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发展海外市场建议

合集下载

对国内建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几点建议

对国内建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几点建议

对国内建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几点建议对国内建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几点建议:樊如冰87对国内建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几点建议樊如冰(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SomeSuggestionsforDomesticConstructionEnterprisesto DevelopOverseasMarketsFanRubing摘要论述了国内建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必然性,分析了国内建筑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加强海外市场开发的具体措施:下功夫研究和掌握海外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调研,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开拓区域市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把拓宽业务领域作为长远发展的重点;做好市场调研和项目前期考察工作,防范和规避各种风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奖励约束机制,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采取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认真研究海外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的经营效益.关键词建筑企业海外市场管理模式1开拓海外市场的必然性2007年是我国加入WTO后承诺开放国内建筑市收稿日期:2008—04—23场的第一年,外国工程承包商陆续进入了我国国内建筑市场,开始与国内建筑企业一样,以国民待遇身份参与国内市场竞争.面对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国际承包商的挑战,国内建筑企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市场.式中,为锚索伸长量(mm);P为张拉力(N);L为自由段长度(mm);E为钢绞线弹性模量(MPa);A为钢绞线截面积(mm).施工前,先对钢绞线进行试验,测出其弹性模量和截面积,计算其理论伸长值.按超张拉10%一15%,张拉终荷载为946—989kN.持荷观测时间15rain,然后千斤顶回油,工作锚楔形夹片自动夹紧钢绞线,锚索轴向回缩,产生一定范围的应力松弛.该工程单孔锚索设计为6根4,15.2mm钢绞线组成,张拉时为减小锚具,锚垫板受力不均,张拉顺序依次为单根对称张拉.4结论针对八字岭隧道出口洞口陡壁危岩,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和地质特征,采取锚索加固方案.施工中采用超高脚手架;x,-J-钻孔过程中流水及坍孔进行注浆加固,以保证成孔质量;锚索张拉时,采取单根分级对称张拉,整体补偿措施,有效地保证了锚索施做质量(如图3),洞口锚索加固施作质量良好,确保了隧道洞口危岩加固质量,保证了隧道安全出洞.图3洞口陡壁危岩加固后隧道安全出洞参考文献[1]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宜万铁路宜昌至万州段新建工程施工图——l3标危岩落石整治设计图【R].武汉: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2005[2]梁炯均.锚固与注浆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88铁道勘察2008年第3期近年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蓬勃发展,国内各大型工程承包商纷纷走出国门,积极参与竞争,瓜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自1979年我国开展对外工程承包业务以来,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建筑企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包括中建总公司,中铁工程总公司,中铁建筑总公司,中交集团等49家内地企业人选了2006年的225家国际最大承包商排行榜,49家公司当年的海外营业额达到了162.8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当年新签合同额为186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48亿美元,增长幅度均创历史新高.德国豪赫蒂夫公司作为225家国际最大承包商连续3年的冠军,2006年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了89%,海外业务增长幅度高达44%,新签订单的国际化程度高达91.5%,国际化经营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国内建筑企业必须积极应对,认清形势,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中,大力发展海外事业,抢占国际市场,实现两条腿走路,构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经营格局,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分析2.1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主要优势(1)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资源国内建筑企业经过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已经形成了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队伍以及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2)企业有走出去的内在驱动力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盈利空间缩小,特别是一些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后,大批国内企业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投入力度,把海外市场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产业加以培育.(3)”准入”制度比较宽松加入W/’O后,一些国家对我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逐步取消,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市场开始对我国企业开放.同时,关税壁垒的减少也使对外承包工程的成本得以降低.(4)企业融资能力增强近年来,由于国家外汇储备急速增长,总量巨大,国家正在寻求有重大战略利益,政治利益以及商业利益的投资项目,积极推动国内企业实施以资源换项目的对外工程承包形式,使中国公司参与国际融资项目, 带资承包项目成为可能.(5)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蓬勃发展据统计,预计到2010年,全球建筑业投资规模将达到5.7万亿美元,其中至少30%的项目将采取国际招标形式,如果按30%的市场开发比例计算,可供国内企业竞标的国际项目预计将达到1.7万亿美元. (6)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由于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工程项目的需求各不相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为不同的承包商提供了生存条件,也方便了承包商选择合适的切人点,为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开发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2.2国内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劣势(1)对国际通用标准和规范不熟悉在国际工程承包中,许多国家往往采取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技术标准,而国内企业对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还不够熟悉甚至很陌生.(2)融资能力欠缺我国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限额度不能满足承接国际工程的需要;国家仍控制外汇信贷规模.此外,我国的出口信贷利率比一些发达国家的贷款利率高,还款期短等,也影响了国内企业在带资承包国际工程项目上的竞争力.(3)居于产业链最下游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产业分工格局大致是:工程管理行业由美国公司控制,工程设计行业大多为欧美公司,国际设备采购行业由日本和德国公司控制, 土建行业的承包商一般来自韩国,土耳其,印度,芬兰和中国等国家,国内企业的主要业务仍居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产业链的最末端,即地位最低,利润最薄的施工承包和分包工程,对目前国际市场上占主流趋势且盈利率较高的PPP项目,BOT项目等融资和带资承包的项目,以及施工总承包项目,EPC项目参与很少,欠缺运作经验.(4)复合性人才缺乏缺乏复合性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一直是影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的主要问题,也是国内建筑企业与国际大承包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5)风险管理及抗风险能力不足国内建筑企业涉足国际市场时间较短,对海外项目的风险管理经验欠缺,为海外项目开发带来了隐患.(6)劳务成本低的优势逐步丧失印度,土耳其等国际工程承包新兴力量逐渐兴起,与我国企业抢夺产业链下游业务,而且国内建筑市场火爆,熟练劳动力供应紧张,使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劳务成本优势逐步丧失.(7)中资企业的恶性竞争破坏了市场秩序对国内建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几点建议:樊如冰89 随着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力度加大,众多中国公司纷纷涌人国际市场,相互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3加强海外市场开发的具体措施3.1下功夫研究和掌握海外市场的特点和规律海外项目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没有了在国内主场作战的优势,在陌生的环境中只能孤军奋战,自力更生.一件在国内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在国外可能就成为难题;在海外市场,往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在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条件下的拼搏,两种体制下形成的观念不同,互相难以理解,也难以适应.因此,国内企业必须改变传统思维,更新观念,在海外项目的管理上逐步适应当地市场,与国际接轨,认真研究海外项目的规律, 寻求应对良策,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3.2充分调研,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开拓区域市场追踪国际工程项目,与在国内追踪同类项目的费用相比,前期投人很大.作为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每个国家都派出驻外机构或成立分公司,因此,在市场的切人和区域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合理布局.在一个地理区域内,市场环境往往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先选择一个市场基础比较好的国家作为切人点, 站稳脚跟之后再向周边国家辐射和渗透.驻外机构要担负起所在区域内的信息收集,整理,筛选任务,完成项目的前期基础考察和框架性的商务谈判工作,改变坐等中介上门推销信息的做法,避免被中介”牵着鼻子走”,降低项目追踪的盲目性,节约营销成本.在市场布局上,应该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充分利用这些地区进人门槛低的有利条件,积极寻求合作项目.项目合作成功一个,巩固一个,并以成功的项目为契机,逐渐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市场渗透.从目前来看,欠发达的亚洲地区,非洲地区和中南美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是对外工程承包的主战场,而国内企业所涉足的交通和市政等建筑行业又集中了当地的主要投资.因此,应集中主要精力重点开发亚洲和非洲市场, 兼顾中南美洲市场.(1)亚洲地区市场亚洲市场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主战场之一.2006年我国在亚洲的新签合同额达到了235亿美元. 中央提出的国家对外政策中,也明确”周边是首要”.今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随着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竞相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这些国家短期内的建筑业将出现强劲增长态势;在中东地区,由于伊拉克战后重建和海湾地区的经济繁荣,以及巴以局势越来越理性的处理方式, 中东建筑市场前景日渐乐观.(2)非洲地区市场非洲工程承包市场前景广阔,充满了巨大的空间和诱惑力.2006年以来的中非合作论坛,政府间框架合作协议以及中国政府承诺在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及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得我国对非工程承包行业发展迅速,由中非双边政府推动的”一揽子合作项目”已经从安哥拉扩展到了赤道几内亚,刚果(布),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家.据初步估计,从现在起到2015年,非洲每年需要2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维护工程,特别是地中海沿岸的非洲国家,如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建筑业投资增长很快.(3)中南美洲地区市场随着中国与中南美洲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南美洲成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06年我国企业在中南美洲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为43亿美元.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使得中南美洲国家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从而带动了该地区建筑业的发展. 3.3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把拓宽业务领域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重点在国际市场开发过程中,国内企业应树立战略发展的思维,首先以施工承包进人当地市场,站稳脚跟, 然后发挥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向前延伸提供设计服务,向后延伸提供临时运营,维修养护等服务,为承担EPC项目创造条件,进而把触角延伸到融资和项目前期研究等领域.通过拓宽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范围,参与项目融资,国内建筑企业不仅可以克服施工承包利润薄,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能够适应国际工程承包的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国家的积极支持政策,有效地提高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3.4做好市场调研和项目前期考察工作,防范和规避各种风险由于各国市场环境不同,项目操作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存在着一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管理风险.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征用和国有化风险,政策风险以及战争风险等,企业对这类风险的把握比较被动,一般很难预料和铁道勘察2008年第3期预防,国内企业应主要把预防和规避项目的经济风险作为市场开发的前提条件,即必须做好市场调查和项目考察工作.对市场的调查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项目运作模式,以及进出口,外汇,税收,劳务输入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对项目的考察着重在于对施工现场的地理,水文,地质, 气候,交通等方面的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与有关工程资料和设计要求结合起来分析,以便预先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国内公司要注意借鉴先进企业的风险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项目风险预测,防范和处理制度,及时地识别风险,量化风险,监控风险,规避风险,有效地化解风险,把海外项目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3.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奖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国际商务,工程技术,金融法律等一系列人才群体为基础.企业要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竞争策略,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内部人才潜力,拓宽外部人才引进渠道,通过事业留才,重金聘才,竞争用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企业要把企业内部适合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选拔出来,成体系地建立起专业工作团队,为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提供人才和组织基础.同时,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开发工作.以企业内部培养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进行各种在职培训,结合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实际,在培训中重点突出项目主要人员的培训.并鼓励员工主动参加各种继续教育,使相关业务人员的外语水平,专业技能,国际商务和团队精神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要在人才的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上多下功夫,把重点放在栽培吸引凤凰的梧桐树上.首先要建立完善薪酬制度,通过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要关注人才的社会价值与机会成本,为人才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平台,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3.6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海外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灵活运用营销策略,要坚持自主投标与合作开发并举.一方面以驻外机构,项目部和当地代理为依托,加大在当地市场跟踪项目和对外公关的力度,独立自主,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当地项目投标,打造自主品牌.同时,注意加强与传统外经公司的合作,利用他们的渠道和经验优势,弥补外经公司没有实体施工队伍的不足,与他们合作开发海外市场,力争实现多赢和双赢.随着中非等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国内企业应注意充分利用中国政府外交政策带来的商机,争取国家援助和优惠贷款项目.这类项目有双方政府的支持. 风险相对较小,是借以打人当地市场的有效途径.另外,国内企业还要结合当前市场形势的变化,尝试探索其他工程承包形式.现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对于大型的政府项目,例如铁路,电站等,由于缺乏建设资金,更倾向于采用实物支付的方式实施项目,即政府(业主)以石油,天然气,木材或大宗农产品支付,承包商负责融资并完成工程.这种集融资,贸易,施工为一体的项目通常受到我们政府的大力支持.这类政府项目一般支付风险较低,收益较大,也是国内大型建筑企业应该积极尝试的工程承包形式.3.7认真研究海外项目管理模式,加强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经营效益对在海外已经有在建项目的企业而言,管好在建项目具有双重意义,不仅可以使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以良好信誉在当地争取后续项目.在海外项目中标后,企业要深入研究适合海外工程特点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组织机构和领导班子.在机构设置上,要尽量缩短管理链条.减少管理层级,尽量少设置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在班子选择上,要优先考虑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参加过项目投标的人员,班子配备要合理,精干;在人员配备上,要推行属地化管理,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用当地人管理当地人,尽量减少国内员工的数量,必须使用国内员工时,要把综合素质高的精兵强将派到海外项目上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要加强合同管理,重视过程控制,依靠内部管理创造效益.在合同管理上,要高度重视索赔工作.要根据合同提交资料,对非己方原因造成的损失及时向业主提出索赔;要向内管理,通过加强管理来挖掘内部潜力;在设备物资的采购上,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价格低廉,供应及时的供应商,切勿眼睛只盯着国内;在财务管理上,财务人员不仅要处理好国内项目层面的业务,更要处理好公司层面的金融与税费等业务,充分利用合法的方式降低项目的税铁路更改项目设计阶段如何控制工程造价:杨一华91铁路更改项目设计阶段如何控制工程造价杨一华(铁四院广州设计院,广东广州510600) HowtoControlEngineeringCostatPhaseofChangingRailwayProjectDesignYangYihua摘要更新改造项目设计阶段简单,但是其复杂性和协调性高,工程造价的控制难度也越来越大.就铁路更新改造项目设计阶段造价超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关键词更新改造工程造价设计监理(造价监理)1概述2造成设计阶段”二超”问题的主要原因铁路更新改造项目复杂程度高,相互之间的协调也比较多,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此领域内仍然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工程造价的失控,体现在项目决策阶段到设计阶段和最后的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偏差越来越大.如何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使工程的计价,审查,确定,结算,决算规范化和制度化,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使每一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各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但是如果项目决策定下来,造价的控制重点就在设计阶段了.设计阶段的失控体现为”设计概算超估算,施工图预算超概算”.收稿日期:2008—04一O1作者简介:杨一华(1973一),女,1996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土木工程建筑管理专业,工程师.2.1内部因素设计单位中不少的工程设计人员经济观念淡薄,设计思想或太保守,或对于结构设计考虑的安全系数很高;或者太先进,经常采用一些很新的工艺或者装修方式,对自己所做工程的投资根本不在意,更谈不上考虑设计的节约和工程造价的控制.例如某个电务修配车间的设计,该车间为4层框架结构,面积为2060lI1.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中单为了考虑使用单位和建筑立面需求做了一个16lI1长的工业自动门,门的造价就达到了40多万元,占了整个投资的10%.没有就方案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性进行优化就草定方案,造成投资估算的扩大.初步设计是设计工作中重要的一个阶段,保证必要的初步设计深度是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需要,也是控制投资概算的需要.就二阶段设计而言,基本上不开展初步设计,所以现在建设单位也会在方案委托书中强调可研文件到初步设计深度.否则初步设计深度费支出;必须规范劳工管理,策略地处理一切劳工问题,杜绝罢工等劳资纠纷产生.4结束语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既是国内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抓住市场良机,利用自身优势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正确决断.企业应正确分析市场特点和自身优,劣势所在,制定出适合自身实际的海外发展战略,理性介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通过锻炼,学习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使企业得以实现较快发展.参考文献[1]接建峰.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2]许晓峰.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给公司十条简短建议10字

给公司十条简短建议10字

给公司十条简短建议10字(1)持续改善产品质量;(2)及时更新技术;(3)加强投资研发;(4)提升企业文化;(5)创新改革管理;(6)加强客户服务;(7)强化市场营销;(8)注重员工激励;(9)价格有竞争力;(10)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抢占市场,激烈的竞争让企业陷入更大的压力。

企业应该适应市场的持续发展,不断改进管理,寻求合作,以增强自身实力,获得更长久的持续发展。

以上给出了十条建议,助力企业不仅在国内保持竞争优势,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平台。

首先,企业应该持续改善产品质量,实现品质的飞跃,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不断去满足客户的需求,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另外,还要重视技术上的更新换代,以满足客户的变化需求,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再者,加大投资研发,关注市场变化和需求,调整策略,研发出更具实用性和营销潜力的新品,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增强现有市场拓宽能力。

此外,企业还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文化,提升组织氛围,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员工更有活力。

另外,还应该重视改革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缩短时间,解决问题,增强营销服务能力,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率。

同时,还要加强客户服务,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满足客户的需求,建立和客户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增强了企业品牌形象。

此外,企业还要重视市场营销,精准定位,增加推广营销投入,提高营销技术,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营销声誉,最终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还需要重视员工激励,给予员工更多的激励回报,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降低员工离职率,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另外,还要确保价格有竞争力,保持和其他企业的竞争力,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吸引更多消费者。

最后,企业应该拓展海外市场,以追求更大的发展。

综上所述,十条建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需要认真掌握并落实,以确保企业的发展健康可持续。

最终,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持续发展,成就更加辉煌的持续发展之路。

公司股东会决议关于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策略的批准

公司股东会决议关于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策略的批准

公司股东会决议关于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策略的批准股东会议纪要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1. 股东会议正式开始并主席致辞本次股东会议旨在审议并决议有关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策略的重要事项。

经公司董事会与高层管理层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现就该战略提出以下议案,供各位股东进行讨论和决策。

2. 公司海外业务概述及拓展动因礼拜公司近年来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随着行业的日趋饱和,寻求国际市场的拓展已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海外市场的开拓将有助于确保公司的持续增长,并提供更多机会和潜力。

3. 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策略为了有效开拓海外市场,公司董事会和高层管理层提出以下策略措施:3.1 寻找合适的市场和机会公司将根据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产业政策和目标市场的潜力,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海外市场和商机。

3.2 增加市场调研和营销投入公司将加大对目标市场的调研力度,深入了解本地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同时,加大在海外市场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3 建立海外分公司或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的特点,考虑在海外成立分公司,或者与当地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拓展市场份额。

3.4 开拓多元化产品线公司将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差异,灵活调整产品研发和生产布局,推出针对海外市场的差异化产品线,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3.5 加强人才储备和培养公司将加大招聘力度,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和市场开拓经验的人才,并通过内部培训和人才发展计划,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 股东会议讨论和决策针对以上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策略,股东会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在充分听取各位股东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董事会呈现了最终的决策方案。

经投票,股东会对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策略的决议获得通过,一致通过以下决议:4.1 公司高层管理层和董事会授权对海外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以确定最具潜力和可行性的目标市场。

4.2 授权公司高层管理层制定详细的海外业务拓展计划,并呈报董事会审议。

海外经营的若干难点分析及初步对策

海外经营的若干难点分析及初步对策

关于海外经营的若干难点分析及初步对策到海外从事经营活动,本质上和在国内没有大的不同,都是组织一定的团队,发挥自身在产品,技术,营销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售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陌生的环境,交流的障碍,文化的冲突,品牌知名度低,客户信任难易建立,以及恶意商人的欺诈,关税的壁垒等,使得海外的经营困难重重,因此,这里我将自己这几年在海外遇到的如干难题和初步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一,如何克服陌生的经营环境这个不用多说,我们初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摸索,去积累经验和关系。

道理虽然简单,可是我们仍然常常看到,我们国内来的人员,卜一下飞机,就着急的找客户,找市场,对此,一位资深的海外成功的商人说的很好,他说:“新到一地,要多走走,看看,谈谈”。

走走看看,就是多跑一些地方,多看看当地的方方面面,不光看专业市场,还要看一般的老百姓常去的百货商场,市面,以便对市场有个感性的认识,总体的把握;谈谈,就是多交朋友,多参加聚会,有时闲谈中的一个点子,一条信息,就可以解决我们的疑难,提供一条独到的商机,更何况我们初来咋到,平常的衣食住行,更离不开朋友的指点。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二,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在南美,会讲英语的当地人比较少,我们出门办事,问路,买东西,如果不懂当地语言,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在外派的人当中常说,来了巴西,一个人只能当半个人用,效率下降很多。

而我们在当地聘请的华人也未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由于他们在巴西生活多年,沾染上当地人散漫的习气,加上翻译的内容多是法律,税务上的咨询,枯燥乏味,从而导致态度的消极,因而外派经理很多时候面临在信息不全下下决断,痛感无法直接沟通的困难,所以我也是在这种无奈中开始学习西语和葡语的,也尝到通晓当地语言的工作便利。

这里需要澄清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国外语言环境好,去到那里,自然解决语言问题,二是英语好,自然容易学好别的语言。

对国内建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几点建议

对国内建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几点建议

4 9家公 司 当 年 的海 外 营业 额 达 到 了 128 6.9亿 美元 , 同 比增 长 了 6 % ; 2 当年 新 签 合 同额 为 1 6 亿 美元 , 9 8 同 比增 长 了 58亿 美元 , 长 幅 度均 创历 史 新 高 。德 国 4 增 豪赫 蒂夫 公 司作 为 2 5家 国际最 大 承包商连 续 3年 的 2
关键 词 建 筑企 业 海外 市场 管理 模 式
1 开 拓 海 外 市 场 的 必 然 性
20 0 7年是 我 国加入 WT O后 承诺 开 放 国内建 筑 市
收 稿 日期 :0 8— 4—2 20 0 3
场 的第 一 年 , 国工 程 承 包 商 陆续 进 入 了我 国 国内建 外
式 中 , 锚索 伸长 量 ( m) P 为 张拉 力 ( ; 为 m ; N) L为 自 由段 长度 ( mm) E为 钢 绞 线 弹 性 模 量 ( a ; ; MP ) A为 钢
绞线 截 面积 ( 。 mm )
施工 前 , 对钢 绞线 进行试 验 , 出其 弹性模 量 和 先 测
场调研 和 项 目前期 考 察工作 , 范和 规避 各种 风 险 ; 强人 才 队伍 建设 , 防 加 完善 奖励 约束机 制 , 增加 企 业核 心竞争 力 ; 取灵 活 多变 的营销 策略 , 采 积极 拓展 海外 市场 ; 真研 究 海外 项 目管理模 式 , 高项 目的 经营 认 提
效益 。
工程总 公 司 、 中铁 建 筑 总公 司 、 中交 集 团等 4 9家 内地 企 业人选 了 2 0 0 6年 的 2 5家 国际最大 承包 商排 行 榜 , 2
达 到 57万亿 美元 , 中至少 3 % 的 项 目将 采 取 国际 . 其 0

做好 支持企业海外发展的建议

做好 支持企业海外发展的建议

做好支持企业海外发展的建议如何做好支持企业海外发展的建议。

第一步:提供市场调研和分析支持支持企业海外发展的第一步是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

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和市场趋势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专业咨询公司或者进行自主调研等方式来获取市场情报。

同时,还需要分析市场规模、发展前景以及潜在风险,为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二步:提供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企业海外发展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因此需要提供相关支持。

这包括为企业提供有关国际贸易政策、外汇管理、税收政策等的信息,以帮助企业了解目标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法规。

同时,还可以协助企业处理跨境贸易手续和纠纷解决等问题,提供国际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

第三步:提供金融支持海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提供金融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设立特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或者提供专门的海外投资基金等方式来支持企业的海外发展。

此外,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产品,满足企业海外业务的不同需求。

第四步:提供人才培养和交流支持海外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化人才团队,因此提供人才培养和交流支持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培训机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来提供相关支持。

此外,还可以组织国际交流活动、促进人才流动,鼓励企业与国际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和引进海外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

第五步:提供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支持海外发展需要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因此提供相关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通过提供市场推广指导、开展品牌培训等方式来支持企业的市场推广工作。

此外,还可以协助企业进行市场推广活动、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供市场营销方面的支持。

综上所述,为了支持企业海外发展,我们可以逐步进行以下步骤:提供市场调研和分析支持、提供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提供金融支持、提供人才培养和交流支持、提供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支持。

通过这些支持,企业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海外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

海外市场开拓与经营管理制度

海外市场开拓与经营管理制度

海外市场开拓与经营管理制度1.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全球化,公司决议乐观开拓海外市场,以加添收入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确保海外市场的顺利开拓和管理,公司特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涉及海外市场开拓和经营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3.3.1在开拓海外市场前,相关部门应进行市场选择的评估。

评估的指标包含但不限于市场潜力、竞争环境、政策风险、文化差别等。

3.2相关部门应提交认真的市场评估报告,包含市场背景、竞争对手分析、目标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和增长猜测等信息。

3.3公司管理层应对市场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和决策,并依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进入该市场和具体的行动计划。

4.4.1依据公司整体战略目标,订立明确的海外市场开拓目标,包含市场份额、销售额、利润等指标。

4.2订立产品或服务在目标市场的定位策略,包含定价、品牌推广和市场推广等。

4.3确定适合目标市场的销售渠道,包含代理商、分销商、电子商务等。

4.4设计并执行有效的市场推广活动,包含广告、促销、参展等,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5.5.1依据海外市场的规模和多而杂性,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并订立职责和权限明确的工作流程。

5.2招聘和培养专业的海外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人才,建立高效的团队,并定期进行培训和知识共享。

5.3建立市场监测系统,定期跟踪市场动态和竞争对手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市场推广活动。

5.4遵守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建立和完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公司的合法合规经营。

5.5与海外客户进行商务谈判时,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商务文化和沟通礼仪,并妥当处理各种商务纠纷和争议。

6.6.1依据海外市场开拓目标,订立相应的绩效指标,包含销售额、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

6.2设定绩效评估周期,并定期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和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6.3依据绩效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予以嘉奖和激励,同时对绩效较差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考核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

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概要

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概要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姓名:陈翔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朱孟楠20061001摘要摘要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现象,在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与企业融资需求的矛盾,隐藏着国内、国外两个资本市场无序竞争的矛盾,隐藏着中国金融外向型运行轨迹和风险管理的矛盾。

在充分利用外部金融资源的情况下,如何更为理性地对待国内企业海外上市,避免出现国内资本市场的空心化和边缘化,防止金融市场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不公平和无序运转,成为一个事关国民经济全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

本文从近年来来海外上市的热潮这一现象出发,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比较分析对海外上市的基本概况、特点和企业选择海外上市的根本原因及动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量企业海外上市热潮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隐忧。

特别地,本文根据近一年来资本市场的重大变化和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全新市场环境对企业海内外上市所涉及的上市成本、发行市盈率及上市后的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为企业海外上市这一研究课题在新的制度变化下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面对海外上市的热潮,我们在发挥其利用外资、提高公司治理功能的同时,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高度重视利益外输、价值低估、隐性腐败、金融安全等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都为优质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市融资拓宽了渠道。

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当中也提出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这些都为吸引优质企业在国内上市和已经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向国内证券市场回归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

关键词:海外上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全流通AbstractChinese LTOSS-listing abroad is not only a single phenomenon,Behind them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ctuali够of capital market in china and enterprise reorganization or the financerequirement,the contradiction of competition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capital market,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xtraversion function track of china finance and risk management.When we fully make advantage of the extemal financial resources,it will be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in relation to the whole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grand renaissance of our nation that how to treat the cross—listing of domestic corporation more rationally,how to avoid the edged domestic capital market and prevent the unfair and out-of-order function in macro.microcosmic financial market.The article begins witll the upsurge of crOSS—listing in recent years and fully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s,characteristics and essential causes and motives of listing abroad through massive data and comparison or analysis.Further,it puts forward side-effects of the upsurge of cross—lis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and national economy.Specially,it takes a full analysis and summarize from the concerned cost of listing,the PE ratio in the issuance market and representation after listing according to the complete circulate market brought about by the deep system reform in capitalmarket,which will widen th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 listing of the corporation in a new system.Facing the upsurge of cross—listing,we must consciously realize the side-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it and highly attach importance to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external transportation of national benefits,the underestimation of value,recessive corruption and financial securities when we make advantage of the foreign capital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corporation govemance.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the advance of share merger re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will widen the channel of financing for outstanding corporation.The eleventh five—year project also putsforward the strategic objective of developing the capital market vigorously and sustaining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All these reform will promote those potential listing companies especially technological medium—small enterprises to list or relist in domestic security market.Key words:Cross—listing;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Complete circulate.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中国房企海外市场投资策略和现状
中国房企进军海外典型案例
万通-纽约-2010-写字楼 鑫苑-纽约-2012-住宅 万科-旧金山-2013-住宅 泽信-奥克兰-2013-综合
中海外-伦敦-2012-写字楼 首创-沙特鲁-2012-工业 万达-莫斯科等-2012-旅游
4、国际化是房企的基本战略 国际化是房企的基本战略,尤其是房企成长的基本逻辑。首先,部分大型房企的全国化布局基本完成,从战略布局角度 需要国际化;其次,布局海外的企业前期实验性投资获得预期收益,获得初步成功,因此继续加大海外市场布局的力度。此 外,国外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经济在复苏,房地产仍然处于价值低估阶段,国内房企买地开发项目刚好处于抄底的市场阶段, 市场周期的特征决定品牌房企继续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5、属于区域分散化的战略 限购限贷政策并没有预料中的放松,国内市场的行政色彩较重。虽然2014年楼市的长效发展机制正在建立,但是从政策 的预判看,重点一二线城市的行政调控色彩并不那么容易被淡化。一二线城市进入成本大,而三四线城市风险依然被揭示。 因此,从区域市场分布看,房企必须有新兴的空间,海外市场目前市场空间大。 6、国外的投资回报率加大 从时间上看,2014年随着美国退出QE,国外的投资回报率将加大。海外市场的宏观经济开始回暖,2014年是一个较好 的海外投资机会。从目前国人的海外需求看,包括韩国、新马泰等地,成为近几年的旅游旺地。房企和国外机构合作,实现 优势互补,双方联合,容易打造成功项目。 7、中型房企面临不进则退的尴尬 2013年大型房企垄断势力加大,千亿军团不断膨胀。中型房企必须有创新。不甘心落后的企业心态,决定其要在海外市 场必须拼搏,从而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作为中型房企,必须有一个扩展态势。品牌树立成为关键。尤其在国内旅游地产打 造过程中,面临了包括万达等大佬的挤压。不甘心做二线品牌,那么,在国外打造成功项目,容易引发更多的关注效应。
海外华人人口
占当地人口百分比
150,000 60,000 12,000 10,000 (2004) 500 未知 1,700,000 (2006)
680,000 300,000 247,403 (2001) 16,533 (2006) 111,712 99,000 (2006) 71,639 (2004) 44,713 (2006) 2,249 1,000,000(2003) ~700,000(2006) 147,570 (2006) 6,000 (2000) 103,000 (2003) 100,000 (2003) 36,830 (2007) 39,379,784
当地对海外华人的 称呼 -泰国华人 印尼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 峇峇 新加坡华裔,华族 越南华人 菲律宾华人 缅甸华人, 果敢族 加尔各答华人社区 日籍华人 柬埔寨华人 韩国华人 华人 -朝鲜华人 以色列华人 蒙古华人 -华裔美国人 加拿大籍华人 巴西华人 秘鲁华人
海外华人人口 30,976,784 (2006) 8,500,000 (2006) 7,300,000 (2003) 7,000,000 (2006) 2,700,000 (2005) 2,300,000 (2006) 1,500,000 (2004) 1,300,000 (2003) 186,461 (2005) 175,000 (2003) 150,000 (2003) 85,000 (2003) 56,000 (2006) 50,000 (2003) 50,000 (2003) 23,000 11,323 5,920,000 (2005) 3,000,000 (2005) 1,300,000 (2004) 360,000 (2006) 250,000
4
洲别/国家
巴拿马 阿根廷 尼加拉瓜 牙买加 古巴 波多黎各 欧洲
俄罗斯 法国 英国 爱尔兰 意大利 西班牙 德国 荷兰 罗马尼亚 大洋洲 澳大利亚 新西兰 斐济 非洲 南非 毛里求斯 总共
当地对海外华人的 称呼 巴拿马华人 阿根廷华人 尼加拉瓜华人 牙马加华人 古巴华人 波多黎各华人 -俄罗斯华人、东干 族 法国华人 英籍华人 -意大利华人 西班牙华人 --罗马尼亚华人
澳大利亚华人 华裔新西兰人 斐济华人 -南亚华人 毛里求斯华人 --
5
中国房企进军海外市场驱动因素与战略考量
中国企业进军海外房地产市场早有先例。以成功承揽新加坡环球影城的中冶集团为例,在项目施工建筑的业务范畴之外 早已在当地迈出住宅开发的步伐。而以工行、建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及以南航、海航为代表的航空公司由于业务扩张需要, 早已在海外购入办公类物业自用。与此同时,受各种原因推动,部分房地产企业作为海外房地产投资的先锋在近几年开始 步入公众视野。2013年,国内大型房企进军海外地产声势显得比较浩大。由于融资需求以及追求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2013年不少著名一线房企进军海外甚至不断扩大海外版图,已经实现出海的包括绿地、万科、碧桂园、万达和富力等大型 房企。房企为何不约而同进军海外市场?主要原因有以下: 1、瞄准富裕人群海外置业的契机 近年中国富人在海外住宅市场表现出强大的购买力及巨大的消费潜力,在引来海外开发商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成为国内房 地产开发企业关注的焦点。多个房企的高层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出对中国人海外置业需求的高度兴趣,此外当地华人也是这些 开发商瞄准的客群。而以万科、碧桂园、鑫苑等为代表的企业更已经通过出资合营或直接购地开发的方式在海外住宅市场上 先行一步。 2、拓宽融资渠道 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资金主要来自预售款、银行贷款及企业自有资金三方面,其比例通常约为4:3:3。但目前国内房地 产行业面临政策性调控,一方面销售回款放缓,另一方面银行信贷收紧,令大部分房企,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链吃紧。 在此种情况下,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成为部分企业的当务之急——目前一些已在A股上市的大型房企纷纷通过海外 市场借壳上市,如万科、金地、招商等地产公司近期的收购行为就是最好的例证。万科在2012年7月收购了南联地产(后更 名为万科置业(香港)有限公司),之后万科地产(香港)于2013年3月为其全资子公司Bestgain Real Estate Limited担保 发行8亿美元5年期定息债券提供担保,融资成本仅为2.755%。加上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预期,这一成本显著低于通过国内银 行贷款(7%-8%)或发行信托融资(约为10%)。此外,国内借贷通常为2-3年,年限较短,而该美元债券的年限长达5年, 这将有效减轻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从而极大的提升企业运营的灵活性。 3、学习国际经验 国内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1世纪前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后,已步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拿地难度增加、拿地成本上升,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对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及运营管理等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而以万科和万达为代 表的超大型房企通过组建合资公司或海外并购的方式与具备丰富经验的国外伙伴合作,一方面缩短了自身在海外市场的学习 曲线,另一方面更可以通过先进的海外经验反哺国内实践,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此外,海外多个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后楼市 受创、估值相对较低,或有投资获利的机会。 6
世界华人市场分布与移民投资情况
从各方面来看,21世纪初海外华侨华人的人口总数约为3975.8万人,其中约有200万为近20余年间从大陆迁出的新一代 华侨华人,分布在161个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已加入所在国国籍,属外籍华人。除个别的内陆国家和偏远的岛屿地区之外,环 球皆有炎黄子孙的踪迹。 20世纪初,全球华侨华人总数约为400-500万人;20世纪50年代初,总数增加至1200-1300万人,其中90%集中在 东南亚;到2007-2008年间,在全球4543万华侨华人中,东南亚占比已降至73%左右,北美、欧洲、大洋洲和日本、韩国 等地的华侨华人数量出现较快增长。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显示2011年,中国对世界几个主要移民国家的永久移民数量超过15万人,其中在美国取 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达87,017人,在中国当年移民总人数中居首位,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经济合作和发展 组织(OECD)的《2012教育概览》统计显示,2010年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等国的外籍学生来源中占比最高的 海外学生群体均来自中国。 据研究发现:中国个人投资者的海外房地产投资的热门目的地与移民首选目的地及中国学生海外留学首选目的地排序高
5% 0.16% -0.30% -未知 0.20%
0.50% 0.50% 0.40% 0.39% 0.19% 0.22% 0.10% 0.70% -1.90% 2.50% 2.80% 0.50% 0.02% 0.20% 2.90% 0.60%
占全球海外华人百 分比 0.40% 0.10% -0.02 -未知 4.10% 1.90% 0.90% 0.70% -0.20% 0.16% 0.10% 0.10% -1.70% 1.30% 0.30% 0.01% 0.30% 0.30% 未知 100%
度重合。这既是多份私人银行报告采访调研一致得出的“移民、子女留学及资产保值增值日益成为高净值人群的首要考量”
的又一佐证,亦充分体现了中国个人投资者购置海外房产自用或投资的自发动因。
3
洲别/国家 亚洲 泰国 印尼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越南 菲律宾 缅甸 印度 日本 柬埔寨 韩国 文莱 老挝 朝鲜 以色列 蒙古 美洲 美国 加拿大 巴西 秘鲁
关于公司发展海外市场建议
报告目录
1 2 3
中国房企进军海外市场背景分析 中国房企海外市场投资策略和现状 中国房企进军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 中国房企海外拓展区域和开发模式分析 关于公司发展海外市场建议
4
5
1
1
中国房企进军海外市场背景分析
中国的经济体量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从1978到2012年年均经济年均增长达9.8%,较同期全球平均增幅高出6个多百 分点。截至2012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8.2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带动个人 财富、企业规模尤其是房地产企业规模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可投资资产规模也快速增长,亦因此推动房地产直接投资及其他房 地产相关投资渠道的发展。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及2008年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计划带动了房地产投资开发热潮,与此同时消费及投资需求的膨胀推 动各地物业价格大幅上涨,令政策层面对境内房地产投资,尤其是住宅投资的调控规管日趋严厉。 一方面是信贷收紧、国内房地产投资严重受管控、短期内供应过剩的压力令投资风险日益上升;另一方面则是全球信贷 宽松、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部分富裕个人(尤其是高净值人群)移民及资产保值需求日益高涨、中国经济体的可投资资金 规模不断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外房地产投资开始成为个人及机构投资者等各方关注的热点投资渠道。与此同时,出于 拓宽融资渠道或基于远期战略考量,部分国内房地产企业亦开始积极进军海外。 随着人民币升值加速以及资本输出趋势的确立,到海外旅游、投资乃至购买不动产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富裕阶层的选择。 这股海外投资和置业热潮让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地产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中国人用一箱现金为未满5岁的孩子购买曼哈顿高级 公寓的消息频频令美国人目瞪口呆,也刺激着中国地产商的神经。于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纷纷踏上进军海外之路,核心目标 是为海外的中国人服务。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