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智取生辰纲 导学案答案
智取生辰纲二导学案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第五单元第17课智取生辰纲(二)【学习目标】1.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2.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3.分析本文的矛盾冲突,掌握设臵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体验学习】阅读交流1.比较阅读,畅谈情节设计的曲折生动。
施耐庵就是根据这段文字创作了我们课本上的故事。
大家看看这篇文章和我们的课文比较,哪篇文章的情节更加曲折生动?原型故事:“是年,正是宣和二年五月,有北京留守梁师宝将十万贯金珠珍宝,奇巧疋段,差县尉马安国一行人,担奔至京师,赶六月初一日为蔡太师上寿。
其马县尉一行人,行到五花营堤上田地里,见路傍垂杨掩映,修竹萧森。
未免在彼歇凉片时。
撞着有八个大汉,担得一对酒桶,也来堤上歇凉靠歇了。
马县尉问那汉:“你酒是卖的?”那汉道:“我酒味清香滑辣,最能解暑荐凉。
官人试臵些饮?”马县尉方为饥渴瘦困,买了两瓶,令一行人都吃些个。
未吃酒时,万事俱休;才吃酒后,便觉眼花头晕,看见天在下,地在上,都麻倒了,不省人事。
笼内金珠、宝贝、疋段等物,尽被那八个大汉劫去了,只把一对酒桶撇下了。
”新知探究探究一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学法指导:明线就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
暗线就是相对来说要从文章中分析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
)2. 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探究二: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学法指导: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为下文作铺垫;表现人物的性格;衬托人物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综合提升:作者围绕生辰纲刻画了两大类矛盾,一是杨志与军健等人的内部矛盾;一是杨志与晁盖等人之间的外部矛盾。
1.杨志与军健等人的内部矛盾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杨志是如何处理的?体现他怎样的形象?2.面对精明的杨志,晁盖等英雄好汉是如何智取生辰纲的?表现了晁盖等人群体形象的什么特点?【当堂检测】1.开头写“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朗得好,只是酷热难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本文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暗线是。
智取生辰纲学案及答案

课文通过对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
四、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确: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 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 定计——施计——劫纲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4.小说中以“智”对“智”,这样安排情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这样安排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了艺术效果。
六、品味人物,把握形象
杨志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那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明确:杨志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精明能干,知道社会环境,知道根据地形来安排行路时间;另一方面却又粗暴蛮横,不知道关心属下,不知道分担责任,不知道利用人心,这是他性格中的最大缺点。因为有了这一致命的缺点,所以他的遭遇只能是从失败走向失败,哪怕他有“博个封妻荫子”的愿望,但结果只会事与愿违,同时他的性格中还有可悲的阴暗面,忍辱求全,随遇而安。
3.既然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明确:⑴晁盖、吴用计策高妙,无懈可击。
⑵杨志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杨志也确有“不智”之处。
⑶梁中书“用”人却“疑”,只用其“艺”而不信其“人”派老都管、虞侯跟随。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C.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亡命之徒)
D.卖一桶与你不争。(不要紧)
3.对下列语言或行为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杨志道:“你理会得什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杨志熟谙江湖酒道,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充分表现了他的谨慎精明。
(完整word版)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答案.doc

智取生辰纲学习目标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
取”2.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第一课时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读准下列字音。
趱行( zǎn)虞候( yú)嗔怪( chēn)尴尬( gāng à)厮( sī)朴刀( pō)恁地( nèn)怨怅( chàng)兀的( wù)怄(òu)喏喏连声( nu ò)芥菜( jiè)剜口割舌( wān)忒( tu ī)舀酒( yǎo)罗唣( zào)面面相觑( qù)聒噪( guō)晁盖( ch áo)三阮( ru ǎn)庵(ān)2.理解下列词语。
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3.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通。
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
每为人卜决疑(一)整体感知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
贾因而致富。
此书后展转流入禁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
是人胸中定有逆谋。
不除 2. 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之必贻大患。
”密令疆吏捕之。
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精品教案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17+智取生辰纲》学案(含答案)+新人教版(清风语文)

17、《智取生辰纲》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怄(òu):使人生气尴尬(gān gà)去处:容易出麻烦的地方兀(wù)的:怎么兀(wù)自:尚且,还怨怅(yuàn chàn g):怨恨逞辩:(chěng biàn)卖弄口舌喏喏(nuò)连声:恭敬地连连答应聒噪(guō zào):打扰,对不起面面相觑(qù):互相望着发愣干(gān)系:责任口浅:口快,直说趱(zǎn)行:赶路端的:真的,确实却才:刚才计较:计策(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家作品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平事迹不详。
所著《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水浒传》围绕“官逼民反”的重大主题,刻画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尤以林冲、宋江、武松、李逵等最为突出。
本文节选自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通过对杨志押送生辰纲失败的经过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尖锐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封建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
2、知识链接:(1)杨志是北宋名将金刀杨继业后人,但他本人只是朝廷的一个制使,官职很小。
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
林冲来到梁山,王伦不容,要他先下山取“投名状”杀一人上山。
不想正巧碰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拔刀大战三十余回,不分胜负。
原来杨志是杨老令公杨家将的后代,本来是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畏罪逃避。
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
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
杨志在东京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
为梁中书护送生辰纲去东京,又被晁盖等所劫。
杨志无奈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
后归了梁山泊。
(2)生辰纲:生辰、即生日,诞辰。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答案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答案《智取生辰纲导学案答案》一、选择题1. 甲骨文最早的发现地点是在哪里?A. 河南省安阳市B. 陕西省西安市C. 北京市D. 山东省济南市答案:A. 河南省安阳市2. 西周时期人们通常用什么方式来卜卦?A. 骨卜B. 玉卜C. 米卜D. 铜卜答案:D. 铜卜3. 我国传统的历法中,一年有多少个节气?A. 20个B. 21个C. 22个D. 24个答案:D. 24个4. 《左传》是哪位史学家的著作?A. 模建B. 王逸C. 巧王D. 廖夏答案:B. 王逸5. 在古代,导学案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C. 秦朝二、名词解释1. 灯谜:指以灯光为答案的谜语,通常在元宵节猜灯谜。
2. 生辰八字: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个时间点组成的八个字,用于命理推算。
3. 文言文:指古代汉民族的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相对于白话文。
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民间诗305篇,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
三、填空题1. 一元中同样节气也叫______节。
答案:共2. 在 ____ 年的重阳节上,李白写下了著名的《登高》诗,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答案:康九3. 当前常用的中小学导学案一般包含____个部分。
答案:四4. 《左传》是史学家____的著作。
答案:熙5. 古代占卜中,负责背诵卜辞的人称为____。
答案:谋四、简答题1. 简要介绍一下甲骨文的特点以及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甲骨文是古代骨刻文字,起源于商代,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甲骨文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后人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 解释一下生辰八字在民间命理学中的作用。
答案:生辰八字是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个时间点组成的八个字,是民间命理学的一种重要内容。
通过生辰八字的推算,可以得知一个人的命运走势、性格特点、优劣吉凶等信息,对于个人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智取生辰纲》学案新人教版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二、矛盾冲突,推进情节矛盾冲突是推进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三、环境描写,韵味无穷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三、精读课文,我来说“智”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3.既然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4.小说中以“智”对“智”,这样安排情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四、品味人物,把握形象杨志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那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五、品析语言,体味妙处1. 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句中对杨志“跳”、“喝”、“拿了藤条”等动作描写以及对军汉们喝骂的语言描写有何作用?句中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有何作用?五、布置作业1.以“杨志形象之我见”为题,写一篇小作文,300字左右。
2.借鉴本文的鉴赏方法阅读《水浒传》其他经典篇章,以“我喜欢的一个水浒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3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智取生辰纲智取生辰纲两条线索∕﹨智送智取↓↓变更起止时辰布下迷阵↓↓坚持冒热趱行设置诱饵↓↓提防陌生商人巧设毒药↘↙黄泥冈(交接点)堂堂清一.阅读感悟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
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
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
智取生辰纲一导学案及答案

智取生辰纲一导学案及答案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第五单元第17课《智取生辰纲》(一)研究目标】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2.掌握词语“趱行”、“嗔怪”、“尴尬”、“聒噪”、“勾当”、“面面厮觑”的字音字义。
3.概括文章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线索,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
体验研究】朗读交流1.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1)读准下列字音:趱行(zú xíng)XXX(yú hòu)嗔怪(chēn guài)尴尬(gān gà)剜口割舌(wān kǒu gē shé)怨怅(XXX chàng)舀酒(yǎo jiǔ)XXX(luó zào)聒噪(guō zào)喏喏连声(nuò nuò lián shēng)兀的(wù de)勾当(gòu dàng)朴刀(pǔ dāo)省得(shěng de)面面厮觑(miàn miàn sī qù)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寻思:思考忍气吞声:忍受屈辱絮絮聒聒:说话啰嗦热不可当:热得受不了勾当:勾结死心塌地:坚定不移2.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1)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记录在课本上,小组交流。
2)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新知探究探究一:根据小说的情节,将课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XXX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结局第五部分:尾声探究二:全文在篇末才点出好汉的名字及所用的计策,这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学法指导:同学们可以想想,这与在情节发展中就点出好汉的名字和计策的效果有何不同?)综合提升课文是从XXX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请你从XXX 等人的视角来叙述这个故事。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1 新人教版课题智取生辰纲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二次修改意见课时一授课人科目语文主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教材分析重难点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教学设想教法三主互位导学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法学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堂设计一、激情导入播放《好汉歌》。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好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的世界,去看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二、自主预习案1.课题解析2.走近作者3.字词梳理4.朗读课文,读懂小说情节(1)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交流点拨]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
(2)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交流点拨]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
(3)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交流点拨]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
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
(4)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交流点拨]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三、合作探究案朗读课文,分析文中之“智”(1)晁、吴智用天时、地利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交流点拨]不是,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
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天气有何特征?[交流点拨]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②地点: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交流点拨]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取生辰纲
学习目标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第一课时
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列字音。
趱行(zǎn)虞候(yú)嗔怪(chēn)尴尬(gāngà)
厮(sī)朴刀(pō)恁地(nèn)怨怅(chàng)
兀的(wù)怄(òu)喏喏连声(nuò)芥菜(jiè)
剜口割舌(wān)忒(tuī)舀酒(yǎo)罗唣(zào)
面面相觑(qù)聒噪(guō)晁盖(cháo)三阮(ruǎn)
庵(ān)
2.理解下列词语。
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3.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
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
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
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
贾因而致富。
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
是人胸中定有逆谋。
不除之必贻大患。
”密令疆吏捕之。
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4.作品链接
《水浒传》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
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
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
3.学生复述基本故事情节。
要点:杨志智押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
4.通过上面的复述,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1~6自然段是写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7~12自然段是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
其中第12自然段是补叙。
5.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6.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①是指天气酷热,伏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伏下文的军士买酒解渴;②是指黄泥岗上松树林内,交待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个遭死的军人”“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待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烘托人物性格与暗示人物命运。
(二)深层探究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
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
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
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
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
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
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
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
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
晁盖、吴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3)智用矛盾。
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
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
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
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
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4)智用计谋。
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
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三、拓展延伸
文章围绕“生辰纲”而展开,杨志等人是千方百计地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设法夺取生辰纲。
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说说你的看法。
甲: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是不正确的,生辰纲是一大笔财物,虽然它是贪官从大众那里掠夺来的,但贪官犯法,有衙门、朝廷来办理,而不应由农民采用“掠夺”方式来解决。
如果那样,就等于晁盖等人从劳动人民那里变相取得了几十万金银。
人人如此,人们怎能安居乐业?社会怎能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