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SWOT分析
上海电气SWOT分析

上海电气SWOT 分析一、公司简介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3月1日成立,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销售收入始终位居全国装备制造业第一位。
高效清洁能源、新能源装备是上海电气集团的核心业务,能源装备占销售收入70%左右。
“上海电气”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领袖品牌。
在“亚洲品牌500强”评选中,上海电气为亚洲机械类品牌排名第五名,中国机械类品牌第一名。
上海电气正在成为一个主业突出、优势明显,具有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型装备集团。
二、外部环境要素分析机会:·(O1)上海电气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机遇,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吸引跨国公司。
·(O2)作为与多家外国企业合作的公司,上海电气拥有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
·(O3)市场的需求逐年增加和国家各种政策的支持。
威胁:·(T1) 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竞争威胁、其他新兴产业板块的威胁。
·(T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威胁。
·(T3)国家政策的不稳定性图表1: 环境要素优序矩阵图表2: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事件发生的概率三、内部能力要素分析优势:·(S1)在企业各个板块的技术水平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经验丰富。
并且利用企业并购重组的机会,受够国外企业或者研发机构,购置先进技术装备,增加技术实力。
·(S2)市场占有率高·(S3)企业信誉好,产品质量也好,因此取得了与多个国家、企业的合作与订单。
劣势:·(W1)上海电气集团的发展始终贯穿了产业聚焦战略,集中发展核心产业,其产品涉及面会受到制约,影响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W2)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导致了其成本的大幅增加。
图表3:竞争要素优序矩阵图表4:四、综合分析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事件发生的概率图表5:图表6: SWOT战略图开发新能源的步伐,尤其是在利用核能方面,积极加强与国外的合作,努力使核电产业成为上海电气电力板块中收入增长最快的业务。
浅谈上海电气的发展战略

浅谈上海电气的发展战略——上海电气几天的业务组合案例分析摘要: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排名第一位的装备制造集团。
它的主营业务板块有:电力设备产业板块、机电一体化产业板块、交通设备创业板块、环保产业板块、其他业务板块。
他的发展历程和业务组合代表了公司的房展战略,上海电气公司层一直采取着发展性的战略,业务层在不同竞争状态下有不同的竞争手段,正是这样的决策促使了上海电气工业巨人般的成长历程。
关键字:上海电气发展战略业务正文:2004年,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与申能集团,珠江投资公司、汕头市明光投资公司共同发起组建了多元投资企业——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4月在香港H股上市,更名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还拥有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输配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
先后与西门子、、ABB、阿尔斯通、三菱、日立、开利、施耐德等著名跨国公司共同组建了120多家合资企业,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30位。
上海电气取得如此的成功,是基于其自身的反战战略的。
我们先来对上海电气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
大量机会积极发展型战略降低弱势型战略.专业化战略 .产品开发战略 .加强管理关键优势关键劣势回避威胁型战略防卫型战略.开发新细分市场 .改变产品或市场.进入新地区 .榨取克服威胁型战略 .撤退.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大量威胁SWOT战略选择模型分析由电气集团的SWOT分析发现,电气主要选择了积极发展型战略和回避威胁性、克服威胁性战略,降低弱势型战略和防卫性战略较少采用。
以下对上海电气集团的发展战略做详细的分析。
(1)电气的积极性战略分析:专业化战略电气的专业化分析:上海电气集团的发展始终贯穿了产业聚焦战略,集中发展核心产业。
上汽集团SWOT分析报告

上汽集团SWOT分析报告专业: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营销学生:倪帆张宙李明柯杨青雷晨杨文伟宗鹏飞解丞彬朱昊吴晓焱二OO六年四月关键词:上汽集团 SWOT分析目录第1编公司简介........................................... .. (3)1.1公司成立发展 (3)1.2主要经营业务 (3)1.3产品图表展示 (3)1.4上汽集团资质 (3)第2编内部优势 (4)2.1生产多元发展 (4)2.2研发体系建设 (4)2.3营销渠道建设 (4)2.4全新经营思路 (4)2.5人才培养储备 (5)第3编内部劣势 (6)3.1缺乏自主开发 (6)3.2缺乏整车生产 (6)3.3缺乏技术体系 (6)3.4缺乏自主品牌 (6)3.5科技投入不足 (6)3.6组织协调性差 (6)3.7财务指标走弱 (6)第4编外部机遇 (7)4.1产业高速增长 (7)4.2法律规范出台 (7)4.3巨头投资合作 (7)4.4产品结构调整 (7)4.5产业重组整合 (7)第5编外部威胁 (8)5.1国外对手抢摊 (8)5.2研发能力偏弱 (8)5.3竞争形势激烈 (8)5.4行政垄断残存 (8)5.5汽车信贷限制 (8)5.6用车费用上涨 (8)5.7供需矛盾凸现 (8)第6编战略建议................................................9(未完待续)1公司简介1.1公司成立发展1.1.1公司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独家发起。
1.1.2上汽集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成立了合资企业。
20年来,集团获得了较快发展。
1.1.3在重组后的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基础上采用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2主要经营业务生产、经营轿车、重型车、拖拉机变速器、汽车悬架弹簧、发动机气门弹簧、汽车水箱散热器、汽车底盘总成、传动轴、车灯、转向机等。
上海电气企业战略分析

2021/10/10分市场,生产该领域的高端产品。
4
2 SWOT分析
机会 1、国家关于国企“走出去”的政策导向 2、日本国内经济萎靡 3、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4、印刷业市场需求大国内外市场广阔 5、国内印刷产整体落后,提高技术水平迫在眉睫
威胁
1、国内企业跨国并购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2、日本国内对并购持有怀疑态度
(2)“属地化管理”有效克服了中日文化、管理理念、方式 之间冲突,成功留住了关键人才,并吸引了更多的专业人才, 且赢得了日本员工乃至社会的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2021/10/10
15
5 成功因素
5、中国式企业家精神
可以说企业家精神是秋山案例成功的最为个性化的因素。 担任秋山国际社长的胡雄卿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优秀的领 导才能、稳健的处事态度以及对公司发展的美好愿景,同时 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克服重重困难,使得秋山 国际得以成功发展。
投资主体 晨兴集团一家全球化的私人投资集团,1992年开始在中国长期投资,其中在
印刷机械领域鼎鼎大名的紫光、紫明、紫宏、紫大、光华都有晨兴集团的资金注 入,且与上海电气具有长期合作关系。
收购对象
日本秋山印刷机械株式会社世界第六大和日本第三大印刷机械制造中小型企
业,该企业有着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拥有50多项发明专利,具有稳定的细
聘请国际一流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日本长岛律师事务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为法律、财务顾问,对AK进行审慎调查,同时直接深入AK,反复核对人财物状况, 重点研究收购后起死回生的可能性。
2021/10/10
7
4 整合与管理
整合措施
技术整合 1、继承和消化吸收原公司先进技术 2、建立“互动机制”
上海电气集团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上海电气集团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一、能源工程服务板块(1)火电领域天沃科技和上海电气在火电领域业务模式、产业定位、装机容量上具有较大差异,不存在实质性的同业竞争。
(2)风电领域天沃科技从事风电工程总承包,不具备设备生产能力,进入风电工程服务行业时间较短;上海电气是我国风电设备最重要的制造商之一,双方在业务上没有重叠,不存在实质性的同业竞争。
(3)光伏领域天沃科技与上海电气均从事光伏电站工程总承包,在该业务领域双方存在同业竞争的情况。
(4)光热发电领域天沃科技和上海电气在光热发电领域的技术路径不同,各自项目的差异性较大,因此目前不存在实质性的同业竞争。
(5)输配电业务领域天沃科技与上海电气的输配电业务在业务区域、服务内容和客户类型上均有所差异,不存在实质性的同业竞争。
二、高端装备制造板块(1)化工压力容器领域上海电气所经营的少量化工压力容器业务与天沃科技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
(2)核电设备领域上海电气与天沃科技在产品结构和加工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双方在核电设备领域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
3、国防建设板块上海电气不从事天沃科技相关国防建设业务,双方在该业务板块不存在同业竞争。
(三)同业竞争的相关承诺1、《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2018年8月3日,为避免与天沃科技未来可能发生的同业竞争,上海电气作出《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具体如下:“1、本公司保证不利用自身对天沃科技的控股关系从事有损天沃科技及其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2、在光伏领域,本公司承诺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与天沃科技独立参与市场竞争,不损害天沃科技及其中小股东的利益。
对于上海电气承接的光伏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同等条件下在征得业主同意后将优先将设计发包至天沃科技。
3、在火电、风电、光热发电等能源工程服务领域,本公司将保持天沃科技独立参与市场竞争,支持天沃科技发挥其固有优势。
若本公司在市场中独立获得相应业务订单,在天沃科技的能力范围内,同等条件下在征得业主同意后优先将设计业务发包至天沃科技。
(整理)上海电气的SWOT分析1.

一.标题:上海电气的SWOT分析二.公司简介:上海电气集团是一个装备制造业集团,旗下有电站、输配电、重工、轨道交通、机电一体化、机床、环保、电梯、印刷机械等多个产业集团,公司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工程成套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并形成了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和为客户提供现代综合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
主要产品长期居中国领先地位,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上海电气始终以振兴民族装备工业为己任,致力于技术创新工作,制造出一大批代表国家装备工业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产品,一些产品填补国内外空白。
集团秉持“与创造者共创未来”的核心理念,一方面以“产业集约化发展、技术高端化提升、资源全球化集成”的创新实践,另一方面以“内聚创新活力、外塑发展形象”的扎实进取,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
以自主创新形成国际品牌,以重点跨越突破高端产业,以自动化提升传统工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引领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跻身世界装备列强之林的目标。
在已经过去的一年里,上海电气的新闻热点、焦点不断。
上海电气承担的项目集中在新能源、重大装备两大领域。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上海电气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方向,是提高上海电气科学发展水平的战略重点。
在新的一年里,上海电气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行SWOT分析,也许能让大家对上海电气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三.优势和劣势分析90.20%以上。
其中优势较为突出的是:S1上海电气相继取得与印度、韩国、坦桑尼亚等海外市场的订单,在开拓海外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S2上海电气的火电设备年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7%。
具有自主开发不同参数、不同功率、多品种的系列化机组的能力。
并且其产品可靠性高,生命周期成本低、建设投资回报快。
其劣势方面:W1由于上海电气集团的发展始终贯穿了产业聚焦战略,集中发展核心产业,其产品涉及面受到制约,影响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W2由于企业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不断通过研究中心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导致了其成本的大幅增加。
上海电气开拓越南市场策略分析

上海电气开拓越南市场策略分析越南是上海电气从事海外市场的第一批目标战略市场之一。
近几年,越南电力需求大幅上升,为保证国内供电,《越南电力第七规划》主张实行国内外企业联营,吸引国外企业参与电力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工作,这对上海电气将来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对越南电力市场以及上海电气在越南电力市场进行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困难进行分析,总结公司所使用的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
标签:上海电气,越南,策略,SWOT ,分析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较快,电力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越南潜在的电力市场正吸引越来越多国际承包商的关注。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电气集团就看出越南电力行业的发展潜景,开始进入并开拓该市场。
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上海电气不断创新改革并采取有效的策略。
一、越南电力市场现状越南社会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东岸,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总面积331,688 km2,人口8784万(2011年)。
从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越南经济发展较快。
2011年越南实际GDP为286.97亿美元,同比增长5.89%。
越南革新开放以来,电力工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越南电力供应需求都有增加的趋势。
2000年全国总发电量为267亿kWh,2005年达533亿kWh,到2010年达970亿kWh,2011年增长到985亿kWh。
越南第七电力规划总图指出,到2015年实现全国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8,500MW,2020年达到75,000MW,2030年达146,800MW。
至2020年对电力行业投资约达488亿美元,年均投资48.8亿美元;2021年~2030年阶段约投资750亿美元。
未来10年,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越南电力供应需保持年均12%的增速。
由于电力供应缺口较大,除了电网大扩容并从向外“购电”外,加大发电站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新建改扩建电厂的步伐成为了越南解决电力急缺问题的主要手段。
电力行业SWOT模型分析---精品管理资料

电力行业SWOT模型分析:电力行业信息化的优势分析:1、电力行业是国家支柱类行业,财力比较丰厚;2、电力行业技术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管理能力不断的提升;3、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大环境电力系统下,也在探讨通过电力线实现其它功能扩展延伸的可能性.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劣势分析:1、内部办公系统无法实现邮件的及时处理,大部分采用传统的人工将抄表示。
数键入抄表器的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2、需要监测的点数量多而且分布广;3、95598语音平台不能够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电力行业信息化的机会分析:1、各类适合电力行业发展的信1、各类适合电力行业发展的信息化服务不断更新完善,有利于电力行业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2、电力行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机构调整,带来了企业运作、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变革对信息化的需求带来了机遇。
因为电力行业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需要以效益为导向,更加强调客户服务,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3、电力行业逐渐开始重视管理过程的优化,加强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长期以来电力行业对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技术应用一向比较重视,而对业务及管理的信息化重视却相对不足。
电厂、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
四、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威胁分析:1、随着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对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但原有电网系统运作已经濒临极限,电力行业处于两难困境:一方面,对于高质量不间断服务的需求继续上扬;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不允许电力公司调高电价以改善基础设施.随着能源需求增涨、价格波动、自然灾害、新能源立法,能源和电力行业正面对诸多挑战.2、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还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阶段。
通过电力行业SWOT模型的分析,我们发现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其信息化管理需求将越来越突显,这也是集团客户经理推广电力行业信息化方案的重点方向.xx供电公司营销工作SWOT分析2007—11-15 20:15:28|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发展的基础产业,具有浓厚的公益属性,电力产品更是一种特殊的没有形式产品,其主要的附加产品是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电气SWOT分析
一、公司简介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3月1日成立,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销售收入始终位居全国装备制造业第一位。
高效清洁能源、新能源装备是上海电气集团的核心业务,能源装备占销售收入70%左右。
“上海电气”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领袖品牌。
在“亚洲品牌500强”评选中,上海电气为亚洲机械类品牌排名第五名,中国机械类品牌第一名。
上海电气正在成为一个主业突出、优势明显,具有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型装备集团。
二、外部环境要素分析
机会:
·(O1)上海电气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机遇,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吸引跨国公司。
·(O2)作为与多家外国企业合作的公司,上海电气拥有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
·(O3)市场的需求逐年增加和国家各种政策的支持。
威胁:
·(T1) 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竞争威胁、其他新兴产业板块的威胁。
·(T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威胁。
·(T3)国家政策的不稳定性
图表1:环境要素优序矩阵
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事
件
发
图表2:
上海电气关键环境要素分析
三、内部能力要素分析
优势:
·(S1)在企业各个板块的技术水平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经验丰富。
并且利用企
业并购重组的机会,受够国外企业或者研发机构,购置先进技术装备,增加技术实力。
·(S2)市场占有率高
·(S3)企业信誉好,产品质量也好,因此取得了与多个国家、企业的合作与订单。
劣势:
·(W1)上海电气集团的发展始终贯穿了产业聚焦战略,集中发展核心产业,其产
品涉及面会受到制约,影响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W2)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导致了其成本的大幅增加。
图表3: 竞争要素优序矩阵
图表4:
上海电气关键竞争要素分析
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事
件发生的概率
四、综合分析
图表5:
SWOT综合分析
图表6:SWOT战略图
电产业成为上海电气电力板块中收入增长最快的业务。
ST战略:上海电气可以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利用自身在技术上的优势,继续扩大企业在电气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等板块上
的市场份额。
同时,加快内部产业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快速配置能力,扩大产品的覆盖面,严控投料、力压存货,加速回笼资金,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WO战略:上海电气应当响应国家战略,有序推进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重大项目,着重发展高效安全的核电能源以及环保产业。
并且公司在做大做强核心产业的同时,应抓住机遇,积极调整产业架构,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并整合优质资产;如:逐步退出太阳能业务,逐步退出家用电器等业务,出售柴油机业务以及剥离非核心业务、关停清理部分亏损且无发展潜力的企业、分流富余人员等等。
将优质资源运用在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上,丰富产品的涉及面。
另外,对于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公司在加大投入时应当尽量控制成本。
WT战略:上海电气应巩固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装备创新成果,坚持自主创新战略,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集团产业升级与管理升级的双突破,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双驱动,经济规模与经济质量的双提高。
坚持“新体制机制、新技术装备”为立足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强化产业发展方向的控制力,实现产业聚焦;强化科技创新的控制力,抢占产品科技创新进步的制高点。
对科技创新统筹规划,全面控制,取得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强化资产控制力,从预算、投资、资产处置等全方位加强资产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