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关系分析资料

合集下载

中缅发展战略(2篇)

中缅发展战略(2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缅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

本文旨在分析中缅发展战略的背景、现状及未来展望,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两国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一、引言中缅两国山水相连,人民友好,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传统友谊。

近年来,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成果丰硕。

为进一步深化中缅发展战略,实现共同繁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中缅发展战略的背景1. 地缘优势中缅两国地理相邻,边境线长达2 194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交通网络。

两国地缘优势为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2. 经济互补性中缅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产业结构互补性强。

我国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缅甸在矿产资源、农产品等方面具有潜力。

双方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 政治互信中缅两国在政治体制、发展道路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政治互信基础良好。

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关系日益密切。

4. “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为中缅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旨在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

缅甸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与我国合作潜力巨大。

三、中缅发展战略的现状1. 经济合作(1)贸易往来:近年来,中缅贸易额持续增长。

我国已成为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

双方在农产品、矿产资源、制造业等领域合作密切。

(2)投资合作:我国在缅甸投资领域广泛,涉及能源、矿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我国企业在缅甸的投资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2. 互联互通(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积极参与缅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中缅油气管道、中缅公路、中缅铁路等,为两国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

(2)电力合作:我国与缅甸在电力领域合作密切,共同开发水电资源,满足两国能源需求。

3. 文化交流(1)教育合作:我国在缅甸设立了多所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学,增进两国人民友谊。

中考历史知识点:中缅建交70周年

中考历史知识点:中缅建交70周年

中考历史知识点:中缅建交70周年但求日积月累,收获于细微;不要左顾右盼,专注于自我。

热点链接材料一:20__年1月17日至18日,国家主席应邀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

主席新年首访缅甸,是党中央着眼外交全局采取的一次重大周边外交行动。

材料二:6月8日,国家主席同缅甸总统温敏就中缅建交70周年互致贺电。

“建交70年来,中缅传统胞波情谊历经风雨、坚如磐石。

两国关系提升,各领域合作深化,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双方近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相互支持、守望相助,生动诠释了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精神。

今年1月我对贵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同你就新形势下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推动两国关系进入新时代。

”考点链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 新中国成立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50年代: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首次提出①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国家)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其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共同倡导: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等三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3)影响:在国际上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B.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时间:1955年;地点印尼万隆;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2)方针提出:针对帝国主义阴谋和各国问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70年代:“梅开三度”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时间:1971年10月25日;会议名称:第26届联大。

(2)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除出去。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举措,旨在推动沿线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与缅甸开展了密切的经贸合作,双方合作积极推进,为两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助力。

一、经济合作持续深化中国是缅甸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与此同时,缅甸对中国的出口也在逐年增加。

2020年,中缅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42.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8%。

同时,中国对缅甸的直接投资增长迅速,涉及到缅甸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

此外,中缅两国在能源、农业、交通运输、贸易等领域的经济合作也在不断深化。

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双方合作缅甸被视作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战略通道,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7年,中缅两国签署了《中缅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将中缅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促进了两国的合作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缅两国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和产业转移等领域的合作,并通过加强铁路、公路和水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起了更加完善的贸易网络。

三、带动缅甸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缅甸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推进中缅经济合作,中国已经成为缅甸的第二大投资来源国。

同时,中国的投资也为缅甸带来了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转移等多种经济活动,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此外,中缅两国的合作也为缅甸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缓解当地就业压力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中缅两国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在互利共赢、合作共赢的原则下,两国经贸合作势必会继续深化。

这也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文化与缅甸

中国文化与缅甸

缅甸文化与中国自古以来,中国和缅甸就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间有漫长的边境线(泰国1800公里,印度1100公里)。

边境线两边居住着同源跨境民族,语言相通,文化相近,往来频繁。

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缅两国就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开展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

众多史料记载说明,中缅历史上关系非常密切。

比如《后汉书》记载,当时掸国国王三次派使节与中国通好,公元120年还派来了杂技团。

而唐代时的骠国与我国的关系更为密切。

骠国曾是南诏王朝的属国,公元801年由南诏王引荐,骠国国王雍羌派王子舒难陀率领使团和乐工35人,经瑞丽-南诏-成都到长安,历时一年的长途跋涉,终于在802年到达长安,为唐朝朝廷献乐。

当他们演奏乐曲时,是用海螺壳和镌刻精美的铜鼓来伴奏的,这种铜鼓与唐朝“南蛮”富室豪酋拥有的铜鼓非常相似。

唐德宗授其国王以太常卿、舒难陀以太仆卿之号,中国诗人白居易等为此作了《骠国乐》。

缅甸的史籍虽然不多,但著名的《缅甸大史》和《琉璃宫史》等也都记载缅甸与我国交往的史实。

还有完成于1670年的《华人莅缅各地记》记载了从上古时期一直到逃亡缅甸的明朝永历帝被送回国这段历史,这本书在1955年由缅甸著名爱国诗人德钦哥得迈校订。

缅中友好协会印成小册子。

中缅交往密切,同族同源,为什么影响力不如印度文化:1.自蒲甘王朝上座部佛教在缅甸取得统治性地位后,凡不符合该教义的思想、主张都受到排斥和制约,因此中国文化在缅甸的传播受到限制。

2.从1885年缅甸贡榜王朝被英国人所灭到1948年脱离英联邦独立,其间占领缅甸时间比较长,出于他们统治目的,有意淡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甚至故意破坏一些中缅往来的历史文化古迹,并对一些事实进行曲解性分析。

3.由于经济实力关系,缅甸的考古事业不够发达,对文物的发掘和研究不够。

4.缅甸地处炎热潮湿的环境,对文物的长期保存非常不利。

历史上中缅关系友好是主流,但也有战争小插曲。

1287年元代征战缅甸成一度进入蒲甘,逼近卑谬。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分析“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旨在促进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的共同繁荣发展。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国家,中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

首先,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缅甸在贸易上的合作逐渐增强。

2019年第一季度,中缅贸易额达到28.64亿美元,同比增长8.5%。

中国是缅甸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缅甸也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之一。

此外,中国企业投资缅甸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涉及能源、基础设施、农业等领域。

同时,中国与缅甸还在互联互通、电力贸易、物流、矿产资源等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

其次,中国与缅甸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进展顺利。

中国与缅甸共同打造的各项基础设施项目,包括缅甸深水港项目、缅甸与中国铁路联通项目、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等,都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善缅甸的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将与中国的东盟自贸区建设相呼应。

最后,中国与缅甸在自由贸易区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

自2010年缅甸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缅甸已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多个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与缅甸自2005年起开始了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磋商,在此基础上,两国还将继续就更加广泛、深层次的自贸协议进行磋商。

综上所述,中国与缅甸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经贸合作正以不断增强的态势发展。

双方合作领域已经涵盖了贸易、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农业等多个领域,未来还有望在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这将对中国与缅甸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缅关系发展历程概述

中缅关系发展历程概述
年至2000年 二,2001年到2009年 三,2010年到现在
第一阶段:初步发展
• 1988 年 9 月缅甸发生政变,军人集团掌控国家政 权 • 美国率先对缅进行经济制裁,撤回驻缅大使,并 • 停止对缅经济援助。西方国家也相继对缅实施经 济制裁。日本、印度开始也追随西方国家对缅制 裁。面临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为打破外交上空 前孤立困境,缅甸努力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
• 2011年5月,缅甸总统吴登盛访问中国,与胡锦 涛举行了会谈,两国发表了《关于建立全面战略 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体现着两国关系保 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 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星期五通知国会, 将根据人民的意愿,在本届政府任内搁置兴建伊 洛瓦底江密松水电站项目。这个项目涉资36亿美 元,与中国合资兴建,是缅甸最大的水电站,两 国关系出现转折。
• 2009 年 12 月 19~2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缅 甸,将中缅关系的发展推向高潮。
第三阶段:出现转折,关系受到挑战
• 2010 年 11 月 7 日,缅甸根据新宪法规定 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 • 2011 年 3 月 30 日,吴登盛就任总统上台 执政,标志着统治缅甸 40 多年的军政府正 式向文官政府交权。同时,缅甸政府释放 被禁多年的昂山素季,拉开政治改革序幕。 新政府实行新的全方位外交政策。
• 美国重返亚太 美缅关系的改善 • 2011年1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缅甸, 开启了美缅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 2012年,美国与缅甸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 2012 年 11 月 19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缅甸 的“历史性”访问。标志着美缅关系的进 一步升温。
• 受到美国的影响,西方国家相继发展与缅 甸关系。并且逐渐放开了对缅甸的经济制 裁,同时还给予缅甸贷款以及经济援助。 • 西方国家加快了对缅甸的战略拉拢,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中缅关系的发展。有人预测, 中缅关系会因此出现倒退。

缅甸地缘区划和中国之对策重点讲义资料

缅甸地缘区划和中国之对策重点讲义资料

缅甸地缘区划和中国之对策摘要本文力图从历史和地缘政治角度分析缅甸的地缘区划以及分析中国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政策下之战略目标。

1,中南半岛之历史地理背景:中国观点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说,中南半岛乃至整个东南亚南洋地区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古典时代扩张所未能完成的部分。

如果西方殖民时代晚来500年,中国理论上能把领土范围推进到新加坡,并吃下大部分的菲律宾,当然也许会残留部分的爪哇群岛。

以下地图1给出了一个中国帝国时代的藩属等级秩序表。

以东南亚来说,附属区域分为四种类型(非严格学术划分,但在此有严肃理由)第一类,附庸国(dependent state),典型代表朝鲜(模范附庸国)和越南(伪模范附庸国)。

特征,该国历史上部分或者大部分曾经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在给中国皇帝的信中衷心称臣,中国皇帝常常遏制不住一种说不清楚的冲动要把它们重新收回来。

朝鲜在唐朝最终走向分离,越南则在唐末宋初完成这一从领土到附庸国的转变。

表现在近代历史上的证据,朝鲜和越南分别被日本和法国接管的时候法律上(以殖民时代国际法观念为准)需要清王朝的一纸条约作为承认,而其他所谓朝贡国地区则没有这样明显的要求。

附带说下,朝鲜和越南模范之真伪表现在:朝鲜国王里里外外衷心称臣,老老实实用中央帝国年号。

越南国王则除了给中国皇帝写信的时候敷衍下,在自己家里却是自称皇帝,僭用年号的。

第二类,争夺区域,我列出了三块区域,区域1是今天的缅北,大部分划分为缅甸克钦邦,另外一部分是实皆省部分,但是主体都是少数民族区域,并且是山地河谷。

区域2的正式名称是掸邦高原,区域3是老挝北部山地,他们分别从西而南沿着云南省边界一字排开。

我称之为土司部落区。

这个区域,历史上被边界之外的强权反复争夺,偶尔会自行建立本地政权,但是这样的政权一来很少长期维持,二来该地区的独立政权从未对外产生过影响力。

而外界强权也从未,无论从缅甸、泰国、越南还是中国来说,也从未对于这三个区域的控制达到无可争议并持久化过。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缅甸的经贸合作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旨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
和增强其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

缅甸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员之一,中国与缅甸
的经贸合作也在不断加强和深化。

一方面,中国与缅甸之间的经贸关系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和缅甸的贸易往来就
相当频繁,而且相互之间的贸易额一直都非常可观。

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更是为两
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机遇和平台。

在这一框架下,中缅两国的经贸关系得以进一步
提升,尤其是在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更是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另一方面,中缅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两国之间具有地缘优势。

中国与缅甸之间的贸易也主要是基于边境地区的贸易。

两国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两国之间的边境贸易额已经占到了缅甸国际贸易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其次,两国具有重要
的互补性优势。

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缅甸则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原材料
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

两国在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都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相信经过不断地合作和协商,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总体来看,中国与缅甸之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势头十分良好。

未来,两国还可以在更多
领域进行合作,比如教育、文化、旅游等非经贸领域。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缅两国的合
作将更加的紧密与深入,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8/2018
10/18/2018
缅甸经济 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人民所得约780美元,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 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等。其国土的森林覆盖率达50%,林区产硬木和贵 重的柚木。工业有碾米、木材、石油开采、小型机械制造、矿产等部门。矿产有 锡、钨、锌、铝、石油、钢玉及玉石,其中红宝石及翡翠之质量全球最高。 总统 1:苏瑞泰(1894-1962) 执政时间:1948。01.04-1952.03.16 2:巴宇(1887-1963)执政时间:1952.03.16-1957.03.13 3:温貌:(1916-1989)执政时间:1957.03.13-1962.03.02 4:奈温(1911-2002)执政时间:1962.03.02-1981.11.09 5:山有(1918-1996)执政时间:1981.11.09-1988.07.25 6:盛伦(1923-2004)执政时间:1988.07,25-1988.08.12 7:埃哥:只剩时间:1988.08.12-1988.08.19 8:貌貌(1928-1997)执政时间:1988.09.18-1988.09.23 9:苏茂(1928-1997)执政时间:1988.09.23-1992.04.23 10:丹瑞(1933—)执政时间:1992.04。23-2010.03.30 11:登盛(1945-)执政时间:2011.03.30-
1:新中国成立后
中缅历史
▲中方由于“文化大革命”“左”倾 思想干扰了其对外政策, 向外输出 革命,公开支持缅甸国内共产党的斗 争。 缅甸对中国疑虑增加,出现反华排 华倾向,双方关系恶化, ▲1969年3月,缅甸照会中方, 《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于1970年5月14日期满后予以终 止,至此,中缅关系跌入低谷
10/18/2018
中缅外交历史 1
新中国成立后
2
冷战时期
3
60年代后期
4
70年代初期
5
80年代末90年代初
6
1988至今
中缅历史
▲ 新中国成立后,缅甸实 行承认新中国,发展对华友 好关系的对华政策。 ▲ 1950年6月8日,中缅建 立外交关系。
2:冷战时期 ▲ 中缅双方克服国际冷战格 局对双边关系的消极 作用与不利影响,两国睦邻 友好、和平合作关系 和两国人民之间的“胞波” 友谊迅速发展 ▲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 础上,两国睦邻友好关 系逐步稳定发展
10/18/2018
: 南 下 印 度 洋 , 突 破 马 六 甲 困 局
1
10/18/2018
10/18/2018
: 美 国 在 亚 太 的 战 略 布 局
2
10/18/2018
: 禁 毒 合 作
3
10/18/2018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 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 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以“金三角”闻名于世界。 ▲缅甸致力于2014年成为无罂粟种植国家 ,中缅两国签署罂粟替 代种植行动方案,中国支持企业帮助“金三角”发展罂粟替代产业 。 ▲在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下,“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量的 份额已从1998年的66%下降到2006年的12%。近年来, “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老挝全国已基本实现罂粟禁种。 ▲缅甸罂粟种植面积已从最高年份的248.7万亩降至27.9万亩, 比2004年的95万亩减少了70%,为历史最低
10/18/2018
政治
◆缅甸主要政党包括全国民主联盟和掸族民主联盟,他们活动大都被政府约束。 其他还有一些代表少数民族利益的政党。缅甸民族团结党代表军队,由一个名为 缅甸联邦巩固和发展协会的组织支持。 ◆1990年人民议会选举由昂山素季由昂山素季所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 以超过60%的选票赢得了超过80%的国会席位。但是,昂山素季却 在选举后遭到军政府的长达六年的软禁,并数次入狱,其后仍被软禁。 昂山素季因身为缅甸的民主推动者获得了国际的赞誉,在1991年更获得 了诺贝尔和平奖,但自1990年的选举至今,昂山素季仍多次前后被政府软禁, 军政府对于她人身的控制与监视一直没有停止过。尽管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 科菲·安南曾向丹瑞请求释放昂山素季以及有来自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压力, 在2006年5月27日缅甸军政府仍再延长了对昂山素季一年的软禁。虽然该 政府正面临着国际上的孤立局面,他们仍旧宣称此为1975年国家保护法案 授予的权力,即理论上政府有关押任何人的权力。缅甸的问题首次被 联合国安理会提及是在2005年12月召开的一次非正式研讨会上。东南亚国家联盟 在对缅甸政府表示失望之余,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内部国会缅甸核心小组会议 之外,尚陈述了缅甸缺乏民主的问题。 ◆2012年4月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当选缅甸国会下议院议员,并于5月2日正式上任
10/18/2018
基本资料
面积:676,578平方公里(世界第40名) 首都:内比都(2005年至今)仰光(2005年之前) 最大城市:仰光 人口:总人口60,280,000人(2010年估计) 人口密度73.9人/平方公里(世界第119名) 官方语言:缅甸语,英语 民族:缅族(68%)克伦族(7%)掸族(9%)等共有135个民族 主要宗教:85%信奉佛教,其他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独立日:1984年1月4日 国家领袖:总统:吴登盛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2013估计)总计:1111.20亿美元 人均:1711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总计:594.27已亿美元人均:915美元(第155名)
中缅关系
By—张惠
缅甸介绍
战略利益
Hale Waihona Puke 中缅外交历史 中缅存在的问 题
前景展望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 临西藏高。在东边与 中国相连,东南与老 挝泰国相接,西北方 向与印度和孟加拉国 接壤,西南濒临孟加 拉湾和安达曼海。是 唯一与两个亚洲大国 中国和印度接壤的东 盟国成员国,扼守印 度洋与太平洋要道马 六甲的入口。
10/18/2018
地缘战略 缅甸对于中国有非常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
1:南下印度洋的理想通道,突破马六甲困局 2:冲破美国战略包围,拓展发展空间的突破口 3:为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4:有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发展 5:确保西南边境安全定 6:有利于改变中国形象,提高国际地位 7:禁毒合作 8:恢复湄公河国际大道畅通与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