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第九章 链传动
机械设计作业集9答案河南科技大学

C、 提高传动平稳性 D 、保证链轮轮齿的
强度。
9-6 滚子链传动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过渡链节,这主要是因为
C
。
A 、制造困难 B 、装配困难 C、过渡链节的链板要承受附加弯曲载荷 9-7 若大链轮齿数超过极限值( zmax =120 ),则 B 。
A 、链条的磨损快 B 、易发生脱链现象
C 、链传动的噪音大
9-19 链传动的 平均 传动比是不变的,而 瞬时 传动比是变化的。
9-20 在设计图纸上注明某链条的标记为: 16A-2 × 60 GB1243 〃1 – 1983 ,其中“ 16A ”
表示 A 系列、链节距为 25.4mm 。
9-21 链传动的润滑方式可根据 链节距 和 链速 来选择。
三、分析与思考题
=6826mm/s=6.826m/s
3 )平均传动比 i
9-29
i 12 =n 1 /n 2 =z 2 /z 1 =69/17=4.06 单排滚子链传动, 小链轮为主动轮, 链轮齿数 z1=21 ,z2=105 ,链型号为 16A , n 1=
600 r/min ,工况系数 K A=1.2 ,中心距 a=910mm ,试求此链传动允许传递的最大功率。
取 z1 ’=21
主动小链轮齿数由 25 降到 21 ,由表 9-10 知,齿形系数 K Z 减小,而其它参数不变,链条 所能传递的功率下降。
2. 若主动轮齿数不变,应将从动轮齿 数增加到多少?此时链条所能传递 的功率有何变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
绩
任课教师
批改日期
机械设计作业集
答:主动小链轮齿数不变,从动轮齿数
9-13 链传动只能用于轴线 D 的传动。
A 、相交 90 o B、相交或任意交角 C 、空间 90 o 交错 D 、平行
《机械设计基础》第九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F1/F2=e fα
带轮上的包角 自然对数的底,e ≈ 2.718
联立上式,得
F Fe f F2 f F1 f e 1 e 1
1 F F1 F2 F1 (1 f ) e
由此可知,增大包角或增大摩擦因数,都可以提高带传动所 能传递的功率,因小带轮包角α1小于大带轮包角α2 ,故计算带圆 周力时应取α1 。
第九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belt drive and chain drive)
带传动和链传动都是通过中间挠性件(带或链)传 递运动和力的,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与齿轮 传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传动中心距较大 等优点。
§9-1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
带传动通常由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在两带轮上的封闭环形带 组成。由于张紧,静止时带已受到预拉力,在带与带轮的接触面间 产生压力。当原动机驱动主动轮回转时,依靠带和带轮间的摩擦力 拖动从动轮一起回转,从而传递一定的运动和力。
2、缺点:
通常,带传动适用于中小功率的传动,以V带传动应用最广,带速 v=5~25 m/s,传动比i≤7 效率η≈ 0.90~0.95
§9-2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特性
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为使带和带轮接触面上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带必须以一定的 张紧力套在两带轮上。
F0
F0
n1 主动轮
F2
F2 n2
其降低率可用滑动率ε 来表示,即
v1 v2 d1n1 d 2 n2 d1n1 v1
因而得带传动的实际传动比 i=n1/n2=d2/d1(1-ε ) 一般ε =1%~2%,其值甚小,在一般传动计算中可不考虑。 例9-1 一平带传动,传递功率P=15kW,v=15m/s;带在小轮上的 包角α1=170 °,带的厚度δ=4.8mm、宽度b=100mm;带的密度ρ =1×10-3kg/cm3,带与轮面间的摩擦系数f=0.3。 求:(1)传递的圆周力; (2)紧边、松边拉力; (3)由于离心力在带中引起的拉力; (4)所需的预拉力; (5)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机械设计第09章链传动

3.心柱形式:圆柱式、轴瓦式、滚柱式;
4.特点: 传动平衡、无噪声、承受冲击性能好, 工作可靠; 适用于高速传动、大传动比和中心距较 小、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结构复杂、价格高、制造困难;
§9-3 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链轮是链传动的主要零件,链轮齿形已经标准 化。链轮设计主要是确定其结构及尺寸,选择 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一、链轮的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
分度圆直径d=p/sin(180° 分度圆直径d=p/sin(180°/z) d=p/sin(180
二、齿形
滚子链与链轮的啮合属于非共轭啮合 非共轭啮合,其链轮齿形 非共轭啮合 的设计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 GB/T1244—1985中没有规定具体的链轮齿形 链轮齿形,仅 链轮齿形 仅规定了最大和最小齿槽形状及其极限参数,见 表9-5。
Z
P
KA--工作情况系数见表9-6 Kz—主动链齿数系数 图9-13 KP---多排链系数 P---传递的功率,kW
• 3 确定链条型号和节距p • 型号---查图9-11 • 链节距p---表9-1
4 计算链节数和中心距 链条长度以链节数Lp(节距p的倍数)来表示。
2a0 z1 + z2 z2 + z1 p Lp = + + p 2 π 2 a0
F = K f qa ×10
' f
−2
F f" = ( K f + sin α )qa × 10−2
松边:F2=FC+Ff 压轴力:
Fp ≈ KFp F e
KFp—压轴力系数 对于水平传动 KFp =1.15; 对于垂直传动KFp =1.05
§9-6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机械设计》讲义(第八版)濮良贵(第9章)

§9—2 传动链的结构特点: 一.滚子链: 1.结构: 1——滚子: 2——套筒: 3——销轴: 4——内链板 5——外链板
44
p
与 2 间隙配合。 与 3 间隙配合, 与 4 过盈配合。 与 5 过盈配合。
图9-2 滚子链的结构
b1
5 4 3 2 1
d2 d1
h2
《机械设计》 (第八版)濮良贵主编
《机械设计》 (第八版)濮良贵主编
第九章 链传动
第九章 链传动
§9—1 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1.组成: 3.特点: 优: 链条,主、从动链轮,机架。 与带传动相比 1)平均传动比准确(∵无弹性滑动和打滑) ,效率较高(97~98%) 。 2)结构紧凑,压轴力 FP 小(∵无需张得很紧) 。 3)易安装,成本低,可远距传动。 (相对于齿轮) 4)可在高温、低速、多尘、润滑差的恶劣条件下工作。 缺: 4.适用: 5.分类: 1)只能用于平行轴间的同向传动。 2)瞬时传动比不恒定,冲击、噪音较大。 要求工作可靠,两轴相距较远,及其它不宜用齿轮传动处。 如: 农业、矿山、运输等机械中。 按用途不同可分三类: 又分: ①滚子链(主要介绍) ②齿形链 等几种。 2)输送链: 主要用于传送装置等(如:自动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3)起重链: 主要用于起重机械中。 1)传动链: 使用最广,适用于: P<100kw. v<15m/s. i<imax=8 的埸合。 P.165. 图 9-1. 2.工作原理: 靠链轮轮齿与链节的啮合传动。
50
p d sin(180 z)
(载荷平稳时,可达: i=10)
《机械设计》 (第八版)濮良贵主编
第九章 链传动
尽量选较小节距的单排链. ① 高速大功率:
并推荐:
濮良贵《机械设计》(第9版)章节题库-第9章 链传动【圣才出品】

第9章 链传动一、选择题1.链条的节数宜采用( )。
A.奇数B.偶数C.奇数的整倍数D.以上三种均可以【答案】B【解析】链节数最好取为偶数,以便链条连成环形时正好是外链板与内链板相接,接头处可用开口销或弹簧夹锁紧。
若链节数为奇数时,则需采用过渡链节,在链条受拉力时,过渡链节还要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通常应避免采用。
2.链传动的大链轮齿数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
A.为减小速度波动B.为避免传动比过大C.避免磨损导致过早掉链D.避免附加弯矩【答案】C【解析】大链轮的齿数过多,链轮上一个链节所对的圆心角就越小,铰链所在的直径的增加量越大,铰链会更接近齿顶,从而增大了脱链和跳链的机会。
3.在一定转速下,要减轻链传动的速度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应( )。
A.增大链条的节距和链轮齿数B.增大链条的节距,减少链轮齿数C.减少链条的节距和链轮齿数D.减少链条的节距,增大链轮齿数【答案】D【解析】链的节距越大,由链条速度变化和链节啮入链轮产生的冲击所引起的动载荷越大,设计时应尽可能选用小节距的链。
链轮齿数过少,会增加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链条在进入和退出啮合时,链节间的相对转角增大;链传动的圆周力增大,从整体上加速铰链和链轮的磨损。
为改善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可选用较小的链节距,增加链轮齿数和限制链轮转速。
4.链传动中,链节数取偶数,链轮齿数取奇数,最好互为质数,其原因是( )。
A.链条与链轮轮齿磨损均匀B.工作平稳C.避免采用过渡链节D.具有抗冲击力【答案】A【解析】链节数为偶数,是为了避免使用过渡链节,过渡链节的链板要受附加弯矩的作用,应该尽量避免。
齿数为奇数,并且互质,可以减少同一齿与同一链节的咬合次数,降低磨损,使链条磨损均匀,故选A项。
5.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 )。
A.工作平稳,无噪声B.寿命长C.制造费用低D.能保持准确的瞬时传动比【答案】D【解析】与摩擦型的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整体打滑现象,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较高;链条不需要张紧,作用于轴上的径向压力较小;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链传动的整体尺寸较小,结构较为紧凑;同时,链传动能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中工作。
第9章链传动

荷,链节距越大,
链轮的转速越高,
则冲击越强烈。
现象:多边形效应
杜永平 链传动
链轮的转速越高,节距越大,齿数越少,则惯性 力就越大,相应的动载荷也就越大。
杜永平
链传动
五、链传动的受力分析 链的有效圆周力
链的紧边拉力 链的松边拉力 链的离心拉力
P Fe F1 F2 1000 v
F1 Fe Fc Ff F2 Fc F f
杜永平 链传动
链节数Lp0与中心距a0的关系
2a0 z1 z2 z2 z1 2 p Lp 0 ( ) p 2 2 a0
圆整,最好取偶数LP 链传动的理论中心距:
p z1 z2 z1 z2 2 z2 z1 2 a [(Lp ) ( Lp ) 8( ) ] 4 2 2 2
杜永平 链传动
杜永平 链传动
i<1.5,a>60p(i小a大场合) 两轮轴线在同一水平
面,松边应在下面,
否则下垂量增大后,
松边会与紧边相碰, 需经常调整中心距。
杜永平
链传动
i、a为任意值(垂直传动场合)
两轮轴线在同一铅垂面内,下垂量增大,会减
小下链轮的有效啮合齿数,降低传动能力。
为此应采用: 中心距可调;
杜永平
链传动
三、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1. 链轮的主要尺寸和基本参数 链轮的基本参 数是配用链条的 节距 p、套筒最 大外径d1、排距 pt、齿数z
杜永平
链传动
链轮主要尺寸按公式计算(见表9-3)
分度圆d
齿顶圆da
齿根圆df
杜永平
齿侧凸缘直径dg
链轮毂孔直径dk
链传动
2. 链轮齿形 GB/T1243-1997没有规定具体的链轮齿
第9章 链传动1

z1↓—
1
2
↑—
运动不均匀性↑
不平稳、有规律振动。
节距P 越大,齿数越少,β角的变化范围就越大,链速
的变化范围也就越大。
返回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退 出
从动轮:v R22 cos 2 2
2
v
R2 cos
2
2
(2
180 )
2
z2
∵ v、γ变化 ∴ω2变化
由 v R22 cos R11 cos
第四节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一、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1、平均传动比 ∵ 链轮转一周,链条转过长度为zp ∴ 平均链速:
v z1 pn1 z2 pn2 m / s 601000 601000
平均传动比: i n1 z2 d2 n2 z1 d1
返回目录 前一页 后一页 退 出
2、瞬时速度 假设紧边在传动时处于水平位置。
i瞬 时
1 2
R2 cos R1 cos
后果:1、i瞬时变化;
2、链速不均匀。
这种运动不均匀现象称之 为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
使i瞬时=const的条件:
z1=z2
紧边长度为链 i瞬时=1
节距的整数倍
二、链传动的动载荷 1、链条前进的加速度引起的动载荷:
Fd 1
m ac
m dvx dt
a f1 p[2LP (Z1 Z2 )]
7、确定润滑方式(图9-14)
8、计算压轴力 若不计离心拉力和悬垂拉力,则链传动中的压轴力可近似
用下式计算
水平 KFP 1.05 垂直 KFP 1.15
(二)低速链传动的静强度计算(v<0.6m/s)
当 v 0.6m / s 时,低速传动:v↓→F1↑→过载拉断
第九章 链传动

φ1
可见: 可见: ♦
n1 ↑— ω1 ↑ p↑ z1 ↓ a↑ 动载荷↑ 动载荷↑
机械设计
第九章 链传动
2)链条的垂直分速度 v ′ 周期性变化(大小、方向) 链条的垂直分速度 周期性变化(大小、方向) 链条横向振动。 链条横向振动。 3)链条进入链轮瞬间,产生冲击 链条进入链轮瞬间, 链条进入链轮瞬间
机械设计
第九章 链传动
链传动可广泛应用于工况较为恶劣、 链传动可广泛应用于工况较为恶劣、传动比精度要求不是 很高的农业、矿业、冶金、起重、运输、石油、化工、 很高的农业、矿业、冶金、起重、运输、石油、化工、森工和 环卫机械中。 环卫机械中。 一般: 100kW, 15m/s, 一般: P<100kW, v <15m/s,i <8 不宜用于载荷变化大和急促反向的传动。 不宜用于载荷变化大和急促反向的传动。 用于中心距较大,要求平均传动比不变, 用于中心距较大,要求平均传动比不变, 而不宜采用齿轮或带传动场合。 而不宜采用齿轮或带传动场合。 自行车、摩托车 应用在 挖掘机(恶劣工作条件) 其它低速重载场合
≯3zp≯3-4
机械设计
第九章 链传动
× GB1243.1—1983 链节数 标准编号
滚子链已标准化:P167表9-1 滚子链已标准化 标准化:
名称 链号 排数
08A—1 例:滚子链 08A 1×88
GB2431—1983 GB2431 1983
A系列、节距p=12.7mm,单排,88节 系列、节距p=12.7mm,单排,88节 p=12.7mm
第九章 链传动
v 如图: v 如图: 、 ′ 均作周期性变化
转一个链节为周期 每转一个链节为周期
v —— “忽快忽慢 忽快忽慢” 忽快忽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4 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二、链传动的动载荷 1、产生原因:由于链速是变化的,必然有加速度,引起
动载荷。 2、动载荷大小 链速变化引起的惯性力: 式中:m—紧边链条的质量,kg; ac—链条变速运动的加速度,m/s2。 主动轮匀速回转,则:
当 1 180 时
2
Z1
(ac )max
R112
链节数为奇数时:接头采用过渡链节。由于过渡链 节的链板要受附加弯,可采用双排链或多 排链,但不宜过多。
7、基本参数:节距p、滚子外径d1、内链板内宽b1,排 距Pt 。节距P大,各零件尺寸大,传递功率大。各元件均 需热处理,以提高其强度、耐磨性和耐冲击性。
2、讨论 1) β: -φ1/2≤β≤φ1/2; 2) 当β=±φ1/2时:
3) 当β=0时:
4) vx1:(vx1)min→(vx1)max→(vx1)min,呈周期性变化; vy1:(vy1)max→(vy1)min→(vy1)max,呈周期性变化。 可见,链条作忽上忽下、忽快忽慢的运动,工作不
二、链轮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
基本参数:配用链条参数--节距p、套筒外径d1、排 距pt和齿数z,表9-3,和表9-4。
主要尺寸:
滚子链链轮轴向齿廓尺寸:表9-4
三、链轮结构 小直径:整体式; 中等尺寸:孔板式; 大直径:将齿圈用螺栓连接或焊接在轮毂上
四、链轮的材料 链轮的材料要求:足够的耐磨性和强度。 由于小链轮轮齿的啮合次数比大链轮轮齿的啮合
sin( 180) Z1
mR112
sin 180 Z1
m12 p
2
从动链轮因角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
Fd 2
J R2
d2
dt
式中:J—从动链轮转化到从动链轮轴上的转动惯 量,kg.m2;
ω2—从动链轮角速度,rad/s。
造),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功率大,P≤100KW, 可达数千KW;
4)中心距远,可达10m; 5)可在高温和潮湿条件下工作。
缺点: 1)制造较困难,成本高(对比对象不同,有不同的 结果); 2)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 3)磨损后,易跳齿和掉链; 4)只能实现平行轴间链轮的同向传动; 5)不宜用在载荷变化很大、高速和急速反向的传动 中。
8、国家标准GB/T1243-1997(表9-1) 单位:英制换算成米制; 节距值:p=链号数乘25.4/16mm; 系列:A-适用于以美国为中心的西半球区域; B-适用于欧洲区域;我国用A系列。 标记示例:链号--排数—整链链节数—标注编
号;08A-1-88 GB/T1243-1997。
二、齿形链 由一组齿形链板按一定顺序交错连接而成,传递平
机械设计
第九章:链传动
主讲老师:吴克勤
第九章 链传动
§9-1 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1、组成:链条和链轮(大链轮和小链轮)组成。 2、工作原理:依靠链条链节与链轮轮齿啮合来传递运动 和动力,它实质是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
3、链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1)平均传动比准确(与带传动比较,因为不存在弹
性滑动和打滑),i≤8; 2)无初拉力(与带传动比),轴上的径向拉力小。 3)同样条件下,比带传动整体尺寸小(金属材料制
平稳,有规律的振动。
3、从动轮铰链中心B运动分析:
从动轮在链条的牵引下,以角速度ω2转动,链轮 半径R2,链条销轴B以R2ω2 作圆周运动。同理链条的 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分别为:
4、瞬时传动比 链条沿水平运动方向不能伸长,故vx1=vx2,有 或 瞬时传动比:
随着γ和β的不断变化,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也 是不断变化的。当主动链轮以等角速度回转时,从动 链轮的角速度将周期性地变动,导致运动不均匀,当 p↑、z↓、n↑时,运动不均匀↑。
平均传动比: 链传动是啮合传动,链轮与链条之间没有相对滑动, 平均链速和平均传动比为常数。
二、瞬时转速 1、主动轮铰链中心A点速度分析 假定:主动边始终处于水平位置,链节对应的中心角
为φ1, φ1=360º/z1。主动轮以等角速度ω1转动,链轮半 径R1,链条销轴A以R1ω1 作等速圆周运动。链条运动由销 轴A牵引,且其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分别为:
稳、寿命长,但成本高、重量大、结构复杂,一般只适 宜于高速场合。
§9-3 滚子链链轮的结构和材料
组成:轮齿、轮缘、轮辐和轮毂。 设计:选择结构和尺寸,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一、链轮齿形
链传动是非共轭啮合,齿形设计比较灵活,取决于 加工轮齿的刀具和加工方法。国家标准只规定最小和最 大齿槽形状及其极限参数,表9-2。
一般不超过15m/s,常用在传动系统的低速级,推荐使用 的最大传动比imax=8。
传动链分类:滚子链和齿形链等。 滚子链:使用最广,本章讨论; 齿形链:使用较少,不讨论。
§9-2 传动链的结构特点
一、滚子链 1、结构:滚子、套筒、
销轴、内链板和外链板。 2、连接: 过盈配合:外链板与
销轴;内链板与套筒。 间隙配合:滚子与套
4、应用 1) 要求工作可靠、平均传动比精确,瞬时传动比不精 确的场合; 2) 平行两轴,中心距a较大场合; 3) 不宜用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场合,如摩托车; 4) 用于低速重载和恶劣的工作条件,如挖掘机。
5、传动链的种类 按用途分类:传动链、输送链和起重链。 输送链:用于运输机械; 起重链:用于起重机械; 传动链:常用,传递的功率一般在100KW以下,链速
筒;套筒与销轴。
3、运动:当内外链板相对挠曲时(转动),套筒可绕 销轴自由转动。滚子活套在套筒上,工作时,可沿链轮 齿廓滚动,减轻齿廓磨损。内外链板间留少许间隙,便 于润滑油渗入套筒和销轴之间,减轻其磨损。
4、链板设计成“8”字型:等强度设计,σ=F/A。 5、接头形式
链节数为偶数时:接头可用开口销(大节距); 弹簧卡片(小节距);
次数多,所受冲击也较严重,故小链轮应采用较好的 材料制造。
链轮常用的材料和应用范围表9-5。
§9-4 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一、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1、平均传动比:链节距p、链轮齿数z,则链轮每转一圈,
链条走zp长,所以链的平均速度v
式中:n1、n2主、从动链轮转速rpm; z1、z2主、从动链轮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