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业运行现状分析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云南旅游业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以下是对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分析:1. 区域优势: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其地理位置使得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云南境内有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各具特色,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政策支持: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制定出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政府支持包括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云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 旅游服务提升:云南旅游业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有了显著提升。
旅游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和教育,服务态度更加亲切、专业,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云南旅游业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也有所加强,如道路、交通、酒店等方面得到了改善。
4. 旅游产品创新:云南旅游业在开发旅游产品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除了传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云南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如文化体验之旅、农家乐游、生态旅游等。
这些新型旅游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5. 品牌建设:云南旅游业积极进行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云南推出了“云南旅游年”等品牌活动,通过品牌推广和市场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云南旅游。
云南的旅游宣传片、旅游网站和社交媒体的运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云南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益于其区域优势、政策支持、服务提升、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因素。
随着云南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相信云南将成为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目的地。
2024年云南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云南旅游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云南旅游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以帮助旅游行业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并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本报告涵盖了云南旅游的概况、主要旅游资源、游客特征、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等内容。
2. 云南旅游概况云南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多样的景观和气候条件。
云南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3. 主要旅游资源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包括独特的高原地貌、雄伟壮丽的山川、风景如画的湖泊和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等。
人文景观包括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古建筑群和传统手工艺品等。
4. 游客特征云南的游客群体主要分为国内和国际游客。
国内游客以家庭和个人自助游为主,注重体验本地文化和自然风光。
国际游客主要来自东南亚、欧美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更加注重云南特色文化和旅游体验。
5.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云南旅游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总体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云南旅游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提升,云南的旅游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6. 营销策略建议根据对云南旅游市场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营销策略建议:•加强对国内游客的推广,特别是重点城市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加强国际市场的拓展,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7. 结论云南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通过加强市场推广、改进旅游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云南旅游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对云南旅游市场的分析报告,希望可以为旅游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2023年云南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云南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云南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跨越了东、中、西三大陆,拥有著名的滇池、洱海、玉龙雪山等旅游景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云南旅游行业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一、市场总体情况云南旅游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占GDP的比重超过11%,为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云南旅游接待人数达到了1.3亿人次,同比增长了15.8%,实现旅游收入近900亿元。
2019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云南旅游业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也有好的趋势,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500亿元,同比下降约30%。
二、旅游项目(一)自然景点:云南省拥有众多著名的自然景区,如石林、泸沽湖、虎跳峡、玉龙雪山等,是吸引游客前来的主要旅游项目。
(二)历史文化景点:另外,云南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如大理古城、丽江古城、昆明金殿等历史文化景点也是游客们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三)民族风情景点:云南省还拥有多个民族,如彝族、苗族、哈尼族等,不同民族的风情、习俗、服饰等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三、市场规模2019年,云南旅游业接待人数达到1.0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71.24亿元。
其中,景区门票、住宿、旅游餐饮、购物等旅游消费也成为了云南旅游经济的主要支柱。
根据调查,2019年云南省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200亿元以上。
四、市场热点(一)科技+旅游随着游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云南旅游业也在不断创新。
如旅游企业加强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已经将科技融入到旅游体验中,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导览等。
(二)健康休闲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休闲也成为了旅游市场的热点。
云南以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了全国的健康养生旅游基地之一。
(三)淡季旅游淡季旅游是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
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等地成为了淡季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旅游企业也加大营销力度,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和活动,也让淡季旅游更受游客青睐。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云南作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来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神秘的石林、壮丽的怒江大峡谷、壮美的梯田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同时,云南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许多独特的节日和传统艺术也吸引了游客的关注。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并且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许多农民转行从事旅游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为游客提供服务。
此外,旅游业的兴旺也为其他相关行业带来了商机,如酒店、餐饮、交通等。
为了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相关部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投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等措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云南旅游。
云南还积极参与旅游交流与合作,与其他省市以及国外旅游目的地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旅游业的互利共赢。
然而,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一些景点的环境容量已经达到甚至超出了极限,导致景区环境的恶化。
同时,有些旅游资源管理不善,存在一些不合规的行为,如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等。
这些问题对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综上所述,云南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国内外游客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也需要继续采取措施,保护好旅游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云南的旅游业才能长久地持续发展下去。
云南旅游产业年度报告

云南旅游产业年度报告概述云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云南旅游产业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总体情况云南旅游产业在过去一年中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数据统计,云南共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10%。
二、主要旅游景点云南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而受到游客的青睐。
以下是云南最受欢迎的几个旅游景点:1. 大理古城大理古城是云南最著名的古城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白族建筑和美丽的洱海风光。
2.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纳西族风情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游客可以在丽江古城中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并欣赏到美丽的玉龙雪山。
3. 石林风景区石林是云南最著名的地质奇观之一,以其独特的石灵和奇异的石柱景观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石林风景区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4. 泸沽湖风景区泸沽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以其美丽的湖光山色和独特的摩梭民族文化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游客可以在泸沽湖畔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和日落美景。
三、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云南旅游业在过去一年中对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同时,旅游业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四、挑战与机遇虽然云南旅游业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云南旅游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 环境保护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云南的自然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过度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
2. 旅游设施建设一些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
在未来,需要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资,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尽管面临挑战,云南旅游业依然充满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

云南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云南是我国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云南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云南的旅游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洱海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次,云南的民族文化也是其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每年的泼水节、火把节等民族传统节日都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观。
再次,云南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便利度大大提高,酒店、景区等服务设施也更加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最后,云南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云南旅游市场,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
云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云南旅游业也开始向线上转型,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提供更加便捷的预订服务。
再次,生态旅游成为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云南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如独特的植被、动物和湖泊等,通过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云南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推动跨区域旅游的发展,提升云南的旅游综合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旅游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其次,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
再次,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提升,提升云南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最后,加强旅游市场的监管和规范,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维护云南旅游业的良好形象。
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良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政府的支持下,云南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并且通过创新和合作,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2022年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云南省作为我国闻名的旅游大省,在全国都有肯定的知名度。
近年来,随着国民消费力量的不断提高,云南旅游业进展现状也取得不错的成果,不过在云南旅游业进展现状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
云南旅游业进展产业现状通过“七五”时期和“八五”时期的艰苦努力,云南已经开发和向国际国内市场推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有肯定影响的旅游产品,概括起来就是“三线、四地、五区、六大产品、九项重点工程”、“三线”即以昆明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
“四地”即在建设昆明中心旅游城市的同时,重点建设大理、丽江、景洪、瑞丽等四个二级旅游城市;“五区”即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旅游区、以丽江为中心的滇西北旅游区、以大理和瑞丽为中心的滇西旅游区、以景洪为中心的滇西南旅游区、以建水和罗平、丘北为中心的滇东南旅游区。
“六大产品”集中体现了有云南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态,其中包括欣赏世界罕见景观的观光旅游,四季如春温柔气候的度假旅游,地方特色鲜亮的民族风情旅游,雪山旅游,热带动植物旅游,丰富多彩的综合消遣旅游等。
“九大工程”是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支撑的工程项目,包括旅游目的地工程,旅游度修区工程,旅游集散地工程,旅游骨干企业工程,旅游地面交通工程,旅游则物工程,旅游教育工程,旅游促销工程和云南旅游救援中心等。
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开发成型,有的正在抓紧开发建设,有的还处在开发前的预备阶段,它们共同构成了云南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
云南旅游业进展现状“三大”问题一是不合理低价问题没有得到遏制。
在昆明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及繁华商区等地“不合理低价”的现象普遍存在。
同时,云南的旅行社在省外设立的分支经营机构“不合理低价”问题突出。
二是强迫游客购物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整治。
大理导游全程讲解基本围绕购物绽开;在昆明—大理—丽江的5天行程中,购物占去了大部分时间,给游客的全部巡游时间只有9个多小时。
三是旅游合同违约问题比较突出。
工作组在检查中发觉,旅行社与报名游客签合同交给地接社后随便取消合同现象较为普遍,行程中交通、住宿、餐饮服务等无商定,导致行程中住宿、餐饮标准较差。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景观。
云南境内有丰富的山脉、河流、湖泊和森林等自然景观,其中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丽江古城、石林等知名景点。
云南还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植物和动物品种繁多,吸引着大量的自然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游览拍摄。
其次,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样。
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境内有25个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
民族村寨、传统手工艺品和节日庆典等元素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和旅游者前来感受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情。
再次,云南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近年来,云南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了交通、住宿和旅游设施等方面的条件。
特别是高速公路和机场的修建,使得云南与其他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
最后,云南的旅游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云南的旅游发展,包括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加宣传推广力度等。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为云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然而,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旅游业竞争激烈。
云南周边的一些省份也拥有类似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旅游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其次,旅游业的高峰季节较为集中,导致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云南需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和创新,提高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并且推动旅游业的多样化发展,注重探索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等新的业态。
综上所述,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云南旅游业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加大投资和创新,提高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
只有不断改进和提升,云南旅游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旅游业运行现状分析(一)国内旅游市场1、国内旅游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15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2343.95万人次,同比增长15.04%,其中过夜游客17430.55万人次,同比增长14.20%;一日游游客14913.40万人次,同比增长16.25%。
从各月接待情况看,1至12月云南省每个月平均接待国内旅客达2695.33万人次,与2014年相比增长15.03%。
2、国内旅游者客源结构合理。
一是省外游客仍是云南省主要的客源市场。
2015年,省外游客占全省接待总量的57.57%,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1.32个百分点。
云南周边地区、沿海及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仍是云南省最大的国内客源市场,其中四川、重庆和贵州居云南省国内市场的前三位,接待量分别占所有游客的7.20%、4.05%和3.28%,四川游客增幅最大,增长1.52个百分点。
同时,山西、陕西和宁夏等中、西部省(区)入滇游客所占比重均有所提高,说明随着云南省旅游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省外游客的来源地更加趋于多样化,进而推动云南省国内旅游市场结构更加的多元化。
二是省内客源市场进一步壮大。
2015年本省居民占国内游客总量的42.43%,其中经济较发达的昆明游客最多,占所有游客的11.27%。
同时,曲靖、红河、玉溪等7个州市占全省国内市场的比重均超过1.7%,进一步增强了云南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后劲,其中曲靖游客比重达4.84%,居省内客源市场的第二位,红河、玉溪市游客分别占4.57%、4.43%,紧随其后。
三是非城镇居民游客比重进一步提高。
伴随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非城镇居民开始由物质提高转变为精神层面的提高,2015年非城镇居民游客所占比重提升了8.12个百分点,达27.58%。
3、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云南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云南省各州市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良好。
昆明、大理、丽江等传统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接待国内旅客均超过了2800万人次,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其中昆明接待国内游客6796.91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一,丽江增长15.07%。
西双版纳、迪庆、红河、德宏、保山等热点旅游地区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红河接待国内游客居全省第四位,达2563.99万人次,同比增长21.45%。
此外,玉溪凭借位于滇中经济圈和良好的交通优势,接待游客达2309.57万人次,同比增长13.77%,居全省第五位。
与此同时,楚雄、昭通、普洱、怒江、临沧、文山等新兴的温热旅游地区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临沧市接待国内游客781.33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36.4%。
(二)节假日旅游继续成为云南省旅游市场发展的强劲增长点1、“黄金周”假日旅游带动作用明显。
2015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1265.0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8%,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40.27%;“国庆”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1163.01万人次,同比增长9.34%,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37.90%。
2、小长假短线游成为云南省旅游市场增长的拉动点。
2015年“元旦节”小长假接待旅客298.47万人次,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15.04%;“清明节”小长假,全省共接待游客323.13万人次,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12.25%;“五一”小长假接待旅客469.32万人次,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16.98%。
“端午节”小长假接待旅客322.01万人次,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12.10%;3、暑期旅游仍然是云南省旅游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依托良好的“品牌效应”和气候优势,2015年暑期旅游再次形成高峰。
7-8月份,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6481.71万人次,占全年接待国内游客总量的20.0%,同比增长17.15%,其中过夜旅游人数3496.7万人次,同比增长16.75%,一日游客2985.0万人次,同比增长17.63%,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达612.25亿元,同比增长19.27%。
从月均接待量看,暑期月接待量达3240.86万人次,高出全年月接待量545.53万人次。
4、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中高收入人群仍是云南省旅游市场的主体。
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到云南旅游的游客中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科技人员和服务销售人员占比均在10%以上,分别为19.82%、16.32%和15.04%,占市场总量的51.18%,比2014年上升了0.17个百分点,工作稳定型和高收入型游客仍是推动云南省旅游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是中青年市场比重提升。
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到云南旅游的游客中以主要从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的25-44岁年龄段人群为主的中青年,占市场总量的62.60%,比2014年提升了1.7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64岁及以上和15-24岁年龄段游客分别下降了1个百分点和2.84个百分点,说明形成旅游的客观要素仍在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是游客停留时间进一步延长,散客规模进一步扩大。
由于云南省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游客在云南旅游的平均停留时间进一步延长。
2015年,游客在云南的平均停留时间达2.43天,增长了5.19%。
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新《旅游法》、节假日高速路对中小型车免费通行等法规、政策的实施,自驾车出游渐渐成为游客首选的出游方式,从而改变了全省旅游市场的发展格局。
从出游方式看,2015年参团赴云南旅游的游客占市场总量的18.12%,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1.56个百分点。
同时散客占比增加到81.88%,四是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云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转型升级,全省高端消费人群进一步扩大,游客在滇花费不断提高。
2015年以休闲/度假为目的游客占全省国内游客比重达28.78%,比2014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
全省海外旅游者(过夜)花费水平为244.97美元/人天,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41.92美元/人天。
口岸入境一日游游客人均花费为70.77美元/人,增长4.27%。
国内游客平均花费为688.23元/人天,增长14.69%。
从花费结构看,随着云南省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旅游商品的不断丰富,更具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作用的消费持续提高。
2015年,购物花费占总花费的比重为24.16%,平均达159.07元/人天,比2014年提高了33.38元/人天,综合带动作用明显。
(三)、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1、全省旅游企业经营情况较好。
2015年度全省平均床位出租率达54.77%,同比增长6.63%,平均房价为208.15元;全省旅行社累计接待各类旅游团队52.78万团,增长10.68%,接待游客856.82万人,同比增长19.54%。
监测的10个4A级以上景区累计接待旅客2318.78万人次,同比增长16.90%,实现门票收入23.70亿元,同比增长16.60%。
其中,昆明石林、丽江古城、丽江玉龙雪山等景区接待人数超过380万人次,石林风景名胜区累计接待游客404.14万人次,同比增长3.09%,实现门票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3.09%;丽江古城风景名胜区累计接待游客396.48万人次,同比增长12.44%,实现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2.40%;丽江玉龙雪山累计接待游客388.67万人次,同比增长6.96%,实现门票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6.96%;西双版纳野象谷、保山腾冲火山热海、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等景区接待量超过130万人次,西双版纳野象谷累计接待游客186.72万人次,增长19.05%,实现门票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1.82%;保山腾冲火山热海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45.55万人次,同比增长32.0%,实现门票收入0.47亿元,同比增长27.23%;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接待游客132.96万人次,同比增长22.63%,实现门票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25.82%;2、旅游业对相关行业带动明显。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云南省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2015年,全省航空客运量达5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其中昆明机场运送旅客3752.3万人次,同比增长16.4%;铁路运送旅客3786.11万人次,同比增长9.05%,其中运送旅游团队人数达97.72万人次,同比增长25.96%。
全省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4.39亿人,旅客周转量328.5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分别为-1.35%和2.32%,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157万人,旅客周转量2.50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28%和5.25%。
云南省出入境人数达3439.28万人次,同比增长9.06%,其中出入境游客合计720.34万人次,同比增长41.91%。
3、旅游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
2015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328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09%。
根据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云南省统计局基于国家统计局的产业分类体系,初步估算2015年云南省旅游业增加值将达907亿元,比2014年的823.94亿元增加了83.06亿元;占全省GDP的6.66%(来自云南省GDP年报数据),比2014年的6.43%提高了0.2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旅游业对财政和就业带动作用突出。
2015年旅游带动就业人数达698.02万人,其中旅游直接就业人数248.94万人,带动间接就业达449.08万人。
2015年旅游业生产税净额达100.94亿,占财政总收入比重3.1%。
4、旅游业对全省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基于国家现行投入产出核算方法,经我委与云南研数统计师事务所按照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推荐的旅游卫星账户测算,2015年全省旅游产业综合增加值总量即直接增加值和间接增加值之和达到1858.6亿元,占到了整个社会增加值13.52%。
数据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尤其对第三产业的贡献作用显着。
2015年旅游业带动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72.02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6.35%。
其中带动的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329.92亿元,占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的24.68%;带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75.57亿元,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24.43%;带动的住宿餐饮业增加值为230.96亿元,占住宿餐饮业增加值的52.10%;带动的房地产业增加值为24.83亿元,占房地产业增加值的8.39%;带动的其他性服务业增加值为296.11亿元,占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的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