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研经验——“三跨”考南大
2024考研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

2024考研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考研专业课概述•政治理论课程复习指导•英语语言能力提升策略•数学基础知识回顾与强化目录•专业课核心知识点梳理与拓展•模拟试卷与真题演练01考研专业课概述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特点学科门类齐全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涵盖文、理、工、医等多个学科门类,为考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命题风格稳定南京大学专业课命题风格相对稳定,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难度适中南京大学专业课难度适中,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又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年考试内容与趋势分析考试内容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一般为笔试,部分专业可能涉及实验或面试。
趋势分析近年来,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命题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对考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要求更高。
同时,考试难度也在逐年提升,需要考生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更高的综合素质。
制定复习计划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复习进度与考试要求相匹配。
提升综合素质除了基础知识外,考生还应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多做模拟试卷考生应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同时,要注重分析错题原因,及时查漏补缺。
强化基础知识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考生应重点复习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做到熟练掌握。
备考策略与建议02政治理论课程复习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考研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是考研政治的重要考点。
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跨专业技巧

南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跨专业技巧考研是研究生招生考试,对于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来说,很多同学可能会面临跨专业考研的情况。
跨专业考研无疑是一项挑战,但只要我们具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充分准备,就能够取得好成绩。
下面是关于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跨专业技巧的一些建议:1.分析各专业历年考研试卷在准备跨专业考研时,首先需要分析各专业历年考研试卷,了解各专业的考试重点和难点。
可以找到历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跨专业试题,进行分析,对比自己本专业的知识点和问题,找出差异。
2.补充基础知识跨专业考研涉及到跨专业的知识,需要对新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可以通过课本、教材和学术论文等资料进行学习,积累基础知识。
此外,还可以参加相关培训班或选修课程,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3.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每周要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进行透彻的掌握。
4.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攻克针对跨专业考研的重点和难点,要加强学习和训练。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加辅导班或找到相关专家进行解答等形式,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阅读论文和学术杂志针对跨专业考研的学术特点,可以多阅读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杂志,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知识前沿。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跨专业考研的学术要求和学术方向。
6.多做题多做跨专业考研的模拟题和历年真题,不断提高的辨别和应对能力。
做题时要注意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规律。
7.与本专业同学交流可以与本专业的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助,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资料。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和考试情况,对自己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启发。
8.考前综合复习和模拟考试在考试前,要进行全面的综合复习,对各个专业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此外,可以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检验自己的备考情况和时间管理能力。
学渣分享逆袭南京大学考研成功案例

学渣355+逆袭南大cs学硕引言一直想写一个与众不同的经验贴,这个文档从考研成绩刚出来就开始写,我有点拖沓,一直拖一直拖,分好几次才终于完成。
内容有点多,更像是在和你们讲述我的考研经历和方法,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坚持看完,里面提到的书籍、视频最后面有一个汇总。
希望能够帮到你们!考研期间在王道论坛找到了很多资料,受益颇多,现在终于如愿被录取,甚是感激,希望能用这篇经验贴为后面考南大计算机的学弟学妹们加油!2018年2月6日考研过去了将近一个半月,成绩公布后的第三天。
之所以现在才写经验贴,是因为一直没什么时间。
前一段时间毕设开题答辩一团糟,找工作也不是很顺利。
355+分还是有些出乎意料,仿佛看到了一片曙光,分数不高不低,甚至没法确定是否能够进入复试,如果大家看到这篇帖子,也就说明初试过了(没错,我就是这么爱玩)。
2018年3月30日(复试结束半个月,复试通过,学硕排名前十被录取)下面开始分享一下这几个科目我的复习方法,按照考试顺序进行:政治一(60+)讲实话,政治算是我比较慌的一门,因为从小记性不好,文科很烂,而且个人来讲读书很少,大学快毕业写出来的东西和小学相比感觉没什么进步(从这篇经验贴的文笔不难看出)。
如果你有和我同样的顾忌,请你相信我,考研政治很简单,紧跟肖秀荣爷爷就对了。
不管每年考前大家怎么传,题目怎么漏,请你记住,你爷爷永远是你爷爷。
肖爷爷出一本书你就买一本,政治你要做的就是一开始对照着最厚的那本全书(名字是精讲精练),做一遍肖爷爷的1000题,做完之后再看几遍(至少一遍吧)。
后面会出一本《知识点提要》,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不可能全部背住,但请你尽可能熟悉。
再后面的时政是一本小书,买来翻翻看看就好!《命题人讲真题》要当考试一样自己独立完成选择题,大题可以不看。
《肖八肖四》选择题和上一本一样,一定要独立完成,再看答案!大题请你全部背住,全部背住,全部背住!(如果你实在记不住,也要把每道题答的那些点记一下,考试的时候编,但为什么要尽可能背呢,因为书上某些话某些词逼格更高一些,你可能编不出来)。
三本二战跨专业南昌大学初试经验

三本二战跨专业南昌大学初试经验
初试:
初试的成绩很重要,这个谁都知道,我之前见过一篇帖子里面已经谈了,初试成绩很重要,不管出身如何,初试第一不太可能会被刷,初试倒数第一也不带可能会录取。
只要过了线,初试中最重要的就是英语成绩,其次总分,再次是专业课,最不重要的就是政治。
如果你报考的是名校那卷子会改的很严格,如果报考的是一般学校那分数给的回相对多一些,不过对于调剂生来说,初试成绩不看哪里来的是折算一样的百分比,这对于打算报考名校,思考考不上也可以调剂的同学来说多少增加点压力。
进入正题,谈谈南昌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初试。
南昌大学考两门,一门是新闻传播业务,另一门是新闻传播史论。
这对于学广告多少有些不公平,广告学学的营销、策划、经济、传媒用不大上,几乎都是从头开始学新课本,估计可能是因为南昌大学新闻比较强势吧。
我第一年史论考了129分,业务只有106分,南昌大学考的题还是比较死的概念题,也不难,大家都认为是重点的就是重点,我失败主要的原因就是,给后面两个新闻的时间不够了,我学广告的开始也没练过新闻,基本都没写。
后面这两个大新闻占的分数比重还很大,所以这次考研策略上也很失败。
第二年考的普生129分和普动116分,普生真就是我压的重点没怎么考,平时看了一年都倒是中了,建议全面看书吧,只有几张内容是历年都不会考的,其他真心都是随机出题,也考的不深,估计考的话就神经会出相对难一些的题。
至于普动,我考的也不好,压的鸟类也没考到,不过如果你基本掌握了前面部分各门类、各纲的主要特征,后面部分各纲和目的主要特征,基本就是高分了。
总体来说,南昌大学的专业课复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就是了。
跨专业考研难度较大地10大专业

跨专业考研难度较大的10大专业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的提高,很多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都会选择读研深造。
部分考生选择考本专业继续深造,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自己的...随着社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的提高,很多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都会选择读研深造。
部分考生选择考本专业继续深造,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自己的本科专业不是很满意,因此选择跨专业考研。
但是,很多专业由于专业性较强,跨专业考研难度很大。
跨专业考研难度较大的专业之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
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主干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一般不少于48周。
其实,对于几乎所有医学类专业来说,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跨专业考研难度非常之大,因此建议希望在医学领域发展的考生在填报时尽量就选择相关专业。
相关资格考试: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卫生资格护士资格·“临床医学”专业实力排名前10的高校·“基础医学”专业实力排名前10的高校·“口腔医学”专业实力排名前10的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实力排名前10的高校·“中医学”专业实力排名前10的高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实力排名前10的高校·“药学”专业实力排名前10的高校·“中药学”专业实力排名前10的高校·“护理学”专业实力排名前10的高校跨专业考研难度较大的专业之心理学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在培养目标上分别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2020年教育学跨专业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教育学跨专业考研复习经验分享本人今年跨考教育学,今天刚参加完复试就马上回来码这篇质量不高的帖子,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论坛陪伴了我一年的时间,总觉得自己应该反馈一下来报答论坛。
本人去年的这个时候决定考研,真正开始专心学习的时候是9月份所有大纲出来的时候,下面我就说一下这一年来我的经验,我会一点一点尽量详细的讲的。
关于政治:第一、政治我是报的辅导班,海天的政治,之前听很多人推荐这所学校,所以就抱着百分之二百的期望报了,老师讲课讲得还算通俗易懂,本人喜欢讲邓论的老师,讲得很好。
恩,回到正题。
都说海天的押题很准,这也是我报这个辅导班的大原因,但是也不知道是楼主漏听了还是楼主听差了,总之总觉得今年海天的政治押题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准确,且不说小题,大题里老师敲定会考的也就只有一道辛亥革命。
所以楼主很疑惑,到底是谁的问题,当然楼主或许更倾向于自己的问题。
不过,建议大家能报辅导班的还是报一下吧,对你的后期还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我只说是政治的辅导班。
第二、因为楼主是文科生,所以政治相对比较能有优势,毕竟高中也学了三年的政治,而且这一科也一直是楼主的强项,政治书的内容还没怎么太忘光。
所以,楼主建议一下,政治不用着急准备,等9月份大纲出来了准备也来得及,因为那些内容基本都是咱们平常也耳熟能详的,所以大家不要担心政治,大纲出来后每天拿出时间来看就来的及。
第三、考试的时候,遇到大题没有思路的时候,就把你能联想到的东西全写上,这都是老师们教的,老师说哲学题你可以把所有的原理全写上,让批卷老师自己找==,当然楼主没这么缺。
不过记住一句话:大题一定要写满,字要干净工整,不管你写的是什么。
关于英语:第一、考研词汇。
楼主可以拍胸脯的告诉你们到现在考研词汇有可能还有一半我都不认识,楼主的同学考研词汇都背烂了结果最后还是没考好。
当然楼主不是损自己的同学,只是觉得不要太把精力放在单词上,毕竟单词背出来还是为了做题服务的,楼主是一边背单词一边做题的,虽然最后楼主的单词没有背完,但是考的分数也很满意,所以,不要拘谨于单词,要综合来做,如果最后单词没背完也不要着急,这个很正常,只要跟着计划走就行了。
经验 二战南大是如何与“考研课程”相处的

经验| 二战南大是如何与“考研课程”相处的我是一个二战的娃儿,走过不少弯路,还好最后还是爬上了岸。
一战358,二战402,成功上岸南大企业管理大方向。
希望我对于各个课程的复习方法,能对依然在路上的考研人有所帮助。
我本科是安徽的一所双非院校,有勇气报考南大,最大的动力来源于不满现状、不甘平庸。
毕业的事情以及档案的处理都耽误了很多时间,正式的复习开始于六月末,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房子,每天去图书馆复习。
但是因为是二战,所以有基础,一战的娃儿可以在七月之前打好基础。
首先是数学和英语。
数学和英语两门课越早准备越好,我建议不要太听信于“考研战线很长,太早准备后面会特别累、特别崩溃”这样的话,虽然我一战的时候就是用它来麻痹自己的。
其实真实的情况恰好相反:越早准备,后期就越胸有成竹,否则你会越来越慌。
心态不稳,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
更不要指望逼近考试的最后一段时间还能学进去什么新知识,考试临近带给你的紧迫感会排斥它们。
所以,数学和英语越早准备越好,后期慢慢加入政治和专业课的复习。
一、数学三(131分)我的数学从高中开始就一蹶不振了。
所以其实我内心是对它有着恐惧感的。
但是数学学好了,它的提分效果是非常拉风的。
我一战101,二战131。
1我的用书汤家凤的复习全书、接力题典1800、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汤家凤真题卷、汤家凤模拟卷、李永乐模拟卷、李林模拟卷、最后冲刺超越135分(李正元、范培华)我二战是跟着汤家凤老师学的。
张宇老师的课也听过,但是张宇的课,对我来说太具有跳跃性了,我思维跟不上,经常听不懂。
汤神很稳,每一个步骤都很清晰。
其他的老师我没太接触就不作介绍了。
我的建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是最重要的,可以先尝试着听一听各位老师的课,然后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听课感觉最舒服的老师。
要注意的是,不要频繁换老师,每个数学老师都有自己的数学体系和上课顺序,确定一个老师后就坚持下去,频繁换老师会很耽误自己的学习进程。
2我的学习过程前期跟着汤神的视频把复习全书过一遍,勤做笔记(汤神的视频分基础课和强化课,某些知识点在强化课才会说),老师每天都会在微信公众号(数学汤家凤)上发布难点、重点的知识点,可以关注一下。
2018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数学(三跨)考研初试经验

2018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数学(三跨)考研初试经验为了方便阅读,接下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自己考研复习过程:一、我的决定二、复习思路三、心态问题(这个真的超级超级超级无敌重要)2月成绩刚出,总分361,第一眼看到分数就觉得很绝望,相较去年而言这个分数并不是很好。
但后来了解到情况,南师大今年压分非常严重,分数还算不错,349排名第十二,自己的分数妥妥的前十,自己才长舒了一口气。
作为一个跨考生,无论是复习还是心态自己其实都走了很多弯路,回想自己的考研复习过程简直就是个哭泣史,不太会写文章,只希望我的经验分享能对准备考南师学科教学的孩子们有点帮助。
一.我的决定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双非大学(省内都没啥名气,一度被以为是野鸡大学,(╥╯^╰╥)),所学专业是气象(没错就是天气预报),和跨考的教育专业真的是八竿子打不着。
自从上了大三,愈发觉得自己对本专业不感兴趣,自己也越来越感到迷茫。
大三下学期(大概3月份),大家都陆陆续续开始复习了,我还没有决定。
冷静下来思考,由于大学组织了一些与教育有关的活动,再加上自己性格的原因,所以最终决定跨考教育类。
考虑到333背的实在是痛苦,想着文理搭配学着应该不会太累(之后事实证明,我是真的naive.. ̄ω ̄=),最终选定了南师大学科数学,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中间未曾动摇过。
做好决定真的很重要,想清楚种种局限与问题,最终说服自己,才会容易坚持到最后,看到中途退出的人真的太多了,真的是很可惜,其实经历下来之后,没有你想象地那么困难。
二.复习方法作为跨考生,我先说说最直接相关的两门专业课的复习经验,公共课的经验如果感兴趣我在更。
数学数学参考书:两本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出版社[自己Check一下版本对不对]),一本高等代数(北大出版社)。
归根到底,数学真正学透还是要理解。
数分和高代的侧重点在于理论证明,这是数学专业课的难点所在,也是与高数线代最大的区别所在。
而且专业课二考的越来越难,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理解,反思加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研经验——“三跨”考南大
文|何JQ/凯程网课学员
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经验贴已经有很多啦,不差我一个,那我就把自己走的一些弯路和感悟写出来告诫学弟学妹们吧。
咳咳咳,敲黑板了!
一、关于专业和院校选择
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本科是重庆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今年跨考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政治70,英语78,专业课201,一战上岸了。
有很多学弟学妹们总爱问:“哪个学校考研更容易啊?”我认为这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第一,专业排名;第二,学校排名;第三,城市。
有的人说考研运气大于实力。
这句话也不能说错,但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其实我觉得关于考研成功,有几点因素很关键:第一,实力;第二,选择。
什么是选择?其实一个好的选择真的至关重要。
比如有的人好高骛远,结果自然是摔得很惨;有的人能力很好准备很充足,却不敢报好学校,后悔莫及。
其次,每个学校的题型和考察重点是不同的,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选择。
选择院校这件事,可以前期以311进行准备,到了9、10月认真思考一下与自己实力匹配的院校。
大多数院校参考书都是大同小异的,比如南大625和311参考书目完全一样。
二、关于初试备考时间
开始的早晚并不能决定分数的高低!首先,我反对备考战线过长。
可能有的宝宝会认为复习的时间越久学到的东西越多,但就我自身的情况而言,我自己是尝到了战线拉长的痛苦。
从我开始拿到教育学书是4月,中间因为一些事断了一个多月,所以一直到12月,我的考研备考时间大概有7个月吧,其实这不算长,也不算短。
我在11月的时候我清晰的记得,我已经可以上考场了。
11月和12月是我过的最痛苦的一个月,因为我已经学完了专业课的所有内容,已经背的滚瓜烂熟,这一个月我想的最多的就是“能不能明天就考试”。
我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处于崩溃和不崩溃的边缘。
可以说我最后一个月我没有进步,反而每天都在退步。
事实证明我考研专业课的确考的也不是太好。
所以当时我真的非常后悔,因为我可以看到其他人每天都可以学习到新知识,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而我当时看到专业课书就很抗拒,一直厌学。
当时我特别后悔,如果可以,我前面绝对不要学那么快,一定是慢慢的学,直到学到考前的最后一天。
所以战线千万不要拉长,前期也不要学的太猛,否则到后期真的很疲惫很无趣。
三、关于政治
其实对于政治,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虽然我只考了70)我在政治上花的时间是非常少的,少到什么程度,只听了马原的视频课,12月做了冲刺卷,背了徐涛20题,我就去考试了。
(但我不建议你们这样做哈!不要偷懒!)
选择题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我在选择题部分得了32分,我觉得全部可以归功于考前押题卷。
考前各个名师,机构等等都会出押题卷,这个时候一定要买买买,押题卷是整个考研期间最靠谱的题,推荐肖四肖八、腿姐、米鹏,反正能买来的都买(只刷选择题!!)
我政治是没什么基础的,如果你前期听了课,看了书,背了知识点的同学,40+应该是没问题。
政治大题我得了38分,关于大题我只背了徐涛20题(自己胆子真的很大,连肖四都没看),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毋庸置疑肖老的确每年压很多题,绝对的大佬。
但是当每个人都背的同样的材料,回答的方向都是千篇一律,阅卷老师突然看到你不一样的切入点,是不是会眼前一亮!更重要的原因,是背关键词!自己再拓展,而不是一大段一大段的死记硬背,事实上,老师给分也就是找关键词。
我的做法是,把题目、答题方向、答案关键词写在纸上,到最后直接背自己浓缩的笔记,我的大题一共写了12页,两天就背完了。
有的宝宝会说到时候我在考场上只写的出关键词,拓展写不出来怎么办啊。
我想说首先阅卷老师没工夫看你的拓展,其次,你低估自己了,你上场了绝对写的出来。
推荐书目
1.肖秀荣全套或者徐涛小黄书配套(打基础)
2.考前押题卷(肖4,8徐涛腿姐蒋中挺米鹏等)
3.徐涛考前必背20题(一定要买!)
4.视频课推荐徐涛或者腿姐
四、关于英语
我本身是英语专业的,所以也没花多少时间在英语上。
但是备考期间有同学让我给他推荐书和网课什么的,所以我也研究了一些,最主要的是刷历年真题。
首先单词吧,我觉得只要你能背的进去,哪个老师和哪本书都是一样的,不要东听西听浪费时间。
其次,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阅读,阅读是从备考开始一直到结束都很重要的,(在阅读中学单词和语法我比较推荐,因为学单词也是为了读懂文章嘛)其实阅读理解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听听唐迟老师、kk的课。
但也不要一味的追求技巧,我就是个失败的例子。
我其实是可以读懂每篇文章的,但是考场了我为了节省时间,我没有去读文章,而是用了所谓的技巧,最后我错了4个,真是血一般的教训。
新题型我的忠告是,每种题型都要学都要去练,千万不要压某一种题型不考什么的,哎。
作文的话,可以到11,12月才开始准备,自己需要准备几个模板,也不用太多,大作文三个包括积极、消极和中立(前提是,自己准备!)。
小作文的话虽然类型很多但是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其实都差不多,注意一下格式就可以了。
推荐书目
1.一本单词书(新东方,朱伟等)
2.历年真题(前期推荐张剑黄皮书,后期买真题试卷)
3.潘赟九宫格作文书(强推!)
4.视频课推荐唐迟、朱伟或kk
五、关于专业课
首先要澄清一件事,教育学专业课的考试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啊。
尤其是在出题十分灵活的情况下,成绩很不理想。
我了解很多同学专业课背得滚瓜烂熟,又是二战,最后的成绩却在180分以下。
建议跨考的同学报辅导班,既有视频课也有背诵宝典。
专业课拿高分我认为的几个诀窍:知识、灵活运用、文笔(我文笔就不太好,理科生的缺陷)。
我是从4月到7月,看专业课书籍,听课(推荐凯程的徐影老师),只是看和做笔记,千万不要背,这个时候你只需要认清她的框架和她的逻辑线索,对知识点有印象就ok啦。
然后就来到了决定成败的时期,8月到10月,这一期间就要开始背背背了,背书的过程当然是痛苦的啦,前20分钟背的后20分钟就忘得一干二净,更别说睡一觉起来。
那段时间真的就是背了忘忘了背的时期,我当初也怀疑自己嘛觉得是不是自己记忆力有问题,后来发现大家都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不过,背诵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联想法、艾宾浩斯曲线、说书法等等)。
第一轮背书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吧,然后第二轮20天。
接着轮下去,你会发现你背一轮的时间会逐渐缩短,你记忆的东西也在逐渐增多。
到10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题了,最迟不能超过11月,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背的和你能写出来的其实差很多,这段时间就要查漏补缺,注意格式,注意文字的运用。
12月其实差不多已经定型了,但是每周都要练一套卷子,保持自己的手感很重要,同时也会给你自己吃一颗定心丸。
推荐书目
1.凯程的《应试宝典》和《真题汇编》
2.报考学校的真题很重要哦
3.热点问题以及自己的看法(推荐中国教育新闻网、第一教育、中国高等教育、LIFE教育创新等公众号)
4.一定要自己做知识结构框架!!!
六、关于复试
复试包括了三部分,专业课笔试、英语听力、面试。
最最重要的就是面试了,反正我笔试和听力做得很一般哈哈(不用太担心这两部分,因为主要看面试)但我复试分也不低,应该是面试起了很大作用吧。
我是最后一个面试的,面了20多分钟吧,进去首先是一个英文问题,让我介绍我的母校,
当时一脸懵啊,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些啥hhh,可能老师想听听我们的口语发音吧,所以也不用担心,能想到啥就说啥。
终于开始中文问题了,老师是根据我的简历进行提问(千万不要在简历上自己挖坑),问了我在大四教学实习的一些感悟、教学方法以及中学课程和考试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专业问题后就开始拉家常,问我的家乡、兴趣、本科期间学习和生活之间平衡之类的问题。
面试氛围还是很融洽的,老师们也是很平易近人,一开始进去还很紧张不过过一会儿就好多了,和老师们也是朋友式的谈话。
其实面试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如果你是一个有趣的灵魂,老师们也不会故意难为你的。
对啦,复试前一定要模拟面试!
七、心态那些事
其实整个考研过程中,心态都占了很大一部分。
期间你的研友退出可能会影响你,遇到总是背不住的知识点让你怀疑自己,恋人的不理解让你痛苦。
我在12月心态就特别崩,崩到我看不进书,睡不着觉,在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之间一直纠结,幸好我最后挨过了这段时间。
其实考研期间最影响我的是考试那几天。
那几天特别敏感,别人发出一点声响都会觉得影响了自己。
晚上在酒店是这样,就连考试时监考老师站我旁边我都觉得影响到了我而心情烦躁。
(运气不太好,坐最后一排,老师就一直站我旁边)考完政治和英语的那天晚上我就一直在哭,因为觉得政治和英语都没发挥好,感觉自己已经考不上了,第二天就想弃考了。
事实证明,永远不要倒回头去想考完的科目(事实证明政治英语考得并不差,148)反而第二天的专业课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只有201。
现在想想如果是因为专业课受到影响而没有考上研究生那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
有低血糖的宝宝们可以带一些糖或者巧克力。
很重要啊,我考试当时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起了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谨以此言送给学弟学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