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衡状态,x<0.4,即x≠0.4,B正确;C.
实验①、实验②中0~20 min、20~40 min氨气浓度变化量都是4.00×10-4 mol·L-1,
实验②中6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实验①和实验②催化剂表面积相同,实验①
中氨气初始浓度是实验②中氨气初始浓度的两倍,实验①60 min时反应未达到平衡
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
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
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
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
答案:D


2Y的影响,各物质
解析:A.由图可知,无催化剂时,随时间推移,生成物浓度也在增加,说明反应也
在进行,故A错误;B.由图可知,催化剂Ⅰ比催化剂Ⅱ催化效果好,说明催化剂Ⅰ
答案:(2)5.4
相同催化剂,400 ℃的反应速率更快,相同温度,催化剂Ⅱ副产
物浓度低,甲烷与甲醇比例高
解析(2)在选择使用催化剂Ⅰ和350 ℃条件下反应,由表中信息可知,0~2 min
CH3OH的浓度由0增加到10.8 μmol·L-1,因此,0~2 min生成CH3OH的平均反应
. ·−
素,降低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k减小,D项正确。
解题技法
信息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方法
(1)讨论外界条件c、T、p、催化剂不同时,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2)讨论不同反应的活化能,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3)讨论化学反应方向,如Q与K相对大小、平衡建立过程等,研究v正、v逆的相对
大小,正向进行:v正>v逆,逆向进行:v正<v逆。
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是固态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全部课件ppt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全部课件ppt
❖ 从以上3个实验 科学探究 中可以看到,催化剂 不同,化学反应的速率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催 化剂具有选择性 目前,催化作用的研究1直是 受到高度重视的高科技领域
练习与思考
❖ 1、对于反应∶N2+O2
2NO,在密闭容器
中进行,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 氮气使压强增大;C、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 体;D、使总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
▲理论解释影响因素
❖ 如加热、增大反应物浓度等我们前面已经从 能量、分子碰撞等方面进行了解释,希望同学 们再作理解,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 件的内容,了解其为什么产生这样影响的基本 原因
练习题1
❖ 1、对于在1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 C s + O2 = CO2 s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碳块粉碎成粉末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B增大氧气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C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D增加碳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例2.向1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 中放入2molSO2和1molO2,在1定 的条件下,2s末测得容器内有 0.8molSO2,求2s内SO2、O2、SO3 的平均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比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1.反应 N2 + 3 H2 2 NH3 ,在 2L的 密闭容器中发生,5min内NH3 的质 量增加了1.7克,求v NH3 、v H2 、 v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 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 vB=
3.单位:mol·L-1·s-1或mol·L-1·min1
4.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例1.在某1化学反应里,反应物 A的浓度在10 s内从4.0mol·L-1 变成1.0mol·L-1,在这10 s内A的 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名师专题讲解PPT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名师专题讲解PPT

入1 mol SO3(g)
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g)
走进高考
(09年广东化学15)取五等份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 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N2O4(g), ΔH<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量 (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 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 BD
X A 温度 Y C的体积分数
B C D
充入稀有气体 再加入A 再加入C
A的物质的量 B的转化率 A的百分含量
可逆反应mA(g)+nB(g) pC(g)+gD(g)的v-t图象如 左图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 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右图所示。 ①a1=a2 ②a1<a2 ③b1=b2 ④b1<b2 ⑤t1>t2 ⑥t1=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图Ⅱ中阴影 部分面积更大。以上所列正确的为( A ) A.②④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⑦ D.②③⑥⑧
走进高考
( 10年· 四川高考)反应aM(g)+bN(g) cP(g)+dQ(g)达到 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下图所 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 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课堂总结:解答图像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看图像——明白坐标轴代表的是什么量,弄 清图中曲线的形状和涵义 ⑴一看面——坐标含义: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和单位是 什么?是反应物、生成物,还是两者的混合物。原点是否 为 0。 ⑵二看线——即线的斜率大小,平与陡的含义;函数 的增减性。(看图像的走向,即变化趋势) ⑶三看点——即起点、终点、转折点、交叉点。(转折 点是解题重要依据) ⑷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等。 ⑸五看量——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问题。

高中化学专题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3张ppt)

高中化学专题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3张ppt)

2.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1)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 (2)根据图像中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判断:若v正>v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反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根据变化过程中速率变化的性质判断:若平衡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增大 (或减小),则平衡向逆(或正)反应方向移动。 (4)根据浓度商(Qc)规则判断:若某温度下Qc<K,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c>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ⅰ)÷2得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I2+2H2O+SO2
4H++SO42-+2I-。

解析▶ (3)①B是A的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B比A中H2SO4的浓度大了 0.2 mol·L-1,A与B中KI浓度应相等,则a=0.4。②对比A与B,加入H+可以加快 SO2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B与C,H+单独存在时不能催化SO2的歧化反应;比较A、 B、C,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 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③对比D和A,D中加入的KI的浓度小于A,且D 中多加了I2,反应ⅰ消耗H+和I-,反应ⅱ中消耗I2,D中“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 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反应速率D>A,由此可见,反应ⅱ比反应ⅰ速率快, 反应ⅱ产生H+使c(H+)增大,从而使反应ⅰ加快。

四、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
1.比较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

2.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返
五、解答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步骤

考点1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典型例题
1.(2019年全国Ⅱ卷,27节选)环戊二烯(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课件(人教版)

高考化学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课件(人教版)
(2)此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热反应。
(3)AC段曲线是增函数曲线,CE段曲线是减函数曲 线,试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角度说明理由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某可逆反应:
A. 反应速率a>b>c
A2(g)+3B2(g) 2AB3(g)
研究仅改变某一条件对其平 衡状态的影响时,得到如图 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 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则 结论正确的是( )
B. 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 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 达到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
已知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O(1)=2NH3(g)+1.5O2(g) ΔH=+765.2 kJ·mol-1 请在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
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 要标注。
华丽转身
我来当命题专家,就速率平衡图像拟制一组试题:
横坐标是自变量,我选择的是;ຫໍສະໝຸດ 纵坐标是因变量,我选择的是

由此,我绘制的速率平衡图像是

我预设的考查点有

我针对这个图像,拟制的具体问题是

我的详细解析是

D. △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在容积相同的不同密闭容器内, 分别充入同量的N2和H2,控制不同 温度下发生反应,
N2+3H2 2NH3
在第7秒时分别测定其中NH3的体积 分数Ψ(NH3),并绘成左图曲线。则 (1)A、B、C、D、E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 点是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教学课件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教学课件

0
P 压强
物质百分含量——压强——温度曲26 线
物质百分含量——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g)+Q
C%
看图技 巧:先 拐先平 衡,先 平衡则 速率快。
Q>0
300C 500C
0 t1 t2 时间
27
转化率——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g)+Q
A转化率
0.5
VA=
0.25 0.05 5
(mol/L·分)
Vc = 0.5 0.1 (mol/L·分)
5
VA : VC = 1 : 2
3
2.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内因: 反应物的性质(主要因素)

(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性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浓度:浓度大 反应快
外因:
温度:温度高 压强:压强大
定 ——平衡时,各组分含量保持恒定
变 ——条件改变,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
例如:2SO2+O2
2SO3
在相同的条件下,正向投入2 mol SO2和1molO2或逆向投入 2molSO3,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含量相等。 7
能够说明 N2 + 3H2
2NH3反应在密闭容器

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⑥ ⑧ ⑩)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
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一说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人。生平不详, 据记载,他是“有志图王者”,并作过张 士诚的僚幕;明统一后,从事“稗史”的 编写工作。今署名罗贯中的小说有《三国 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 义》、《三遂平妖传》和杂剧《赵太祖龙 虎风云会》。且有记载说他是施耐庵的弟 子,还参与了《水浒传》的编写。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1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课件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1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课件

A.0.5 mol· L-1· min-1 B.0.1 mol· L-1· min-1 C.0 mol· L-1· min-1 D.0.125 mol· L-1· min-1
【解析】选C。由图可知,在8~10 min内,H2的物质的 量都是2 mol,因此v(H2)= = 0 mol· L-1· min-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v(CO2)= v(H2)=0 mol· L-1· min-1,故 2 mol 2 C项正确。
(3)同一化学反应,2 mol· L-1· s-1的化学反 应速率一定比1 mol· L-1· s-1的化学反应速 率快。 ( ) 提示:×。同一化学反应,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 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4)v(A)=1 mol· L-1· s-1一定指1 s内物质A的浓度减小1 mol· L-1。 ( ) 提示:×。v(A)=1 mol· L-1· s-1是指1 s内物质A的浓度减少或增加1 mol· L-1。
A.v(N2)=0.125 mol· L-1· min-1 B.v(H2O)=0.375 mol· L-1· min-1 C.v(O2)=0.225 mol· L-1· min-1 D.v(NH3)=0.250 mol· L-1· min-1
【解析】选C。设4 min时,生成6x mol H2O(g) 4NH3(g)+3O2(g) 2N2(g)+6H2O(g) n(总) 起始/mol 4 3 0 0 7 变化/mol 4x 3x 2x 6x 4 min时/mol 4-4x 3-3x 2x 6x 7+x 据题意,则有 =0.4 解得x=0.5
【方法点拨】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方法 (1)转化同一物质法。 将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种物 质的反应速率,再进行比较。 如对于反应2SO2+O2 2SO3,如果①v(SO2)= 2 mol· L-1· min-1,②v(O2)=3 mol· L-1· min-1, ③v(SO3)=4 mol· L-1· min-1,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2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2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课件

以下几种情况不能作为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某一时刻,各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或分子数)之比等于化 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 ②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压强 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如 2HI(g) I2(g)+H2(g)。 ③全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如 2HI(g) I2(g)+H2(g)。 ④全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
当 SO3 的生成速率与 SO2 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
(×)
(8) 在 2 L 密 闭 容 器 内 , 800 ℃ 时 反 应 2NO(g) +
O2(g) 2NO2(g)体系中,当该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时能说明
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 考什么
高考为标,全练题点无盲区备考
题点(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mol·L-1,0.2 mol·L-1 项符合题意。
规律•方法
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的浓度范围 先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再求出各物质浓度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
考点二
化学平衡移动
? 学什么
双基为本,基稳才能楼高
一 化学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 (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衡不移动
(×)
(5)合成氨反应需使用催化剂,说明催化剂可以促进该平衡向
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
(6)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固体生成物,v 正加快(×)
(7)向平衡体系 FeCl3+3KSCN Fe(SCN)3+3KCl 中加入 KCl 固体,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将变浅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