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和操作方法
织品耐升华(干热)色牢度检测

织品耐升华(干热)色牢度检测1.检测标准GB/5718-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升华(干热)色牢度》。
2.适用范围(1)测试标准规定了一种方法,以测定各类用于尺寸及形状稳定的纺织品的颜色耐干热(热压除外)能力。
(2)本方法提供三种不同温度的试验,根据需要和纤维的稳定性,可采用一种或几种温度。
(3)本方法不作为评定染色或防皱工艺的变色用。
3.试验方法与原理纺织品试样与一块或一块规定的贴衬织物相贴,紧密接触一个加热至所需温度的中间体而受热,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4.检测仪器与材料(1)试验设备:加热装置,由精确控制电加热系统的两块金属加热板组成,可使组合试样:平坦地放置,在选定的均匀的温度下受压4 kpa土1 kpa.(2)试验材料:贴衬织物按①或②,任选其一。
①一块符合GB/T7568.7的多纤维贴衬织物。
②两块符合GB/T7568.1~7568.6.GB/T13765相应章节的单纤维贴衬织物。
每块尺寸要适合加'热装置的要求。
第一块由试样同类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品,则由其中主要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由聚酯纤维制成或另作规定。
(3)如需要,用一块染不上色的织物。
(4)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符合仔B/T250: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251.5.试样准备(1)如样品是织物,按下述方法之一制备试样:①取适合加热装置尺寸的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同尺寸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②取适合加热装置尺寸的试样一块,夹于两块同尺寸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2)如样品是纱线或散纤维,取其量约等于贴衬织物总质量之半,按下述方法之一准备试样:①放于一块适合加热装置尺寸的多纤维贴衬织物和一块同尺寸染不上色的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②夹于两块适合加热装置尺寸的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6.试验步骤(1)将组合试样放于加热装置中,按下列温度之一处理30s.150° C士2° C180° C士2 ° C'.如需要,亦可使用其他温度,试验报告中应注明。
纺织品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摘 要:介绍了纺织品色牢度中变色灰色样卡、沾色蓝色样卡的使用方法,以及色牢度仪器评定的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主要分为两种:色牢度目测评定和色牢度仪器评定。
1、色牢度目测评定色牢度目测评定是以试后样与原样两者之间以目测对比色差的大小为依据的。
通常采用变色和沾色灰色样卡,以及蓝色羊毛标作为评定标准。
1.1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由五对无光的灰色小卡片(或布片)组成,分为五个牢度等级,即5,4,3,2,1,在没两个等级中再补充半级,即4-5,3-4,2-3,1-2,合称五级九档灰卡。
每对的第一组均是中性灰色,其中仅5级的第二组成相一致,其他各对的第二组成在色泽上依次变浅,色差逐级增大。
GB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本灰卡适用于GB 、ISO 、AATCC 、DIN 、BS 、JIS 、EN 标准中的纺织品色牢度评级变色评级时,将原样与试后样按同一组织结构方向并列置于同一平面上,灰色样卡也置于其旁,然后在上面放一个中性灰色遮框,使灰色样卡与试样面积相同,在规定观察条件下,以样卡色差程度与试样相近的一级作为试样牢度等级。
1.2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沾色灰卡由五对无光的灰色或白色小卡片(或布片)组成,同样分为五级九档。
每对的第一组成均是白色,其中仅五级的第二组成相一致,其他各对的第二组成依次变深,色差逐级增大。
GB 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本灰卡适用于GB 、ISO 、AATCC 、DIN 、BS 、JIS 、EN标准中的纺织品色牢度评级变色评级示意图1-灰卡 2-原样 3-灰卡中的一对纸片4-试沾色评级示意图1-沾色灰卡 2-相邻的两对小纸片 3-试前贴衬 4-试后后样 5-遮框贴衬 5-遮框沾色评级是把试验前后的标准贴衬织物放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中相应的圆孔下,覆上遮板,使贴衬织物可与上下两对圆孔中小纸片对照,在与变色评级相同的照明和观察条件下目测。
1.3蓝色羊毛标准标样以规定深度的八种染料染于羊毛织物上制成,共分八级,即8,7,6,5,4,3,2和1级,代表八种日晒牢度等级。
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一、简介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接触水后,染色纤维对水的抗腐蚀性能,也就是染色纤维在水中的色牢度。
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是检测纺织品在接触水后,染色纤维的色牢度的一种方法。
二、测试方法1、试样准备在进行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测试之前,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试样,试样的尺寸一般为50mm*50mm,试样的厚度为0.5mm,试样的重量一般为10g,试样的温度应保持在20℃,试样的湿度应保持在65%RH。
2、染色将试样放入染色槽中,染色槽中应有恒温装置,温度应保持在100℃左右,染色时间为30分钟,染色液的浓度一般为0.2-0.3g/L,染色液的pH值一般为7.5-8.5,染色液的浴比一般为1:50-1:60。
3、泡水将染色后的试样放入水中,水的温度为80℃,水的浓度为0.1g/L,水的pH值为7.5-8.5,水的浴比为1:50-1:60,泡水时间为30分钟。
4、测定色牢度将泡水后的试样放入洗涤槽中,洗涤槽中应有恒温装置,温度应保持在40℃,洗涤时间为20分钟,洗涤液的浓度为0.2-0.3g/L,洗涤液的pH值为7.5-8.5,洗涤液的浴比为1:50-1:60。
洗涤后,将试样放在白色纸上,用色卡进行比较,测定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
三、实际案例为了检测某种纺织品的耐泡水色牢度,我们准备了50mm*50mm的试样,试样的厚度为0.5mm,试样的重量为10g,试样的温度为20℃,试样的湿度为65%RH。
然后将试样放入染色槽中,染色槽中的温度为100℃,染色时间为30分钟,染色液的浓度为0.2-0.3g/L,染色液的pH值为7.5-8.5,染色液的浴比为1:50-1:60。
接着将染色后的试样放入水中,水的温度为80℃,水的浓度为0.1g/L,水的pH值为7.5-8.5,水的浴比为1:50-1:60,泡水时间为30分钟。
最后将泡水后的试样放入洗涤槽中,洗涤槽中的温度为40℃,洗涤时间为20分钟,洗涤液的浓度为0.2-0.3g/L,洗涤液的pH值为7.5-8.5,洗涤液的浴比为1:50-1:60。
织物色牢度检测—织物耐热压色牢度测试

羊绒
40
腈纶、涤纶
60
棉、亚麻、苎麻
60
粘胶、莫代尔
40
、莱赛尔、铜铵、醋酯
非常缓和 缓和
非常缓和 常规 常规 常规
低温 中温 中温 中温 高温 低温
-较低温度 较低温度
常规 常规 较低温度
织物耐热压色牢度测试
测试原理
三、测试原理
(一)干压
原理:干试样在规定温度和规定压力的加热 装置中受压一定时间
色
将试样在标准大应的灰色样卡评定棉贴衬织物的沾色。要
色
用棉贴衬织物沾色较重的一面评定。
四、试验操作
(六)耐热压色牢度测试注意问题
耐热压色牢度测试沾色用贴衬用标准棉贴衬,与试样的 组成成分无关。 耐热压色牢度测试时变色牢度的评定要评定两次。
耐热压色牢度测试时加热板的温度较高,注意灼伤皮肤
织物色牢度检测
织物耐热压色牢度测试
学习目标
能够熟知耐热压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能够完成棉印染布耐热压色牢度的测定 能够根据国家标准就该项指标定等;
学习目标
能够熟知耐热压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能够完成棉印染布耐热压色牢度的测定 能够根据国家标准就该项指标定等;
主要内容
耐热压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耐热色牢度的测试原理 测试仪器的使用 实验操作
酯弹性纤维
羊毛
尼龙66 聚酯
棉
碳氟化合物, 玻璃纤维
大麻、黄麻、 苎麻、亚麻, 人造丝、粘胶, 三醋酯纤维 (热定型)
拓展GB/T24280-2009纺织品 维护标签上维护符号选择指南附录C
纤维类别
典型纺织纤维的初始实验条件
水洗温度℃ 水洗机械程度 熨烫温度 转笼干燥温度
桑蚕丝(柞蚕丝)
纺织品耐汗色牢度测试实验标准和方法

纺织品耐汗色牢度测试实验标准和方法纺织品色牢度随着不同的外界条件的影响,其发生变化的情况也不同;例如水洗和汗渍侵染以及摩擦等等条件下都会导致纺织品色牢度的不同,所以对于纺织品色牢的测试需要经过多次多种测试实验后才能定义一类纺织品的某一部分属性,这里介绍关于纺织品耐汗色牢度测试实验标准和方法。
一、测试的目的和原理1、目的:测试颜色纺织品上的染料或印花对汗液的抵抗性2、原理:将附有标准多纤布的试样浸于人造汗液中,然后在规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压放于耐汗色牢度测试仪内一段时间,然后将试样和多纤布隔开晾干,再用标准灰尺对试样的色变和多纤布的沾色进行评级。
二、参考测试方法ISO 105 E04 :1994 / BS EN ISO 105 E04 :1996三、设备和材料1、AATCC 耐汗色牢度测试仪2、21块尺寸为60mmx115mmx1.5mm的塑料板3、烘箱(37+2°C)4、SDC或1号标准多纤布5、蒸馏水或去离子水6、ISO/BS 标准褪色灰尺和沾色灰尺各一把。
7、标准光源8、氯化钠(NaCl)9、单盐酸基组氨酸(CH9O2N3HCl.H2O)10、磷酸氢二钠:2结晶水(Na2HPO4.2H2O)11、磷酸二氢钠:2结晶水(NaH2PO4.2H2O)12、氢氧化钠(NaOH)13、容量瓶 500ml,100ml14、滴瓶 50ml15、棕色细口瓶装1000ml16、电子磅四、试样的准备。
剪取尺寸为40mm100mm的试样和多纤布,并沿试样和多纤布的一条短边将试样和多纤布面对面车缝在一起。
五、试剂的配制。
1、0.1N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将2g的氢氧化钠溶于500ml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1N的氢氧化钠溶液2、碱性汗液将0.5g单盐酸基组氨酸(1结晶水),5g氯化钠,2.5g磷酸氢二钠(2结晶水)溶于1L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然后用0.1N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8.03、酸性汗液将0.5g单盐酸基组氨酸(1结晶水),5g氯化钠,2.2g磷酸二氢钠(2结晶水)溶于1L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然后用0.1N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5.5六、测试程序。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
摘要:
一、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的概述
二、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
三、影响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的因素
四、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的重要性
正文: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是评价纺织品色牢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纺织品的耐水洗色牢度是指在水中洗涤后,纺织品颜色的保持程度。
这一指标对于纺织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日晒色牢度测试,另一种是水洗色牢度测试。
日晒色牢度测试是将纺织品放在阳光下曝晒,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来评估纺织品的耐晒性能。
水洗色牢度测试则是将纺织品放入水中进行洗涤,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来评估纺织品的耐水洗性能。
影响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纺织品的材质、印染工艺、色牢度助剂的使用等。
不同的材质和印染工艺会对纺织品的耐水洗色牢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此外,色牢度助剂的使用也会对纺织品的耐水洗色牢度产生重要影响。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有效地评估纺织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耐水洗色牢度好的纺织品,可以保证在水中洗涤后,颜色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保证纺织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

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一、引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纺织品制品,如衣服、床上用品、窗帘等。
而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很多纺织品会出现褪色或染色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应运而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的定义和意义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是指对纺织品在水洗过程中的色牢度进行测试的标准化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评估纺织品在水洗过程中是否容易褪色或染色,从而为消费者选择优质纺织品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测试标准的建立和执行,可以保证纺织品的色彩稳定性,延长纺织品的使用寿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三、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的评定方法1. 样品准备: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测试,样品应根据测试标准进行准备。
2. 测试条件设定:确定测试中的水洗条件,如水温、洗涤剂、洗涤时间等。
3. 测试方法:将样品置于水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进行洗涤、漂洗和甩干等步骤。
4. 色差测定:使用色差计或色牢度标准布对样品的色彩变化进行测定,从而评估其色牢度等级。
以上是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的主要评定方法,通过严格执行测试标准,可以客观地评估纺织品在水洗过程中的色牢度,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产品信息。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在纺织品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它不仅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质量有保障的纺织品,还能促使生产厂家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深切理解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对纺织品行业的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写作中,我将更加关注纺织品行业的新发展和技术进步,为读者呈现更具价值和深度的文章。
总体而言,本文对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标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述,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方法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方法一、概述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在色牢度各项目中,最常用的是耐洗、耐光、耐摩擦色牢度三项。
衣物在穿着过程中要受到诸如摩擦、水浸、汗渍等因素的作用,染料和织物结合不牢固就会泳移到人体皮肤上,由于人体的汗渍和唾液中的催化作用,也能够促使染料分解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纺织品印染加工是一个化学处理过程,接触的化学品包括纤维原料、油剂、浆料、染料、整理剂和各种加工助剂,其中有些物质对人体也有害。
因此,除检测耐洗、耐光、耐摩擦这三项常用的色牢度项目外,还要加强耐水、耐汗渍、耐酸斑、耐碱斑、耐次氯酸漂白、耐过氧化物漂白、耐甲醛等色牢度的检测。
实际工作中,主要根据产品标准的要求和产品的最终用途来决定检测项目。
本节中评定色牢度使用灰色样卡,灰色样卡分变色样卡和沾色样卡。
变色样卡是用作检测变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0-1995);沾色样卡则是做检测沾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1-1995)。
两种样卡均为五级九档制。
灰卡是标准物品,使用时要注意保持整洁,严禁用手触摸灰卡表面,使用后应装入灰卡保护袋内,注意避光、防潮。
印染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需用标准贴衬织物,标准贴衬织物分单纤维和多纤维两种。
单纤维贴衬织物只能测出试样对一种纤维贴衬的沽色性能,多纤维贴衬织物可以同时测出试样对多种纤维贴衬的沾色性能。
贴衬织物应存放在密封、避光、干燥的场所。
检测用水为三级水(GB/T 6151-1997中8.1),浓度以每升所含毫升数(mL/L)或每升所含克数(g/L)表示。
二、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GB/T 5713-1997) 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各类纺织品颜色的耐水浸渍能力。
⒈检测准备⑴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具体如下:①如试样是织物,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制备:a.取40mm×100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40mm×100mm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试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标准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纺织品色牢度分析概述:
纺织品色牢度,也叫染色牢度,是指有色纺织产品颜色抵抗外界各种作用而不变色的能力。
通常用变色级数和沾色级数两种方式表示(耐光色牢度除外),变色级数表示试样的颜色经处理后明度(深浅)、饱和度(艳度)和色相(色光)等方面变化的程度;沾色级数表示处理过程中试样对相邻织物的污染程度。
变色级数和沾色级数越高,色牢度越好,表示纺织品抵抗变色或沾色的能力越强。
最基本的色牢度项目有:耐摩擦、耐洗、耐汗渍、耐唾液、耐日晒、耐水、耐熨烫、耐漂白、耐光汗复活等等。
目的:
纺织品在印染过程会使用染料、整理剂和各种加工助剂等化工品,其它许多物质对人体都有害.。
在使用过程中,纺织品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如果其色牢度较差,一方面部分染料或整理剂会在人体的汗液、唾液的蛋白生物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或还原出有害基团,被人体吸收,在体内聚集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另一方面,在染色过程中或消费者使用洗涤时,因色牢度差而脱落的染料和整理剂随着废水排放到江河中,也会对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纺织品色牢度不仅是重要的品质指标,也是重要的生态技术指标。
生态环保要求:
近年来,在国际纺织服装贸易中,对色牢度的要求除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外,还不断重视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当前,各国利用法律、法规、标准等形式对纺织品中涉及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等有害物质不断提出新的限量指标,色牢度就是其中一项,国际纺织品协会标准对色牢度要求项目为: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和耐唾液四项。
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志要求的色牢度在国际纺织品协会标准基础上又增加了耐湿摩擦和耐日晒色牢度。
颜色的三个属性:
色相: 颜色的相貌,是表示颜色属性的量。
彩度:又称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净程度。
与颜色的鲜艳度相关联。
明度:又称亮度,表明有色物体表面所反射光的强弱。
与颜色的浓淡相关联。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步骤:
1、贴衬织物的类型
单纤维贴衬:
羊毛、棉和粘胶、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腈、丝纤维
多纤维贴衬: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
醋酯纤维、漂白棉、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羊毛;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
2、贴衬织物的尺寸和使用
两块单纤维贴衬:
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根据试验方法规定。
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
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
试样两面各用一贴衬织物完全覆盖。
尺寸与试样相同,一般为40 (毫米) X100 (毫米) 。
一块多纤维贴衬:
只覆盖试样的正面。
尺寸与试样相同,同样是40 (毫米) X100 (毫米) 。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
单个组合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