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第1课 芬芳茉莉芬芳茉莉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1课芬芳茉莉-芬芳茉莉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1课芬芳茉莉-芬芳茉莉

第一单元芬芳茉莉教学目标: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4、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备、风琴。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1、2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月亮》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 .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3 、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有个勒朝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

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 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 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案例名称:芬芳茉莉科目:音乐教学对象:六年级时:1时一、教学内容分析《芬芳茉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两个时。

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今天的音乐讲授本单元的第一时。

根据本德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江苏版、东北版和河北版的《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编排在一起,上了一堂欣赏。

二、教学目标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与形态,感受音乐情境的美,喜爱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2、了解民歌体裁、演唱风格、曲式结构、表演形式等知识,能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歌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这节我想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音乐、图片、tv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以音乐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式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去探索音乐的语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

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时,特地以前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进一步通过讲述歌剧《图兰多》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进而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再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及对《茉莉花》风格的认识了解。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3、前搜索相关内容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题:听、问、看1、教师播放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1课芬芳茉莉-东北民歌《茉莉花》微课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1课芬芳茉莉-东北民歌《茉莉花》微课教学设计

东北民歌《茉莉花》微课教学设计教材:人音版第十一册一单元课题:东北民歌《茉莉花》课型:欣赏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熟悉并喜爱民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2.通过聆听,感受歌曲中的地区风格特点,并能唱一两句。

教学重难点:感受歌曲中的地区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一、【你知道吗?】在我们的印象中,传唱已久、脍炙人口的歌曲《茉莉花》是江苏民歌,或许你会好奇,怎么成了东北民歌呢?《茉莉花》起源于中国江浙一带,后来在国内汉族地区广泛传唱,经两百多年的不断演化和改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出许多相近似,但具有地方特色的不同版本,今天我们要聆听的就是其中流传到东北而产生的具有独特风味的《茉莉花》。

二、【来欣赏吧!】1.聆听话不多说,来欣赏吧,边听边思考:东北版茉莉花和你之前听过的江苏版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温馨提示:你可以从歌词、旋律等方面入手。

2.总结东北民歌《茉莉花》的唱词与江苏民歌《茉莉花》基本相同,属于“同词异曲”。

歌词和江苏版本的差不多,但也注入了衬词“啦”、"呀”、“埃呦”、“嗯啊”、“谀嘿呀”、“呀呀咿呀”,别具风味,突出了东北人豪放、快言快语、粗狂铿锵的性格特点。

旋律有很大的改变,听起来就和江苏版本不一样了,十分质朴,融入了东北传统“二人转”特点,使歌曲更具本地特色。

三、【来品味吧!】1.试一试例如这两句:好(啦)一朵茉莉花呀,哎哟,好(啦)一朵茉莉花呀。

在好一朵茉莉花中间加入了称词“啦”、“呀”、“哎哟”。

加上旋律,你来试着唱一唱?2.加上要求再次试一试“茉”、“哟”,是做下滑处理,第二次“茉”出现还有一个前倚音处理。

现在,再试着唱一唱。

是不是有韵味多了?四、【嗨起来吧!】东北民歌的表达方式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同时也有诙谐、风趣的特点,就和东北人的性格一样泼辣、爽朗、火爆、粗犷。

最后,我们一起欣赏歌唱家对东北民歌茉莉花的现场演绎。

五、【要记住哦!]东北民歌茉莉花就讲到这里,同学们,怎样形容东北民歌《茉莉花》?A温柔、婉转;B豪放、诙谐;C爽朗、流畅。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__芬芳茉莉.doc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__芬芳茉莉.doc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芬芳茉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二、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三、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四、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一、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二、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月亮》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通过欣函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刘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

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你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2、播放话剧片断原来有个靴觐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一. 教材分析《芬芳茉莉》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

歌曲以茉莉花为主题,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他们善于模仿和创新,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风格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感受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

2.学会演唱《芬芳茉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音乐风格的把握。

2.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和创新。

3.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频,引导学生欣赏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芬芳茉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歌曲,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音乐,比较《芬芳茉莉》的特点。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自主演唱《芬芳茉莉》。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名称、民族音乐特点等。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芬芳茉莉茉莉花(河北民歌)课件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芬芳茉莉茉莉花(河北民歌)课件

04. 拓展延伸
谢谢观看
茉莉花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 学生,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识 领域较前一段更进一步扩大,体 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好 的音乐素材更能吸引他们浓厚双重体验,教学上会起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茉莉花》歌曲 ,使学生了解江苏民歌的风格 特点。 (2)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 系,感受民歌的民族风格与地方 色彩,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 乐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
重点难点
了解江苏民歌的风格特 点,培养学生对民族民 间音乐的热爱。
01. 背景介绍 02. 新 课导 入 03. 歌曲分析 04. 拓展延伸
01. 背景介绍
猜一猜
为什么总有一头牛跟在一朵花后跑?(打一花名) 谜底:牵牛花
这里没花开放,请问叫什么花? (打一花名) 谜底:梅花
02. 新课导入
河北民歌
03. 歌曲分析
茉莉花,属木犀科,常绿小灌木或藤本状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 有棱角,有时有毛。单叶对生,宽卵形或椭圆形,叶脉明显,叶面 微皱,叶柄短而向上曲折,有短柔毛。初夏由叶腋抽出新梢,顶生 聚伞花序,通常三朵花,有时多,花白色,有芳香,花期甚长,由初 夏至晚秋开花不绝。 原产印度及阿拉伯之间,现我国广东、福建、四川及江南一带都有 栽培。性喜温暖,不耐霜冻。为常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 茉莉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茉莉油的 身价很高,相当于黄金的价格。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或蒸取汁液, 可代替蔷薇露。 茉莉花象征优美。西欧的花语是和蔼可亲。菲律宾人把它作忠于祖 国、忠于爱情的象征,并推举为国花。来了贵宾,常将编成花环挂 在客人项间,以示欢迎和尊敬。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课件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课件

东 边 升 起 月 亮
音乐中的茉莉花带给我们的感悟?
《茉莉花》的歌词和旋律宁静、高雅、恬淡 ,深 受中外人们的喜爱,因为其香、其韵、其神来自民 间民族的土壤,这是它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茉莉花》如同一位使者,代表着友好的、有深厚 文化底蕴的中国。
民 族 的 就 是 世 界 的 !
芬 芳 茉 莉
《茉莉花》(鲜花调) 是自清代以来,流行 地区很广、遍及我国 南北的小调民歌,其 中以江苏民歌《茉莉 花》最为著名。
小调:亦称“小曲” 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 裁,是流传于城镇集 市并多被民间艺人加 工提高的民间歌曲。
清丽婉转 柔美细腻
东北民歌
夸 张 风 趣
粗 犷 豪 爽
明 快 朴 实
刚 成因?
旋律 语言
节奏

江苏 婉转流畅
细腻含蓄
紧凑 一字多音

东北 夸张风趣
粗犷豪爽 起伏较大

河北
明快、 叙述性
刚直爽朗 跳进较多
风格
江南曲调 东北二人转 河北吕剧
与各地方言、地理(居住)环境、历史文化差异等有关。
歌剧《图兰朵》
【意】普契尼
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毕业于米 兰音乐学院,他一直致力于歌剧创作, 成为继威 尔第之后最有影响力、最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 共有作品12部,如《艺术家的生涯》、《托斯 卡》、《蝴蝶夫人》等,其中《图兰朵》是他生 前最后一部作品。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芬芳茉莉芬芳茉莉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芬芳茉莉芬芳茉莉

《芬芳茉莉》班级:六年级授课人:阎嘉明课型:欣赏综合课教学内容:不同题材的茉莉花教学目标: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结构、风格及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气质、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在音乐中的表现。

2、了解民歌体裁、演唱风格、表演形式等知识,能随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歌唱相关音乐主题3、使学生更多地了解音乐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了解音乐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描绘茉莉花的,以及江苏茉莉花是怎样走上世界音乐舞台的,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及对《茉莉花》风格的认识了解。

教材分析:1、江苏《茉莉花》属小调类民歌,歌曲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文雅娴熟的少女被芬芳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能、欲弃不舍的爱慕之情。

2、东北《茉莉花》相对江苏民歌具有热情、爽朗、直率、坦诚的地区风格特点,表现了3、河北《茉莉花》4、《又见茉莉花》(演唱:周艳弘)这是一首通俗歌曲,由茉莉花贯穿整个歌曲的主题,通过赞美茉莉花的洁白无暇,表现人们对过去纯真感情的怀念与向往,无论在歌词、旋律还是演唱上都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5、男声四重唱《茉莉花》这是茉莉花,以多声部的男声演唱使歌曲具有特别的艺术感染力。

6、《东边升起月亮》(选自歌剧《图兰朵》)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中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朵的故事, 普契尼把《茉莉花》音调作为音乐主题,贯穿全剧,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和色彩。

教学准备:茉莉花茶、课件、口风琴、有色花瓣、透明杯等教学方法:聆听法、比照法、设问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课前情景音乐,同时让学生喝茶品味,从味觉嗅觉上体验茉莉花的芳香。

2、师导言引入课题一一芬芳茉莉二、比照聆听江苏的、东北的、河北的《茉莉花》1、设问:A、三首民歌在旋律、节奏、风格上有何特点?为什么有不同?B、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2、播放课件,学生聆听三首片段,同时用色花瓣表达心情;3、师生讨论,师小结并板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及对《茉莉花》风格的认识了解。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3、课前搜索相关内容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题:听、问、看
1、教师播放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
2、问:刚才听到的音乐你熟悉吗?是什么?把你了解的茉莉花的形态、色彩描绘一下。
二、教学目标
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与形态,感受音乐情境的美,喜爱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2、了解民歌体裁、演唱风格、曲式结构、表演形式等知识,能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歌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节课我想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将音乐、图片、mtv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音乐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去探索音乐的语言。
课题名称:芬芳茉莉
科目:音乐
对象:六年级
课时:1课时
一、内容分析
《芬芳茉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两个课时。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今天的音乐课讲授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根据课本德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江苏版、东北版和河北版的《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编排在一起,上了一堂欣赏课。
《茉莉花》江苏民歌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风格
教学反思:
为了能使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我作了如下的设计:首先,用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导入,营造一种清新的学习氛围。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认识茉莉花,了解茉莉花,然后通过《茉莉花》的传说引出《东边升起月亮》,并介绍中国民歌《茉莉花》也随着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享誉世界。籍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茉莉花的旋律,并回答问题引出本课课题《茉莉花》,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知识点,初步了解《茉莉花》及小调民歌特点,使学生初步感知细腻柔美的江南风情,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特地以课前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课,进一步通过讲述歌剧《图兰多》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进而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再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2、播放宋祖英悉尼歌剧院演唱会视频片段。
教师:《茉莉花》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还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在多种重要场合都要奏响它。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地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全世界。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
由于茉莉花的旋律学生非常熟悉,教材中的曲谱较为简单,学生很快掌握歌曲旋律。整节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只有在歌曲结束句的演唱上,由于学生气息运用不是很到位,有个别学生遇到了演唱上的困难。教师要在这里给予学生更多演唱方法上的指导。
4、欣赏江苏风景。
5、学生轻声跟范唱带试唱。
6、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1、感受茉莉花的柔美、细腻与江南的人文风情也有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四、拓展欣赏(感受与体验多样《茉莉花》)
1、欣赏人声、器乐《茉莉花》片段(黑鸭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演奏、萨克斯演奏)
教师:由于人们的喜爱和民歌的变异性,有了很多版本的《茉莉花》。
再次有感情地演唱《茉莉花》。
纯真而美好的感情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茉莉花的洁白无暇、高雅真挚,代表了人类共同的理想。
七、教学评价设计
1、你的歌声真美妙,就如百灵鸟一般。
2、你的耳朵真灵敏!
3、你们专注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老师看你听得很认真,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哦!
1、歌剧简介:关于江苏民歌《茉莉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
2、播放歌剧《图兰朵》片段和《东边升起月亮》的音乐。
1、学生听老师讲故事。
2、听歌剧音乐。
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于感受和鉴赏领域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唱歌曲《茉莉花》。
1、教师伴奏全曲。
2、教师有感情地边弹边唱,强调歌唱表情和声音位置。
3、看:课件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的图片。
1、学生听流行版的《茉莉花》。
2、分组讨论、交流。
3、观看茉莉花,了解其形态。
1、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2、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会用各种方法去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花的情感。
二、欣赏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片段《东边升起月亮》。
1、学生欣赏人声、器乐《茉莉花来自片段。2、欣赏宋祖英演唱视频。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不同风格,了解民歌的变异性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2、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情动于中,有感而发,表达自己对《茉莉花》的感悟。
五、寄语未来。
小结:《茉莉花》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如《茉莉花》一般美的民族音乐。期待着有一天在你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从你们的心田飞向世界!让我们再次高歌《茉莉花》。并在歌曲结束时随音乐离开教室。
3、你感受到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
4、播放江苏风景课件。
教师:学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后,想不想欣赏江苏的风光。
5、你能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歌曲风格用歌声表现出来吗?
6、教师播放歌曲范唱。
7、教师分组检查演唱效果。
1、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u”模唱旋律。
2、学生轻声试唱歌词。
3、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婉转、柔美)。
6、从师生合作演唱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7、从你的表情上让我感觉到江南民歌确实很优美。
8、谢谢你精彩的回答!
9、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4、你说得还不完全,没关系,谁来帮他补充一下。
10、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八、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