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工程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四川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四川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四川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试行)总则1.综合说明2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区自然概况2.2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2.3 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5 项目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3工程建设条件3.1区域水资源概况3.2地质情况3.3建筑材料3.4对外交通、通讯情况3.5组织机构及配套资金落实情况3.6群众参与情况4设计依据和原则4.1 设计依据4.2 设计原则5工程规模5.1供水范围、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5.2需水量预测5.3供水规模的确定6 水源选择6.1 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6.2 水源论证6.3 水源的确定7 工程总体布置7.1 总体布置原则7.2 供水系统方案比较7.3 水源及取水工程7.4 输水线路选择及管材选择7.5 净配水厂总体设计8 工程设计8.1 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8.2取水构筑物设计8.3输水管(渠)道设计8.4净(制)构筑物8.4.1 混合设计及絮凝剂投加方式8.4.2 反应池设计8.4.3 沉淀池设计8.4.4 过滤池设计8.4.5 消毒设计及投加方式8.5调节构筑物设计8.6配水工程及入户工程设计8.7 加压泵站及机电设备设计8.8水厂及附属构筑物设计8.9建筑设计8.10结构设计8.11供配电设计8.12自动控制、仪表及通讯设计8.13水质检验仪器及设备9 概算投资与水价分析9.1工程投资概算9.2 筹资方案9.3 水价分析10工程施工10.1施工组织10.2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10.3施工总进度10.4质量和进度的保证措施11 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10.1 环境影响10.2 水土保持10.3 水源保护12 工程管理11.1建设管理11.2 运营管理13附录13.1附件13.2 附图。

山西省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试行)doc1总则

山西省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试行)doc1总则

山西省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试行)doc1总则山西省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试行)1总则1.0.1本设计要点是以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为基础,结合山西供水实践经验的补充说明。

1.0.2本设计要点适用于所有农村供水工程。

1.0.3农村供水工程分集中式与分散式两大类,按最高日供水量大小划分:大于10000m3/d为Ⅰ型,10000~5000 m3/d为II型,5000~1000 m3/d为III 型,1000~200m3/d为IV型,小于200m3/d为V型。

1.0.4农村供水工程设计与当地的有关规划相协调,以近期为主,近期、远期结合,设计年限15年。

1.0.5广泛搜集基本资料、听取用户意见,因地制宜选择供水方式与供水技术,做到安全、可靠、成熟有用,保证供水安全,并应积极使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新设备。

1.0.6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

1.0.7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设计要点外,尚应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现行的有关规定与有关技术标准。

2规划2.0.1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在区域农村供水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区域农村供水应包含:供水现状调查分析、用水量预测、水源规划与工程规划等。

2.0.2规划选择水源时,应全面调查与搜集区域水资源资料并对水源进行比选,应优先选择水质较好、水处理难度低、水量充沛、便于保护、便于施工与管理的水源。

单水源不能保证所需供水量要求时,可考虑多水源供水。

对拟选水源应进行勘察与水质化验,对枯水年份枯水期的可供水量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与计算,并作出评价。

2.0.2 . 1水源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的要求,地表水应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地下水应不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水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源应尽可能躲开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高锰水、富营养水等超过《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要求的水源。

镇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镇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镇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 概述.............................................. - 1 -1.1. 概述............................................................ - 1 -1.2. 设计依据........................................................ - 1 -1.3. 资金来源........................................................ - 2 -1.4. 项目所在地概况.................................................. - 2 -1.4.1. 当地概况.................................................. - 2 -1.4.2. 自然条件.................................................. - 2 -1.4.3. 供水现状与水质卫生........................................ - 3 -2. 设计规模和水源论证................................ - 3 -2.1. 供水范围和供水人口.............................................. - 3 -2.2. 用水量与设计规模................................................ - 4 -2.2.1. 设计年限.................................................. - 4 -2.2.2. 设计人口.................................................. - 4 -2.2.3. 居民生活用水量............................................ - 5 -2.2.4. 公共建筑用水量............................................ - 5 -2.2.5. 饲养畜禽用水量............................................ - 5 -2.2.6. 企业用水量................................................ - 6 -2.2.7. 消防用水量................................................ - 6 -2.2.8. 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 - 6 -2.2.9. 管用漏水与其它未预见用水量................................ - 7 -2.2.10. 供水规模................................................. - 7 -2.2.11. 人均综合用水量........................................... - 7 -2.3. 水源论证........................................................ - 7 -2.4. 供水水质和水压.................................................. - 9 -2.4.1. 供水水质要求.............................................. - 9 -2.4.2. 供水水压要求.............................................. - 9 -3. 建设规模与水厂厂址................................ - 9 -3.1. 建设规模........................................................ - 9 -3.2. 建设年限........................................................ - 9 -3.3. 水厂建设的必要性............................................... - 10 -3.4. 水厂厂址....................................................... - 10 -3.4.1. 厂址..................................................... - 10 -4. 工程设计......................................... - 10 -4.1. 给水系统设计................................................... - 10 -4.2. 净水工艺....................................................... - 11 -4.3. 工程內容....................................................... - 11 -4.4. 工程设计....................................................... - 11 -4.4.1. 取水工程................................................. - 11 -4.4.2. 输水工程................................................. - 12 -4.4.3. 净水工程................................................. - 12 -4.4.4. 配水工程................................................. - 14 -4.4.5. 水厂总体设计............................................. - 16 -4.4.6. 厂区管线................................................. - 17 -4.5. 水厂和水源的卫生防护........................................... - 17 -4.6. 环境保护、安全与卫生........................................... - 17 -4.6.1. 药剂环境保护............................................. - 17 -4.6.2. 安全..................................................... - 18 -4.6.3. 卫生..................................................... - 18 -4.6.4. 节能..................................................... - 18 -4.7. 定员编制....................................................... - 18 -4.8. 主要构、建筑物占地............................................. - 19 -4.9. 主要设备及材料................................................. - 19 -4.10. 三材用量...................................................... - 20 -5. 结构设计......................................... - 20 -5.1. 工程概况....................................................... - 20 -5.2. 设计依据的标准................................................. - 20 -5.3. 建筑设计....................................................... - 21 -5.4. 结构设计....................................................... - 22 -5.5. 防洪和抗震..................................................... - 22 -6. 消防............................................. - 23 -7. 供配电设计....................................... - 24 -7.1. 设计依据....................................................... - 24 -7.2. 设计范围....................................................... - 24 -7.3. 负荷性质和供配电电源及运行方式................................. - 24 -7.4. 电气设备的防火................................................. - 24 -7.5. 照明........................................................... - 25 -8. 工程投资概算..................................... - 25 -8.1. 概算编制说明................................................... - 25 -8.1.1. 工程简要说明............................................. - 25 -8.1.2. 编制内容................................................. - 25 -8.1.3. 编制依据................................................. - 26 -8.1.4. 工程费率说明............................................. - 26 -8.2. 工程投资概算................................................... - 27 -8.2.1. 工程费用概算表(管网置安只计算到各村的主管,由村到组、户的管网没有计算在内).................................................... - 27 -8.2.2. 投资概算总表............................................. - 29 -9. 财务分析......................................... - 31 -1.概述1.1.概述&&&水利水电设计室受&&&水利局委托,承担潞水镇××供水工程设计,编制潞水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项目概况灵官镇莽山、碰田、新垅豪山乡罗洲龙市乡金盆等村供水工程为安仁县2011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也是安仁县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面上分散项目,该项目涉及灵官镇的莽山村、碰田村、新垅村与豪山乡的罗洲村及龙市乡的金盆村共三个乡镇五个行政村,计划解决莽山村222人、碰田村299人、新垅村259人与罗洲村600人及金盆村1200人共2580个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学生1100人。

1.1 地形地貌项目区地貌类型为山丘区,海拔96-867m之间。

1.2 气象条件安仁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境控制,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低温阴雨、雨日特多,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洪灾频繁。

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40mm,全年无霜期280天.夏季为东南风,冬天为西北风,最大风速15m/s。

1.3 地震安仁县地震裂度较小,有历史记载以来,地震裂度小于5度。

1.4 水文水系安仁县内主要河流为永乐江,河流水量充足,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1.9亿立方米,由于区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1.5 地质构造项目区主要为山丘地貌,海拔96-867m之间,区内地层物质主要是二迭系,奥陶系、泥盆系的石灰岩、灰质白云岩。

这种灰岩岩溶作用不强烈,岩溶地貌也不明显。

区内地质构造稳定,承载力高。

1.6 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该项目隶属于安仁县灵官镇、豪山乡及龙市乡, 该三个乡镇2010年末总人口4.76万,主要民族为汉族,其中农业人口4.69万,工农业总产值5899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5117万元,工业产值4388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49元。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由于灵官镇莽山、碰田、新垅豪山乡罗洲龙市乡金盆等村供水工程供水范围内莽山、碰田、新垅、罗洲、金盆五个村的群众生活用水水量不达标,一到干旱季节,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担水,因饮用水的问题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

由此,该区内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成了一个相当突出和急待解决的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

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和原则:(一)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招标文件;2、开标前答疑会及现场勘察;3、有关的国家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二)投标文件的主要编制原则如下:1、依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条款、原则;2、遵循设计和验收的原则,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本单位的能力,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二、概述:(一)金华市工业园区豪森西侧路新建工程,该道路大致成南北走向,道路纵长度为: 281.237米,总宽度为12米(人行道2.0米+8米机非混合车道+2.0米人行道),为城市次干道。

设计车速:40Km/h,路面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车,路面抗滑标准:采用摆式测定路面抗滑系数FO≥45,构造深度为0.2~0.4毫米。

主要工程项目(1) 路基、路面(2)排水与排污A、简述管材的选用:D300—D800㎜采用承插式接口,所有的管材质量需满足设计要求,且必须符合(GB11836-89)R技术要求。

管基础选用:管道基础采用1350素混凝土基础,10CM厚碎石垫层,地基承载力较差的必须要进行地基处理。

平箅式雨水口。

管道基础、管道接口、雨水口、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详见《排水管道通用图》。

三、水文气象金华市工业园区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灾害性天气也较频繁,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台风、主要影响季节八月份至九月份,该工程施工季节较好,但是也应提防突发自然灾害的出现,注意防冻、保温工作以保证工程工期与工程质量。

四、对外交通条件本工程对外交通条件较好。

第二章施工总体规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地理位臵、地形地貌等条件,路基填筑、排水的工程量等因素,我们初步做了总体布臵。

本着便于指挥生产,确定了拌和场地、施工队、项目经理部等位臵,以利于施工,具体简述如下:一、场地布臵本着便于施工、节约用地的原则,科学合理选用施工用地,拟在K0+660路端,填筑宕渣整平硬化后,作为施工搅拌场地,场内设臵ZL350型搅拌机2台。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XX 县XXXX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1综合说明XX县XXXX供水工程位于XX县城西北25 公里处,该项目涉及XX 乡的XX 村、景村、洛城村、关村、豆村、西沟村、程家塬村、后沟塬村8 个行政村,现状人口7740人,饮水不安全人口6148 人,设计供水人口8136人。

我院受XX县水利局委托,按照《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编制了XX县XXXX供水工程初步设计。

XXXX供水工程由水库取水工程、原水输水管道工程、水厂工程、配水干管、配水支管网及进户工程五部分组成。

供水水源为地表水,由原XX水库供水。

其中,修建取水构筑物1 处,埋设原水输水管道4公里,新建水厂1处,埋设φ160U-PVC给水管道942米,埋设φ125U-PVC给水管2000米,埋设φ110钢管2100米,埋设φ110U-PVC 给水管道605 米,埋设φ 90U-PVC给水管道1784 米,埋设φ 75U-PVC给水管2685 米,埋设φ63U-PVC给水管道8002 米,埋设φ 50U-PVC给水管道26082 米。

设计供水规模600m3/d ,工程概算总投资526.25 万元,综合水价2.50 元/m3。

该项目实施后,将彻底解决XX乡8 个行政村的供水紧张局面,极大改善XX乡特别是XX5个行政村的居民生活和XX乡的基础设施条件,将对XX乡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工程概况2.1自然概况XX县XX乡位于XX县城西北边陲,距县城25km,西面、北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乡总人口约7740 人,辖8 个行政村,总面积70.49 平方公里。

项目区内有小(二)型水库1 座,位于北申家河流域上游,属千河一级支流,渭河二级支流。

XX水库总库容56.5 万m3,均质土坝,有效库容45万m3,淤积高程1139.0 米,正常蓄水位1161.5 米,坝顶长105 米,坝高30 米,坝顶高程1165.0 米,放水工程为卧管,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属Ⅴ等小⑵型工程。

给水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完整版

给水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完整版

2.2.1 设计依据一、本工程设计任务书;二、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三、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

主要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97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97版《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200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94)等;四、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周围市政条件资料;五、建筑及有关工种提供的条件图及设计资料。

2.2.2 工程概况与设计范围一、本工程建设用地_____万㎡,总建筑面积_____万㎡,室外绿化面积_____万㎡。

地上有_____组建筑,包括:(给出个建筑类型、面积、建筑设计高度)。

二、本设计包括项目:建筑红线内的给排水工程和消防灭火工程。

三、中水机房、净水机房、厨房、游泳池及机房、洗衣机房、绿化、水景喷泉、气体管道消防由专业承包商根据本专业提供的技术参数和要求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其设计经我院审定。

2.2.3 给水系统一、给水用水量给水用水量明细表详见2.2.3-1本建筑最高日总用水量_____m³/d。

最高时用水量_____m³/d。

二、水源:1.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根据甲方提供的本建筑物周围的给水管网现状,拟从用地_____侧_____路DN_____给水管和_____侧_____路DN_____给水管各接出一根DN_____给水管进入用地红线,经总水表后围绕本建筑物形成室外给水环网,环管管径DN_____。

各单位建筑的入户管从室外给水环管上接出。

市政供水压力为_____MPa。

2.供水水源为自备深水井。

三、室内管网系统根据建筑高度、水源条件、防二次污染、节能和供水安全原则,供水系统设计如下:1.管网系统竖向分区的压力控制参数为:各区最不利点的出水压力不小于_____MPa,最低用水点最大静水压力(0流量状态)不大于_____MPa。

山西省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说明

山西省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说明

山西省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说明为合理确定我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依照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关于公布《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及《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际及概(估)算费用标准执行情形,以《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为标准,对农村供水工程设计概算费用构成及运算标准进行补充说明如下:第一章费用构成一、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项目费用由建筑及安装工程费、设备费、独立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融资利息组成。

二、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由直截了当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

1、直截了当工程费(1)直截了当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2)其它直截了当费(3)现场经费2、间接费(1)企业治理费(2)财务费用(3)其它费用3、企业利润4、税金三、设备费,由设备原价、运杂费、运输保险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

四、独立费用,由建设治理费、生产预备费、科研勘测设计费、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和其它费用组成。

1、建设治理费(一)项目建设治理费(1)建设单位开办费(2)建设单位经常费(二)工程建设监理费(三)前期工作咨询费(四)联合试运转费2、生产预备费(1)生产及治理单位提早进场费(不计)(2)生产职工培训费(不计)(3)治理用具购置费(4)备品备件购置费(5)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3、科研勘测设计费(1)工程科学研究试验费(2)工程勘测设计费4、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1)永久征地费(2)临时征地费(3)征地补偿费5、其它(1)定额编制治理费(2)工程质量监督费(3)工程保险费(4)其它税费五、预备费1、差不多预备费2、价差预备费六、建设期融资利息第二章建筑及安装工程费一、直截了当工程费直截了当工程费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截了当消耗在工程项目上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由直截了当费、其他直截了当费、现场经费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xx镇龙泉村常丰组以工代赈
人饮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1综合说明
1.1概述
xx县xx镇龙泉村常丰组位于xx县城以西约3㎞处。

总耕地面积960亩,总人口540人、128户。

目前该村组还没有供水网络,村民生活用水主要从邻近村组拉水和以浅层地下水做为生活用水。

浅层地下水水质、水量得不到保障,且受一定的污染,对群众的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现有的供水模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地群众对能用上安全的自来水愿望异常强烈。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城乡差别,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小康社会设想。

经实地调研,龙泉村地势平坦,落差小,建立统一供水管网技术上可行、投资和日后维护管理费用能达到经济合理要求。

采用以村组为单位建村级集中供水网络,水源优先考虑深层地下水。

龙泉村常丰组地处黄土台塬区,海拔高程在553m左右。

工程计划以深层承压水为水源,在龙泉村常丰组地势较高处打160m深机井一眼,建30m3/15m水塔一座,机泵房24m2,管网呈树枝状布置,共敷设主、支管道2470m,输水到户。

经取邻近机井水进行水质化验,水源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GB5749—85)的要求。

1.2水文地质
龙泉村常丰组在水文地质分区上属黄土台塬区,海拔高程在553m
左右,地势北高南低,比较平坦。

地处华北地震区汾渭地震带,地震烈度为7度。

项目区内的浅层地下水补给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浅层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细菌指数超标,不能满足生活用水标准。

因此,该工程水源选用深层地下水作为水源,浅井涌水量一般10—25 m3/h,潜水含水层为黄土状亚粘土含钙质结核,潜水储藏量较丰富;承压水主要受上游河流径流及洪积扇底部地下水径流补给,深井涌水量25—35 m3/h,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承压水顶板埋深120—130m,压力水头距地表50—70m,200m以上可见到5—7个含水层,单层厚1—12m,深层承压水储藏量丰富。

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591.8mm,蒸发量892mm,平均气温12.2℃,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全年平均温差28℃。

全年平均无霜期212天,最大冻土深度0.5m。

1.3工程任务和规模
本次可研规划工程解决xx县xx镇龙泉村常丰组540人、128户的饮水困难。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已成工程经验和当地发展规划,工程以2007年人口为设计基数, 以2017年为设计水平年。

设计年限为10年,设计使用年限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取为21年。

其中:建设期一年、工程正常运行期20年。

1.4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xx镇龙泉村常丰组饮水工程主要由取水建筑物、取水管、净水工程、
配水建筑、输水管网以及相应配套设施组成。

1.5工程施工
xx县xx镇龙泉村常丰组在县域经济中属较发达地区。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60元。

该村组位于xx县城以西约3㎞处,交通便利,砖、瓦、沙石等当地建材来源丰富,运输方便,当地群众在农闲季节多从事建筑行业,工程施工经验丰富,不存在技术难点,工程能按期完工。

该供水工程占地不多,可由村委协商解决,涉及补偿费按国家有关政策计算,为永久征地。

由于工程小,无大的弃土场和取土场,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不存在破坏生态环境问题。

1.6用地和环境保护
工程布置于受益村组内,不需占用其他用地。

施工过程中和水厂使用中均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需采取一定措施来消除不利影响,包括在施工中必须文明、按规施工,工程运行时妥善处理各种药剂和废水,使农村饮水工程成为真正的环保工程。

1.7工程管理
由工程所在地村组选聘人员负责水费收取和日常管网维护,工作人员由村组及镇水管站协商确定。

日常管理按《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执行。

1.8工程估算
详见概算书。

该工程估算总投资31.99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费26.84万元,设
备费2.12万元,安装费0.20万元,基本预备费1.52万元,其它费1.31万元
1.9经济评价
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6.0%,经济评价可行。

2水文地质
2.1气象条件
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591.8mm,蒸发量892mm,平均气温12.2℃,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全年平均温差28℃,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最大冻土深度0.5m。

项目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半年盛行偏东风,冬半年盛行偏西风,平均风速2.2m/s。

2.2水文地质
项目区在水文地质分区上属黄土台塬区,海拔高程在553m左右,地势北高南低,比较平坦。

地处华北地震区汾渭地震带,地震烈度为7度。

项目区内的浅层地下水补给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浅井涌水量一般10—25 m3/h,潜水含水层为黄土状亚粘土含钙质结核;承压水主要受上游河流径流及洪积扇底部地下水径流补给,深井涌水量25—35 m3/h,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承压水顶板埋深120—130m,压力水头距地表50—70m,200m以上可见到5—7个含水层,单层厚1—12m,深层承压水储藏量丰富。

2.3天然建筑材料
供水工程所需建筑材料主要为砂、碎石、水泥、钢材、管材等。

砂、
碎石、水泥、钢材可到经销商处购买,管材和设备需到生产厂家订购或指定生产。

3、工程规模
3.1 设计范围、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
xx县xx镇龙泉村常丰组供水工程解决540人、128户的饮水困难。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已成工程经验,确定有关用水参数如下:
结合当地发展状况,工程以2007年人口为设计基数, 以2017年为设计水平年。

设计年限为10年,设计使用年限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取为21年。

其中:建设期一年、工程正常运行期20年。

3.2需水量预测
(1)居民生活用水量
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3.1.2条中的公式(3.1.2-1),(3.1.2-2)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于6‰。

则设计水平年人数为540×(1+6‰)10=573人
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应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3.1.2选取。

根据农村居民的用水情况,本设计取60L/p.d。

573×60L/p.d =34380 L/d/1000=34.38m3/d
(2)村镇企业和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
不计取
(3)公共建筑用水量
龙泉村常丰组的公共设施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计。

34.38m3/d×10%=3.44m3/d
(4)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
一般按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建用水量,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之和的10%—25%计,本设计取15%。

(34.38 +3.44)×15%=5.67m3/d
(5)农村用水变化系数及供水时间
①时变化系数(全日供水时变化系数):
根据供水规模等因素考虑,本设计取K h=2.5;
②日变化系数K d可在1.3—1.6范围内取值,本设计采用K d=1.5;供水形式为全日制供水,每日供水时间为24小时。

3.3供水规模的确定
应根据村镇居民用水的实际情况,考虑现状供水能力,合理确定供水规模。

34.38+3.44+5.67=43.49m3/d
总需水量取整为45m3/d。

根据实际情况不单独考虑消防用水,如遇火灾停止其他用水集中灭火。

4、水源选择
村镇供水工程的水源选择最主要的条件是水源的水量和水质。

水源选择恰当,不但保证水量充足,水质安全卫生,而且简化工艺,降低工程投资与制水成木,便于管理和进行卫生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