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习题课件周周清1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习题课件周周清五

5.草履虫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没有
( D )
A.细胞膜
C.细胞核 是( D )
B.细胞质
D.细胞壁
6.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点
A.都没有根、茎、叶 B.都生活在水里 C.都会开花 D.都是用孢子繁殖的植物
7.观察松树种子,发现它有薄而轻的种翅。你认
为它是依靠什么来传播的( A )
21.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 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下左图),细胞核 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的伞 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如图甲、乙所示。
(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 的结构是____ A 。 A.细胞壁 C.细胞质 菊花形 B.细胞膜 D.细胞核
10.草履虫体表的纤毛分布在( A ) A.全身的表膜 C.口沟内 B.体表一圈 D.身体前段
11.我国多数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B ) A.生物之间相互争斗,弱势种群失败 B.由于各种原因使生存条件恶化,丧失栖息地 C.全球气温变暖,不适应高温环境 D.生物种类增加,食物来源减小
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内蒙古乌拉特草原鼠害成灾的根本原因是
__ 生物 __,这个事例也表明草原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__ __能力是有限的。 (3)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考虑,防控鼠害最有效的措施 是__ 草地退化 __防治。
(4)你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区别于森林生态系统最主要 的特征是
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
A.经济上受到严重的损失
B.缺少了科学研究的资料
C.生态平衡受到影响
D.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永久消失
15.人们在河堤、山坡、沙地上植树造林和种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地球的四季变化
解释四季变化的原因,以 及如何影响地球的气候和 生态环境。
天文地理
天文学基础知识
介绍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天体的分类和特点,以及 天文观测的方法和技术。
地理学基础知识
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地貌类 型,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方 向和应用领域。
天文地理学的应用
阐述天文地理学在科学研 究、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 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定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平衡破坏的问题,这些 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生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地 震、火山爆发等;另一类是次生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 、水体污染等。
实验原理
阐述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 据,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
性。
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步 骤,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材料
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记录
准确、客观地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真 实性和可靠性。
数据可视化
将数据以图表、图像等形式呈现,便于观察 和解释。
科学是一种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核心,它包括提出问题、设计 实验、观察和测量、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结论 等步骤。
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实证、推 理和批判性思维,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 世界。
科学的历史
古代科学的起源
现代科学的进步
古代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现 象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思考,形成了 早期的科学知识。
浙教版七级科学上册习题周周清PPT课件

(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
洋葱表面撕得很厚,洋葱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造 成折叠现象等
15.下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 例[⑦]反光镜)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
应调节显微镜的[ 细⑥准焦]螺__旋
(2)若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 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__ 100 __。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 字母是__d__。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右__上__( 填“右上”或“左下”)方移动。
17.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
①一粒桃树种子能发育成一株很大的桃树,并结出许多桃子;一只蝌蚪能
C
3.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4.在2014年学业考试的实验操作考查中,丙同学的实验是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 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右图是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一 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有( )
6.我们在爬山时,可以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开 路先锋地衣,它们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 质。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分化岩石的作用。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D
A.新陈代谢作用 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适应性和多样性 D.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 )
A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C 10.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观察物像,最好选用( ) A.低倍物镜、较小光圈、平面反光镜 B.高倍物镜、较小光圈、凹面反光镜 C.低倍物镜、较大光圈、凹面反光镜 D.高倍物镜、较大光圈、平面反光镜
洋葱表面撕得很厚,洋葱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造 成折叠现象等
15.下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 例[⑦]反光镜)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
应调节显微镜的[ 细⑥准焦]螺__旋
(2)若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 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__ 100 __。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 字母是__d__。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右__上__( 填“右上”或“左下”)方移动。
17.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
①一粒桃树种子能发育成一株很大的桃树,并结出许多桃子;一只蝌蚪能
C
3.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4.在2014年学业考试的实验操作考查中,丙同学的实验是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 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右图是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一 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有( )
6.我们在爬山时,可以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开 路先锋地衣,它们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 质。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分化岩石的作用。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D
A.新陈代谢作用 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适应性和多样性 D.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 )
A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C 10.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观察物像,最好选用( ) A.低倍物镜、较小光圈、平面反光镜 B.高倍物镜、较小光圈、凹面反光镜 C.低倍物镜、较大光圈、凹面反光镜 D.高倍物镜、较大光圈、平面反光镜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经典习题课件(全册)

C
课后作业
B
B
课后作业
A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后作业
B
课后作业
B
课后作业
A
课后作业
2.4x10-3 1.25x103
1.70厘米
0.1厘米(1毫米)
课后作业
-25
零下25摄氏度
40
40摄氏度
课后作业
有刻线
零刻线 分度值 单位
课后作业
CBEADG
课后作业
B D
课后作业
1.2x10-7 不能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C D
课后作业
D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3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
课后作业---《高效课时通》
课后作业
A
课后作业
D
课后作业
B B
课后作业
B D
课后作业
B C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课后作业---《高效课时通》
课后作业
C
课后作业
D
A
课后作业
A
C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课后作业---《高效课时通》
课后作业
B
D
课后作业
C
B
课后作业
D
课后作业
C
课后作业
C
课后作业
D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课后作业---《高效课时通》
课后作业
A C
课后作业
A
课后作业
B
课后作业
A
D
课后作业
D
A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课后作业
B
B
课后作业
A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后作业
B
课后作业
B
课后作业
A
课后作业
2.4x10-3 1.25x103
1.70厘米
0.1厘米(1毫米)
课后作业
-25
零下25摄氏度
40
40摄氏度
课后作业
有刻线
零刻线 分度值 单位
课后作业
CBEADG
课后作业
B D
课后作业
1.2x10-7 不能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C D
课后作业
D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3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
课后作业---《高效课时通》
课后作业
A
课后作业
D
课后作业
B B
课后作业
B D
课后作业
B C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课后作业---《高效课时通》
课后作业
C
课后作业
D
A
课后作业
A
C
第6节 汽化与液化
课后作业---《高效课时通》
课后作业
B
D
课后作业
C
B
课后作业
D
课后作业
C
课后作业
C
课后作业
D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课后作业---《高效课时通》
课后作业
A C
课后作业
A
课后作业
B
课后作业
A
D
课后作业
D
A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1.5 科学探究(1)练习课件 (新版)浙教版

课时作业(八)
(2)他们应该选择_____靠_近__马_路__一__侧_不__开_花__的__菊_花_______作为这株菊 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有什么明显不足? ____只__选_择__1_株_菊__花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八)
8.在校运会上,某班同学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
课时作业(八)
7.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 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明观察周围环境 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 1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 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 ______菊__花_不__开_花__可__能_是__由_于__光__照_时__间_过__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八)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____蚂_蚁__是_靠__触__角_回__家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__每__组_中__的_蚂__蚁__太_少__,_偶__然__性_大__,_应__多_放__几__只_数__量_相__同__的_蚂__蚁_______。 (3)对于蚂蚁,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____蚂_蚁__是_通__过_气__味__来_寻__找_食__物__的_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Y
D.30 ℃ 充足
课时作业(八)
5.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的花,现在 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经过 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这批郁金香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 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 ) A.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习题课件周周清十

这个项坠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千克/米3)。她
在实验室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
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 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项坠用细线系好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 面示数; D.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 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
2.用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ρ铝 =2.7×103千米/米3,ρ铜=8.9×103千克/米3,则下 述说法正确的是( C ) A.铜球是实心的,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C.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D.铝球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3.甲、乙、丙三个实心的铁球,若甲球的质量 是乙球质量的3倍,乙球的体积是丙球的2倍,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三个球的密度相同 B.甲球的密度最大 C.丙球的密度最小 D.无法确定哪个球的密度大
D.变为ρ/4
6.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
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 m(克)
)A
40 60பைடு நூலகம்80 100
液体的体积V(厘米3) 20 40 60
80
A.20克,1.0×103千克/米3
B.60克,0.8×103千克/米3
19.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 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 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 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
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
PPT教学课件走进科学实验室

4 如图所示中滴管使用或放置正确的是( C )
5 实验室加热2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B ) ①烧杯 ②试管 ③酒精灯 ④石棉网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6 若在试管中加入2~3毫升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 序是( C ) ①将试管固定,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毫升 液体;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 瓶盖盖好,放回原处;⑤点燃酒精灯,将试管底部放 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移动,进行预热。 A.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②⑤① C.②④③⑤① D. ④③②⑤①
11 化学药品的保存讲究科学性,下列化学药品的保存方 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D ) A.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B.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必须单独存放 C.易挥发、易潮解药品应密封保存 D.药品只需分类摆放,不需要做出特别规定
12 既能用来给少量固体药品加热,又能用来给少量液体 药品加热的仪器是( A )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5.
如上图,小明家到学校有7000米,到银行有8000米 ,超市到银行有5000米。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2)在 里填上“>”“<”或“=”。 50 毫米 < 5 分米 1 厘米 > 9 毫米 6 吨 > 600 千克 300 米+700 米 = 1 千米
(3)每袋水泥重 50 千克,( 20 )袋这样的水泥重 1 吨。 (4)纸条长( 34 )毫米。
【点拨】 A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是
为防止失火;B项,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 精灯,容易引起火灾;C项,用完酒精灯后,要盖上 灯帽,是防止酒精蒸发,不是防止引起火灾,故符 合题意;D项,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灭,容易使 火焰沿着灯颈进入酒精灯,引起火灾;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注意事项:
①试管中所盛的试剂不能超过试管的1/3。 ②试管可以加热,但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住。 ③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使火焰对准药品部 位加热。热烫试管不能骤冷,以免破裂。
①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最后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的中上部)。 ②手握试管夹时,应该握长柄部位,拇指不要 按在短柄上,以免试管滑落
利用机器人扫地
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为世 界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
CT检查能发现我们身体 内某些微小的变化
1、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3、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 4、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
5、登月:人类航天史上迈出一大步。 6、电脑:人类未来的希望。 7、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码。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滴加液体的方法: ①将胶头滴管竖直悬于, 试管口的正上方。 ②不能将试管倾斜滴加。 ③不能伸入试管内。 ④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4、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倒放。 5、试剂瓶上的滴管不需要洗涤, 要专管专用,不能张冠李戴。 6、常识:20滴水的体积约为1ml。
酒精灯
灯 帽
灯体 灯芯
试管架 放置试管等 洗净的试管要倒放在试管架上。 试管夹
加热时夹持试管
• 停表
秒表:测量时 间间隔的仪器
秒表
• 测量物体的温度
电压表 电流表
V A
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测量用通过电器的电流
酒精灯
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加热 仪器
烧杯
①用作固体物质溶解、液体稀释的容器。 ②用作较大量试剂发生反应的容器。
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科学
全册优质课件
第一章 科学入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用蒸馏水冲洗
18.一位科学老师在实验室做实验,他拿出三只瓶子:一 只装满气油,一只装满蓖麻油,还有一只装满醋。老师说道: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他在一个杯子里装上一点汽油、一点蓖麻油和一点醋,将 三种液体混和起来。他举起一根手指给学生看,接着把手指 伸到杯子里蘸了蘸,再把另一根手指放进嘴里,尝一尝,然 后把杯子送给学生,在全班传了一圈。每个学生都把一根手 指伸入混合液中蘸了蘸,然后放进嘴里吮吸了一下,每个人 都做了个苦脸,这种混合液太难吃了。当这个杯子最后传回 老师手中时,他很不高兴,请你说出为什么? 因为全班同学都没有仔细观察,实际上老师没有把蘸过混合 液的手指放进嘴里,而是把另一根手指放进嘴里吮吸了一下。
净含量:150克 配料表:小麦粉、植物油、葡萄糖粉、麦芽糖粉、 全脂乳粉、可可粉、玉米淀粉、食用盐、酵母、β- 胡萝卜素
保质期:12个月
生产日期:见包装袋
产品标准号:QB1433.6
*避免放于日晒、高温或潮湿的地方 *开封后请立即食用 根据说明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的主要成分 B.这种饼干存放时间若超过12个月,可能会变质 而不能食用 C.我们可以得知这种饼干一袋的体积 D.我们可以知道该如何存放这种饼干
90
30
45
外焰温度最高 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
_。
根据这一结论,你对使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
__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__。
12.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抹布覆盖
13.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 D )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21.为探究酒精灯的火焰不同部分的加热效果,小 科同学取来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 管内各加入3毫升水,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把A试管 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厘米处加热;②把B试
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③把C试管底部
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水沸腾所用时间/秒
三、实验探究题(10分+6分=16分)
20.纸盒可以用来烧水,你相信吗?取一张不易透水、纸质
较好的纸,将其折成一个不漏水的纸盒,加入一定量的水。 然后按如图所示将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小火在底部中央加
热(注意不要让火烧到水面以上的纸和线),观察一段时间后水
能否沸腾,纸会不会燃烧?
水会沸腾,纸不会燃烧。
17.实验时,即使采取所有必要的安全措施,有
时也难免发生意外,应对下列意外的方法是: ③ ; A.手指烫伤____ B.化学物质溅入眼睛中____ ④ ; C.化学试剂溅到手上____ ② ; ① 。(填序号) D.酒精洒到桌上引起着火____ ①用湿抹布扑灭 软膏涂抹 ②用大量水冲洗 ③用蓝油烃
C.看书学习,认真做作业
D.观察和实验
二、简答题(2分+3分+9分+6分+6分+6分=32分)
14.药品的取用量:药品的取用量应严格按照实验
说明规定的用量。如无规定,固体以能遮住试管底部
为准,液体取 1~2 毫升,指示剂一般取 1~2 滴。
15.手持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应 向着手心,倾
倒完毕后立即 盖上 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应 朝外
它的最初发现来源于( C )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验 B.调查
C.观察
D.思考
)
6.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C A.超强台风“海葵”登陆浙江 B.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
C.“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D.雨后出现美丽的彩虹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 A.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用点燃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1 D.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3
8.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B )
9.下列有关胶头滴管的使用,正确的是( C ) A.为防止药液流出,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可倒置, 保持橡胶帽朝下 B.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可以平放在实验台上,但不 能倒置 C.用过的胶头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备 再用 D.向试管内滴加药液时,为防止滴到试管外,应 将滴管下端尖嘴伸入试管内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4.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
B.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
C.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
D.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5.瓦特因水的沸腾能顶起锅盖而发现了蒸汽机,
19.有时我们并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请分别写出
用眼睛判断的结论和使用工具测量后得出的结论:
(1)图甲中A和B两根线段一样长吗?
眼睛判断:__
不相等 __; __。
实际结果:__ 相等
(2)图乙中,A和B两根线段在一条直线上吗?
眼睛判断:__ 不在同一直线上 __; 实际结果:__ 在同一直线上 __。
2.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极
大的便利,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给社会与个人带
来不利影响,下面是某同学关于科学的一些看法,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D
A.科学使人类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飞船 B.科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C.科学为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D.科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B )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
。
16.如图是科学实验中常见的一些仪器。
按要求填写上述仪器的字母:
(1)可直接用于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e ;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 f ;
c ; (3)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 b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____ k ; (5)收集或储存气体的仪器是____ (6)既能用来配制溶液又能作较大量试剂反应容 j 。 器的是____
10.科学实验 ,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你认为我们在科学 研究中借助这两种仪器是为了( D ) A.完成观察任务 B.得到观察结果
C.延长观察时间
D.扩大观察范围
11.许多同学很喜欢吃苏打夹心饼干,因为它的味 道非常可口、甜美。下面是有关它的一张说明书。
食品名称:苏打夹心饼干(香草巧克力味)
第一章 科学入门
习 题 精 讲 周周清一
科 学 七年级上册 (浙教版)
一、选择题(13×4分=52分)
1.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幸福
B.科学技术可以随意地改变我们的世界 C.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引起人类生存环境的破 坏 D.科学研究只是从事科学研究人员的事,我们只 需要学习现成的科学知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