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第7章_微型计算机存储器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_微型计算机存储器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_微型计算机存储器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存储器7.1 ⼀个微机系统中通常有哪⼏级存储器?它们各起什么作⽤?性能上有什么特点?答:⼀个微机系统中通常有3级存储器结构:⾼速缓冲存储器、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速缓冲存储器简称快存,是⼀种⾼速、⼩容量存储器,临时存放指令和数据,以提⾼处理速度。

内存存取速度快,CPU可直接对它进⾏访问,⽤来存放计算机运⾏期间的⼤量程序和数据。

辅存存储容量⼤,价格低,CPU不能直接进⾏访问,通常⽤来存放系统程序、⼤型⽂件及数据库等。

7.2 半导体存储器分为哪两⼤类?随机存取存储器由哪⼏个部分组成?答:根据存取⽅式的不同,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两类。

其中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由地址译码电路、存储体、三态数据缓冲器和控制逻辑组成。

7.3 什么是SRAM,DRAM,ROM,PROM,EPROM和EEPROM?答: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OM:掩膜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7.4 常⽤的存储器⽚选控制⽅法有哪⼏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答:常⽤的存储器⽚选控制译码⽅法有线选法、全译码法和部分译码法。

线选法:当存储器容量不⼤、所使⽤的存储芯⽚数量不多、⽽CPU寻址空间远远⼤于存储器容量时,可⽤⾼位地址线直接作为存储芯⽚的⽚选信号,每⼀根地址线选通⼀块芯⽚,这种⽅法称为线选法。

直观简单,但存在地址空间重叠问题。

全译码法:除了将低位地址总线直接与各芯⽚的地址线相连接之外,其余⾼位地址总线全部经译码后作为各芯⽚的⽚选信号。

采⽤全译码法时,存储器的地址是连续的且唯⼀确定,即⽆地址间断和地址重叠现象。

部分译码法:将⾼位地址线中的⼀部分进⾏译码,产⽣⽚选信号。

该⽅法常⽤于不需要全部地址空间的寻址、采⽤线选法地址线⼜不够⽤的情况。

采⽤部分译码法存在地址空间重叠的问题。

《管理学》习题第七章 组织结构设计(参考答案)

《管理学》习题第七章 组织结构设计(参考答案)

第七章组织结构设计(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类企业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 )A. 纺织厂B. 医院C. 电视剧制作中心D. 学校2. 命令统一原则是指( )。

A. 每一个人只有一个直属上司B. 权责对等C. 责任不可委任D. 反映组织系统的相互关系3. 适当的充分的授权可以减少上下级之间的接触次数和密度,节省上级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上级管理者可以拥有较大的( )。

A. 控制权B. 管理幅度C. 管理权D. 监督权4. 企业中管理干部的管理幅度,是指他( )。

A. 直接管理的下属数量B. 所管理的部门数量C. 所管理的全部下属数量D. 以上都不对5. 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会使管理费用(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没有任何关系参考答案:1.C; 2.A; 3.B; 4.A;5.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因素中有助于管理幅度扩大的因素有哪些?( )A. 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较高B. 计划制订得详尽周到C. 主管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强D. 下属的工作地点在地理上比较分散E. 工作环境稳定,变化不大2.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 )。

A. 目标导向B. 命令统一C. 人人有事做D. 尽量减轻主要管理者的压力,多设副职E. 权责对等3. 组织设计的任务包括( )。

A. 研究与开发B. 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C. 分析财务构成D. 编制职务说明书E. 确定管理幅度与层次4. 下面关于非正式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A. 多元的,一个正式组织中可能存在多个非正式组织B. 目的性强,成员由于相互吸引而自发地成立C. 无明文规定,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受到组织价值观的软约束D. 非理性的感情因素E. 比较稳定,一旦建立通常会维持一段时间保持不变5. 委员会管理的积极作用主要是( )。

A. 能够避免权力过于分散B. 能够综合各种意见,提供决策正确性C. 便于协调各分支关系,加强合作与交流D. 代表各方利益,维护公平原则E. 决策迅速,效率高参考答案:1.BCE; 2.ABE; 3.BD; 4.ABCE; 5.ABCD;三、判断题1. 职能部门化更适合大型的或多元化经营的公司。

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1.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 D 。

A .输入/输出设备B .外存储器C .输入/输出设备及外存储器D .除了CPU 和内存以外的其他设备2.打印机根据印字方式可以分为 C 和 D 两大类,在 C 类打印机中,只有 A 型打印机能打印汉字,请从下面答案中选择填空。

A .针型打印机B .活字型打印机C .击打式D .非击打式3.一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每帧有1024×1024像素,可以显示256种颜色,问刷新存储器容量至少需要多大解:因为28=256,一个像素存储256色需8位,所以一帧的存储空间至少需要1024×1024×8bit=1MB]4. 一个双面CD -ROM 光盘,每面有100道,每道9个扇区,每个扇区512B ,请求出光盘格式化容量。

解:格式化容量=盘面数×每面道数×每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2×100×9×512=900KB5. 试推导磁盘存储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的公式。

答:磁盘存储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为T a =平均找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一块数据的写入(或读出)时间设磁盘转速为r 转/s ,每个磁道存储的信息量为N 个字节,则平均等待时间为磁盘旋转半圈所用的时间,即1/(2r);设要传送的数据块大小为b 个字节,则有:磁盘旋转一周读出一个磁道的信息,即,每秒钟读出rN 个字节,所以传输b 个字节多用的时间为b/(rN);由此,可得磁盘读写一块信息所需的时间公式为:rNb r T T s a ++=21秒,其中T s 为平均找道时间) 6. 一个双面磁盘,每面有220道,已知磁盘转速r=4000转/分,数据传输率为185000B/S,求磁盘总容量。

解:格式化容量为:因为转速r=4000转/分,所以每秒400/6转数据传输率为185000B/S ,所以磁道容量为185000/(400/6)=2775B双面,每面220道,所以总容量为2×220×2775=1221000B7.某磁盘存储器转速为3000转/分,共有4个记录面,每道记录信息为12288B ,最小磁道直径为230mm ,共有275道,道密度为5道/mm 。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图(参考答案)7.1(1)邻接矩阵中非零元素的个数的一半为无向图的边数;(2)A[i][j]= =0为顶点,I 和j无边,否则j和j有边相通;(3)任一顶点I的度是第I行非0元素的个数。

7.2(1)任一顶点间均有通路,故是强连通;(2)简单路径V4 V3 V1 V2;(3)0 1 ∞ 1∞ 0 1 ∞1 ∞ 0 ∞∞∞ 1 0邻接矩阵邻接表(2)从顶点4开始的DFS序列:V5,V3,V4,V6,V2,V1(3)从顶点4开始的BFS序列:V4,V5,V3,V6,V1,V27.4(1)①adjlisttp g; vtxptr i,j; //全程变量② void dfs(vtxptr x)//从顶点x开始深度优先遍历图g。

在遍历中若发现顶点j,则说明顶点i和j间有路径。

{ visited[x]=1; //置访问标记if (y= =j){ found=1;exit(0);}//有通路,退出else { p=g[x].firstarc;//找x的第一邻接点while (p!=null){ k=p->adjvex;if (!visited[k])dfs(k);p=p->nextarc;//下一邻接点}}③ void connect_DFS (adjlisttp g)//基于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策略,本算法判断一邻接表为存储结构的图g种,是否存在顶点i //到顶点j的路径。

设 1<=i ,j<=n,i<>j.{ visited[1..n]=0;found=0;scanf (&i,&j);dfs (i);if (found) printf (” 顶点”,i,”和顶点”,j,”有路径”);else printf (” 顶点”,i,”和顶点”,j,”无路径”);}// void connect_DFS(2)宽度优先遍历全程变量,调用函数与(1)相同,下面仅写宽度优先遍历部分。

中国石油大学 随机数据处理方法第七章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 随机数据处理方法第七章答案

=
λ
⎡ ⎢⎣
L
+
s

s
+
t
+
L− | 2
s
+
L

t
|⎤ ⎥⎦
=
s
+
L 2

t
λ
+
λ
|
t

s− 2
L
|
当t −s > L时
CY
( s, t )
=
s
+
L 2

t
λ
+
λ
|
t

s− 2
L
|
=
λ(s
+
L 2

t
+
t

s− 2
L)
=
0
当t −s ≤ L时
—3—
第七章 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
CY
( s, t )
=
s
µN (t) = λt, DN (t) = λt, CN (s, t) = λ min(s, t), RN (s, t) = λ min(s, t) + λ 2st 得到 µY (t) = E[Y (t)] = E[ X (t + L) − X (t)] = λ(t + L) − λt = λL 因为 RY (s,t) = E[Y (s)Y (t)] = CY (s,t) + µY (s)µY (t) 对任意 0 ≤ s < t 有
第七章 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
第七章 随机过程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
1.利用抛掷一枚硬币的试验定义一随机过程
X

第七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答: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ARP协议: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RARP: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地址。

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5. 试说明IP 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答: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而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在IP层抽象的互连网上,我们看到的只是IP数据报,路由器根据目的站的IP地址进行选路。

在具体的物理网络的链路层,我们看到的只是 MAC 帧,IP 数据报被封装在 MAC 帧里面。

MAC帧在不同的网络上传送时,其MAC帧的首部是不同的。

这种变化,在上面的IP层上是看不到的。

每个路由器都有IP 地址和硬件地址。

使用IP地址与硬件地址,尽管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的硬件地址体系各不相同,但IP层抽象的互连网却屏蔽了下层这些很复杂的细节,并使我们能够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地址进行通信。

6.(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2)一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台主机?(1)一A类网络和一B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bit的8bit,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2)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3)一个A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

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4)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 地址?(5)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答:(1)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值。

(完整版)高等代数(北大版)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高等代数(北大版)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线性变换1. 判别下面所定义的变换那些是线性的,那些不是:判别下面所定义的变换那些是线性的,那些不是:1) 在线性空间V 中,A αξξ+=,其中∈αV 是一固定的向量;是一固定的向量; 2) 在线性空间V 中,A αξ=其中∈αV 是一固定的向量;是一固定的向量;3) 在P 3中,A),,(),,(233221321x x x x x x x +=; 4) 在P 3中,A ),,2(),,(13221321x x x x x x x x +-=; 5) 在P[x ]中,A )1()(+=x f x f ;6) 在P[x ]中,A ),()(0x f x f =其中0x ∈P 是一固定的数;是一固定的数;7) 把复数域上看作复数域上的线性空间,把复数域上看作复数域上的线性空间,A ξξ=。

8) 在P nn ⨯中,A X=BXC 其中B,C∈P nn ⨯是两个固定的矩阵. 解 1)当0=α时,是;当0≠α时,不是。

不是。

2)当0=α时,是;当0≠α时,不是。

不是。

3)不是.例如当)0,0,1(=α,2=k 时,k A )0,0,2()(=α, A )0,0,4()(=αk ,A ≠)(αkk A()α。

4)是.因取),,(),,,(321321y y y x x x ==βα,有A )(βα+= A ),,(332211y x y x y x +++=),,22(1133222211y x y x y x y x y x ++++--+ =),,2(),,2(1322113221y y y y y x x x x x +-++- = A α+ A β, A =)(αk A ),,(321kx kx kx),,2(),,2(1322113221kx kx kx kx kx kx kx kx kx kx +-=+-==k A )(α, 故A 是P 3上的线性变换。

上的线性变换。

5) 是因任取][)(],[)(x P x g x P x f ∈∈,并令并令 )()()(x g x f x u +=则A ))()((x g x f += A )(x u =)1(+x u =)1()1(+++x g x f =A )(x f + A ))((x g , 再令)()(x kf x v =则A =))((x kf A k x kf x v x v =+=+=)1()1())((A ))((x f , 故A 为][x P 上的线性变换。

毛概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毛概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

毛概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三、强化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党的第几届三中全会(A)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届三中全会C、十七届三中全会D、十八届三中全会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D)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A)。

A、全面深化改革B、全面深化开放C、全面改革开放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4、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D)。

A、实现中国梦B、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实现和完成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B)。

A、基础性作用B、决定性作用C、关键性作用D、核心性作用6、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B)。

A、坚持创新B、坚持发展C、坚持改革D、坚持开放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B)。

A、政治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文化体制改革D、社会体制改革8、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B)。

A、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B、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C、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D、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9、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D)A、基础B、前提C、动力D、目的10、我国的强国之路是(C)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对外开放C、改革开放D、发展高科技11、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D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1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3、.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14.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A、阶级斗争B、发展生产力C、改革D、物质利益原则15.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D)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A)(二)多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改革开放正确的论述是(ABCD)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C、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D、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ABC)A、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B、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要让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3、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CD)A.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B.必须通过不断的改革来解决C.不是对抗性的矛盾D.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4、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题解1.按化学成分分类,将钢分为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三大类。

非合金钢是指冶炼时不特意掺合金元素的(但含有少量合金元素)钢,一般称为碳素钢。

低合金钢的合金含量和性能介于非合金钢和合金钢之间。

建筑工程中钢结构主要用钢为普通或优质碳素结构钢中的低碳钢和普通质量或优质的一般用途低合金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和钢丝,主要应用普通质量的碳素钢筋用钢、普通质量的低合金钢筋钢和优质合金钢筋用钢。

所谓普通、优质和特殊质量是按质量等级分类的钢。

普通质量钢中硫、磷等杂质比优质钢多。

结构钢是按用途分类,以区别其它工具钢、切削钢、耐候钢等专门用途的钢。

非合金钢、低合金钢与合金钢的合金含量界限见GB/T13304-91。

2.建筑用钢的冶炼,主要使用氧气转炉和平炉冶炼。

氧气转炉钢是向氧气转炉中铁水内通入氧气,除去杂质比较彻底,钢质量比较好。

同时熔炼时间短、设备简单,比平炉钢成本低;平炉冶炼的主要是废钢、铁矿石等原料,冶炼时间长,除杂质彻底,钢的化学成分易控制,钢质量好。

尤其适合炼制优质钢和特殊用途专用钢。

由于平炉设备投资大、热效率低,所以钢的成本高。

建筑用钢大部分是氧气转炉钢。

根据冶炼后期加脱氧剂使FeO 还原成Fe 过程中的脱氧程度不同,将钢分成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

沸腾钢是脱氧不充分,气体杂质多,钢的时效敏感性大、钢的质量较差,性能不稳定,但钢的利用率高,成本低。

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脱氧充分,钢质致密,钢性能稳定,质量好,但成本较高。

半镇静钢质量与成本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3.屈服点(s σ)是结构设计时取值的依据,表示钢材在正常工作时承受应力不超过s σ值;屈服点与抗拉强度的比值(/s b σσ)称为屈强比。

它反映钢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安全可靠程度;伸长率(δ)表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钢材在使用中,为避免正常受力时在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发生脆断,要求其塑性良好,即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可以使缺陷处超过s σ时,随着发生塑性变形使应力重分布,而避免钢材提早破坏。

同时,常温下将钢材加工成一定形状,也要求钢材要具有一定塑性。

但伸长率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钢材在使用中发生超过允许的变形值。

4.冲击韧性是指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钢材吸收能量、抵抗破坏的能力。

冲击韧性以冲断试件时单位面积所消耗的功,称为冲击功(值)k a 来表示。

k a 值是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测得冲断试件前后摆锤高1h 和2h (m ),当摆锤重量为()P N ,试件槽口处截面积为A (cm 2),断裂后的k a 值(J/cm 2)按下式计算:k a 12()P h h =-/A 。

冲击韧性受钢的化学组成、晶体组织及含量、冶炼、轧制加工质量影响。

当钢中碳、磷、氮、氧等含量高、晶粒粗大、渗碳体含量高,钢中缺陷和杂质多、以及轧制不均匀、表面不平整、焊接处有热裂纹等情况时,冲击韧性都会降低。

除此之外,在低温条件下,或经时效后的钢材,其冲击韧性都降低。

5.随环境温度降低,钢材的冲击值(k a )亦降低,当达到某一低温时,其k a 值显著降低的现象称为钢材的低温冷脆性。

出现低温冷脆性时的温度(范围),称为脆性临界温度(范围)。

随时间的推移,钢材的机械强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时效。

因时效作用,钢材k a 降低的程度称为钢材的时效敏感性。

承受动荷载的结构,选用钢材时,必须按规范要求测定其k a 值。

处于低温条件下的钢结构要选用脆性临界温度低于环境最低温度的钢材。

若在严寒地区,露天焊接钢结构,受振动荷载作用时,要选用脆性临界温度低和时效敏感性小的钢材。

6.冷弯性能表示钢材在常温下易于加工而不破坏的能力。

其实质反映了钢材内部组织状态、含有内应力及杂质等缺陷的程度。

因此,可以利用冷弯的方法,使焊口处受到不均匀变形,来检查焊接质量。

7.在723℃以下,奥氏体全部分解后,碳素钢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珠光体和渗碳体三种。

铁素体塑性大,但抗拉强度和硬度不高;渗碳体硬度大,强度低,无延展性、脆性大;珠光体抗拉强度大,伸长率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

8.当含碳量等于0.8%时,晶体组织全部由珠光体组成,称共析钢。

珠光体性质决定了碳素钢的性质;当含碳量小于0.8%时,钢的晶体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称为亚共析钢。

随含碳量增加,铁素体减少,珠光体含量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当含碳量大于0.8%时,钢的晶体组织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称为过共析钢。

随含碳量增加,珠光体减少,渗碳体含量增加,钢的硬度增大,塑性和韧性降低。

当碳含量超过1%以后,渗碳体含量增加,使钢的脆性增加较大,碳素钢的强度开始降低。

9.碳素钢中含较多的磷时,Fe3P含量增加,常温下钢的塑性和韧性降低,脆性增大,尤其低温下冷脆性明显增大,降低了可焊性。

磷尚能使钢机械强度和切削加工能力增加。

硫以FeS夹杂物状态存在,使钢熔点降低,在焊接温度下,易产生热裂纹,增加钢的热脆性。

当钢中硫含量增加,显著降低钢的可焊性和热加工性能。

氮使钢强度增加,但降低塑性和韧性,增大钢的时效敏感性,尤其低温时显著降低冲击韧性。

氧多以氧化物状态存在于非金属夹杂物中,使钢机械强度降低,韧性显著降低,并有促进时效和增加热脆性作用。

锰固溶于铁素体中,可提高钢的强度,消除硫、氧引起的热脆性。

当锰含量为1%~2%时,珠光体晶粒细化,强度提高,韧性基本不变。

硅大部分溶于铁素体中,当Si含量小于1%时,可提高钢强度,对塑性和韧性影响不大。

10.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符号(Q)、屈服点值(195、215、235、255和275MPa)、质量等级(按磷、硫含量由多到少排列为A、B、C、D)脱氧程度[沸腾钢(F)、半镇静钢(b)、镇静钢(Z)和特殊镇静钢(TZ),Z和TZ不作标注]来表示。

如Q235―A•F,Q235―C等。

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碳素钢是Q235号钢。

主要是由它的屈服点、韧性、塑性和可焊性等综合性能比较符合建筑用钢的要求。

而Q215号钢塑性过大,强度偏低;Q255号钢强度虽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均不如Q235钢理想。

11.上述四个牌号的钢均为Q235钢,是建筑中应用最多的碳素钢。

其中的性能差别主要表现在质量等级和脱氧程度上。

按磷、硫含量多少来衡量,D和C为优质钢质量最好,其次是B和A。

按脱氧程度衡量TZ 和Z质量最好,其次是b和F。

只有质量等级为D的钢,其脱氧程度有“TZ”。

综合评价上述四个牌号钢的质量和性能优劣的次序是Q235―D>Q235―C> Q235―B•b> Q235―A•F。

Q235―A•F钢,仅适用于承受间接动荷载的静荷载的结构。

一般的焊接钢结构可选Q235―B•b。

重要的焊接结构,受到动荷载作用或处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应选用Q235―C,甚至选用Q235―D。

12.选用碳素结构钢应考虑所受荷载类型、结构的重要性、焊接要求以及环境温度。

对于沸腾钢,在下列条件下应限制其使用。

动荷载焊接钢结构;动荷载非焊接钢结构,但其计算温度低于―20℃时;静荷载或间接动荷载作用,计算温度低于―30℃的焊接钢结构。

13.低合金结构钢之所以被广泛采用,主要是由于它的机械强度高,韧性、塑性、可焊性等综合性能好,而且掺入合金元素对成本增加不大,但对性能改善明显,钢质量稳定,可节省大量钢材。

普通或优质低合金结构钢主要用来轧制型钢、钢板、钢带几棒钢等制品。

用于一般结构工程及建筑中的大跨度、大承载力、高层的钢结构。

优质低合金钢筋钢用来轧制Ⅱ、Ⅲ级钢筋。

14.钢号为15MnV是钢结构用低合金钢中的一个牌号。

碳的平均含量为万分之15,主合金元素为锰,付合金元素为钒,锰的含量为1.0%~1.4%、钒含量为0.01%~0.12%。

为脱氧比较彻底的镇静钢。

45Si2MnTi是热轧钢筋中Ⅳ级钢筋的一种。

其碳的平均含量为0.45%,平均硅含量为2%,即<2.5%,但>1.5%,Mn含量小于1.4%,Ti的含量小于0.13%,为镇静钢。

该钢是优质合金钢筋钢的一种。

15.热轧钢筋按强度等级(屈服强度)分为四个级别。

由Ⅰ级到Ⅳ级,钢筋的机械强度不断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可焊性亦相应降低。

Ⅰ级钢筋是由Q235钢筋钢热轧的光圆钢筋,适合做非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筋。

Ⅱ、Ⅲ级钢筋由普通低合金结构钢轧制。

可用于非预应力也可以用于预应力混凝构件中。

16.在常温下将钢材进行机械加工,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提高其屈服强度的过程称为冷加工强化。

机械加工方法主要是对钢筋进行冷拉和冷拔。

冷轧主要在钢厂进行。

时效处理是将经过冷加工的钢材,在常温下存放15~20天,或者加热到100~200℃,并保持2小时以内,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

常温放置称为自然时效,加热处理称为人工时效。

在建筑工地和混凝土预制厂,经常对比使用要求的强度偏低和塑性偏大的钢筋或低碳盘条钢筋进行冷拉或冷拔并时效处理,以提高屈服强度和利用率,节省钢材。

同时还兼有调直、除锈的作用。

这种加工所用机械比较简单,容易操作,效果明显,所以建筑工程中常采取此法。

17.对热轧钢筋进行冷拉并时效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钢材屈服点和节省钢材。

主要方法是对一般钢筋只控制冷拉率;对预应力钢筋以控制应力为主,控制冷拉率为辅的方法。

对达到规定冷拉率,但没达到控制应力的钢筋级使用。

时效处理的方法往往是对强度低的Ⅰ、Ⅱ级钢筋采取自然时效处理,对强度较高的Ⅲ、Ⅳ级钢筋采取人工时效处理。

18.冷拉并时效处理后的钢筋,其屈服点明显提高(20%~25%),抗拉强度也有所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较大,弹性模量基本恢复。

19.冷拔低碳钢丝是由Q 215或Q 235盘圆钢筋拔制而成。

其抗拉强度可提高40%~60%,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而具有硬钢的性质。

拔制次数愈多,性能变化愈大。

主要用作中、小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

碳素钢丝、刻痕钢丝和钢绞线是将优质碳素钢经冷拔或再经回火、冷轧或者绞捻等加工而制成。

具有强度高、柔性好、无接头、质量稳定,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

主要用于桥梁、电杆、轨枕、吊车梁的预应力钢筋。

钢绞线适用于大承载力的后张法预应力重型或大跨结构中。

热处理钢筋是将热轧的螺纹钢筋经淬火和高温回火等调质处理而成。

其特点是塑性降低不大,但强度提高很多,质量稳定,综合性能理想。

适用于预应力钢筋构件。

20.0.2σ——表示硬钢(高碳钢)的条件屈服点,即规定将硬钢拉伸至塑性变形达到原长的0.2%时的应力值,作为设计取值的依据。

510δδ、——为钢筋原长(0L )与原直径(d 0)之比(0L / d 0)分别为5倍和10倍时的伸长率。

100δ表示标距为100mm 钢丝的伸长率。

k α—冲击值(功)。

表示钢材的冲击韧性。

k ∂是在冲击试验机上将标准刚件冲断时单位面积上所消耗的功(J/cm 2)。

21.解:(1)确定钢筋级别1)计算出屈服点、抗拉强度及伸长率为:'322/42.410/375/N s P A N mm σπγ==⨯=''2367/s N mm σ=;A -公称截面积为113.1'3226210/3.146549/b N mm σ=⨯⨯=''2545/b N mm σ= '105071.160100%18.5%60l l l δ--=⨯== ''519.2%δ=2)与GB149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对照: 's σ和''s σ均2335/N mm >'b σ和''b σ均2510/N mm >'5δ和''5δ均16%>则得出结论为;该钢筋为Ⅱ级钢筋(2)评价该钢筋该钢筋的屈强比(/s b σσ)为;(375+367)÷2/(549+545)÷2=0.68 该Ⅱ级钢筋/s b σσ在0.6~0.75范围内,表明其利用率较高,使用中安全可靠程度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