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产业结构特征分析及其调整对策研究
关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作者: 胡伏云
出版物刊名: 经济问题探索
页码: 7-8页
主题词: 产业结构调整 云南经济 生态环境恶化 劳动密集型 技术水平 贫困人口 国民经济自然资源 产业素质 协调发展
摘要: <正> 一、云南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1.产业结构初级化,产业素质低,第一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大;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组织效率低。
大部分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低水平的传统产业,缺乏新兴的带头产业。
更为严重的是,农业基础相当薄弱,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增多,生态环境恶化,使整个经济建立在不稳当的基石上。
农业不过关,交通运输通信落后,人才、技术缺乏成为制约云南经济的三大“瓶颈”。
2.云南经济从总体上讲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开。
新时代下云南工业结构调整必要性探索

新时代下云南工业结构调整必要性探索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
在这新时代背景下,云南的工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和转型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探讨云南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云南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体现在产业升级和转型方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传统的重工业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和未来的经济需求。
云南需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和培育,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增加经济增长点,提高云南省的产业竞争力。
云南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还体现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工业化进程也给云南省的环境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调整工业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云南省工业发展的必要选择。
更重要的是,云南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还体现在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
云南省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资源型经济重要省份,这种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经济形势的要求。
云南需要通过工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由资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变。
只有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云南省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
云南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不仅在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还在于为解决就业问题创造更多机会。
云南是一个人口较多的省份,解决就业问题一直是其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为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云南还可以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培育乡村经济,引导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云南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体现在产业升级和转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云南可以实现工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云南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效应的实证分析

云南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效应的实证分析作者:陈鸿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依据云南1978-2011年的三次产业统计数据,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云南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云南三次产业不管是总量还是结构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第三产业对地区经济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发展进程迟缓、对劳动力吸纳能力不足,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平均产值能力过低,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低下等问题依然突出。
关键词:云南;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与关联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是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对经济发展能够产生重要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良好的产业结构能够形成良好的就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也能够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总值和就业人数比例不断增加。
但是,云南仍然是资源型产业大省,以农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慢于东部沿海省市,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对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弱于第一产业。
面临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期,云南应抓住机遇,积极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一、云南三次产业演变特征改革开放以后,云南一、二、三产业均取得较好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从1978年的12.0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701.79亿元,增长了近308倍,第二产业增长137倍,第一产业增长了48倍;在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方面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了8.9倍,第二产业增长了3.8倍,第一产业增长了1.5倍,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总体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上升。
云南省咖啡产业竞争力区位差异分析

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增加,现代化农业转型改革的背景下,咖啡作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作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1]。
近年来受到恶劣气候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咖啡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咖啡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成本增加、技术落后、缺乏品牌知名度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深加工技术、完善产业质量管理标准、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云南省咖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对云南省各咖啡产区进行产业竞争力区位差异研究,有助于地区更加全面了解本地区在全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格局中的水平,对优化咖啡产业区域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巩固咖啡产业发展,以及对各个地区的咖啡产业未来发展规划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针对国际间农业竞争力比较与各省行政区之间农业竞争力的差异开展研究,而关于不同地区、同种类型的农业比较研究较少。
陈卫平等通过评价模型选出了农业综合竞争力应该包含的7种要素,农业现代化、农业结构和农业特色是影响综合竞争力的3个重要因素[2];赵树宽等认为农业竞争力起源于国家竞争力,而研究农业竞争力的前提是地域的异质性,所以理论上需要区别于产业竞争力[3];吴孔明等构建出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揭示出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农业竞争力提升的5大措施[4]。
本文运用年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云南省9个咖啡主产州(市)及34个主产县(市、区)的产业竞争力得分,并评估区位差异,揭示不同产区竞争力差异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为云南省各产区咖啡产业发展提升提供借鉴。
1数据来源与评估方法1.1数据来源及说明本文用咖啡产量、咖啡收获面积、当年新增面积收稿日期:2022-06-15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保山市小粒咖啡产业发展研究”(2021Y302)。
作者简介:聂丽敏(1997—),女,云南保山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
E-mail :*****************。
产业结构演进时序路径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产业结构一直被作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 指标,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演进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产业结 构演进呈现出的特征与具体规律也是经济发展的永恒话题。产业结 构内在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是产业结构演进的直观体 现,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是当前学术领域的共 识。目前现有的文献中,多数学者聚焦在的产业结构演进特征、产 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三个角度。通过分析梳理、 思考与启发,可以较科学合理地指导本文以云南省为例进行产业结 构演进时序路径定量测度的研究。 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研究。石敏俊(2017)基于地级行政单元 数据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空间分布演进趋势,结果表明:东南 沿海核心区率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向深加工化和技术 密集化发展;北部沿海核心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滞后于东南沿海核 心区;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处于从重化工化向加工化过渡的 阶段;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主要集中于重点开发区域,产业结构演 进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3]。刘宛晨(2014)以 1993-2012 年浏 阳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为分析对象,探讨其县域经济的产业 结构重心演进轨迹 [8]。常丽(2013)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 以来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产值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走“两 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区域经济 一体化进程等对策建议 [9]。 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研究。张宽(2017)基于相关理论分析 及河南省 1978 - 2014 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农业机械化、农村劳 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多个指标,运用 VAR 模型将其纳入一个系统框 架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 [5]。赵爽(2016)利用静态面板数 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环境规制、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 变迁的影响,得出在静态面板回归模型中,环境规制、政府行为对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 [6]。居长志(2015)基于 “干中学效应”在外需导向的经济体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母市场 效应”则在内需导向的经济体中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将产业结 构演变的路径分为外需拉动型和内需推动型,并重点分析了国内外 需求对产业结构演变路径影响 [7]。 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谢地(2018)认为在产业 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一个经济体进入工业化之后,第二产业 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比重上升和保持较高水平时期是经 济增长加速或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时期;第三产业恰恰相反 [1]。 贺玉德(2017)研究表明三次产业产值波动均为四川省经济波——以云南省为例
云南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及转换研究

RE G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区域发展2010年第9期改革与战略NO.9,2010第26卷(总第205期)REFORMATI ON &STRATEGY(Cumulatively,NO.205)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发展经济学家、区域科学家和现代化理论家都不约而同地热衷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现代化道路研究。
二元结构的概念和理论因此得以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笔者在分析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方面具体分析云南地区的二元经济转换,进而分析了云南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特征,这对于云南转换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演变过程1953年荷兰社会学家伯克(J.H.Boeke )在调查研究了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状况后,出版了专著《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将该国经济社会中并存着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由荷兰殖民主义者经营的资本主义部门的非均质性状况称为“社会二元结构”,最早提出了二元结构的概念和理论。
伯克认为,摆脱荷兰殖民统治的印度尼西亚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并指出这种“社会二元结构”是殖民地区经济停滞的原因。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W.A.Lewis )发表云南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及转换研究李继云(红河学院商学院,云南蒙自661100)[摘要]云南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二元经济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负面影响,它不利于地区间的经济互补,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生产要素难于最优配置。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文章在分析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方面具体分析云南地区的二元经济转换,进而分析了云南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特征,这对于云南转换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云南省GDP的空间分布特征

题目云南省GDP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分析院系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系专业地理科学教师杨中保学生姓名周菊班级09地理一班学号20090221062012年12月22 日云南省GDP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分析周菊(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09级2009022106)教师:杨中保摘要:以云南省16个地( 市) 、州为区域研究的对象, 再以2010年云南省各地州的GDP产值的数据为主要统计指标,来定量分析云南省区域经济的存在的内部差异, 同时还指出云南省经济活动的总体GDP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中部凸起, 局部塌陷; 省域边界上, 西高东低的区域特征明显; 进一步从地理区位、政策等方面来分析经济差异及其原因,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及为何这样分布, 提出注重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等对策,以期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2010年云南省各地州GDP产值;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布特征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国际国内的经济学者和地理学者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
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丰, 理论较成熟。
地理学研究的经典尺度是“区域”, 目前以区域为研究尺度,已涉及从小区到国家, 再到世界性研究等等各个方面, 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
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看, 研究的地理尺度不断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从研究方法来看, 目前主要是体现在从微观分析到中观分析再到宏观分析的发展变化过程。
针对中国特殊的国情、省情、市情, 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相关理论, 产生大量的应用性研究成果。
以宏观尺度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差异研究到以中观尺度的省际间、城镇间的发展差异研究, 对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异特征、发展演变规律等进行深入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日益突出,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偏远地区,区域间的差异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区域差异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有关学者广泛关注。
新时代下云南工业结构调整必要性探索

新时代下云南工业结构调整必要性探索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与广阔河谷之间,是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省份。
多年来云南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且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云南的工业结构调整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其必要性。
云南工业结构调整必要是因为产业单一的问题。
目前,云南主要依赖冶金、煤炭、化工等传统产业,这些产业往往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
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无法满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而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技术制造业等,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和较高的附加值,可以为云南经济增加新的动力。
云南工业结构调整必要是因为资源禀赋不匹配的问题。
云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锌、铝、铜等金属矿产,但由于技术和市场的限制,这些矿产大部分被以低附加值的方式出口,无法形成产业链和增加就业机会。
而工业结构调整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业,实现资源转化和增值。
云南工业结构调整必要是因为人口红利的问题。
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众多劳动力资源,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机会有限,大量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人口红利的转化。
第四,云南工业结构调整必要是因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云南省虽然地处边境地区,但相对发达的昆明市和滇中经济区与相对欠发达的滇南、滇西等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
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可以引导产业向滇南、滇西等地区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云南全面融入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云南工业结构调整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调整工业结构,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云南应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发展新兴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区域协调,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产业 结构 特征分析及其调整对策研 究
张 梅芬 曲 靖 师 范学 院 城 市 学 院 云 南 曲靖 6 5 5 0 1 1
本 文 为2 0 1 4 年 曲靖 师 范 学 院 重 点课 程 建 设项 目( 项 目编 号 : z d k c 2 0 1 4 0 0 4 ) 阶段 性 研 究成 果 2 0 1 6 年 云 南省 教 育厅 科 学研 究基 金 资 助 性 项 目( 项 目编 号 : 2 0 1 6 Z Z X 2 1 O ) 阶段 性 成 果 。
来 看 ,云 南 省 仅列 到第 2 0 位 ,产 业 结 构 合 理 性 方 面 存在 严 重 的低
有所 大 幅度 下 降 ,当前 云南 省 的基 础工 业 与重 工业 比重 为 5 3 . 9 %:
4 6 . 1 %,相 比于 其 它省 份 ,云南 省 已经 明 显显示 出工业 底 子偏 薄 、 基 础 偏 差 且 实 力 不 足等 现 实 问题 。最 后 看 第 三 产 业 ,省 内第 三 产 业 的 产业 结 构 特 征 基 本 还是 朝 良性 方 向 发展 的 ,近 年 来受 到 国 家
整体 经济 影 响 ,新 兴产 业 不 断 涌 现 且 发展 趋 向于 多元 化 ,特 别 是 云 南省 引 以为 傲 的 旅游 产 业 崛 起 迅 速 , 已经 逐 些都 导 致 云南 经济 在 发 展 水 平 与 资 源禀 赋 方 面 存 在 支柱 型产 业 。而 高 科 技信 息 产 业 化 市 场 的不 断 发 育 完善 ,也 助 力 巨大 反 差 。近 年 来 ,我 国全 国 经济 建 设 战 略 重 点 不 断 西移 , 云南 了 云 南省 第 三 产业 内 部结 构 的 良性 优化 。 以 云南 省最 好 的 旅 游 业 作 为 国 家 西部 重点 开 发 区域 也 迎 来 了 重大 发展 机 遇 ,所 以在 2 1 世 为例 ,现 如今 该 产 业 的经 济 效益 年 均增 长率 已经超 过4 5 . 9 8 %,使 纪 即 将 到 来 的 第 三 个 十 年里 ,他 们 应 该 把 握 机 遇 , 加速 发 展 ,争 得 云南 已经 成 为 了 全 国七 大 旅 游 省份 之 一 。总 结 来说 , 以旅 游 产 取 实现 对省 内产 业结 构 的进 一步 优化 调 整 。 业 、 文化 服 务 产 业 为 主所 引 领 的 第 三产 业 依 然 还 是 目前 云南 省 产
摘要 : 产业 结构特征 内容随 经济 发展 而 时刻 变化 ,所 以说二 者-  ̄f " l 呈现 相辅相 成 关 系,互 相影 响 。本文希 望着 眼
于 云 南省 产 业结 构特征 分析 ,利 用定量 、对 比等技 术 方 法来 全 面总 结 当前云 南省 的产业 结构 发展 形 势与技 术特 征 ,最后 指 出省 内未来发展 的调整 思路 对 策。 关键词 : 产 业结构特 征 ;偏 离度 ; 变动度 ; 变化趋 势 ;调整对 策
一
已经 发展 占据到 农业 产 值 的2 9 . 5 %,成 为 了 云南 省农业 体 系 中最为 重要 的分 支 部 门。 不过 与其 它 各 省横 向对 比来 看 ,云南 省 的 种植 业 占到农 业 产值 比重 依然 过高 ( 6 6 . 8 %) ,相 比于 江苏 省( 5 8 . 7 %) 、广 东省 ( 4 4 . 2 %) 等农 业 发 展较 为 均衡 的 省份 ,云南 省 在农 业 发展 方 面
产 业 结 构 是 动 态 的 国 家 及地 区性 经济 工程 ,它 会 伴 随 社 会 经 势 。 以农 业 产 业 结 构为 例 ,云 南 省 的种 植 业 比重 已经 从 改 革 开 放 济 的 发 展 而 变 化 ,体 现 长期 成 长发 展 过 程 。在 这一 过程 中 ,需 要 初期 的7 1 . 5 %下 降到 如 今 的5 0 . 1  ̄ / o ( 2 0 1 6 年) ,但 林 业 、畜 牧业 、水 对 其 结 构 特 征 进 行 分 析 , 并适 时 调 整 ,保 证 它 始 终 朝 着 一 个 协 产 渔业 、副 产 品业 却在 逐年 攀 升 。 其 中 以畜 牧 业 最为 突 出 , 目前 调 、合 理 的 方 向 高速 发展 。再 一 方 面 ,产 业 结 构是 否 合 理 也 决 定 了区 域 经 济 发展 的速 度 与效 益 ,甚 至 对 整 个 区 域 的整 体 经 济 实 力 都 会产 生 巨大 影 响 。
依 然 存 在 问题 。在 工业 内部 产 业 结 构方 面 ,云 南 省主 要 以轻 工 业
云南省 当前 产业结 构发展现 状与变 化趋 势分析
在 改 革 开 放 以来 的 3 0 余 年 ,云 南 省 经 济呈 现快 速 增 长 趋 势 , 也取 得 了一定 显 著成 就 , 目前 省 内G D P 年 平均 增 长率 都超 过 l 6 %,
( 一) 云南省产业 结构发展 现状特征
就 当 前 来 看 ,云 南 省 产 业 结 构 发展 已 经 出现 了显 著 变 化 ,具
为基 础 ,其 发 展 比重在 近 年 来 也 不 断攀 升 ,相 比之 下重 工 业 比重
其 产 业 结 构 发展 正 在 朝 着 合 理 化 、高 度 化 方 向不 断 调 整 优 化 ,希 望 早 日适 应 当 前 国 内 国 际动 态 化 经 济 形 势 。但 从实 际发 展 状 况 来 看 ,云 南 省在 全 国 平均 经济 发展 水 平 及 产 业结 构优 化 方 面 照 比其 它 各 省 还 仍有 差 距 ,属 于 落 后 省份 。从 2 0 1 6 年全 国G DP 总值 排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