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产业合作的SWOT分析
中缅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探索亚洲合作公赢新模板

中缅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探索亚洲合作公赢新模板中国与缅甸山水相连,世代比邻而居。
当前中缅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两国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显著提升,资金融通取得突破,民心相通佳话频传。
近年来,缅甸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2017年和2019年,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来华分别出席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与会期间与中国领导人就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达成重要共识。
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介绍说,目前缅政府专门成立共建“一带一路”实施领导委员会,昂山素季国务资政担任主席,充分显示了缅甸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心。
中缅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正逐步形成。
2019年1月,缅甸中央银行宣布增加人民币为官方结算货币,两国边贸支付和结算更为便利。
中缅两国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国长期保持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重要投资来源国地位。
缅甸商务部长丹敏对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稳步提升,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缅甸作为中国邻国,期盼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来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
随着中缅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不断深入,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取得早期收获,不断释放惠民红利。
在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上,一艘30万吨的油轮靠港后,耸立在港口的四条巨大卸油臂开始下降并与油轮对接,油轮上满载的原油源源不断输入中缅油气管道,途经缅甸多地,最终进入中国。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的先导项目,中缅油气管道于2010年6月开工,其中天然气管道于2013年投产运行,原油管道2017年投产运行。
目前中缅油气管道每年可输送天然气约60亿立方米,输送原油超过1000万吨。
缅甸天然气石油公司海上石油和天然气部经理觉梭泰说:“中缅油气管道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一个里程碑项目。
作为项目合作伙伴,我们感受到中缅油气管道成功投产运营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期待未来这样的成功合作项目越来越多。
对于中缅贸易合作进展探析

对于中缅贸易合作进展探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缅贸易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自2017年中缅边境口岸全面开放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额逐年递增,这不仅增强了两国经济的互利互惠关系,也为两国人民的福祉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中缅双边贸易合作的现状、互补性产业特色、合作前景等方面探析中缅贸易合作的进展。
一、中缅贸易合作的现状1.贸易额快速增加。
自2017年中缅边境口岸全面开放以来,中缅之间的贸易额持续快速增加。
数据显示,2018年中缅两国贸易额达到130.41亿美元,同比增长23.63%。
2.当地民生改善。
中缅贸易合作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深远影响。
双方加强了在农产品、建筑材料和化工等方面的合作,有力推动了口岸周边地区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转型升级。
3.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中方出口以机电产品、矿产品等为主,进口以果蔬、绿色食品等为主;缅方出口主要以农产品、钛矿、宝石等为主,进口主要以机电产品、轴承等为主。
二、中缅互补性产业特色中缅两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各具特色,产业结构上也各有侧重。
充分发挥两国产业优势互补,是双方开展经贸合作、深入融合的重要途径。
1.中方强调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中方在新能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这一优势可供缅方借鉴并进行合作。
与此同时,中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日趋成熟,如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领域,也为缅方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市场和伙伴。
2.缅方侧重农业和轻工业。
缅方是亚洲主要农业和林业输出国之一,能够为中方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缅方的轻工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如纺织、服装、皮革制品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和潜力。
三、中缅合作前景分析中缅贸易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合作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1.打造高端产业合作。
中方可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科技创新等领域为缅方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本引领,推动缅方在中高端领域的布局和发展。
“一带一路”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的发展挑战与对策

中 孟 文 化 交 流
从 1 9 7 9 q j I
H褡 政 腑 文化 作 f 办议以 术 ,
一 I t 【 I = = i j 矗J J l l 十 f t 济 贸 易合
从 蚁方 建 交以 术一
丝路经济 N ㈨ 囫 — _ - ■ ■
s
i l k r  ̄ a dh or i z o n
缅
对 策
经 ‘ “济 P ~ 一 走 焉 一 上 路的 发 在展 孟挑 中战
" , I , ,
文/ 柯修 【 孟 加拉
印 一 . 与 =
2 0 1 3 年5 月 李 克强 总理 在 } 方 问 印度时 首次提 出建设 孟 迫感 . . 四同在政治 、 经济 、 文化上不断加强合作 , 扩大开放 , 中 印缅经 济 走廊 ( 以下简 称 B C I M E C) , 之 后 习近 平 主席提 四 关 系也 不断 改善 。 在此 基 础上虽 然取 得 了一定 的成绩 , 出 了建 没 ” 一 带一 路 ” 的战 略构 想 。 ” 一带 一路 ” 的 建 没 但 与 叫 国之 问合 作 的巨 大潜 力还 是有 一定 的差距 此为
是中国与世界其他 国家在新时期扩大开放与合作的重要战 了更好 的加 强 四 凼之 问 的经 贸合 作 与人 文交 流 ,发挥 四国
略政 策之 一 其 中孟 中印 缅经 济 走廊 是 ” 一 带一 路 ” 战略 之问的资源互补优势 ,挖掘四国之 问合作的潜力 ,促进区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0 0 6 还 要的战 噼 合作伙 人 于 2
办 rl J 的
l 埘外 瓜也 l 的
l i 场之 一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缅甸合作推动孟中印经济走廊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缅甸合作推动孟中印经济走廊建设近年来,中国积极倡导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经济合作与发展。
作为这一倡议的一部分,中国与缅甸之间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缅甸在推动孟中印经济走廊建设方面的合作。
一、背景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个全球合作架构,旨在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经济共赢。
其中的“一带”即是指陆上经济带,其主要由中国西部、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区组成;“一路”则涵盖涉海经济合作带,包括中国沿海、南亚、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区。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缅甸加强了合作,共同推动孟中印经济走廊的建设。
二、合作情况1. 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促进孟中印经济走廊的建设,中国和缅甸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
中国投资巨资修建了缅甸境内的公路、铁路和港口等重要基础设施,以提高两国之间的互联互通。
这些互联互通设施的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贸易与交流,也为两国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经济合作与贸易中国与缅甸之间的经济合作与贸易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已成为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两国在农产品、能源、制造业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为两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 人文交流与合作除了经济合作外,中国和缅甸还加强了人文交流与合作。
两国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这种人文交流与合作为进一步推动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文化支持。
三、合作成果与前景展望1. 合作成果中国和缅甸在推动孟中印经济走廊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两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合作。
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为两国带来了共同繁荣与发展。
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推动则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2. 前景展望未来,中国和缅甸在推动孟中印经济走廊建设方面合作的前景仍然广阔。
随着中缅两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与投资、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滇缅边贸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5年16期总第791期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下滇缅边贸发展现状及对策■王浩骅中央民族大学摘要:我国当前的“一带一路”战略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云南作为沿边地区,地理和人文环境特殊,长期以来与缅甸保持着紧密的经贸、文化和社会联系,缅甸也一直是云南第一大边贸伙伴。
本文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为出发点,试图分析新形势下滇缅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促进滇缅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边境贸易;一带一路;对策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访问中亚四国和东盟期间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应运而生。
给我国与沿线国家边境贸易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紧接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做了进一步明确说明:“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的发展规划。
从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国今后建设开放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立足点和着眼点。
一、滇缅边境贸易繁荣的原因首先,滇缅边境地区人民在历史上就有广泛深刻的交往,云南德宏、保山、临沧、西双版纳等6个州市与缅甸接壤。
滇缅自古以来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唇齿相依,胞波情谊浓厚。
双方在经济贸易、文化互通、社会互联上关系紧密。
其次,两地产业互补性很强。
云南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较缅方先进,而缅甸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低成本的劳动力较云南有优势。
两地经贸合作呈现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特征,再次,两地民间交往频繁,德宏和西双版纳的傣族、景颇族与缅甸的掸族、克钦族同宗同源,跨境而居。
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信、语言文字等同宗同源,为发展双边边境贸易创造人文基础。
最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与沿线国家积极合作,消除贸易壁垒,加强贸易的发展。
二、滇缅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1.滇缅双方边境贸易多且发展迅速到如今,缅甸是云南省第一大边贸伙伴。
缅甸占据着云南省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的地位。
中国与缅甸的经贸现状、困境与路径分析

中国与缅甸的经贸现状、困境与路径分析摘要:2020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两国持续推动各领域的合作,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两国携手加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缅甸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中缅两国山水相连,在推动全球经贸交流中,两国有着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和贸易潜力。
本文研究中缅经贸合作现状,探讨面临的困境,推动双边贸易更好发展。
关键词:中缅经贸;困境;路径分析一、中缅经贸现状(一)贸易额度。
据缅甸联邦议会公共账目委员会报告显示,2019-2020财年上半年,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缅贸易额占缅贸易总额超过33%,泰国占13.6%,新加坡9.7%,日本5.3%,印度4%,其他国家占34.3%。
2019-2020财年前8个月,缅对中国贸易超过83亿(美元),其中进口45.8亿,出口37.4亿。
缅中边境木姐、雷基、清水河、甘拜地等四个口岸的贸易额为36.42亿,同比减少1.79亿。
(二)贸易结构。
缅甸商务部数据显示,本财年前10个月农产品出口额超过33亿美元,同比增加5亿美元。
农产品在所有出口产品中表现最好,占总出口额的22%。
缅甸主要向中国、新加坡等出口大米、碎米、豆类等农产品。
牛津商业集团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缅甸的经济复苏将比区域地区国家都要快。
缅甸政府采取新政策来减轻经济负担,为进出口贸易提供在线办理审批、放宽执照要求、减免税收、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建立救济基金资助受影响严重企业。
缅政府的经济救济计划重点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鼓励国内电子支付和电子商务发展。
中缅双方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附加值不断提高。
中国从缅甸主要进口初级产品,缅甸从中国主要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较为先进的服务贸易。
缅甸是云南省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中缅边贸额在缅甸的边贸总额上占比高达80%。
缅甸向中国出口的种类主要为珍珠宝石、矿物燃料等原材料,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为机电设备、车辆及零件等技术密集型产品。
“一带一路”下中缅边境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带一路”下中缅边境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王婕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杭州310018)摘要: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各国积极寻求区域合作机会,以期获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红利。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国和缅甸作为区域经济合作体内的两个国家,双方经贸往来日趋频繁,贸易成果日渐显著。
深入分析中缅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基建、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制约问题,促进经贸发展,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速优化贸易结构、解决贸易不平衡;加强政策沟通、促进政治互信。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缅边境贸易;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F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21)01-0032-02收稿日期:2020-09-03作者简介:王婕佳(1990-),女,浙江绍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
一、中缅边境贸易现状(一)中缅边贸成交额本文以2012-2018财年(2012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为例,统计了缅甸对外边境贸易总额以及中缅边境贸易总额,并对其做出分析。
2017-2018财年,缅甸边贸总额达84.64亿美元。
其中,中缅边贸额为67.54亿美元,占缅甸边贸总额的79.80%,同比增长1.63%。
在2013年“一带一路”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倡议”提出后,两国边境贸易额不断增加,一方面体现了国家政策对于边境贸易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边境贸易这部分,缅甸对中国有较高的依赖程度。
表12012-2018财年中缅边境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2012-20132013-20142014-20152015-20162016-20172017-201834.3342.6152.0071.5474.4084.6429.0035.8044.6058.4458.1667.5484.47%84.02%85.77%81.69%78.17%79.80%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驻缅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官网数据整理(/)(二)中缅边境开放口岸现状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与载体,中缅边境贸易主要依托口岸为载体。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 滇缅能源合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滇缅能源合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析发表时间:2020-11-11T10:30:48.84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作者:高秀芬党永龙[导读] 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倡议的背景下,中国新兴经济体对油气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消费重心发生了巨变,云南是“中缅经济走廊”的北端起点,滇缅能源合作有多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高秀芬党永龙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倡议的背景下,中国新兴经济体对油气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消费重心发生了巨变,云南是“中缅经济走廊”的北端起点,滇缅能源合作有多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本文从滇缅能源合作现状分析入手,进一步分析影响滇缅能源合作的因素并找出制约滇缅能源合作的“瓶颈”问题,针对问题有的放矢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既满足缅甸能源油气输出需求,又能实现云南能源保障需要,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滇缅能源合作;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对策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倡议提出多年,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能源合作是众多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项,能源消费重心发生了巨变,特别是天然气、石油等,而云南具有凸显的地理区位和经济优势,因此滇缅深入开展能源合作,既可以满足缅甸能源油气输出需求,又能实现云南能源保障需要,同时可以通过能源产业合作带动云南各方面经济全面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一、中缅两国能源现状分析(一)云南能源现状分析2019年,我国能源结构主要是以原煤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原煤约占能源生产总量的69.3%;其次为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18.0%;原油约占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的7.2%;天然气产量最少,仅占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的5.5%。
2018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1%;我国天然气净进口量达到1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2%,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3%。
云南省也面临传统能源产业过剩和投资需求旺盛的的矛盾,能源消费需求不足,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依赖于能源进口,电力产能过剩,电力需求疲软,煤炭需求减少,天然气市场培育滞后,云南省本土能源企业整体能力较弱,参与能源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跨境跨省能源开发投资面临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究
ESEARCH
■ 文/ 王婕佳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产业合作的SWOT分析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同年10月,他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缅甸和中国是两个有着2300多公里共同边境线的国家,而且缅甸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节点之一,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缅甸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通力合作,但缅甸正经历政治民主化转型和经济改革,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双边合作带来了诸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SWOT分
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
(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
胁)。
针对中缅产业合作进行SWOT 分析,
有利于趋利避害、互联互通、实现双赢。
1. 优势分析
自然资源禀赋充裕。
缅甸的森林资源
位居世界前列,其森林覆盖率达到50%左
右。
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钨、锌、铝、锑、
锰、金、银等,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
盛誉。
缅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2016财年
缅甸出口包括玉石在内的矿产品达9.3亿美
军。
以制衣产业为例,越南成衣厂的员工
基本月薪为97美元至130美元;中国大陆
在缅甸成衣厂的员工基本月薪为180美元至
240美元,与缅甸本地成衣厂32美元至64美
元的员工基本月薪相比,高出了数倍。
缅
甸由于劳工成本低、劳动力丰富及出口享
受关税优惠等便利条件,而逐渐被国际买
家视作是尚未开发的成衣生产中心与下单
采购的目标国。
2. 劣势分析
“民地武”问题。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
国家,有135个民族。
各少数民族均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