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分析与建议

合集下载

中国国际贸易的地区差异与区域合作分析

中国国际贸易的地区差异与区域合作分析

中国国际贸易的地区差异与区域合作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然而,中国国际贸易的地区差异对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中国国际贸易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区域合作的影响。

一、中国国际贸易的地区差异中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外向型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导致了中国国际贸易的地区差异。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位置差异:中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因其便利的交通网络和临近主要贸易伙伴的优势,成为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

而西部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缺乏便利的港口和较低的产业集聚效应,国际贸易规模较小。

2.产业结构差异:中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明显,影响了对外贸易的类型和规模。

东部地区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出口型企业较多,主要出口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加工制造产品。

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以资源型产品出口为主,如能源、农产品等。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市场规模大,吸引了大量外资。

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国际贸易规模较小。

这种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地区间的贸易差异。

二、地区合作的必要性由于中国国际贸易的地区差异,区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区域合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为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区域合作,可以促进各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

东部地区可以提供技术、资金和市场支持,中部和西部地区可以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

各地合作可以加强资源共享,提高贸易效率。

2.产业协同发展:区域合作促进地区间的产业协同发展。

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和中部西部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可以实现互补,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贸易壁垒降低:区域合作可以推进贸易壁垒的降低。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和自贸区的建设可以促进贸易便利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中国与周边地区的贸易更加顺畅。

三、区域合作的主要形式中国国际贸易的地区差异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得以弥补和发展。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分析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分析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分析作为中国周边重要地区,东南亚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个地区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近年来,双方的联系与合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实状况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中国与东南亚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历史背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有着悠久的贸易和文化往来。

从云南出发的南方丝绸之路就在唐宋时期贯穿了东南亚,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传播功不可没。

此外,东南亚地区在中国古代地理学者眼中称为天竺,“天竺”在梵语中指印度,但它亦代表印度与东南亚地区的联系。

在中国南海周边,泉州和广州等沿海城市在唐、宋时期与东南亚文明交往频繁,使得南海周边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而中国也因此吸收了不同文化和技术成果。

20世纪初,东南亚地区属于欧美列强殖民地范畴,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东南亚地区具有战略重要性。

为了解放台湾,中国曾一度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故不乏亲中的土著领袖。

但是,最终新政府受制于美国于是逐渐放弃了东南亚,转而向苏联寻求支持。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能持续发展至今,也可以说是一种缘分。

现实状况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于2004年达成自由贸易协议,建立了全面的经贸合作关系。

此外,中国还与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一些经济合作区,如南宁-河内经济走廊、昆明-新加坡通道等等。

在贸易方面,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更加紧密,贸易额也在逐年增加,到2019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突破6300亿美元,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旅游也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国旅游市场上,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热门旅游景点。

据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通过陆路、航空、游轮等多个渠道出境的游客数量达到1.4亿人次,其中东南亚地区成为了中国游客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

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这些游客是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

他们的到来为东南亚国家带来了消费需求和就业机会,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于将勐满通道升级为国家级陆路口岸的建议

关于将勐满通道升级为国家级陆路口岸的建议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创造》杂志收稿日期:2020-03-11作者简介:吕琼梅,女,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省情和资政研究院邻国政党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东南亚政党与政治研究。

近年来,我国口岸正经历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被动开放到主动谋开放、从重数量规模到重科学布局规划的发展历程。

就云南来说,目前一些具备口岸开放条件的边境通道还未正式开放为国家级口岸,导致云南沿边区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云南省的开放程度和发展速度。

勐满通道是《中老边界制度协定》的协议通道。

近年来进出口商品日益丰富,大宗商品交易增长显著,口岸贸易日趋繁荣兴盛,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已逐渐发展成为云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又一个切入点和云南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勐满通道升级为国家级陆路口岸,将进一步完善云南省开放口岸立体网络,加快我国沿边开放步伐和建立更加完善的沿边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可行性(一)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勐满通道,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满镇境内,距勐腊县城56公里,距州府景洪市180公里,距老挝南塔省勐新县城17公里,距老挝湄公河班相果口岸84公里。

东与尚勇镇相连,西、北与勐捧镇毗邻,南与老挝南塔省的勐新县接壤。

对外可辐射东南亚国家;对内通过昆明可达西南等省市。

勐满通道的升级,可扩大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

从勐满通道出境,通过班相果码头,一天内可达泰国清盛码头,经老挝向东可进入越南,向南可达柬埔寨、马来西亚,向西可达泰国、缅甸。

经老挝会晒到泰国清孔口岸228公里,到泰国首都曼谷约1000公里,勐满通道是我国通往老挝的重要陆路口岸和通向东南亚国家的便捷陆路通道。

勐满通道的开放升级还有利于促进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有机衔接,促进“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GMS 合作机制整合,推动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合力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延伸,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

加强对外交往维护主权和安全

加强对外交往维护主权和安全

加强对外交往维护主权和安全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对外交往成为了各国间交流合作以及维护主权和安全的重要途径。

为了确保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我们必须积极加强对外交往,防范各种安全风险。

本文将从促进双边关系、加强多边合作和优化外交手段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安全。

一、促进双边关系促进双边关系是加强对外交往的重要方面。

首先,我们应致力于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互信。

通过建立各种对话与合作机制,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从而为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我们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往。

加强与邻国的合作,互利共赢,维护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人文交流以及安全合作,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

二、加强多边合作加强多边合作是维护主权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首先,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

加入并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扩大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为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安全提供良好平台和合作机会。

其次,我们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坚力量,我们应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构建更加牢固的南南合作机制,共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时,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努力构建稳定、繁荣的地区合作架构。

三、优化外交手段优化外交手段是加强对外交往的必要举措。

首先,我们要加强外交宣传工作。

利用新兴媒体,加强对外交往的宣传力度,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了解和认同,维护我国形象,树立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其次,我们要加强外交智库建设。

充分利用专业智库,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建议,为我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起到支持和指导作用。

最后,我们要加强人才培养。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外交队伍是加强对外交往的长远之策。

通过加强培训与交流,提高外交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为我国对外交往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孟连口岸

孟连口岸

云南口岸之孟连陆运口岸院-系: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专业:物流管理年级:2010目录一、口岸概况 (3)二、孟连口岸2005年—2012年运行经济数据 (4)三、孟连口岸近八年相关经济数据分项统计与分析 (7)四、发展前景及趋势 (9)五、发展建议 (10)附录一:云南口岸综述 (11)附录二:资料来源 (12)孟连陆运口岸一、口岸概况孟连口岸于199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国家二级开发口岸,2006年列入国家‘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建设,原二类口岸1转新开口岸建设,2007年12月11日实现移址通关,现有勐阿和芒信两条通道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各国。

口岸开通20年来,完善了联检楼、查验货场、口岸道路、互通大桥、海关和检验检疫生活区建设,目前已达到国家一类口岸的验收标准,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到此开展对缅甸的边贸业务,边境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孟连口岸具有通往泰国及东南亚各国的独特优势。

孟连口岸与邻国缅甸掸邦第二特区接壤,国境线长133.399公里。

距思茅225公里。

有经省政府批准的6条陆路通道通往缅甸,其中有出境公路两条,即勐啊和芒信。

县城经芒信通道至缅甸大其力360公里,到孟连口岸泰国清莱府415公里,或由景栋西行至仰光1347公里,县城经勐啊通道至缅甸曼德勒586公里2。

图一:孟连口岸区位图11二类口岸是指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管理的口岸.(百度百科)2资料来源:国务院新闻办网/zt2008/2008bjay/ayfw/cfzn/200802/t150547.htm 谷歌地图/maps?q=%E4%BA%91%E5%8D%97%E5%9B%BD%E5%AE%B6%E7%BA%A7% E5%8F%A3%E5%B2%B8&hl=zh-CN&newwindow=1&safe=strict&prmd=imvnsfd&biw=1368&bih=681&ie=UTF-8&sa=N&tab=il 云南省电子口岸门户网/egms/147499484866150400/20120904/333410.html“十一五”期间,按照国家一类口岸标准,累计投入资金8554万元,完成勐康大桥、口岸通道、联检楼、国门、查验货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口岸环境明显改善,整体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口岸的经贸往来方式已从以地方边境小额贸易为主逐步转向以一般贸易、转口贸易、加工贸易、劳务输出、经济技术合作为主,初步形成以发展边贸和旅游为主,集商贸、旅游、进出口加工、仓储、通道服务、旅游产品六大功能为一体,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前沿开放口岸。

一带一路”下的云南机遇

一带一路”下的云南机遇

在上月召开的第十二届东盟华商会上,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作了40多分钟声情并茂的主旨演讲,主题即是“‘一带一路’战略与海外华商发展机遇”。

他提出,云南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并深入阐述了海外华商在云南发展的机遇,令人耳目一新。

“一带一路”下的云南机遇李肇星认为,云南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

从区位看,云南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并通过中东连接欧洲、非洲。

云南是亚洲的地理中心,省会昆明是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是南北方向贯通亚洲南北泛亚铁路等国际大通道与东西方向联系亚非欧三大洲,贯通三大洋的新亚欧大陆桥的交汇枢纽。

独特的区位优势,凸显了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

李肇星认为,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四大战略机遇:一是可以依托桥头堡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重要门户作用,云南可以借助桥头堡建设的良好政策沟通,在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做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二是可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区域合作高地作用,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升级版。

三是可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睦邻外交战略通道作用,推进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开拓新的战略通道和战略空间。

四是可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先行先试区作用,着力提升沿边开放步伐。

云南可以充分依托现有的滇中产业新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充分发挥南博会、昆交会、边交会在对外开放中的平台作用,提升沿边开放型经济水平。

海外华商投资云南机会多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和华商积极参与云南的建设和发展,帮助云南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帮助云南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住在国与云南的经贸合作,建立起云南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纽带。

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边境经济贸易管理实施办法》.doc

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边境经济贸易管理实施办法》.doc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边境经济贸易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发文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文号:云政发[1996]121号发布日期:1996-6-28执行日期:1996-7-1生效日期:1900-1-1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边境地区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积极发展与我国毗邻国家间的边境贸易与经济合作,走出了一条加快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子,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增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巩固和发展我国同周边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国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对边境经济贸易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这对我省边境经济贸易发展带来了一次严峻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讲纪律,顾大局,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按照调整、规范、完善、发展的方针,采取切实措施,继续保持和促进我省边境经济贸易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促使边境经济贸易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2号《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已以云政发〔1996〕20号文件转发)及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发的有关配套文件,省人民政府制定了《云南省边境经济贸易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云南省边境经济贸易管理实施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我省边境经济贸易的规范管理,维护边境经济贸易的正常经营秩序,促进边境经济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边境经济贸易,系指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和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与毗邻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有陆地接壤的边境县(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边境开放城市的辖区(以下简称边境贸易地区)。

即:富宁、麻栗坡、马关、河口、金平、绿春、江城、勐腊、景洪、勐海、澜沧、孟连、西盟、沧源、耿马、镇康、龙陵、潞西、畹町、瑞丽、陇川、盈江、腾冲、泸水、福贡、贡山26个边境县(市)第四条省对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局(以下简称省周边局)负责管理、指导和协调全省边境经济贸易工作。

云南省打好“三张绿色牌”推动经济社会新变革

云南省打好“三张绿色牌”推动经济社会新变革

10大众商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安排,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全面优化云南省运营和商业环境,做优、做强、做大本土特色产业。

一、云南省如何打好“三张绿色牌”第一,云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

通过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建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加快昭通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确保水电铝材一体化在建项目全部投产等一系列举措,2019年实现能源产业增加值1200亿元以上。

第二,云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结合发展实际,突出创品牌、育龙头、占市场,力争再引进投资。

第三,云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提升云南省知名度及美誉度,使云南省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聚集地,国内、外游客休闲度假区。

结合发展实际情况,着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行业发展,优化旅游生态环境。

同期,整合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

二、云南省以绿色为发展底色、以绿色品牌高质量占领市场云南省提出要全力打造“三张绿色牌”: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涉及的行业同样是云南省与南亚、东南亚地区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

绿色能源方面,云南省企业投资合资的电网、水电站在东南亚“遍地开花”。

以云南省同柬埔寨合作为例,涉及多方企业携手开发的桑河二级水电站,是柬埔寨最大的水电工程,该水电站于2019年投产使用,成为滇柬能源合作的典范。

绿色食品方面,云南省要利用好东南亚地区在土地、气候、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特色种植、养殖及绿色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名牌创建、龙头培育、有机认证、平台建设等合作与发展。

此外,云南省将以康养和旅游资源优势同东南亚地区加强在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未来,云南省将继续加强水电、油气、煤炭等能源的合作开发,推动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利用技术、严格的环保准入和资金等条件,与南亚、东南亚地区在产业培育和资源开发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推进水电、铝材和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共同拓展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现状分析 一.云南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现状 云南省位于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结合部,与越南、缅甸、老挝三国山水相连,边境线长达4061公里,占全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有国际级岸口20个,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有“贯通两个大洋、连接三大市场”的综合区位优势。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为云南这一地处中国西南边地的省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云南凭借其独特区位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周边为基础、次区域为核心、涵盖东盟和南亚,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性国际合作框架。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过了近20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云南省与周边国家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并与周边国家共同培育了包括双边和多边性质在内的多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诸如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会展活动也密切了云南与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 2011年云南边境贸易总额达20.08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3%,同比增长15.8%。其中,出口12.16亿美元,同比增长23.19%;进口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01%。

二.我国与东南亚经贸合作现状 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一直在云南省的对外贸易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由于地缘经济的优势,云南的对外贸易主要靠与东盟的合作来支撑。多年来,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总量一直维持在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8%~35%的水平。 2011年云南省对东盟贸易又创新高,进出口贸易额接近60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11年,云南与东盟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9.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2%。其中,对东盟出口3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4%;从东盟进口24.1亿美元,同比增长43.9%。从云南对东盟各国贸易情况可看,缅甸仍未云南的贸易伙伴之首,越南、泰国、老挝等居其后。

2.1云南与缅甸的经贸合作 缅甸不仅是云南省与东盟贸易的十大贸易伙伴之首,也是云南省所有贸易伙伴之首;同时又是云南通往南亚的必经之路和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中缅经贸合作取得长足发展,合作领域已经从原来单纯的贸易和经援扩展到工程承包、投资和多边合作。2009年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贸易总额为29.07亿美元,中国成为缅甸第三大贸易伙伴和投资国。其中,云南与缅甸的贸易总额为12.27亿美元,占中缅贸易的42.2%,缅甸是云南省第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双方携手努力,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云南与缅甸双方产业互补性很强,经贸合作关系广阔。云南在资金、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比较优势,缅甸则在矿产资源、市场、劳动力成本等方面有优势,我省企业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境外投资、境外加工贸易、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工程承包等多种形势,在矿业开发、烟草加工、制药、机械制造、生物资源开发、旅游、农业、石油、天然气勘探、水电工程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缅甸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贸合作,不但可以转移我省优势产业的过剩生产能力,提高我省产品在缅甸市场的占有率,而且可与缅甸建立长期、稳固的经贸合作关系。 要深化和扩大云南省和缅甸的经贸合作,要将双方的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开辟新领域,探索新方式。推动滇缅关系向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发展,造福于两国人民。一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大境外投资,这既有利于促使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配置资源,也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和优势互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二是强化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随着服务变得越来越可以交易,滇缅双方要进一步开拓合作领域,金融合作、旅游合作、运输合作和现代物流等具有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周边国家发展的迫切要求。三是打造跨国产业链。以产业链区域化合理延伸为导向,即双方形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和其他经济资源在区域范围内更有效的流动和更合理的配置,使双方共同分享跨国产业链里的利益。 2.2云南与越南经贸合作 云南省与越南山水相连,风俗习惯相似,经济上互补性很强,近年来货物贸易发展迅速。 中越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越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直接促进了两国经贸的快速发展。2004年,中国超过了日本,成为 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07年中越贸易额已突破140亿美元。2010年,云南与越南的双边贸易超过10亿美元。越南成为云南省第二大贸易伙伴。越南是继中国之后经济增长幅度最大的亚洲国家,成为东盟经济热点,被誉为发展中国家的“新钻”。毫无疑问,越南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极具投资成长价值的国家之一。 今后中越两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云南与越南的经贸关系也将更加密切。 搞好滇越经贸合作,必须做好下列工作:第一,制定滇越未来5~10年经济贸易合作发展规划。滇越双方应尽快就两国未来5~10年的投资、贸易、旅游、工程承包等合作事项制定发展规划,使双方经济贸易合作能更加顺利进行,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第二,越南扩大对华出口,减少两国贸易逆差。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中国和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将于2015年有90%以上的商品贸易实现零关税,这将进一步推动滇越两国贸易不断向前发展。中国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越南要善于开发中国市场,扩大出口中国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 如原油、橡胶、木薯淀粉、咖啡、椰子油、胡椒、海产品、矿产品、木材产品、热带水果和其他工业产品等,减少两国的贸易逆差。第三,云南省加大对越南投资力度。据现有资料分析,云南对越南投资额还不多。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根据云南省现在的经济发展能力和越南经济发展潜力,云南省对越南的投资空间还很大。 2.3云南省与老挝的经贸合作 中老建交50周年来,云南省累计有126户企业在老挝投资,实际投资额超2亿美元,累计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逾5亿美元。云南已成为中国推进和实施中老友好交流与合作最重要的平台和通道。 作为中国唯一与老挝接壤的省份,云南与老挝经贸发展迅速。2010年云南与老挝双边贸易总额达2.03亿美元,同比增长31.5%。老挝政治制度稳定,拥有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投资政策日益完善,随着中老两国友好关系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云南企业走进老挝投资兴业。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云南省与老挝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并走向深入。云南省积极参与老挝交通基础设施、医院、学校、卫生建设,组建万象中国商品城,满足老挝市场需求,不断优化通路、通电、通关、通商。以昆交会、景洪边交会和老挝的塔銮博览会为平台,促进经贸交流;文化、教育、艺术信息等领域合作也逐渐深入,云南省每年都提供奖学金鼓励老挝学生来滇留学。 老挝北部已有6个省份与云南省建有合作机制,随着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加速,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全方位推进与老挝的合作,并积极支持各类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对外贸易和境外投资活动。 2.4云南与泰国的经贸合作 泰国是东盟中经济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新兴工业国。泰国农业也较为发达,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还是世界第一产虾大国。泰国自然资源丰富,钾盐总储量4000万吨,居世界首位;锡、褐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丰富,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90%用于出口。泰国还盛产榴莲、山竹、龙眼等热带水果。 近年来,中泰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交往日趋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云南与泰国相邻,边境距泰国仅200多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根据云南省商务厅的统计,2010年,滇泰贸易额为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9%。云南的有色金属、农产品和磷化工产品等商品出口到泰国,又从泰国进口橡胶、花卉、锡矿砂及其精矿等商品。在2011年前3个月,云南与泰国贸易额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倍。泰国尤其是泰国北部在云南对外经贸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08年,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开通为滇泰经贸合作架起了一座“金桥”。与此同时,滇泰贸易额与昆曼国际大通道带来的机遇和应有潜力还不相适应。一些中泰企业家认为,两国刚刚签署了《中泰经昆曼公路进出口水果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企业可利用这个契机寻求新的合作领域,发挥各自优势,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 当前要进一步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第一,必须共同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化客货跨境运输协定》条款实施的法律文件的签订,在检验检疫标准、海关制度、国际运输法律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有利于双方开发、发展、共赢的制度性安排,消除便利化运输和通关的法律障碍。 第二,要继续加强特色产业合作。云南在烟草、机床制造、矿产开发、化工等方面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可充分发挥滇泰各自在矿产资源、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推进“冷果换热果”、“鲜花换水果”、“蔬菜换石油”项目有更大进展。同时通过滇泰物流企业的对接和洽谈,推动构建昆曼公路物流体系。 第三,可进一步推进合作机制建设。以推进双边“通路、通商、通电、通关”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泰国和云南在投资贸易、资源开发、通关便利等方面的沟通磋商机制。

三.云南与南亚的经贸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谋求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国与南亚的贸易额迅猛增长,孟中印缅经济合作论坛、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云南省与西孟加拉邦合作机制等多种合作平台推动下,云南与南亚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推进。随着企业间的合作日益加强云南与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与南亚毗邻国家众多,运输距离短,经济互补优势强,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为了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双方努力推进陆路交通、空中航线建设,为中国与南亚区域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多元化的基础,降低了双方贸易成本。据统计,从2002年到2011年近10年时间,双边贸易额从83.10亿美元增长到974.27亿美元,增长超过十倍。随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