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时 少年当自强 (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5.2 《少年当自强》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5.2 《少年当自强》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少年当自强”,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自强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自强精神。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自强的含义、自强的作用以及如何培养自强品质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他们对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探索,使得他们对于自强这个概念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迫切的需求。
然而,他们对于自强的理解可能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他们全面理解自强,培养自强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自强的含义,认识到自强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培养自强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自强精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强的含义、自强的重要性、如何培养自强品质。
2.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自强精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强的含义和作用。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探索自强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2.案例材料:相关的自强案例。
3.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自强的案例,如马云、李连杰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强的概念,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强的含义、作用以及如何培养自强品质。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自强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思考如何培养自强品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5课第2课时少年当自强课件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2020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少年当自强) 课件

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 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 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 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 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力奋斗,我们必将站到 时代的潮头。
合作探究
3. 我们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②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少年当自强。
③我们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 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 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课堂小结
少年强 中国强
少 年 当 自 青少年 强 的情怀
发展。当代青少年应该具有的情怀和抱负有( A )
①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②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③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④要珍视每一次的交往,努力建立协作关系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少年当自强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 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 年自由则国自由。” 请问: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4. 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情怀与抱负?
①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②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对文化
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 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 发展的责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少年当自强》说课稿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少年当自强》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少年当自强》说课稿3,主要围绕着自强的意义、如何自强以及自强的品质等方面展开。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自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他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到自强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自我成长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成长的困扰。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质,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发现他们在自强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对自强的认识不足,缺乏自我成长的意识;其次,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后,部分学生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
针对这些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树立自强的信念,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让学生理解自强的意义,认识到自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他们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
3.引导学生树立自强的信念,培养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面对、积极进取的品质。
4.通过对自强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发展。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自强的意义,并掌握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其中,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自强,将自强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人物案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自强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深化对自强理念的理解。
3.情境模拟法: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强的力量,培养自强品质。
新部编版ppt_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少年当自强PPT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知道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 的,知道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2.要认识到少年强则中国强,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为建 设祖国做好充分准备。 3.不仅要继承传承文化,继往开来的,也是更要具备中国 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树立少年当自强的观念,做一个不 负时代重托的当代中国青少年。
课堂小结
课堂演练
1、当今时代,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每
③丰富知识个储备人,增强都人文底是蕴 这个世界中的一员。为了更好地适应时
③吴良镛院士,是我国著名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
代发展,我们应积极融入世界,具体应做到( 3、原北大校长周其凤曾说:“青少年要学会‘担当’,培养‘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抱负和情怀。
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第2段
探究与分享
1.查阅相关资料,说明他们的人生道路有哪 些不同,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
2.青少年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理想?
1.查阅相关资料,说明他们的人生道路有哪些不同,他 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
不同点。①谭嗣同。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
我士们这,一代他青少主年必张将肩要负起强“实现盛两个,一百只年奋有斗目发标”的展重任民,成族为国工家的商栋梁业。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 青为政少了年 更治如好何地制选适择应度自时己代,的发未展公来,我理们开想应?积提极融出入世废界,具科体应举做到,( )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 中青改华少优 年观秀如传何致统选文择等化自蕴己变藏的着未法解来决理维当想代?新人类难的题的主丰富张智慧。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参与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3、原北大校长周其凤曾说:“青少年要学会‘担当’,培养‘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抱负和情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2《少年当自强》优秀教案

第2课时少年当自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仅要有承担传承文化、继往开来的意识,更要具备中国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树立少年当自强的观念,做一个不负时代重托的当代中国青少年。
【能力目标】认识到少年强则中国强,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提高素质和能力,为建设祖国做好充分准备。
【知识目标】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知道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知道青少年对国家、对世界的情怀与抱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当代青少年肩负的责任。
【教学难点】青少年对国家、对世界的情怀与抱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教材P60“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从邓稼先的身上,你能看到哪些优秀品质?提示:邓稼先优秀的精神品质首先表现在回国的努力上,他义无反顾、迫不及待,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回国后,邓稼先表现出无私奉献、吃苦耐劳以及热情、谦和、善于团结协作等精神。
(2)这些品质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提示:这些品质会使我们更自立、更自强、更优秀,从而为国家、社会作贡献。
教师过渡:我们要学习邓稼先这些老一辈人物的精神品质,激励自己自立自强,做自强少年。
本课时,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少年当自强》。
【新课讲授】一、少年强中国强1.课堂辨析有同学认为,个人发展如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无关。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2.阅读教材P61上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提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任何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对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阅读教材P6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1)查阅相关资料,说明他们的人生道路有哪些不同,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少年当自强教案

第2课时少年当自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仅要有承担传承文化、继往开来的意识,更要具备中国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树立少年当自强的观念,做一个不负时代重托的当代中国青少年。
【能力目标】认识到少年强则中国强,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提高素质和能力,为建设祖国做好充分准备。
【知识目标】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知道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知道青少年对国家、对世界的情怀与抱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当代青少年肩负的责任。
【教学难点】青少年对国家、对世界的情怀与抱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教材P60“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从邓稼先的身上,你能看到哪些优秀品质?提示:邓稼先优秀的精神品质首先表现在回国的努力上,他义无反顾、迫不及待,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回国后,邓稼先表现出无私奉献、吃苦耐劳以及热情、谦和、善于团结协作等精神。
(2)这些品质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提示:这些品质会使我们更自立、更自强、更优秀,从而为国家、社会作贡献。
教师过渡:我们要学习邓稼先这些老一辈人物的精神品质,激励自己自立自强,做自强少年。
本课时,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少年当自强》。
【新课讲授】一、少年强中国强1.课堂辨析有同学认为,个人发展如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无关。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
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2.阅读教材P61上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提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任何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3.阅读教材P6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1)查阅相关资料,说明他们的人生道路有哪些不同,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
提示:①不同点: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林觉民参加起义,流血牺牲;吴良镛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贡献,自己荣获最高国家技术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52少年当自强课件共38张

02
青少年的情 怀与抱负
情景探究
维新运动先驱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 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请问: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答: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一个国家输入和您的小民标题族未来 的重要性,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3.我们要有情怀和抱负的原因
我们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
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
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 输入您的小标题
输入您的小标题
有希望。
阅读感悟
谭嗣同:深受王夫之思想的影响,立志努力读书,做好经 世济民的学问。参与戊戌变法,变法运动失败后,他被捕 入狱。“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 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挥笔写下这首绝命诗后,慷 慨赴死,年仅33岁。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弹理
论的研究。......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
成败的关键性难题。1964年10月,中国成功
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
认的设计方案。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
的研究,最后制成了氢弹并试验成功。1986
输入您的小标题
输入您的小标题
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叮咛:“不
4.我们要有情怀和抱负(做法)
对国家: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
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
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
输入您的小标题
输入您的小标题
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
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中国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