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旅游收入与第三产业、居民消费的关系
旅游业对经济的积极意义

旅游业对经济的积极意义
旅游业对经济的积极意义
1.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巨⼤贡献。
图中显⽰旅游业收⼊占GDP⽐重超过4.4%。
2.对转变经济发展⽅式的作⽤。
在经济增长其他条件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国内旅游消费每增长10个百分点,将拉动居民消费占国民经济总量的⽐重提⾼约1个百分点。
3.对调整产业结构⽅⾯的作⽤。
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也将进⼀步推动第三产业地位的迅速提升。
4.对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作⽤。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幅提⾼农民收⼊、转变农耕⽅式、改变思想观念和⽣活⽅式,使农民收⼊⽔平、⼯作⽅式和⽣活⽅式城镇化。
5.对调整收⼊差距⽅⾯的作⽤。
旅游业的⼀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实现财富的转移,实现国民收⼊的再分配,⽽更多情况是实现由相对发达地区富裕⼈群财富向相对落后地区贫困⼈群的转移。
通过发展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国民收⼊的再分配。
6.对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作⽤。
(从我国Ⅰ、Ⅱ、Ⅲ产业每万元GDP能源消耗情况来看,第⼀产业约为0.48吨标准煤/万元,第⼆产业约为0.9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约为0.3吨标准煤/万元。
第三产业单位能耗是⼆产的1/3,是⼀产的60%。
)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实现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有效降低资源消耗的⽬标。
旅游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效应研究———基于新疆14_个地州市2013—2020_年面板数据

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此,笔者选取新疆 14 个地州市 2013—
的影响效应。
1 研究区概况
与各行业融合发展能显著提高农民收入。
但有部分学者认为,旅游业发展只对该行业的少数人产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旅游资源丰
生增收效应,对大部分农民来说并没有显著影响。 Sharp⁃
negative impact on farmers’ income.The direct effect of total tourism income is greater than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while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tourism receipts,A⁃grade scenic spots and travel agencies;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f star⁃rated hotels is not significant.The findings of this
收稿日期 2023-04-11
寨为案例地,实地调研发现扶贫效果只在数量上有增加;学
者们共同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6] ,根据各地区的现状
及特点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11] ;在实证方面,学者们
选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作为准自然实验[7] ,采用
PSM-DID 方法探究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12] ;吴
入仅占总收入的一小部分[2] 。 学者们在不同时间段选取相
似案例地研究旅游扶贫对农牧民增收的影响,运用 SPSS 对
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自治区旅
旅游发展会影响居民消费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改 革 开放 3 0多 年 , 当年 价格 计 算 , 国人 均 按 我 可 支 配 收 入 从 17 9 8年 的 4 7元 增 长 到 2 0 7 0 8年 的
2 5 1 4元 ; 均 国 内 消 费 水 平 由 1 4 元 增 长 到 04 . 人 8
88 13元 , 长趋 势 明显 。在 我 国经 济 增 长 转 型 期 , 增 节 能减 排 与效 率优 先 成 为 关 键 因素 。从 整 个 产 业 结 构变 迁角度 考 虑 , 三 产业 的发 展 将 为 我 国经 第 济增 长提 供新 动力 , 而旅 游 业作 为第 三 产 业 的 重要 组成部 分 , 因其 所具 有 的特 殊行 业性 质 与 发 展潜 力 成为 区域 经济 增 长 的重 要 战 略支 撑要 素 。在此 背景 下 , 分重 视旅 游业 发展 的经 济增 长效应 , 充 进一
应 …’ 是旅 游 发 展 影 响 居 民消 费 的重 要 缘 由。特
别 地 , 于 旅 游 发 展 能 够 增 加 目 的 地 居 民 的 福 利 效 由 应 , 且 有 助 于 提 升 居 民 生 活 质 量 ¨ , 意 味 着 旅 并 这
游发展 对居 民消 费 的影响 同时具 有 经济社 会价 值属
性 。 由 此 , 游 发 展 对 居 民 消 费 具 有 重 要 影 响 。然 旅 而 , 有 文献对 二者 的微 观作 用机制 进行 实证 检验 。 鲜
事实 上 , 游 发展 与 居 民 消费 同为经 济 增 长 的 旅 重要 因素 , 二者 存在 密切联 系。先验 理论认 为 , 旅游
[ 金 项 目 ] 研 究 受 上 海 财 经 大 学 研 究 生 科 研 创 新 基 金 基 本 ( X J 0 1—3 4 资 助 。 [ hss d a u pr d b C J 一2 1 2) T i t yw ssp o e y a u t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

骤, 研究 东部 地 区居 民服 务 性 消 费 与第 三产 业 发 年鉴 , 采用 的 指 标 有 1 8 9 0年 到 2 1 上 海 市居 0 0年
文献 综述
、
三产业 产值 占总 产值 的 比重 ”, 用相 对 值 而非 绝
陈启 杰 、 田圣 炳 在 对 上海 居 民消 费 结 构 的研 对值进 行分 析 , 以消 除物 价 的影 响 。为 避免 存 可 究 中发现 , 海 居 民 的消 费 结 构正 在 由生 存 型 消 在异方 差 , 5 上 对 c和 取 自然对 数 , 到 l 5 得 n c和 费向发展 型 、 受型 消费转 变 , 享 服务性 消 费 的 比重 l n"。在下 面 的计 量 分析 中 , 会 涉及 到对 l S 还 n. C 在不断提高 J 。疏礼芳的文章表 明, 最终消费结 和 l 取一 阶差分 , 里也 一并 列 出 , n 这 因此 , 本文 构 对服务业 产 出和 结 构 有非 常 重 要 的 影 响 , 体 的数据选 取见表 1 具 :
政府 城镇 两者 之间 的动 态 关 系具 有 非 常 重要 的现 实 意 义 。 要原 因 , 消 费在最终 消费 中 的 比例 上 升 、 笔者认 为 , 品性 消 费 与第 三 产业 的 发展 关 系并 居 民消费 在居 民消费 中的 比例 上升 是服 务业 结 构 商 。牛 建 高 等 的研 究 表 明 , 中国 不密切 , 研究 服 务 性 消 费 与第 三 产业 发展 的关 系 转 型的主 要原 因 J 更具 有针对 性 。东部 地 区是我 国经济 最 发达 的地 城镇 居 民消费水平 与第 三产业 发展 存在 长 期均衡 区 , 一 、 二 、 三产业发 展 均衡 , 民收入 水平 关 系 , 第 第 第 居 且城 镇居 民消 费 水平 对 第 三产 业 发 展 的长
浅谈第三产业中新兴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

浅谈第三产业中新兴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摘要】新兴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在推动因素的作用下,新兴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经济带来了实质性的促进,也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一发展趋势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可以通过加强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和提高服务水平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兴旅游业更是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壮大,新兴旅游业将在各个方面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新兴旅游业, 第三产业, 发展趋势, 推动因素, 经济影响, 借鉴意义, 未来发展, 国民经济促进1. 引言1.1 新兴旅游业的兴起新兴旅游业的兴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兴起的行业。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旅游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消费需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传统的旅游业,新兴旅游业更注重个性化、多样化和体验式的消费方式,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和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关注和参与。
新兴旅游业的兴起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各个环节的发展,形成了以旅游为中心的全新产业生态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兴旅游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
新兴旅游业的兴起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社会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推动了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1.2 第三产业的重要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第三产业包括了广泛的服务行业,如旅游业、金融业、教育业、医疗保健等。
这些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
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这些服务行业中找到工作机会,从而实现就业增长和降低失业率的目标。
旅游开发对香格里拉市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旅游开发对香格里拉市城镇化的影响分析作者:寸艳昆来源:《经营者》2017年第10期一、香格里拉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一个地方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的指标较多,如劳动力构成、产值构成、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镇化水平。
其中,最简明的指标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旅游业强有力的发展,推动了香格里拉市城镇化发展。
随着香格里拉市旅游开发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工业产品、旅游服务产品等向市场化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品牌享誉国内外。
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城镇化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2008年,该市有16.10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为10.55万人,非农业人口则上升到5.25万人,非农业人口已经占人口总数的35.2%。
到2016年,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48.24%。
二、香格里拉市旅游开发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旅游开发促进了香格里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在快速增长。
2016年,全市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095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5%;2016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408300万元,增长21.8%;旅游总人数达到1481.79万人次,同比增长16.8%。
(二)旅游开发优化了香格里拉市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式。
就香格里拉市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旅游业迅速成为城镇第三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体力量,使香格里拉市由经济落后的农业地区成长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地区,对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香格里拉市而言,这种变化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香格里拉在旅游开发的拉动下,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5年的26%上升到2008年的42.9%,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60.85%。
旅游业的区域影响

旅游业的区域影响旅游业是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行业。
旅游业的发展会对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只有协调好双方的关系,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促进地区总体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3.1 旅游业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经济影响既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影响,也包括对旅游客源地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对目的地的影响。
总的来说,旅游业发展有益于社会扩大再生产;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拉动内需,有利于货币回笼,增加税收,平衡国内供求;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缩小地区差别;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国际合作机会。
本文着重研究旅游业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3.3.1.1 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旅游是国内外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过程,是区域间合作与交流的桥梁。
旅游活动使物质财富从客源地流向目的地,实现财富再分配。
特别是经济落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利用旅游流实现财富再分配,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1)旅游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旅游业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等优势。
以我国为例,除国家对旅游业的投资外,主要靠自身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行滚雪球式的积累,在我国“七五”期间,旅游业的投入产出之比为1:4.6,旅游投入与旅游创汇之比为1:2.03,换汇成本低。
(2)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并增加就业岗位由于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其经营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因而发展旅游业,首先使许多其他有关联的产业都随之得到发展。
据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相应增加10.2元之多。
旅游者的直接消费可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商品业的发展,而旅游的继发效应高于直接收入,整个地方经济将因此被拉动。
旅游业涉及饮食、娱乐、商业、交通等高度劳动密集型的许多行业,因而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数,就可增加有关联的间接就业人数5个以上。
旅游业的发展在地方经济中的功能及作用--以丽江为例

旅游业的发展在地方经济中的功能及作用--以丽江为例内容摘要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相应的产生。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发展旅游业反过来又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但是从整体上讲,旅游业所影响的积极的一面,要远远大于消极的一面。
正确认识旅游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努力抑制旅游业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键字旅游; GDP ;经济增长第一章旅游业(一)、旅游业概念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
又称无烟工业、无型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
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
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
从国家政策引导上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1978年转换机制,旅游业开始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
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
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旅游收入与第三产业、居民消费的关系旅游收入是指旅游接待部门(或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旅游商品而获取的全部货币收入。
摘要:由于产业优化升级趋势不可逆转,第三产业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并且,云南省凭借其优越的旅游资源促使旅游业成为云南省第三产业中的佼佼者。
为分析云南省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文章通过设计VAR模型考察云南省的居民消费量、第三产业增加值、旅游收入总额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三组变量具有协同发展的特性,云南省旅游业收入随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而快速增长,该省居民消费水平对第三产业促进作用明显,但对该省旅游收入无明显作用,地方旅游业收入可能更依赖于省外及国际游客。
因此,继续优化云南省产业结构并采取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现代旅游等措施吸引省外游客是增加该省旅游收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旅游经济协整关系一、引言近几年来,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优化,一二产业的劳动力和资本慢慢向第三产业转移,2013年云南省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已经超过70%,第三产业每增长1%就能创造1.56万个就业岗位,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张宝东,2007),成为吸引就业最多的产业。
由于经济发展引起的产业间收入的差异促使着第三产业优势凸显、发展更快,而第二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也为第三产业发展奠定载体(吴振球,2011),第三产业成为云南省产业转型和人口就业的突破口。
在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以旅游业为代表的产业增速惊人,由于旅游资源遍布云南省,凭借本省优良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最快的综合性产业,云南省旅游业从1995年以来经历了"观光接待"阶段到"经济产业"阶段再到"支柱产业"阶段(张尧辉,2009)。
尤其对于大理、丽江等城市,基于其丰厚的旅游资源,已经发展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旅游经济低廉的成本和较高的收益不仅促进城市的发展,也极大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了景区居民生活水平。
此外,旅游业产业带动作用强大,特别是对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
根据《2014-2019年云南旅游市场调研报告》,云南省旅游业对交通运输业、住宿业、餐饮业、娱乐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分别达到416.8亿元、375亿元、315亿元、122.9亿元和439.6亿元。
旅游业与第三产业其他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与居民生活消费习惯产生相互影响,因此,实证分析云南省旅游总收入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云南省居民消费的相互关系,并积极探索云南省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发展之路极富研究意义,对云南省地区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用重大。
二、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业集合了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的服务于一体,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综合的综合产业,特别与餐饮住宿业、批发零售业、运输业息息相关,旅游业的发展将极大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众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并遍及全省。
2009年,云南省接待游客12023万人次,2013年,接待游客上升至23972.35万人次,旅客人次增长了近两倍,且海外及我国港澳台游客数量也由2009年的284.49万人次上升至533.5万人次,云南省旅游资源的认可度和知名度不断上升。
2009年,云南省旅游收入810.73亿元,2013年上升至2111.24亿元,旅游收入以不低于20%的年增长率增长。
旅游业成为云南省第三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云南省凭借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稳居西部旅游收入第一。
云南省旅游业在积极发展时同样面临诸多困境。
从旅游从业人员方面看,由于旅游业本身较强的季节性,旅游业就业稳定性不够。
低就业门槛也形成了低学历的就业人口组成,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24.6%,从业者缺乏基本的职业教育,从而造成就业从业年限短等不利因素(杨莹,2014)。
从旅游环境方面看,个体经营和私人制企业占据旅游企业中较大比重,整体小而散的局面影响了旅游市场规范性。
从交通情况看,由于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较散,景点之间距离较远,对交通基础设施要求较高,但云南省交通工具单一,交通费用较高,因此也极大影响来访游客人次。
总的来说,云南省旅游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强劲的发展状态极大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甚至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许多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三、云南省旅游总收入与居民消费、第三产业关系的实证分析(1)数据统计描述本文选取代表云南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居民消费量(CO)、第三产业增加值(GR)、地方旅游收入总额(RE)三组变量,并选取其1994年至2012年的共18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将三组数据经过物价指数平减后取绝对值(LNCO、LNGR、LNRE),使三组数据指数型增长转变为线性增长。
其次,分析三组数据。
从图1与中可以看出,三组数据都成增加趋势,其中,云南省居民消费增长对数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数值两项在1998年之前有明显的波动,可能与1998年经济危机对旅游业影响有关,2004滞后两项增长平稳,协同关系较强。
地方地方旅游收入总额对数值增长率稳定,2008年之后增长率上升,GDP的增长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第三产业提出更高的需求,需求的扩大是旅游业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云南省也抓住地方旅游资源等优势不断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得到长足进步。
(2)平稳性检验DLNCO为居民消费对数差分值,DLNGR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数差分值,DLNRE为地方旅游收入总额对数差分值。
通过平稳性检验,LNCO、LNGR、LNRE都为一阶单整过程,即C(1)过程。
其中,C为截距项,T为趋势项,L为滞后阶数,N为无该项。
(3)协整检验通过E-G检验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将LNRE对LNGR与LNCO做OLS回归,结果如下所示(注:圆括号内系数t统计量):LNRE=-3.29601493308+0.385014895413*LNGR+0.905016464762*LNCO(-8.723802) (2.497063) (4.723328)其次,将残差做ADF检验,其结果不存在单位根(t统计量为-5.54475、概率为0.0003),LNRE、LNGR、LNCO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云南省居民消费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地方旅游收入存在协调增长关系。
(4)带有误差修正的向量自相关过程Y1为LNRE,Y2为LNGR,Y3为LNCO,D为相应项差分,括号内为滞后期数。
方程一:D(Y1)=0.044*(Y1(-1)-2.968*Y2(-1)+2.680*Y3(-1)-4.37)+0.24015059241*D(Y1(-1))+0.276*D(Y1(-2))+0.326*D(Y2(-1))+0.014*D(Y2(-2))-0.094*D(Y3(-1))-0.187*D(Y3(-2))+0.059方程二:D(Y2)=0.277*(Y1(-1)-2.968*Y2(-1)+2.680*LNCO(-1)-4.37)0.374*D(Y1(-1))-0.874*D(Y1(-2))+0.275*D(Y2(-1))-0.118*D(Y2(-2))-0.236*D(Y3(-1))-0.579*D(Y3(-2))+0.214方程三:D(Y3)=-0.074*(Y1(-1)-2.968*Y2(-1)+2.680*Y3(-1)-4.37)+0.644*D(Y1(-1))-0.028*D(Y1(-2))+0.386*D(Y2(-1))-0.099*D(Y2(-2))+0.173*D(Y3(-1))+0.095*D(Y3(-2))+0.042通过VAR方程得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数值对地方旅游业收入总额对数值正向效果明显,滞后第一期系数(0.326)明显大于第二期系数(0.014),作用效果从滞后一期后逐渐递减,说明第三产业整体发展对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而地方旅游业收入总额对数值滞后一期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数值作用效果明显(系数为0.374),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数值与地方旅游业收入总额对数值相互促进。
而居民消费水平的对数值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数值与地方旅游业收入总额对数值,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数值的滞后一期对居民消费水平促进作用作用较大(系数为0.386)。
(5)向量自回归的稳定性检验及残差相关性检验AR单位根检验中9个单位根均小于1,模型稳定,如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所示。
残差相关检验中滞后多期的LM检验不存在自相关,如表3滞后性检验结果所示。
(6)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与地方旅游收入总额增长率可以相互解释,由于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特别是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整体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居民消费增长率能够解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从而在统计上证实居民消费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明显,但是居民消费增长率不是地方旅游收入的原因。
四、结论及政策性建议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全国闻名,随着旅游业的日渐发展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量游客到此参观旅游,国外游客也日益增加,旅游业迅速发展,地方旅游收入也快速增加。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知,云南省旅游业、第三产业以及居民消费量之间有着明显的协同性增长。
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初见规模,不仅在第三产业中占比增大,也成为第三产业发展中坚力量;而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也为旅游收入的增加产生持续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地方旅游业增收的影响举足轻重。
云南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对该省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明显,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对服务业需求的越来越大,这种倾向性刺激第三产业的扩大,展现出巨大的产业潜力。
但实证结果也指出云南省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平并不是旅游收入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本省的消费增长并不能解释云南省旅游收入增长,原因可能是外省及国际的游客旅游消费量增长才是旅游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与地方旅游收入相互影响,该省居民消费量与第三产业也互为格兰杰原因,该省地方旅游收入与居民消费量相互影响并不显著。
因此,为了促进云南省旅游业收入的增长,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和建议。
首先,云南省应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推进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在第三产业中,重点推进与旅游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住宿餐饮、金融等行业的发展,既可以推动云南省第三产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又能完善旅游业基础设施,推进本省旅游业发展,增加旅游业收入,提升旅游片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的快速转化。
一方面,通过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现代技术为游客提供吃、住、行、购、乐各方面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智能化服务,如自主查询和网络预订服务、旅游汇兑支付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