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3儿童语言教育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ppt课件精品课件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ppt课件精品课件

•ppt课件.
•13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ppt课件.
•7
(二)课程观
• 全语言理论认为,语言发展和知识内容的 学习,是全语言课程的双重内涵。 1、全语言教育的目标

全语言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儿童对语言和文字的
敏感性,促进儿童的成长,提高其语言能力,增长其 知识,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
• 实现目标的重点是儿童对课程有选择的权利,跨 科目的语言学习,以主题式单元架构课程活动
•ppt课件.
•10
5、全语言教育的评价

全语言提倡的评价,是着重对教育过程中教师的
角色、儿童的角色、教师—儿童的关系、儿童间的关
系几个方面的评价。

教师的角色:幼儿学习的调节者,社会生活经验
和物质材料的提供者。(以儿童为主导)
• 儿童的角色:教育活动的主体
• 教师—儿童的关系: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给予帮助、 指导;
全语言教室里一个重要特点是:学习区的内容和正在进行的 主题活动互相配合。
4、全语言教育的方法
1 语言的学习要融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学习活动之中; 2 儿童最容易学习的时机,是他们全心投入在学习的过程中; 3 用儿童自然习得口头语言的方法,引导儿童学习书面语言; 4 重视儿童阅读和书写的过程; 5 认识儿童有无穷的学习潜力; 6 强调语言的学习是从整体到部分; 7 借助功能性文字的使用,使儿童的读写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
•ppt课件.
•8
2、全语言教育的内容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 从语言的存在空间:日常生活语言和文学语言; 从语言的能力: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读的能力、 书写的能力; 从语言发展范畴:语音习得、语义习得.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
发音系统的发育 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 感知觉系统的完善
二、心理因素
知识经验的积累(例:你也给我生个哥哥 ;宝宝两岁的时候,
水族馆看海洋的生物,姑姑问他水箱里是甚么鱼,一律回答:是红烧鱼。
认知能力的发展
(我带小豆在城墙边玩,小豆忽然看见正在写生的小朋友,他看了他们半 阿姨,他们一定很穷吧?他们这样画的多费劲啊,为什么不买台照相机 呀!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 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 说、读、写的训练。其重于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提高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
1.文化功能
文化启蒙;文化传承;文化发展 2. 社会功能 直接介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未来社会高新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成为新世纪现代社会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3.发展功能 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在主动模仿中学习 儿童语言模仿的主要方式:
•即时的、完全的模仿 例:苗“说有:喜不了要••”说即延“包时缓家包的模里,、仿吃要不包说子完包,子全宝。的宝宝模对宝仿爸点爸头说表:示给记我住一了
着爸爸的胳•膊创说造:性爸模爸仿,你的胳膊让蚊子咬了一个包包
虎,常常以大老虎自居,妈妈为了劝萌萌吃饭说:你 只有好好吃饭长大了,才能真正成为大老虎!萌萌听 现在属狗,是不是等你老了就属老狗了?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第前一教育章系概杨述佳 QQ:7883630 新浪微博:jennifer杨佳
课程简介 课程整体安排介绍 课程作业与评价 课堂要求

西南大学2019年秋[0553]《儿童语言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553]《儿童语言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代码:0553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整合教育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内容是由语言知识、认知知识和科学知识三者的有效结合/【对】该理论来源是三环理论和四范畴理论
率先提出该理论的是美国儿童语言发展学家L.布伦姆和M.莱希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是一个与儿童其它发展整合在一起的动态系统
2、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

理解语言现象
自我中心语言现象
前语言现象/【对】
社会性语言现象
3、在幼儿教育机构中,()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

日常的语言教育活动
领域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
集体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
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对】
4、卡洛-乌尔福特和琼·伦奇提出的“四范畴说”包括了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

语言交际环境范畴/【对】
语言表达范畴
语言运用范畴
语言理解范畴
5、幼儿书写技能对生理素质的要求不包括()。

手眼协调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对】
手部小肌肉的发育
手臂大肌肉的发育
6、下列没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本质特点“专门性”的是()。

D. 在专门机构
专门人员
通过专门活动
专门教材/【对】
7、重视()的培养是当前幼儿语言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教学大纲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教学大纲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幼儿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与技巧,提高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二、课程目标1.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

2.掌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学会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趣、有效的语言教育活动。

三、课程内容1.幼儿语言发展理论1.1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1.2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特点1.3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2.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原则2.1趣味性原则2.2实践性原则2.3互动性原则2.4发展性原则3.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法3.1游戏法3.2故事法3.3歌谣法3.4角色扮演法3.5情景模拟法4.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案例分析与评价4.1案例分析4.2活动评价5.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5.1活动准备5.2活动过程四、课程实施1.课堂教学1.1讲授基本理论1.2分析案例1.3设计实践活动2.实践操作2.1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实践2.2语言教育活动实施实践3.互动交流3.1小组讨论3.2经验分享五、课程评价1.过程性评价1.1课堂参与度1.2活动设计能力1.3实施指导能力2.结果性评价2.1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作品2.2语言教育活动实施效果六、课程安排1.第一周:幼儿语言发展理论2.第二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原则3.第三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方法4.第四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案例分析与评价5.第五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6.第六周:实践操作与互动交流七、课程资源1.教材: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相关教材2.参考书籍:幼儿教育、心理学、语言学相关书籍3.网络资源: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相关网站、论文、视频等八、课程要求1.课堂纪律: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讨论。

2.作业完成: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对待实践活动。

3.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九、课程收获1.掌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西南大学2019年秋[0553]《儿童语言教育》辅导资料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553]《儿童语言教育》辅导资料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代码:0553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整合教育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内容是由语言知识、认知知识和科学知识三者的有效结合/【√】该理论来源是三环理论和四范畴理论
率先提出该理论的是美国儿童语言发展学家L.布伦姆和M.莱希
该理论认为儿童语言学习是一个与儿童其它发展整合在一起的动态系统
2、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

理解语言现象
自我中心语言现象
前语言现象/【√】
社会性语言现象
3、在幼儿教育机构中,()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

日常的语言教育活动
领域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
集体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
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
4、卡洛-乌尔福特和琼·伦奇提出的“四范畴说”包括了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

语言交际环境范畴/【√】
语言表达范畴
语言运用范畴
语言理解范畴
5、幼儿书写技能对生理素质的要求不包括()。

手眼协调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
手部小肌肉的发育
手臂大肌肉的发育
6、下列没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本质特点“专门性”的是()。

D. 在专门机构
专门人员
通过专门活动
专门教材/【√】
7、重视()的培养是当前幼儿语言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西南大学18秋《0553儿童语言教育》机考大作业

西南大学18秋《0553儿童语言教育》机考大作业

------------------------------------------------------------------------------------------------------------------------------ 考试剩余开始计时..答题卡一、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 10二、单项选择题1 2 3 4 56 7 8三、填空题1 2 3 4 56 7 8四、问答题1五、论述题1已做未做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课程名称:(0553)《儿童语言教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姓名:乔变学号: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1. 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对错2.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而不仅仅是达成知识和道德的教育目标。

对错3. 语言和言语是一回事。

对错4. 语言交际能力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目标。

对错5. 儿童语言学习文学教育观是由布鲁纳提出,其理论来源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叙事性智能。

对错6. 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功能不包括教育功能。

对错7. 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通话音节的发音。

对错------------------------------------------------------------------------------------------------------------------------------ 8. 听说游戏是由儿童自发组织,教师利用游戏中儿童的兴趣而进行听说教学的游戏。

对错9. 语言能力指的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项。

对错10. 幼儿期是个体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给幼儿的外语语音的刺激并不是越多越好。

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道题3.0分,共24.0分)1. 在幼儿教育机构中,()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基本形式。

2023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大纲

2023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大纲

2023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理解。

通过研究该课程,学生将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原理、关键概念和有效方法,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熟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领域的重要理论和研究成果。

- 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特征和影响因素。

- 掌握设计和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分析和评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有效性和成果。

- 培养学生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1.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理论与模型- 语言得理论-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与特征-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情境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 唱歌与朗读教学法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设计- 语音与发音训练- 词汇与句法训练- 对话与表达训练- 听力与理解训练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估和反馈- 评估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工具和方法- 分析评估结果并提供适当的反馈课程评价- 平时表现(40%)- 课堂参与度(20%)- 作业和实验报告(20%)- 期末考试(20%)参考教材- 《语言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指南》备注本大纲仅供参考,可能会有适应情况变化的调整。

请学生密切关注课程公告和教学计划的更新。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212课程考试安排表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212课程考试安排表
公共关系学0362
0004
秋实楼104
西方文学与文化0780
会计学基础0061
企业管理学9053
政策科学0698
工程测量0754
心理健康教育0793
12月8日
14:00—15:20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技术0878
0004
秋实楼104
全民健身导论0915
房地产开发0311
0005
秋实楼201
律师与公证0235
0006
成教楼502
土林工程材料0732
0007
成教楼503
土林工程材料0732
0008
成教楼504
管理心理学9095
0009
成教楼601
语文教学方法论9115
自动化制造系统0925
12月9日
16:10—17:30
马克思主义哲学0163
0001
成教楼201
国际商务谈判0578
土木工程概论0730
证券法0205
0014
秋实楼303
商业银行经营学0947
0015
秋实楼304
兽医毒理学0887
企业管理学9053
音乐教育方法论0842
机械制造工艺学0940
音乐与文化0839
12月8日
16:10—17:30
体育科研方法0914
0015
秋实楼304
计算机教育教学方法论
中级英语听力0827
0016
秋实楼305
计算机图像处理基础9124
大学英语二0047
0004
秋实楼104
鲁迅研究0360
0005
秋实楼201
财务会计学0052
景观生态学06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述题(一)论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

答:1、是能极大的促进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

2、是能极大的促进幼儿交流能力的发展。

3、是能极大的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4、是能为儿童学习书面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试述幼儿口语学习及其教育的主要特点答:(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首先,儿童在与成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语言环境,这个环境为他们提供了种种语言模型,足以用来选择。

只有那些他们能够理解、能够模仿的模型,才会被有意识地挑选上,并被不断地加以模仿和练习。

其次,与此同时,儿童将语言模型稍加改动,增添、减少或变换个别语言单位,作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的创造性和变通式的模仿,正是儿童主动参与语言构建的过程。

此外,成人在与儿童交流时,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儿童对语言的接受和模仿,成人所提供的语言模型也会受到儿童自身特点的影响。

这就是儿童对语言环境的反作用力。

(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每个儿童所依托的语言环境都不一样,既有的经验和语言的积累使得儿童在交往中带有鲜明的个性印记。

特定的语言习惯显现其语言个性,这种个性可以从语言使用的句式、词汇、口头禅甚至是语调体现出来。

除去语言表达的形式的个性化之外,语言内容同样呈现出个性色彩。

不同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对话题的偏好、句式的选择都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

在学习过程中的速度、效果,运用语言交际的积极性也各有不同。

(3)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语言本身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语音和语义是必须结合在一起学习的,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同时,语言的学习也和儿童在其他领域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儿童的成长成熟通过语言的成长成熟表现出来。

(4)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循序渐进、逐步累积的过程。

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会经历从无到有、积少成多、逐步完善等过程。

(三)试述全语言教育的核心观念答: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核心:促进幼儿与教师、同伴之间有效的语言交流新教育五大核心理念 1.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2.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3.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4.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5.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四)试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答:(1)适宜性原则。

幼儿语言学习及其发展的实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其语言学习经验的连续体,即基于现有发展水平下的不满足状况而朝向特定目标努力的连续性进程。

以教育学的语言对此进行描述,则幼儿现有的语言发展水平和实际状况正是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2)系统性原则。

语言教育活动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学会有效运用语言符号系统的专门活动,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各种能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学习活动的媒介、方式和途径,促进幼儿在多角度、多层次的整合性活动中获得语言方面的发展。

生态化原则。

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必须把将要展开的语言教育活动视为一个由多种成分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体,充分考虑不同成分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尤其是与幼儿既有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生活状态相互联系,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语言发展。

(五)试述当前早期阅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对策答:阅读材料的选择与解读: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开展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首先要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

有的教师当前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喜欢或适合阅读什么样的阅读材料,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怎样的阅读水平以及阅读特点等缺乏清楚的认识,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么片面强调阅读材料的难度,要么片面强调阅读材料的审美功能,却没有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顺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审美心理,选择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符合他们阅读习惯的材料。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阅读材料的喜好和认知是完全不同的:小班应选择语言和内容情节多重复,幼儿可以预测情节发展走向,结果在幼儿的预料之中,结尾多为圆满结局,略低于幼儿认知难度的材料;中班应选择语言和情节丰富、幽默,富有戏剧性,内容跌宕起伏、复杂,略高于幼儿认知难度的材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现实或超现实的题材,富有创造性和科学性的材料。

如若不能很好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图书,势必会使得阅读活动的开展事倍功半,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我认为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应考虑年龄适宜性。

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之前,如果缺乏对阅读材料的深入解读与分析,就不能很好地挖掘阅读材料深层的情感价值、文学价值等,这样教师即便选择了经典的文学作品,也难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全书只有39个字,是一个几乎只用图画讲述故事的成功范例,有的教师认为这本书语言简单,句子短小,有“走过”“绕过”“跨过”“钻过”等词语,可以帮助托小班幼儿学习词汇和语句,便把它选为托小班的阅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合适的。

英国的约翰·洛威·汤森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中指出,这本书的经典之处在于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事实,该书实际上包含两个故事,一个是用文字讲述的母鸡平淡无奇的散步故事,一个是用图画描述的狐狸追逐母鸡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如果教师只是让幼儿去读文字,那就完全失去了作者本来想要达到的喜剧效果。

无论是感受母鸡的从容散步,还是理解倒霉的狐狸的不断碰壁、失败,都要求幼儿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再加上要用准确、连贯的语言完整讲述故事,年龄小的幼儿显然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因而这个故事更适合大班幼儿阅读。

阅读目标的设置:将早期阅读活动等同于成人阅读着眼于幼儿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早期阅读活动,它的目的不是让幼儿学会识多少字,写多少词语,而是通过点点滴滴的阅读积累,最终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习得阅读的方法,并从中享受阅读活动带来的乐趣。

但是,当前有的幼儿园在设置阅读目标时,存在着将早期阅读活动等同于成人阅读的误区,过于重视显性知识的获得,忽视幼儿观察、感受、体验、理解与创造等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设置阅读目标时,不能宽泛地将目标设置为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获得知识、扩大视野等,而是要从活动内容本身出发,制订具体、实际、有针对性的阅读目标。

如德国作家沃尔夫·埃尔布鲁赫的图画书《不想飞的鹰》,以学者三次放飞鹰为情节发展的线索,鹰的主人坚持认为“这是一只鸡”,学者坚持认为“这是一只鹰,因为它有一颗鹰的心”。

学者不怕失败和嘲笑,三次放飞鹰:“鹰,你是一只鹰。

你属于天空,不属于地面,展开翅膀飞吧!”最终这只“不想飞的鹰”终于在学者的坚持、鼓励、信任和帮助下展翅高飞。

对此,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及表达的意思;2.欣赏故事独特的画面;3.学会正确阅读图画书的方法。

可见,这样的目标过于简单、笼统,既没有针对图画书的内容,也没有充分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并让幼儿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必然会导致教师在活动实施中缺乏明确目标,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倘若仔细分析该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书中学者和鹰的主人对鹰的不同评价代表着两种观点,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学者的三次鼓励和坚持使鹰找回了自我,重新回到了属于它的天空,这说明坚持、鼓励、信任和他人的肯定性评价对于一个人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非常重要。

因此,在设置目标时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1.欣赏故事独特的画面,分析和对比学者和鹰的主人对鹰的不同评价:2.从学者三次重复的语句中感受和理解坚持、鼓励、信任的重要性,并能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鼓励、安慰、帮助同伴;3.依据画面中的场景和人物的肢体语言,理解并预测情节的发展。

教学过程的开展:重精读、轻泛读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重精读、轻泛读的误区,即着重于仔细分析每段文字的含义,注重了解每段文字的具体内容,这样会导致幼儿阅读量不足,虽然全面学习了教学安排中的阅读内容,却没有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

除此之外,幼儿园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比较看重通过阅读活动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如讲故事的时候,更多地强调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最终怎么样了,这样不仅使阅读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也致使师幼之间的交流匮乏。

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通过与幼儿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去积极思索故事的情节发展,预测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很多幼儿园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对于“识字”有着两种极端不同的做法:一种是过于强调记忆和诵读,将早期阅读等同于让幼儿背诵儿歌,学习写字:另一种是为了避免阅读活动“小学化”,则在教学活动中故意回避与文字的接触。

其实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体现了幼儿园对阅读教学的错误认识。

尽管早期阅读应当包括一切与书面语言学习有关的内容,但是识字作为学习书面语言的一种方式,却不是唯一的方式,组织幼儿大量、系统地识字是不可取的,但是在阅读活动中故意回避文字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氛围的缺失环境是引发幼儿进行阅读的最直接、最直观的影响因素,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

物质环境是通过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如在布置活动室角落的墙饰时,适当配上“积木角”“娃娃家”等文字标签,不断更新图书架、图书角的内容。

精神环境主要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师在阅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上。

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创设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精神环境,注意提供充足的图书阅读时间,并及时指导幼儿阅读,充实环境中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语言文字知识。

当前幼儿园在创设阅读环境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阅读氛围的普遍缺失。

我们所说的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为了让幼儿随时随地都有机会接触书和文字,包括提供幼儿阅读的书籍或其他文字游戏材料;在幼儿常玩、常用的物品上贴上一些文字,如“娃娃家”“美工区”等:也可以做一些以幼儿名字命名的标志,如“明明的画”“乐乐的杯子”等;有时还可以结合幼儿的经验或活动,在幼儿经常活动的地方,摆放一些报纸、贺卡等:或者用废旧牛奶盒或旧纱巾等隔出五六个独立的小空间,摆放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阅读特点的图画书,地上铺着地垫、摆着靠枕,供幼儿在此独自安静地看书。

总之,阅读环境的创设不是为了要达成某种教学目标,也不是装饰区域的一种需要,而是要让幼儿在我们营造的浓厚阅读氛围中喜欢阅读,并养成阅读的习惯。

当前幼儿园在积极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误区,但也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相信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早期阅读活动一定会逐渐走向科学和成熟,为幼儿将来成为阅读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