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附习题)

诗 《浣溪沙》晏殊
词 课 《采桑子》欧阳修
题 总
《相见欢》朱敦儒
览 《如梦令》李清照
浣 溪 沙晏
殊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 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 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其词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 情、诗酒优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 适的生活。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在当时 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 晏”。有《珠玉词》等存世。
全词写登楼的所见所感,表达 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 国精神。
北宋灭亡,改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转变了 他们的生活,转换了他们的情思,也使爱国成为 南宋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律。朱敦儒早年过着锦 衣玉食的生活,词作柔美婉约。国破家亡的残酷 现实警醒了他,加深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
词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 气魄宏大,苍凉沉郁。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 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下片转为抒情,用 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以及其 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一个“乱”字,概括了中 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
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 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上片主要写堤岸风 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 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出由湖心经
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 西湖的欢乐情调表现出来,“隐隐”和“处 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qìnɡ
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今属 河南)人。宋代词人。其词语言流畅,清新自然, 多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放浪;南渡后,也有感怀、愤 激之作。朱敦儒有“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 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今存词集《樵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2

赏析:
上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 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 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 饮涵咏之乐。作者边听边饮,这现境触发了对“去年”所经历类似境界的 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 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 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 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 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么能没 有些微的伤感呢?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 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 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 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 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 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 《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 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 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 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 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 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 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 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 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今录诗九首。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名师教学教案04

《浣溪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品读读诗词,在读读背背中感受语言清丽自然的特点。
2.了解诗人及诗词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从意象的角度来分析诗人在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背诵晏殊的《浣溪沙》并与苏轼《浣溪沙》进行对比分析.(二) 能力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诗词的思路结构,提高诗词阅读理解能力.2.谈谈你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理解与感受.(三) 情感目标:1.感受诗人在这首词中要表达的思想主题2.说说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二、教学重点:1.从意象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词2.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三、教学难点:1.词人在这首词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宋词、元曲,犹如一粒粒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浣溪沙》1、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作者及题目介绍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信息。
教师课件补充。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晏殊有“宰相词人”之称,以词著称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为“晏欧”。
晏殊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
欧阳修,范仲淹皆出于其门下。
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源自西施浣纱,故“沙”也作“纱”。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
2、初读,整体感知1、齐读2、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
3、划分节奏,一学生上台展示。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教学目标1.配乐吟诵宋词,感受宋词的韵律美。
2.品读关键词,体会词人情感;赏读写法,感受宋词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1.配乐吟诵宋词,感受宋词的韵律美。
2.品读关键词,体会词人情感;赏读写法,感受宋词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1.配乐吟诵宋词,感受宋词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翁老师的宋词小课堂。
这节课我们邀请大家一起学习《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四首词。
大家都知道旗亭画壁故事中,王昌龄因诗作广为歌女传唱而获胜。
诗歌可以合着音乐歌唱,而词的诞生更是和音乐密不可分。
乐工们不满足于合着音乐唱诗歌,决定根据音乐来填词。
也就是说,每一首词照理说都可以配合音乐吟诵出来。
假如给你一首词的时间,你会配上什么音乐为大家吟诵呢?吟诵词作,首先要了解作者,读懂内容;其次要把握意象,读通脉络;这样才能找到与之相配的音乐,最后声韵相协,读出情感。
这堂课,我们就通过两个小活动来完成这一任务。
二、活动一:给我一首词的风景。
请同学们启动头脑摄像机,边读边想象词中画面,评选这四首词中的最美画面。
课前老师做了调查,41位学生中,有18位认为欧阳修在颍州西湖所见最美,13位同学认为李清照在藕花深处行船最美。
两幅画面确实引人入胜,两首词作也别有风情。
现在,我们就从这两首开始。
1.学习《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1)聆听传统吟诵调《采桑子》。
配上民乐协奏是不是颇有春光旖旎之感?由于曲调的悠扬婉转,有些词我们可以拉长声音吟诵,以增加韵味,让景物特点更加突出。
在这乐声中,哪些画面在你的头脑摄像机中更加鲜明了呢?(2)对比同学一“头脑摄像机”里拍下的画面,感受欧阳修强大的观察力。
今日我想复现颍州西湖之美,领略西湖的美好与秀丽。
颍州西湖长堤芳草,水面如镜,流转绵延,实是如梦如幻,令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词语解释
轻舟:轻便的小船。 棹(zhào):桨。 西湖:这里指颖州(今安徽阜阳)的西湖。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砖瓦 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参考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 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 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 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诗歌赏析
这首词是《采桑子》共十组词中的一首。描写 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的重要内容。这 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 动感与静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 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 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 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 以贯之的。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 读来清新可喜。
课件PPT
词语解释
浣溪沙:词牌名。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香径: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 徘徊:来回走。
课件PPT
参考译文
我填上一曲新词,倒上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 与去年相同。当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回转?
令人无可奈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 春燕又飞回。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 相识而已,想到这些令人感伤。我独自在小径里徘 徊,感觉很伤感。
参考译文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 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 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 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
译文: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 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 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 ,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诗歌朗读
采桑子 欧阳修
zhào
wēi yí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
dī shēng 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liú li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
lián yī 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疏通文意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芳草长 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微动涟 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 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 ,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 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 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诗词赏析 婉约词
浣溪沙
淡淡的闲愁
感
晏殊
伤
年 华
上片
物是人非 怀旧
作者简介
知人论世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 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1133年(绍兴三年) 以荐补右迪功郎,1135年(绍兴五年)赐进士出 身守秘书省正字(校正文字的官吏)。历兵部郎 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 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晚落致仕,除鸿胪 少卿,秦桧死,依旧致仕。1159年(绍兴二十九 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
草长堤轻——,舟—隐短—隐棹—笙西——歌湖—处好—处,随绿。水逶动迤静结。合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共1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共1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22f02b86137ee06eff9189b.png)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 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 千古奇偶
诗词赏识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诗词赏识
思想感情: 作埏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 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专精者, 首推晏殊”的评价。他的名作《浣溪沙》: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 途平坦,但政绩平平。作品 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咏 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 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 迟暮落寞的感伤。
品读诗词 《浣溪沙》晏殊
诗词赏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 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唱新词,旧——唱词喝酒的环境(旧亭 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 情思。
诗词赏识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倾吐 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不尽的幽思。
诗词赏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识燕归来”更是传诵名句。
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
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 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 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 时候回来。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教案【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2.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
【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同叔,谥号元献。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
今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背景链接】本词选自《二晏词笺(jiān)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浣溪沙,词牌名。
晏殊生于北宋承平之时,年少得志,后官至宰相,政事之外,过着“惟喜宾客,未尝日不宴饮"的生活。
这首词大约作于宴饮歌乐之后。
【诗词诵读】浣(huàn)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语解释【落】凋落。
【香径】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
【诗词讲解】上片写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诗意: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
夕阳西下何时再回来?赏析:上片写今昔之景,重在思昔。
用轻快流利的笔调,写出词人安逸闲适的情态。
但是光阴流转、物是人非,感时的哀伤与惆怅逐渐涌上心头。
想到风物依旧而时光飞逝,词人不禁悄声暗问:“夕阳西下几时回?”惆怅悲哀之情倾泻而出。
下片抒情诗意:花儿凋谢,我也无可奈何,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走来走去。
赏析:下片巧写眼前之景,重在伤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词人伤春惜时以及对年华易逝的感慨。
“小园香径独徘徊”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又似沉思。
【小结】这首词借景抒情,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抒发①词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惜春伤时的感慨与惆怅(上片3句)②既流露对繁华流逝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时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下片2句)③孤独寂寞之情(下片1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01词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怅惘02对繁华易尽的无奈惋惜伤感,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03孤独寂寞之情【主旨】全词对比,白描的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①惋惜残春之情,表达人对②时光流逝的感慨,③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看到④旧识重来的通达欣慰,以及⑤孤独寂寞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 途平坦,但政绩平平。作品 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咏 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 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 迟暮落寞的感伤。
品读诗词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 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què ),各有 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 押同一个平声韵。这首词写作者在暮
(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 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 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 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徘徊: 来回走。
品词明意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诗词赏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 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唱新词,旧——唱词喝酒的环境(旧亭 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怅 情思。
诗词赏识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倾吐 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不尽的幽思。
诗词赏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 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 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 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 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学习目标
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 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 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走近作 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宁临川人 (今江西杭州)。景德初年,报刚十四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 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 故西溪又称“晏溪”。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 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专精者, 首推晏殊”的评价。他的名作《浣溪沙》: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 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 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 千古奇偶
诗词赏识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诗词赏识
思想感情: 作埏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
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 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怎样体会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 中的“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 从“花落去”到“燕归来”,作者想要表达的 是怎样的感情?
“花落去”、“燕归来”是现实生活中的常 见现象,但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 的有机组合,普通的花和燕就不普通了,而 变为某种美好、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 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 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品词明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 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 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 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体会这首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 台”“夕阳”“落花”“归燕”分别象 征什么? “去年天气”,“旧亭台”——生命之 中看似不变的事物、 “夕阳”——时光的一去不回 “落花”——生活中消逝的美好 “归燕”——似曾相识的新的美好
总结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 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 在思昔;
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
感。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更是传诵名句。
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新
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
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 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 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 时候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