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赏析教案

合集下载

精读与跳读:名著《西游记》赏析教案

精读与跳读:名著《西游记》赏析教案

精读与跳读:名著《西游记》赏析教案精读与跳读:名著《西游记》赏析教案教学⽬标1. 了解并学会使⽤精读和跳读的⽅法来赏析名著。

2. 学会全⾯、规范地赏析名著⼈物。

3. 通过名著学习,树⽴正确的成功观。

教学重点1. 学会使⽤精读和跳读的⽅法来赏析名著。

2. 能够客观全⾯的赏析名著⼈物。

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过程⼀.⼀.播放电视剧《西游记》⽚头曲,营造氛围,发放批阅好的预习单,等待上课。

⼆.⼆.询问学⽣两个⼩问题:1说说读名著有什么好处?说说读名著有什么好处?(知识⾯,写作能⼒,个⼈⽓质) 2 读名著有什么困难吗?读名著有什么困难吗?(难,长,忙)三.三.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名著的精读和跳读。

四.四.请同学们看语⽂书本p133-134,⽤⽂中的话回答:1什么是精读?什么是跳读?2为什么要精读和跳读?五.五.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本p132-133,⽤⽂中的话抢答:《西游记》讲述了⼀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个什么主题?六.六.请同学们⾃主思考,继续抢答:唐僧的⼏个徒弟⾥⾯,谁的经历最符合这个主题?七.七.引出本课探讨对象——孙悟空孙悟空。

⼋.⼋.让同学们精读名著《西游记》前七回,思考:(预习单⾥已布置)孙悟空在实现梦想(前七回)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事情?各有什么结果?九.九.对预习单⾥的表格完成情况进⾏呈现::(简要点评作业态度和情况)地点事 件结 果花果⼭成功闯⼊⽔帘洞被猴群拜为“美猴王”灵台⽅⼨⼭求师⼆⼗年,学得本领因卖弄本事被菩提祖师逐出师门东海龙宫去龙宫抢得⾦箍棒被龙王告上天庭幽冥界改⽣死簿被地藏王菩萨告上天庭天庭封弼马温弼马温(养马很肥)半个⽉后嫌官⼩,打出南天门花果⼭⾃封齐天⼤圣打败前来镇压的天兵天将天庭被封齐天⼤圣得齐天⼤圣府(安静司、宁神司)四处闲游交友天庭被封齐天⼤圣得齐天⼤圣府(安静司、宁神司)四处闲游交友因未被邀请⽽扰乱蟠桃盛宴天庭掌管蟠桃园(定期查看)花果⼭带队与讨伐天兵抗争队伍被打散,⾃⼰被擒拿天庭受刑不死,困⼊⼋卦炉逃脱,打到凌霄殿,要⽟皇让位给他赌输,被囚困五⾏⼭五百年天庭与如来赌赛赌输,被囚困⼗.表述:前七回⾥,孙悟空从⼀个⽆名⽯猴成为了齐天⼤圣,⼜从齐天⼤圣沦为被囚⽯猴,经历很丰富,优缺点也很鲜⼗.表述:明。

文学名著导读与赏析 - 教案

文学名著导读与赏析 - 教案

文学名著导读与赏析教案一、引言1.1文学名著的重要性1.1.1文学名著是文化的精髓,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1.1.2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1.1.3文学名著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1.1.4文学名著是语言学习的宝库,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1.2教学目的1.2.1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1.2.2使学生掌握文学名著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1.2.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4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传承优秀文化。

1.3教学方法1.3.1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实践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1.3.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影、音频等,增强教学效果。

1.3.3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4组织文学名著读书会,分享阅读心得,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二、知识点讲解2.1文学名著的定义与分类2.1.1文学名著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2.1.2文学名著可以分为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四大类。

2.1.3每一类文学名著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

2.1.4文学名著的选择要考虑作品的艺术价值、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2.2文学名著的阅读方法2.2.1阅读文学名著要注重整体感知,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2.2注意作品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艺术特色。

2.2.3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2.4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

2.3文学名著的鉴赏技巧2.3.1鉴赏文学名著要注重作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

2.3.2从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3.3比较不同作品的风格和技巧,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

2.3.4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审美趣味,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3.1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3.1.1选取《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品进行导读。

文学鉴赏教案 名著阅读与分析

文学鉴赏教案 名著阅读与分析

文学鉴赏教案名著阅读与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能够:1.了解名著对文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2.学习分析名著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名著对文学和社会的影响分析;2.名著鉴赏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1.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和思考。

2.名著对文学和社会的影响分析(2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板书呈现一些经典名著,简要介绍每部作品的背景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名著在文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讨论。

3.名著鉴赏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名著鉴赏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对人物、情节、主题等进行分析和解读。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分析一部名著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具体步骤和操作。

4.名著阅读与分析实践(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名著阅读与分析的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选取一部经典名著进行深度阅读,并在小组内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师全程指导和辅导,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5.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名著对文学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索名著的兴趣。

四、教学资源与评价方法教学资源:投影仪、板书、经典名著;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并通过小组讨论中的提问和回答,以及课堂小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价。

五、板书设计名著阅读与分析- 名著对文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名著鉴赏与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六、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可以安排以下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名著专题报告,包括作品介绍、分析人物与情节,以及个人观点等;2.开设名著阅读俱乐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名著分享与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3.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鼓励他们模仿名著的风格和主题,创作自己的作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名著的介绍和分析,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思维的培养。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第一章:《红楼梦》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2. 把握《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领悟《红楼梦》中的经典语句和深刻寓意。

二、教学内容1. 简介《红楼梦》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梳理《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

4. 赏析《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和深刻寓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赏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红楼梦》。

2.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梳理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回顾《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4. 赏析经典片段:选取《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楼梦》的作者、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红楼梦》中的经典语句和深刻寓意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个人观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章:《西游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 把握《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领悟《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寓意。

二、教学内容1. 简介《西游记》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梳理《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

4. 赏析《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深刻寓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赏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西游记》。

2.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名著赏析之_阅读交流优秀教案_

名著赏析之_阅读交流优秀教案_

名著赏析之阅读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人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第九册百花园六“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分析本单元中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体会写法的好处;2、通过《淘气包埃米尔》《五三班的坏小子》两本书的阅读,学会赏析名家笔下的人物,学习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3、能主动交流读名著的情况,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明白;能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及时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应对;4、激发读书的兴趣,培养爱读书和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赏析名著的精彩人物,懂得怎样通过阅读对人物的刻画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师生共同阅读《淘气包埃米尔》《五三班的坏小子》,注意文段中对人物的刻画相关句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忆本单元学习的中外名著,谈自己喜欢的人物,作者是怎样将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2、我们就以“名家笔下的精彩人物”为话题,开展一次阅读赏析会吧。

3、由近期阅读的《淘气包埃米尔》《五三班的坏小子》引入,进一步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体会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这两部作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回顾作品1、这两本书哪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能用一句话说说?(生交流)2、从《淘气包埃米尔》《五三班的坏小子》两本书里整理出十道题,引导帮助学生回顾两部作品的主要内容。

(同桌交流,比比赛赛,看谁解决的问题最多?)3、出示PPT(生制作好的读书卡),引导学生从多方面阅读。

(人物简介、人物外貌、人物品质……)三:走进作品1、多媒体出示两部作品中的众多人物形象的相关图片,认识文中人物;2、由图过渡到文段(一段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文段),猜文段描写的人物是谁?(生默读,思考后回答);3、师小结:短短几句话让我们认识了“袁小珠”这个人,看来外貌描写很传神,在两部作品众多的人物形象里,你最喜欢谁呢?(生找,画,读,思考,想象)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读出了什么?4、进一步交流,喜欢这个人物除了外貌,还喜欢他的什么?从而过渡到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名著阅读教案

名著阅读教案

名著阅读教案名著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名著,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和作者的思想意图。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红楼梦》三、教学过程:1.导入:分析名著的重要性和影响。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它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塑造人们的人格。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类的智慧,获得自己思考的能力。

因此,名著阅读是很有意义的。

2.导入: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内容。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通过对贾府的兴衰历程和众多人物的命运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并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世间的真理。

3.阅读:根据教学进度,布置阅读任务。

根据教学进度,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

可以分为多个单元进行阅读,每个单元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作品,如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背景的描绘等。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

5.写作: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在阅读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文学表达能力。

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人物分析、故事情节的总结等。

在写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思考和表达。

6.评价: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采用打分、评语等形式,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四、教学辅助:1.课堂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笔、教案等。

2.教学材料:《红楼梦》的简化版阅读材料、学生笔记本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对《红楼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意义等进行深入分析。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

名著阅读欣赏教案第一章:名著阅读的重要性1.1 理解名著的定义与价值1.2 探讨名著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3 分析名著对文化传承的贡献第二章:名著阅读的技巧2.1 掌握名著的基本情节与结构2.2 学习名著中的主题与寓意2.3 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与习惯第三章:中国古典名著欣赏3.1 《红楼梦》曹雪芹3.1.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3.1.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3.1.3 探讨作品中的社会现象与思想内涵3.2 《西游记》吴承恩3.2.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3.2.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3.2.3 探讨作品中的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念第四章:外国文学名著欣赏4.1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4.1.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4.1.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4.1.3 探讨作品中的婚姻观与女性地位4.2 《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4.2.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4.2.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4.2.3 探讨作品中的社会不公与人性关怀第五章:现代文学名著欣赏5.1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5.1.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5.1.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5.1.3 探讨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与家族命运5.2 《局外人》阿尔贝·加缪5.2.1 了解作者背景与创作背景5.2.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与关系5.2.3 探讨作品中的存在主义与人生哲学第六章:名著阅读的实践与分享6.1 组织名著阅读小组讨论6.2 分享名著阅读的心得体会6.3 开展名著主题的活动与创作第七章:名著改编与影视欣赏7.1 了解名著改编的背景与原因7.2 分析影视作品中的名著改编7.3 欣赏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第八章:名著阅读与其他学科的结合8.1 文学与历史的结合8.2 文学与哲学的结合8.3 文学与艺术的结合第九章:名著阅读在教育中的应用9.1 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9.2 设计名著阅读的教案与活动9.3 评估学生名著阅读的效果第十章:名著阅读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影响10.2 跨文化名著阅读的兴起10.3 个性化与定制化的名著阅读服务第十一章:名著阅读的心理策略11.1 理解阅读心理与认知过程11.2 掌握提升阅读理解力的技巧11.3 探索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第十二章:名著阅读与批判性思维12.1 发展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12.2 分析名著中的批判性元素12.3 实践批判性阅读的步骤与技巧第十三章:名著阅读与创意写作13.1 学习名著中的写作技巧13.2 探索名著对创意写作的启发13.3 实践以名著为基础的创意写作第十四章:名著阅读与文化交流14.1 理解名著中的文化背景14.2 探讨名著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播与影响14.3 促进名著阅读的国际交流与理解第十五章:名著阅读的资源与工具15.1 检索与利用图书馆资源15.2 探索网络平台与数字工具15.3 推荐名著阅读的辅助材料与参考书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门名为“名著阅读欣赏教案”的教学计划,内容涵盖了从名著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技巧到具体的中国古典名著、外国文学名著和现代文学名著的欣赏,还包括了名著阅读的实践与分享、改编与影视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在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名著赏析——《小兵张嘎》情节分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名著赏析——《小兵张嘎》情节分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名著赏析——《小兵张嘎》情节分析一、引言《小兵张嘎》是中国作家洪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学阶段的经典读本之一。

它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受学生喜爱。

本教案将重点围绕《小兵张嘎》的情节展开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主体部分1. 主要情节梗概(段落标题)《小兵张嘎》以小说主人公张嘎参军入伍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描写他在部队中的成长经历和与同伴、长官们的相处关系,展现了团结协作、勤劳善良的品质。

(正文内容)故事开篇,张嘎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他乐观向上,积极参军入伍的决心震撼了家里的每个人。

张嘎步入军营后,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在军事训练和日常生活中共同成长。

同时,张嘎也结识了一位善良、慈祥的军长,军长不仅是他的上级领导,更是他的良师益友。

张嘎在军营中不断进步,克服困难,展现了无畏和不屈的勇气,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小兵。

2. 情节分析(段落标题)2.1 军事训练情节(正文内容)《小兵张嘎》的情节紧凑、生动有趣。

故事中,张嘎遇到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军事训练,如攀登陡峭的高山、穿越茫茫草地等。

这些情节展示了张嘎的毅力和勇气,也向学生展示了通过训练和努力可以克服困难的信念。

2.2 同伴合作情节(正文内容)在军队中,张嘎遇到了一群善良友好的伙伴们。

他们相互扶持、一起学习、一起训练,共同进步。

这些情节鼓励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合作共事的重要性,向他们传递了团结友爱的力量。

2.3 和军长的情节(正文内容)张嘎与军长之间的情节是整个故事的核心部分。

军长是一个善良、严厉但又公正的人物形象,他帮助和引导着张嘎的成长。

张嘎在军长身上学到了很多教育他成长所需要的品质,如坚持、责任感、正义感等。

这些情节突出了导师教育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情节分析的意义(段落标题)3.1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正文内容)通过深入分析《小兵张嘎》的情节,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事件的发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激情导入揭题。
1、课前导入:播放《爱的奉献》。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3、一个意大利的作家写了一本书叫《爱的教育》,我看了以后,感触很深,我把它推荐给大家看,你们想看吗
二、阅读的方法指导
过渡:首先进入第一关:介绍我的书。
1、同学们,拿出你的书,请你说说《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译者是谁你的书是什么版本的哪年出版的2、小结:拿到一本课外读物,首先我们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如果是外国名着,我们还要了解翻译者是谁,这是我们读书的第一步骤。
安利柯的身边有着一群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同学。班长代洛西是个热忱的孩子,当他得知克洛西的父亲是服刑回来的人时,为了不伤同学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秘密。当面对克洛西的父亲的时候,代洛西真挚的话使这个曾经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间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安利柯最敬佩的同学是卡隆,这个火车司机的儿子具有高尚的心灵,面对被欺负的弱小者他常常会挺身相助。绅士的儿子诺比斯和卖炭人的儿子贝谛为一点儿小事吵架,在开明的家长的教育引导下,两个孩子反而成了亲密的同桌。同学克洛西的父亲因过失杀人入狱,克洛西的母亲靠沿街卖菜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论怎样困苦,母亲都要让克洛西去上学。朱利亚为了帮助父亲抄写公文而累坏了身体,面对父亲的责怪和家人的不理解,朱利亚忍受了下来,并坚持帮助父亲抄写公文。当父亲终于明白儿子为何身体每况愈下,学习成绩直线滑坡时,父子俩痛哭着抱在了一起。波莱科西以加倍的用功和非凡的孝心,得到了一枚奖章,他的这份荣誉令父亲幡然悔悟,从此改过自新,成为一名勤奋的好铁匠。
课件出示内容提要:
【 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刚刚上三年级的学生,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学习勤奋努力,待人诚挚友善。安利柯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家里的条件也算是小康,他的父母亲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导安利柯要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人。有一次母亲带着安利柯去帮助一对贫穷母子,没想到他们正是安利柯的同学克洛西和他的母亲。
老师结合这个谈话,课件出示一个句式:父亲为叙利奥的不用功而( )。
教师相机板书:焦急、伤心、痛心、失望、绝望。
四、剖析主要矛盾,解读父子情结
师:这篇文章贯穿着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父子因误解而产生的矛盾,现在我们来解读这个难解的情结。先请大家说说这个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师生交流,板书归纳:父子的矛盾的根源来自于父亲的“望子成龙”,也来自于叙利奥的“持家心切”,叙利奥偷偷地去帮助父亲,帮他抄写签条,却换来了父亲的责骂。面对这个矛盾,我们不妨来说几个“假如”。你可以先对叙利奥来几个假设,假如怎么样,矛盾就不会发生了。
第五周
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课前利用学到的勾画、批注和写体会的方法自主阅读故事,在课堂上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阅读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难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阅读故事,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1、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故事,在书上勾画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在句旁作上批注。
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回答,教师帮助归纳:
小学生叙利奥长达四个月默默忍受父亲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邮签挣钱养家。
三、探究故事情节,读厚人物形象
师:看了一本书,你会了解到书中很多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你可以储存在脑子里,作为自己的知识财富。但有时候,遇到刨根问底的人,你也要学会耐心地给他讲解,把事情讲得清楚一些。
师:让我们早日捧读《爱的教育》,沐浴爱的阳光,经受爱的洗礼,跟《爱的教育》结成良师诤友,用广博的爱去面对你身边的每一个好人。到那时候,你会真切地感到,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多么美好。
教学反思
在这节引导课中引导学生品读故事时,抓住能反映人物性格的重点语句进行体会,学会读书方法。
教学内容
《爱的教育》
教学
时间
安利柯的老校长是一位和蔼的老人,他的儿子当志愿兵不幸牺牲后,校长常常带领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教导孩子们要爱国。
毕业时,安利柯和他的同学们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老师和校长,心中充满了无限敬佩与感激之情。父亲也特意带安利柯乘火车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小学老师,给他上了一堂“尊敬师长”的好课。】
重点难点
重点:以《小抄写员》作例子,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难点:合理把握《小抄写员》的教学适度,长文短教,突出目的性。




一、导课引入主题,引导静读文章
1、谈话渲染:
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是爱,使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爱贯穿于每个人的生命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亲自去感受书中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
3、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亚米契斯。
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教学内容
《爱的教育》
教学
时间
第八周
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课前利用学到的勾画、批注和写体会的方法自主阅读故事,在课堂上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阅读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难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阅读故事,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1、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故事,在书上勾画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在句旁作上批注。
2、能说说叙利奥这个人吗
师:我们可以说一个词,一句短句。每个人的发言要简短,最好是片言只语,把机会让给更多的人。
引导理解:可爱,聪明,懂事,成绩优秀,有责任感,能为家人分忧,甘愿忍受家人的误解。
3、下面我们谈谈叙利奥的父亲吧。
很辛苦,很操劳,年纪大了,在铁路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对子女要求严格,也很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叙利奥,宁可自己辛苦,也不愿占用儿子的一个钟头,为叙利奥的不用功而焦急、伤心、痛心、失望、冷漠、绝望。
教学内容
《爱的教育》引领课
教学
时间
第三周
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激发阅读的欲望。
难点:乐于阅读



2、把你认为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或者抄写在笔记本上。
二、谈谈人物性格
1、说说每个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2、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在读故事中你认为哪些词句优美,为什么
三、请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读《爱的教育》的十一月。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谈得有声有色。
2、把你认为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或者抄写在笔记本上。
二、谈谈人物性格
1、说说每个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2、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在读故事中你认为哪些词句优美,为什么
三、请孩子们利用规定的读书时间或者课余时间继续读《爱的教育》的十月。
教学反思
孩子们对阅读课外书有了一定的兴趣,多数同学都会利用早自习和课后阅读,这样的习惯很好,希望能坚持。
本节课我们先来阅读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佛罗伦萨小抄写员》。请大家拿出手中的资料,静静地阅读一遍,不要出声,把心读进字里行间,相信你一定会有所得。
学生自习课文,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二、理清课文大意,搭建故事框架
师:读完了课文,你可以掩卷沉思:这篇文章主要写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同桌之间可以说一说。
引导学生阅读,师:这就是书的主要内容,你觉得这些故事蕴含了哪些爱的教育内容
引导归纳:爱祖国,爱老师,爱学校,爱同学,爱老人,爱兄弟姐妹。
师:【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假如父亲多关心一点孩子,晚上起来看看,误会就不会发生了。
师:有这么多的假如,可以消除父子之间的误会,可是为什么这些假如都没有发生呢(体会家庭的清苦,孩子帮助家人的决心。)
师:这么多的假如都没有发生,生活就是这样爱跟人们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这样的误会一直延续了整整四个月,仅仅是一个偶然的失手,真相才大白于家人。所以说“好事多磨”,所以说“无巧不成书”,所以说“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经历了坎坎坷坷,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患难与共”;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才明白什么叫“风雨同舟”;经历了分分合合,我们才读懂什么叫“相濡以沫”。
教学内容
《爱的教育》
教学
时间
第七周
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
课前利用学到的勾画、批注和写体会的方法自主阅读故事,在课堂上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阅读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难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阅读故事,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1、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故事,在书上勾画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在句旁作上批注。
五、聚集人物,提练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