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世界历史会考复习整理:英国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英国工业革命关键点笔记概括

高中历史英国工业革命关键点笔记概括
思考: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在结果 上有何区别?
1757~1815年,英国 就从印度榨取了10亿英镑 的财富,其中2/3是以土 地税的形式从农民的身上 榨取来的。英国殖民者的 残酷掠夺,使印度农业衰 落,土地荒芜,饥谨频发 ,人口锐减。而英国殖民 者则在印度人民流血流汗 的基础上,过着骄奢的生 活。这是19世纪60年代拍 的一幅照片重绘的。坐着 看报的是一个英国人。旁 边是一位为他执扇扇风的 仆人,另一位仆人正跪着 为他修脚。这幅画表现了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作威作 福的骄横神态和印度人民 的屈辱地位。
提供 提供 提供 提供
大量资本和 雇佣劳动力 劳动分工和 技术条件 市场条件 文化知识条件
③国外市场的扩大, 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
1515年亨利八世限令在 一年之内将改为牧场的耕地 复原,但这些法令均没有实 施。为压服被剥夺了土地的 农民,政府一方面颁布“血 腥立法”,禁止流浪,用监 禁以至死刑强迫农民充当雇 佣劳动者;另一方面,于 1601年颁布济贫法,规定各 地教区开征济贫税,规定只 有在教区居住一定年限并曾 从事劳动的失业者,才能领 取救济金。目的在于以点滴 的救济金来涣散失业贫民的 反抗情绪和把他们束缚在一 定地区,以便资本家雇佣。 你在材料中看到了什么?
工场手工业
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有比 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 一系列的简单操作,生产工具也实 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 器生产成为可能。
自然科学的发展
17世纪中叶,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研究的中心 1662年成立英国皇家学会 1687年牛顿发表划时代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 ·· ·· ··
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全解析》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工业革命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

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掌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是理解近现代历史的关键。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 政治前提英国在 18 世纪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资产阶级掌权后,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2. 经济条件(1)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支持。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庞大的海外殖民地,控制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2)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进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同时,圈地运动也促进了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在 18 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已经相当发达,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3. 科技进步18 世纪中叶,英国的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

牛顿力学的创立和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一些发明家如瓦特、史蒂芬孙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明了一系列新的机器和技术,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 第一次工业革命(1)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

(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①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使其效率大大提高,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厂制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②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先导部门。

飞梭的发明提高了织布效率,引发了纺织技术的革命。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和骡机等新型纺织机器的出现,使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③随着蒸汽机的应用,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历史中的工业革命知识点

历史中的工业革命知识点

历史中的工业革命知识点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迅速兴起并扩散到欧洲和美洲的一场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

工业革命的发展对全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工业革命的知识点。

1. 工业革命的起因工业革命的起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英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如煤炭和铁矿石等资源的大量开采,为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农业革命的兴起,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解放了劳动力,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形成,提供了经济条件;四是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动力。

2. 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工业革命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是工业化生产的利润导向,商品交换成为经济的核心;三是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加,农村人口纷纷进入城市从事工业劳动;四是交通和运输工具的发展,如蒸汽火车和蒸汽船的出现,加速了商品和资本的流通。

3.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形成;二是催生了新的社会阶级,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三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化和城市工人阶级的形成;四是加速了国家工业化和帝国主义的崛起。

4. 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工业革命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是大量的煤炭和铁矿石的开采和使用导致了严重的空气和水污染;二是森林的砍伐和土地的开垦加剧了土地侵蚀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三是工业废物的排放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5. 工业革命的地理扩散工业革命最初始于英国,然后逐渐扩散到欧洲和美洲。

英国之所以成为工业革命的先导者,是因为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国家制度。

工业革命在欧洲和美洲的扩散受到英国的技术和资本输出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地理扩散使得欧洲和美洲的国家经济实力得以迅速提升,改变了世界格局。

第9课_英国工业革命--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9课_英国工业革命--高考历史总复习

环境污染
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的发展
——奠定英国成为19世纪世界强国的基础 ——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 ——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
2、产业结构的变化
3、阶级关系的变化
4、城市化加速
——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 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 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发达的手工工场—分工、技术
材料5
这是18世纪 的绘画,描 绘了在英国 朴次茅斯港 乘船及上货 的情形。图 片也反映了 18世纪英国 对外贸易的 兴盛。
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经济驱动力
材料1
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已 经颁布《垄断法》,为新产品的 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提 供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据统 计,到1851年为止,英国总共颁 发了13023项专利,有力地促进 和保护了个人的发明积极性。 (教材P38)
布拉德福德
1760年,英国5万到10万人的城 市只有1个;1851年达13个, 1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有7个
工 业 革 命 时 期 的 英 国
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 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 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产业革命后) 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机器的成绩》
1841年 1871年 19世纪英国各产业比重的变化
材料3 新生的工业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 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 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 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阶级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材料4 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的 52%,1890年占90%,英国城市化 规模以空前速度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知识点小结

英国工业革命知识点小结

英国工业革命知识点小结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发生的一系列革命性变革。

这场变革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小结。

1.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农业革命的发生。

18世纪初,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改进,包括转向了新的耕作方式、改进的农具和农业机械的使用等。

这一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减少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使得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工业生产。

2.纺织业革命: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关键起点。

1733年,约翰·凯为发明了“飞梭”纺织机,使得纺纱的效率大大提高。

1785年,埃德蒙·卡特赖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进一步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

这些发明和创新加速了纺织业的工业化进程。

3.能源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还得益于能源的转变。

在这个时期,人们逐渐从传统的人力和动物力量过渡到了更高效的能源形式,特别是煤炭和蒸汽的使用。

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使得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成为可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快速扩张。

4.运输革命: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

早期的运输工具,如马车和船只,逐渐被蒸汽火车和蒸汽船所取代。

这些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商品和人员的流动,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5.市场经济:工业革命还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兴起。

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商品的生产和分销方式发生了变革,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竞争,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6.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市化加剧,人口迁徙到城市,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面临着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工资,为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工人运动和工会的兴起成为社会变革的一部分。

7.科技创新: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创新的进程。

除了纺织业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发明外,还有许多其他创新如化学工业、钢铁制造和机械工程等的发展。

这些创新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基础。

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传统手工业经济转变为工业化经济。

它不仅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历史工业革命的重要知识点。

一、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 英国:工业革命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这一时期被称为“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之所以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与它在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具备的先发优势密切相关,还与其政治稳定、法律完善等因素有关。

二、工业革命的原因1. 科学技术的进步:如蒸汽机、纺织机械等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基础。

2. 农业革命的影响:农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释放了劳动力,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3. 商业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商业和金融体系的发展为资本的积累和流动提供了便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 生产方式的变革:手工生产向机械生产的转变,大规模工厂的出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2. 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社会阶级矛盾凸显。

3. 经济的全球化:工业革命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4. 科技的进步与社会进步:工业革命催生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如电力、电信、化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科学、文化进步。

四、工业革命的启示1.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工业革命告诉我们,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2. 生产力决定生活方式: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3. 环境问题的关注: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问题,不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方式对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我们应该在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

总结: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的影响深远,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还推动了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我们应该从工业革命中汲取经验,关注技术进步、注重环境保护,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历史:英国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学习目标】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条件、主要发明成就和影响。

【知识概述】1.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2.条件:前提:英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劳动力:英国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3.主要发明成就:时间人物重要发明影响1733年凯伊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揭开序幕)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原动机)(原理:经典力学)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使工业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1825年史蒂芬孙(英)火车4.影响:(1)英国工业革命使它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的发展,工业革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使英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号称“世界工厂”,称霸世界达半个世纪之久。

(2)英国工业革命使它在国内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

到19世纪40年代,工厂制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已占居统治地位。

工厂制的确立,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国内的经济和人口的分布,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4)英国工业革命对其它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知识延伸】英国工业革命的启示:(1)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世界发展进程发生着重大影响,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

(2)一个国家只有掌握先进的科技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3)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4)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高考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对于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高考历史中,工业革命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以下是对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政治前提18 世纪时,英国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君主立宪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资本积累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为英国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支持。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4、技术积累英国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创造了条件。

5、市场需求18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迫切需要在生产技术上进行变革。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第一次工业革命(1)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 40 年代。

(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重要发明①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② 1785 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极大地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③ 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

④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铁路交通迅速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初。

(2)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3)重要发明①电力方面: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灯、电话、电车等电器的相继问世。

②内燃机方面:1885 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1903 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③化学工业:炸药、塑料、人造纤维等相继问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世界历史会考复习整理:英国工业革命
高中世界历史会考复习整理: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1)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3)“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4)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阶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5)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1)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利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3)1782年,詹姆斯?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4)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1)农业社会变为工业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缩小,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增大;
2)阶级关系变化,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成为社会发展主导力量,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3)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带动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缩小,生活内容丰富,教育普及,生活质量提高,同时城市发展带来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高中世界历史会考复习整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机械化生产。

19世纪下半叶,工厂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经营管理的规章,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厂制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高中世界历史会考复习整理:美国的扩张和强盛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美国经过19世纪上半叶的拓展成为“两洋国家”:19世纪上
半叶,美国借助移民拓荒,以强占、购买和侵略等手段,最终成为一个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两洋国家”。

南北战争的原因: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

经过:
1)1861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
2)1862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了《宅地法》、《解放宣言》,扭转了战局;
3)1865年4月,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结束。

意义:南北战争的结果,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

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高中世界历史会考复习整理: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

百年战争的失败使英国人专注于自身事物,民族意识日趋明晰。

法国因共同抗击英国入侵者的斗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也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一切都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要素:
1)玫瑰战争后,英国完成政治统一;
2)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3)伦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4)英语成为英国的民族语言,在全国通用。

形成时间:15世纪末。

法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要素:
1)百年战争结束后,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
2)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3)法语成为全国通用语言。

形成时间:15世纪末。

君主专制背景:
1)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2)封建贵族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3)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4)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时间: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影响:
1)打击封建大贵族的势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