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最新版)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背景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其优化改造可以提高矿井透气性,降低通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经验。
矿井现状矿井通风系统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装置,也是耗能比较大的装置。
目前矿井通风系统还存在以下问题:•通风系统结构简单,无法适应不同的风量变化;•通风系统耗能较大,增加了矿井能耗;•通风系统管道老化,管道泄漏现象较多;•通风系统风换频繁,矿井生产效率较低。
改造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 通风系统结构优化对矿井通风系统结构进行优化,采用环形通风系统、多点送风等技术,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风量变化,提高通风系统稳定性。
2. 通风系统能耗降低针对通风系统耗能较大的问题,我们考虑加装节能装置,比如节能风扇、变频空气压缩机等,并优化管道布局,减少风量损失,以达到通风系统能耗的降低。
3. 通风系统管道更换矿井通风系统的管道老化严重,开裂、漏风等问题较多,为此我们进行了全面的管道更换。
除了更换现存的管道外,我们还选用了新型复合管道,大幅减少了管道漏风现象。
4. 通风系统自动化控制为了降低风量变化对生产影响,我们还进行了通风系统自动化控制。
通过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对风量、风向、风速等参数的自动控制,提高通风系统对生产线的响应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实践效果经过多方面改造方案的实施,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系统能耗也大幅降低,生产效率也有明显的提高。
具体成效如下:•通风系统稳定性得到了大大提高;•通风系统能耗降低了20%以上;•管道更换后,管道泄漏现象减少了80%;•通风系统自动化控制实施后,生产线响应时间缩短了50%以上。
总结本文介绍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过程和效果,通过对现有通风系统结构优化、能耗降低、管道更换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改造,达到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降低通风系统能耗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对于其他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4年通风系统优化调整制度(三篇)

2024年通风系统优化调整制度1、每月初由通防技术人员对井下各用风地点的风量进行核算,并按照“以风定产”的原则,核定矿井的生产能力。
2、每季未由通防技术人员对井下各用风地点的通风阻力进行核算,合理分配风量。
3、井下备用面形成后,要进行通风阻力核算,选择通风阻力小的巷道,合理建筑通风设施。
4、各采掘工作面施工前需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杜绝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
5、每月对矿井的有效风量率进行计算,每季度对矿井的外部漏风率进行测定。
6、对北三瓦斯异常区瓦斯涌出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调整通风系统。
2024年通风系统优化调整制度(二)____年通风系统优化调整制度引言:通风系统在建筑物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循环,保证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
然而,在当前情况下,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空气质量和健康,对通风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在____年,我们有必要优化和调整通风系统,以满足人们对优质室内环境的需求。
一、加强通风系统的设计标准在____年的通风系统设计中,我们应该考虑更高的空气质量要求。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1. 设计通风系统的负载能力:应确保通风系统具备足够的负载能力,能够在高峰期间为建筑物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此外,还应考虑到通风系统的灵活性,以适应建筑物功能的变化。
2. 提高通风系统的排放标准:通风系统应当采用高效过滤器,并且能够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标准。
3. 采用节能通风系统:在通风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节能因素,选择能耗较低的通风设备,并在运行中采取合理的节能措施。
4. 考虑可持续发展因素:通风系统在设计中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例如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通风设备的动力源,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二、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通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
在____年,我们应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通风系统的管理制度,包括系统操作规程、维护记录、定期检查等,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调整示范矿井建设活动的实施办法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调整示范矿井建设活动的实施办法为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合理、经济、可靠,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根据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开展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调整示范矿井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兖煤股通防发〔2008〕41号)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奋斗目标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合理、可靠,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二、公司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一般规定1.建立和完善通风系统技术管理制度和规定,强化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加强巷道维修,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采取合理的、有利于通风系统的开拓布置、开采顺序和开采方法。
2. 认真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坚持以风定产的原则,杜绝超通风能力生产,加强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研究,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
3.严格通风系统调整的行为,改变通风系统时,严格按要求进行报批。
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和措施全面、详细、具体。
加强井下各个作业地点的通风动态监测管理,严禁出现循环风、微风无风和多面头串联通风作业现象,严禁计划外停风和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
4.对通风系统影响较大的煤仓、溜煤眼要严禁放空。
5.加强巷道贯通的管理,凡是掘进巷道透废弃巷道、采空区,揭露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或初次揭露煤层,必须按巷道贯通进行管理,提前下贯通通知单,准备超前预防措施。
掘进或回采过程施工的硐室,必须及时准确地填图。
6.采掘工作面的硐室的供风量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风量计算办法》的规定,并且巷道最低风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煤巷:0.28m/s、半煤岩巷0.25m/s、岩巷0.2m/s。
7.所有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都要实现“三专”供电(专用开关、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要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
在巷道断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大直径风筒。
8.通风设施要严格按质量标准施工,减少临时通风设施,使用超过7天的通风设施,一律按永久通风设施进行管理。
实例浅析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实例浅析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本文通过铁能公司晓明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例经验及不足进行浅析和总结,以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优化改造浅析总结0 引言随着矿井开拓延伸,矿井通风系统会不断复杂化,为保证安全生产和系统合理稳定,优化和改造是必不可少的。
1 矿井概况1.1 矿井简介晓明矿为高瓦斯矿井,为立井多水平阶段大巷(石门)开拓方式,划分为两个开采水平,现开采第一水平,一水平标高-250m,主采煤层4#、7#层煤;二水平标高-550m,暂未进行下水平延伸。
煤层自然发火期3~6个月,4-1煤层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1.20%,7煤层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5.33%,具爆炸危险性。
1.2 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一个入风井两个回风井。
矿井分为N2、N3、S3、N1、S4五个采区,其中N1、S4采区由边界风井独立回风,N2、N3采区、S3采区为中央和边界两风井混合通风。
1.3 改造前N2、N3采区通风系统N2采区、N3采区由N2轨道下山、N2皮带下山入风,N2乘人索道回风排放至中央风井、边界风井。
其中N2采区分为N2采区七层、四层通风系统,由N2轨道下山、N2皮带下山入风,风量流经至N2四层区域,N2七层区域,最终通过N2乘人索道回风排放至中央风井、边界风井。
N2四层通风系统通过N2四层皮带中巷、N2四层专用回风道入风,N2四层轨道中巷回风,通过N2四层轨道石门排入N2乘人索道,形成两进一回式通风。
N2七层通风系统通过N2七层皮带中巷、N2七层轨道中巷入风,N2七层回风中巷回风,通过N2四层轨道石门排入N2乘人索道,形成两进一回式通风。
见改造前的通风系统图以及简化的通风网络图。
(如图1、2)2 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2.1 矿井改造前,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及中央边界混合式通风,由于布局分布,中央系统、边界系统未实现分区通风。
2.2 改造前,礦井通风巷道较长,通风阻力大,最大通风流程达10527米,边界负压为2499Pa,中央负压2274Pa,矿井总阻力2343Pa,边界总排风量为2554m3/min,中央总排风量为5822m3/min。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与改进煤矿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其优化与改进对于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降低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的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煤矿通风系统的设计、设备选择和运行管理等方面探讨其优化与改进的方法。
首先,煤矿通风系统的设计是关键。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结构和矿井开采方式等因素。
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应能够满足矿井内的空气流通需求,同时降低瓦斯和煤尘积聚的风险。
为此,设计人员需要对矿井内的气体分布、瓦斯涌出量和煤尘浓度等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以便确定合理的通风系统布置和风量控制。
其次,设备选择是通风系统优化与改进的重要环节。
通风系统的设备包括风机、风门、风道等,其选择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通风需求进行。
风机的选择应考虑其风量、风压和效率等指标,以确保其能够满足矿井的通风需求。
风门的选择应能够灵活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压,以适应矿井内的气体变化。
风道的选择应考虑其通风效果和防爆性能,以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
此外,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也是优化与改进的重要方面。
煤矿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应包括定期巡检、设备维护和运行参数监测等内容。
定期巡检可以发现设备故障和通风系统运行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
设备维护包括清洁、润滑和更换损坏部件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运行参数监测可以实时监测通风系统的风量、风压和温度等参数,及时调整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
此外,应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通风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调控。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矿井内的气体浓度、温度和湿度等实时数据,自动调整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压,以确保矿井内的空气质量和安全。
智能化管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优化通风系统的运行参数和设备配置,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在通风系统的设计、设备选择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应注重合理布局、设备选择和运行监测,同时加强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煤矿作为我国的重要能源产业,其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通风系统作为煤矿安全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确保矿井内空气的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火灾和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方案的探讨。
一、现状分析在进行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现状进行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煤矿通风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 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存在部分通风道路过长、支护不力等问题,导致系统阻力增大、通风效率低下。
2. 部分通风设备老化:煤矿通风设备的老化导致设备运行效率下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3. 安全监测手段不完善:通风系统内的安全监测手段不完善,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和温湿度等参数。
二、优化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1. 通风系统设计优化: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设计优化。
通过减少通风道路长度、优化支护结构,降低系统阻力,提高通风效率。
2. 设备更新升级:对通风设备进行更新升级,采用先进的风机、加强型换气机等设备,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 安全监测系统改进:引入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如实时气体监测仪、温湿度自动监测仪等,实现对矿井内气体浓度、温湿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
4. 通风系统运行管理优化: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加强对通风系统的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优化方案的效果通过对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实施,预计可以获得以下效果:1. 提高通风效率:通过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设备升级,降低系统阻力,提高通风效率,保障矿井内空气的流通,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2. 提升安全监测能力:通过改进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对矿井内气体浓度、温湿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提升对安全状况的监测能力。
3. 减少事故发生率:通过优化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加强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矿井的安全性。
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实践

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实践新汶矿业集团泉沟煤矿 孙维峰关键词 通风系统 风机选型 优化 随着泉沟矿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矿井进入收缩时期,开采水平由原先的-500水平已回撤到-250水平,矿井通风路线大大缩短;同时,为提高采掘工作面单产单进,对井下进行了减头合面,采煤工作面由原先4个面减为2个,掘进工作面由原先14个减为5个;矿井需要风量也由5400m3Πmin减少到2830m3Πmin,矿井通风阻力由1900Pa降为1100Pa。
为调节风机工况,采取了调节前导器角度的办法来降低风量,这样不仅增大了局部阻力,增加了电耗,而且风机效率低,造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因此,决定对北风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拆除25#风机,安装一台22#和一台20#风机。
1 风机选型验算根据泉沟矿当前及后期的生产安排,矿井最大需要风量为2830m3Πmin,负压为1100Pa,为保证新更换风机风量能够满足矿井生产需求,分别对20#和22#两台风机进行了验算。
1.1 4-72-11N o20B风机①确定风机实际所需的风量和负压Q=K Q K=1.1×2830Π60=51.88(m3Πs)h=1.1(h k+Δh)=1.1(1100+150)=1375(Pa)②确定通风机的工作点:Ht=RQ2 R=HtQ2=137551.882=0.511R=R(π4)2D4P=0.511×(3.144)2×241.22=4.13则无因次网路特性曲线方程式为: H= R Q2=4.13 Q2根据无因次特性曲线得风机工作点:H=0.925 Q=0.296 η=85%③确定风机转速叶轮外圆周速度 u=Ht1.22×0.325=13751.22×0.325=58.89(mΠs)风机转速为:n=60uπD=60×58.893.14×2=563(rpm)④风机轴功率N=1375×51.881000η=77(kW)配用电机:N″=77ηC=770.95=81kW(实际配备115kW,基本合理)因此,选用4-72-11N o20B风机是合理的。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与改造实例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与改造实例通风系统是煤矿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管理内容。
从某种程度上讲,通风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可靠,会对煤矿安全生产产生决定性作用。
通风不畅会导致矿井内部瓦斯与粉尘含量过高,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因此研究通风系统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改造措施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
文章针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标签:煤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实例分析1 矿井通风系统管理技术难点矿井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网络、风流检测及调控设施等几个模块,各模块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其主要作用是为矿井提供新鲜风量,稀释井下毒性、窒息性及爆炸性气体及粉尘,改善井下作业环境,保障井下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及身体健康。
矿井通风系统管理的技术难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矿井狭长,空巷多。
我国大部分煤矿常年开采,空巷多且狭长,空巷未及时封闭会占用大量的新鲜空气,在有限的新鲜风供应条件下,空巷占用风量必然会减少真正作业区的新鲜风量,导致风机组、通风系统的通风效率下降;此外,空巷还会导致风流无序乱流,影响到通风系统工作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工作环境恶劣。
通风系统的工作环境处于深井内,在作业过程中矿井要应用大量的空气,如通风不畅易导致局部空气稀薄;作业过程中弥散的粉尘、瓦斯等有害气体会直接影响到空气质量,并埋下安全隐患。
2 常用的煤矿通风系统优化策略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主要是改善矿井作业环境,及时发现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采取科学的改进措施,以优化井下作业环境。
结合通风系统的工作特点,常用的优化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改变通风方式煤矿进出风井口位置不同,可以将通风方式分为对角式、中央式及混合式通风等三种形式,实际工程中确定应用哪种通风方式,要结合煤矿的施工技术、安全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
首先要考虑煤矿的自燃问题,比如监测煤矿中瓦斯的浓度、井田的面积、煤矿的地表情况,如果井田面积小且煤层埋藏深,集中开采可采用中央式通风的方法,不过中央通风不仅阻力大,而且管路长,对管路密封要求较高,如果发生漏风会影响煤矿中风压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
(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实践(最新版)
1矿井概况
东海煤矿于1958年建井,当时为农恳局所建的2对片盘斜井生产。
后经1980年改扩建成集中胶带斜井生产。
1989年矿井进行二次技改,分东、西区生产,分区联合通风。
矿井东部区包含2个行政井区,即五采区、六采区。
五、六采区走向长臂后退式开采,2个采区走向长均分别为1800~2400m,五采区于1989年投产,六采区于2000年3月份投产。
2问题的提出
矿井东部区由2条2段斜井及水平主运巷(-450m二水平)联合分区入风,2个采区走向中间一集中回风立井回风。
当时由于历史原因五采构二水平、上、下山已开采完,下一个生产水平又未施工,迫使二水平下山又施工联络车场继续下山开采,这样导致五采区生
产工作面通风系统加长,五采区32
#层组一套下山系统开采,35
#、37
#层组一套下山系统开采,巷道维护量大,通风阻力高。
五采区高档采煤队2个、掘进队8个、硐室6个,总需风量5160m3 /min。
而六采区又刚刚投产,为二水平上山开采,1个采煤队、5个掘进队,需配风少,相对通风系统又较短,通风阻力小,这样导致为2个井区综合配风极为困难。
只能采用增阻法,造成通风极为不合理,主要通风机效率低,吨煤电耗大,矿井安全度差。
3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针对矿井五、六采区通风现状,提出了2个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方案Ⅰ:维持现状,采、掘工作面回风经两阶段下山(1600m)上行后入二水平回风总排(1200m)再至二水平回风总石门(400m)到回风立井。
该方案初期投资小,仅需对回风系统进行维护。
缺点:回风巷道服务年限过长,维护困难,巷道有效断面小,导致回风阻
力过大。
该采区2个层组同时生产,采深接近1000m致使地压大、瓦斯涌出量高、地温高,采、掘工作面需配风量大,给实际工作带来极大困难,采、掘队组配风困难,井区难以维持高产、稳产,矿井抗、救灾能力差。
方案Ⅱ:在采区下山选一合适施工位置施工一回风上山(坡度12°、工程量800m)与回风立井直接贯通,工期6个月,这样就将五采区32
#、35
#层组两阶段回风上山、二水平回风总排及回风总石门全部甩掉,工作面经该回风总排直接排至回风立井。
这样既解决了五采区配风问题,同时又提高了矿井安全度,通风系统更合理,主要通风机效率也得以发挥。
我们最终选择了第Ⅱ方案。
五、六采区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如图1所示。
1.2-入风斜井;3-二水平主运巷;4-五采下山绞车道;5-五采下山回风道;6-下山工作面;7-二水平回风巷;8-二水平回风石门;9-回风立井;10-六采上山绞车道;11-六采上山回风道;
12-六采上山工作面;13-新掘回风大巷;
图1五、六采区通风系统改造前、后示意图
4通风系统改造后的效果
(1)通风网络缩短2400m,矿井负压原来的3528Pa降至2940Pa,矿井主要通风机及电机在没有更换的情况下,矿井总排风量由原来的6700m3
/min提高到8200m3
/min,纯增加风量1500m3
/min。
(2)由于矿井通风阻力的下降,主要通风机年耗电量由系统改造前的499.63万kW·h/a降至449.4万kW·h/a,年节省电费20万元。
(3)改变了矿井通风状态:系统改造前矿井风量耗电费为7.8元/万m3
·min-1
,系统改造后为5.7元/万m3
·min-1。
(4)每年少维修回风巷道2400m,节省人工及材料费用96万元。
(5)新施工回风总排风巷800m,费用200万元不到2a时间就可节约出来。
(6)由于通风网络的优化,确保了矿井五采区稳产、高产。
(7)矿井通风系统更趋于合理,提高了矿井抗灾、救灾能力。
建议一些开采年限已较长的矿井通风系统要不断优化改造,才能使矿井更具生命力。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