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第七章 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章节练习第七章绩效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工作不属于绩效反馈面谈准备阶段的工作的是()。

[单选题] *A、全面收集资料B、准备面谈提纲C、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D、协商解决办法(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绩效反馈面谈准备阶段的工作。

选项 D 属于面谈实施阶段的工作。

2、关于绩效反馈面谈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绩效反馈面谈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提供沟通的平台,使考核公开化B、绩效反馈面谈的重点是对员工突出绩效的赞扬(正确答案)C、绩效反馈面谈中应鼓励员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D、绩效反馈面谈中应避免对立和冲突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绩效反馈面谈。

绩效反馈面谈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反馈面谈的最终目的是改进绩效,因此分析不良绩效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才是面谈的核心。

3、绩效改进方法中的六西格玛管理关注的是()。

[单选题] *A、组织的管理理念B、灵活多变C、组织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D、组织业务流程的误差率(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绩效改进方法。

六西格玛管理关注组织业务流程的误差率。

4、()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制定、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组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从而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单选题] *A、卓越绩效标准B、ISO质量管理体系(正确答案)C、六西格玛管理D、标杆赶超答案解析:本题考查 ISO 质量管理体系。

ISO 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制定、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组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从而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5、关于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明确区分高绩效员工和低绩效员工B、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把工作标准和组织目标联系起来确定绩效的好坏C、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D、敏感性和实用性不是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特征(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效绩效管理的特征。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物理第七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物理第七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物理第七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A. 质量B. 速度C. 力D. 时间2. 一个物体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它的速度?()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颜色C. 路面的粗糙程度D. 物体的形状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机械运动?()A. 水沸腾B. 花开花谢C. 风吹树叶摆动D. 铁生锈4.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下列哪个单位是速度的单位?()A. 米(m)B. 秒(s)C. 米/秒(m/s)D. 牛顿(N)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物理量会随时间均匀增大?()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动能6.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加速度D. 位移7.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B. 速度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短C.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速度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8.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它的运动状态?()A. 地面的摩擦力B. 物体的质量C. 空气阻力D. 物体的速度9. 下列哪种现象可以用惯性来解释?()A. 汽车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B. 汽车转弯时,乘客向外侧倾倒C. 汽车启动时,乘客向后仰D. 汽车行驶时,乘客感到颠簸10.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表示物体运动方向和大小的?()A. 速度B. 力C. 加速度D. 位移二、判断题:1. 物体的速度越大,它通过的路程就越长。

()2.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

()3.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4.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5.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6. 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与物体运动的路程相等。

()7.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它表示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

财务管理第六版练习题答案人大版-练习题答案(第七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财务管理第六版练习题答案人大版-练习题答案(第七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七章练习题答案:1.解:留存收益市场价值=400500800250=⨯(万元) 长期资金=200+600+800+400=2000(万元)(1)长期借款成本=5%×(1-25%)=3.75%比重=2001200010= (2)债券成本=5008%(125%) 5.21%600(14%)⨯⨯-=⨯- 比重=6003200010= (3)普通股成本=50010%(16%)6%12.97%800(15%)⨯⨯++=⨯- 比重=8004200010= (4)留存收益成本=25010%(16%)6%12.63%400⨯⨯++= 比重=4002200010= (5)综合资金成本=3.75%×110+5.21%×310+12.97%×410+12.63%×210=9.65%2. 解:(1)2009年变动经营成本=1800×50%=900(万元)2009年息税前利润EBIT 2009=1800-900-300=600(万元)2009/600450/450 1.67/18001500/1500EBIT EBIT DOL S S ∆===∆(-)(-) 2009200920102009200920091800(150%) 1.51800(150%)300S C DOL S C F -⨯-===--⨯-- (2)2008200920082008450 1.8450200EBIT DFL EBIT I ===-- 2010/22.5% 1.5/15%EPS EPS DFL EBIT EBIT ∆===∆ (3)200920092009 1.67 1.8 3.006DTL DOL DFL =⨯=⨯=201020102010 1.5 1.5 2.25DTL DOL DFL =⨯=⨯=3.解:(1)设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为EBIT 0,那么220110)1)((EBIT )1)((EBIT N T I N T I --=-- 00(EBIT 40012%)(125%)(EBIT 40012%30014%)(125%)9060-⨯--⨯-⨯-=EBIT 0=174(万元)(2)如果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50万元,应当选择第一个方案,即发行股票方案。

07第七章练习题

07第七章练习题

第七章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2.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的宣言》的宣言,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

A.针锋相对、寸土必争B.和平、民主、团结C.和平、民主、团结、统一D.向北发展、向南防御3.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4.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了( )。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的战略方针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的战略方针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的战略方针5.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是在( )A1946年2月B1946年3月C1946年6月D1947年10月6.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 )。

A.1946年6月B.1947年2月C.1947年6月D.1948年2月7.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是在( )。

A.1947年3月B.1947年4月C.1947年6月D.1947年7月8.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B.《中国土地法大纲》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9.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A以工人运动为发端 B以农民运动为发端C以学生运动为发端 D以城镇贫民运动为发端10.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报告是( )A.《论联合政府》B.《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C.《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1.“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C“反饥饿反内战”D“反饥饿反内哉反迫害”12.第二条战线正式形成在(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着落(zhuó luò)B. 惩罚(chéng fá)C. 标识(biāo zhì)D. 粗糙(cū cāo)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错。

B. 这部电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C. 老师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

D. 这个问题很简单,大家都能答得出来。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校园。

B. 老师要求我们认真完成作业,不要马虎。

C.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D. 他虽然学习成绩好,但是工作态度不端正。

4. 下列诗句中,作者表达了对朋友深厚情谊的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下列文章中,属于寓言故事的一项是()A. 《背影》B. 《皇帝的新装》C. 《猎人海力布》D. 《卖火柴的小女孩》6.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首散文诗。

C.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首散文诗。

D. 《观沧海》是唐代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饥餐渴饮:饿了就吃,渴了就喝。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B. 气息奄奄:呼吸微弱,快要断气。

形容人生命垂危。

C.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D. 求贤若渴:形容对人才的迫切渴望。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今天怎么没来上课?”老师问。

B. 他有许多特长:唱歌、跳舞、画画、弹钢琴。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基础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基础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基础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是:()A. 快速、迅速B. 欢乐、愉快C. 优秀、良好D. 研究、探讨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 他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这场大雨突如其来,让人措手不及。

C. 老师耐心地讲解,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

D.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让人感到十分焦虑。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显得十分英俊。

B. 老师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是一种美德。

D. 这部电影非常感人,许多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下列诗句中,出自《观书有感》的是:()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是:()A.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说。

B. 《三国演义》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故事。

C.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D. 《红楼梦》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地闪烁着。

B.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C. 鲜花在阳光下绽放,仿佛在微笑。

D. 月亮悄悄升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7. 下列词语中,读音相同的是:()A. 模型、模型B. 悄然、消散C. 咄咄逼人、谍谍不休D. 沮丧、植物网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A. 他学习成绩优异,是班级的佼佼者。

B. 红旗飘飘,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C. 这座城市繁华昌盛,吸引了无数游客。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披上了绿装。

9.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反义词的是:()A. 高兴、悲伤B. 勇敢、怯懦C. 美丽、丑陋D. 善良、邪恶10.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

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七章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习题及答案天气很热,伯特渴了。

以下是他对一瓶水的评论:第一瓶评价7美元第二瓶评价5美元第三瓶评价3美元第四瓶评价1美元a、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到机器人的需求表。

画出他对瓶装水的需求曲线。

b、如果一瓶水的价格是4美元,BOT会买多少瓶?BOT从购买中获得了多少消费者剩余?用你的图表来说明机器人的消费者剩余。

c、如果价格降至2美元,需求将如何变化?BOT的消费者剩余如何变化?用图形来说明这些变化。

2、艾尼(ernie)有一台抽水机。

由于抽大量的水比抽少量的水困难,随着抽的水越来越多,生产一瓶水的成本增加。

下面是他生产每瓶水的成本:第一瓶水的价格是1美元,第二瓶水的价格是3美元,第三瓶水的价格是5美元,第四瓶水的价格是7美元a.从这种信息中得出艾尼的供给表。

画出他的瓶装水的供给曲线。

b.如果一瓶水的价格是4美元,艾尼生产并销售多少瓶水?艾尼从这种销售中得到多少生产者剩余?用你的图说明艾尼的生产者剩余。

c.如果价格上升为6美元,供给量会有什么变化?艾尼的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化?用你的图说明这些变化。

3、考虑一个有问题的BOT 3的市场,买方和4的Ernie作为卖方。

a.用艾尼的供给表和博特的需求表找出价格为2美元、4美元和6美元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这些价格中哪一种能使供求均衡?b、在这种均衡中,什么是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c、如果埃尼集团生产的水更少,而BOT公司消耗的水更少,那么总盈余会发生什么变化?d、如果埃尼多生产一瓶水,而博特又多消耗一瓶水,那么总剩余量会怎样?4、有四位消费者愿意为理发支付下列价格:菲力:7美元欧普拉:2美元萨莉:8美元格雷多:5美元有四家理发店,其成本如下:a:$3B:$6C:$4D:$2每家店只能为一个人理发。

a、我应该剪多少次头发?哪家店应该理发?哪个消费者应该理发?最大可能的总盈余是多少?b.假定a、c和d三家店理发,菲力、欧普拉和格雷多可以理发。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D)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B)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 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 内外互补、互惠互利C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D 与国际市场接轨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A 改革、开放、党的领导B 政府、市场、社会C 改革、发展、稳定D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A 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B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D 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选题1.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2.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12.()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A.《刑法》 B.《国家安全法》C.《宪法》D.《国防法》13.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A.条文B.规范C.原则D.精神14.法律权威是指法的()。

A.强制性B.不可违抗性C.神圣性D.国家政治性15.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A.法治意识B.法治观念C.法治理念D.法治精神16.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财产关系B.财产关系与债权关系C.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D.财产关系与人格关系1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

A.补充B.修改C.废止D.认可18.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A.依法治国B.公平正义C.执法为民D.党的领导19.对依法治国首次做出完整的内涵表述是()。

A.邓小平在党十一届三中全会B.江泽民在党十五大C.江泽民在党十五届三中全会D.胡锦涛在党十七大 20.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A.《宪法》 B.《行政处罚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D.《刑法》21.()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22.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机关是()。

A.公安部门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国家行政机关23.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是的机关是()。

A.公安部门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国家行政机关24.()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A.社会主义自由平等B.社会主义公平C.社会主义民主D.社会主义正义25.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

A.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B.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C.科技安全和生态安全D.文化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26.社会公共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等。

A.社会治安B.反恐怖主义C.能源安全D.信息安全27.下列有关法律知识的观点错误的是()。

A.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B.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C.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D.只要了解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就能领会法律精神28.下列有关法律权威的观点错误的是()。

A.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B.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C.只有依赖外在强制力,才能形成正真的法律权威D.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29.执法公正的要求不包括()。

A.坚持合法合理原则B.坚持法律充分反映当事人意志的原则C.坚持及时高效原则D.坚持程序公正原则30.下列有关法律的观点错误的是()。

A.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B.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C.法律产生于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D.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二.多项选择题1.法律的历史类型有()。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 D.社会主义法律2.下列有关法律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的总称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3.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以下环节()。

A.法律案的提出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表决D.法律的公布4.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

A.国家检察机关B.公安机关C.国家审判机关D.纪检部门5.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

A.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B.深化司法体制改革C.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D.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6.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的阐述正确的有()。

A.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C.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D.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7.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

A.无约束地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B.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C.权利义务相对等的观念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8.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B.内容上的对应关系C.总量上的等值关系D.功能上的互补关系9.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

A.经济安全B.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D.生态安全10.我国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有()。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D.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11.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有()。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理12.培育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有()。

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D.维护法律权威13.对大学生来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至少应做到()。

A.努力树立法律信仰B.掌握法律方法C.积极宣传法律知识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4.下列法律法规属于行政法的有()。

A.《宪法》B.《物权法》C.《公务员法》D《高等教育法》15.下列法律法规属于社会法的有()。

A.《劳动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工会法》16.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括()。

A.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B.自由平等观念C.公平正义观念D.权利义务观念17.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具体而言包括()。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B.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理念C.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社会氛围D.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完善司法机关内部制约与监督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8.法律上的证据具有以下特征()。

A.主观性B.客观性C.合法性D.关联性19.下列有关法律与自由的观点正确的有()。

A.任何人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都必须尊重他人的自由B.自由等于为所欲为C.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的规范,意味着对人们的自由的限制与取消D.一切进步的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20.下列有关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观点正确的有()。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B.法律通过规定义务,使人们承受某种约束或负担C.每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法定界限D.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不等值的三.是非判断题1.我国制定和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贯穿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始终。

()2.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关系,并由这些法律关系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5.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6.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

()7.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8.法律遵守是指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

()9.“法治”与“法制”,从内涵上讲,没有区别。

()10.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1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12.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

()13.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14.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是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的。

()16.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义务就是指不作为义务。

()17.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18.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

()19.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就是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

()20.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育法律思维方式的重点与关键。

()第七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CABD 11-15:ABDBC 21-25:ABCCB 6-10:BCDBC 16-20:CDABD 26-30:ADCBB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CD4.AC5.ABCD6.ABCD7.BD8.ACD9.ABCD 10.ABCD11.ABCD 12.ABC 13.ACD 14.CD 15.ABD16:ABCD 17.ABC 18.BCD 19.AD 20.ABC三.是非判断题1-5:T F T F T 6-10:T T F F T11-15:T T T T F 16-20:F T T F F8“”“”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