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一、成本分析1. 初始投资成本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需要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其初始投资主要包括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等设备的购置及安装费用,同时还要考虑到项目的规划设计、土地租赁等费用。
根据不同地区的价格水平和装机容量,初始投资成本在每千瓦装机容量约为8000-12000元之间。
2. 运营维护成本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运营维护成本主要包括日常巡检、清洗保养、设备维修更换等费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人力成本、保险费用、税费等额外成本。
一般而言,运营维护成本在每年每千瓦装机容量约为80-120元之间。
3. 固定资产折旧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固定资产,其折旧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部分。
折旧费用的计算一般按照固定资产原值与使用年限的折旧率进行计算。
4. 利息成本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因此还需要考虑到借款利息等成本。
二、效益分析1. 发电收益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可以将所发的电直接并入国家电网,实现发电收益。
一般来说,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项目的发电收益可以通过国家政策给予的补贴和购电价来获得,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发电量获得相应的收益。
2. 环保效益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利于改善环境。
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可以减少电网输电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固定资产,其价值不断增值。
尤其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光伏技术的成熟,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因此其价值也会随之增值。
通过以上效益分析可以看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收益、环保效益和固定资产增值方面。
这些效益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中,需要综合考虑上述成本和效益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估和分析。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投资回收期通过对项目初始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的评估,可以计算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发电技术具备十分可观的能源利用率,且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其发电污染公害迹象十分低,成为诸多发电技术的优点,这也是我国电力能源发展的新局面。
因此对其开展经济效益分析,避免盲目普及、投资光伏发电。
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分布式光伏發电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性阐述。
标签:分布式;光伏发电;经济效益引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导致能源紧缺、生态环境被破坏。
为了有效的缓解这种情况,能源结构的优化势在必行,只有积极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目前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经营模式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因此,我们需要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经济效益进行探究。
1分布式光伏发电概念界定我国光伏发电在应用形式中有两种存在形式,第一种即在大型地区建造电站的光伏发电应用形式,第二种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形式。
对第一种光伏发电来讲,在并网送出中通常比较困难,送出线路较长,建设需要的整体投资成本十分高昂,目前以扶贫项目为主。
而第二种缺点十分明显,发电规模十分小,且受制于建筑的朝向,组件的排布及倾角不能处于太阳光照条件的最佳形式,导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效益不高。
2分布式光伏发电经济效益评价原则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中,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不同的考察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经济效益存在正效益与负效益,所以,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将正效益与负效益分别列出,再将所有效益相加,得出整体经济效益。
第二,在经济效益中,正效益的概念是广义上的,其中包括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直接效益,也包括采用光伏发电方式减少碳排放量带来的简介效益。
第三,负经济效益代表光伏发电过程中需要消耗的成本,这部分成本中包括光伏组件、逆变系统以及接入系统等直接成本,还包括为接入光伏而增加备用容量的间接成本。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_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7T07:01:09.628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0月19期作者:王奇 1吴晓兰2[导读] 随着常规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和环保呼声的高涨,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
王奇 1吴晓兰2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11西安特来电领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2摘要:随着常规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和环保呼声的高涨,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
分布式光伏发电属于一类电力能源余量供应系统,其实是在用户周边建立相应的发电设备,以满足用户电力需求,然后通过光伏组件多余的电量进行其他利用,以满足用户生活需求。
光伏发电是指利用相应的光面原件将太阳能进行能源转换,在当前能源耗用的情况下,以太阳能可再生资源为基础,可有效替代传统火力发电,真正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成本效益我国属于能源消耗大国,新能源成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在新能源发展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是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可以将发电功率较小的发电单元发出的电进行整合,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将交流电并上电网就可以为社会用电提供能源支持。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以及促进能源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对其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也显得十分重要。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运营模式1、统购统销模式。
统购统销模式,即第三方投资方负责光伏发电的投资、建设和运维,享有光伏发电的经营权,所发电量全部送入公共电网,供电企业负责全额收购光伏所发电量。
在这种模式下,光伏发电作为电源,基本上通过 110、35 kV 变电站、中压或低压母线上网,然后供给用户,因此光伏电源和用户通常位于不同地点。
电源投资方会获得政府的建设补贴或电价补贴:1)在建设补贴方式下,发电商按照燃煤脱硫机组标杆电价将所发电量全部卖给电网企业;2)在电价补贴方式下,发电商按照上网标杆电价将所发电量全部卖给电网企业,无需承担接网费和备用费。
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成本效益分析

2018年第8期 35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成本效益分析张伊美 刘欣明(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北京 102200)摘要 我国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大力扶持,但补贴正在逐年下降。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居民用户的发用电成本和效益模型。
选取北京市2017年居民用户发用电数据,对分布式光伏投资回收年限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现行补贴政策和投资成本下,平均回收成本时间为7.5年左右。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用户实际用电量、上网占比、投资成本及补贴力度对投资回报率的影响,计算得到相同回报率下不同度电补贴对应的单位容量光伏组件造价,为居民用户投资分布式光伏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成本效益模型Cost-benefit analysis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forresidential roofsZhang Yimei Liu Xinming(Beijing Changp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Beijing 102200)Abstract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support the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but the subsidy is declining year by yea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licy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DPV)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es the cost and benefit model of the consumer's electricity. The data of Beijing residents' hair consumption in 2017 is selected to calculate the return years of distributed PV investment. On this basis, the effects of the actu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he on-grid electric ratio, the investment cost and the subsidy on the 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are analyzed. The costs of unit capacity photovoltaic component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electric subsidies under the same return rate are calculated providing guidance and basis for residential users who have intention to invest in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Keywords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DPV); electricity subsidy; cost and benefit model光伏发电具有清洁环保、不受资源分布地域限制、易于被消纳等优点[1]。
光伏发电成本及投资效益分析

光伏发电成本及投资效益分析我国现阶段光伏发电成本及投资效益分析一、影响光伏发电的成本电价的因素光伏发电的成本可以用下式表示:Tcost=Cp(1/Per+Rop+Rloan*Rintr-isub)/Hfp(1)式(1)即..一、影响光伏发电的成本电价的因素光伏发电的成本可以用下式表示:Tcost=Cp(1/Per+Rop+Rloan*Rintr-isub)/Hfp(1)式(1)即为光伏发电的成本电价的计算公式(史博士定律)。
它表示出了光伏电站的成本电价Tcost与光伏电站的单位装机成本Cp、投资回收期Per、运营费用比率Rop、贷款状况(包括贷款占投资额的比例Rloan和贷款利息Rintr两个参数)、年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Hfp、该电站所享受到的其它补贴收入系数等六大因素的具体关系。
有了式(1)的光伏发电成本分析模型,可以对现阶段光伏发电成本做一个简要分析。
本分析不考虑电站的其它补贴收入,即令式(1)中的isub=0。
1.1单元装机成本对电价的影响按照回收期20年,贷款比例为70%,贷款利率7%,运营费用2%计算。
假设当地的年满负荷发电时间Hfp=1500小时,则不同的单位装机成本所对应的成本电价见表1-1。
表1-1装机成本Cp对于成本电价的影响1.2日照时间对于成本电价的影响依照回收期20年,贷款比例为70%,贷款利率7%,运营费用2%计较。
假设单元装机成本为元/KW,则不同的满负荷发电工夫所对应的成本电价见表1-2。
表1-2年满负荷发电时间对于成本电价的影响可见,年满负荷发电工夫对于成本电价的影响非常大。
平日年满负荷发电工夫与日照工夫是直接相干的。
但是,电站系统的设计方式、系统参数、系统追日与否,对年满负荷发电工夫的影响都很大。
下表给出几个地方的年日照工夫与年满负荷发电工夫的对照表。
表1-3影响年满负荷发电时间的因素由上表可见,年日照时间对于年满负发电时间的影响是最大的,但在同样的年日照时间下,采用不同的系统安装方式,以及是否进行功率优化差异也是很大的。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成本与效益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将能源的产生、储存和使用过程分散至小规模的本地区域,减少能源的输送和损耗。
然而,对于企业或个人来说,是否值得投资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呢?本文将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话题。
首先,让我们来关注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成本。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成本主要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设备采购成本取决于所选择的能源类型和规模,例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或燃料电池等。
同时,系统的安装成本包括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选择和调整、电网连接等。
此外,运行和维护成本包括设备的日常检修、故障修复和系统监控等。
当然,成本还与当地的政策环境、税收政策以及资金利率等因素相关。
总的来说,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成本可能十分昂贵,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政府的支持,这些成本正在逐渐降低。
其次,我们来研究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效益。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效益。
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用户可以减少或甚至消除对传统电网的依赖,降低因能源价格波动而产生的经济风险。
用户还可以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将自己成为电力生产者,通过购买反馈电网的优惠政策和销售电力来获得额外的收入。
此外,分布式能源系统还有助于提供本地能源安全,减少能源供应链的脆弱性。
其次是环境效益。
分布式能源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与传统能源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减少能源输送的损耗,节约能源资源。
此外,分布式能源系统还可以提高能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能源供应中断的风险。
当然,在讨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效益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资源可利用性。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分布式光伏发电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
分布式光伏发电指的是将光伏发电设备直接建立在用户用电侧的发电方式,可以在地面、屋顶、公共设施等各种场所进行布局。
本文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降低电网输配方面的建设成本。
传统的电力系统需要建设大型的发电站、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投资巨大且占地面积较大。
而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直接建设在用户用电侧,无需大规模新建输配设施,降低了建设成本。
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就近发电的特点,可以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和电压降低问题,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减少产生的环境污染。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形式,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友好。
与传统的燃煤发电相比,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的发生。
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
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直接将发电设备建设在用户用电侧,将发电所得的电力直接供应给用户使用。
这样可以减少输电损耗和电费,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
分布式光伏发电还可以采用“余电上网”政策,将多余的电力卖给电网,实现发电与用电之间的循环利用。
分布式光伏发电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降低电网的负荷压力,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
分布式光伏发电还可以通过政府的补贴政策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各个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来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分布式光伏发电也存在一些问题。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初期成本较高。
尽管分布式光伏发电在运营期间可以减少电网输配和用户用电成本,但建设初期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进行设备购置和安装。
分布式光伏发电需要较大的用地面积。
虽然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在不同的场所布局,但仍然需要一定的用地面积进行建设。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电效率会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
在阴雨天气或夜晚,光伏发电的效率会降低,影响到发电量和发电收益。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效益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指将光伏电池组件安装在建筑物、道路、停车场等空间较为充足的场所,实现电能的小范围集中供应。
相较于传统的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更好地利用场地资源,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二是减少输电损耗,节约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三是实现以地方需求为导向的电力供给,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在经济效益方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在降低电力成本方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能够通过减少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损耗,降低电力供应商的输电成本。
此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通过并网发电的方式,将多余的电力卖给电力公司,从而实现电力的多次利用,进一步降低电力成本。
其次,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更全面地利用阳光资源,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能源转换效率可达到18%至20%左右,而传统的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能源转换效率通常只有15%至17%。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还能够为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首先,在电力供应方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自行发电,无需从电力公司购买电力,从而减少了电费支出。
其次,对于多余的电力,用户可以将其卖给电力公司,实现多种电力收益。
此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还可以通过国家政府的补贴政策,获得额外的经济奖励。
然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成本较高,包括光伏电池组件的购买成本、安装成本以及逆变器等设备的成本。
其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受到天气条件的限制,云雨天气会导致发电量下降,影响经济效益。
此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公司的并网问题也需要解决,包括购电政策、价格政策等方面的协商。
综上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经济效益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降低电力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
发表时间:2018-04-16T11:16:03.3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作者:刘阳
[导读] 摘要:基于我国目前能源发展的现状,开展光伏发电是大势所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操作也必然成为市场主流。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甘肃省兰州市 730070)
摘要:基于我国目前能源发展的现状,开展光伏发电是大势所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操作也必然成为市场主流。
在这项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重要性,高瞻远瞩,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预留条件,同时也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用更针对性的措施来获得更好的并网运行效益。
因此,本文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方案;成本;效益
随着现今世界范围内能源供应的愈发紧张,使得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着重研究的一项能源解决措施。
对于我国来说,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必由之路。
而发展光伏产业,为国民经济提供可靠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无疑有着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就目前来看,我国虽然在光伏产业方面具有较大的规模,但是在产品消费方面依赖出口的现象还是较为严重,并在近年来因为欧美市场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我国的光伏产业面对着较大的困境。
对此,就需要我国能够积极的转变这种严重依赖国外消费市场的情况,并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成本与效益的良好分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作出保障。
1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主要特点
1.1 环保性
分布式光伏发电过程中采用的能源为清洁的太阳能,因而也不会对水体以及空气等生态系统造成污染,从这个角度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相对于传统的火力发电,具有较高的环保性优势。
1.2 投资小、成本低、灵活性高的特点
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规模相对较小,在实际使用中灵活性较大,整个建设周期较短,同时国家也在积极的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没有高压输电系统等设施,降低了总体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造价,不仅可以保证用户侧自用,而且多余的电网还可以合并到配电网中,总体经济效益较高。
1.3 改善局部地区用电紧张的现状
电力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全社会对用电量需求过大,部分地区存在着用电量不足,无法满足该地区的社会用电需求,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能够为用户侧提供一定的电量,缓解了局部地区用电量紧张的现状,而且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传统发电量,减少能源消耗,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
2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优势
2.1 市场导向优势
基于声光电建筑和光伏发电设备,可以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电网的自身发展条件下得到较好的使用,但是许多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部分的浪费。
例如,一些校园、经济开发区、空调的使用,剩余电量的很大一部分是多余的,这部分电力只能转化为热量或能量存储,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类似的还有工业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和能源需求旺盛,光伏本身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还需要额外的购买力。
一边在浪费,一边却有着很大的需求量,分布式光伏如果利用价格机制就可以理顺市场取向。
2.2 价格优势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前期设备投资以及后期的维护等,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限制,过高的前期资金导致大多数单位都不敢进行,现在国家出台系列帮扶政策,倘若可以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同时利用好国家的补贴政策,引入市场“补贴”,对于目前的这种现状就可以起到较好缓解。
2.3 效益优势
当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就可以将集群的效益做到最大化,因为这样的开销平均到每一个用户的过程中,就会显得很少,平均单位光伏建筑的发电量以及效益也会最高。
这有助于帮助我国的能源结构的改善,也有利于提升整体环境。
3 我国光伏发电运营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对光伏发电的运营模式尚未完全理顺,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3.1 统购统销模式
统购统销模式是指第三方拥有光伏发电的经营权,通过对光伏发电的建设,将所发的全部电量输送到公共电网中,同时,供电企业要对发电量进行负责。
此种模式的发电,电源在经过低压母线或变电站时,就可以实现上网功能,并将电量输送给用户。
目前,统购统销模式已运用到我国的很多地区。
3.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指由第三方投资,发电量优先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足电量要按照当地电价,由相关企业向用户提供。
此模式具体的运行方案为,电量要经过低压电网然后再输送给用户。
在这个过程中,投资机构都是通过出售电量来获得经济利润,给光伏发电模式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3.3 自发自用模式
主要是指用户通过建设光伏电站以满足自己对电量的需求,多余的电量用于上网,不足电量由发电企业提供。
分布式电源和用户位于同一地点,且是同一法人。
目前,由用户自己投资的项目主要靠政府补贴和节省电费收回投资成本。
4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主要表现在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我们分别来详细探究下并网的成本效益。
第一,需要根据当地城市电网的发展现状,当地的太阳能资源等情况,开展有效的市场调研与试验。
第二,确定好了试点地域后,要结合城市规划总体纲要及该地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开展空间负荷预测及负荷总量预测。
第三,根据我们所分析获得该地区符合特征以及太阳能资源数据,正式进行光伏发电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情况的匹配分析工作,途中的曲线对于时间的积分为电量,其中的第一部分为光伏发电上网的电量;第二部分为用户在光伏发电作为电源情况下的用电量;第三部分为
用户在公共配电网作为电源的用户用电量。
在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还需要我们能够结合当地的地域限制、投资规模等一系列因素对所要建设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进行确定。
第四,需要列出可能的光伏发电运营模式备选方案,并对不同的运营模式所具有的优缺点以及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
第五,要根据发电选址地点目前的现状以及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并对在不通用运营模式下光伏发电所具有的用户配电网改造方案以及接入方案等进行确定。
第六,需要对不同运营模式下光伏发电的计算参数以及边界条件等进行确定,比如对相关配电设备的造价、当地补贴政策以及电量基本价格等等数据,要有准确的把握,避免在数据信息方面的误差,造成我们对实际收益方面的错误判断,应相对实际效益的计算。
第七,需要对不同运营模式下光伏发电的运行成本进行全面的计算,主要包括光伏发电的初期投资费用、配电网的初期投资费用、相关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以及贷款利息等等,除了这部分基本费用之外,还具有停电损失费用、设备损耗费用以及房顶租金等等。
通过不同运营模式的应用,则能够使项目投资能够获得不同的成本构成。
综上所述,开展一项成功的光伏发电并网项目,需要经过前期调研、选址、分析等等一系列成本付出,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损耗费用,其成本与产出效益之间的权衡成为横亘在能源优化面前的一条深深的沟壑。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目前的能源紧缺、急需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大形势大背景下,开展光伏发电产业是我们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需要我们在实际管理中,能够不断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
在上文中,我们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效益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分析,而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我们能够在联合实际的基础上以针对性措施的应用来获得更好的并网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 苏剑,周莉梅,李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4(33)
[2]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效益分析[J]. 刘琦.时代金融,2015(2)
[3]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J]. 曹婷,桂凌宏.电子制作,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