO3==Fe(NO3)3+NO+2H2O ① 2.铁过量 3Fe+8HNO3==3Fe(NO3)2+2NO+4H2O ② *过量的铁粉和部分Fe3+发生反应: Fe+2Fe3+==3Fe2+ ③ **如何考虑一定量的铁与稀硝酸完全反应时所 消耗的硝酸的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 硝酸的性质 课件(共21张PPT)

浓硝酸呢?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观察与归纳: (1)HNO3是 无色、易 挥,发
有 刺气激味性的液体. (2)能与水任意比互溶.
常用浓硝酸质量分数为69%。
硝酸保存在棕色瓶里
思考与讨论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保教、存材不1稳?00定棕页性色::瓶工、业低硝温酸、呈避黄光色保存。
(2)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3)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练习] 浓硝酸与Ag的反应: 稀硝酸与Ag的反应:
Ag + 2HNO3 ( 浓) = AgNO3+NO2↑+H2O
3Ag+4HNO3 ( 稀) = 3AgNO3+NO↑+2H2O
②与非金属反应:
浓HNO3加热后可以与碳反应:
4HNO3(浓)+ C = CO2 + 4NO2 + 2H2O
三、硝酸的用途
氮 肥
硝化纤维塑 料
炸
染
药
料
硝酸 盐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治疗 心绞痛的特效药、 常用药。
硝酸纤维
含氮量高的硝酸纤维 可用来制造无烟火药。
含氮量低的硝酸纤维 可用来制造被称为早 期的塑料之王—赛璐 珞。到现在乒乓球仍 在用它做材料。
空气 NH3
热交换器
NO、O2、N2等
工业制备硝酸的流程 H2O
4H见什N光么O3易样或光△分的照解物4的质N物需O2质用↑+:棕O色2↑瓶+2保H存2O? 如浓HNO3 、氯水、AgNO3 等溶。液变黄:因为浓硝酸分解产生 NO2溶于硝酸所致。 (HNO3浓度越高,越易分解)
观察与思考: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2.3 硝酸的性质 学案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了解硝酸的用途。
3.了解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学习重点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会分析硝酸的强氧化性,会写硝酸与不活泼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探究一、硝酸1.硝酸的物理性质2.硝酸的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①硝酸是强酸,其电离方程式为。
②具有酸的通性:能使发生颜色变化,能与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发生反应。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意纯硝酸为无色液体,由于HNO3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其中,浓硝酸一般呈黄色;向浓硝酸中通入O2,可以消除其黄色。
(3)强氧化性注意(1)HNO3的还原产物:稀HNO3→NO,浓HNO3→NO2。
(2)HNO3→硝酸盐,表现HNO3的酸性;H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其氧化性,像HNO3在与金属反应时,酸根部分得电子被还原生成低价非金属化合物而不生成H2,这种酸称为氧化性酸,常见氧化性酸:浓、稀HNO3、浓H2SO4。
(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除Pt、Au之外,硝酸几乎能与所有金属反应,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
(4)常温下,Fe、Al遇浓硝酸钝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并非不反应。
3.硝酸的保存方法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里,放置在阴凉处,但是试剂瓶不能使用橡胶塞。
4.硝酸的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1.常见反应分析(1)浓硝酸与Cu的反应若Cu过量,反应开始时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其还原产物将为NO,最终应得到NO2与NO的混合气体,可利用守恒关系求解有关Cu、HNO3和混合气体的量,硝酸与其他金属(过量)反应的情况与此类似。
(2)稀硝酸与铁的反应(1)原子守恒:n(HNO3)=n(NO-3)+n(还原产物中氮原子)(2)电子守恒: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 硝酸的性质 教学案设计

课题:§4-2-3硝酸的性质(化学1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2.掌握硝酸的重要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方法:将教学活动前置,对学生预习中的共性问题通过小组实验,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能力。
预习提纲(仔细阅读教材100至103页上的内容,完成以下填空)2. 硝酸的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色、挥发、刺激性气味的。
3. 硝酸的化学性质3.1.不稳定性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该化学方程式为。
硝酸越浓,越容易分解。
浓硝酸久置呈黄色,是由于。
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 _______试剂瓶中,放置在处。
3.3.强氧化性3.3.1.能与除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3.3.2.与非金属的反应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 等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与热的浓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3.3.Fe 、Al ,冷浓HNO 3发生_____________。
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至少写出一点):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收获与疑惑,并积极展示。
过渡:同学们在预习中看书和查资料只是纸上谈兵,下面我们在课上“指”上谈兵,通过动手实验,仔细观察,理性分析,加深对硝酸的认识。
【互动释疑】 活动体验11.用试管(配有橡胶塞)取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通过对比,你看到了什么?解释你看到的上述现象。
活动体验22.1.将教材P100《观察与思考》中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现同时将铜丝插入浓、稀硝酸,观察现象。
讨论分析:分析铜和浓、稀硝酸的反应;浓硝酸和稀硝酸哪个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更强?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2.铜和稀硝酸的反应中,试管液面上的空气对生成的NO 有干扰,如何改进?参见教材P103《练习与实践》第3题第(3)问。
你还可以提出何种改进方案?2.3.两根铁钉同时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观察现象?对比分析。
高中化学 4.2.3 硝酸的性质 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1

4.2.3 硝酸的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2.知道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交流展示] 简要回答课本102页“练习与实践”第一题。
[自主学习]一、硝酸的用途:制、、、等。
二、硝酸的物理性质。
硝酸是色、有气味的液体,溶于水,低沸点(83℃),挥发。
常用硝酸密度为 1.503g/cm3,质量分数为,15.6mol/L。
★三、硝酸化学性质1. 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强酸 HNO3 = H+ + NO3-2. 硝酸的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思考:硝酸应如何保存?★★3.硝酸的强氧化性(1)与金属反应[实验探究1]浓硝酸与铜反应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2]稀硝酸与铜反应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拓展视野]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
Fe+HNO3(浓) →致密的氧化膜(钝化) Al+HNO3(浓) →致密的氧化膜(钝化)[归纳] 浓硝酸能与除和等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一般不生成氢气。
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一般生成 ,与稀HNO3反应一般生成。
(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与C 反应:(化学方程式)四、硝酸的工业制法:试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2)一氧化氮进一步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3)用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
[巩固练习]A级1.打开盛有下列试剂瓶,有白雾现象的是()A.浓硫酸 B.浓硝酸 C.稀硝酸 D.浓盐酸A级2.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A级3.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 2S+2HNO3S↓+2NO2↑十2H2OB.CuO+2HNO 3Cu(NO3)2十H2OC.4HNO34NO2↑十O2↑十2H2OD.3Cu+8HNO 33Cu(NO3)2+2NO↑十4H2OA级4.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A.铜和浓硝酸反应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B级5.14g铜银合金跟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O2(标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A.1.6g B.3.2g C.6.4g D.9.6gB级6.将1.92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A.1mol B.0.05mol C.1.05mol D.0.11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的性质》
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课前准备:具支试管、分液漏斗、铜片、浓硝酸、稀硝酸、集气瓶(2个)、水槽、铁架台(带铁铗)、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授:盐酸、硫酸、硝酸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大强酸。
它们除了都具有酸的通性外,均各有自身特殊的性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硝酸的性质。
(二)新授内容:
【展示】一瓶棕色试剂瓶装的浓硝酸(用试管取适量样品,便于观察)。
引导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观察,再阅读课本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归纳硝酸的物理性质。
【投影归纳】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色、易、有气味的液体,密度为1.5027g/cm3,沸点是83℃,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
【设疑】从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引出硝酸的不稳定性,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它们共同的特性是什么?
【板书】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板书】 1. 不稳定性:
【展示】一瓶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显黄色。
原因分析且与工业盐酸黄色比较。
【师】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
我们看到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硝酸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硝酸中的缘故。
【板书】 4HNO3△
4NO2↑+ O2↑+2H2O
【学生】分析上述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问题】硝酸应该如何保存呢?
【学生】盛放在瓶里,且放在的地方。
【问题】前面我们刚学过浓硫酸的性质,知道浓硫酸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同学们回忆一下,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常温使等金属钝化;加热时能和等不活泼的金属反应,能和等非金属反应;和等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设问】硝酸能不能和铜反应呢?
【实验探究1】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且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的剧烈
程度,生成气体的颜色,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等。
【实验探究2】在上述装置中,从分液漏斗向试管内加5毫升水,稀释硝酸,继续收集产生的
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
实验2
【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断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板书】 2. 强氧化性:
【板书】⑴与金属反应:
①与铜的反应:
【学生板书】 Cu+4HNO3(浓)=C u(N 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 u(N O3)2+2NO↑+4H2O
【问题】浓硝酸在反应中表现了什么作用?
【追问】作为氧化剂和作为酸使用的浓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问题讨论】从上述两个反应中可看出浓HNO3的还原物是NO2,稀HNO3的还原物却为NO,能否说明氧化性:稀HNO3强于浓HNO3呢?
【设问】常温下Fe、Al等金属遇浓HNO3会产生钝化吗?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1页倒数第二段有关内容,得出结论。
【板书】②常温下使Fe、Al 等钝化
【师】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或装运浓硝酸。
加热条件下也能将Fe、Al氧化溶解。
【讲述】硝酸与浓硫酸一样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氧化(Au、Pt等除外)几乎所有的金属。
【小结】通过以上讨论可知,硝酸与浓硫酸一样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但是,硝酸与金属的反应有以下规律:⑴与金属反应均不产生氢气;⑵与不活泼金属反应,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二氧化氮,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一氧化氮;⑶与活泼金属反应较为复杂,中学阶段暂不讨论。
【设疑】Au和Pt既不能被浓硫酸溶解,也不能被浓硝酸溶解,那么有没有可以溶解它们的溶液呢?(王水作为了解)
【过渡】硝酸与浓硫酸一样不仅可以氧化金属,还可以氧化碳等非金属。
【板书】⑵与非金属反应:
△
C+4HNO3(浓)===CO2↑+4NO2↑+2H2O
【过渡】硝酸还可以与S、P等非金属单质以及一些还原性的化合物发生反应,例如:
S+6HNO3(浓)=H2SO4+6NO2↑+3 H2O
P+5HNO3(浓)=H3PO4+5NO2↑+ H2O
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 (作为了解)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3H2S+2HNO3(稀)=3S+2NO↑+4H2O
【过渡】上述我们讲的都是HNO3的强氧化性,而且与金属反应时放出的气体不是H2,那么硝酸的酸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板书】 3 .酸的通性: HNO3=H++NO3-
(1)与碱性氧化物:HNO3+ CuO——
(2)与碱:HNO3+ NaOH——
(3)与某些盐: HNO3+ Na2CO3—————
【学生阅读】联系HNO3的性质,阅读硝酸用途的内容,归纳总结硝酸的用途。
【板书】三. 硝酸的用途: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备氮肥、染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设问】硝酸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硝酸的呢?
【问题解决】课本101页,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写出方程式。
【板书】四、硝酸的工业制法:氨催化氧化法
原理;
;。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硝酸的两个重要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具体表现在与金属、非金属单质和一些强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与这些物质反应具有如下的一般规律:1.与金属反应均不产生氢气。
2.与不活泼金属、碳等非金属单质、某些还原性较强的化合物反应时,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二氧化氮,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一氧化氮。
3.常温下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4.与活泼金属的反应较为复杂,中学阶段暂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