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的历史
党旗的历史变迁

党旗的历史变迁作者:***来源:《新长征·党建版》2019年第01期中国共产党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这面以红色为底色,左上角缀有由金黄色镰刀和锤头组成的旗帜,伴随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历程。
建党之初,党旗并不是这个样式,它经历了75年的时间来规范和总结样式,经历了81年的时间才写入党章,今天我们共同追寻中国共产党党旗的历史变迁。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但是中国共产党人还来不及周全地考虑一个政党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它的旗帜。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一定要有,要体现建党宗旨和党性,同时还要体现建党方向。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召开,会议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自然要与列宁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保持一致。
于是,各地党组织各自模仿俄共(布)党旗的样式进行制作,具体规格样式不尽相同。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暂时放下了红旗,打起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即使在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中仍是如此。
在八七会议上关于举什么旗子的问题引起争论,毛泽东坚决主张要抛弃国民党的旗帜。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提出必须要“打出共产党的旗子”,革命才能成功。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湘赣边”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等起义的主要领导人都极力地主张“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在起义的筹备阶段,将设计制作这面旗帜的任务交给了一位曾经在欧洲留学的留学生何长工。
旗帜中央缝有一颗黄色的五角星,五角星的中心是象征工农的镰刀和斧头图案,紧靠旗杆有一条10厘米宽的空白,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
这面旗帜虽然参照了苏联旗帜的样式,但是又有自己的特色。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亮出自己的旗帜,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也是军队的旗帜。
1958年9月5日,何长工在解放军总直机关马列主义业余大学作报告时曾说:“这样,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就成立起来了。
党旗的由来

党旗的由来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旗面为红色,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
中国共产党党旗旗面为红色,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中国共产党党旗底色为红色,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党旗的产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党旗由各级党组织模仿联共(布)党旗的式样自己制作。
具体规格式样不尽相同。
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样式作出决定:“中共党旗样式宽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
”这样,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随即在延安诞生。
当时制作的标准党旗为横120厘米,竖80厘米,左上角的中间(全旗四分之一处)为黄色镰刀、锤子,其直径为30厘米。
旗裤为白色,宽6.5厘米。
旗裤不包括在整个旗的尺度之内。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召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
参加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分别代表全国7个共产主义小组,50多名党员。
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
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
王会悟是嘉兴桐乡乌镇人,曾在嘉兴女子师范念过书,对嘉兴以及南湖的情况非常熟悉,“一大”转到南湖开会的事务工作也是由她安排的。
8月初,代表们从上海北站坐早班火车来嘉兴,当即由王会悟带领,坐摆渡船到湖心岛,再由小拖梢船接上王会悟预雇的开会游船。
这条游船是一条单夹弄丝网船,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会议就在中舱举行。
王会悟则坐在船头放哨。
代表们以游湖为名,让船主把船停泊在离烟雨楼东南方向二百米左右僻静的水域,上午11点左右,“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
党旗和党徽的历史演变

论坛”。论坛每年年会都在达沃斯 召开 ,故称 “ 达沃 斯论 坛” 。论 坛年会 一般是 在一月 下旬 ,会 议持续 约一周时间 ,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主题 ,在此基础上安
a  ̄ 2 o o 多场分论坛讨论 。截止2 0 1 5 年共举办 了4 4 届 年
裤上 ,写着 “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 知识长廊
政协 委员 何时开 始列 席全 国人 民代表大会
1 9 5 9 年4 月1 7 日至2 9日,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 三届全 国委员会第 一次会 议在北京 举行 。出席这 次会议 的政协委员列席了第二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
一
能代表工人 阶级的锤头。若干年来 ,有人把党旗上 的
中国共产 党成立初 期 ,作 为共产 国 际的一个 支
案 、党旗图案 和党徽党旗 的性质 以及制作 和使用党徽
部 ,党旗 与列 宁创 建的无产 阶级政 党 的旗 帜完全 一
致 ,即苏维埃 的旗帜 ,当时党旗 由各 级党组织模仿联
党旗等做了明确规定 ,使党徽党旗更具权威性 。
共 ( 布 )党旗的式样 自己制作 ,具体规格式样不尽相
执行者在达沃斯会议 中心召开了首届 “ 欧洲管理讨论 会”。1 9 8 7 年, “ 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 “ 世界经济
持者甚少 ,大多数人依然主张用 国民党的旗 帜。事实 上 ,中国共产党亮 出的第一面旗帜出现在毛泽东领导 的秋收起义 中,设计者是何长工等人 ,旗帜用一大块 鲜艳的红布制作 ,中间镶着一个黄色 的五角星 ,在五 星的中心位置 ,有象征工农 的镰刀和斧头 ,在 白色旗
镰刀和锤子误作为斧头和镰刀 。中国共产党在初创 时 期 ,曾从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实际出发 ,将镰刀和
党旗的历史

1995年4月,中共中央责成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中 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 根据实际需要,中国共产党党旗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通常分5 种规格,其尺寸分别为:长288厘米,宽192厘米;长240厘米,宽160 厘米;长192厘米,宽128厘米;长144厘米,宽96厘米;长96厘米, 宽64厘米。党旗的制作法:(1)旗面长宽之比为3∶2,旗面左上方 1/4部分缀党徽图案。(2)画旗面长与宽中线将旗分成4等分的长方 形,左上方长方形内划出横18竖12等分的小方格。党徽图案切于8×8 小方格的正方形内,正方形的上部与旗上边空3格,左侧与旗左边空4 格。(3)旗杆套为白色。党旗上党徽两面相对。党徽则可按实际需 要按比例放大缩小,并无一定大小规定。
1933年4月,中共中央研究决定, 把党旗党徽中的“斧头”图案调整成为 “锤子”图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 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苏维埃群众团体 及红军旗帜印信式样》,其中对军旗的 式样做了详细的更改说明,并下发了军 旗图式,规定旗的右上方为一五角星, 旗中间为交叉的“镰刀锤子”,旗的三 边有旗须,旗杆处有二寸三分的白布书 写部队番号。同时规定五角星和“镰刀 锤子”一律用金黄色。这种军旗一般称 为“三三式”军旗。此后,中国工农红 军军旗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府和各级政府的旗帜,都相应地做了改 变。
五、热爱和维护好党旗
(1)热爱党旗,不做有损党旗之事(党旗是庄重、严肃的, 不得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去玷污,去损毁)
(2)先锋带头,共同维护党旗。(社会上有很多反党反共 的人,他们经常会在不同的场合玷污、焚烧党的相关物品, 包括党旗,以此显示反共,我们要坚决与此作斗争,共同 维护党旗)
(3)深刻领会,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正如开头说的鲜 红的党旗凝聚着无数志士仁人的鲜血,我们要以革命先烈 们为榜样,正视自身不足,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 部队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国民党党旗

五色旗
(三)用井字旗,以象征社会主义(黄兴、廖仲恺主张)。
井字旗
(四)用金瓜钺斧旗,以发扬汉族之精神。
(五)中山先生所坚持的以青天白日二色旗,再加上红色底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作为中华民国国旗,以纪念陆皓东及兴中会诸烈士流血献身之精神。
【历史】
1893年(光绪十九年)秋天,革命党人陆皓东居住于尢烈的听涛阁,设计了“青天白日旗”,此旗即为中华民国国旗前身。
两年后,孙中山在香港举行兴中会的首次干部会议,通过了以青天白日旗为革命军旗,此后多次起义皆以此旗为标帜号召。
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后,继续以青天白日旗为党旗。
【含义】
青色代表光明纯洁、民族和自由;白色代表坦白无私、民权和平等;
白日的十二道光芒,代表著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也象征著国家的命脉,随著时间的前进永存于世界;更鼓舞国人与时俱进,自强不息。
青天白日,取象宏美,中华民国为远东大国,日出东方为之最者,且青天白日,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
历史知识补遗之青天白日旗、十八铁血星旗、五色旗

历史知识补遗之青天⽩⽇旗、⼗⼋铁⾎星旗、五⾊旗元⾸退居公仆位,国民进作主⼈翁。
⾟亥⾰命,推翻中国⼏千年帝制,实现了中国历史的第⼀次巨变,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
武昌起义以来,⾰命党⼈旗帜变化频繁。
蔡东藩先⽣在《民国演义》中载:“武昌起义,⽤铁⾎旗,即⼗⼋星旗。
滇黔粤桂独⽴,袭⽤同盟会之青天⽩⽇旗。
各省独⽴,统⽤⽩旗。
故本书特揭五⾊旗之缘起。
”历史课本也多有涉及,故撰⽂作⼀补遗。
青天⽩⽇旗⼜叫青天⽩⽇满地红,是⾟亥⾰命时期⾰命党⼈设计的最早的旗帜。
兴中会会员陆皓东设计,此后起义多以此旗为号召,后来中国国民党以青天⽩⽇旗为党旗。
青⾊,代表着青天。
红⽩蓝,象征⾃由平等博爱,也象征三民主义。
青⾊也代表光明纯洁、民族和⾃由;⽩⾊也代表坦⽩⽆私、民权和平等;⽩⽇的⼗⼆道光芒,代表着⼀年⼗⼆个⽉,⼀天⼗⼆个时⾠;寓意是中华民族之四维⼋德;也象征著国家的命脉,随着时间的前进永存于世界;更⿎舞国⼈与时俱进,⾃强不息。
青天⽩⽇,取象宏美。
中华民国为远东⼤国,⽇出东⽅为之最者,且青天⽩⽇,⽰光明正照⾃由平等之义。
⼗⼋铁⾎星旗,⼜叫九⾓旗,九⾓⼗⼋星旗,是⾸义之旗。
旗底为红⾊,寓意“铁⾎精神”,表⽰⼀种坚决的⽃争精神;星为黄⾊,代表炎黄⼦孙;九⾓为⿊⾊,取⾃《禹贡》中九州之意;⼗⼋颗星为汉地⼗⼋省。
1912年1⽉1⽇,孙中⼭⾃沪抵宁,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
根据临时参议院决议,以五⾊旗作为中华民国国旗,取红、黄、蓝、⽩、⿊五⾊,代表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之意。
教研活动认识五旗(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我国的国旗、党旗、军旗、团旗和少先队旗中,五旗代表了我国的政治、军事、青年和少先队事业。
为了使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五面旗帜,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我校决定开展一次“认识五旗”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五旗的来历、象征意义和设计理念。
2. 增强师生对五旗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 提高师生对国旗、党旗、军旗、团旗和少先队旗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活动内容1. 介绍五旗的来历(1)国旗: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2)党旗: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党徽为圆形,由党旗上的锤子和镰刀组成,周围环绕着麦穗、稻穗。
(3)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五角星及“八一”字样图案的红色旗帜。
(4)团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五角星及“中国共青团”字样图案的红色旗帜。
(5)少先队旗: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五角星及“中国少年先锋队”字样图案的红色旗帜。
2. 讲解五旗的象征意义(1)国旗:象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代表着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2)党旗:象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3)军旗: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代表着国家的安全和国防。
(4)团旗:象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青年的先锋队,代表着广大青年的热情和力量。
(5)少先队旗:象征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广大少先队员的旗帜,代表着少先队员的纯真和希望。
3. 分析五旗的设计理念(1)国旗:以红色为底色,寓意着革命先烈的热血和人民的激情;以五星为图案,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繁荣。
(2)党旗:以红色为底色,寓意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锤子和镰刀为图案,象征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合。
(3)军旗:以红色为底色,寓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和顽强;以五角星和“八一”字样为图案,象征着人民军队的伟大和光荣。
关于五星红旗的知识资料

关于五星红旗的知识资料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旗。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有关五星红旗的一些知识。
一、五星红旗的设计和含义五星红旗的设计采用红色作为底色,旗面上有五颗黄色的五角星。
红色象征着革命,也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五颗黄色的五角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爱国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
二、五星红旗的历史五星红旗最早出现在1935年的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上,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图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星红旗正式成为中国的国旗。
1954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了五星红旗的比例、颜色等具体要求。
自那时起,五星红旗成为了中国人民的象征。
三、五星红旗的制作和使用五星红旗的制作需要严格按照国旗法的规定进行。
旗面由红色绸缎制成,红色的颜色要鲜艳、饱满、不褪色。
五颗黄色的五角星由金黄色的布料剪裁而成,大小比例要符合规定。
五星红旗的悬挂和使用需要尊重国旗的尊严,不能有任何污损、破损或不当的行为。
四、五星红旗的升降与折叠五星红旗的升降和折叠需要遵循一定的仪式和规定。
升旗时,要迅速、整齐地升至旗杆顶端,再缓慢降下。
折旗时,首先将旗面正对观众,再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折叠,最后将旗帜折叠成三角形。
五、五星红旗的意义和价值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尊严和统一。
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和力量,也象征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五星红旗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象征,是国家的象征。
六、五星红旗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五星红旗在国内外各种仪式、庆典和纪念活动中广泛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五星红旗也常常出现在重要场合和重大活动中,例如国庆节、劳动节等。
在使用五星红旗时,要遵循相关的礼仪和规定,不能损害国旗的形象和尊严。
七、五星红旗的保护和敬仰五星红旗是国家的象征,每个公民都应该保护和敬仰国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旗的历史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这样一张海报:《建党伟业》的海报出错了吗?大家是否看到,海报上的党徽不是现在熟悉的“镰刀和锤头”,而是“镰刀和斧头”。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一、以俄为师,把“镰刀斧头”作为中国共产党旗帜上的主要标识。
时间要追溯到1920年 6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
8月,取名“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正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于8月13日、9月16日写给毛泽东的两封信中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并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
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对于时局之我见》,称“吾党”为“社会党”,后又改称为“共产党”。
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有了名称后,组织也相继建立,但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还顾不上党徽党旗的设计制作。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前期这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尚未制作统一的党徽和党旗。
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旗徽标识不是在成立时就有的,是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和需要,逐步形成和确定的。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由于有俄国共产党人帮助建党并参加会议,党的会议上多用苏联共产党的苏维埃旗帜和马克思、列宁画像。
中国共产党的发起者们,还来不及将一个崭新的革命党应具有的一切考虑周全,一切只能是顺从简便易行的原则。
党组织开会,有时需要悬挂党旗,可自己的党旗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在当时顺理成章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党旗自然要与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一致起来,当时的“老大哥”也就是唯一建立政权的苏联共产党,他们的旗帜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共党旗的范本,这也就是在红旗左上角加黄色镰刀锤子图案的苏维埃旗帜。
因此,从中国共产党早期所打出的旗帜式样看,其雏形显然来源于列宁所创建的苏联的旗帜。
这种旗帜的含义普遍的解释是: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的标志。
五角星既象征工、农每一只手的五指(也就是劳动力),亦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则是革命光芒的颜色。
中国共产党的各地党组织成立之后,党旗由各级党组织模仿苏联旗帜的式样自己制作,所以,具体规格式样也就不尽相同。
即使如此克隆过来的红色旗帜,在当时的公开场合并没有正式举出。
由于强调国共合作,出于形势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一直打着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
二、中国共产党党旗的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真正亮出自己的第一面旗帜,出现在1927年9月毛泽东本人组织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当中。
当时,参加秋收起义的武装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毛泽东坚持应该打出一面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来,他向工农革命军中的参谋何长工部署了此项工作。
何长工后来回忆说:“第一师成立后,我和杨立三同志负责筹办部队的印章、旗帜。
这样,我们第一次打起了工农革命军的红旗。
”这面新设计的旗帜用一大块鲜红的布制作,旗帜两面的中央各缝着一个黄色的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中心位置,画着象征工农的镰刀和斧头。
在白色旗杆套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由此我们看到,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先有工农革命军的军旗,后有中国共产党的党旗。
1927年秋的中国,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代。
这时,国民党右派反革命的真面目已经彻底暴露,迫使中国共产党必须竖起自己的大旗。
9月,中共中央召开临时政治局会议,明确宣布放弃国民党的旗帜,正式提出了建立苏维埃的口号。
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第十四号通告: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废除国民革命军的名义,改称工农革命军;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
”这是中共党的领导机关第一次作出的关于党旗上有“斧头镰刀”标志的正式决定。
中共党旗图案“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的范式,基本框定了党旗党徽的轮廓和构成要素。
由此亦见“斧头镰刀”的式样,并非由中国共产党人独自发明,而是移植于以苏联为核心的共产国际。
三、党旗党徽上代表工人阶级的是锤头还是斧头?我们先来拜读一下毛主席的一首词。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这是毛泽东1927年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作中描述的情景。
这首词,毛泽东在后来作过修改,将其中的“修铜”、“便”、“平浏”、“沉”分别改为“匡庐”、“要”、“潇湘”、“愁”,但对“镰刀斧头”的提法并未作修改,这说明毛泽东对“镰刀斧头”的记忆犹深,也说明当时旗帜上普遍以“镰刀斧头”为主要图案标识的历史事实。
有众多历史文献表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镰刀斧头”可说是党徽的代名词,“镰刀斧头”的说法被普遍认可。
著名的楹联“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最早出现在1933年9月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三十军解放四川达县后,军政治部设在一家地主宅院内。
红军便在宅院门楼两旁的石柱上錾刻了这副气势恢宏、形象生动的名联,把党徽中的主要元素“镰刀斧头”巧妙地镶嵌了进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宗旨,描绘了红军的英雄气概。
后来,红军宣传工作者在长征沿途曾多次书写这副楹联及其他类似楹联。
在四川兴文县,也有红军写的“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的楹联,横批是“变!变!变!”这幅楹联充分说明“镰刀斧头”的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
从红四方面军留存的历史文献看,党徽图案也多为斧头镰刀(图15)。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随着革命形势的大发展,中央苏区相继取得了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2年夏,中央苏区在根据地范围内开始了多次突击发展党员运动。
由于党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从入党宣誓仪式上的党旗,到党员大会的会场布置,党的组织工作者开始关注党旗党徽的式样。
这一时期,中央苏区主要传媒《红色中华》报的插图中,刊登有不同式样的“镰刀斧头”、“镰刀锤头”图案。
这些在当时被誉为“国际徽”、“国际旗”的图案,成为各革命根据地军民的图腾随处可见,也随时即兴发挥的有些任意。
在如此无法规范的情况下,有人提出党旗党徽中的“斧头”不能足以代表工人阶级,应当改换为“锤头”,与苏联的旗帜相一致。
1933年4月,中共中央研究决定,把党旗党徽中的“斧头”图案调整成为“锤子”图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苏维埃群众团体及红军旗帜印信式样》,其中对军旗的式样做了详细的更改说明,并下发了军旗图式,规定旗的右上方为一五角星,旗中间为交叉的“镰刀锤子”,旗的三边有旗须,旗杆处有二寸三分的白布书写部队番号。
同时规定五角星和“镰刀锤子”一律用金黄色。
这种军旗一般称为“三三式”军旗。
此后,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的旗帜,都相应地做了改变。
综合分析各种文献及图片,从总体上看这一历史时期的党旗党徽,是“镰刀斧头”,或是“镰刀锤头”?有着三个明鲜的特点:(1)从形成文字的文献字面上看,在党的有关决议中,说明党旗党徽图案是“镰刀斧头”的占绝大多数,而在实际制作中又多以“镰刀锤头”图案为多;(2)从地域上看,中央根据地在许多会议等正式场合多使用“镰刀锤头”图案,闽西、湘鄂西、鄂豫皖、川陕、陕北等革命根据地的党旗党徽图案则多设计为“镰刀斧头”;(3)从美工角度看,抽象时多用“镰刀锤头”,具象时多用“镰刀斧头”。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中共中央曾多次提出关于确定党旗党徽式样的议题,希望能有明确的、统一的规范。
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对党旗式样作出决定:“中共党旗式样,宽阔比为3:2,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
”至此,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制式党旗随即诞生。
当时制作的标准党旗规定为红色,横120厘米,竖80厘米,左上角中间(全旗四分之一处)为黄色“斧头镰刀”交叉组成的党徽图案,其直径为30厘米。
旗杆套为白色,宽6.5厘米。
旗杆套不包括在整面旗的尺度之内。
黄色的“斧头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红色象征革命,黄色象征光明。
决定中特别指出,保留象征工农联盟的“斧头镰刀”,去掉原来旗帜上的五角星,是为了与苏联的旗帜相区别。
由此也说明,当时中共中央对党旗式样的考虑十分慎重。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确定党旗的式样。
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大会主席台幕布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
在画像下方的图案中,中间缀有中国共产党党徽:铁锤镰刀,稻穗和麦穗围绕着它。
画像两边,分别斜插着六面红色的缀有铁锤镰刀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当7000多名代表步进会场时,庄严肃穆的场面令与会代表们为之振奋。
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台上第一次竖立正式的党旗,从而结束了党从“一大”至“六大”无正式党旗的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三年前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中国共产党党旗式样所作出的“斧头镰刀”的决定,但在党的“七大”会场上及在此前后各抗日根据地所出现的中共党旗党徽图案,基本上都统一于“锤头镰刀”,已经鲜见“斧头镰刀”图案。
红色旗面、黄色铁锤和镰刀组成的图案,构成了党旗的基本框架,这种基本式样一直沿用至今。
实际上,究竟是用“斧头”还是用“铁锤”,这不只是图案形式上不同,而是涉及到对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性质的理解,更涉及到对“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个命题的理解。
斧子和锤子,在相当程度上与不同的生产形态相联系,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斧子,主要用于手工业者,如木工、伐木工、消防员等,与大工业的联系不多;锤子,主要用于大工业中的工人,如钳工、锻工、扳金工等产业工人,他们所使用的工具都离不开锤子。
所以,斧子是手工业的象征物,而锤子是大工业的象征物,锤子更多地代表着当时的先进生产力。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工人阶级是与大工业相联系的。
铁锤代表工人,镰刀代表农民。
用铁锤和镰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
因此,共产党的党徽应当采用“锤头镰刀”做标志才最为妥当。
“锤头镰刀”的寓意,更符合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党旗党徽上的“斧头镰刀”改定为“铁锤镰刀”,更加准确地代表了工农联盟的本义。
四、党旗党徽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党的“七大”之后,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曾几次讨论研究党旗的规范化问题,考虑重新设计党旗式样,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