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基础

合集下载

中国园林设计基础知识点

中国园林设计基础知识点

中国园林设计基础知识点园林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美学的学科,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创造出具有功能和美感的场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设计在中国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园林设计的基础知识点。

1. 园林设计的理念园林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即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相结合,创造出兼具美感和实用性的园林环境。

传统的中国园林注重在有限的空间内还原自然景观,营造出宜人的休闲氛围。

这种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园林景观的布局和植被的选择来表达这一理念。

2. 园林设计元素园林设计涉及多种元素,包括水、树、石、建筑等。

水是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它可以通过池塘、喷泉等形式来体现。

树木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植物元素,树种的选择和布局对于园林的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石头被用来营造独特的景致和环境氛围,可以摆放在花坛、小径等位置。

此外,园林中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走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仅起到了遮荫和休憩的作用,还提供了观赏园林的视角。

3. 园林设计的布局园林设计的布局要考虑到整体的美感和使用功能。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布局形式有对称布局、轴线对称布局和散点式布局。

对称布局是指将园林空间划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通过主轴线连接。

轴线对称布局则是通过一个或多个轴线将园林空间分成若干对称的部分。

散点式布局则没有明确的对称性,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表达整体的和谐。

不同的布局形式展现不同的美学效果,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场地的特点和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4. 园林设计的植物选择植物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表达元素,通过巧妙的植物选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中国园林设计常用的植物有松、柏、竹、梅等,它们被称为“四君子”。

这些植物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常被用来表达品格和意境。

此外,根据季节的变化,园林中的植物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以保持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

总结: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美学,旨在创造出具有功能和美感的园林环境。

园林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园林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园林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园林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植物配置的原则?A. 色彩搭配B. 季相变化C. 植物种类多样性D. 单一植物种类大面积种植答案:D2. 园林设计中,水体的设计不包括以下哪项功能?A. 观赏B. 灌溉C. 调节小气候D. 消防答案:D3. 在园林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硬质景观的元素?A. 铺装B. 雕塑C. 植物D. 围墙答案:C4. 园林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园林小品的功能?A. 装饰B. 引导视线C. 划分空间D. 增加植被覆盖率答案:D5. 园林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园林照明的作用?A. 增强安全性B. 突出重点景观C. 营造氛围D. 增加植物生长答案:D6. 在园林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园林植物的功能?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提供食物D. 增加噪音污染答案:D7. 园林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园林道路的功能?A. 引导游览路线B. 连接各个景点C. 提供休息场所D. 限制游人进入答案:D8. 园林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的原则?A. 以人为本B. 经济实用C. 忽视环境D. 可持续发展答案:C9. 在园林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园林水景的设计要素?A. 水体形态B. 水体深度C. 水体颜色D. 水体气味答案:D10. 园林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园林植物配置的考虑因素?A. 植物生长习性B. 植物色彩和形态C. 植物的文化内涵D. 植物的市场价格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园林设计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配置?A. 光照B. 土壤条件C. 风向D. 植物价格答案:ABC2. 园林设计中,下列哪些是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素?A. 铺装材料B. 景观照明C. 园林家具D. 植物种类答案:ABC3. 园林设计中,下列哪些是园林小品的类型?A. 亭子B. 雕塑C. 喷泉D. 围墙答案:ABC4. 园林设计中,下列哪些是园林道路的设计原则?A. 安全性B. 舒适性C. 美观性D. 经济性答案:ABCD5. 园林设计中,下列哪些是园林水景的功能?A. 增加湿度B. 调节温度C. 提供观赏D. 增加噪音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

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理论—园林造景手法

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理论—园林造景手法
1、主景和配景 2、抑景与扬景 3、夹景与框景 4、前景与背景 5、俯景与抑景 6、实景与虚景 7、内景与外景 8、季相造景
二、园林造景的常见手法
1、主景和配景 主景:也称中景,是园林景观的核心。一般园林由若干个景区 组成,景区之间有主景区和次景区之分。每个景区都有主景, 主景区中的主景是园林的主题和重点,必须在结合园林主题思 想的前提下,考虑其艺术形象。 配景:对主景起到烘托陪衬的作用,是园林景观层次和景观序 列构建不可缺少的组成。 造园必须有主景区与次要景区。堆山有主、次、宾、配,园林 建筑要主次分明,水体有大小之分,园路要层级分明,植物配 置也要主体树种与次要树种搭配,处理好主次关系就起到了提 纲挈领的作用。
1、主景和配景 (6)重心处理
人民英雄纪念碑
• 这个知识点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项目一 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任务六 园林造景手法
园林造景手法
目录
一、园林造景的概念 二、常见造景手法
一、园林造景的概念
1、景的含义 景:又称风景,是景观、景色、景致的总称。 在园林中的某一地段,按其内容与外部的特 征具有相对独立性质与效果即可成为一景。 景元素由物质的材质、形象、体量、姿态、 声音、光线、色彩、气味等组成。 景是园林的主体,分为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
一、园林造景的概念
2、园林造景 园林造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 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营造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色。 3、造景手法 用于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的方法。 如对比衬托、起伏韵律、层次背景、风景序列 等。
二、园林造景的常见手法
中国造园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园林创意与工程技艺的融合,以及造景技艺的丰富 多彩。
二、园林造景的常见手法
1、主景和配景 (1)主景升高 (2)主景体量加大 (3)中轴对称 (4)动势集中 (5)视线交点 (6)重心处理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基础整理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基础整理

1、绿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greening rate)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不包括阳台和屋顶绿化。

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100%。

2、绿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绿化率=(绿地面积÷总占地面积)×100%。

3、(1)自然式设计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奥姆斯特德代表作:中央公园F.L.奥姆斯特德计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福德,曾经涉足过多个职业,直至1857年中央公园设计阶段被指定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被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

2006年,奥姆斯特德被100位人物之一(名列第49位)。

(2)乡土化设计美国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代表作:匹兹堡梅隆广场、芝加哥植物园、迈阿密湖新镇西蒙兹是美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先驱,曾任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主席,英国皇家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美国总统资源与环境特别工作组成员,美洲社区规划组织顾问等职。

近70年来,他在风景园林理论、设计实践、教育三方面均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

著名的建筑史学家艾伯特·费因称他是“美国最广泛受尊敬的风景园林师”。

詹森哈普林代表作:罗斯福纪念公园、伊拉凯勒水景广场、旧金山海滨牧场劳伦斯·哈普林给风景园林带来了不只一次的变革。

在其事业的早期,哈普林与一小群加利福尼亚人一道,用现代形式与材料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室外空间进而赋予了住宅花园新的意义。

在1960年代早期,劳伦斯·哈普林联合公司是最早试验生态规划的(景观)公司。

1970年代,其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纪念堂所做的设计,更打破了仅用碑石纪念伟人的传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让人们可以感知并经历的景观。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5)建筑: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 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规划: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园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 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门、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 园内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 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2)色彩美
园林中的黄栌、落羽杉、银杏、元宝枫等秋色植物以及绚丽多彩的花卉、彩叶植物,均能为 园林增辉添色。
园林中的色彩美
园林中的色彩美
(3)姿态美
园林中的植物为适应环境,自然形成了各种各样优美的姿态,如黄山松的奇特、大王椰子 的挺拔、雪松的秀丽等。
(4)芳香美
园林中还有很多香花、香叶植物,它们能产生特性各异的芳香气味,如茉莉花的清香、兰 花的幽香、含笑的甜香、桂花的浓香、紫罗兰的醉香等,还有松柏类、桉树、樟树等树木散 发出来的香气,都能引起游人美好的嗅觉感受。
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优美的 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融合。它是衡量园林作品艺术表现 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园林美
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 园林艺术中的艺术美
1.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
园林既是一处艺术空间,又是一处人们可以进入其中的现实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常常设 有若干可以挡风沙、避寒暑、遮风雪的园林建筑物,人们可在其中眺望、品茗、奕棋、抚琴、 阅读……形成一个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好环境。
四、常见园林布局形式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领域,它涉及到了花园和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维护。

以下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
1. 环境评估
在进行园林设计之前,需要对所在地区的环境进行评估。

这包括了土地和水的情况,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和周围环境。

这些评估结果将决定园林设计的难度和可行性。

2. 设计方案分析
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

这包括了园林设计的审美价值、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材料成本和建设要求等因素。

3. 水文环境
水文环境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包括了水源、水流、
水位和水池等方面的考虑。

设计师需要根据现有的水文环境来规划
水池的位置和尺寸,并决定水池的样式。

4. 植物选择
植物的选择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的植
物有不同的用途和需求,例如,有些植物可以用来绿化地面,而有
些植物则适合在水池周围生长。

设计师需要研究植物的特性,以选
择最适合的植物,保证园林在整个季节都美观。

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园林设计。

但是实际的园
林设计中还有许多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如预算和材料选择等问题。

如果您有兴趣学习更多关于园林设计的知识,可以参加园艺学院的
课程和研讨会,或者请一个专业的园林设计师帮忙。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地形地貌、植物、水体及其他园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艺术,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植物、水体等方面,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园林的魅力。

一、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园林的基础,它决定了园林的总体结构和特点。

在创作园林时,设计师需结合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使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同时满足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要求。

地形地貌也涉及到土壤、水源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园林水体的设计。

二、植物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它不仅具有绿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分割空间,体现季节变化等。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注重生态习性、色彩搭配、种植位置等因素。

此外,植物与园林中其他元素如建筑、水体等的配合也很重要,以营造出整体和谐的效果。

植物的选择和种植要根据地域、季节和园林风格来考虑,展现出其多样化的特征。

三、水体水体是园林中的动感和色彩,它包括湖泊、河流、喷泉、瀑布等元素。

在设置水体时,要结合园林的形态、面积和功能,选择适宜的水体形式。

同时,还需注意水质、驳岸、灯光等细节的处理,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水体的设置也需与地形地貌相结合,如利用自然水源或营造人工水景等。

四、其他要素除了以上三个要素外,园林还包含建筑、雕塑、照明等其他要素。

这些要素在园林中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为园林增添了人文气息。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注重整体效果和细节处理,以确保园林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建筑在园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供了休息和遮蔽的空间,而且增加了园林的历史文化内涵。

雕塑则是园林中的点睛之笔,通过精心的设置可以突显园林的主题和风格。

照明则是营造园林夜景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灯光布局可以营造出宁静、浪漫或热烈的氛围。

总之,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地形地貌、植物、水体和其他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园林。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园林的美学特征和内涵。

风景园林基础

风景园林基础

风景园林基础
风景园林基础是指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元素和因素,包括地形、植被、水体、硬质构筑物、道路、灯光等等。

这些基础元素与因素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形成了有效的景观组合和设计,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舒适的环境。

地形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形状,它可以被认为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

不同的地形可以创建不同的景观环境,例如山地、丘陵、平原等。

植被包括树木、灌木、草坪、花卉等。

选择适合的植被种类和布局是打造风景园林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们可以改变场地氛围和视觉效果。

水体如池塘、喷泉和水流,可以添加视觉、听觉和情感体验。

水体还可以与其它元素相互协调,例如植被、硬质构筑物和灯光等。

硬质构筑物包括石头、木材、砖石、钢等材质,它们可以用于建立人工房屋、庇荫、路面、露台等承载空间的构筑物。

道路是指人行道、自行车道、车道等,不同的道路设计可以改变人们步行的路线和节奏。

灯光可以在夜晚提供视觉和情感效果,例如景观灯、路灯、烛光等。

定向设置灯光可以强调景观和空间变化。

风景园林基础的不同元素和因素在设计和组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好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满足人们对环境美感和舒适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设计基础第一章绪论1.1园林设计相关的概念与范畴园林学定义:“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园林设计:设者,陈设,设置,筹划之意;“计”者,计谋,策略之意。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园林设计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它包含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

所以,园林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范畴(1)城市与区域规划:即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以及交通等;(2)城市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3)风景旅游地规划:包括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4)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自然地,如湿地、森林,也需要人们去设计;(5)综合地产的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6)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7)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1.2 园林的发展第一阶段——园林的萌芽状态(原始社会后期)第二阶段——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臻于旺盛的过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第三阶段——工业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社会)第四阶段——二战后1.3 学习方法课程学习特点:1 要求丰富的外围知识2 要求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巧(1)专业理论知识(2)表现技巧3 要求较高的艺术和人文修养第二章园林制图基础知识主要内容:一、制图工具及其使用1.绘图板2.丁字尺:丁字尺又称T形尺,一般有机玻璃制成。

由互相垂直的尺头和尺身组成,尺身上有刻度的一边为工作边,丁字尺分为120mm、900mm、600mm三种规格,丁字尺主要用来画水平线或配合三角板作图。

3.三角板、比例尺、圆规与分规、绘图笔、绘图铅笔、曲线板、模板与擦图片、模板与擦图片、马克笔、彩铅二、制图常规为保证图纸规格基本统一,图面清晰明了,符合设计、施工和存档的要求,国家建设部颁布了有关的制图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给排水制图标准》一)、图纸幅面(1)分类:A0、A1、A2、A3、A4,以及相应的加长图纸,但必须为图纸标准长度的1/8的倍数,且只能向右加(2)具体尺寸:L——代表图纸的长度,B——代表图纸的宽度A0:B×L=841×1189 A1:B×L=594×841 A2:B×L=420×594A3:B×L=297×420 A4:B×L=210×297二)、格式(图框的格式有两类)(1)横式幅面:c=10mm(A0—A2) c=5mm(A3—A4) a=25mm(A0—A4)(2)立式幅面Ⅰ:c=10mm(A0—A3) a=25mm(A0—A3)(3)立式幅面Ⅱ:c=10mm(A4) a=25mm(A4)标题栏和会签栏1、标题栏:“国标”中规定:在图纸中规定的位置上,必须将图纸名称、编号、设计单位、设计人员、校核人员以及日期等内容集中于一个表格内,称为标题栏或图标2、会签栏:指各工种负责人审验后签字的表格3、图线(建筑制图中,以线宽度的不同区分其表达内容的主次和用途)1)、线宽:粗线(b)中线(0.5b-0.35b)细线(0.35b-0.25b)线的画法和要求:(1)绘图时用力一致,速度均匀线条应达到光滑、圆润、浓淡一致.(2)虚线、单点画线和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一致.(3)单点画线和双点画线的起止端不应是点,且点画线与点画线、点画线与其它线段相交应是线段相交.(4)虚线与虚线或虚线与其他线段相交应是线段相交.(5)图线不得与文字数字相交、重叠.2)、文字、指南针汉字——长仿宋体(长宽的比约为3:2)书写要领:横平竖直、起落有锋、结构均匀、充满方格、组合紧凑字母——拉丁字母数字——整齐、清楚标高的标注:•标高的单位为米,图上不必注明•标高的标注符号上(下)应加注高程数字,零点标高注写为+0.000•水面高程(水位)符号同立面高程符号,并在水面线以下绘三条细实线三、钢笔徒手线条图画法第三章园林素材表现3.1园林植物的表现方式3.1.1园林植物的二维表示方法1.乔木的表示方法①乔木的平面画法:树木的平面表示可以以树干位置为圆心、树冠平均半径为半径作出圆,再加以表现,其表现手法非常多,表现风格变化很大。

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可将数目的平面表示划分成四种类型a.轮廓型:树木平面只用线条勾勒出轮廓,线条可粗可细,轮廓可光滑,也可带有缺口。

b.分枝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合表示树枝或枝干的分叉。

c.枝叶型:在树木平面中既表示分枝、又表示冠叶,树冠可用轮廓表示,也可用质感表示。

这种类型可以看作是其他几种类型的组合。

d.质感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合或排列表示树冠的质感。

②树冠的避让:为了使图面简洁清楚、避免遮挡,基地现状资料图、详图或施工图中的树木平面可用简单的轮廓线表示,有时甚至只用小圆圈标出树干的位置。

在设计图中,当树冠下有花台、花坛、花境或水面、石块和竹丛等较低矮的设计内容时,树木平面也不应过于复杂,要注意避让,不要挡住下面的内容。

但是,若只是为了表示整个树木群体的平面布置,则可以不考虑树冠的避让,应以强调树冠平面为主。

③树木的平面落影:树木的落影是平面树木重要的表现方法,它可以增加图面的对比效果,使图面明快、有生气。

树木的地面落影与树冠的形状、光线的角度和地面条件有关,在园林图中常用落影圆表示,有时也可根据树形稍稍作些变化。

④树木的立面表示方法⑤树木的平、立面的统一2.灌木和地被的表示方法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平面形状有曲有直。

自然式栽植灌木丛的平面形状多不规则,修剪的灌木和绿篱的平面形状多为规则的或不规则但平滑的。

灌木的平面表示方法与树木类似,通常修剪的规整灌木可用轮廓、分枝或枝叶型表示,不规则形状的灌木平面宜用轮廓型和质感型表示,表示时以栽植范围为准。

由于灌木通常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因此灌木平面很少会与树木平面相混淆。

地被物宜采用轮廓勾勒和质感表现的形式。

作图时应以地被栽植的范围线为依据,用不规则的细线勾勒出地被的范围轮廓。

3.草坪和草地的表示方法a.打点法:打点法是较简单的一种表示方法。

用打点法画草坪时所打的点的大小应基本一致,无论疏密,点都要打得相对均匀。

b.小短线法:将小短线排列成行,每行之间的间距相近排列整齐的可用来表示草坪,排列不规整的可用来表示草地或管理粗放的草坪。

c.线段排列法:线段排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要求线段排列整齐,行间有断断续续的重叠,也可稍许留些空白或行间留白。

另外,也可用斜线排列表示草坪,排列方式可规则,也可随意。

3.1.2 园林植物的透视画法3.2 水面、石头和道路的表现平面构成: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构成(Constitution),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在现代设计领域中,广义为“造型”,狭义为“组合”,即提取造型的纯粹的形态作为要素来研究。

简单的说,就是以形态或者材料为素材,按照视觉效果,力学,心理物理学等原理进行的一种组合。

它是直觉性思维与推理性思维结合,理性与感性结合的产物。

随着现代设计研究的发展,学科的细分,构成已经从培训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和辅助设计的手段,成为了有独立研究领域的纯学术性的学科。

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个维度范围内的造型问题。

平面构成,还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如何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法则,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布置设计所需要的图形,提高设计人员创造“抽象形态”和处理组合关系的能力。

2.平面构成元素分析点线面的构成:1)点的构成①1个点: 图面中心有1个点,它的视觉中心位置比对角线交叉点的绝对中心略高。

图面产生安定感。

②2个点:2个点产生距离。

距离越近有紧张感,距离过远有冷漠感。

2个相同大小的点成对称关系,相互有抗衡的作用力。

2个不相同的点产生主次、强弱、前后的关系。

③三个点:3个大小不同的点会有主、宾、辅的关系。

3个点一字排开成虚幻的线、三角形站位形成虚幻的面。

④多点:多点产生跳动感,视线会从一个点跳动到另一个点,形成无规律的往返。

多点产生微弱的疏密与虚实。

⑤群点:群点会形成最明显的疏密与虚实关系。

有规律的成为秩序,无规律的则易撩乱。

群点可以表现很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在群点中,突出的点具有凝聚力。

2)线的构成①线的分离:线的变向分离最易散乱,处理时应保持方向上有适量的协调感。

②线的连接:两条线相接成为一种停顿,产生节奏的变化。

两条变向线的端点相连形成直线与直线,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的不同转折③线的平行排列:平行排列浑厚有力,非常壮观。

平行直线有快速行进之感,是非常理性化的图形。

平行曲线则缓速流动,内含有一种柔韧。

此外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线,不同的线型以及多组平行线的混编。

④线的交叉组合:垂直水平交叉是静中有动。

水平线数量多,图面趋于平静,垂直线数量多寓意升华。

有时这种交叉带有肃穆的成分。

倾斜交叉具有强烈的动感,会产生扩展视线的作用,图面有扩大的感觉。

3) 面的构成①面的组合关系:面的分割、面的点状相接、面的线状相接、面的叠交、面的透交、面的包容。

②面的分割:将确定轮廓的面进行分割,有等形分割、等比例分割、限形分割、自由分割。

③面的积聚:指将散置的面在确定的图框内进行组合。

可以充分利用面的6 种组合关系组合成均衡的图面。

主要有等形积聚、等比积聚、限形积聚、自由积聚。

④面的纵深感:按透视方向出现的梯形会形成纵深感受,它们的变化组合会形成空间分隔穿插的效果。

4)点线面构成:点线面之间有点线组合、点面组合、线面组合以及点线面的综合组合,元素的增加会使图面的构图趋于复杂。

骨格构成:1)重复骨格①基本形与其他形状:骨格的基本形为正方形外框分割成若干正方形的小格。

其他常用形有长方形、扁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边三角形、梯形、波状形等。

三角形、梯形、波状形是颠倒方向的骨格,可以称为复合型或扩大的骨格。

此外,骨格线还可以进行错为的排列。

②单元形的造型:主要有在小格内进行线型组合;在小格内进行面状组合;将小格的整面进行分割;在小格内进行线与面的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