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效应会制约中国跨境经济合作区_省略_吗_以中越_中老和中缅的数据为例_杨荣海
经济“三重”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溢出及门槛特征

JRYJJ经济“三重”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溢出及门槛特征[摘要]基于我国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三重”开放视角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研究经济开放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经济开放能够显著缩小本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与区域差异;经济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一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伴随经济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经济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应由扩大变为缩小;经济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一地方财政支出水平的门槛效应,伴随地方财政支出水平跨越门槛值,经济开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应趋于下降。
[关键词]经济“三重”开放;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溢出;门槛效应[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69X (2022)06-0048-12DOI :10.19622/36-1005/f.2022.06.00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17CJL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整体性治理视阈下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研究”(41801119)。
[作者简介]陈作成(1987-),山东临朐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刘越(1998-),新疆库尔勒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学;郑荣清(1995-),福建泉州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学。
■陈作成,刘越,郑荣清一、引言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
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8.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相比于1978年的343.4元,实际增长近12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20年的17131元,实际增长近128倍。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综地理试题

C.沿线植被茂密D.运营里程较长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常温状态下,熟透榴莲的保质期为3天至5天。榴莲不易保存,销往全世界需要保鲜技术支撑,C正确。独特的口味、丰富的营养价值使榴莲市场需求量大,但不是榴莲能够销往全世界的主要原因,AB错误;海运的运输速度较慢,便捷的海上运输不是榴莲在全世界均有销售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
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综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榴莲是热带水果,因口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而获消费者青睐,原产地、主产地均在东南亚,在全世界均有销售。常温状态下,熟透榴莲的保质期为3天至5天。2021年12月开通的中老铁路,让东南亚榴莲运输成本、耗时进一步降低,给东南亚榴莲畅销中国带来多重利好。下图为中老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点睛】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受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再受外力侵蚀,形成现如今的景观。
永暑礁是南沙群岛一大型环礁,隶属海南省三沙市。礁坪在落潮至水位最低时出露海面,而潟湖水体与外海海水不易交换,只有高潮时外海海水才能漫入潟湖。潟湖内浮游生物的丰富度远高于礁坪。它的西南面建立了人工岛,码头上竖立着醒目的主权碑,正面刻着“永暑礁”三个特大红色字样。下图为永暑礁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从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贵州省全年多阴雨的原因。
(3)归纳黑龙江省湿地的形成条件。
(4)分析贵州省农业类型多样且商品率低 原因。
【答案】(1)贵州: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第06课走进经济全球化(精测word)-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1;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2·北京东城·高二期末)截至2022年1月29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5万列、运送货物超455万标箱、货值达2400亿美元,数字见证了它的成长。
仅十余载,中欧班列从“线段”变“网络”,由“有去无回”成“满载而归”,在全球流通不畅、运力不足的逆风中,这支“钢铁驼队”不断跑出加速度。
中欧班列不断迸发新活力( )①促进了中欧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②搭建中欧开放桥梁,助力各国外需为主的发展格局③促进了中欧贸易不断扩大,垄断全球商品服务市场④助力全球供应链安全畅通,增添全球经济复苏动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仅十余载,中欧班列从“线段”变“网络”,由“有去无回”成“满载而归”,在全球流通不畅、运力不足的逆风中,这支“钢铁驼队”不断跑出加速度。
中欧班列不断迸发新活力促进了中欧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助力全球供应链安全畅通,增添全球经济复苏动能,①④正确;②:各国以内需为主,而不是外需,②错误;③:“垄断全球商品服务市场”的说法错误,垄断的做法是错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2·北京海淀·高二期末)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
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
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
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
”这是因为( )A.经济全球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对它无能为力B.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机遇还带来挑战,挑战大于机遇C.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人们应积极修复这种缺陷D.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答案】D【解析】A:经济全球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对它并非无能为力,人们可以通过主观能动地发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A说法错误。
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探讨

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探讨论文: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探讨摘要:本文围绕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展开讨论,分析旅游合作区对于两地经济、文化以及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如何加强合作区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其综合实力。
关键词: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规划、建设一、引言跨境旅游合作区是指两国在边境地区通过共同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旅游开发区域。
它是中外旅游合作的一种新形式,对于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越两国之间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呈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二、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现状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位于广西东兴市和越南芒街市之间,是中越两国边境线上的主要商贸口岸和旅游区之一。
合作区依托边境优势,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引进国内外旅游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旅游产品。
目前,该合作区内的旅游资源主要以沿岸风光和文化特色景点为主,有北部湾南海坑道、莲花山险峰、太陽谷漂流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中越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三、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的优势和发展方向1.优势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具有以下优势:(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该合作区位于中国广西与越南的边境线上,具有地理位置优势。
该合作区同时还接近北部湾经济区,东南亚国家还是跨中国与东盟、南亚、南亚次区域交流和合作的重要门户与枢纽。
(2)旅游资源丰富。
该合作区内拥有众多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景区,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
(3)政策支持明显。
中国和越南有关部门对于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给予了政策支持。
中越双方协商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为旅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发展方向东兴—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1)深入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加强中越两国旅游资源交流与发展,推动旅游产品与文化、商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增强区域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冲突与合作——中越南海争端的历史、现状与对策研究

冲突与合作——中越南海争端的历史、现状与对策研究
杨荣命
【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1)001
【摘 要】中越南海争端作为两国难以逾越的障碍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尽管海上冲突
客观存在,但依托两国深厚的历史渊源,中越关系的复杂又不平凡的特征,加之双方已
建立和积累的合作根基,为今后双方的海洋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冲突无助于问题的
解决,唯有合作才能共赢,未来中越之间海洋合作机制的构建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
益的举措,是大势所趋,是两国必须付诸实践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双方共同努力转化冲
突,合作当先,尽早构建“中越良性有机磁场”,构建中越海洋合作机制或是可选择的
路径.
【总页数】8页(P106-113)
【作 者】杨荣命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云南财经大学 国际学生教育
管理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K921
【相关文献】
1.南海争端视域下的中越海洋合作 [J], 罗圣荣;黄国华
2.中越关系历史演变与南海争端 [J], 于向东
3.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越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为
例 [J], 何文聪
4.中越冲突的历史根源 [J], 吉尔·芒什隆;鹤云
5.中越边境农业科技合作现状与对策 [J], 李忻蔚;丁仁展;李立池;方俊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缅、中老、中越少数民族跨境婚姻行为的经济学思考

四、结果与讨论
文化传统和教育水平则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纠 纷的发生和发展。婚姻法律制度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也可能因为法律 制度的缺陷而引发纠纷。
五、结论与建议
五、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利用SPSS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婚姻家庭继承纠纷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教育水平、婚姻法律制度等因素对纠纷具 有重要影响。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纠纷,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
四、结果与讨论
四、结果与讨论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提取了4个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教 育水平、婚姻法律制度。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纠纷的影响最大,文化传统次之, 教育水平和婚姻法律制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带来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可能增加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增加纠纷的数量。
分析
分析
壮、傣、瑶、苗等民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对各自民族的婚姻家庭生活产生了 重要影响。首先,这些习惯法促进了民族内部的团结与和谐,保障了家庭成员的 权益。其次,习惯法对于规范婚姻家庭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此 外,这些习惯法传承了民族文化,使得各民族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不断适应时代的 发展。
3、瑶族的婚姻瑶族是一个支系繁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的山区。瑶族习惯法主张 婚姻自由,重视女方的地位和作用。在婚姻成立方面,瑶族习惯法规定男女双方 需经过双方父母同意,并履行一定的仪式。在夫妻关系方面,瑶族习惯法强调互 相扶持、尊老爱幼,注重家庭和谐。在子女继承权方面,瑶族习惯法通常遵循长 子优先的原则,同时考虑子女的实际贡献。
总结
总结
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以壮、傣、瑶、苗等民族为重点,涉及多 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这些民族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对于协调婚姻家庭关系、维护 社会秩序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 程的加快,这些习惯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各民族可以在保持传统的基础 上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我国跨境次区域合作进程研究与沿边经济圈形成展望

我国跨境次区域合作进程研究与沿边经济圈形成展望摘要:中国参与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都分布在边境沿线附近,参与各方都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通过开展有效跨境次区域合作,吸纳和运用各方面的资源,促进和实现邻近边境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望成为成熟的沿边经济圈,为我国和临境各邻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次区域合作;口岸体系;功能整合;经济一体化为缓解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以及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压力,建立强化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寻求新的贸易增长点,成为现实而又迫切的选择。
一、中国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现状中国的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是指中、俄、朝、蒙、韩参与的图门江地区开发;中国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参与的澜沧江——渭公河次区域开发;中国与中亚国家参与的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新丝绸之路)地区开发。
次区域经济合作地理上相互接壤,历史文化传统及民风民俗相似,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在历史上就已相当频繁,参与各方都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成为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比如,图们江地区的珲春在19世纪中期就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早在两千多年前,澜沧江一带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经济贸易交往的主要通道,存在着“四国五景”的传统友好往来关系;中亚五国从前苏联时代就与中国新疆开展过许多合作与交流。
二、我国次区域合作的主要特征(一)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国家、地方政府、国际机构的不同作用在次区域合作中,国家的作用是隐性的和间接的,但是政治的稳定是开展次区域合作的大前提,而且边境的通关制度方面涉及到海关、税务等行政权利向地方政府的让渡,国家的作用虽然是隐性的,但决不可忽视。
从合作的推进过程来看,次区域合作最早的受益方是沿边境地区,地方政府是合作的主体。
地方政府的政策安排使得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权成本较低,其承担的政治、经济风险也相对较小,不需要全国范围制度和行政的改变。
广西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背景下的中越跨境经济合作:机遇、挑战与对策

广西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背景下的中越跨境经济合作:机遇、挑战与对策作者:潘金娥来源:《东南亚纵横》2019年第06期摘要:由于中越两国边境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凸显、发展目标一致,加上两国高层的引领和企业的积极参与等多重积极因素推动,两国边境地区的经贸合作一向较为活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而导致两国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难以有效推进。
在广西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背景下,两国相关各方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机遇,将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廊一圈”“越南革新2.0”等战略合作设想进行对接,更大范围地推进两国跨境经济合作,以共同应对由于美国实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给两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机遇和挑战[中图分类号] F1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9)06-014-08Abstract: Th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border areas of China and Vietnam has always been active due to the prominen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consistent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border areas of China and Vietnam, as well as the multiple positive factors such as thebilateral high-level leadership 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s. However, the building of the Cross-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s of the two countries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promoted because of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approval of Guangxi Pilot Free Trade Zone, the relevant part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is policy opportunity to connect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ideas including the building of the cross-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the “Two Corridors and One Circle” and the “Vietnam Innovation2.0”, so as to promote cross-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a larger scale, and to jointly deal with the negative impact of unilateral trade protectionism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economies of the two countries.Key Words: Guangxi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ina-Vietnam Cross-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一、问题的提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迎来新机遇2019年8月26日,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包括《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上的广西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越、中老和中缅有着漫长的边界线,跨境居住的多个民族、人文和亲缘等关系是否会为中越、中老和中缅双方开展跨境经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发挥中介作用,对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带来促进作用,还是会形成合作双方的竞争壁垒,加剧市场分割,出现屏障效应,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中越、中老和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通道,双边贸易和投资如果可以得到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支持,其开放效果会更加明显,有效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必定会保证中国西南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谐。
一、文献回顾目前,关于边界效应的测算方法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从市场分割的角度,衡量某一国家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之间贸易流量,重力模型是主要方法。
第一类关于边界收稿日期:2013-09-23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2012年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科项目(SYSX201211)作者简介:杨荣海(1979-),彝族,云南昆明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昆明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产业经济;李亚波(1982-),女,云南昆明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边界效应会制约中国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吗———以中越、中老和中缅的数据为例杨荣海1,李亚波2(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2.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摘要:对近年来中越、中老和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概况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边界效应对中越、中老和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结论为:首先,中国与越南、老挝和缅甸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边界效应是存在的,突破边界效应来构架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次,以国家为主体的角度来测算中越、中老和中缅的边界效应,发现其对双方贸易流的影响非常有限。
但是,以边界省区为例,如云南的角度,发现边界效应对双方贸易流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
再次,云南地区中越、中老和中缅跨境经济区的有效建设,必将拓展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实践领域,跨境经济区的建设也将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双边经贸、投资合作的重要突破口。
关键词:边界效应;中越;中老;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图分类号:F4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94(2014)03-0073-12Vol.30N o.3MA R .2014国际经贸探索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第30卷第期2014年3月3效应的测定,Tinbergen(1962)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一次把引力模型引入国际贸易研究之中,之后引力模型成为经典研究双边或者多边贸易的理论基础。
Anderson(1979)建立了一个替代弹性不变的效用函数作为引力模型的微观基础,这成为了以后研究引力模型的标准范式。
McCallum(1995)运用加拿大的省级和国际的贸易流量数据,分别计算了加拿大国内贸易量和加拿大与美国的跨境贸易量。
Deardoff(1998)运用引力模型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如何影响区域内成员间的贸易关系,他认为两个国家的贸易量与其经济规模之积正相关,而与其空间距离负相关。
Anderson和Wincoop(2001)研究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数据,发现即使是在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进行的贸易,虽然已经极大的减少了传统贸易壁垒,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贸易额差距,而他们把这个原因归结于边境地区的贸易障碍。
Anderson和Wincoop(2003)完善了重力模型的研究范式,提出了一个有效的静态贸易摩擦估算模型。
第二类测算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阻碍作用,这类方法一般而言是从产业的层次上进行研究,模型的基础是Krugman(1980)提出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
Grossman等(2006)运用引力模型研究了异质性企业,零贸易流量时运用引力模型的问题,使用二阶段最大似然估计法,并使用probit非线性估计方法处理变量中部分为零时出现的有偏问题。
在国内的实证研究中,国内的学者大部分是从第一类的角度来展开分析,即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边界效应的分析。
李郇和徐现祥(2006)采用经典的Barro回归方程结合重力模型,对20世纪90年代江苏与浙江、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的边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王振波、朱传耿和徐建刚(2008)运用Barro回归方程结合重力模型对淮海经济区1995~2005年间的边界效应进行了定量测定,得出苏鲁豫皖四省边界效应存在着一体化边界和疏远型边界两种类型。
赵永亮、徐勇和苏桂富(2008)从产业的层次上运用垄断竞争贸易模型进行研究,他们利用1997年和2005年的多重面板数据,从中国28个省份和八大行业两个层面来获取中国贸易的边界效应。
关于中国对周边国家边界效应的研究,尽管中国各个边境省区均提出并实施了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思路,例如:广西提出了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战略(中国凭祥-越南同登、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云南提出建设中缅、中越和中老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吉林提出建设中俄、中朝两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中俄珲春-哈桑、中朝珲春-罗先跨境经济合作区),西藏提出建立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吉隆跨境经济合作区),但是,现有的研究并没有从边界效应的角度来探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途径,仅有胡超(2009)从中越边境的角度出发,认为通过边境地区城市化的要素集聚、分工深化和市场制度建立等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出把边境地区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取消要素自由流动限制和适度工业化的观点。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边界效应的测算方法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从市场分割的角度,衡量的是某一国家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之间贸易流量,重力模型是主要选择的方法。
第二类测算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阻碍作用,这类方法一般而言是从产业的层次上进行研究。
中国的学者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边境效应研究也日趋增多,但对中国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边界效应是否存在,特别是运用经典的重力模型分析各相关因素对边界效应的影响,提出突破边界效应来构架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论述是非常有限的;对中国与周边部分国家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仅仅限于描述,没有对开展跨境经济合作的内在机理、理论联系和实际承接模式进行大胆的探讨,特别是实证研究的较少。
二、现状分析边界是主权国家领土的分界线。
中越、中老和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恰好位于中国与越南、老挝和缅甸经济往来的前沿地带,边境区域的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否会对双方经济交往起到正效应的促进作用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般而言,边界效应包括边界屏蔽效应和边界中介效应两类。
边界屏蔽效应是指不同区域跨界往来和空间相互作用受到边界存在而产生的一种阻碍作用,是明显的负向效应。
而边界的中介效应是跨区域物质和信息交流的中介面,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社会交流、文化沟通越来越紧密,中介效应是明显的正向效应。
中越两国陆地边界线长1347公里,有许多对开的口岸和通道,包括两国已经开放的七对国家级陆地边境口岸(其中广西四个:东兴、凭祥、友谊关、水口;云南三个:河口、天保、金水河),以及四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其中广西三个:中国凭祥-越南同登、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和中国龙邦-越南茶岭;云南一个:中国红河-越南老街)。
广西凭详-越南谅山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主要由中国广西政府与越南谅山省政府谈判和签署协议,划定边境两边一定区域共同规划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共同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
中越两国希望把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成为中越两国经济深层次合作的试验区。
中国百色正在充分利用龙邦国家一类口岸的优势平台,进一步加强中国百色及越南高平省之间的经贸、文化、旅游、农业、工矿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以达到促进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边境口岸经济的发展,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目的。
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国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以推进中国河口-越南老街“两国一城”联动发展为目的,提升两国口岸综合能力,然后依托“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国经济合作区”,沿昆明-河口-河内-海防高等级公路和铁路(泛亚铁路东线),向两头扩展和延伸,以园区发展、口岸建设、特色产业群的培育以及州市县域经济发展为平台和支点,以真正推动昆河经济走廊的全面发展。
中老两国边界线长度为505.04公里,具体位置从中老边界东端点十层大山(柯拉山)到西端点澜沧江/湄公河主航道中心线中老缅三国交界点,包括中国磨憨-老挝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中老跨境经济合作区范围确定为核心区和支撑区两部分。
中方核心区为磨憨边境经济贸易区,周边支撑区为西双版纳州地域范围;老方核心区为磨丁黄金城经济特区,周边支撑区为南塔省。
①中缅两国边界线长度为2186公里,其中云南段1997公里,包括中国瑞丽-缅甸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以中国姐告(境内关外)边境贸易区与缅甸木姐市接壤区域建设两个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示范区,一是以进出口贸易、保税仓储、跨境旅游、展示展销、跨境金融服务功能为主的经贸服务示范区;二是以进出口加工装配为主的进出口加工示范区。
②在下文的论述中,将运用1996~2011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往来的数据,以中国西南中缅、中越和中老边界效应为具体考察对象,探讨如何突破边界效应以构造中缅、中越和中老跨境经济合作区有效模式。
为了把研究的内容更为具体,本文还选择云南与越南、老挝和缅甸进行边界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从具体地域的角度来考察边界效应的变动趋势。
三、模型的构建及变量描述模型的选定,从前文所论述的第一类模型出发,衡量中越、中老和中缅各个经济单位之间贸易流量,为了扩大样本容量,运用1996~2011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往来的数据,这样可以更好地凸显出中越、中老和中缅接壤的边界效应,采用双边贸易流量估计模型(1):ln X ijt=β0+β1ln(Y it×Y jt)+β2Adj ij+μijt(1)同时,为了讨论更为深入,还以与越南、老挝和缅甸有接壤的云南为视角,衡量云南与越南、老挝和缅甸各个经济单位之间贸易流量。
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与模型(1)进行比较分析。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运用2005~2010年云南与东盟双边贸易往来的数据,采用双边贸易流量估计模型(2):ln X ijt*=β0*+β1*ln(Y it*×Y jt*)+β2*Adj ij*+μijt(2)为了凸显出中越、中老和中缅陆地接壤与其他东盟国家的差异性,需要设置一个虚拟变量,以观察边境地区产生的边界效应。
此外,鉴于中国西南地区与周边国家建立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兴起于2007年,如2007年广西和越南相关省份签署地方政府间相关框架协议(备忘录),规划建立中国凭祥-越南同登、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和中国龙邦-越南茶岭三大跨境经济合作区(王军伟、李勍,2010);2008年,云南省正式向国务院提交设立中越、中缅、中老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方案;国务院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提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建设河口-老街、瑞丽-木姐、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