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导学案.doc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方霞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一、朗诵生字新词。
二、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部份。
一、指名朗诵。
二、思考讨论:李时珍为何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就没有其他人家投宿了吗?合法师徒俩感到焦急时,事情出现了如何的转机?这是一座如何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诵体会。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尘埃、蜘蛛网还表示什么?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3、自由朗诵这一部份,想一想还有哪里不懂。
4、用一句简练的话归纳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学习第二部份。
一、李时珍师徒俩就在古寺里是如何留宿的呢?四人小组一路读第二部份,讨论。
二、讨论,交流。
3、理解:“长年累月地奔走,在破庙里留宿,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咱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4、练习分角色朗诵5-7自然段。
自由组合读,指名读。
五、说说这部份的意思。
四、学习第三部份。
一、自由默读第三部份。
二、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3、他们为何要这么做?4、12段中有两个“……”,它们的意思相同吗?别离表示什么?五、李时珍是怎么分辨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的?这表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严肃认真,超级负责)六、分角色读这一部份,注意语气。
7、小结。
五、作业查找李时珍的资料、故事;一些中药及其药效。
板书设计:1六、李时珍夜宿古寺(破败)喝水、啃干粮边忆边写端详、扯下、嚼嚼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教学跋文:《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主要记叙了,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和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他不怕吃苦的宝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时,让学生先弄清寺庙如何“破败”,边讲边读;在体会李时珍和门生庞宪的对话,明白“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的含义;最后理解他们虽累了一天,但还要记下当天的寻访所得,和李时珍在分辨不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时,是亲自品尝,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新部编本9325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李珍夜宿古寺(第二教课设计)教课目:1、能通沟通的方式,出文章内容的感觉,领会李珍不怕吃苦的可精神和真的踏作。
2、学会从文章留白行想的方法。
3、初步感知境衬托、以小大的写作方法。
教课程案一、复入1、今日堂我学——生:李珍夜宿古寺2、老要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上学得怎么?(出示)学生四。
① 材、察、餐渴、行夜宿②焦虑、破、林、断垣残壁③破修、年累月、万民得福④皎、端、如有所悟、大好月色3、你能用上边一与文内容有关的?4、渡:大家上学得⋯⋯,相信本你必定会有更多的收。
二、精文第 1— 7 自然段(一) 1、出示幻灯,介《本草目》全共 190 多万字,分 52 卷,共收了 1892 种物,采集医方 11096 个,中制了 l160 幅精巧的插,是我国医宝中的一份珍,被誉“ 方学巨典” 。
教:《本草目》是部大的医学著作,李珍是位优秀的医学家。
他什么要修《本草目》呢?在文中找出李珍的一句往返答。
学生:“ 但我修好《本草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得的。
” 板:万民得福不怕吃苦2 、了万民得福,李珍徒吃了好多苦,文多地方就写出了他的辛苦,默文第 1-7自然段,在文顶用“——”画出有关句。
学生沟通(1):行路苦李珍着弟子,餐渴,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材,已走了好几个月了。
画出要点“ 餐渴,行夜宿” ;从哪里看出察地域广?从哪里看出察?画出“好几个月”。
他那没有汽坐,没有火坐,只好靠两只脚跋山涉水,途跋涉。
指名抓住要点出此中的辛苦。
(2):住宿苦近前一看,本来是一座破的古寺。
李珍推开,只里面到是灰,断垣残壁上了青苔,中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李珍夜宿的是怎的一座古寺?(破)(出示句子 )① 文哪些能我详细地感觉到古寺的破呢?画出来。
李时珍夜宿古寺(导学案)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用一至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搜集查找资料的能力。
【导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药材师徒俩灰尘断垣残壁青苔呃逆生嚼涎滑生嚼无涎前不见村,后不着店2、朗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断句。
3、课前预习,你对李时珍有什么了解呢?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二、导学板块(一)(一)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圈画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注意生字的字型。
2、完成“描红”。
注意坐姿和执笔姿势。
(二)展示交流:1、读一读句子,试着说一说词语意思,同学读书时,其余同学要专注的听2、指名学生朗读说说哪些字音需要注意,哪些字型需要注意,注意什么?三、导学板块(二)(一)合作探究你能够将全文通顺、流利地朗读出来吗?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自己先练习一下吧!(二)展示交流先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展示自己,再听听其他同学读得如何,评价一下吧!四、导学板块(三)(一)合作探究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写了李时珍的哪几个事例,概括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2、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其他同学听听,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二)展示交流1、小组内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2、推选一位组员在班级内汇报交流,师生评点补充。
五、达标检测1、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涎(xián yán )滑胭(yīn yān )脂(长常)年累月生嚼(jiáo jué)长年累(lěi lèi)月(察查)访民情2、比一比,再组词。
肯()徒()拢()著()啃()陡()庞()煮()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李时珍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
17《李时珍夜宿古寺》导学案表格式教案设计.doc

(2)通过图片进一步感受。
(3)领悟:作者通过描写古寺的 破败来衬托李时珍不怕吃苦的 可贵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加深体会。
2.感受李时珍造福于民,廿愿付 出的可贵精神。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 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 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19年 史学家《资治通鉴》
(2)远渡重洋生物学家青蛙 卵剥离手术
(3)江苏宜兴画家《奔马图》
(4)一万余里“医林二圣”之 一 《本草纲目》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说 说对课题的理解。
3.简介李时珍以及《本草纲目》。
1.学生根据提示猜人物:
(1)司马光;
(2)童第周;
(3)徐悲鸿;
(4)李时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 查课文朗读情况。
(3)检查课文段落划分以及段童 概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 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轮廓”可采用看图法来理解; “呃逆”“涎滑”可以在查字典 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來理解。
(3)朗读课文。同伴之间以“五 不”要求互相评价朗读情况。
(4)交流分段和段落大意。
(2)出示图片,感受古寺的破败。
(3)体会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古寺 的破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感受李时珍造福于民,甘愿付 出的可贵精神。
(1)出示重点句,在对比屮感受 人物精神。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李时珍严谨认真的科学 态度。
(1)出示重点句,品析重点词
“端详”和“放在嘴里1嚼1嚼”。
2.复述课文:(1)同桌相互复述;(2)指名全班复述,师生共同评 议。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新部编本9325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通过交流的方式,说出对文章内容的阅读感受,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认真严谨的踏实作风。
2、学会从文章留白处进行联想的阅读方法。
3、初步感知环境烘托、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详案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2、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上节课学习得怎么样?(出示)学生认读四组词语。
①药材、察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②焦急、破败、飞鸟归林、断垣残壁③破庙修订、长年累月、万民得福④皎洁、端详、若有所悟、大好月色3、你能选用上面词语说一说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吗?4、预设过渡语:大家上节课学得……,相信本节课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精读课文第1—7自然段(一)1、出示幻灯,简介《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多万字,分为52卷,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60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教师读:《本草纲目》是部伟大的医学著作,李时珍是位杰出的医药学家。
他为什么要修订《本草纲目》呢?请在文中找出李时珍说的一句话来回答。
学生汇报:“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板书:万民得福不怕吃苦2 、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师徒吃了很多苦,课文许多地方就写出了他们的辛苦,默读课文第1-7自然段,在文中用“——”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交流(1)预设:行路苦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画出重点词“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从哪里看出察访地区广?从哪里看出察访时间长?画出“好几个月”。
他们那时没有汽车坐,没有火车坐,只能靠两只脚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李时珍夜宿古寺》导学案、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本课10个生字,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1、我能给下面的字注音:宪碗囊墨垒脂捣逆2、我能把本课的10个生字正确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我认为这几个字书写时容易出错。
3、我会读下面的词语,并会任选2个造句:长年累月行囊垒成摊开啃干粮枯枝杂草嚼嚼蜘蛛网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隐隐约约断垣残壁笔墨纸砚若有所悟山风呼啸忍冬花生嚼涎滑解暑消热捣烂呃逆鸡肠草4、我认真地读了三遍课文,现在我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给同学听。
5、我通过的办法,知道了下面词语的意思:察访焦急断垣残壁长年累月若有所悟三、小组合作默读课文,我能找出第一部分()写李时珍和弟子决定在破败的古寺里住一夜。
第二部分( )写师徒两人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啃干粮、住破庙都不觉得苦,表现了他们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
第三部分()写入夜后,李时珍不顾劳累,借着月亮认真记载着白天的寻访收获。
四、学完后我的收获是?疑惑是?第二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二、自主学习:通过读第一部分(1—4)我知道了哪些句子介绍李时珍和他的弟子在外察访药材非常辛苦?“灰尘、青苔、蜘蛛网”等词说明了什么?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李时珍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精神?三、小组合作(相信你是最棒的!一定要认真、有效交流、合作。
)1、你从第二部分(5-7自然段)师徒二人的对话知道了什么?2、你从第三部分(第8—13自然段)读出了什么?四、课堂小结: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应该向李时珍学习什么?写一写。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教案主备人:卜燕妮协备人:吝春艳年级:四学科:语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字词。
2、理清课文脉络,会总结课文内容。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不怕吃苦、为民造福、严谨认真、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产生对由衷地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李时珍的吃住行的苦,从而体会李时珍不怕苦的精神。
2.抓住记载寻访收获的典型事例,感悟李时珍的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过程:A激情导课:导入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夜宿古寺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哪三件事?生:夜宿古寺师徒谈苦记载收获明确目标:学习夜宿古寺中我们明白了李时珍住的苦,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看看李时珍和他的徒弟还吃了哪些苦?效果预期:相信每位同学都是最棒的,都能学有所获。
民主导学:出示任务: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5-11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李时珍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标注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
2.小组讨论学习所得3.展示交流:(预设)生:我找到的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一个啃字我体会到干粮很硬,放了很长时间,很不好吃,这说明师徒二人吃的也很苦。
关于这点谁有不同看法。
生:我找到的描写李时珍神态的词是“笑”,说明他是一个以苦为乐的人。
师:大家很会抓关键的字词,那么,在师徒的对话中,你又抓住了哪些字词呢?生:“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一个“挺”字可以看出李时珍很苦。
师:挺字是什么意思?支撑想想,是怎样的苦需要李时珍“挺”?住的苦、吃的苦、奔波的苦、察访的苦等等。
一个挺字,上面压着的是许多的苦,如果给这些苦再加一个时间,是多长?(一夜、好几个月、长年累月、27年)如此多的苦,如此长的时间,加负在一个近50岁的人身上,靠什么才能挺下来。
(坚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恒心)吃如此巨大的苦,李时珍是如何看待的呢?齐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课题)同学们,在我国明代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空前巨著,是医药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它还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这本书是(生:《本草纲目》)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生:李时珍)。
2.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二、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
1、看课题,你最想提什么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2、追问:他为了什么事而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察访药材,修订《本草纲目》)3、为了察访药材,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和弟子庞宪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只能夜宿古寺。
然而,对于这一切,李时珍却认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生齐读)4、吃点苦就是——(吃一点点苦) 难道修订《本草纲目》真的只吃一点点苦吗?我们常用“衣—食—住—行”来概括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就从这几方面来看看他们师徒二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5、默读课文1——7自然段,在能触动你心灵的词句下面做上标记。
6、交流:他们的生活苦吗?你从“衣食住行”中的哪一方面感受到了他们的苦?*体会行之苦出示: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1)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行之苦”?行的时间长:a总时间长:好几个月了。
b每天行走的时间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理解词语意思)行的路程长。
李时珍和庞宪走遍安徽、河南、湖北。
教师补充:还有江苏和江西,上万里路,全靠两条腿走呀!(2)师点拨:不走行吗?(珍贵的药材常常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为了察访药材,他们走的都是荆棘丛生的小路,无人问津的荒野,虎狼出没的山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吋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学习重难点】
抓住课文三处主要内容精读,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学习准备】课件
活动单导学案
【活动方案】
活动一:
错过客店、夜宿古寺
1•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呢?边读边画出。
2•小组交流。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一《李时珍夜宿古寺》。
板书:《李时珍夜宿古寺》。
2、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严谨认真……)(板书:不怕吃苦)
3、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4、小组交流。
二、交流读书体会。
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
纲目》不怕吃苦的呢?
活动二:古寺的“破败”
1.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座怎样的古寺?把你找到的词语画出来。
2.这样的寺院,你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3.你知道李时珍住破庙的原因吗?
4.这样的古寺李时珍都住,从中你能看出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段(从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看出J)
1、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座怎样的古寺?(出示: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
(讨论交流:灰尘、断垣残壁、青苔、神像、蜘蛛网)
练习朗读。
继续展开想象:你还看到些什么?
这样的寺院,你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破败、
荒凉、简陋。
板书)
(学生朗读)
2、你知道李时珍住破庙的原因吗?(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
a)“一心”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事一心赶路?他们是怎么赶路的?(让学生联系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交流)
b)错过了客店,就没人家住宿了吗?(抓
“前不见村,后不着店”,“隐隐约约”理解)c)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
活动三:
啃食干粮破庙谈苦
1 •师徒俩在什么情况下谈
论的?
2.第七自然段是谁说的?文中有两个对比你找到了吗?
3、分角色表演朗读。
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时,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学生朗读)看到这一切,李时珍会说些什么呢?(出示。
句中无“就”字。
学牛辨析。
“就”字说明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一一随遇而安。
)
(二)第二段(师徒谈论“苦”)
1、师徒俩在什么情况下谈论的?(板书:啃干粮)
2、可见,他们的条件是这样的艰苦:没有柴火,他们一一捡树枝杂草;没有丰盛的晚餐,他们一一烧开水,啃干粮。
他们谈笑风生:(出示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七自然段。
学生朗读)这种生活苦不苦?为何觉得不“苦” ?
(“破庙”一一“家里”的对比,看出现在的“苦”,“万民得福”一一“吃点苦”的对比,看出李时珍一一“以苦为乐” O)因此,他是怎样和徒弟谈论“苦”字?(出示笑)李时珍是何等让人敬佩!怎样來读好这段话?
3、分角色表演朗读。
(同桌互练,个别表演。
)(三)第三段
活动四:
月下记载亲尝中药
1.这么冷的天、这么晚的夜,他俩睡了吗?他们两个再干什么?
2.虽然这么辛苦,师徒俩对工作采取什么态度呢?
3.李时珍是如何区分鸡肠草和鹅肠草的?文中的两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1、过渡:
“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它们工作到什么时候?(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这时已是深夜,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
从白天工作到深夜,用一个成语来说说一一夜以继日,日理万机,怎么不辛苦呢?
2、虽然这么辛苦,师徒俩对工作采取什么态度呢?(出示第12自然段。
朗读。
)
(1)“鸡肠草……”这儿用了一个省略号,什么意思?“鹅肠草,生嚼无涎……”
这儿又用了一个省略号,表达的意思和前面的相同吗?(不同,前面的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到“鸡肠草”时,有点吃不准,于是疑惑、思考,这才叫庞宪拿来药包,找出“鸡肠草”和
“鹅肠草”作比较。
后面的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下的并非到鹅肠草为止,下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药材。
)
(2)李时珍是怎样分辨“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放在嘴里咀嚼。
)(李时珍的这样做将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好多植物是
《本草纲目》
佝毒性的,这样鉴别你们觉得值得吗?可见, 李时珍对科学是那样的一一严谨认真。
(板书)
(3)亲口尝草药是很危险的,李时珍这样做 就是为了一一万民得福。
我们怎样来读好这段 话“(敬佩、赞扬)
学生练读,个别读,齐读。
三、总结课文
出示李时珍亲尝曼陀罗的故事。
1、 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 ——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 这个名字一一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 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
此时,瞻仰着 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 么?(可让学半写一些,再交流。
)
2、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 认真的药物学家一一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 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一一李时珍。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吃:啃干粮
住:古寺(破败、荒凉)
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