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基础

合集下载

风景园林设计方案PPT(共 48张)

风景园林设计方案PPT(共 48张)

• 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 ,被称为“京师 第一名园”。清代,利用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在其旧址上仿江南 山水营建畅春园,作为在郊外避暑听政的离宫。自畅春园落成之后, 康熙帝每年约有一半的时间在园内居住,并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去世于园内清溪书屋。此后雍正、乾隆等皇帝居住于圆明园,畅春 园凝春堂一带改为皇太后居所,其中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乾隆 帝生母)在园内居住了四十二年。
畅春园仅存的恩佑寺 山门和恩慕寺山门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 (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始建 于清乾隆帝十五年 ,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 (香山 静宜园、玉泉山 静明园、万寿山 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 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
人是环境设计的主 体和服务目标,人 与环境的“最适合 化”是环境艺术设 计的主要课题。
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 协调“人—建筑--环 境”的相互关系,使 其和谐统一,形成完 整、美好、舒适宜人 的人类活动空间。
(五)景观设计行业的相关概念
1.景观设计师 是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从事景观规划 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室外空间环 境创造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设计人员。
风景园林设计
一、景观园林设计基础
(一)什么是园林?
• 1.概念: •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 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 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 境域,就称为园林。
• 日常用语里常把园林和花园混用,其实花 园专指以展示花卉为主的园林。
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 相如就此写有《上林 赋》,详细地描述了 上林苑的地理形胜、 山谷水泉、宫阙楼阁、 果木花卉及天子射猎 之盛况。

园林景观设计PPT课件

园林景观设计PPT课件

• 日常用语里常把园林和花园混用,其实花 园专指以展示花卉为主的园林。
2021/3/9
授课:XXX
4
加拿大温哥华岛上的布查花园。
2021/3/9
授课:XXX
5
2.园林的四大基本要素
• 山石 • 水体 • 植物 • 建筑
2021/3/9
授课:XXX
6
3.世界园林可分为三大体系:
• 1.东方体系:
2.一种新的景观篱笆或者障碍物
3. 找到一个处理城市径流的好方法
2021/3/9
授课:XXX
25
• 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 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 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 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 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 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 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 景色、风景 。 • 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 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
2021/3/9
授课:XXX
23
2.什么是景观设计?
依照特定的思想内涵、审美趋向、社会功能 ,对 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 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 系,使其使用 更方便,更舒 适,提高其整 体的艺术价值。
• 符号:通过联系、相似或传统,一些事物 或者形式代表着其他的一些东西,例如修 建的灌木代表着远山。
• 隐喻:经常用不相似的物体或概念来暗示 对比。
• 寓意(象征):在引人注目的或者可视的 装置中常用文字或者事件象征着寓意。
2021/3/9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园林概述第一节认识园林一.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域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二.园林的形式: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举例:孔祥熙宅园,常熟城西尚湖江南最大的牡丹园,杭州西湖雷锋夕照,花港观鱼景点,北京植物园,张家界森林公园,浙江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点,中国中央国家公园核心旅游区——太白山三、园林的功能:园林不仅作游憩之用,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四.园林的开发形式:I、自然式园林a.山林别墅:多为私家别墅b.自然风景区: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等c.风景名胜区:泰山,黄山等II、人工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环境,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五.认识园林的四个发展阶段:世界园林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社会时期——园林的萌芽;2、第二阶段古典园林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从成长渐于成熟;特点:①直接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其所有;②封闭、内向;③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为主要目的;3、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公园”名词的出现;特点:•除私家园林外,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向群众开放的公共园林;•规划设计封闭——开放;•造园不仅为了获得景观之美,同时也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4.第四阶段特点:①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概念;②园林绿化以创造城市生态系统为目的,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学及各种先进的技术,由城市延伸到郊外,向着更广阔的国土发展,使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③园林艺术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中外造园活动简介一、中国园林发展概况1、园林的最初形式——商朝的囿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殷周开始的,囿是园林的最初形式——初期造园阶段,最初的形式为囿;2、春秋战国的囿苑与文化:春秋、战国文化、艺术比较发达,表现在建筑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园林中有了成组的风景;3.秦汉时期: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物质、经济、思想制度等方面做了不少统一的工作;大量兴建宫殿,比较着名的有信宫和阿房宫;汉朝时期:在汉代的宫室建筑中,长乐宫和未央宫规模都较大,另外还有长杨宫,甘泉宫等;但在汉代众多的宫殿建筑中,上林苑应该是汉代皇家禁苑的代表作;——出现了以宫室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秦汉典范:上林苑是汉武帝在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4、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家参与造园,代表作有“华林园”;自然山水园的出现,为后来唐、宋、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佛寺园林的出现: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寺建筑兴起,佛寺特多;选址的原则是:一是近水源;二是要靠树林;三是地势凉爽、背风向阳和良好的小气候;皇家园林的发展:魏、晋时期在汉旧有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建,如芸林苑就是其中之一;——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5、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6年在洛阳兴建的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的一座皇家园林;唐代宫苑公元618~907年:这一时期的园林也大为发展;此时期的宫苑除华清宫、长生殿外,还有朝元阁、集灵台、宜春亭、芙蓉园、斗鸡殿等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官苑;别业的出现: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别墅,称为别业;称别墅时,则是突出其园林气氛以区别于一般住宅 ;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代表之一:王维的辋川别业宋代园林:唐、宋的写意山水园以汴京西北角的着名园林“寿山艮岳”也称“华阳宫”为代表;“寿山艮岳”是北宋有名的皇家园林,它具有很多园林艺术的特点 ;总结:总之,唐、宋打下了非常厚实的造园艺术基础,使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园林达到成熟阶段;6、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着的园冶一书,这一着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园林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设计、树木花草的配置等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书中所提“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 ;总结: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明清时期——园林进入精深发展阶段;举例:无锡寄畅园 ,扬州个园四季叠石,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环秀山庄,苏州网师园“渔隐”中国古代园林知识点总结1、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a、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b、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2、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1按占有者身份分:a、皇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着名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b、私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淡雅素静;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风格上的差异;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服务对象不同;2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3气候条件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平面布局、建筑外观、空间处理、尺度大小以及色彩处理等五个方面;2按园林年处地理位置分:a、北方类型b、江南类型c、岭南类型3、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1山a、秦、西汉时期b、东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e、明清时期2水理水方法:a、掩b、隔c、破3植物树木选择标准:姿美、色美、味香;植物的象征意义:竹子: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坚强和长寿;兰花:幽居隐士;莲花:洁净无瑕;玉兰、牡丹、桂花:荣华富贵;石榴:多子多孙;紫薇:高官厚禄;4动物主要有:鹤、鸳鸯、金鱼、鹿等;5建筑主要有:厅堂;楼阁;书房馆斋;榭;轩;舫;亭;廊;桥;园墙等;6匾额:包括匾额;楹联;刻石;其作用为:陶冶情操,抒发胸臆,点景,为景点增加诗意,提升品位;第三节国外造园活动简介国外代表园林:有东方的日本园林;15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园林,包括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园林等;此外,近代又出现了苏联和美国的园林绿化;一、日本园林——缩景园发展过程:日本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公元六世纪,中国园林随佛教传入日本;日本园林的特点和种类:特点:顺应自然、精致小巧种类:日本庭园一般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等;洗手钵和石灯笼是其特色陈设品;★枯山水又叫假山水,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追求禅意的枯寂美,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沙,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实质是以沙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因无山无水而得名;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因此,从种植设计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较少,且多有特别的含义,如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鸢尾代表纯洁等等;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台地园背景: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这里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台地园依地势而建,以浓密的森林为背景,自上而下摆布园林景观;主建筑建在最高处,向下形成多层台地,按左右对称的格局,设置多级瀑布、叠水、壁泉、水池;在台地园中轴线的两边,种植着高耸的杉、松类树木;其下种植花卉,形成欧式图案,春、夏、秋三季繁花似锦;两侧为开阔的疏林草地;在以后的发展中,意大利造园家们在起伏的地形上创造出非常动人的景观效果;另外中轴线的设置也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在植物的使用上,意大利台地园也少用几何式的修剪,很注意规则式园林与大自然风景的过渡; 植物以常绿树为主,有石楠、黄杨、珊瑚树等,配置方式采用整形式树坛,绿色为基调,鲜有色彩艳丽花卉;三、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17世纪下半叶,法国庭园设计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均匀的规则式布局,不同的是,法式庭园常将圆形或长方形的大型池塘设计在中轴线上,沿池塘两边设平直的窄路;当时号称“太阳王”的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兴建的凡尔赛宫苑,规模宏大,手法多变,成为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巅峰之作;四、英国自然风景园18 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使其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大国,国貌大为改观,人们更为重视自然保护,热爱自然;园中有形状自然的河流、湖泊,起伏的草地,自然生长的树木,弯曲的小径;出现了“自然风景学派”,自然风景园相继出现;它们对自然风景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对造园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典型代表:邱园是英国皇家植物园之一,它在提高人们对植物与人类休戚相关的认识过程中一直担任着重要角色;总结:总之,中西方的园林相互影响,有同有异;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典型人物:奥姆斯特德——景观设计之父 ,现代园林之父,美国第一景园大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奥姆斯特德设计原则:1、保护自然景观,在有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和草地;4、选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特别是用于公园边缘的稠密的栽植林带;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的区域;◆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及前景1、走向生态的设计2、走向文化的设计3、走向区域的设计4、走向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设计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1.图板规格:2.比例尺定义:①图样的比例: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它是线段之比而不是面积之比;②比例的大与小,是指比值的大与小;③比值大于1的比例,称为放大的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称为缩小的比例;3,图纸规格:4.图纸内容:会签栏,标题栏5.规范:文字说明长仿宋字,图纸中表示数量的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字高应不小于;6.不同线型的绘制要求:虚线线段长度约 4-6mm,间距为;点划线线段长度约为 10-20mm,间距为 ,点划线线段的端点不应是点;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线的宽度,且不宜小于 ;直线相交或相接应该明确、肯定;实线与实线应相交于一点,或略微有点出头;点划线和点划线交接或点划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该是线段相接;虚线与虚线交接或虚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该是线段相接;虚线为实线的延长时,不得与实线连接;弧线相交时,交点要光滑,避免相交部位线条变粗;直线与弧线相交时,应该沿切点方向;交接处应光滑,线条粗细应该一致,先画曲线,后接直线;7.工具线条图的作图步骤:参照课本8.线段的标注:图样上的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组成;9.坡度标注:坡度用%、比例或比值表示;10.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①轮廓线、中心线可用作尺寸界线,但不能用作尺寸线,不能用尺寸界线作尺寸线;②应将大尺寸标在外侧,小尺寸标在内侧;③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尺寸注写;④图样上的尺寸数字都不再注写单位;⑤图样上的尺寸数字都不再注写单位;⑥尽量避免在如图所示的30°角阴影范围中标注尺寸;⑦任何图线不能穿交尺寸数字;无法避免时,需将图线断开,如图所示;⑧尺寸界线相距很近时,尺寸数字可注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近旁,或上下错开,或用引出线引出后再行标注,如图所示;⑨同一张图纸所标注的尺寸数字字号应大小统一,通常选用号字,如图所示;第四章平面构成1.构成的含义: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平面构成: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的色彩叫色彩构成;2.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和实用元素;3.点、线、面称为“构成三要素”;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a)对称与均衡b)对比与调和c)节奏与韵律d)和谐5.单位形概念:也叫基本形,指在平面构成中,一组相同或相近的形象组成,其每组单位称为单位形;6.基本形的建立方式:a、分离:单形与单形之间不接触;b、接触:单形与单形之间的边缘正好相切;c、覆叠:形与形之间是覆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d、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e、减缺:单形与单形相互覆盖,覆盖的形部分被减掉;f、差叠添加:两个单形相互交叠,交叠部分产生一个新的形;g、联合:一个单形与另一个单形相交部分面积较大,经联合形成的图形; 7.平面构成的形式a)重复构成形式b)近似构成形式c)渐变构成形式d)发射构成形式e)空间构成形式f)特异构成形式g)分割构成形式h)肌理形态构成第五章色彩构成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原色相混合而成白光;红+绿=黄;红+蓝=紫;绿+蓝=青;红+绿+蓝=白;2.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的色彩叫色彩构成;3.色彩三原色:红、黄、蓝;色彩的三种原色等量混合即产生黑色4.色彩三要素:又称色彩的三属性;三个属性:色相、明度、纯度;5.色彩的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而显现出差异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色彩对比;第六章地形表现1.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2.地形图:以一系列整数标高的水平面与山地相截,把所得的等高截交线正投影到水平面上,便得一系列不规则形状的等高线,注上相应的标高值,在上图下方,就是一个山地的标高投影图,即地形图;3.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称为等高线间隔,用h表示;4.等高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5.地面坡度:地面坡度i 与等高线平距d 成反比;地面坡度较缓,其等高线平距较大,等高线显得稀疏;地面坡度较陡,其等高线平距较小,等高线十分密集;6.基本地貌的等高线A.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合曲线山头洼地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高程,洼地则相反;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方向的短线;示坡线由高到低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是洼地;B.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山脊山谷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在两山脊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山脊线、山谷线与等高线正交;C.鞍部的等高线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鞍部的等高线由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组成,即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两组小的闭合曲线;D.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石质土质悬崖7.等高线的分类: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8.等高线的特性:1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2闭合性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3非交性除在悬崖、陡崖处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4正交性山脊、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5密陡稀缓性同一幅图内,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地面坡度越缓;第二节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歇山式、悬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种没有正脊的卷棚式屋顶;此外,歇山式还分出一种极少见的十字歇山顶;1.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2. 歇山顶 ,又称九脊顶;歇山顶主要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2.悬山顶 ,五脊二坡3.硬山顶 ,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硬山防风火,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多硬山;4.攒尖顶用于正多边形或圆形建筑,顶部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举例: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5.录顶屋顶四边或正多边形上部做成平顶,下部做成四面坡四向或多面坡多向排水;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6.卷棚顶硬山式、悬山式和歇山式都可以做成卷棚顶;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7.硬山式变种——三川脊式硬山正脊中间高起来,并在高起来的两侧增加垂脊;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中和殿四角攒尖顶、保和殿重檐歇山顶第八章投影基础1.投影四要素:投射中心,投射线,投影面,光源2.投影法的种类:中心投影法 ,斜投影法3.正投影的基本性质:积聚性,真实性,类似性,平行性第九章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1.风向频率玫瑰图:又称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按一定的比例绘制的;一般多用8个或16个罗盘方位表示;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的吹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的;3.总平面图:将新建工程四周一定范围内的新建、拟建、原有和需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周围的地形、地物,用直接正投影法和相应的图例画出的图样,即建筑总平面布置图,简称总平面图;4.附:园林设计平面图:是表明在设计范围内的所有内容的图纸,即设计范围内所有造园要素的水平投影图;5.建筑平面图定义:用假设的水平面将建筑物剖切开,移去上面部分,下面的水平面正投影就能反映建筑物的内部平面,称为建筑平面图;6.建筑立面图:用直接正投影法将建筑各侧面投射到基本投影面而成.在平行于建筑物立面的投影面上所作的视图称为立面图;7.建筑的剖面图:若选择一个平行于侧面的铅垂面将建筑物剖切开,移去一部分剖切端面的正投影图就能反映建筑的内部层次变化,该图成为建筑剖面图;7.建筑施工图一般的绘图步骤:通常先按建施图布置的基本要求布置图面,注意预留标注尺寸、标高等所需图幅,然后依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顺序画建施图底稿;同一图纸上底稿均完成后,才加深图线;8.平面图的画图步骤:1按开间、进深尺寸画定位轴线2量墙厚画墙线3确定柱断面、门窗洞口位置;画门的开启线,窗线定位4画出房屋的细部如窗台、阳台、室外、台阶、楼梯、等细部5布置标注对轴线编号圆、尺寸标注、门窗编号、标高符号、文字说明如房间名称等位置进行安排调整;先标外部尺寸,再标内部和细部尺寸6底层平面图需要画出指北针,剖切位置符号及其编号7认真检查无误后,整理图面,按要求加深、加粗图线8书写数字、代号编号、图名、房间名称等文字;9.立面图的画图步骤1画地坪线、根据平面图画首尾定位轴线及外墙线2依据层高等高度尺寸画各层楼面线为画门窗洞口、标注尺寸等作参照基准、檐口、屋面等横线3画房屋的细部如门窗洞口、窗线、窗台、室外阳台、柱子、外墙面分格等细部的可见轮廓线4布置标注布置标高楼地面、阳台、檐口、台阶、平台等处标高、尺寸标注、索引符号及文字说明的位置等,只标注外部尺寸,也只需对外墙轴线进行编号5检查无误后整理图面,按要求加深、加粗图线6书写数字、图名等文字 ;10.剖面图的绘图步骤⑴画室内外地坪线和首尾定位轴线、各层楼面、屋面等;。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5)建筑: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 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规划: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园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 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门、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 园内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 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2)色彩美
园林中的黄栌、落羽杉、银杏、元宝枫等秋色植物以及绚丽多彩的花卉、彩叶植物,均能为 园林增辉添色。
园林中的色彩美
园林中的色彩美
(3)姿态美
园林中的植物为适应环境,自然形成了各种各样优美的姿态,如黄山松的奇特、大王椰子 的挺拔、雪松的秀丽等。
(4)芳香美
园林中还有很多香花、香叶植物,它们能产生特性各异的芳香气味,如茉莉花的清香、兰 花的幽香、含笑的甜香、桂花的浓香、紫罗兰的醉香等,还有松柏类、桉树、樟树等树木散 发出来的香气,都能引起游人美好的嗅觉感受。
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优美的 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融合。它是衡量园林作品艺术表现 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园林美
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 园林艺术中的艺术美
1.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既是一处艺术空间,又是一处人们可以进入其中的现实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常常设 有若干可以挡风沙、避寒暑、遮风雪的园林建筑物,人们可在其中眺望、品茗、奕棋、抚琴、 阅读……形成一个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好环境。
四、常见园林布局形式

景观园林设计要素

景观园林设计要素

景观园林设计要素
景观园林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形设计:是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基础要素,其余的要素都要在它的基础上建立。

地形设计必须具有整体的连续性,用地边缘必须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相协调,设计的土方填挖量应保持内部平衡,并尽量利用原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

2. 水体设计:水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可以调节空气湿度,溶解有害气体。

大水面也可以用来设计水上游乐项目。

水上交通的设计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形式。

3. 建筑设计:建筑是风景园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括建筑小品、房屋等工程设施。

花架具有亭廊功能,为游客提供休息、遮阳、挡雨的场所。

花架形状灵活多变,可设计成梁架、单排花架、单柱式花架等多种形式。

4. 植物设计:园林中的植物是所有景观元素中最重要的,不仅能体现自然美,还能有效防止空气污染,对空气净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乔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材料,在植物造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地形、水体、建筑和植物是景观园林设计的四大要素,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领域,它涉及到了花园和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维护。

以下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
1. 环境评估
在进行园林设计之前,需要对所在地区的环境进行评估。

这包括了土地和水的情况,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和周围环境。

这些评估结果将决定园林设计的难度和可行性。

2. 设计方案分析
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

这包括了园林设计的审美价值、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材料成本和建设要求等因素。

3. 水文环境
水文环境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包括了水源、水流、
水位和水池等方面的考虑。

设计师需要根据现有的水文环境来规划
水池的位置和尺寸,并决定水池的样式。

4. 植物选择
植物的选择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的植
物有不同的用途和需求,例如,有些植物可以用来绿化地面,而有
些植物则适合在水池周围生长。

设计师需要研究植物的特性,以选
择最适合的植物,保证园林在整个季节都美观。

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园林设计。

但是实际的园
林设计中还有许多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如预算和材料选择等问题。

如果您有兴趣学习更多关于园林设计的知识,可以参加园艺学院的
课程和研讨会,或者请一个专业的园林设计师帮忙。

园林景观设计-第一章 总述

园林景观设计-第一章 总述

凡尔塞宫占地极广,大约有六百余公顷。是路易十四仿照财政大臣副开的围攻 园,的样式而建成的,包括“宫”和“苑”两部分。广大的苑林区在宫殿建筑 的西面,由著名的造园家靳诺特( Andri Le Notre )设计规划。它有一条自宫 殿中央往西延伸长达二公里的中轴线,两侧大片的树林把中轴线衬托成为一条 宽阔的林荫大道,自西向东一直消逝在无垠的天际。林荫大道的设计分为东西 两段:西段以水景为主,包括十字型的大水渠和阿波罗水池,饰以大理石雕像 和喷泉。十字水渠横碧的北段为别墅园“大特里阿农” (Grand Trianon), 南端 为动物饲养园。东端的开阔平地上则是左右对称布置的几组大型的“绣毯式植 坛”。大林荫道两侧的树林隐藏地布列着一些洞府、水景剧场( Water Theatre )迷宫、小型别墅等,是比较安静的就近观赏的场所。树林里还开辟 出许多笔直交叉的小林荫路,它们的尽端都有对景,因此形成一系列的视景线 (Vista) ,故此种园林又叫做视景园 (Vista Garden). 。中央大林荫道上的水池、 喷泉、台阶、保坎、雕像等建筑小品以及植坛、绿篱均严格按对称均齐的几何 格式布局,是为规整式园林的典范,较之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更明显的反映了 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原则。它所显示的恢弘的气概和雍容华贵的景观也远 非前者所能比拟。
作为反映当时意大利知识阶层的审美理想的园林,追求和谐的美,也就是对称、均 衡和秩序。他们把园林视为府邸建筑与周围大自然之间的“过渡环节”,力求“把 山坡、树木、水体等等都图案化,服从于对称的几何构图”。沿山坡筑成几层台地, 建筑造在台上且与园林轴线严格对称;道路笔直,层层台阶雕栏玉砌;树木全都修 剪成规则的几何形,即所谓“绿色雕刻”,花园中座座植坛方方正正,与水池一样 讲究对称;一泓清泉沿陡坡上精心雕刻的石槽层层跌落,称为“链式瀑布”朗特、 艾斯塔、法尔尼斯、迦兆尼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讲解学习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讲解学习

四、构图形式美的要素: 任何艺术形象都是由线条、图形、体形、
色彩等外在要素构成的。 1、线条美; 2、图形美; 3、体型美; 4、光景色彩美;
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造园家的语 言。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河 岸线、美丽的桥拱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拔 的峭壁线、丰富的屋面线。
2、小型景物约为3倍
3、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4、如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则按宽度、高度 的数值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平视静观的情况 下,水平视角不超45°,垂直视角不超过 30°,则有较好的观赏效果。
3、最佳视域
• 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0。,水平视 角为160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 视角小于300,水平视角小于450,即人们静观景 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宽度的1.2倍。 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但是,即使在静 态空间内,也要允许游人在不同部位赏景。建筑 师认为,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 垂直视角为180(景物高的3倍距离)、270(景物 高的2倍距离)、450(景物高的3距离)。如果 是纪念雕塑,则可以在上述三个视点距离位置为 游人创造较开阔平坦的休息场地
• 1、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 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观赏点
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 观赏视距适当与否与观赏的艺术效果关系 很大。
观赏视角与景
2、最宜视距
•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 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 类型的视距为250-270m,能辨认景物轮 廓的视距为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 约为 12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 观赏效果。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 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 利用人的视距规律进行造景和借景,将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金字塔
(2)西亚地区:指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 ,
园林形式主要为花园(空中花园) (3)波斯:天堂园及水的应用 “天堂园”:园四面有围墙,其内开出纵 横 “十’’字形的道路构成轴线,分割出四 块绿 地栽种花草树木。道路交叉点修筑
• (三)欧洲古代园林 (1)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
古希腊:庭园、柱廊园
• 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 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
2.什么是景观设计?
依照特定的思想内涵、审美趋向、社会功能 ,对 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 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 系,使其使用 更方便,更舒 适,提高其整
体的艺术价值。
(三)什么是园林景观设计?
岛,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
• 3.调节湿度 • 4.净化空气 • 5.杀死病菌
• 6.净化水体、土壤
• 7.通风、防风
• 8.减低噪音
• (二)社会效益 • 1.创造城市景观 • 2.保健休闲场所
• 3.文化教育园地
• 4.社会交往空间
• 5.保护、避难、减灾
• 三、经济效益
• 城市园林绿化属第三产业,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间
境创造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设计人员。
2.职业性质
• • • • • • • • 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 (1)景观规划设计; (2)园林绿化规划建设; (3)室外空间环境创造; (4)景观资源保护; (5)废旧工厂改造设计; (6)旅游、度假景点规划设计; (7)其他设计工作。
3.职业能力
• 良好的景观设计能力;
(一)生态效益 1.城市园林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 所以它具有自然属性。 城区及周围的各类绿色植物对当地的碳氧平
衡起到有效的良性调节作用。
• •
2.调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规模较大、布局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可以在高温的建筑组群之间交错形成连续的
低温地带,将集中型热岛缓解为多中心型热
• 变革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园林进入一个以 “公园”为标志的新阶段,出现了租界公园 。
黄埔公园,上海滩上第 一家正式公园。曾记载 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屈辱历史 。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 3.诗画的情趣
• 4.意境的涵蕴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
加拿大温哥华岛上的布查花园。
2.园林的四大基本要素
• • • • 山石 水体 植物 建筑
3.世界园林可分为三大体系: • 1.东方体系: • 中国、日本、朝鲜,受中国影响,主要以写 意山水园为主。 • 2.西亚体系: • 古埃及的墓园、园圃,古阿拉伯地区的花园 、教堂园。 • 3.欧洲体系: • 古希腊、罗马、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 ,受古罗马影响,主要以规则式园林为主。
的发展的。
(四)什么是环境设计?
• 1、环境设计的概念 • 是指对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 在内的所有与我们人类发生关系的环境,以 原在的自然环境为出发点,以科学与艺术的 手段协调自然、人工、社会三类环境之间的 关系,使其达到一种最佳状态。
• 区别于产品设计设计创造空间中的要素,环境 设计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
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 协调“人—建筑--环 境”的相互关系,使 其和谐统一,形成完 整、美好、舒适宜人 的人类活动空间。
人是环境设计的主 体和服务目标,人 与环境的“最适合 化”是环境艺术设 计的主要课题。
(五)景观设计行业的相关概念
1.景观设计师
是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从事景观规划 设计、• 山水建筑宫苑、 自然山水园林 、写 意山水园林 • 代表:王维“辋川别业” • 白居易“庐山草堂” 《辋川图》是唐代诗人王维 晚年隐居辋川别业时所作
• 高潮期:明、清
• 类型:宫苑 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
• 代表:皇家“五园”—圆明园、畅春园、 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 私家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个 园、小盘古
古罗马:庄园(别墅花园)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台地园
文艺复兴中期:罗马庄园
文艺复兴后期:台地园与罗马庄园结合的规 整式庄园
• (2)法兰西、英国园林: A、法兰西园林 —城堡园:最著名是凡尔赛宫苑 B、英国园林 1、英国传统庄园 2、英国整形园(17世纪)
3、英国的自然风景园(18世纪)。
四、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接经济效益。
• 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产品、门票、服务的
直接经济收入。
• 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所形成的良性生态环 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生态 系统,其效益是综合的、广泛的、长期的人所共
享的和无可替代的。

萌芽期:殷、周

• •
园林雏形——园、圃、囿(台)
功能:狩猎场地—游乐、礼祭—游观 代表:周文王灵囿
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 相如就此写有《上林 赋》,详细地描述了 上林苑的地理形胜、 山谷水泉、宫阙楼阁、 果木花卉及天子射猎 之盛况。
• 形成期:秦、汉 • 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 • 代表:阿房宫、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 • 一池三山:太液池、蓬莱、方丈和瀛洲
古埃及
吉萨金字塔
印度 泰姬陵
埃及 死亡之城
意大利 罗马地下墓穴
巴比伦文明
意大利 依山而建的埃斯特别墅
法国 凡尔赛宫
4.东西方园林的特点
• (1) 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再现 自然山水,“虽由人做、宛自天开”,自 然和人工巧妙结合. • (2) 西方园林—形式规则对称,一切表现为
三、外国园林及其发展历史
• (一)日本古代园林 • (1)早期园林:3—11世纪 • • 类型:宫苑 水石庭 • (2)中期园林:12世纪—室町时代 类型:寺园、枯山水(天龙寺) • (3)后期园林:桃山时代—江户时代

类型:茶庭、书院式庭园
• (二)古埃及与西亚园林
(1)古埃及:园林形式主要为墓园、园圃
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
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总在刻意强调园 林和景观的区别,但是事实上,二者并没 有本质区别,只是国内流派学术观点不同 而已。园林设计、景观设计本就是同根同 源的。 刻意区别二者是极其不利于本学科
仙 岛 瑶 池 宫 墙 柳
•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 自然山水园林 寺庙园林
金谷园建于洛阳,“却阻长 堤,前临清渠。百木几于万 株,流水周于舍下。有观阁 池召,多养鱼鸟。家素习技, 颇有秦、赵之声。出则以游 目弋钓为事,入则有琴书之 娱。”可见园中有水有树, 有鸟有鱼,还有一班艺伎可 供赏乐之需。
长亭傍溪 树影浮绿 闻春意盎然喜鸟声声 道城南旧事随风凄凄
清风秋蝉,行走拙政园;夏末江南,染一抹绿 意;问今怀古,道一声叹息 。
四大名园之-留园
留园三绝
日本园林深受中国园林影响
日本‘枯山水’ 庭 园代表—京都龙安 寺南庭
韩国古典园林代表—汉城的皇宫——景福宫
景福宫最大的建筑—勤政殿
景福宫的庆会楼
•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 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 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 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 的雍正皇帝)的花园
• 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 ,被称为“京师 第一名园”。清代,利用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在其旧址上仿江南 山水营建畅春园,作为在郊外避暑听政的离宫。自畅春园落成之后, 康熙帝每年约有一半的时间在园内居住,并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去世于园内清溪书屋。此后雍正、乾隆等皇帝居住于圆明园,畅春 园凝春堂一带改为皇太后居所,其中崇庆皇太后(孝圣宪皇后,乾隆 帝生母)在园内居住了四十二年。
畅春园仅存的恩佑寺 山门和恩慕寺山门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 (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始建 于清乾隆帝十五年 ,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 (香山 静宜园、玉泉山 静明园、万寿山 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 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 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
• 江南园林:秀丽、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
• 北方园林:稳重严谨、规划布局,中轴线 。
• 岭南园林:建筑比重大,注重水的应用。 • 巴蜀园林:质朴,以“文、秀、清、幽”为风 貌。 • 西域园林:(少数民族园林)
•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主要是摹仿自然,达 到明代计成《园冶》里 “虽有人作,宛自 天开”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 、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 种艺术的综合体。
•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 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 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 过程和筹划策略。
• 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
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
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
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 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
第一章 园林景观设计
一、园林景观设计基础
(一)什么是园林?
1.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 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 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 境域,就称为园林。 • 日常用语里常把园林和花园混用,其实花 园专指以展示花卉为主的园林。
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 耗时89年建成。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 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 王宫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