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民俗风情

合集下载

布依族民俗风情课件

布依族民俗风情课件
庆祝。
传统与现代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布依 族节日饮食也逐渐融入 了一些现代元素,如蛋
糕、糖果等。
布依族的待客饮食
01
02
03
04
热情好客
布依族人民热情好客,对待客 人会准备丰盛的食物。
特色菜肴
待客时,布依族会制作一些特 色菜肴,如“鱼包韭菜”、“
狗肉火锅”等。
酒水款待
布依族在待客时,会为客人准 备酒水,以示敬意。
布依戏
布依戏是布依族的传统戏 剧,以唱、做、念、打等 形式展现布依族的历史和 文化。
布依山歌
布依山歌是布依族人表达 情感的重要方式,歌词内 容广泛,包括生活、劳动 、爱情等。
布依族剪纸
布依族剪纸是一种独特的 民间艺术,以纸张为材料 ,通过剪、刻、扎等方式 制作出各种图案。
布依族的民间音乐与舞蹈布依族八音坐唱 06布依族的传统手工艺
布依族的纺织工艺
要点一
总结词
布依族的纺织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以质地优良、图 案精美而著称。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布依族妇女擅长纺织技术,她们使用传统的手工织布机, 以棉纱、麻纱、毛线等为原料,织造出各种质地优良、图 案精美的布料。布依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品包括床单、被面 、枕巾、围巾、桌布等,其图案多以花鸟、山水、人物等 为题材,色彩鲜艳,风格独特。
聚居地特点
布依族聚居地多为山水相间的河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适宜水稻种植和渔业发 展。这些地区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文化浓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布依族的人口与语言
人口
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布依族人口约为300万左右,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
语言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布依语支。布依语有多个方言,但各方言之间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差异不大,大部分布依族人都能进行交流。随着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许多布依族人也开始学习和使用汉语。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布依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风俗,这些传统文化是布依族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布依族的传统节日1、花山节花山节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二月初八至十五日之间举行。

花山节是布依族人民向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的重要节日。

在节日当天,布依族人民会在花山上祭祀神灵,同时还会举行各种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活动,非常热闹。

2、龙船节龙船节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至十五日之间举行。

龙船节是纪念古代抗击外敌的英雄伍子胥的节日,也是布依族人民庆祝丰收和祈求平安的重要节日。

在节日当天,布依族人民会在河流或湖泊上划龙船,同时还会进行各种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活动。

3、八月会八月会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

八月会是布依族人民庆祝丰收和祈求平安的重要节日,也是布依族人民传统的婚嫁日。

在节日当天,布依族人民会进行各种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活动,还会在晚上举行盛大的婚礼仪式。

二、布依族的传统风俗1、布依族的服饰布依族的传统服饰十分华丽,男女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

男子一般穿着长袍和裤子,头戴斗笠或圆帽,腰间系着腰带;女子则穿着长衣和长裙,头戴花环或发饰,手戴银饰,脚穿布鞋或草鞋。

布依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繁复,体现了布依族人民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2、布依族的婚俗布依族的婚俗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般来说,布依族的男女在婚前会进行长达一年的相互了解和交往,以确保彼此的感情。

在婚礼当天,新郎要先到新娘家中行礼,向新娘的父母表达敬意,并领取新娘。

之后,新郎和新娘要到祖先的祠堂中献上祭品,祈求祖先保佑他们的婚姻幸福美满。

最后,新婚夫妇要在家中进行庆祝,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喜悦。

3、布依族的饮食布依族的饮食以米饭、玉米、薯类等为主,以糯米饭和酸菜为特色。

布依族人民喜欢吃辣,因此辣椒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凡来到山寨的,亲朋故旧、素不相识的,一律会以酒相待。

那么布依族的节日风俗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地戏节地戏节是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一带布依族传统节日,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

花溪跳地戏始于道光年间,由安、卜(今平坝)艺人龙德甫发起,每年正月十五公演,逐渐形成固定节日。

地戏不设戏台,演员站在地上表演,观众在四周高处观看,因此得名。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董朗桥歌节董朗桥歌节是贵州省惠水一带布依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届吋毗县邻村近万名布依族群众,来到当地的董朗河边,引吭高歌,欢聚一堂。

这一天,是年轻人谈情说爱、寻求情侣的大好机会,姑娘和后步们一般见面后要先唱热情洋溢的相识歌,互通姓名、地址,然后是绕有风趣的盘歌(也叫猜歌)盘天问地,相互摸底,接着就开始唱赞美歌和爱慕歌。

如果姑娘们通过对歌找到意中人,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便向其赠送粽粑和袜垫,然后双双躲到避静处去谈情说爱。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赶干洞赶干洞节是贵州省晴隆县布依族传统节日,时在每年清明节的第二天。

据当地传说,位于晴隆县城东南的干洞,原名清泉洞,而且长年泉水清澈。

那时候,当地两个寨子中的一对青年阿韦与阿花相爱了,常在清泉洞边对歌约会,双方父母念他俩心真意切,也同意了他俩的婚事,并定在清明节时成婚。

不料此事让族长知道了,他认为不经过媒人上门聘定的婚缘是伤风败俗的,故而加以干涉。

阿韦阿花得知后非常气愤,便于清明日晚偷偷来到清泉洞边,以山洞为媒,跪拜天地,自行婚礼。

就在第二天,族长带人前来问罪,阿韦阿花只好逃出后投清泉洞殉情。

清泉洞神被二个青年的忠贞所动,便放干了清泉水,并让阿韦阿花变成一对金画眉飞去。

从此清泉洞变干涸了。

阿韦阿花的事迹感动了附近布依寨子中的青年男女,他们于每年清明节第二天,都要赶往干洞唱歌玩耍、谈情说爱。

如今此节日已演变成了规模很大的集贸盛会。

布依族的风俗和文化

布依族的风俗和文化

布依族的风俗和文化
布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以农业为主,布依族祖先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布依族喜好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平常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

布依族男人喜穿对襟短衣、长裤、包头巾,妇女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饰、项圈等细软。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午节、中秋节等与汉族相似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总结精选(1):宴客食俗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必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

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

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唱出,表现出他们的心智和才华。

年节食俗有的节日与汉族相类似,有些则为本民族所专有,如”了年”(正月最后一天)、三月三(地蚕会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盘古)、吃新节等。

其中,正月初九”煮生食”,正月三十吃”芝麻油团耙”,三月三吃”苞谷花”,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六月六吃”煮鸡”等,大都与民族传说和乡风教育有关。

民族禁忌到布依族人家中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

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

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

布依族送礼务必送双数。

孩子体弱多病,父母就要给他寻找保护人干爹、干妈。

寻找干爹、干妈有两种方法:一是择日在家等候,3天内第一个登门的人,即为孩子的保护人;二是择吉日由父母领着孩子,在路上等候第一个过往的行人,即为保护人。

部分布依族分支族人不吃狗肉,一种解释是狗以前救过其祖先,另一种解释是人类以前并无稻谷,是狗从天神的晒谷场带回稻谷给布依族人,使得布依族成为人类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水稻民族”。

部分布依族分支族人不吃鱼肉,因为相传布依族最早的母亲是龙王的女儿——一条神鱼。

婚俗婚姻实行自主婚。

接亲时要对歌,俗称对姐妹歌。

新娘到男方家的当天晚上,要举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动,有“一夜荷包一夜歌”的说法。

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

“三月三”是布依族的传统盛大节日,农历三月初三稻耕开始,要祭山神、土地神和祖先神及稻米魂,制作五色花糯米饭供奉;黔西南州一带,男女青年要聚集在“查白歌场”玩山对歌,参加者达数千至上万人。

布依族民俗礼仪

布依族民俗礼仪

布依族民俗礼仪
布依族是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俗礼仪深厚,颇具特色。

以下是关于布依族民俗礼仪的介绍,按照列表划分详细阐述。

一、布依族的婚俗
1. 婚姻的选择
布依族的婚姻自由,存在包括自由恋爱、亲密性亲婚等多种方式。

2. 纳彩礼
布依族男方家庭需要向女方家庭支付纳彩礼,礼品包括猪肉、蜜糖、米酒等物品。

3. 结婚仪式
布依族的结婚仪式通常在早上举行,全村男女老少搬出门,到新人家中庆贺。

二、布依族的祭祀活动
1. 布依族祖祭
每年的农历二月或者三月,布依族会进行为祖先所举行的祭祀活动,
还会进行占卜仪式等。

2. 水神节
水神节是布依族传统的重要祭祀活动,多在每年的五月或者六月进行,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三、布依族的葬礼习俗
1. 布依族的出殡仪式
布依族的出殡仪式表现了对死者的哀思和敬重,会有乐队前行,女性
会哭泣搭桥等。

2. 做坟堆
在布依族的葬礼上,家属和父老村民会共同建造坟堆,坟堆上会摆放牛、羊等动物的牙或者骨头。

四、布依族的节日习俗
1. 龙船节
龙船节是布依族的重要节日,多在每年的农历五月或者六月进行,以
表达对水源的敬畏之情。

2. 芦笙节
芦笙节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份举行,是为了感谢丰收和传承民族文化。

以上是关于布依族民俗礼仪的介绍,布依族人民始终保持着淳朴的民间传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布依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中,节日和风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了布依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

一、传统节日1. 农历正月初一:乌未节乌未节是布依族的新年,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或初二举行。

在这一天,布依族人民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饰,举行祭祖、祭神、办喜事、串门等活动,同时也会进行各种传统文艺表演和比赛活动。

乌未节是布依族人民表达祈福和团聚的最佳方式。

2. 农历三月三:鬼节鬼节是布依族的祭祀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或初四举行。

在这一天,布依族人民会向祖灵和鬼神献供,祭祀祖先和英魂。

同时也会进行芦笙舞、打瓮等传统文艺活动。

3. 农历六月六:康娃节康娃节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初六或初七举行。

在这一天,布依族人民会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赛马、打鸟、拔河、吃面等传统的民俗竞技活动,同时也会开展音乐、舞蹈、歌唱等文艺表演。

4. 农历十月十五:祭月节祭月节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十月初十五举行。

在这一天,布依族人民会祭月、祭祖、祀鬼,同时也会举办族内竞技、美食比赛和各种文化活动。

二、传统风俗1. 芦笙舞芦笙舞是布依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旋律优美动听,舞姿热情豪放。

通常伴随着庆祝节日、祭祀祖灵等活动进行。

2. 打瓮打瓮是布依族的一种传统游戏,通常在新年、鬼节等节日举行。

游戏规则是将一只装满水的陶罐抛向空中,由参与者接住并再次抛回,如果没接住就要去接其他参与者的罚站位置。

打瓮不仅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有丰富的娱乐性。

3. 赛马赛马是布依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是其民间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在康娃节等节日举行,参与者们骑着马匹,在竞技场上进行趣味性的比赛。

4. 翻糖翻糖是布依族的传统糖画技艺,也是其民间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制作翻糖需要将糖块在铺满绸布的碗中,翻转后形成形状各异的手工艺品,常用于装饰节日祭坛、庆典场所。

布依族有什么禁忌风俗

布依族有什么禁忌风俗

布依族有什么禁忌风俗布依族有什么禁忌风俗布依族文化从遥远的古代发展至今也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民族禁忌。

那么,布依族有什么禁忌风俗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布依族有什么禁忌风俗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布依族的禁忌习俗,日常生活禁忌青年人不许在老人面前翘脚;红事忌穿白衣、包白帕;新婚媳妇忌在公公和伯伯面前洗脚;忌在家里煮蛇肉吃;小孩忌吃鸡爪、鸡胃,以免写字手发抖、脑子愚笨;出门做生意,出门前忌打破碗和眼皮跳,出门后忌见妇女梳头,忌遇妇女挑空桶,认为这些都是失利的先兆,若遇挑柴人或听见喜鹊叫,则认为是吉利的兆头;忌母猪一窝生两仔,狗丁胎生独仔;忌酉时鸡叫、戍时牛啤,认为这些会给人或家畜带来灾难或损失;吃饭忌吹热饭,认为这样家中粮食会自己飞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禁忌己日渐淡漠。

对鬼神的崇拜布依族崇拜多神,源于远古,不乏史载。

古代布依人认为有一种强大的威力在支配一切(包括祸福生死),把这种威力称之为神。

认为:石有石神,树有树神,水有水神,家有家神,门有门神……总之,万物皆有神在支配。

为保平安,求得幸福,就向神供祭,祈求于神。

布依人还认为人死灵魂不灭,就成了“鬼”。

于是,家鬼、野鬼、凶鬼、大鬼、小鬼…诸多鬼怪潜入人们意识之中。

相信鬼神能给人以“预兆”,认为喜鹊报喜,乌鸦报忧,猫头鹰、黄鹿叫,都是不祥之兆。

相信生辰八字龙脉风水。

故布依族村寨,寨寨立山神、土地庙,寨子内外,有诸多神树、神石、神仙洞。

户户立家神、门神、祭灶神。

一年四季逢节、疾病、受灾,都要敬神、驱鬼。

对鬼神崇拜;至今还存在。

敬神祭鬼方式布依人信“摩”,敬神驱鬼一般请“摩师”举行。

其方式主要有推算查鬼神,叫魂、抹米看蛋、打挂、打保福、看鸡挂、送神、送鬼、找保爷、搭花桥、立指路碑、扫火眼、丢草结等等。

布依族地区送神、送鬼名目秀多,耗资巨大,长期束缚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

解放后,人民思想觉悟、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提高,上述活动逐步减少。

布依族的禁忌习俗——农事禁忌撤秧时节忌放风笨,伯秧子长白苗枯死;立秋前用茅草打结插于田地中,可免庄稼受秋风;秋收季节,忌坐门砍,以免阻碍纸马驮谷进屋;开春第一次春雷,吃“挡雷粑”,可免雷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历三月初三是布依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是布依族祭社神、山神、扫墓、祭祖及举行社交 活动的节日。这一天,有些地方的布依族要吃五 色糯米饭 。
岁时 节令
三月三 四月八 六月六 七月半
节日这天要祭“牛王 ”和慰劳耕牛,把彩色糯米饭、酒 肉等抬到耕牛面前去祭祀,并用青草包糯米饭喂牛,让 牛休息一天。
布依族民俗风情
布依族 简介
布依族,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 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以及贵州的都匀、荔波、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 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 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 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岁时 节令
三月三 四月八 六月六 七月半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 节,有过“小年”之称。杀鸡宰猪 后,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 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以示 对田神的祭祀。家长带着孩子到田 里传授生产知识和技艺;村寨里几 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要率领青壮年举 行传统的祭盘古、扫寨赶“鬼”的 活动。
格◆ 穿裤◆ 头头 长腿对 帕戴 衫长襟 ,青 。裤或 少、 ,大 数蓝 少襟 包、 数短 白黑 老上 头或 年衣 帕花 人大 。
岁时 节令
三月三 四月八 六月六 七月半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 还有祭老人房、“三月三”、“四月八”、 “六 月六” 、“七月半”等。
岁时
节令
三月三 四月八 六月六 七月半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 之称。
文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民居 民俗
吊脚楼 片石墙 瓦房
布依族居住地区多为喀斯特丘陵地貌,山川起 伏,河流纵横。房屋建造多为吊脚楼和片石墙瓦 房。其中,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 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 。
建筑
片石墙 片石墙 吊脚楼 吊脚楼 瓦房 瓦房
服饰 民俗
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 布衣服,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有 白土布 ,也有色织布。
妇女 服饰
头◆ ◆ 宽◆ ◆ ◆
青 领 布中 领 无
布 口 边间 边 领
头用 袖镶右
帕银 口黑衽
或扣 镶边大

二襟

至上

三衣




未婚 女性 服饰
◆重◆ 佩襟镶 银边边 饰采

男性 服饰
• 历史上有“ 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 习俗。
• “不落夫家”。
婚恋 习俗
婚礼“婚 结
””开姻 婚 等“口缔 四 四订亲结 部 个亲”, 曲 过”、一 程、“般 。“杀分
结鸡为
歌舞 娱乐
Text1 Text2 Text3 Text4 Text5
布依族的民歌极为丰富,与他们的日常生活 形影不离,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歌》、 《苦歌 》、《反歌》、《习俗歌》、《情歌》 等种类。
婚恋 习俗
“对歌择偶”:对歌,布依语称为“浪哨(榔梢)”, 即谈情说爱、会朋友的意思,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 说爱的主要方式。他们通过唱歌来互相认识,互相了 解,增进感情,进而选择自己情投意合的伴 侣。在布 依族青年男女中,凡是不会唱“浪哨”歌的,就很难 找到对象。
婚恋 习俗
• 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或同姓严 禁通婚。
歌舞 娱乐
布依族的民歌极为丰富,与他们的日常生活 形影不离,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歌》、 《苦歌 》、《反歌》、《习俗歌》、《情歌》 等种类。
歌舞 娱乐
布依族使用的主要乐器有铜 鼓、 唢呐、箫、笛、月琴、 四弦胡、堂锣、小鼓等,木 叶也是布依族青年常用的吹 奏乐器。
歌舞 娱乐
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 《狮子舞》、《伴嫁舞》、《龙舞》等, 舞蹈形式多样,个性鲜明,生活气息浓 郁。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 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