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及重点提示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外国文学史的发展和演变,探索外国文学作品的核心思想和文化背景,并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对不同文学流派、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全面理解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外国文学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2. 掌握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作;3. 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主题和风格;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意识;5. 提高学生的论述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时期a.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学b. 中古文学(包括英国中世纪文学、法国中世纪文学等)2. 文艺复兴时期a.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学b.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3. 18世纪启蒙时代文学a. 法国启蒙文学b. 英国启蒙文学4. 浪漫主义文学a.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b.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c.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5. 现实主义文学a.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b.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c.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6. 自然主义文学a.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b.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7. 象征主义文学a. 法国象征主义文学b. 比利时象征主义文学8. 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和启蒙文学a. 法国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和启蒙文学b. 英国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和启蒙文学9. 现代主义文学a. 欧洲现代主义文学b. 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四、教学方法1. 讲授课堂理论知识,介绍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代表作品;2. 鼓励学生参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进行小组讨论;3.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戏剧鉴赏和小说解读等学术活动;4.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进行课外学习,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占比:20%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和课堂练习等评估项目。

2. 期中考试占比:30%考查学生对不同流派和作家的理解,要求学生进行文学分析和解释。

3. 期末考试占比:50%考查学生对整个外国文学史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能够对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国文学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3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重在廓清西方文学的历史和概貌,对西方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描述和解析,指导学生深入阅读外国经典作家作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阐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做到系统地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并能结合所学哲学、文学理论等知识对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类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尤其要有重点地通过文本细读,把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点,以及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藉此提高学生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并增进他们对外国文学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先修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形成背景、原因、过程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各个历史阶段重点作家的创作思想、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教师应灵活运用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归纳教学法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以课堂讲授形式为主要教学手段,并恰当、充分地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古代欧洲文学(6学时)1.教学内容(1)古希腊文学发展状况;古罗马文学与古希腊文学的关系。

(2)古希腊神话的产生;基本内容;艺术特征;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3)荷马史诗的作者及形成;思想蕴涵;人物形象;艺术成就。

(4)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形成;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阿里斯托芬的喜剧。

2.重、难点提示(1)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等文学中所表现的人本思想。

(2)希腊悲剧的起源、命运观、悲剧精神、艺术特征。

(3)欧洲古代几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外国文学史(二) 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二)   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二)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70111Z20
课程名称(中/英文):外国文学史;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II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学分:56/3.5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教材、教学参考书: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外国文学史(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开课时间为第5学期,共48课时。

学习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19世纪以来外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及规律,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与文学成就;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看待、评价外国文学发展潮流、重要的作家、作品;吸收世界文学精华,获得开放性的眼光与胸襟,树立起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史论方式进行教学,授课基本思路是以19世纪以来外国文学发展脉络为线索,讲授外国文学发展基本知识,并重点介绍、分析国外经典作家、作品。

课程教学采用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方式,课前向同学布置预习内容,学生必须提前做好预习,阅读相关文学作品,课堂则上与老师一起探讨、总结,同学发言计入平时成绩。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特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课程论文等形式,将作业测评、课堂讨论、期末考核结合起来,进行多种类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外国文学史 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  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史(H i s t o r y o f t h e F o r e i g n L i t e r a t u r e)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中文系本科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三年级学时:72编者:张世君教授1.教学规定《外国文学史》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三年级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

每周4学时,一学期18周。

大学三年级开设。

考试为闭卷考试,分A、B卷。

本课程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点·外国文学教研室承担。

关于资源共享课学时的说明:作为资源共享课,本课程的教学录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时分配比例是1:1。

即36节录像课+36节自主学习=72学时。

在36节录像课之外,第11章还有5讲文本分析录像课。

所涉及的作家有4讲包含在前面的36节录像课中的19世纪文学里。

之所以单独提取出5讲文本分析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外国文学史,学会细读文本,欣赏、分析、评论外国文学作品,掌握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和视角,提供一种示范性的案例分析。

相对于72学时之外多出的5学时文本分析方法论教学录像,可以看作是本课程派发的一个“福利”,供有兴趣和需求的学生、听众学习与分享。

2.教材选用与建设主教材:张世君著《外国文学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辅助教材:张世君著《外国文学史多媒体课件》,华中科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

3.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教学与数字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课堂教学采用电子教案,课后学生自主学习采用网络课程。

在课程的讲授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超越课本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教学工作坊活动,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提供的拓展学习资源和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并以撰写论文、课堂演剧、制作多媒体汇报作品来呈现其学习成果。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一、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外国文学》(一)是汉语言文学的必修基础理论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文学成就,以提高其整体文化水平。

通过外国文学史和重要作家作品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情况;掌握外国文学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成就极其意义;具有一定的鉴赏和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外国文学史》学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二)牢固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理论,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外国文学史》学科的发展前沿。

(三)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外国文学史》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外国文学史》问题的能力;学习掌握从《外国文学史》的发展实践中探索文学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

三、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外国文学(一)即欧美文学,具体章序如下: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第八章十九世纪后期文学第九章 20世纪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他重要作家外国文学的教学,除了应当遵循一般的原则之外,尤其应当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阅读、欣赏、分析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四、课程教学条件(一)师资授课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主讲教师必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者研究生学历,并具有外国文学学习的指导能力。

师生比1:45,合班开课:两个班合班为宜。

要求有两名及以上《外国文学史》课程的主讲教师。

(二)教材《外国文学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图书资料《外国文学史》课程相关的作家、作品、评论、思潮、著作等。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外国文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oreign literature课程编码:090510 学分:2参考学时:128 试验学时:上机学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大纲执笔人:陈在东系主任:齐卫华一、课程目标外国文学史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外国文学的发展史,即对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简洁、明晰的描绘,力求文学史意义上的完整性和系统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发展历史,外国文学基础知识和重要的作家作品,提高学生分析鉴赏外国文学的能力三、教学内容与学上编欧美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6学时)第一节概述一、古希腊文学二、古罗马文学第二节荷马史诗第三节古希腊戏剧一、古希腊悲剧二、古希腊喜剧第二章中世纪文学(2学时)第一节概述一、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二、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第二节但丁一、生平和创作二、《神曲》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0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第二节薄伽丘一、生平与创作二、《十日谈》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三节塞万提斯一、生平与创作二、《堂吉诃德》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第四节莎士比亚一、生平和创作二、《哈姆莱特》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10)第一节概述一、古典主义文学二、巴罗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第二节莫里哀一、生平与创作二、《伪君子》的思想和艺术特色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十八世纪文学和基本特点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第二节菲尔丁一、《汤姆·琼斯》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三节卢梭一、《新爱洛伊斯》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四节歌德一、生平与创作二、《浮士德》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中编第一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2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第二节华兹华斯一、《抒情歌谣集》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第三节拜伦一、生平与创作二、《唐璜》的内容与艺术价值第四节惠特曼一、《草叶集》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五节雨果一、生平与创作二、悲惨世界》的思想与艺术价值第二章十九世纪现实主义(16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及基本特征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第二节司汤达一、生平与创作二、《红与黑》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三节巴尔扎克一、生平与创作二、《高老头》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四节福楼拜一、生平与创作二、《包法利夫人》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五节狄更斯一、生平与创作二、《双城记》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六节夏洛蒂·勃朗特一、《简爱》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七节爱米莉·勃朗特一、《呼啸山庄》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八节哈代一、《德伯家的苔丝》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九节海涅一、《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十节普希金一、生平与创作二、《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十一节果戈里一、生平与创作二、《死魂灵》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十二节屠格涅夫一、生平与创作二、《猎人笔记》和长篇小说第十三节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平与创作二、《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第十四节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平与创作二、《安娜·卡列尼娜》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十五节契诃夫一、生平与创作二《樱桃园》第十六节亨利·詹姆斯一、生平与创作二、《一位女士的画像》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十七节马克·吐温二、《哈无贝利·芬历险记》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十八节易卜生一、生平与创作二、《玩偶之家》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三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8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萌芽》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三节莫泊桑一、短篇小说创作第四节波德莱尔一、生平与创作二、《恶与花》的思想和艺术创作下编第一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2学时)第一节概述一、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二、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第二节萧伯纳一、生平与创作二、《巴巴拉少校》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三节劳伦斯二、《虹》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三节罗曼·罗兰一、生平与创作二、《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四节托马斯·曼一、《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五节布莱希特一、《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六节德莱塞二、《美国的悲剧》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七节海明威一、生平与创作二、《永别了,武器》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八节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生平与创作二、《百年孤独》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二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0学时)第一节概述一、俄苏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第二节高尔基一、生平与创作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三节肖洛霍夫一、生平与创作二、《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三章现代主义文学(10时)第一节概述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第二节艾略特一、《荒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三节卡夫卡一、生平与创作二、《变形记》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四节奥尼尔二、《毛猿》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五节乔伊斯一、生平与创作二、《尤利西斯》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六节福克纳二、《喧哗与骚动》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七节萨特一、生平与创作二、《禁闭》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八节贝克特一、生平与创作二、《等待戈多》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九节海勒一、生平与创作二、《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和艺术特点亚非文学第一章古代亚非文学(4学时)第一节概述一、古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第二节《圣经》一、旧约文学二、新约文学三、圣经文学的特征第三节印度两大史诗一、《摩诃婆罗多》二、《罗摩衍那》第二章中古亚非文学(10学时)第一节概述一、中古亚非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第二节迦梨陀娑一、生平与创作二、《沙恭达罗》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三节紫式部一、生平与创作二、《源氏物语》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第四节波斯文学与萨迪第五节《一千零一夜》第三章近现代亚非文学(10学时)第一节概述一、近现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点二、夏目漱石三、生平与创作四、《我是猫》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二节川端康成一、生平与创作二、《雪国》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三节泰戈尔一、生平与创作二、《吉檀迦利》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四节普列姆昌德一、生平与创作二、《戈丹》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五节纪伯伦一、生平与创作二、《先知》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六节马哈福兹一、生平与创作二、《宫间街》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七节索因卡一、生平与创作二、《解释者》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外国文学》,匡兴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外国文学》复习大纲

《外国文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古代文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掌握西方文学的两大源流:古希腊与古希伯来;全面掌握荷马史诗的形成、结构、内容、主题、形式特色、人物塑造和对后世的影响。

掌握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分类、形式、特色、代表作家与作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古代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2、奥林波斯神系与古希腊神话的“人话”特色。

3、古希伯来文学与早期基督教文学的传承关系。

4、荷马与荷马史诗。

5、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及其代表作品。

7、阿里斯托芬与古希腊喜剧。

三、教学方法▪讲授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领悟能力。

第一节概述▪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奴隶制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罗马文学所体现的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所体现的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个源头。

西方文化的源头“二希”——a.古希腊罗马文化b.希伯来《圣经》文化一、古希腊文学(一)、天时地利人和1、气候:2、地理:3、人口:(二)、文化发达的原因首先,古希腊实行奴隶主民主制度,具有相对的高度民主,在思想上允许百家争鸣,在社会风气上重视人的个性,也重视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掘;同时,希腊航海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从而在思想和经济两方面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其次,希腊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三面环海,人杰地灵,浩瀚的海洋、冒险的生涯,丰富了希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第三,希腊人奉行的是泛神论观念,即认为一切事物后面都有神灵存在,如果说一神教强制人们的思维向一个模式发展,而这种泛神论则给了希腊人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

最后,希腊很早就与东方有文化交流,古埃及、古巴比伦、波斯的文化都对希腊文化有重要影响。

希腊人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开阔的胸襟,而一个善于吸收外来事物的民族,其文化必然有一种博大的气象。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外国文学史英文名称;Foreign Literature课程编码:0111110A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93总学分:6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先修课程:中国文学开课系部:中文系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根据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的教学计划,《外国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本科段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讲授的内容包括无比灿烂和丰富的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种现象。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本课程侧重介绍欧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及代表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并兼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文学。

通过《外国文学史》的讲授,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分析纷繁复杂的外国文学史上的现象,扎实的掌握其发展规律、审美过程、人物形象,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阐释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欧美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8课时)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2课时)(一)了解:古代文学的分期、内容、特色和价值。

把握古代文学在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

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和后世欧洲文学之间的桥梁。

(三)掌握:古希腊文学的特征和价值。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2课时)(一)了解:希腊神话的内容、价值和影响。

把握希腊神话的特征。

(二)理解:希腊神话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三)掌握:希腊神话的特征。

第三节荷马史诗(2课时)(一)了解: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成书、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价值。

(二)理解两部史诗的价值。

(三)掌握: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四节古希腊戏剧(2课时)(一)了解:古希腊戏剧的起源、演变、内容和特点。

(二)理解:古希腊戏剧的起源。

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基本特性。

(三)掌握: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4课时)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2课时)(一)了解:中世纪文学的分期、类型、特征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及重点提示
重点: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十八世纪启蒙主义、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以及亚非部分文学的经典作家作品;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从古至今的主要脉络和宏观规律;各时期主要文学流派的特征;重要文学现象分析。

教学内容(讲授大纲)
第一讲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节、古希腊神话:一、什么是希腊神话;二、希腊神话的创作和保存方式;三、希腊神话的主要类型:1、神的故事2、英雄传说;二、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荷马史诗:一、基本主题;二、人物形象;三、结构特征;四、语言和修辞特征。

第三节、希腊戏剧:一、古希腊悲剧:(一)概论(二)三大悲剧家1、埃斯库罗斯2、索福克勒斯3、欧里庇德斯;二、古希腊喜剧:(一)概论;(二)阿里斯托芬。

第四节、古罗马文学:一、罗马文学概论1、罗马神话2、罗马喜剧3、罗马文艺理论4、罗马诗歌;二、维吉尔与《埃涅阿斯纪》;三、奥维德与《变形记》。

第二讲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一、中世纪概况;二、中世纪文学类型1、教会文学2、英雄史诗3、骑士文学4.城市文学。

第二节、但丁:一、创作历程;二、《神曲》
第三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一、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1、意大利文学2、法国文学3、西班牙文学4、英国文学;三、人文主义文学主要特征。

第二节、薄伽丘与《十日谈》。

第三节、拉伯雷与《巨人传》。

第四节、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第五节、莎士比亚:一、创作历程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二、莎士比亚作品选讲:《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第四讲十七世纪文学
第一节、十七世纪文学概述:一、17世纪英国文学:弥尔顿;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1、产生背景;2、主要特征;3 创作成就(1)高乃依(2)拉辛
第二节、莫里哀:一、创作历程;二、《伪君子》。

第五讲十八世纪启蒙文学
第一节、启蒙文学概述:一、启蒙主义运动与启蒙思想;二、英国启蒙文学:
1、笛福与《鲁滨孙漂流记》;
2、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
3、理查孙;
4、菲尔丁与《汤
姆•琼斯》;三、法国启蒙主义文学:1、孟德斯鸠;2、伏尔泰;3、狄德罗与《拉摩的侄儿》;
4、卢梭;
5、博马舍;四、德国启蒙主义文学:1、莱辛;2、席勒。

第二节、歌德:一、创作历程1、《少年维特之烦恼》;2、《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二、《浮士德》。

第六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浪漫主义文学概述:一、产生背景;二、主要特征。

第二节、德国浪漫主义:1、耶那派2、海德堡派3、霍夫曼4、海涅。

第三节、英国浪漫主义:1、湖畔派(1)华兹华斯(2)柯勒律治;2、第二代浪漫主义:(1)拜伦(2)雪莱。

第四节、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一、早期浪漫派:1、夏多布里昂;2、乔治•桑;3、缪塞;二、雨果:(一)创作历程;(二)雨果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想:1、对照原则与离奇原则;2、《巴黎圣母院》。

(三)现实批判精神与人道主义理想:1、《悲惨世界》;2、《九三年》。

第七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各国现实主义发展概况;二、现实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司汤达和《红与黑》。

第三节、巴尔扎克:一、创作历程;二、《人间喜剧》:1、命名与分类;2、主题;3、表现手法。

三、作品选讲:1、《欧也妮•葛朗台》;2、《高老头》。

第四节、福楼拜与左拉:一、福楼拜1、创作历程;2、创作特色;3、《包法利夫人》。

二、左拉1、理论主张与创作特征;2、《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3、作品选讲。

第五节、狄更斯:一、创作历程;二、创作特征;三、作品选讲。

第六节、“多余人”形象系列:一、什么是“多余人”;二、《叶甫盖尼•奥涅金》;三、《当代英雄》;四、《罗亭》;五、《奥勃洛摩夫》。

第七节、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复调小说。

第八节、托尔斯泰:一、创作历程;二、《战争与和平》;三、《安娜•卡列尼娜》;四、《复活》;
五、创作特点。

第八讲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现代主义概述:一、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二、主要思想和艺术特征;三、现代主义诸流派。

第二节、代表作家选讲一、艾略特;二、卡夫卡;三、福克纳;四、萨特;五、马尔克斯。

第九讲东方文学
第一节、上古东方文学:一、概述;二、《旧约》;三、迦梨陀娑。

四、中古东方文学:一、概述;二、紫式部;三、《一千零一夜》。

第二节、近现代东方文学:一、概述;二、泰戈尔;三、川端康成;四、大江健三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