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中一般污染物及其测定方法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工厂类型
主要排放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用待测试样调湿微量注射器针头及针筒,并 洗涤三次,缓缓反复多次尽可能排出针筒内 气泡,迅速注射样品至HPLC柱头,进行 HPLC分析,并用甲醇洗涤注射器,以备下 次进样。 色谱工作站完成记录,采用定性分析和定 量分析法计算结果。
计算
• 采用色谱工作站,计算出各组分的含量,单位 μ g/L。 • 样品浓度: • Ρ i =ρ 0Vt/VS • 式中:ρ i——试样中组分质量浓度,μ g/L。 • ρ 0——固相萃取洗脱液质量浓度, μ g/L。 • V t——固相萃取洗脱液浓缩后定容体积, m L。 • VS——水样体积, m L 。
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 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有许多,包括以下这 些种类: 酚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硝基苯类、 总有机卤化物、石油类、挥发性和半挥发 性有机污染物、苯系物、挥发性卤代烃、 氯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甲醛、 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三氯乙醛、多 环芳烃、二恶英类、多氯联苯。
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其危害
注意事项
• 1 .使用标准样品条件 • 2 .安全
使用标准样品条件
• (1) 标准样品进样体积与试样体积相 同,标准样品浓度应接近试样的浓度。 • (2 )标准样品和试样尽可能同时分析, 直接与单个标样比较以测定浓度。
安全
• (1 )所用有机溶剂甲醇有毒性,四氢呋喃、 正己烷易燃,均为易挥发性试剂,操作 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重蒸馏有机溶剂 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严禁明火。 • (2 )分析的PAHS为致癌物,因此要有保 护措施。 • (3 )用过的废液集中处理后排放。
水及废水监测之有机污染物的测定(PPT 58张)

2.8.3 BOD5-稀释接种法(A)
4、接种水的制备: 选择下面任一种方法得到制备接种水: 1)采用生活污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昼夜,1升稀释 水中加1-10mL生活污水上清液; 2)表皮土壤浸出液:1升稀释水中加土壤表皮浸出 液20-30mL;
3)河水或湖水:10-100mL/L稀释水
2.8.3 BOD5-稀释接种法(A)
腈等,毒性大。大多数致癌物是有机物。
2、消耗DO:大部分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或生物氧化反应,消耗水中溶解 氧,使水质恶化。 有机物的污染是评价水体污染的重要指标
2.8 有机物的测定
二、废水中有机物特点: 种类多,分析难度大,通常用下列指标表征其 相对含量: 1、综合指标: 如:CODcr、CODMn BOD5,TOC;
2.8.3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一、测定BOD意义:
该指标能间接的反映能被好氧微生物降解的 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也叫可生化性),是研究 废(污)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处理效果及水污水
处理工艺选择的依据。
2.8.3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三、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条件如下: (1)有微生物 (2)有足够的氧气 (3)有微生物营养物质(N、P、C) (4)足够的反应时间
2
100—水样的体积 mL; 8—氧 (1/4O2 );
2.8.2 CODMn的测定—酸性高锰酸钾法
4、高锰酸钾指数的计算:
2) 水样经稀释
c { [ ( 1 0 V ) K 1 0 ] [ ( 1 0 V ) K -f 1 0 ] } 8 1 0 0 0 1 0 C O D ( m g / L ) M n V 2
2.8.3 BOD5-稀释接种法(A)
1、原理 水样经适当稀释后,在20±1 ℃的培养箱内 培养 5天,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DO含量,两者之 差即为BOD5 BOD5=c1 - c2 c1---培养前水样的DO
第二章 水体污染监测

装在颠倒采水器上,由主温表(观测水温)和 辅温表(观测气温)构成。
用海洋常数表进行校正。
二、 颜色
真色: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
表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
水的色度(colority)一般是针对真色而言。 1、铂钴标准比色法(或铬钴标准比色法)
标准色列:由氯铂酸钾与氯化钴(或重铬酸钾与 硫酸钴)配成。
(3)选择优化方案,以较少的断面、垂线 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品。
(4)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 河床稳定、 水流平稳、无急流湍滩且交通 方便处。
2、监测断面设置 (1)河流监测断面种类(17页图2-1):
对照断面: 反映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具有参 比和对照作用,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 。
(三)采样时间与频率
1、 河流 ①饮用水源地:全年不少于12次
②长江、黄河干流和全国重点基本站:全年 不少于12次 ,每月中旬
③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 览水域:
④一般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按丰、 枯、平三期,每期采样2次。
2、潮汐河流
全年按丰、枯、平三期,每期采样2天,分 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当在当 天涨潮、退潮时采样。
先放水几分钟 2、表层水 :适当的容器和水桶采样。 3、一定深度的水:急流采水器(19页图2-4) 4、泉水、井水 1)自喷泉水:涌出口直接采样。
不自喷泉水:抽汲,新水更替后再采样。 2)井水:充分抽汲后进行。
三、水样采集的类型 1、瞬时水样
某一时间和地点,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2、混合水样(时间混合样) 同一采样点,不同时间,瞬时水样混合后 得到的样品。
1、膜分离方法 原理:选择性渗透
分类:固体膜分离和液膜分离
如何检测水的污染程度

如何检测水的污染程度水温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水温密切相关.水中溶解性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等)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和微生物活动.非离子氨.盐度pH值以及其它溶质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色度纯水为无色透明.清洁水在水层浅时应为无色.深层为浅蓝绿色.天然水中存在腐殖质.泥土.浮游生物.铁和锰等金属离子.均可使水体着色.纺织.印染.造纸.食品.有机合成工业的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染料.生物色素和有色悬浮微粒等.因此常常是使环境水体着色的主要污染.有色废水常给人以不愉快感.排入环境后又使天然水着色.减弱水体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的色度单位为度.即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Ⅱ)(相当于0.5mg钴)和1mg铂(以六价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臭无臭无味的水虽不能保证其不含污染物.但有利于使用者对水质的信任.水中产生臭的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染.天然物质分解.或微生物.生物活动的结果.某些物质只要存在零点几微克/升即可察觉.然而.很难鉴定产臭物质的组成. 返回浊度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不仅沉积速度慢而且很难沉积.由于生活中铁和锰的氢氧化物引起的浊度是十分有害的.必须用特殊的方法才能除去.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处理.可使水变得清澄. 返回透明度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的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悬浮物质和胶体时.透明度便会降低.通常地下水的透明度较高.由于供水和环境条件不同.其透明度可能不断变化.透明度与浊度相反.水中悬浮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pH值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lgαH+.天然水的pH值多在6-9范围内.这也是我国污水排放标准中pH值控制范围.pH值不仅与水中溶解物质的溶解度.化学形态.特性.行为和效应有密切关系.而且对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影响.残渣残渣分为总残渣.可滤残渣和不可滤残渣三种.总残渣是水或污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烘干后残留在器皿中的物质.包括[不可滤残渣"(即截留在滤器上的全部残渣.也称为悬浮物)和[可滤残渣"(即通过滤器的全部残渣.也称为溶解性固体).悬浮物可影响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运动.减缓水底活性.导致水体底部缺氧.使水体同化能力降低.矿化度矿化度是水中所含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经常饮用低矿度的水会破坏人体内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平衡.产生病变.饮水中矿化度过高又会导致结石症.矿化度是水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价水中总含盐量.是农田灌溉用水适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常用于天然水分析中主要被测离子总和的质量表示.电导率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纯水电导率很小.当水中含无机酸.碱或盐时.电导率增加.电导率常用于间接推测水中离子成分的总浓度.水溶液的电导率取决于离子的性质和浓度.溶液的温度和粘度等.电导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每升高1℃.电导率增加约2%.通常规定25℃为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氧化还原电位对于一个水体来说.往往存在着多个氧化还原电对.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其氧化还原电位则是多个氧化物质与还原物质发生氧化还原的综合结果.氧化还原电位对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水体中氧化的类型.速率和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中主要溶质的性质.酸度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放出H+或经过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的总量.地表水中.由于溶入CO2或由于机械.选矿.电镀.农药.印染.化工等行业排放的含酸废水的进入.致使水体的pH值降低.由于酸的腐蚀性.破坏了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和农作物的正常生存条件.造成鱼类及农作物等死亡.含酸废水可腐蚀管道.船舶.破坏建筑物.因此.酸度是衡量水体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碱度与碱度相反.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水中的碱度来源较多.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作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碱度指标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是对水和废水处理过程控制的判断性指标.若碱度是由于过量的碱金属盐类所形成.则碱度又是确定这种水是否适宜灌溉的重要依据.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主要以溶解气体分子的形式存在.但也有很少一部分与水作用形成碳酸.可同岩石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并可通过沉淀反应变为沉淀物而从水中除去.在水和生物体之间的生物化学交换中.二氧化碳占有独特地位.溶解的碳酸盐化合态与岩石圈.大气圈进行均相.多相的碳酸反应.对于调节天然水的pH和组成起着重要作用.地表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水和底质中有机物的分解.以及水生物的呼吸作用.亦可从空气中吸收.因此其含量可间接指示出水体遭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2.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及营养盐溶解氧天然水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溶解氧的饱和含量和空气中氧的分压.大气压力.水温有密切关系.清洁地表水溶解氧一般接近饱和.由于藻类的生长.溶解氧可能过饱和.水体受有机.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降低.当大气中的氧来不及补充时.水中溶解氧逐渐降低.以至趋近于零.此时厌氧菌繁殖.水质恶化.导致鱼虾死亡.废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取决于废水排出前的处理工艺过程.一般含量较低.差异很大.鱼类死亡事故多由于大量受纳污水.使水中耗氧性物质增多.溶解氧很低.造成鱼类窒息死亡.因此溶解氧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化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水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但只能反映能被氧化的有机物污染.不能反映多环芳烃.PCB.二恶英类等的污染状况.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可由于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及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结果.因此.化学需氧量亦是一个条件指标.对于污水.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其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量.高锰酸盐指数和CODcr都被称为化学需氧量.只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值.因此.高锰酸盐指数常被称为地表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生化需氧量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各类有机物.当其污染水域后.这些有机物在水体中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破坏水体氧的平衡.使水质恶化.因缺氧造成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死亡.水体中所含的有机物成分复杂.难以一一测定其成分.人们常常利用水中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消耗的氧来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生化需氧量即属于这类的重要指标之一.总有机碳(TOC) 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由于TOC的测定采用燃烧法.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比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此常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磷磷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含量约为0.118%.磷在自然界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出现.磷存在于细胞.骨骼和牙齿中.是动植物和人体所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时人每天需要从水和食物中补充1.4g磷.但都是以各种无机态磷酸盐或有机磷化合物形式吸收.磷以单质磷形式存在于水和废水中时.将对环境带来危害.黄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其生产过程中.用水喷洗融炉的废气冷却后产生对环境危害极大的[磷毒水".这种污水含有大量可溶和悬浮态的元素磷.元素磷属剧毒物质.进入生物体内可引起急性中毒.人摄入的致死量为1mg/kg.因此.元素磷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污染物.总磷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分为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多磷酸盐)和有机结合的磷(如磷脂等).它们存在于溶液总.腐殖质粒子中或水生生物中.一般天然水中磷酸盐含量不高.化肥.冶炼.合成洗涤剂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常含有较大量磷.磷是生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之一.但水体中磷含量过高(如超过0.2mg/L).可造成藻类的过度繁殖.直至数量上达到有害的程度(称为富营养化).造成湖泊.河流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坏.磷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凯氏氮凯氏氮是指凯氏法测得的含量.它包括了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被转化为铵盐而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此类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是指蛋白质.氨基酸.核酸.尿素以及大量合成的.氮为负三价的有机氮化合物.它不包括叠氮化合物.联氮.偶氮.腙.硝酸盐.亚硝酸盐.硝基.亚硝基.腈.肟和半卡巴腙类的含氮化合物.由于一般水中存在的有机氮化合物多为前者.因此.在测定凯氏氮和氨氮后.其差值即称为有机氮.测定有机氮或凯氏氮.主要是为了了解水体受污染状况.尤其是在评价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时.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指标.总氮大量生活污水.农田排水或含氮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使水中有机氮和各种无机氮化合物含量增加.生物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溶解氧.使水体质量恶化.湖泊.水库中含有超标的氮.磷类物质时.造成浮游植物繁殖旺盛.出现富营养化状态.因此.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硝酸盐氮水中硝酸盐氮是在有氧环境下.亚硝氮.氨氮等各种形态的含氮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氮化合物.亦是含氮有机物经无机作用最终的分解产物.亚硝酸盐可经氧化而生成硝酸盐.硝酸盐在无氧环境中.亦可受微生物的作用而还原为亚硝酸盐.水中的硝酸盐氮含量相差悬殊.从数十微克/升至数十毫克/生.清洁的地下水含量很低.受污染的水体.以及一些深层地下水中含量较高.造革废水.酸洗废水.某些生化处理设施的出水和农田排水可含大量的硝酸盐.摄入硝酸盐或.经肠道中微生物作用转变成亚硝酸盐而出现中毒作用.水中硝酸盐氮含量达数十毫克/升时.可致婴儿中毒.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不稳定.根据水环境条件.可被氧化成硝酸盐.也可被还原成氨.亚硝酸盐可使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失去血红蛋白在体内输送氧的能力.出现组织缺氧的症状.亚硝酸盐可与仲胺类反应生成具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在pH值较低的酸性条件下.有利于亚硝胺类的形成.氨氮氨氮以游离氨或铵盐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和水温.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高.水温则相反.水中的氨氮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某些工业废水.如焦化废水和合成氨化肥厂等.以及农田排水.此外.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在有氧环境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甚至继续转变为硝酸盐.测定水中各种形态的氮化合物.有助于评价水体受污染和[自净"状况.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
水污染物测定方法及标准

水质就化物的测定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HJ823
水质冢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484
15
硫化物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流动注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HJ824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HJ1226
表A(续)
序号
污染物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6
氨氮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195
序号
污染物
水污染物测定方法及标准
水污染物测定方法按表A执行。
表A水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污染物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
总汞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597
水质汞、研K硒、钮和锦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HJ694
2
总镉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75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踪分光光度法
GBfT7471
HJ825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503
18
氟化物
(以F计)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钻目视比色法
HJ487
水质辄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HJ488
水质无机阴离子(F、CF、NOzsBcNo3、P0√∖SO32∖SO4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700
3
总铝
水质总铅的测定
GB7466
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700
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环境监测第二章_水和废水监测_例题和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3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例题和习题例题 1:配制理论 COD 值为 600mg.L -1 的葡萄糖溶液 400mL ,需称取多少克葡萄糖? 解: 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180 192 X0.6×0.4 X =180×0.6×0.4/192=0.225g例题 2:测定某水样中的 BOD 5,其测定结果列于表,试计算水样中的 BOD 5 值。
1 C Na 2S 2O 3VN a 2S 2O 3 M O 2 ⨯ 0.0150 ⨯ 8.00 ⨯ 32 解: DO (O , mg .L -1 ) = 4= 4 = 9.6 V 水 100 /1000C 1 = 9.6mg.L -1 C 2 = 3.96mg.L -1B 1 = 10.8mg.L -1 B 2 = 10.56mg.L -1(9.60 - 3.96) - (10.8 - 10.56) ⨯ 29BOD (mg / L ) = (C 1 - C 2 ) - (B 1 - B 2 ) f 1 = 30 = 162mg .L -1 f 21 30例题 3 现有四个水样,各取 100mL 分别用 0.0200mol/L 的 1/2H 2SO 4 滴定,结果列于下表,试判断水样中存在何种碱度?各为多少?解:水样 A有 OH -碱度、CO 2-碱度。
1 ⨯ C ⨯[V - (V - V )]⨯ M CaCO 3(OH -,mg/L)=2 1 / 2 H 2SO 4 1 2 1 V /1000CaCO 3水2533 3 3 3 3 3 3 3 V 水 1⨯ 0.0200 ⨯[10.00 - (15.50 - 10.00)]⨯100 = 2 =45mg/L100 /1000CaCO (CO 2-,mg/L)= C 1 / 2 H 2SO 4⨯ (V 2 - V 1 ) ⨯ M CaCO 333 /1000 = 0.0200 ⨯ (15.50 - 10.00) ⨯100=110mg/L100 /1000 同理计算: 水样 B 有 CO 2-碱度、HCO 2-碱度。
水体污染的检测

第二节 污化指示生物及污化系统
污 水
5
第二节 污化指示生物及污化系统
浮游生物、水生微型动物、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均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受有机污染的河流由于水体自净作用,从排污口 至下游划分成一系列在污染程度上逐渐下降的连续带, 即
多污带 中污带(又分为-中污带和-中污带) 寡污带
6
第二节 污化指示生物及污化系统
1.多污带
水呈暗灰色,极浑浊,含有大量有机物,溶解 氧缺乏。 生物种类很少,几乎都是异养性生物,无显花 植物,鱼类绝迹。 有代表性的指示生物是细菌。主要有贝日阿托 氏菌、球衣细菌、颤蚯蚓、摇蚊幼虫和峰蝇幼 虫等。
7
第二节 污化指示生物及污化系统
2. -中污带
水呈灰色,溶解氧很少。有氨和氨基酸存在, 含硫化合物开始氧化,但有硫化氢存在。BOD 开始减少,有时有泡沫和浮泥。
3. -中污带指示生物
有多种藻类(如水花束丝藻,梭裸藻,短荆盘星藻类等),轮 虫(如腔轮虫,双荆同尾轮虫,卵形鞍甲轮虫等),水溞(溞 状水溞、大型水溞等),以及虫类(绿草履虫,鼻节毛虫,弹 跳虫等)
(a)梭裸藻 (b)大型水溞 (c)绿草履虫 11
第二节 污化指示生物及污化系统
4. 寡污带
自净作用已经完成,有机物已被完全氧化或矿 化,为清洁水体。溶解氧丰富,硫化氢几乎不 存在,污泥沉淀已矿质化。
营养物质出现过剩。表现为浮游生物(主要是藻类) 大量繁殖,水体出现绿色、红色、棕色等。这种现象 发生在淡水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水称为赤潮。
3
第一节 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控制
水体富营养化的判定依据没有统一标准,一般认 为水体中:
氮>0.2~0.3mg/L; 磷>0.01~0.02mg/L; BOD>10mg/L 即可能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常见水污染物检测方法教案设计

常见水污染物检测方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水污染物的类型和来源;2.掌握水污染物的常见检测方法;3.能够了解水污染物检测的相关规范和标准;4.能够独立设计和执行水污染物检测实验。
二、教学内容1.水污染物的类别和来源;2.检测水质的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3.检测污染物的常见参数:pH值、COD、BOD、氨氮等;4.检测污染物的标准和规范:国家标准GB 3838和行业标准等;5.实验设计及操作流程:样品处理方法、实验器材和仪器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方法:采用幻灯片和多媒体资料辅助讲解教学内容;2.实验演示法:给学生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3.交互式教学法: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加强师生互动;4.实验操作法: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复习教学内容,完成相关作业;2.实验成果报告: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并编写实验报告,要求按照标准格式撰写;3.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五、课时安排1.第一节课:水污染物的类别和来源,常见污染物参数;2.第二节课:水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相关规范和标准;3.第三节课:实验操作流程和技能讲解;4.第四节课: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老师现场指导;5.第五节课:实验成果报告撰写指导和课堂讨论。
六、教学效果1.提高学生对水污染物检测的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2.掌握了水污染物检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提高了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4.在期末考试中得到了满意的成绩,反映了教学效果良好。
七、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2.实验器材和仪器设备需更新和完善;3.学生实验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及时指导;4.教学反思后,将继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回流过程中,若水样颜色变绿,则说 明污染严重,需稀释水样重取测定。
回流装置
解释:
i. Cr2072-/2Cr3+,E°=1.33V (Cr2O72-+14H++e → 2Cr3++7H2O) ∴氧化能力很强,可氧化有机物的氧化能力高。 当用Fe2+来滴定剩余Cr2O72-时, Fe3+/Fe2+,E°=0.77V ∴非常理想,滴定效果良好。
四、溶解氧的测定(Dissolved Oxygen)简称DO
大气中的氧
溶解 逸出
水中的氧
DO与大气中氧的分压有关 与温度有关 与水中杂质,如NaCl浓度有关 • 当单位时间内“溶解”与“逸出”速度达到 平衡时,称为饱和溶解氧。以氧的mg/L表示。 •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饱和溶解氧的浓度是 恒定的。 • 有时水中某些水生物会放出氧,引起过饱和。
ii. 富集与分离
1) 2) 3) 4) 5) 6) 7) 蒸馏 溶剂萃取法 吸附法 冷冻法 离子交换法 共沉淀法 巯基棉法 将脱脂棉(多羟基纤维)浸入配方溶液,四天, 用手轻轻拧干,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挤干,于38℃ 烘干。 纤–OH + HOOC· 2· 纤–OOC· 2· + H2O CH SH CH SH 纤–OOC· 2· + M 纤–OOC· 2· + H+ CH SH CH SM
•
有时,水中DO不饱和,甚至趋于0。 这是因为存在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消 耗O2,使水中[DO]降低。 当[DO]<3~4mg/L,则鱼类死亡 [DO]继续降低,需氧微生物死亡 厌氧微生物生长、繁殖 水质恶化,发生黑臭。 所以,DO是衡量水质的标准之一。
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采样: • 测定溶解氧时,要单独采样
10M
长江主流
对 照 断 面
支 流
污 染 断 面
自 净 断 面
表层水:水面下0.2~0.5M 深层水: 5M
2.
采样的容器
选择容器的材质要考虑: ①容器是否被水样溶蚀而造成对待测成分的沾污。 ②水样中待测成分是否易被器壁吸附或吸收。 ③水样是否容易与容器发生化学反应。 常用容器: 油 聚乙烯塑料瓶 F¯ 玻璃瓶 Cr6+ SiO32-
污染源 以上污染物来自化工厂、冶金厂、食品厂、 染料厂、皮革厂、造纸厂、制药厂、电镀厂、 农药厂和矿山等等。——污染源。 定义: 产生物理的(声、光、热、辐射等)、化学 的、生物的(霉菌、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及 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为污染源。 一般参数: 水的温度、色、嗅、浊度、pH值、电导、悬浮 物质、溶解氧、COD、BOD、TOC等。
• 水样满瓶,不留气泡。
• 测时,采用“DO‖瓶,也可 用碘量瓶代替。 • 分装时,不准带入气泡,要 装满并溢出
测定: 加入2mlMnSO4(或MnCl2)溶液,再加入2ml NaOH + KI ,产生白色沉淀: MnSO4 + NaOH → Mn(OH)2 + Na2SO4 水中DO: 2Mn(OH)2 + O2 → 2H2MnO3↓ H2MnO3 + Mn2+ → MnMnO3↓(棕色) 加盖摇匀,加入2mlH2SO4(浓)后沉淀溶解: MnMnO3 + 2KI + 3H2SO4 → 2MnSO4 + K2SO4 + I2 这里,I2MnMnO3O 从瓶中吸出l00ml―碘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 定,
第二章
水中一般污染物及其测定方法
一、水体的污染源及污染物的影响 1. 水与水体 水体是指地表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 系: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 海洋等“地表贮水体”的总称。水体不仅包 括水,而且也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 生生物等。 在环境污染研究中,“水体”与“水”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应加以区别。
3.为了使微生物生长良好,给予定量的无机营 养物质: 磷酸盐、钙、镁、铁盐等。 4.水样或稀释水,调节pH至中性,再加磷酸盐 缓冲液。 中性:Na2HPO4-- NaH2PO4 5.某些工业污水中,无需氧微生物 如:热污染水(染化厂) (电镀厂)Cu、Zn、Cd、As、有机毒物 具有酸、碱性、氧化性污水 需引入能分解有机污染物的需氧微生物—— 接种和驯化。
对于生物氧化,实际上五天后还有漫 长的时期,但“耗氧量与时间”曲线上升 极其缓慢。
∴国际统一规定: 以五天为测定时间,20℃为统一温度, 称BOD520。 BOD520:1升污水在20℃培养五天后,其溶 解氧减少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BOB520测定时的注意事项:
1.取水样两份, “当天”测得DO-“20℃培养五天后”测得 DO = BOD520 2.取来水样中DO量需满足在培养五天中需氧微 生物需氧的量。 • 实际上往往满足不了,∴需用饱和氧水稀释。 饱和氧水:在蒸馏水中曝气。 • 稀释倍数最好: 五天后测DO是五天前测得的DO的40—70%。 (一般需做三个以上的稀释倍数)
• 无机无毒污染物: 酸、碱、盐、氮磷化合物 • 无机有毒污染物: 汞、镉、铅……等重金属 CN、As、F ……等化合物 • 有机无毒污染物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糖类…… • 有机有毒污染物 胺、酚、农药、联苯、氯仿、四氯化碳、多环芳 烃……
如果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超过了水中自净作 用的能力,从而使水质恶化了——水污染。 3.水体中的污染物
∴BOD是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之一
定义: BOD是指水中有机物在好氧微 生物作用下,进行好氧分解过程中 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
污水(有机物)生物氧化时,水中耗氧量与时间 的关系(实验得出):
耗 氧 量 2 1
5 4
6 7 8
3
天数
天数: 1.延续期,耗氧少。 2.微生物适应了环境,处于对数生 长期。(需氧微生物) 3.水中有机物为需氧微生物消耗, ∴耗氧平坦。 4.需氧微生物大量繁殖,耗氧大增。 5.需氧微生物由于水中缺氧,大量 死亡。 6.厌氧微生物生长,水体黑臭, H2S↑ 、NH4↑ 、CH4↑。有机物 成了厌氧微生物的食料,藻类等 大量繁殖。
三、水样的预处理 水样洁净可直接测定,若稍有污染或重 污染,则需预处理。 水样的消解
将水样中有机物、有色 物、沉淀、悬浮物氧化 分解,使水样从混浊 澄清。才能进一步用于: 滴定、比色、原子吸 收…
i.
•
酸性方法的消解: HNO3 HNO3 + HCl(王水) HNO3 + H2SO4 HNO3 + HClO4 • 碱性方法的消解: NaOH + H2O2 NH4OH + H2O2
2.水的自净作用
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自然降低现象称水的自净 作用。 a. 物理自净:稀释、扩散、沉淀…… b. 化学自净:氧化、还原、凝聚…… c. 生物自净:生物、微生物作用 这些自净作用可以发生在河水与大气之间、 河水中、河水与底泥之间、河流底泥中。 实际上,以上自净作用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 的。通过这种种净化作用的相互交替、相互净化, 使水得到了自净。
ii. 水中往往存在Cl-, Cl2/2Cl-,E°=1.36V,(Cl2 – 2e→2Cl– ) 从电位看Cl-不会被Cr2O72–氧化, 但实际上,回流时,Cl-的存在往往会有干扰。 (此时Cr2072-的条件电极电位为1.55V) Cr2O72-+14H++6Cl-=2Cr3++7H2O+3Cl2↑ ∴在50ml水样中先需加入0.4克HgSO4,生成 [HgCl4]2-,除去Cl-的干扰。(K稳=1.21015)
1.COD的测定
i. 50mL污水水样,数粒玻璃珠 ii. 25mL K2Cr2O7(C1/6 K2Cr2O7 =0.2500mol/L), 75mL H2SO4—Ag2SO4(1000mL+11g) iii. 加热回流2小时 iv. 用试亚铁灵(邻菲罗啉)作指示剂, 0.1mol/L[Fe(NH4)2(SO4)2]滴定。试液由蓝绿 色突变为红褐色。 v. 同时做空白。
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 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 剂氧化水中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时,消 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 COD是水中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的重要的衡 量指标之一。 • 化学氧化剂:国际规定使用K2Cr2O7或KMnO4。 我国(1988),用K2Cr2O7称COD;用 KMnO4称高锰酸盐指数。 • 一定条件:国际统一规定
DO响应时间为15~30秒。(与温度有关)
仪器使用时,首先对仪器进行校正:
1.电极先用无氧水校零。 2.电极用“饱和氧水”定“DO‖值。 • 电极上电流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但随 电极隔膜附近[DO]值下降而下降,所以测定 时要不断搅拌。自然流动水(10~20cm/s)效 果最好。 • YSI—58型(美国Yellow Spring公司生产) • OX—10型(深圳南加公司生产) 均采用极谱法原理。
催化剂的影响
0 Ag2SO4用量(g) C2H5OH被氧化(%) 29.0 0.05 91 0.10 97.9 0.40 100
Ag2SO4的催化过程:
RCH2CH2OH
[O]
R—CH2COOH
Ag+
R—CH2COOAg
3.
水样的保存
• 采样后最好立即分析。间隔时间越短,分析 数据越可靠 因为: 如:pH,水中CO2,几分钟就变 NO2 NO3 NH3 NH4+ Fe2+ Fe3+ Fe(OH)3 Hg0Hg+ Hg2+Hg(OH)2HgO 玻璃瓶的吸附或玻璃的溶解
• 一般允许存放时间为: 洁净水<72 hours 稍污水<48 hours 重污水<24 hour • 措施: 防止微生物作用,加细菌抑制剂,如HgCl2 防止金属沉淀剂:HNO3 防止CN-挥发:加NaOH 冷冻 (抑制细菌生长,减慢化学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