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更斯原理解释双折射分析

合集下载

惠更斯原理对双折射现象的探究

惠更斯原理对双折射现象的探究
东南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论文
惠更斯原理对双折射现南京 )
摘 要: 本文利用惠更斯原理用作图法,探究负晶体,在主折射率 n e 已定的情况下,求解 e 光的方向与光轴于
晶体表面成的角度关系,用该方法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惠更斯 双折射 光轴 负晶体
时、主折射率为 ne ,则 e 光的折射角为多少。
东南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论文
1.基本原理
为了定量地讨论其中的一些角度关系,我们以 晶体表面法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
图1 入射角为θ,上层为空气,折射率为1;下层为单 轴各向异性负晶体,光轴与界面夹角为α,设在负
晶体中主折射率为 ne 。并取 AB 为单位长度1,得
引言
对于光学性质随方向而异的某些晶体(如方解石等), 当光线进入晶体后,一束入射光线可以有两束折射光。 期中艺术折射光线的方向遵从一般折射定律,叫做寻 常光线(或 o 光),另一束折射光的方向,不遵从折射 定律,其传播方向速度随入射光的方向变化,且在一 般情况下,这束折射光不在入射面内,故叫做非常光
no
络面方程画出e光包络面,这时做两条之间间距为1 的光线。如图3
东南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论文
图3
此时过入射光线与晶体表面的交点做椭圆的切线, 并且连接原点与切点,即为e光的方向 如图四
性双折射问题。当然本文只探究了负晶体的e光折 射角,也希望能在以后继续计算出正晶体的e光折 射角,当然这两者原理相似。
而后,通过数学方法对e光的折射角进行计算, 求解出e光比较直观的方程,通过这些,最终来定
y = k (x − x0 ) + y0
(4)
则原点到(4)的距离为 kx0 − y0
化简得:
(x02 −1)k 2 − 2kx0 y0 + y02 −1 = 0

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及折射

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及折射
波线:用来表示波的传播方向的跟各个波面垂直的 线叫做波线. 平面波的波线是垂直于波面的平行线;
圆形波的波线是沿着以波源为中心的半径方向向外 的射线。
(1)波线的指向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2)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波线恒定与波面垂直. (3)球面波的波线是沿半径方向的直线,平面波的波线是垂直 于波面的平行直线.
2、折射角(r):
折射波的波线与两介质界面法线的夹角r叫做
折射角
法线
i
V1
n1
界面
n2
V2
r
3、折射定律:
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
平面内,入射线与折射线分居 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
V1
界面
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
种介质中的速度跟波在第二种 V2
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sin i v1 sin r v2
2.波遇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总存在反射
4.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反射
P
Q
DB
Q′
(1)画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XY
i i′ i
(2)画出入射波线PA、QC
A
C
(3)画出入射波线的垂线AB
即入射波的波前
(4)量出BC的长度,以此A为圆心,BC长度为半径,画出
各子波的包络面,即反射波的波前.
(5)经过C点作反射波前的切面CD.CD就是子波的包
4.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反射
A
B`
i` i
三、波的折射
在水槽中放入 一块厚玻璃板, 注意使它的一 条边不与波传 来方向垂直.然 后加水,使水面 高过玻璃板.接 通电源产生水 波,观察水波经 过水深不同的 区域时传播方 向的变化。
演 示 观察水波的折射

惠更斯原理折射定律证明

惠更斯原理折射定律证明

惠更斯原理折射定律证明嘿呀,咱们今天来唠唠惠更斯原理证明折射定律这事儿,可有趣啦。

咱们先来说说惠更斯原理是啥吧。

惠更斯原理就像是一个超级聪明的小魔法,它说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子波源。

想象一下啊,就好像一群小蚂蚁在排队前进,每一只蚂蚁都能变成一个新的小队长,带着自己的小队往不同方向走,不过最后组合起来还是一个整齐的大队伍呢。

这个波前就像那排着队的蚂蚁大队,而那些子波源就像一个个小队长啦。

那这个和折射定律有啥关系呢?咱们来看看折射是怎么个情况。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从一个游乐场跑到另一个游乐场一样,它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咱们假设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介质1就像是一个软软的棉花糖世界,介质2呢就像是一个有点黏糊的糖浆世界。

咱们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用惠更斯原理来分析。

在介质1里有一个波前向着分界面冲过来啦。

按照惠更斯原理,这个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发出子波。

当这些子波到达分界面的时候,它们就开始进入介质2这个糖浆世界。

在介质1里,光传播得比较快,就像小蚂蚁在平地上跑得欢快。

在介质2里,光传播得慢一点,就像小蚂蚁进了泥地。

那些子波在介质2里的传播速度和在介质1里不一样。

咱们来看看这些子波是怎么组合成新的波前的。

在分界面上,不同位置的子波到达分界面的时间有点差别,但是呢,最后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波前,这个新波前的方向就和原来在介质1里的波前方向不一样啦。

咱们可以画个小图来理解哦。

就像画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个代表介质1,一个代表介质2。

在分界面上把那些子波源都标出来,然后看看它们发出的子波是怎么延伸到介质2里去的。

从这个图里呀,我们就能发现一些有趣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几何知识来分析。

比如说,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相似三角形。

假设光在介质1里的入射角是θ₁,在介质2里的折射角是θ₂。

根据惠更斯原理和我们画的那些子波的图,我们可以发现,光在两种介质里传播的速度比和正弦值有个奇妙的关系。

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与折射

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与折射

3.下列现象哪些是利用波的反射的( ) A.手扶耳旁听远处的人说话 B.医生给病人做超声波检查 C.雷达的工作原理 D.潜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 答案:ABCD 解析:手扶耳旁听远处的人说话是利用了声波的反射;超声波检查身体、 潜艇中的声呐都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雷达则是利用了电磁波的反 射。
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对力学的发展和光学的
研究都有杰出的贡献,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卓越 的成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一位重要开拓者。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用几何 作图的方法,由已知的某一时刻波前 确定下一时刻波前,从而确定波的传 播方向,所以惠更斯原理又叫做惠更 斯作图法.
在图2-4-3中,应用惠更斯原理, 用作图法描绘了平面波、球形波的传 播情况.在图中波的传播速度为v,t时 刻的波前用紫线表示,以波前上的每 一点为球心,以vΔt为半径,作出的 小球面表示子波,这些子波的包络面, 即为t+Δt时刻的波前,图中用蓝线表 示.
射(i=0)时,r=0,波的传播方向不变,是折射中的特殊
情况. 在折射中,波的频率保持不变,波速和波长都会发生 变化,根据 v ,当波进入新的介质后,若波速增大,
f
则波长变大;若波速减小,则波长减小.
波面和波线
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
波的折射
波面:从波源发出的波经过同一传播时间而达到的 各点所组成的面叫做波面。 注意:同一波面上各质点振动状态相同的 波前:最前面的波面叫波前 波线:表示波的传播方向的,跟各个波面垂直的线 特点:波线与波面互相垂直 波在传播过程中所到达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新的 波源,从这些点发出球面形状的子波,其后任一时 刻这些子波波前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前。这就是惠 更斯原理 内容:入射线、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 线与反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都跟入射波相同 拆射定律:( 1 )波在介质中发生折射时,入射线、 法线、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和折射线分别 位于法线两侧(2) v1 sin i v2 sin 在波的折射中,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都发生改变。

2.4 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与折射

2.4 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与折射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某列波以60°的入射角由甲介质射到乙 介质的界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若反射波的波线与 折射波的波线的夹角为90°,此波在乙介质中的波速为 1.2×105km/s. (1)该波的折射角为________.
(2)该波在甲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少?
(3)该波在两种介质中的波长比为多少?
sin i v1 1 n21 sin r v2 2
1、一列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C A.波速 B.波长 C.频率 D.振幅 2、如图所示,是声波从介质Ⅰ进入介质Ⅱ的折射情况, 由图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声波在介质Ⅰ中的波速大于它在 介质Ⅱ中的波速 B.入射角大于折射角,Ⅰ可能是空气,Ⅱ可能是水 C.入射角小于折射角,Ⅰ可能是钢铁,Ⅱ可能是空气 D.介质Ⅰ中波速v1与介质Ⅱ中波速v2满足:
解析:(1)由反射定律可得反射角为 60° ,由题图的几 何关系可得折射角为 r=30° 3 2 sini sin60° (2)由波的折射定律得 v 甲= · v = · v = sinr 乙 sin30° 乙 1 2 ×1.2×10 km/s=2.08×10 km/s v (3)因波长 λ= f , 又因为波在两种介质中的频率相同, λ甲 v甲 sini 3 则 = = = sin r 1 λ乙 v乙
5 5
波源
t 时刻波前
三、波的反射
法线
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返回到原介质 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反射 入射角(i ): 入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 夹角i 叫做入射角
现象: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
反射角i`
入射角i
平面
反射角(i` ): 反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 角i` 叫做反射角 反射角(i` ):

双折射

双折射
寻常光和非常光都是线偏振光。冰洲石内光线和光轴构成的平面称作主平面。寻常光的振动(电场强度)垂 直于寻常光的主平面;非常光的振动(电场强度)则在非常光的主平面内。
类型
永其固有的特性,称为永久双折射。
暂时
有些物质(如玻璃、塑料、环氧树脂)通常是不发生双折射的,但当它们内部有应力时就会出现双折射现象。 还有些不发生双折射的物质(如硝基苯、钛酸钡),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出现双折射, 这种现象称为暂时双折射 或人工双折射。
理论诠释
理论诠释
折射定律冰洲石的两条折射光线中,一条光遵守普通的折射定律,称作寻常光(或o光);另一条光不遵守 普通的折射定律,称作非常光(或e光)。在冰洲石内,寻常光的传播速度与传播方向无关,是一个常量;非常光 的传播速度则是与传播方向有关的变量。冰洲石内有一个特殊的方向,非常光沿这个方向传播的速度等于寻常光 的速度。这个方向称作冰洲石的光轴。冰洲石的六个表面都是相同的菱形时,两个钝隅的连线便是光轴。
双折射现象的明显例子是方解石。透过方解石的菱面体就可以看到明显重影。
产生双折射现象可作如下解释:自然光射到冰洲石上的每一点,都会在冰洲石内产生两种子波:一种是球面 波;另一种是以光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椭球面波。根据惠更斯原理,子波的包络面便是新的波面。因此,两种子波 便有两种波面,即有两种折射光。平行光斜入射到冰洲石的表面上,光轴在入射面内,射到A点的光在冰洲石内产 生两个子波面(球面和旋转椭球面);射到B点的光晚到一些,产生的两个子波都小一些;这时射到C点的光刚到 达冰洲石表面。作这些子波的包络面CE和CF,则AE和AF就分别是A点产生的寻常光和非常光。
谢谢观看
双折射
一条入射光线产生两条折射光线的现象
01 简介
03 类型
目录

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和折射)

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和折射)
惠更斯原理
一.惠更斯原理
引言:
波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波速、波 振面形状、波的传播方向等均保持不变。但是,如 果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传到不同介质的界 面时,则波速、波振面形状、以及波的传播方向等 都要发生变化,产生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现 象。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求解波动方程来预言波 的行为就比较复杂了。惠更斯原理提供了一种定性 的几何作图方法,在很广泛的范围内解决了波的传 播方向等问题。
2015-6-19
三、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反射现象
入射波的波面
入射波的波线
反射波的波线
反射波的波面
波的反射定律: 当波传到两种介质交界面发生反射时
(1)入射线、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
(2)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与入射波相同。
即时应用
甲、乙两人平行站在一堵墙前面,两人相距 2a, 距离墙均为 3a,当甲开了一枪后,乙在时间 t 后 听到第一声枪响,则乙听到第二声枪响的时间为 ( C ) A.听不到 B.甲开枪 3t 后 3+ 7 C.甲开枪 2t 后 D.甲开枪 t后 2
2015-6-19
三、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折射现象
1. 折射现象

波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 介质时,波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2. 发生折射的原因: 不同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不同。
i A i
C
入射波的波面
r
折射波的波面
B
r
D
3. 折射定律:
(1)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 一平面内; (2)入射线与折射线分居法线两 侧; (3)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传

《光学原理与应用》之双折射原理及应用

《光学原理与应用》之双折射原理及应用

双折射原理及应用双折射(birefringence)是光束入射到各向异性的晶体,分解为两束光而沿不同方向折射的现象。

它们为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

当光射入各向异性晶体(如方解石晶体)后,可以观察到有两束折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双折射现象。

两束折射线中的一束始终遵守折射定律这一束折射光称为寻常光,通常用o表示,简称o光;另一束折射光不遵守普通的折射定律这束光通常称为非常光,用e表示,简称e光。

晶体内存在着一个特殊方向,光沿这个方向传播时不产生双折射,即o光和e光重合,在该方向o光和e光的折射率相等,光的传播速度相等。

这个特殊的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

光轴”不是指一条直线,而是强调其“方向”。

晶体中某条光线与晶体的光轴所组成的平面称为该光线的主平面。

o光的主平面,e光的光振动在e光的主平面内。

如何解释双折射呢?惠更斯有这样的解释。

1.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一束光线进入方解石晶体(碳酸钙的天然晶体)后,分裂成两束光能,它们沿不同方向折射,这现象称为双折射,这是由晶体的各向异性造成的。

除立方系晶体(例如岩盐)外,光线进入一般晶体时,都将产生双折射现象。

显然,晶体愈厚,射出的光束分得愈开。

当改变入射角i时,o光恒遵守通常的折射定律,e光不符合折射定律。

2.光轴及主平面。

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时,我们将发现,在方解石这类晶体内部有一确定的方向,光沿这个方向传播时,寻常光和非常光不再分开,不产生双折现象,这一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

天然的方解石晶体,是六面棱体,有八个顶点,其中有两个特殊的顶点A和D,相交于A、D两点的棱边之间的夹角,各为102°的钝角.它的光轴方向可以这样来确定,从三个钝角相会合的任一顶点(A或D)引出一条直线,使它和晶体各邻边成等角,这一直线便是光轴方向。

当然,在晶体内任何一条与上述光轴方向平行的直线都是光轴。

晶体中仅具有一个光轴方向的,称为单轴晶体(例如方解石、石英等)。

有些晶体具有两个光轴方向,称为双轴晶体(例如云母、硫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垂直入射到界面上
空气 晶体
空气
光轴
e
e
石英
oo
课堂练习:
讨论单轴晶体内o光和e光的传播方向
[1]光轴在入射面内,自然光垂直入射至方解石(负晶体)
表面
··
A
A’
o
··E · 光轴方向
···o E
o光
e光
空气 n1 方解石 n0、ne
o光不改变传播方向 e光发生折射
· · [2]自然光垂直入射特例,光轴垂直于晶面
A
A’
空气 n1
·
·
方解石 n0、ne
· 光轴方向 o(e)光
·
o光e光传播方向相同,不发生双折射,传播速度相同
[3]自然光垂直入射特例,光轴平行于晶面
·
A
· 光轴方向
e光
·
·
A’
空气 n1
·
方解石 n0、ne
· o光
o光e光传播方向相同,但传播速度不同
[4]光轴在入射面内,自然光从空气斜入射至方解石晶体表面, 并说明是否满足折射定律
· B’ i
A
D
空气 n1
O
io’ E
方解石 n0、ne
光轴方向
ie’
令 BD n0 AO
o光遵守折射定律
e光不遵守折射定律
AO BD n0
n1 sin i no sin io
n1 sin i ne sin ie
垂直于光 轴方向
[例5] 光轴垂直入射面 自然光斜入射
·i
· 光轴方向
io’
B’
三、用惠更斯原理解释双折射现象
惠更斯作图法原理 当光波波面传到单轴晶体后,波面上的每一小面元都
可以看作次波波源,分别发出两种次波:其中一种次波的波 面是球面,另一种是旋转椭球面(它们在光轴方向相切),所 有球面和旋转椭球面次波的包络面分别构成o光和e光的 新波面,而连接每个次波源中心和次波面与包络面切点的 连线是相应的光线传播方向.
光轴 Ko •••
So o e
•••
Ke
o e Se
(b)方解石 ne 1.486 no 1.658
ve no 1.658 . vo ne 1.486
光轴平行于入射面.
令AC等于1.658,
取1为半径作圆
B
光轴
以o光波面半径 为短轴,令AC等于1.486,
取1作长轴,作椭圆
A
C






用惠更斯原理确定折射光的传播方向.
n1 n2
(2)用惠更斯作图法确定光在晶体中的传播方向
(a)方解石
ne 1.486, no 1.658
ve n0 1.658 . 光轴平行于入射面. vo ne 1.486
以1.486为 半径作半圆圆
以o光波面半径为短轴, 1.6空58气为长轴作椭圆
晶体
oe
空气 晶体
oe
(c) 石英(正晶)
ne 1.55, no 1.54,
以AC为1.55,取1 作半径画圆, 作e光波面
光轴
ve no 1.54 . 光轴垂直于入射面 vo ne 1.55
以AC为1.54,取1
作半径画圆,
A
作o光波面
B
C
空气
晶体
o
eo e
(d)方解石 : 光轴平行于入射面,
令 BD n0 AO
A
D
空气 n1
AO BD
O
方解石 n0、ne
n0
···E e光 ···
令 BD ne AE
ie’
o光
BD AE
ne
方解石 no ne n1 sin i n0 sin io n1 sin i ne sin ie
AE AO
sin i n0 sin i0
ne
sin i sin ie
e光传播方向⊥
光轴方向,ne 为 主折射率,此时
可用折射定律
[例6] 光轴在入射面内 线偏振光斜入射
1、入射光振动入射面
··
O
光轴方向
2、入射光振动 在入射面内
o光
3、入射光的振动 与
入射面有一夹角现象 如何?
光轴方向
E
空气 n1 方解石 n0、ne
空气 n1 方解石 n0、ne
步骤: 1.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每一个次波源只发出一种球面次波
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每一个次波源发出两种次波 2. 确定双折射的新波面,波的传播方向, o光,e光和振动方

用惠更斯原理确定反射光和折射光传播方向 (1)作图法确定光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光方向.
n1
n2
用惠更斯原理确定反射光的传播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