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系统制冷剂循环原理(课堂PPT)
合集下载
空调原理简单介绍课件ppt

智能控制技术
05
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
冷凝器和蒸发器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清洁可以保持其散热和制冷效果,提高空调的使用寿命。
检查管路和排水管道
定期检查空调管路是否有破损、老化现象,以及排水管道是否畅通,避免因管路问题影响空调效果。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
滤网是阻挡灰尘和污染物进入空调系统的重要屏障,定期清洗或更换滤网可以有效防止灰尘堆积和细菌滋生。
制冷
通过冷凝器向室内释放热量,提高室内温度。
制热
降低室内湿度,使空气干燥。
除湿
吸入室外新鲜空气,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通风换气
空调的作用与效果
02
制冷循环原理
制冷剂的种类
制冷剂是空调制冷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制冷剂有氟利昂、氨、水等。氟利昂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如沸点低、汽化潜热大、导热系数高等,因此被广泛用于家用空调和商业空调中。氨和水等其他制冷剂也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
感受出风效果
系统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03
不要在出风口放置物品
防止物品被吸入空调系统,影响空气流通,同时防止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
01
避免在密闭空间长时间使用空调
长时间使用空调可能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变差,增加人体不适感,应适时开窗通风。
02
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
确保电线和插座无破损、老化现象,避免因电线短路或过载引发火灾。
通过回收排风中的热量,减少新风的加热或冷却需求,从而降低空调能耗。
热回收技术
全热交换器是一种热回收装置,通过回收排风中的热量和冷量,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
全热交换器
采用热回收技术的空调,可以回收排风中的热量或冷量,减少新风的加热或冷却需求,降低空调能耗。
《制冷系统讲座》PPT课件

5、匹配制冷系统
5)最小制冷工况下。 蒸发器温度不能低于0 ℃ ,到0 ℃ 以下时,蒸发器上附着的除湿水 份会开始冻结,不能制冷,当冰成块掉下来的时候会打坏风轮。
空调器的防冻结功能,当检测到蒸发器的温度T2连续一段时间低于某 温度值时,压缩机停止工作,等到T2上升到某温度时才开始工作。如 美的分体机:T2连续5分钟低于2 ℃则停压缩机,内风机转速不变,T2 上升到8 ℃后再开压缩机。
1)排气温度目标值:85-90℃ 高于目标值,则应该减短毛细管,加大室外机风量或追加冷媒。 低于目标值,则加长毛细管,减少冷媒。 如果是特别匹配的高效制冷系统,排气温度较低,一般在70-80 ℃。
5、匹配制冷系统
2)冷凝器中部温度目标值:45-50℃左右,过冷度目标值在5-10 ℃左右 冷凝器出口最低在37-38 ℃,若过低则与环境35 ℃温差太小,换 热量很少 冷凝器中部温度高于目标值,则应该减短毛细管,加大室外机风量 或加大冷凝器。 冷凝器中部温度低于目标值,则应该加长毛细管,追加冷媒。
4、单级压缩蒸气被冷 却物体的热量。蒸发器是对外输出冷量的设备。
普通家用空调器蒸发器里的制冷剂(R22)的蒸发压力在5.5-6.5bar左右。
二、系统匹配
选压缩机 选冷凝器 选蒸发器 估算制冷剂充注量 匹配制冷系统 不合格项目的整改
5、匹配制冷系统
7)不合格项目微调与整改 室外机有冷媒流动声 毛细管组件用防振胶包住 在两个管径变化大的地方加过渡管 在过渡管处包防振胶 异声或噪音超标 如果是风道的异声,则要改变风轮转速、安装位置或换风轮 如果是制冷系统的异声,则在固频不合格处加配重块或防振胶 改变其固频 在配管振动大的地方贴防振胶 在压缩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压缩机包隔音棉 钣金件上贴隔音棉
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课件

空调制冷系统的分类
总结词
空调制冷系统可以根据其工作原理、用途、规模等进行分类。
详细描述
空调制冷系统有多种分类方式。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缩式、吸收式和吸附式;根据用途,可分为商用空调、 家用空调和工业用空调;根据规模,可分为大型中央空调、小型家用空调等。不同类型的空调制冷系统各有其特 点和应用范围。
02
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 理
压缩过程
总结词
通过提高制冷剂的压力,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 压的过热蒸汽,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冷凝创造条件。
详细描述
在压缩过程中,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压力升高,温度 升高,从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转变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状 态。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冷凝过程
总结词
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冷却,液化成中温高压的 饱和蒸汽或过冷液体。
详细描述
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自身温度降低 ,压力不变,由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状态转变成中温高压的饱和蒸汽或过冷液体 状态。
节流过程
总结词
通过节流装置将中温高压的饱和蒸汽或过冷液体制冷剂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汽,为制冷剂在蒸发器 中的蒸发创造条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课件
目录
• 空调制冷系统概述 • 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 空调制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 空调制冷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 空调制冷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01
空调制冷系统概述
空调制冷系统的定义
总结词
空调制冷系统是用于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设备,通过制冷循环实现室内温度 的降低和湿度的控制。
详细描述
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通过蒸发器从 被冷却物体吸收热量,自身温度升高, 压力升高,由低温低压的湿蒸汽状态 转变成低温低压的蒸汽状态。这个过 程伴随着能量的吸收。
冷水机组制冷原理PPT课件

2
1. 相关术语
1.1温度 • 在法定计量单位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并允许摄氏温度同
时使用。热力学温度符号用T表示,单位符号为K。工程上 仍延用摄氏温度(公制)和华氏温度(英制)。摄氏温度用t表 示,单位符号为℃; • 华氏温度用θ表示,单位符号为℉。三种温度之间的关系 如下: • 表示温度差和温度间隔时: • 表示温度数值时:
27
盐水溶液选用原则
1、盐水溶液的使用原则是:保证蒸发器中的盐水不结冰,盐水溶液的凝固点不 应选的过低,因这样会使密度增加,流动阻力增加,而且比热容减小,输送 相同的冷量所需的循环量要增加,使耗功增加。一般盐水溶液的凝固点温度 比制冷剂蒸发温度低5℃左右。
2、盐水溶液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会腐蚀管道和设备,为减小其腐蚀性, 可采取以下措施:a. 提高盐的纯度;b. 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采用封闭式循环 ;c. 加缓蚀剂
17
制冷剂符号举例
制冷剂符号举例
18
制冷剂的选择原则
1.3、制冷剂的选择原则
1.3.1、热力学性质方面 工作温度范围内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 单位制冷量q0和单位容积制冷量qv较大。 比功w和单位容积压缩功wv小,循环效率高。 等熵压缩终了温度不能太高,以免润滑条件恶化或制冷剂自身在高温下分解。 1.3.2、迁移性质方面 粘度、密度尽量小。 导热系数大,可提高传热系数,减少传热面积。 蒸发压力≧大气压力 冷凝压力不要过高 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比不宜过大
3
气化
1.2气化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气化。气化有蒸发和沸腾两不同的 方式。 A、蒸发是指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分子汽化成蒸气分子的过程。蒸发 在任何压力、任何温度下都可能发生。 B、沸腾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液态内部形成许多蒸气小泡,并迅速 上升,突破液体表面而破裂转化成气体的过程,所以沸腾是液体表面和 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的现象。液态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液体在 沸腾过程中要吸取热量,并保持其湿度不变,要使沸腾过程连续进行, 必须连续不断地自外界加入热量。
1. 相关术语
1.1温度 • 在法定计量单位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并允许摄氏温度同
时使用。热力学温度符号用T表示,单位符号为K。工程上 仍延用摄氏温度(公制)和华氏温度(英制)。摄氏温度用t表 示,单位符号为℃; • 华氏温度用θ表示,单位符号为℉。三种温度之间的关系 如下: • 表示温度差和温度间隔时: • 表示温度数值时:
27
盐水溶液选用原则
1、盐水溶液的使用原则是:保证蒸发器中的盐水不结冰,盐水溶液的凝固点不 应选的过低,因这样会使密度增加,流动阻力增加,而且比热容减小,输送 相同的冷量所需的循环量要增加,使耗功增加。一般盐水溶液的凝固点温度 比制冷剂蒸发温度低5℃左右。
2、盐水溶液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会腐蚀管道和设备,为减小其腐蚀性, 可采取以下措施:a. 提高盐的纯度;b. 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采用封闭式循环 ;c. 加缓蚀剂
17
制冷剂符号举例
制冷剂符号举例
18
制冷剂的选择原则
1.3、制冷剂的选择原则
1.3.1、热力学性质方面 工作温度范围内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 单位制冷量q0和单位容积制冷量qv较大。 比功w和单位容积压缩功wv小,循环效率高。 等熵压缩终了温度不能太高,以免润滑条件恶化或制冷剂自身在高温下分解。 1.3.2、迁移性质方面 粘度、密度尽量小。 导热系数大,可提高传热系数,减少传热面积。 蒸发压力≧大气压力 冷凝压力不要过高 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比不宜过大
3
气化
1.2气化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气化。气化有蒸发和沸腾两不同的 方式。 A、蒸发是指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分子汽化成蒸气分子的过程。蒸发 在任何压力、任何温度下都可能发生。 B、沸腾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液态内部形成许多蒸气小泡,并迅速 上升,突破液体表面而破裂转化成气体的过程,所以沸腾是液体表面和 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的现象。液态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液体在 沸腾过程中要吸取热量,并保持其湿度不变,要使沸腾过程连续进行, 必须连续不断地自外界加入热量。
制冷循环课件

500 0
半封闭马达的排热量
废热 总的排热量
2058.60 1848.24 1646.88 1444.52 1244.16 1041.80 843.44 655.08 453.72
238.36 18.00 13.28 19.20 21.35 37.80 48.75 56.00 63.75 61.20 43.75
87F / 30.5C
89F / 31.7C
0.592kW/Ton
0.618kW/Ton
0.641kW/Ton
冷却水进水温度
制冷循环
38
压头
压力
降低冷却水进水温度
减低压头
冷凝器
压头
压缩机
减小压缩机功耗
蒸发器
减少能量损耗
焓
制冷循环
39
冷却水出水温度 (F) 冷却水进水温度 (F) 500TR 冷水机组型号 PD蒸发器 (ft) PD 冷凝器(ft) 水泵 kW 蒸发器 水泵 kW 冷凝器 冷水机组 Kw/Ton 冷水机组输入 kW 机组价格 (US$)
马达效率 = 95.2%
制冷循环
35
该表格表明为什么开式马达的效率高于半封闭式马达值
负荷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冷量
kW
Ton
1759 500
1583 450
1407 400
1231 350
1055 300
879
250
703
200
528
150
352
100
176
马达效率
% 94% 95% 92% 90% 80% 70% 60% 50% 40% 30%
半封闭马达的排热量
废热 总的排热量
2058.60 1848.24 1646.88 1444.52 1244.16 1041.80 843.44 655.08 453.72
238.36 18.00 13.28 19.20 21.35 37.80 48.75 56.00 63.75 61.20 43.75
87F / 30.5C
89F / 31.7C
0.592kW/Ton
0.618kW/Ton
0.641kW/Ton
冷却水进水温度
制冷循环
38
压头
压力
降低冷却水进水温度
减低压头
冷凝器
压头
压缩机
减小压缩机功耗
蒸发器
减少能量损耗
焓
制冷循环
39
冷却水出水温度 (F) 冷却水进水温度 (F) 500TR 冷水机组型号 PD蒸发器 (ft) PD 冷凝器(ft) 水泵 kW 蒸发器 水泵 kW 冷凝器 冷水机组 Kw/Ton 冷水机组输入 kW 机组价格 (US$)
马达效率 = 95.2%
制冷循环
35
该表格表明为什么开式马达的效率高于半封闭式马达值
负荷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冷量
kW
Ton
1759 500
1583 450
1407 400
1231 350
1055 300
879
250
703
200
528
150
352
100
176
马达效率
% 94% 95% 92% 90% 80% 70% 60% 50% 40% 30%
空调制冷制冷原理PPT课件

12
(3)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 气为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 入膨胀阀的液体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
(4)制冷剂在管道内流动时,没有流动阻 力损失,忽略动能变化,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 内的管子外,制冷剂与管外介质之间没有热交 换
(5)制冷剂在流过节流装置时,流速变化 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且与外界环境没有热交 换
单位制冷量可按式(2-5)计算。单位制
冷量也可以表示成汽化潜热r0和节流后的干度 x5的关系:
q0 r0 (1 x5 )
(1-6)
由式(1-6)可知,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
大,或节流所形成的蒸气越少(x5越小)则单
位制冷量就越大。
17
(2)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qv
q0 v1
h1 h4 v1
5
p0 1
q0
w
h
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11
1.4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 计算
单级理论循环是建立在以下一些假设的基础上的:
(1)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即在压缩过程 中不存在任何不可逆损失
(2)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冷凝 温度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蒸发温度等于被 冷却介质的温度,且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都 是定值
采用液体过冷对提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 都是有利的
24
p
4’ 4
pk 3 2
5’ 5 p0 1
q0 q0
w
h
过冷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25
(1)单位制冷量 q0 增加
q0 冷机的基本循环,也是最简单的循环。在 实用上,根据实际条件对循环往往要作一 些改进,以便提高循环的热力完善度。在 单级制冷机循环中,这一改进主要有液体 过冷、吸气过热及由此而产生的回热循环。
(3)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 气为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 入膨胀阀的液体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
(4)制冷剂在管道内流动时,没有流动阻 力损失,忽略动能变化,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 内的管子外,制冷剂与管外介质之间没有热交 换
(5)制冷剂在流过节流装置时,流速变化 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且与外界环境没有热交 换
单位制冷量可按式(2-5)计算。单位制
冷量也可以表示成汽化潜热r0和节流后的干度 x5的关系:
q0 r0 (1 x5 )
(1-6)
由式(1-6)可知,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
大,或节流所形成的蒸气越少(x5越小)则单
位制冷量就越大。
17
(2)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qv
q0 v1
h1 h4 v1
5
p0 1
q0
w
h
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11
1.4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 计算
单级理论循环是建立在以下一些假设的基础上的:
(1)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即在压缩过程 中不存在任何不可逆损失
(2)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冷凝 温度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蒸发温度等于被 冷却介质的温度,且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都 是定值
采用液体过冷对提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 都是有利的
24
p
4’ 4
pk 3 2
5’ 5 p0 1
q0 q0
w
h
过冷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25
(1)单位制冷量 q0 增加
q0 冷机的基本循环,也是最简单的循环。在 实用上,根据实际条件对循环往往要作一 些改进,以便提高循环的热力完善度。在 单级制冷机循环中,这一改进主要有液体 过冷、吸气过热及由此而产生的回热循环。
《制冷循环原理》课件

吸收式制冷循环
优点
对环境友好、能源消耗低、维护 方便。
缺点
效率较低、制冷量较小、调节困 难。
吸附式制冷循环
总结词
利用固体吸附剂吸附气体,产生低温,从而达到制冷效果。
详细描述
吸附式制冷循环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吸附气体,产生低温,从而达到制冷效果的一种循环 方式。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在吸附过程中放出热量,然后通过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周围
实现制冷系统的快速响应和高效运行。
制冷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新能源领域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冷技术在新能源领域 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需要制冷技术作为支撑和保障。
技术融合
制冷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 利用和节能减排,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
掌握制冷循环原理是深入理解制冷技术、提高制冷设备性能和能效、解决实际 问题的关键。
01
制冷循环的基本原 理
制冷循环的组成
01
02
03
04
压缩机
用于压缩制冷剂,提高其压力 和温度。
冷凝器
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却 成液体。
膨胀阀
用于将高压液态制冷剂节流成 低温低压的湿蒸汽。
蒸发器
用于将低温低压的湿蒸汽吸热 ,使其蒸发成气体,从而降低
技术挑战
新型制冷技术的研发面临技术挑战,如材料 性能、系统稳定性、制造成本等问题,需要 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改进。
制冷技术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智能化
制冷技术的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 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制冷系 统的自适应调节、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等功 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效。
自动化
制冷原理课件

2.1.1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制 (一) 单级蒸气 冷 压缩式制冷循环 原
理
与
技 (二)多级蒸气 术 压缩式制冷循环
1.朗肯循环 2.劳伦茨循环 3.跨临界循环
双筒型煤油燃烧器 釜式燃烧器 蒸发燃烧器 燃油喷雾燃烧器
2.1.1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制
制冷循环就是通过一定的
冷 能量补偿,从低温热源吸热,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图2-9 两级节流、具有中温蒸发器的中间完全冷却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 a ) 流程图
( b ) lgp-h图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四)复叠式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制
定义
冷
由两个(或数个)不同制冷剂工作
原
的单级(也可以是多级)制冷系统组合
理
而成。
与
技
术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最低蒸 发温度 -80℃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图2-7 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 a ) 流程图
( b ) lgp-h图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图2-8 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 a ) 流程图
( b ) lgp-h图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术 机 a2—高温部分低压级压缩机 a3—高温部分高压级压缩
机b—冷凝器 c1、c2、c3—节流阀 d—蒸发器 d12冷凝-
蒸发器e1—低温部分气-液热交换器 e2—高温部分气-液
热交换器 f—高温部分中间冷却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蒸发器:与冷凝器外形相似,但比冷凝器窄、小、厚
功用:蒸发器用来吸热的。
冷凝器用来散热的。
16
蒸发器
17
制冷剂循环原理
(5)蒸发过程: 低压雾状的液/ 气态混合物流至 蒸发器,吸收周 围的热量二次汽 化,达到制冷的 目的。
18
思考:
空调制热系统 是否也需要类 似的循环?
6
制冷剂循环原理
(1)压缩过程: 将流经蒸发器的 低温、低压的气 态制冷剂压缩为 高温、高压的气 态制冷剂,输送 到冷凝器。
7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零件
2.冷凝器: 冷凝器是把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管壁和翅片将其中 的热量传递给冷凝器周围的空气,从而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 冷剂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体。
1
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制冷剂 制冷系统组成零件
制冷剂循环原理
家用空调
2
汽车空调
3
空调制冷系统--制冷剂
制冷剂:在制冷过程中起传递热量作用的 媒介物质
4
空调制冷系统--结构
非独立式空 调系统在车 上的常见布 置形式:
5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零件
1.压缩机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低压 和高压、低温和高温的转 换装置,是推动制冷剂在 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的动 力。
13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零件
4.膨胀阀: 作用:1)节流降压:中温、高压液态易蒸发的低温、 低压雾状。 2)调节制冷剂流量 3)防止液击
14
制冷剂循环原理
(4)膨胀过程: 将过滤后的中温、 高压液态制冷剂 利用节流原理, 使其变为低压雾 状的液/气态混 合物,送入蒸发 器。
15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零件
8
冷凝器
9
制冷剂循环原理
(2)冷凝过程: 将高温、高压的 气态制冷剂冷却, 使其变为中温、 高压的液态制冷 剂,送入干燥瓶。
10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零件
3.储液干燥器 作用:储存液 体制冷剂、吸 湿、过滤。
பைடு நூலகம்
11
干燥罐
12
制冷剂循环原理
(3)干燥过程: 将中温、高压的 液态制冷剂过滤, 除去制冷剂中的 杂质和水分,送 入节流阀,并储 存小部分制冷剂。
功用:蒸发器用来吸热的。
冷凝器用来散热的。
16
蒸发器
17
制冷剂循环原理
(5)蒸发过程: 低压雾状的液/ 气态混合物流至 蒸发器,吸收周 围的热量二次汽 化,达到制冷的 目的。
18
思考:
空调制热系统 是否也需要类 似的循环?
6
制冷剂循环原理
(1)压缩过程: 将流经蒸发器的 低温、低压的气 态制冷剂压缩为 高温、高压的气 态制冷剂,输送 到冷凝器。
7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零件
2.冷凝器: 冷凝器是把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管壁和翅片将其中 的热量传递给冷凝器周围的空气,从而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 冷剂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体。
1
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制冷剂 制冷系统组成零件
制冷剂循环原理
家用空调
2
汽车空调
3
空调制冷系统--制冷剂
制冷剂:在制冷过程中起传递热量作用的 媒介物质
4
空调制冷系统--结构
非独立式空 调系统在车 上的常见布 置形式:
5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零件
1.压缩机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低压 和高压、低温和高温的转 换装置,是推动制冷剂在 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的动 力。
13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零件
4.膨胀阀: 作用:1)节流降压:中温、高压液态易蒸发的低温、 低压雾状。 2)调节制冷剂流量 3)防止液击
14
制冷剂循环原理
(4)膨胀过程: 将过滤后的中温、 高压液态制冷剂 利用节流原理, 使其变为低压雾 状的液/气态混 合物,送入蒸发 器。
15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零件
8
冷凝器
9
制冷剂循环原理
(2)冷凝过程: 将高温、高压的 气态制冷剂冷却, 使其变为中温、 高压的液态制冷 剂,送入干燥瓶。
10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零件
3.储液干燥器 作用:储存液 体制冷剂、吸 湿、过滤。
பைடு நூலகம்
11
干燥罐
12
制冷剂循环原理
(3)干燥过程: 将中温、高压的 液态制冷剂过滤, 除去制冷剂中的 杂质和水分,送 入节流阀,并储 存小部分制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