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复习一.词汇1.词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形式和意义上的特点,是表达概念的基本手段。

2.词的分类:词可根据词形、词义、词性等进行分类。

3.词汇义和词义的概念:词的义指的是词汇在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而词义是指词的其中一种特定的意义。

4.语义的概念:语义是指语言所能表达的意义,它研究词汇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5.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连词关系等。

6.多义词和一义词: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的词义,一义词则是指一个词只有一个词义。

7.词义的反思性特点:反思性特点是指由于词义的发展和扩展,使得一部分词汇原本只能指代具体事物的名称,逐渐发展为可以用来指代抽象概念的称谓。

8.词的构词和构词法:构词是指用来形成新词的方法和技巧,构词法则是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学科。

9.词汇的生成和消失:词汇的生成是指新的词汇在语言中的出现和流行,而消失则是指一些词汇在语言中的逐渐淘汰。

10.词的历时变化:词的历时变化是指词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变。

二.语音1.语音的概念: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研究语言音素、音节和音系等内容。

2.音位和音素:音位指的是语音系统中不同的基本音单元,而音素则是指在一种具体语音系统中有决定意义的语音单位。

3.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音标符号,用于表示各种语言的语音。

4.声调:声调是指语音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调变化。

5.语调:语调是指在一句话中语音音调的变化。

6.连读和重音:连读是指在语音流通的过程中,语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重音是指在词语和句子中,一些音节能够产生的较大音量、较长时间和较高音调。

7.训练和修正:语音训练是指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得个体能够正确地使用语音来表达意义;语音修正是指对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和改正。

三.语法1.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语言结构和组织的规律和原则。

2.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组成。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语言学概论复习提要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语言。

(2)主要任务: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规律,使对语言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2.语言学简史(1)语文学阶段。

语言学三大发源地: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

公元前4世纪,印度学者波尼尼的《梵语语法》或称《波尼尼语法》。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塔尔库斯的《希腊语法》。

早在公元前4世纪,被中国古代人们尊崇为十三经之一的《尔雅》就已初具规模,它是世界上第一部物类与义类的词典,比西方早了两千多年。

到东汉时期又出现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比西方的字典早了一千五、六百年。

古代中国的语文学通称小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成就的集中体现。

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区别:第一,从研究对象看,古代语言学只重视书面语言,把古代书面语作为语言的研究对象,而对当时社会普遍使用的口语不予重视。

第二,从研究任务看,古代语言学并不把描写语言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只重视为流传下来的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作注解,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读通、读懂古代的经典。

换言之,它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只是经学的附庸。

(2)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

19世纪初,西方语言学者开始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本身,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

在初创阶段,英国的威廉·琼斯最先发现希腊语和拉丁语、梵语有惊人的相似处,于是大胆地提出了“印欧语假设”,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

德国的施列格尔也看到梵语和欧洲许多语言有着不可否认的共同点,第一个提出“比较语法”,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草创者。

历史比较语言学摆脱了过去从属经学的附庸地位,标志着语言学已经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历史比较语言学由于涉及多种语言,这为普通语言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叶,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一般规律的普通语言学诞生。

奠基人是德国的洪堡特和瑞士的索绪尔。

洪堡特被公认为普通语言学的第一个奠基者,他的许多语言学观点被后代学者不断继承和发展。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一、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语言学的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语言的定义与特点3.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二、语音学1.音素与音素的分类2.语音的基本概念:发音器官、发音过程、音素与音位等3.语音的分类与描述方式:音库、国际音标等4.语音变体:音位变体、变体规律等三、词汇学1.词的定义及词的层次结构:词汇、形态、语素等2.词的分类:实词与虚词、实词的分类等3.词的构成过程:派生、复合、转化等4.词义与词义关系: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等5.词的语法功能:词类、语法关系等四、语法学1.句子的定义与分类:从句、疑问句、陈述句等2.句法的基本概念:短语、成分、汉语的基本句型等3.句法关系与句法结构:并列、从属、修饰等4.句法规则与句法分析:形式语法、语义角度的句法分析等5.语法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形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的对比、语法规则、语法的普遍性、语法的可及性等五、语义学1.语义的定义与特点2.词义的构成与分类: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上下文意义等3.语义关系与语义角色:同义、反义、上下位、隐喻、类比、关联等4.语义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义成分的划分与关系、语义的可及性、语义的派生与转化等六、语用学1.语用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2.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目的、合作原则等3.言外之意与言外之行:言外之意的表示方式、言外之行的示例等4.语用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语言行为、语用规则、语用的多样性等七、语言学研究方法与分支学科1.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等2.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3.参考书目和领域动态:《现代语言学导论》、《实用语义学》、《语法学》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概论》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重点研究语音的产生、结构、运动和感知等方面。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国际音标的掌握,包括元音、辅音和音节等。

2.发音器官的构造和功能,比如舌头、喉头、声带等的作用。

3.音位与音素的区别,音位是语言中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是语音的实际表现。

4.音变规律,比如浊音化、清音化、辅音的鼻化等。

二、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包括句法学、词法学等分支。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句子、短语、词类等。

2.句法分析的方法,包括基于短语结构的上下位关系分析和基于依存关系的句法分析。

3.句子成分的分类与功能,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

4.语法关系的表示,包括句法树和依存关系图等。

三、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意义的学科,包括词义学、语用学等分支。

在复习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语义的基本概念,包括词义、句义、语篇意义等。

2.词义的分类,包括编码词义和概念词义等。

3.语义关系的表示,包括隐性关系和显性关系等。

4.语义义原的掌握,比如用来描述词义的最小单位,可以用来解释多义、歧义、同义等现象。

四、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情境中的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包括语用规则、言语行为等方面。

1.言语行为的分类,包括表示、指示、陈述、询问等。

2.言语行为的成分,包括言辞、语境、意图等。

3.语用规则的掌握,比如礼貌原则、言外之意等。

4.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包括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等。

以上仅为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的一些重点内容,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复习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案例和实例,加深对语言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纲要复习重点汇总(详细)(精细排版)

语言学概论纲要复习重点汇总(详细)(精细排版)

语言学概论纲要复习重点汇总(详细)(精细排版)1.语文学阶段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诂(字义)三个方面的成就。

2.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普通语言学:关于语言一般规律的研究。

4.共时语言学: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特定时期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5.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6.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体姿势等非语言形式独立传递的信息有限,且大多数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因此,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7.逻辑学关注思维的基本形式,心理学关注思维的心理过程,认知神经科学关注思维的生理机制。

认知神经语言学是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结合。

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专门研究语言、思维和大脑神经网络之间的关系。

9.当人出生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和心智发展失去了发展的潜力。

这个时期叫做临界期。

10.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

11.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12.组合关系:符号与符号组合,形成更高层次的结构。

高层结构中的每个符号称为结构的组成部分,结构中每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13.聚合关系: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的聚集成群,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叫做聚合关系。

14.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以及根据语音的自然属性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15.音位: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详细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详细

《语⾔学概论》复习资料详细语⾔学概论第⼀章语⾔与语⾔学第⼀节绪论(语⾔学及其地位)语⾔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的科学。

语⾔是语⾔学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们说,语⾔学是以语⾔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门社会科学。

语⾔和⾔语的区分德·索绪尔(瑞⼠):20世纪最著名、影响最远的语⾔学家之⼀。

他的学说被誉为“哥⽩尼式的⾰命”,导致了欧美结构主义语⾔学派的诞⽣和发展,并使语⾔学成为⼀门真正独⽴的、⼗分专门的科学。

现代语⾔学的历史,正是从他这⾥开始的。

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学之⽗”;索绪尔在《普通语⾔学教程》中对语⾔和⾔语的区分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其⽬的是为了纯化语⾔研究对象。

“语⾔”是说话所使⽤的⼀套符号系统;“⾔语”指说出来的话。

(语⾔和⾔语的关系:①抽象和具体的统⼀。

②⼀般和个别的统⼀。

③客观和主观的统⼀。

④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

)两者之间的联系(索绪尔称为的“第⼀个⼗字路⼝”)第⼀,没有⾔语就没有语⾔。

⾔语是第⼀性的,语⾔是第⼆性的。

第⼆,语⾔来源于⾔语⼜反作⽤于⾔语,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作⽤。

区分的意义⾸先,它使语⾔的研究精确了范围;其次,对语⾔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再则,知道了这⼀道理,就会对⽇常⽣活中许多含混的概念重新建⽴较为清醒的认识。

语⾔的存在形式:⽂字产⽣以前,语⾔只有⼀种存在形式—⼝语。

⽂字产⽣以后,⼈们⽤⽂字把语⾔记录下来,产⽣了书⾯语,在书⾯语的基础上⼜产⽣了⽂学语⾔。

⼝语就是⼈们通过发⾳器官发出声⾳以表达意义的⾔语体系,这是语⾔的原始存在形式。

对于⼈类来说,在⽂字产⽣以前⼈们使⽤语⾔进⾏交际只使⽤⼝头形式。

书⾯语就是长期使⽤⽂字记录⼝语后所形成的书⾯⾔语体系。

⼝语和书⾯语的联系:(1)⼝语是书⾯语产⽣的基础。

(2)书⾯语是⼝语的加⼯和创造。

⼝语和书⾯语的区别:(1)存现形式不⼀样,表现风格不同。

(2)物质基础不⼀样,发展速度不同。

⾔语的形式:外部⾔语:⼈们可以听到或看到的话语。

内部⾔语:⼈们听不到的内⼼独⽩(⽤看不见的肌⾁说话)两种形式都是运⽤语⾔的过程和结果。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示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第二章语音1.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2.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3.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4.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

5.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外力的大小。

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6.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7.基音: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8.乐音:当基音的频率的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数倍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9.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

10.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1、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两个方面。

2、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3、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4、总而言之,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势等非言语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上的再编码形式。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以上P7-8)5、书籍、报刊上的话语似乎只有说话者,看不到受话者。

但是,每一个阅读者都是话语的接受者。

写作者在用语言传递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以说话人的身份向阅读者表达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使阅读者也会有情感态度的回应和共鸣。

也就是说,书籍、报刊和自言自语也具有人际互动的功能。

(P9)6、聋哑人也能够思维,没有任何依托的赤裸裸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P177、思维是大脑的功能。

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思维能力也就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P18)8、语言和言语(说话)的区别和联系(课件)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2)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语言与言语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9、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语言符号能指(形式)-语音所指(内容)-语义10、对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解(P26)由于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

任意性是所有符号的共同特征,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同样具有任意性。

文字和口语的结合同样具有任意性。

例如汉字“新闻”、“手纸”在日语中记录的是“报纸”、“信”的意思。

字组“name”。

任意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对任意性的正确理解:(1)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个人不能随便改变。

(2)单个的符号具有任意性,符号的组合就有一定的理据性。

如“红花”。

11、对于语言符号线条性的理解(p26)语言符号的线条性主要是指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一个单位接着一个单位依次出现。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在文字表现的书面语中变得更加直观:我妈妈很高兴地观看了我的表演12、解释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课件)(1)语言的下层(底层)语言层级系统的下层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层,即语音层。

语音层包括两个级别的语音单位:音位和音节。

(2)语言的上层语言层级系统的上层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以及符号的组合层。

上层包括四个级别的基本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序列构成的装置,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几十→成千→成万→无穷,这就是这个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

(3)语言层级的特点第一,从语言的下层到语言的上层有一个质的变化。

第二,从下一级语言单位到上一级语言单位,都有量的扩充。

第三,上一级语言单位都是由下一级语言单位按一定的规则构成的,下一级语言单位都是上一级语言单位的构成成分。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课件)语言这个分层装置是怎么运转的呢?总起来说,是组合和替换。

我看书他看书小王买书老师写文章人们欢呼胜利………………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

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

红花和花红。

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是有层次性的。

如“他不来”。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红花”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14、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究;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

(p40)15、音素和音位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人类语音共性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把它们叫做“音素”以语音的社会属性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音系学,把它们叫做“音位”。

音素和音位的区别:(1)都是语音最小的线性单位。

(2)在音流的某个位置上出现的音位一定有其自然属性,体现为某个音素。

(3)一个音位可能包括几个不同的音素,它们在音流的不同位置上出现。

(4)音素基于语音的自然属性,音位基于语音的社会属性。

(5)音素包括了所有人类语言能够区分的音,音位只包括了某一种语言必须要区分的音。

16、国际音标(用国际音标标五言诗,很重要)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声调一声阴平(55)、二声阳平(35)、三声上声(214)、四声去声(51)。

声母表单韵母表(以下韵母为单用或只跟在辅音后)复韵母表如:[pan lai kɑu t‘A ]搬来高塔[pan lai kau t‘a ]搬来高塔(具体标法上课有讲过,或自己看课件)17、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18、元音和辅音的区别(p54)⑴(最主要的)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⑵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是否均衡紧张。

⑶发音时呼出的气流强弱不同。

19、、ɑ[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o[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e[ɣ]: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ê[ε]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i [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u [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ü [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重要:元音舌位表(P55)20、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全面描写(依次说出发音部位、送气与否、清浊、发音方法。

)b[p]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p‘] 双唇、送气、清、塞音m[m] 双唇、浊、鼻音f[f] 唇齿、清、擦音z[ts]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c[ts‘]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s[s] 舌尖前、清、擦音d[t]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t[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n[n] 舌尖中、浊、鼻音l[l] 舌尖中、浊、边音zh[tʂ]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ch[tʂ‘ ]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sh[ʂ] 舌尖后、清、擦音r[ʐ] 舌尖后、浊、擦音j[tɕ]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q[tɕ‘]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x[ɕ] 舌面(前)、清、擦音g[k] 舌根、不送气、清、塞音k[k‘] 舌根、送气、清、塞音h[x] 舌根、清、擦音19、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根据音素的音质确定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a/和/i/;/p/和/ph /根据音高、音强、音长确定的音位叫做非音质音位。

根据声调归纳出来的“调位” :/55/;/214/;/51/。

注:要会区别一个音节中那个是音质音位哪个是非音质音位21、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

(p70)(p85-89)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法单位。

词组是词的组合,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交际中最小的表述单位。

语法研究现在一般分析到句子为止。

语段是由语义上相互联系的若干句子,围绕一个语义中心组织起来的句子的组合,又称句组、句段、语篇、篇章、超句体等。

22、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分成词根、词缀。

(课件)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

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

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都是由词根构成的。

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前缀、后缀、中缀。

23、词缀按照功能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区别:1、派生词缀黏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work-worker;屈折词缀只改变词的形式,不构成新词:book-books、walk-walking、walked、walks。

2、派生词缀与哪些词根搭配,无法用语法条件说明,只能用收录词典的方式列举。

屈折词缀搭配哪些词根,可以用语法条件来说明:V+ing、V+ed。

3、如果一个词既有派生词缀又有屈折词缀,屈折词缀一定出现在派生词缀之后:workers。

24、如何理解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课件,课本P98)从语言规则的使用看,语法具有递归性。

递归是从数学借来的术语。

语言的结构规则是有限的,但可以重复使用,不断地进行同功能单位的替换。

从理论上讲,句法结构通过同功能单位的替换,可以无限制地扩展下去,但不管扩展到什么程度,其性质和作用是不变的。

“小说发表了。

”通过偏正结构的递归把主语“小说”扩展成“爱情小说”、“长篇爱情小说”、“描写当代农村青年生活的长篇爱情小说”、“王燕花了两年时间创作的描写当代农村青年生活的长篇爱情小说”、“还在大学读研究生的王燕花了两年时间创作的描写当代农村青年生活的长篇爱情小说”等等。

25、语法的聚合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遍的是词类和词形变化。

26、要会分析词用了什么语法手段和表达了什么语法意义(课件‘P104)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

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数、性、格、时、体、态、人称、级等。

其中数、性、格体现在名词上,时、体、态、人称主要体现在动词上面,级体现在形容词、副词上面。

它们分别要与其他范畴取得一定的呼应关系。

(1)性俄语名词:阴性-a;阳性-辅音;中性词-o法语名词:阳性un-;阴性une-德语名词:阳性das-;阴性die-语法上的性别与生物上的性别有的有联系,有的不相同。

俄语:书→阴性;桌子→阳性法语:钢笔→阴性;铅笔→阳性德语:妇女、少女→中性;太阳→阴性古英语:妇女→阳性;女孩、妻子→中性(2)数例如英语名词“room(房间,单数)——rooms(房间,复数)”,代词“I(我、单数)——we(我们,复数)”。

因纽特语(爱斯基摩语)名词具有单数、双数、多数3种形式:iglu(房间,单数)——igluk(房间,双数)——iglut(房间,多数)。

现代汉语中指人的一般名词和人称代词可以加们表示复数。

如这些学生们¡±,也可不加。

三个学生后面不能加们*汽车们、*桌子们都不能说。

严格说来,普通话没有数这一语法范畴。

(3)格英语“I help him”中的“I、him” 。

现代英语中有生命的名词具有两个格——通格和所有格,例如cat——cat’s。

代词有4个格,例如“I (主格)——me(宾格)——my(形容词性所有格)——mine(名词性所有格)。

俄语名词有6个格,通常用外部屈折的方法来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