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合集下载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物·教学研究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反思
甘肃会宁县实验中学(730799) 李金娥
[摘 要]《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的教学中,对于相对简单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内容,可引导学生采用阅读、观察的方式自学,而对 于抽象的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则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展示,化抽象为直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进行有效学习。
[关键词]人体;外界环境;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11-0092-02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一节是苏教版生物
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本节内容中呼吸系统的
组成相对简单,因此可让学生采取阅读、观察的方法进
������������������������������������������������������������������������������������������������������������������������������������������������������������������������������������������������������������������������������������������������������������������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新生儿的图片并配以新生儿
的啼哭声,同时讲解:“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标志着新
生儿开始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
体,从此,他(她)的身体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和外界
环境进行着气体交换。”由此自然引入新课。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8、游泳时的体会:刚下水时,如果水超 过胸部,你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原因 是: 由于水的压力影响了胸廓的扩大 。
请你当法官!
肺是人的呼吸器官,但人在出生 之前,是不用肺呼吸的,所以, 肺中就没有气体,是“实心”的, 有一对夫妇被指控犯有溺杀女婴 的罪名,但他们却矢口否认,说 女婴生下来就已经死了。
学习目标
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特 点及功能。(重点)
2.阐述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重点) 3.理解呼吸运动和肺与外界气体交换 的原理(难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是由哪
些器官组成的?为 什么说肺是最主要 的呼吸器官? 2.为什么用鼻呼吸
3
2
4 5 6
1
比用口呼吸好?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说明吹出的气体中__增多了.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到达 ___. A肺 B血液 C心脏 D细胞 3外界空气进入体内细胞,需经过___ 细胞. A3层 B4层 C5层 D6层
Bye-bye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
(主要是肋间外肌和膈肌) 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
1、与胸廓节律性变化有关的肌肉是(D )
A、胸肌
C、膈肌
B、肋间外肌
D、肋间外肌和膈肌
2、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合起来叫 呼吸运动 __________。
4、人在平静状态时,完成吸气动作需要: ★A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
B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
C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 D肋间外肌舒张,膈肌收缩 5、肺的通气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 A气体扩散 ★B呼吸运动 C膈肌收缩 D肺的扩张
6、平静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 A高于外界大气压 B低于外界大气压 ★C等于外界大气压 D无法确定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分析“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苏教版生物学教材七(下)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第3节的内容,包括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运动的过程。

对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于人体的肺,缺乏具体认识。

因此,本节课安排了“观察猪肺组织块”的实验,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

而关于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敏捷,但缺乏知识基础,对于复杂的呼吸运动过程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模型展示、动画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猪肺组织块”的实验,归纳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实验观察和分析归纳能力,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通过自制肺模型,感受呼吸运动的过程,培养观察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分工的意识;通过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提升关心他人、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學重难点教学重点: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归纳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描述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描述呼吸运动的过程。

四、教学流程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作“吹悬浮球”。

我们只需要把玩具平放,把小球放在出气口,尽力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吹气口,均匀缓慢吹气。

然后大家来比一比,谁的小球在空中悬浮时间最长。

请各组派一名同学上台,每人领一个小球,可以先自行练习一下。

准备好了吧?各就各位,预备,吸气,吹!学生一起玩“吹悬浮球”的游戏,游戏结束后,选出优胜者。

师:该同学的小球在空中悬浮时间最长,说明了什么?生(齐):他的肺活量最大!师:所谓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那一个人的肺活量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的肺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人体器官——肺的探秘之旅吧![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游戏,体验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让枯燥的知识变得贴近生活、富有意义,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

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及原理

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及原理

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及原理
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分别是:外呼吸、肺泡通气、肺毛细血管气体扩散和组织气体扩散。

1. 外呼吸
外呼吸是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第一个过程。

它是指空气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通过支气管和肺泡,充分接触肺泡内的气体,从而进行气体交换。

当空气进入肺泡时,氧气会从肺泡进入血液中,而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进入肺泡,最终被呼出体外。

2. 肺泡通气
肺泡通气是肺部的主要功能之一。

它是指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地进行吸入和呼出,以供身体各个部位所需。

在肺泡通气过程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从肺泡中排出。

而从空气中吸入的新氧气则填满肺泡,以供外呼吸和组织氧合作用使用。

3. 肺毛细血管气体扩散
在肺泡内进行外呼吸的同时,肺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也在体内运输气体。

当血液流过肺泡壁时,氧气和二氧化碳会通过弥散作用进行交换,使气体从肺泡中进入血液中,同时将身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称为肺毛细血管气体扩散。

4. 组织气体扩散
组织气体扩散是指肺泡中氧气从血液中传递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一旦氧气进入血液,它会与血红蛋白分子结合,前往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组织内,氧气会从血液中弥散到身体细胞中,以支持细胞所需的能量代谢。

同时,代谢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也会进入血液中,并通过肺泡扩散排出体外。

苏教版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PPT完美课件1

苏教版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PPT完美课件1
谢谢观看
▪ 为什么吃饭不能高声谈笑?
咽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而 喉部仅是空气的通道。如果人吃饭时高声谈 笑,就很容易使食物进入喉部。
气体交换
(二)呼吸运动 学生活动: 1)做胸式呼吸动作 2)做腹式呼吸动作
•呼吸运动——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
(三)呼吸运动的原理 (1)演示实验1:肋骨的运动 (2)演示实验2:膈的运动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 的气体交换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提倡 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这 是为什么?
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黏膜分泌的黏液即 平常所说的“鼻涕”,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 管。空气进入鼻腔,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 黏膜能使冷的空气变的温暖湿润,还能粘连空 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 吸卫生。
• 呼吸运动原理
▪ 体验:作几个深呼吸动作,讨论除了有 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外,还有哪部分的 肌肉参入呼吸运动?
参与深呼吸的肌肉还有胸部的肌肉 和腹部的肌肉,使吸气时胸廓扩得更大, 呼气时胸廓 1.呼吸道 2.肺
二.呼吸运动: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
呼吸运动 吸气动作 呼气动作
过程和 原理
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或缩小 肺内气压下降和升高
气体进出肺泡
1、 由 同 向 、 反向组 合型的 材料的 审题立 意适用 此法, 2、 求 同 是 抛 开几则 材料各 自的独 特之处 ,从各 则材料 中寻找 到能涵 盖全部 材料的 共同因 素,并 加以抽 象和概 括,以 之作为 文章立 论的依 据。 3、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 源。这 个世界 是公平 的,你 要想得 到,就 得学会 付出和 坚持。 每个人 都是通 过自己 的努力 ,去决 定生活 的样子 。 4.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 理医师 的处方 才可以 购买的 药物 5.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 买,因 此这类 药物可 以随意 服用, 不会对 身体引 起毒性 或副作 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简单的气体扩散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气体交换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醒注意实验安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指出气体交换在呼吸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生物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呼吸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特别是气体交换的微观过程,学生的理解可能还较为模糊。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源等途径获取信息,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提问:“生物体为什么需要呼吸?”“呼吸与细胞有什么关系?”
-通过回顾,激发学生对呼吸系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使用多媒体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图,介绍各个部分的功能。
-详细讲解肺的结构,如肺泡、肺泡壁、毛细血管等,阐述气体交换的过程。
2.讲解气体交换的原理,如气体的扩散、浓度梯度等。
2.设计互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气体交换的过程。
-安排简单的气体扩散实验,如使用红、蓝两色水模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让学生直观感受气体交换的原理。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通过讨论运动后呼吸加快、高海拔地区的氧气浓度等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气体交换的影响因素。
4.采用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分享知识。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课件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 课件
C形软骨
(2)黏液腺分泌黏液: 粘住灰尘;湿润、清洁空气
(3)管壁内表面纤毛摆动,通过咳嗽排出灰粒、病 菌和黏液(痰)。
气管纵切
支气管纤毛
现在你能说出痰是在哪儿产生的吗?
气管壁纵切
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的摆动,把外来 的尘粒、细菌等和粘液一起送到咽部,
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腺细胞分泌粘液,使气管 内湿润;粘液中含有能抵 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本课小结
呼 吸 道 呼吸系统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 吸入的气体起到温暖、 清洁、湿润的作用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 交换的场所
随堂反馈
1.下列结构中 ,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B)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B ) A.鼻腔 B.肺 C.喉 D.气管
3.下列哪项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D)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 C.肺泡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是
呼吸道虽然有清洁空气的作 用,但是它对空气的处理能力 是有限的,所以要保持空气新 鲜、清洁。
退 出
1 呼吸系统的组成
观察呼吸系统示意图,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









气管



支气管

肺 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气体交换的场所)
鼻——呼吸道的起始部分
鼻毛 ——阻挡灰尘
黏膜 ——清洁、湿润 黏膜内的毛细血管
鼻腔
——温暖吸入的空气
观察北欧人和非洲人的鼻有什么不同?



七下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28ppt)

七下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28ppt)

请你当法官!
肺是人的呼吸器官,但人在出生之前,是不用肺呼吸的,所以, 肺中就没有气体,是“实心”的,有一对夫妇被指控犯有溺杀女 婴的罪名,但他们却矢口否认,说女婴生下来就已经死了。
你有办法证实吗?
达标测试
1.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C ) A.肺泡壁 B.毛细血管 C.肺泡 D.肺气管
2.关于肺适于呼吸功能的结构特点,不正确的叙述 是( D ) 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的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 细胞构成 D.肺位于心脏的两旁
吸 气
收 收 向上 向 扩 扩 低于外 大 界气压 下 大 向外 缩 缩
呼 舒 舒 向下 向 缩 缩 高于外界 气 张 张 向内 上 小 小 气压
呼吸运动的动力来源于肌肉的收缩。
呼吸运动的结果: 实现了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课后讨论:
思考
如图,哪一阶段表示吸气过程,试说明原因?
AB段,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肋间肌处于 舒张 状态, 内 胸骨和肋骨向 下 向___ 运动,致使胸廓缩小, 胸腔体积缩小。
肋间肌处于 收缩 状态, 胸骨和肋骨向 上 向 外 运 动,致使胸廓 扩大 ,胸 腔体积增大。
1 气管 2 胸廓
气: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肋 间 肌
膈 肌
肋 骨 胸 骨

胸 廓
肺 肺内气压
会厌软骨动画
合作探究
喉——呼吸和发声的器官
气管和支气管
由许 多 C 形 软骨构成,使气体通畅
(内表面有黏膜能分泌黏液,沾附灰尘形成痰液, 依靠纤毛的单向摆动向上推至喉部咳出体外。)
总结呼吸道组成的各部分功能
鼻 鼻毛、黏液、毛细血管 清洁、 湿润、 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肺活量的大小与其年龄、性别、身 体、健康等因素有关。成年人的肺活量大 约是2500~4000mL。
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 物质的危害吗?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 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比如,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发生的煤烟雾事件死亡4000 人。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据分析,这是因为 那几天伦敦无风有雾,工厂烟囱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废气烟尘弥漫在 伦敦市区经久不散,烟尘最高浓度达4.46毫克/米3,二氧化硫的日 平均浓度竟达到3.83毫升/米3。二氧化硫经过某种化学反应,生成 硫酸液沫附着在烟尘上或凝聚在雾滴上,随呼吸进入器官,使人发 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这也就是所谓的光化学污染。
1.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道对空气的作用(

A.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温暖空气
【解析】选A。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
中的灰尘;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
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分布着丰
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2.呼吸系统的哪一个结构特点与适于进行肺泡与血液
内的气体交换无关(

A.肺泡壁很薄
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壁很薄
C.气管比较长
D.肺泡数量多
【解析】选C。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
泡数量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与
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
构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2009·山东模拟)人体平静呼吸是通过呼吸肌收缩、 舒张完成的,当呼吸肌收缩时( ) A.胸阔变小,膈顶下降 B.肺内气压变大 C.肺内气压变小,完成吸气 D.肺内气压变大,完成呼气 【解析】选C。当肋间肌、膈肌收缩时,胸廓扩大,肺扩 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入肺, 完成吸气。
前提诊测: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D)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2、动脉血是指:( B) A、颜色鲜红,含养料丰富的血 B、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血 C、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丰富的血 D、颜色暗红,含养料丰富的血 3、下列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 A)。 A、肺静脉 B、肺动脉 C、肾静脉 D、下腔静脉 4、若扎紧离体心脏的下腔静脉,向上腔静脉内灌水, 水会从( C)血管流出。 A、肺静脉 B、主动脉 C、肺动脉 D、体静脉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侧肺内,并不断
分支。
小静脉 (动脉血)
细支气管 小动脉 (静脉血)
肺泡
支气管
肺泡
➢在细支气管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每个肺 泡的外面都缠绕着许多 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 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3、说出肺活量的概念。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提高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 关注空气质量,关注健康。
预习目标:
1、呼吸系统有什么组成? 2、呼吸道有什么组成? 3、主要的呼吸器官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5、嘴巴是发声器官吗?为什么吃饭时不能高声谈笑? 6、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7、吸气呼气时肋间肌、膈肌、胸廓容积有什么变化? 8、什么是肺活量?
由上例可知,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 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 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 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感想或触动?
作业:动手做一做
反馈练习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 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 ➢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体验:将左手按在胸前,尽 力吸气和呼气,感觉胸骨和 肋骨移动的情况。从中你认 为胸腔体积怎样变?胸腔内 气压怎样变?
气管 支气管 肺

肋间外肌 肋骨 膈肌 胸廓 肺
吸气
呼气
收缩
舒张
向上向外运动 向下向内运动收缩ຫໍສະໝຸດ 舒张扩张缩小
扩张
缩小
吸气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呼气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增大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减小
胸廓容积增大
胸廓容积缩小
肺扩张
肺回缩
空气进入肺
气体排出肺
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 体量。
➢肺活量是体格检查时常常要测量的一个指 标,它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 气能力。
呼吸系统的组成
统呼 吸 系
呼吸道
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气体进出的通道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能不断地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排出体 内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
鼻腔 1 咽2 喉3
肺6
4 气管 5 支气管
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 膜,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 的毛细血管。
鼻 鼻毛 ——阻挡灰尘 黏膜 ——分泌黏液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黏膜内的毛细血管 ——温暖吸入的空气
连空气里的小颗粒形 成痰液)
肺 (气体交换的场所)
想一想
有的同学在吃饭时喜欢大声说笑,爸爸妈 妈对此是什么态度?易发生什么状况?你有过 这方面的经历吗?为什么吃饭不能高声谈笑?
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呼 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 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 物进入气管。所以我们在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 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 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
想一想
结合鼻腔的结构特点,思考:为什么用 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空气进入鼻腔,鼻 毛能阻挡空气中的小颗粒,黏膜能使冷的 空气变得温暖湿润,也能粘连空气中的小 颗粒。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咽(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骨会
厌 软
喉(只是空气的通道)
发声器官
(内表面有黏膜能分
气管 泌黏液,黏液可以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