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专业课程设置

民族学专业课程设置
民族学专业课程设置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

课程设置、阅读书目与考核要求

课程一:民族学通论

任课教师:龚志祥(E-mail: enshilg@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751494.html,)

一、阅读书目

1、《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3、《民族与民族主义》,厄内斯特.盖尔纳,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5、《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任选一题)

1、风俗习惯的特点、分类及其变迁的因素分析。

2、关于《民族学通论》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的读书报告。

考核要求:认真阅读相关书目,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课程二:中国民族志

任课教师:哈正利(E-mail: hazhengli@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751494.html,)

一、阅读书目

1、马寅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2、杨圣敏:《中国民族志》,中央民大出版社,2003。

3、郝时远:《中国民族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出版社,1981。

5、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任选一题)

1、试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经济关系的发展及其影响。

2、任一阅读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要求:认真阅读相关书目,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课程三:文化人类学

任课教师:哈正利(E-mail: hazhengli@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751494.html,)

一、阅读书目

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2000。

2、黄淑娉:《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教出版社,2004。

3、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英)拉波特:《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

5、庄孔韶:《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任选一题)

1、试论文化、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2、任一阅读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要求:认真阅读相关书目,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课程四: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

任课教师:张丽剑(E-mail: zljyn@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751494.html,)

一、阅读书目

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文物出版社,2002。

3、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

4、大卫·费德曼:《民族志:步步深入》,龚建华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5、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何颖怡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乔健:《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7、克利福德:《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

8、彭兆荣:《民族志“书写”:徘徊于科学与诗学间的叙事》,《世界民族》2008(4).

9、王建民:《民族志方法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思想战线》2005(5).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

请从田野选点、资料准备、调查方法、注意事项等角度,论述如何在民族地区开展田野调查。

考核要求:密切结合所学课程及实践工作写作,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课程五: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研究

任课教师:龚志祥(E-mail: enshilg@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751494.html,)

一、阅读书目

1、《民族理论通论》,金炳镐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吴仕民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解析》,王希恩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雷振扬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5、《民族与社会发展》,马戎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任选一题),

1、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自选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有关的题目,阐述其缘起、现况、国家对策,并略作评述。

考核要求:认真阅读相关书目,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课程六:城市民族问题研究专题

任课教师:李安辉(E-mail: anhuili@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751494.html,)

一、阅读书目

本课程的主要阅读书目为杨侯第主编、沈林等著的《中国散杂居民族工作丛书》之前4种:

1、《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1年。这是本丛书中的重点阅读书目。

2、《散杂居民族工作政策法规选编》,民族出版社,2000年。重点为《城市民族工作条例》。

3、《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民族出版社,2001年。重点是第三章第一节,第六章第二节(二)。

4、《散杂居少数民族统计与分析》,民族出版社,2003年。重点是第四章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第57-82页。

另外,下面两种也可参考:

5、周大鸣、马建钊主编,《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

6、向德平主编、章友德副主编《城市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第3次印刷。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任选一题)

1、试析我国城市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

2、试析我国中南地区(或东部、西部,还可以是具体的某个城市,可以根据个人掌握的情况来选取地区或城市)城市民族关系的特点。

考核要求:认真阅读相关书目,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课程七: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专题

任课教师:张丽剑(E-mail: zljyn@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751494.html,)

一、阅读书目

1、沈林等:《散杂居少数民族统计与分析》,民族出版社,2003。

2、沈林等:《散杂居民族工作概论》,民族出版社,2001。

3、沈林等:《中国的民族乡》,民族出版社,2001。

4、铁木尔、赵显人主编:《中国民族乡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

5、张海洋:《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6、金炳镐:《论我国杂散居地区民族问题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3).

7、许宪隆:《构建共生互补型散杂居民族关系的思考》,《学习月刊》2008(10).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

请从某一民族的角度,论述该民族在我国的散杂居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考核要求:密切结合所学课程及实践工作写作,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课程八: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专题

任课教师:李安辉(E-mail: anhuili@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751494.html,)

一、阅读书目

1、徐万邦、祁庆富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1996年。

2、杨鹤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3、祁庆富:《民族文化遗产》第一集,民族出版社,2004年。

4、朱俊杰: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

5、贾银忠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民族出版社,2008年。

二、考核题目与要求

题目:(任选一题)

1、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哪些不足之处?应采取哪些对策?

2、关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考核要求:认真阅读相关书目,卷面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特别提醒: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如有疑问,请通过e-mail与相关老师联系;课程学习结束,请按考核要求完成作业,并通过e-mail提交给相关老师。

清华大学的建筑学课程表

清华大学 一年级 秋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 必修集中军训 2 3 考查排在上课前3周 必修体育(1) 1 1+1* 考查*为课外环节 必修思想道德修养 2 2 考查 必修英语(1) 4 4 考试参加学校分级考试 必修高等数学(1) 5 5 考试建筑学院开课 必修素描(1) 4 4 考查 必修计算机文化基础 2 2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1.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设计(1.2) 6 6+2*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1.3) 6 6+2* 考查 必修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2 2 考试 必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 1 1 考查 29 26 未含集中军训学时 春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毛泽东思想概论 3 2+1* 考试*为课外环节 必修体育(2) 1 1+1* 考查*为课外环节 必修英语(2) 4 4 考试参加学校水平考试 必修高等数学(2) 5 5 考试建筑学院开课 必修素描(2) 4 4 考查 必修建筑技术概论 1 1 考试 必修建筑设计(2.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为课外环节必修建筑设计(2.2) 6 6+2*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2.3) 6 6+2* 考查 选修 2 2 选修课 26 25 夏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渲染实习1+1* 2周*为课外环节 必修素描实习 1 1 2 3 第一学年学分总计:29+26+2=57 二年级 秋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2+1* 考试*为课外环节 必修体育(3) 1 1+1* 考查*为课外环节 必修英语(3) 4 4 考试参加学校水平考试 必修水彩(1) 4 4 考查 必修建筑构造(1) 2 2 考试 必修中国古代建筑史 3 3 考试 必修建筑设计基本原理(1) 1 1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3.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为课外环节 必修建筑设计(3.2) 6 6+2*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3.3) 6 6+2* 考查 选修 3 3 选修课 27 26 春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邓小平理论概论 3 2+1* 考试*为课外环节 必修体育(4) 1 1+1* 考查*为课外环节 必修水彩(2) 4 4 考查 必修建筑力学 4 4 考试 必修外国建筑史 3 3 考试 必修建筑设计基本原理(2) 1 1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4.1) 6 6+2* 考查必修其一*属课外环节 必修建筑设计(4.2) 6 6+2* 考查 必修建筑设计(4.3) 6 6+2* 考查 选修 3 3 选修课 25 24 夏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必修水彩实习 2 2周教师辅导2周,自己画1周,交暑假作业必修测量实习 1 1周新开课 3 3 第二学年学分总计:27+23+5=55 三年级 秋季学期 性质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限选体育专项(1) 1 必修CAAD方法 2 2+1* 考试*属课外环节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 则探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探析 雷呈勇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使大学各门课程之间发生有机联系,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是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在大学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决策者绝不能轻视理论指导,缺乏主见,盲从上级或他人,靠经验决策。缺乏系统考虑的、恒定不变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的课程,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后果。因而,应努力探讨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问题,使大学课程的设置避免随意性,增强适应性。 一、大学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多方面的,有内在的理论基础,也有外在的客观因素,有传统的文化背景,也有现实的社会条件。这些因素影响到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因此,对大学课程设置的依据必须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1.社会需求 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总是不断引起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从各个方面影响课程的内容。大学课程必须适应这些需要。大学课程设置不能不考虑学习者的成长,因为人的成长是从一个生物的个体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化的人的过程,即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只有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才能体现高等教育存在的社会价值。 一般而言,大学课程设置,应考虑五个方面的社会需求因素:一是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从业人员的文化专业素质要求;二是适应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特殊素质要求;三是满足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对终身学习提出的要求;四是知识经济发展对从业人员创新素质的要求;五是在考虑社会要求这一因素时,不要仅仅认为是一个社会或职业适应性的问题,还应当包括个体的谋生能力、创业意识、职业道德、健康的体魄,对社会和自我积极向上的心态。 由于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大学课程设置不可能以频繁的直接变化来应对,这就要求大学课程应该寻求课程主体和学习者对社会因素的开放态度,主动吸收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因素,并在辨别、比较中使社会因素有机地成为课程内容的积极因素。[1] 2.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生产力的发展是课程发展的根本动因和动力。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学校课程的发展一直很慢,原因是学校的课程与生产劳动脱节,生产中不需要什么科学技术。到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学校课程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增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二十世纪以来,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多次的课程改革,强化自然科学知识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这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的时代不落伍。 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生产力的直接因素,一方面对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出掌握科学知识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为课程的扩充、内容更新提供了条件。不仅影响工作岗位的种类和内涵,还影响课程编制的形态和内容。大学课程的变革,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随的。 尤其是人类进入到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高技术时代后,科学技术与大学课程设置的这种联系,体现得更为鲜明与突出。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技术设备综合机械、电子、液压、气动、光学等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因而,操纵、调试、维修这种高技术设备的技术人才,必须具备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全面的综合技能,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这样的要求也就必然要在课程编制中反映出来。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将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最早的教材连插图都没有,现在有了彩图。除教科书、参考资料外,幻灯、电影、录音录像都成为新的教材。 3.学科知识 大学的课程内容是从现代科学技术中依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随着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开始由单项联系向多项联系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纵横交叉、多层次、综合性的学科体系。面对学科知识的这种发展趋势,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依据学科知识的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学科知识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特定的方式,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方式扩大知识的范畴,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有步骤的教学要求,系统地组织学科知识序列。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第七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学科:两种内涵,一种是指学术的分类(广义)。另一种是教学科目的简称(狭义)。 ●专业:指专门职业(广义)。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 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 ●专业的(狭义讲)三层涵义: 1、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或教学形式。 2、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 3、与社会职业分工相适应的。 ●课程(斯宾塞——最早提出使用课程这一概念): (狭义)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广义)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即:隐性课程)。 ●课程的分类: 1、按侧重点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按分科型或综合型分为课程和核心课程。 3、按层次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4、按选课形式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5、按课时多少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 6、按内容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7、按计划和目的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是课程的来源;专业是社会分工、 学科知识和课程授受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课程是学科划分和专业差异的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 ●专业的形成: 1、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 2、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 3、缘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 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 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 4、专业范围覆盖面较宽广; 5、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 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我国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教训: 1、教育既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教育的发展又应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特别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条块分割”的体制导致专业发展的盲目性,造成了某些的重复建设; 3、偏重数量发展,导致质量下降。 ●课程编制的工作包括:确定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编写 教科书。 ●教学计划:由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学时(学 分)的分学期分配。 ●学分制教学计划:由普通教育、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三大板块构成。 ●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其编写原则(或要求):1、明确的目的性;2、前 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学适用性。 ●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 量的重要保障。 ●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1、不仅要为教师服务,同时要为学生服务,便于他们独立钻研; 2、不但要反映科学知识与结论,还要反映知识获得的过程;

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设置

《中外建筑史》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51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培养专业基本素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过程及其自然、社会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建筑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总体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建筑学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简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活动状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详说有关古代和近代的建筑思想、理论与技术,详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型制、特征、风格、结构特点简述以西方为主体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状况、演变过程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着重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类型、形式、技术及艺术特征。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以幻灯、投影或计算机多媒体的形式,采用大量图像资料配合讲课。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以“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初步”等课程为必要的先修课程。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中国建筑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桢主编

《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图说》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物理(光)》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物理(光)(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通过课堂讲授、一到两次课外实验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建筑光学的基本知识,为结合专业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并使学生能适应今后工作中对建筑光学知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建筑光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天然采光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了解建筑照明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照明计算方法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筑光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建筑光学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与建筑有关的光学基本概况、单位和计算公式,并对建筑布局的光学特性作基本介绍。第二部分为授我国光气候概论,各种采光窗的特性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采光设计和采光计算。第三步分为建筑照明,介绍灯具合光源的光学特性以及基本的照明设计和计算明和环境照明做初步的分析和介绍,掌握一些主要空间室内照明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分为实验操作和实验演示两部分:采光系数测定和灯光照明演示,操作实验安排在总学时中,演示试验安排在课余时间。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按同济大学建筑学五年制学生的教学计划的安排,建筑光学安排在第三学期。课程以高中数学、物理为基础,并需要初步的建筑学与建筑技术知识。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筑物理》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7月东南大学柳孝图 《建筑物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东南大学柳孝图 《建筑物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7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华南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等四校主编 《建筑物理(热)》

教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教材

教育科学系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主管院长(系主任)签字: 院(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字: 教务处处长签字: 二○一一年七月十日

应用心理学专业(非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科研、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进行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和将心理学理论、技术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生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证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综合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3.了解医学、教育学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有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和外语实际应用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心理学。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实验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实践、专业考察、专业见习、专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五、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73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17学分,实践教学26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0学分)30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建筑学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

建筑学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图法、美术、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设备、建筑设计与结构、中外建筑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及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建筑经济与法规、园林设计、名建筑师和名作等。 成人专升本课程与上述课程基本相同,普通本科除了专业课之外还要学习大量的公共课程,专升本公共课程很少,大多是专业课程。 普通本科与成人教育本科以及专升本三者之间存在差别:1、毕业证书不一样。成人教育系列发放成人教育毕业证,颜色、内容都有区别。专升本发放专科接本科毕业证,说明分两个阶段,即专科和本科阶段。普通本科发放国家统一的本科毕业证。 2、尽管三者国家都承认学历,但是用人单位对于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会有不同认可度,最好普通本科,其次专接本,最后成人教育毕业证。 普通本科和专升本学习比较正规,按照教学计划开满开足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成人教育比较松散,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一般都不能达到标准,考试也流于形式。 土木工程专业 1.工程数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类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学习矩阵、线性方程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有关知识。 2.土木工程力学(2)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 静力分析--空间任意力系,重心 稳定计算--压杆稳定,结构稳定计算

运动分析--点的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 动力分析--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郎伯定理,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结构动力特性与动力反应。 3.流体力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流体力学是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流宏观运动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理解不同水流的特点,学会常见土木工程中的水力计算方法,并具备初步的试验量测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流体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基础、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孔口、管嘴和有压管道的恒定流动、明渠恒定流、渗流定律、井和集水走廊、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及流动运动参数的测量。 先修课:高等数学、土木工程力学(1)。 4.工程经济与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土建类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它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系统中的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优化方案,以实现有效管理,

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020110 国际贸易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代号020110) 主考学校:厦门大学 学习课程: 毛泽东思想概论、企业经济统计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企业会计学、外刊经贸知识选读、外贸英语写作、国际市场营销学、涉外经济法、国际运输与保险、外经贸经营与管理、世界市场行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国际商务英语、毕业论文 加考课程: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国际金融、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一)、国际商法。 020208 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专业代号020208) 主考学校:福建农林大学 学习课程: 毛泽东思想概论、英语(二)、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金融理论与实务、消费经济学、市场营销策划、商品流通概论、国际商务谈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毕业论文; 加考课程: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谈判与推销技巧。 020216 电子商务(独立本科段)(专业代号020216) 主考学校:厦门大学 学习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英语(二)、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实践)、网络营销与策划、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互联网数据库、互联网数据库(实践)、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与金融(实践)、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数量方法(二)、商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电子商务安全导论(实)、毕业论文(答辩); 加考课程: 经济学(二)、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概论(实践)、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践)、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实践)、计算机网络管理。 020229 物流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代号020229) 主考学校:集美大学 学习课程: 毛泽东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英语(二)、经济法概论(财经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案例与实践(二)、库存管理(二)、 采购与供应管理(二)、运输管理(三)、仓储管理(二)、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软件操作、毕业论文(答辩)。 050201 英语本科段(专业代号050201) 主考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学习课程: 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英语翻译、高级英语、口译与听力、英语写作、英美文学选读、

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大学部分专业课程及发展大致方向

土木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与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受到课程设计,实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与研究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机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 代表职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技术经理、项目经理、项目设计师、结构审核、城市规划师、预算员、预算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轨道交通及铁路工务部门工程师(一般是建设单位内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公务员、教师。 交通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交通工程和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工程单位、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建设与施工、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训练,掌握进行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与工程项目评价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交通工程、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经济与法规、交通规划、结构力学、土质土力学、交通控制与管理、道路工程、轨道交通、交通项目评价、道路工程监理、工程概预算等。 主要就业单位:交通厅、交通局、工程局、路桥公司、公路局、交通勘测设计院、交通规划单位、工程咨询公司、财政局(工程概预算审核)、公交公司、各类学校、公安交通管理局。 英语 1、英语语言学方向,主要是研究语言的结构、性质等,一般会细分为语义学、 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分别具体是什么内容,这里无法细说。 2、文学方向,包括你提到的文学与文学批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细分。 3、翻译方向,这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 4、外语教育方向。包括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等等不同名称,其实都一样,强调 研究语言是怎么教和怎么学的。包括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是个交叉

教育学考研各个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与方向

一、教育学原理(专业代码040101) 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基本问题、比如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问题、教育的本质与功能问题、教育体制创新问题、受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制建设问题等等。其中既有教育学原理传统的理论领域,也有近年来根据教育实践的发展新开拓的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教育基本理论方向 教育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教育理论问题。主要研究教育的发展规律、元教育学、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当代教育热点和问题、教育改革于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 2、教育哲学方向 教育哲学是多以一定的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学科,原本科哲学专业的学生再选择这个专业比较好。注重对我国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哲学考察研究,着重探讨在社会转型条件下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中国传统教育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西方教育哲学思想的借鉴和批判。 3、教育文化学方向 教育文化学是以人类的教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多角度地透视并理解人类的教育活动,重点是在深入诠释教育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比如研究不同国家教育观念里各自体现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教育制度中体现一国怎样的教育文化等。 4、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方向 主要侧重于学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同时,注重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学校发展与定位研究,区域教育规划研究等。如关于义务教育管理与资源配置的研究,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研究,对学校管理与规划的研究。 5、教育政治学方向 教育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学科,着重探讨教育与政治的区别和联系及二者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在国内的研究一般包括:教育与政治的基本关系、教育与政治主体及其行为的各种关系、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国际化与国际政治的关系等。 6、教育法学方向 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如何用法律规定一切教育中权利与义务问题,主要集中在研究教育法的制定、实施与完善。 7、教育社会学方向 教育社会学以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主题: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化过程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自身的结构和组织、教育分流研究等。 8、教育人类学方向 教育人类学是指用人类学的概念、理论、观点和方法,描述、解释教育现象的应用性学科,旨在提示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9、德育原理方向(含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 主要研究对公民整体或个人怎样进行有效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比如研究如何培养学生

房屋建筑学课程总结

房屋建筑学课程总结 园林学院城市规划09级曹传云 20090553015 1、建筑的内涵及功能: 屋建筑学是适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员了解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思路和过程、建筑物的构成和细部构造以及它们与其他相关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密切联系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建筑空间是供人使用的场所,它们的大小、形态、组合及流通关系与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往往还反映了一种精神上的需求。作为人类栖息活动的场所,建筑物还应满足许多其他方面的物质需求,例如防水、隔热、保温等。按不同的使用要求,分为居住、教育、交通、医疗等许多类型,但各种类型的建筑都应该满足以下基本的功能要求。 本书从常用的建筑类型与结构支支承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物的围护、分隔系统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细部构造等几个方面介绍对建筑物的实体进行研究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2、建筑物的分类: 2.1 根据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类: 生产性建筑根据生产内容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

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而居住建筑一般包括住宅和宿舍。 而公共建筑有生活服务性建筑、托幼建筑、文教建筑、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广播建筑、体育建筑、观演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等等。 按楼层高度区分有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超过100米的建筑一律统称为超高层。 2.2 根据结构分类: 可分为木结构建筑、砖石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①框架结构、②简体结构、③剪力墙结构、④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①砖混结构、②钢混结构、③砖木结构)、其他结构。 2.3 根据规模分类: 可分为大量性建筑(住宅、学校等)、大型性建筑(火车站、航空港等)。 2.4 根据耐久性能划分: 可分为一级临时性建筑(5年)、二级易于替换性建筑(25年)、三级普通建筑(50年)、四级纪念性建筑和特别建筑(100年)。 2.5 按耐火性能区分: 可分为非燃烧体建筑、难燃烧体建筑、燃烧体建筑等。

大学课程分类

大学课程分类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大学课程分类 一、必修课 1、公共基础必修课——这是每个大学都要学习的课程,也要求必须通过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有体育、军事理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形势与政策、思想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学科基础必修课——这是相对每个不同专业的来说的,顾名思义,这是每个专业深入学习研究前的基础入门课程,就像是建造房子的基础,可谓是重中之重。在这里例举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来举例说明,主要有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线性代数B、概率统计D、大学物理C、测量学、大学物理实验C、工程力学。 3、学科基础限定选修课——这是对学科基础必修课程的补充,让你进一步的了解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后面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定选修课学习的准备课程,让你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学习后面的东西。在这里也例举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限定选修课来举例说明,主要有土木工程概论、CAD基础、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 4、专业必修课——顾名思义,这就是整个大学专业学习的核心知识,是重中之重的课程,你必须学精,学好了,对你以后工作中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些课程会告诉你以后干活怎么干,事做的对不对的课程。在这里也例举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来举例说明,主要有工程力学、混凝土结构原理、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施工。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范文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 2008-10-05 10:07 课程编号:TJ 课程名称:素描 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打下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静物有针对性地进行写生,学习形体透视、基本构图、比例的协调、体积感的把握、表达空间感、质感、量感,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表达,为建筑设计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使用教材:《素描》,周若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素描基础》,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 课程名称:色彩 课程学分:4 学时:64 开课学期: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建筑设计打下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静物有针对性地进行写生,掌握色调变化规律,增强色彩感觉,提高色彩搭配能力,表达色彩的空间感、质感、量感,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练习,为建筑设计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使用教材:《水粉》,漆得琰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色彩静物写生》,周度其编,广西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课程学分:1 学时:16 开课学期: 1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掌握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材料要素、技术要素。通过训练可以充分启迪学者的思维力、想象力和组织形态,获得新的感性知识和创作领域的开拓,从而

提高创造能力,为后面学习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构成的概述;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构成及形式法则;材料的要素;技术要素;练习的程序;场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9月。 参考书目:1.《平面构成设计》,李槐清,河北美术出版社。 2.《平面构成》,夏镜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TJ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 课程学分: 2.5 学时:40 开课学期: 2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二维构成的基础上提升为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培养他们对立体形态的设计,空间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构成形式,对立体材料的学习,线材、面材、块材的加工方法和设计技巧、设计思路及设计创意。 主要内容:色彩构成部分是探讨利用色彩要素的搭配交变获得色彩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的学说。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造型和形态的学科。色彩构成主要内容包括色彩构成、色彩三属性、色彩补性特性、色彩混合、色彩心理、结构色彩、色彩的节奏和色彩的调和;立体构成主要内容包括立体构成观、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材料要素、技术要素和练习程序(点五维构成、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块立体构成和线、面、块综合构成)。 使用教材:1.《色彩构成》,钟蜀珩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立体构成》卢少夫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参考书目:1.《色彩构成》,赵国志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2.《色彩构成》,李莉婷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3.《立体构成》,辛华泉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4.《立体构成》,金剑平编,湖北美术出版社。 课程编号:TJ 课程名称:建筑CAD

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

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 前言 很多同学希望了解在北京大学各院系的某个年级要学习哪些课程,但又不容易查到课程表。本日志充当搬运工作用,将各院系开设课程列于下方,以备查询。 查询前必读 注释: ※在课程名称后标注含义如下: 标注(必)表示此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 标注(限)表示此课程为专业任选课(原称专业限选课),各院系规定需在所有专业任选课中选修足够的学分(通常为30~40)以获取学士学位; 标注(通)表示此课程为通选课,非本院系本科生可选修此类课程,并计入通选课所需总学分;通选课无年级限制; 标注(公)表示此课程为全校任选课(原称公共任选课),此类课程不与学位挂钩,公选课无年级限制。 标注(体)表示此课程为体育课,每名学生必须且仅能选修4.0学分体育课;男生必须选修“太极拳”,女生必须选修“健美操”。 ※实际上,多数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也没有年级限制。对应的年级是“培养方案”推荐的修该门课程的适当年级。 ※不开设任何专业必修课的院系为研究生院或其他不招收本科生的部门,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武装部等。 ※由于在某些院系下有不同专业方向,标注为必修课的课程可能并不对于所有学生均为必修(如外国语学院的各个语种分支)。相关信息请咨询相应院系教务。 ※多数课程可以跨院系选修,但可能需缴纳额外学费。 ※院系编号为学号中表示院系字段的数字,因院系调整原因,编号并不连续。“系”可能为院级单位,具体以相应主页标示为准。 ※课程名称后标注数字表示学分。一般情况下,对于非实验课及非习题课,每学分表示平均每周有一节50分钟时长课程,16-18周。 ※院系设置的课程不一定由本院系开设。 ※医学部课程仅包含在本部的课程内容。 ※本一览表不包括政治课、军事理论课、英语课、文科计算机基础、辅修及双学位课程。※本一览表不提供上课地点及主讲教师信息,请与相应院系教务联系。 001 数学科学学院 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751494.html,/ 一年级秋季学期 数学分析(I)(必)5.0 数学分析(I)习题(必)0.0 高等代数(I)(必)5.0 高等代数(I)习题(必)0.0 几何学(必)5.0 几何学习题(必)0.0 一年级春季学期 数学分析(II)(必)5.0

《教育学》课程标准

《教育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小学音乐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念,帮助学习者观察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发展教育思维,提高教育素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并在头脑中构建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教育类相关课程奠定了基础,为教育专业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这一的培养目标服务。 《教育学》是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其后续课程为《教师资格证国考》、《教师招考理论》,是一门理论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该课程是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为指导思想,根据教师职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中的以“培养学生从事教学能力为核心”工作项目而进行的设置。其基本理念是通过系统教育理论和知识的学习,为今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打

下坚实基础。本课程在第2学期开设,是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专业必修课程。后续课程是《教师资格证国考》、《教师招考理论》。本课程是一个让学生懂得教育理念、学会基本教育知识并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论学科,是专业必修课程。(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该课程是依据“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为指导思想,根据教师职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中的以“培养学生从事教学能力为核心”工作项目而进行的设置。其总体设计思路是:①基础性与时代性结合,即以专科为学历定位,准确阐释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尽可能反映教育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②适切性与发展性统一,即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使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容量的多少既能适合专科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程度,同时又能够激励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难点,从而促进学习者身心的良好发展。③理论性与实践性协调,即本门课程既是教育对象对教育学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提高,同时所学的理论又应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即效作用,可帮助学习者把这些理论应用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水平。教学形式可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实习等工学结合实践形式。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建筑课程介绍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 美术Ⅰ: 内容简介: 素描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必修课程。是建筑造型艺术的基础。其目的紧紧围绕着对自然物象的研究与表现,并以此培养学生建筑造型的基本技能。素描训练注重于对事物构造原理的把握,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建筑设计和创新的基本素质。 其任务主要研究静物和石膏头像、胸像的基本构造,包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物体素描注重于对事特构造原理的把握,是建筑学专业造型训练的基本表现方法。 研究静物和石高头像,胸像的基本允造,包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物体的造型特征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素描在应用型本科建筑学专业中主要起到训练造型能力,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锻练对形体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 《素描》,湖北美术出版社 美术Ⅱ: 内容简介: 色彩是建筑学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的必修课程。色彩的运用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在色彩学中已有定论,写生画就是在绘画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色彩与造型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分析自然界中光线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 在整个色彩教学过程中,其目的是通过色相环的学习,充分了解光谱的组成及色相环的配置规律,以及在色彩写生中各种材料的应用。(色彩它涵盖的表现材料种类较多,通常最基本的有水粉、水彩、油画)。它是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基础,对其它专业课程学习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基本素质。 建筑学专业色彩课,通过学习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及色彩的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从而达到学生运用与表现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色彩、表现色彩的能力,实现学生对色彩的初步掌握,为专业设计培养较高的审美、表现能力。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 《色彩、写生、艺术》 《色彩技法与创作》,中国纺织出版社 《水粉画技法》,吴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建筑学专业导论: 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认识、对建筑有基本的了解,初步了解对本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现状。为后续课的继续学习和深造打下基础。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建筑的基本概念,了解建筑的意义和基本属性;了解建筑的发展沿革;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和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理解建筑及其相关概念,建筑的物质技术属性,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等基本属性; 2、培养对建筑学专业的基本认识; 3、了解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沿革和现状。 教学或参考使用的教材:

教育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教育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使教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生培养计划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 (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需求多样化、师范教育转型、基础教育全方位改革等时代背景,制定适合“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计划,使培养计划具有时代性、前瞻性。 (三)坚持“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改革思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分类分层培养,使培养计划体现学校特色和创造性。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主要培养目标: 1.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比较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能力,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本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师范专科院校教育学学科教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教育研究与管理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 3.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秀生源。 (二)基本规格 1.能够自觉遵守新时期公民道德规范,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从事教育工作的坚定信念。 2.系统掌握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具备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习惯及求实与探索精神。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该语种专业文献,能够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4.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够运用教育学或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一般性的教育理论或实践问题。 5.具有自由和宽容的态度、团结与协作精神,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6.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 (一)教育学(师范类)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