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移动APP(应用程序)开发方式比较 (2)

合集下载

移动应用开发现状与前景

移动应用开发现状与前景

2022年 4月 April 2022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第40卷 第4期Vol.40 No.4数字技术与应用164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2)04-0164-03DOI:10.19695/12-1369.2022.04.55移动应用开发现状与前景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冀永欢本文主要介绍了移动应用开发现状,阐述了四个移动应用平台和开发模式,分析了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有效应用,探讨了移动应用开发的前景,以加强对移动应用开发的研究,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利用现代工具来为移动应用开发人员,提供更多的技术选项。

移动应用开发产业的发展,需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需从各方面来加以研究和探讨,从而优化移动应用开发产品,推动移动应用开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移动应用开发行业应运而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移动应用开发,指的是通过手机、PDA、UMPC等便携终端来实施科学的开发工作,基于这类随身设备进行无线上网。

早期的移动应用开发涵盖了Java设备、塞班设备,当下则主要以安卓设备、苹果设备等移动应用开发为主。

移动应用的形成,能够拓展移动设备的功能,使之除却自带功能之外,还能够安装应用程序,启动游戏程序,有利于为人们解决个人智能终端,推动移动应用开发行业的大力发展。

1 移动应用开发现状在当前的移动应用开发过程中,选择开发平台的时候主要参考市场占有率。

开发人员十分重视自己所开发应用的市场盈利能力。

目前大部分的开发人员都不会只局限于一个平台中。

安卓系统成为最受全球移动应用开发人员喜欢的平台,根据调查发现至少由百分之六十的开发人员开发过安卓系统中的应用,其次最喜欢的则是IOS系统,紧接着是Symbian、Java ME。

现如今,平台的终端数量和应用数量并未形成正相关[1]。

app知识点总结

app知识点总结

app知识点总结一、概念移动应用程序(App)是指为特定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计的软件程序。

它可以利用移动设备的各种功能和特性,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功能,比如社交媒体、游戏、生活服务、工具类应用等。

App相比传统的软件程序有以下几个特点:1. 轻量化:App通常相对于传统软件程序来说更加轻量化,因为它们需要考虑到移动设备的资源受限的特点,所以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节约资源。

2. 灵活性:App在设计和开发上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交互性,因为它们需要适应不同尺寸和触控方式的移动设备,所以通常会采用简洁直观的界面设计和交互方式。

3. 移动性:App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它可以利用移动设备的网络连接、GPS、摄像头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和功能。

二、分类App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按照功能、按照平台、按照开发方式等。

根据功能来分类,App可以分为社交媒体类、游戏类、生活服务类、工具类等;按照平台来分类,App可以分为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按照开发方式来分类,App可以分为原生App、混合App、Web App等。

不同的分类方式对于用户和开发者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App,开发者则可以更好地定位自己的产品。

三、发展历程移动应用程序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末,当时诺基亚等手机制造商提供了最早的手机应用程序,但限于当时的移动设备技术水平和网络环境条件,这些应用程序的功能比较简单和有限。

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代iPhone,并开放了iOS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这标志着移动应用程序的新时代的到来。

随后Android、Windows Phone等操作系统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这些举措为移动应用程序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应用程序的数量和种类也逐渐增加,用户对于移动应用程序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

基于PDF417条码技术在移动终端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PDF417条码技术在移动终端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PDF417条码技术在移动终端的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3-03-28T01:07:23.99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第1月1期作者:张国晨、韩强飞、曹剑, 左斯颜[导读] PDF417条码具有成本低,信息可随载体移动,不依赖于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保密防伪性能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证件管理、报表管理、产品管理、票据管理等多领域多行业。

张国晨、韩强飞、曹剑, 左斯颜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摘要:PDF417条码具有成本低,信息可随载体移动,不依赖于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保密防伪性能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证件管理、报表管理、产品管理、票据管理等多领域多行业。

在生活、娱乐、学习、办公等多场景互联网应用移动化的背景下,为了实现PDF417条码技术在移动应用的实现,通过对PDF417条码的实现技术收集与研究,以及对当前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分析,选择以Cordova技术的混合应用(Hybrid App)开发模式,阐述PDF417条码在移动应用的实现。

关键词:PDF417、移动应用、混合应用、Cordova1 概述当前互联网时代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移动互联网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载体,而随着手机硬件的不断升级,WIFI的广泛覆盖,以及4G/5G网络的发展,使得多种多样功能丰富的应用在移动端的实现成为潮流。

移动办公应用在企业管理、生产应用中有着也越来越多的需求。

在证件、工业生产、国防、金融、医药卫生、商业、交通运输等领域,二维条码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何将条码运用在移动办公应用,是本次研究的内容。

2 PDF417条码技术和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简述2.1 PDF417条码简述2.1.1 PDF417条码PDF417条码是二维码的一种。

它是一种高密度、高信息含量的便携式数据文件,是实现证件及卡片等大容量、高可靠性信息自动存储、携带并可用机器自动识读的理想手段。

移动应用开发与前端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与前端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与前端技术一、移动应用开发概述1.移动应用(Mobile App)的定义与分类–定义:移动应用是指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分类:原生应用(Native App)、Web应用(Web App)、混合应用(Hybrid App)。

2.移动应用开发平台–iOS:使用Swift或Objective-C语言,基于Xcode开发环境。

–Android:使用Java或Kotlin语言,基于Android Studio开发环境。

–Windows Phone:使用C#语言,基于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

–HTML5: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跨平台Web 应用。

3.移动应用开发流程–需求分析:明确应用目标、功能、用户群体等。

–设计:绘制界面原型、交互设计等。

–开发:编写代码、集成第三方库或API。

–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发布:提交应用至应用商店、上线运营。

二、前端技术概述1.前端技术的定义与组成–定义:前端技术是指用于开发网页界面和实现用户交互的一组技术。

–组成:HTML、CSS、JavaScript、框架与库。

2.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基本结构:<!DOCTYPE html>、<html>、<head>、<body>。

–常用标签:<div>、<span>、<a>、<img>、<form>等。

–语义化标签:<header>、<nav>、<section>、<article>、<footer>等。

3.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选择器:标签选择器、类选择器、ID选择器、属性选择器等。

–布局:盒模型、浮动、定位、Flexbox、Grid等。

跨平台开发工具的选择与比较

跨平台开发工具的选择与比较

跨平台开发工具的选择与比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跨平台应用的需求也变得日益重要。

开发者们纷纷投入到选择合适的跨平台开发工具中,以提高开发效率并降低开发成本。

本文将就跨平台开发工具的选择与比较展开论述,并带您了解其中的利弊。

一、React NativeReact Native是由Facebook发布的跨平台开发框架,使用JavaScript 语言进行开发。

它的一大优势是可以同时开发iOS和Android应用,并且能够实现近乎原生应用的性能。

React Native基于React,具备组件化开发的特点,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UI界面。

此外,React Native还有一个庞大的社区支持,拥有丰富的第三方组件和插件可供使用。

二、FlutterFlutter是由Google推出的开源UI框架,采用Dart语言进行开发。

与React Native不同的是,Flutter将UI和业务逻辑完全自绘,让应用无缝融入不同操作系统的UI风格。

Flutter通过自己的渲染引擎Skia来实现高性能的渲染,并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实现一致的性能。

另外,Flutter的热重载功能使开发者能够快速看到修改后的效果,提高了开发效率。

三、IonicIonic是一个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进行移动应用开发的开源框架。

它基于AngularJS的开发模式,可以跨平台地构建高质量的移动应用。

Ionic提供了丰富的UI组件和现成的样式,使开发者能够快速搭建用户界面。

Ionic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支持多个平台的样式转换,能够适应不同平台的视觉风格。

四、XamarinXamarin是一个由微软推出的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框架,使用C#语言进行开发。

开发者可以使用共享的C#代码库来创建iOS、Android和Windows应用,并共享最高达70%的代码。

Xamarin具有完全访问操作系统API和功能的优势,并能够实现高性能的本地应用。

手机应用开发的原生app,WEBAPP,混合app的认识

手机应用开发的原生app,WEBAPP,混合app的认识

⼿机应⽤开发的原⽣app,WEBAPP,混合app的认识原⽣应⽤、Web应⽤、混合应⽤优缺点分析原⽣App vs 移动Web App :定义什么叫做原⽣App?原⽣App是专门针对某⼀类移动设备⽽⽣的,它们都是被直接安装到设备⾥,⽽⽤户⼀般也是通过⽹络商店或者卖场来获取例如与 .随便说⼏个原⽣App的例⼦,⽐如iOS 的以及Android 的什么叫做移动Web App?⼀般说来,移动Web App都是都是需要⽤到⽹络的,它们利⽤设备上的浏览器(⽐如iPhone的Safari)来运⾏,⽽且它们不需要在设备上下载后安装。

什么是混合app?Hybrid App是指介于web-app、native-app这两者之间的app,它虽然看上去是⼀个Native App,但只有⼀个UI WebView,⾥⾯访问的是⼀个Web App,⽐如街旁⽹最开始的应⽤就是包了个客户端的壳,其实⾥⾯是HTML5的⽹页,后来才推出真正的原⽣应⽤。

再彻底⼀点的,如掌上百度和淘宝客户端 Android版,⾛的也是Hybrid App的路线,不过掌上百度⾥⾯封装的不是WebView,⽽是⾃⼰的浏览内核,所以体验上更像客户端,更⾼效。

汽车有混合动⼒Hybrid,移动应⽤同样也有混合模式。

Hybrid App(混合模式移动应⽤)兼具“Native App良好⽤户交互体验的优势”和“Web App跨平台开发的优势”。

很多⼈不知道市场上⼀些主流移动应⽤都是基于Hybrid App的⽅式开发,⽐如国外有Facebook、国内有百度搜索等。

综合⼀下就是:“Hybrid App同时使⽤⽹页语⾔与程序语⾔开发,通过应⽤商店区分移动操作系统分发,⽤户需要安装使⽤的移动应⽤”。

总体特性更接近Native App但是和Web App区别较⼤。

只是因为同时使⽤了⽹页,所以开发成本和难度⽐Native App要⼩很多。

因此说,Hybrid App兼具了Native App的所有优势,也兼具了Web App使⽤HTML5跨平台开发低成本的优势---------------------------------------------------------------------------------------------------------------------最近原⽣应⽤、Web应⽤、混合应⽤的名字让我们听得⽐较熟悉了,现在我们就通过评析各种应⽤的优缺点来更进⼀步看看这三者的区别。

H5 APP安全风险及解决方案

H5 APP安全风险及解决方案

H5 APP安全风险及解决方案目录一.HTML5 概述 (3)二.HTML5 应用开发模式 (4)三.H5 应用架构分析 (5)四.H5 应用安全风险 (6)4.1H5 应用面临的安全风险 (6)4.2针对移动应用的攻击 (6)4.2.1静态攻击 (6)4.2.2动态攻击 (7)4.3个人信息违规收集 (7)4.4安全建设目标 (8)五.H5 应用安全解决方案 SDK (9)5.1SDK 授权安全 (9)5.2客户端程序安全 (10)5.2.1客户端程序保护 (10)5.2.2客户端程序签名 (10)5.2.3移动客户端运行环境安全 (11)5.2.4数据存储安全 (11)5.2.5数据交互安全 (12)5.2.6资源管理 (13)5.3通信安全 (13)5.3.1SSL/TLS 安全配置 (13)5.3.2客户端证书有效性校验 (14)5.3.3数据传输安全 (14)5.4服务器端安全 (15)5.4.1SDK 授权 (15)5.4.2身份安全认证 (15)5.4.3短信验证码安全 (18)5.4.4访问控制 (18)5.4.5应用接口安全 (19)5.4.6数据交互安全 (19)5.4.7数据存储安全 (22)5.5个人信息安全 (23)5.5.1个人信息安全 (23)5.5.2运营者对用户权利的保障 (24)- I -一. HTML5 概述网页技术(B/S)是互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业务应用的广泛和重要的技术领域,HTML5 是基于兼容性、实用性、互通性以及通用访问性的理念设计而成的,随着 HTML5(以下简称“H5”)的发布和应用,H5 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全新的框架和平台,包括提供免插件的音视频、图像动画、本地存储以及更多酷炫而且重要的功能,并使这些应用标准化和开放化,从而能够轻松实现类似桌面的应用体验,并且,H5 的最显著的优势在于跨平台性,用 H5 搭建的站点应用可以兼容 PC 端与移动端、windows 与 Linux、安卓和 iOS,它可以轻易地嵌入到各种不同的开放平台、应用平台上。

几款移动跨平台App开发框架比较

几款移动跨平台App开发框架比较

⼏款移动跨平台App开发框架⽐较整理⽬前流⾏的跨平台WebApp开发技术的特点,仅供参考。

每个框架⼏乎都包含以下特性:使⽤ HTML5 + CSS + JavaScript 开发跨平台重⽤代码丰富的UI库提供访问设备原⽣API的 JavaScript API 包装器解决原⽣开发中机型适配的难题提供打包、部署的⼯具或服务都需要学习⾃⾝封装的 JavaScript API筛选框架的要求:性能:运⾏速度快UI:提供接近原⽣的UI体验插件多,⽂档丰富,开发效率⾼,容易扩展和维护满⾜业务需求CordovaCordova 和 PhoneGap 的区别?PhoneGap 是 Apache Cordova 的⼀个分发版,就像 Ubuntu 是基于 Linux 的⼀个发⾏版,其代码库也基于 Cordova,只是PhoneGap 关联了 Adobe 的⼀些额外的商业⼯具或服务,例如 PhoneGap Build 和 Adobe Shadow,来帮助开发者简化开发。

此外,两者提供的CLI⼯具、项⽬结构有差异,如:Cordova 把 config.html 放在项⽬⽬录下,⽽ PhoneGap 把它放在www ⽬录下。

优点:开源免费,社区⽣态成熟,插件丰富⽀持离线场景应⽤开发⼯具选择空间⼤缺点:只提供基础访问设备的接⼝,需要⾃⼰搭配其他UI框架和JavaScript框架来搭配UI框架|Famous为任意屏幕创建流畅、复杂的UI。

免费和开源的JavaScript渲染引擎。

着名引擎的独特之处在于其JavaScript渲染引擎和3D物理引擎。

| |参考资料Ionic技术要求HTML + CSS + AngularJS优点:基于 Cordova漂亮的界⾯,追求性能,专注原⽣,免费开源Angular JS MVVM 开发理念,数据双向绑定继承⾃ Cordova,可以使⽤ Cordova 的插件缺点:Angular JS 学习路线陡峭Ionic 框架相⽐于原⽣的 Cordova 有所差异,Cordova 某些官⽅插件可能不适⽤于IonicAppCan通过AppCan IDE集成开发系统、云端打包器等,快速开发出Android、iOS、WP平台上的移动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移动APP(应用程序)开发方式比较一、名词介绍1.NativeAPPNativeAPP指的是原生程序,一般依托于操作系统,有很强的交互,是一个完整的App,可拓展性强,需要用户下载安装使用。

(简单来说,原生应用是特别为某种操作系统开发的,比如iOS、Android、黑莓等等,它们是在各自的移动设备上运行的)该模式通常是由“云服务器数据+APP应用客户端”两部份构成,APP应用所有的UI元素、数据内容、逻辑框架均安装在手机终端上。

原生应用程序是某一个移动平台(比如iOS或安卓)所特有的,使用相应平台支持的开发工具和语言(比如iOS平台支持Xcode和Objective-C,安卓平台支持Eclipse和Java)。

原生应用程序看起来(外观)和运行起来(性能)是最佳的。

2.WebAPPWebApp指采用Html5语言写出的App,不需要下载安装。

类似于现在所说的轻应用。

生存在浏览器中的应用,基本上可以说是触屏版的网页应用。

(Web应用本质上是为移动浏览器设计的基于Web的应用,它们是用普通Web开发语言开发的,可以在各种智能手机浏览器上运行)WebApp 开发即是一种框架型APP开发模式(HTML5APP框架开发模式),该开发具有跨平台的优势,该模式通常由“HTML5云网站+APP应用客户端”两部份构成,APP应用客户端只需安装应用的框架部份,而应用的数据则是每次打开APP的时候,去云端取数据呈现给手机用户。

HTML5应用程序使用标准的Web技术,通常是HTML5、JavaScript和CSS。

这种只编写一次、可到处运行的移动开发方法构建的跨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在多个设备上运行。

虽然开发人员单单使用HTML5和JavaScript就能构建功能复杂的应用程序,但仍然存在一些重大的局限性,具体包括会话管理、安全离线存储以及访问原生设备功能(摄像头、日历和地理位置等)。

3.HybridAPPHybridAPP指的是半原生半Web的混合类App。

需要下载安装,看上去类似NativeApp,但只有很少的UIWebView,访问的内容是Web。

混合应用程序让开发人员可以把HTML5应用程序嵌入到一个细薄的原生容器里面,集原生应用程序和HTML5应用程序的优点(及缺点)于一体。

混合应用大家都知道是原生应用和Web应用的结合体,采用了原生应用的一部分、Web应用的一部分,所以必须在部分在设备上运行、部分在Web上运行。

不过混合应用中比例很自由,比如Web占90%,原生占10%;或者各占50%。

有些应用最开始就是包了个原生客户端的壳,其实里面是HTML5的网页,后来才推出真正的原生应用。

比较知名的APP,比如手机百度和淘宝客户端Android版,走的也是HybridApp的路线,不过手机百度里面封装的不是WebView,而是自己的浏览内核,所以体验上更像客户端,更高效。

二、3种APP技术特性1.NativeAPP优点:能够与移动硬件设备的底层功能,比如个人信息,摄像头以及重力加速器等等。

可访问手机所有功能(GPS、摄像头)。

速度更快、性能高、整体用户体验不错。

可线下使用(因为是在跟Web相对地平台上使用的)。

支持大量图形和动画容易发现(在AppStore里面和应用商店里面)和重新发现(应用图标会一直在主页上),对于苹果而言,应用下载能创造盈利(当然AppStore抽取20-30%的营收)比移动WebApp运行快一些商店与卖场会帮助用户寻找原生App官方卖场的应用审核流程会保证让用户得到高质量以及安全的App官方会发布很多开发工具或者人工支持来帮助你的开发页面存放于本地缺点:开发成本高,尤其是当需要多种移动设备来测试时因为是不同的开发语言,所以开发,维护成本也高因为用户使用的App版本不同,所以你维护起来很困难支持设备非常有限(一般是哪个系统就在哪个平台专属设备上用)官方卖场审核流程复杂且慢,会严重影响你的发布进程上线时间不确定(AppStore审核过程不一)内容限制(AppStore限制)获得新版本时需重新下载应用更新(提示用户下载跟新,用户体验差)跨平台开发、用户不需要去卖场来下载安装App,开发速度快任何时候都可以发布App,因为根本不需要官方卖场的审核纯H5APP快速开发、低成本、多平台,与很多APP开发方式不同的是-图文混合的排版(正是这些复杂多变的CSS样式消耗了性能,但是它带来了排版的多样性,能够细致到每一个字宽行高和风格的像素级处理,才是H5的优异之处)支持设备广泛较低的开发成本可即时上线无内容限制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最新版本(自动更新,不需用户手动更新)跨平台开发用户不需要去卖场来下载安装App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WebApp,你可以使用responsivewebdesign来辅助改进页面存放于web 服务器(受限于UIwebview)(减少了内存,但是会增加服务器的压力)缺点:只能使用有限的移动硬件设备功能,无法使用很多移动硬件设备的独特功能要同时支持多种移动设备的浏览器让开发维护的成本也不低(也要适配不同的浏览器),如果用户使用更多的新型浏览器,那问题就更不好处理了对于用户来说,这种App很难被用户发现这里的数据获取都是在资源页面上异步完成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资源页面完成预加载或者渲染。

(异步的话都涉及到耗时的问题)表现差(对联网的要求比较大)用户体验没那么炫图片和动画支持性不高没法在AppStore中下载、无法通过应用下载获得盈利机会对手机特点有限制(摄像头、GPS等)无法体会包括会话管理、安全离线存储以及访问原生设备功能(摄像头、日历和地理位置等)页面跳转更加费力,不稳定感更强更小的页面空间(由于浏览器的导航本身占用一部分屏幕空间),更大的信息记忆负担导航不明显,原有底部导航消失,有效的导航遇到挑战交互动态效果收到限制,影响一些页面场景、逻辑的理解。

比如登录注册流程的弹出、完成及异常退出,做好文字提示。

3.HybridAPP(1)第一种方案:Web架构为重优点:全Web 开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Web前端技术人员快速地构建页面样式有利于在不同的平台上面展示同一个交互层便于调试,开发的时候可以通过浏览器的方式进行调试,工具丰富。

兼容多平台顺利访问手机的多种功能AppStore中可下载(Wen应用套用原生应用的外壳)可线下使用页面存放于本地和服务器两种方式,部署应用程序(受限于UIwebview)缺点:不确定上线时间虽然说你可以专注在界面以及交互开发上了,但是这页会成为一个缺点,比如说要仿造一个iOS的默认设置界面,就需要大量的html以及css代码了,而且效果不一定和iPhone上面的界面一样好用户体验不如本地应用性能稍慢(需要连接网络)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比如Facebook 现在的应用属于混合应用它可以在许多AppStore畅通无阻,但是掺杂了大量Web特性,所以它运行速度比较慢,而现在为了提高性能FB又决定采用原生应用)(2)第二种方案:编译转换方式优点:利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进行应用开发。

缺点:严重依赖于其工具厂商提供的工具包,调试的时候就要有全套的工具。

(3)第三种方案:Native架构为重(主流)优点:最稳定的HybridApp开发方式了,交互层的效率上由Native的东西解决了,而且架构上基本就是在App内写网页,连AppStore都是采用了该种方案;缺点:团队至少需要两个工程师,一个是Web的,一个是iOS或者Android的。

当然如果开发人员会两种技术也可独立承担;还是运行效率,要权衡好多少界面采用Web来渲染,毕竟WebView的效率会相对降低,以前Facebook就是因为Web的渲染效率低下,把整个应用改为原生的解决方案。

当然这里面可以通过优化来解决,但是优化也是有限度的。

三、3种APP对比分析对用户来讲差别主要是用户体验,如果WebApp做得好也能接近原生App的效果;对于开发人员,WebApp更加易于移植到多个平台,减少非常多的工作量。

1.主要区别原生APP中:每一种移动操作系统都需要独立的开发项目;每种平台都需要独立的开发语言。

Java(Android),Objective-C(iOS)以及VisualC++(WindowsMobile)等等,需要使用各自的软件开发包,开发工具以及各自的控件。

NativeApp(原生型APP)需要开发“云服务器数据中心”和“APP客户端”每次获取最新的APP功能,需要升级APP应用原生型APP应用的安装包相对较大,包含UI元素、数据内容、逻辑框架;手机用户无法上网也可访问APP应用中以前下载的数据原生型的APP可以调用手机终端的硬件设备(语音、摄像头、短信、GPS、蓝牙、重力感应等)APP应用更新新功能,涉及到每次要向各个应用商店进行提交审核。

适用企业:游戏、电子杂志、管理应用、物联网等无需经常更新程序框架的APP应用。

WebAPP中:因为运行在移动设备的浏览器上,所以只需要一个开发项目这种应用可以使用HTML5,CSS3以及JavaScript以及服务器端语言来完成(PHP,RubyonRails,Python),这里可没有标准的SDK,基本任意选择别忘了有一些跨平台的开发工具,比如PhoneGap,SenchaTouch2,APPcan以及AppceleratorTitanium等等。

WebAPP需开发“html5云网站”和“APP客户端”每次打开APP,都要通过APP框架向云网站取UI及数据手机用户无法上网则无法访问APP应用中的数据框架型的APP无法调用手机终端的硬件设备,(语音、摄像头、短信、GPS、蓝牙、重力感应等)框架型APP的访问速度受手机终端上网的限制,每次使用均会消耗一定的手机上网流量框架型APP应用的安装包小巧,只包含框架文件,而大量的UI元素、数据内容刚存放在云端APP用户每次都可以访问到实时的最新的云端数据APP用户无须频繁更新APP 应用,与云端实现的是实时数据交互适用企业:电子商务、金融、新闻资讯、企业集团,需经常更新内容的APP应用。

2.开发难度区别移动web和混合App开发难度对于web开发者来说相对较低,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web开发工具和工作流程3.发布渠道和更新方式混合App可以在应用商店AppStore发布,但可以自主更新,而原生App的更新必须通过应用商店AppStore。

4.移动设备本地API访问混合App可以通过JavaScriptAPI 访问到移动设备的摄像头、GPS;而原生App可以通过原生编程语言访问设备所有功能。

5.跨平台和可移植性基于浏览器的移动web最好的可移植性和跨平台表现;混合App也能节省跨平台的时间和成本,只需编写一次核心代码就可部署到多个平台,而原生App的跨平台性能最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