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推荐】北京朝阳区201X-201X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版)-推荐word版 (14页)

【推荐】北京朝阳区201X-201X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版)-推荐word版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北京朝阳区201X-201X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朝阳区201X~201X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201X.1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共25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按要求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本试卷分为两卷,第Ⅰ卷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第Ⅱ卷为作文。

4.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60分)考生须知 1.第Ⅰ卷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包括选择、填空、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2.请审清题干要求,仔细作答。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是A.妖娆(ráo)狡黠(jié)恻隐(cè)断壁残恒(yuán )B.睿智(ruì) 罔然 (wnɡ) 深邃(suì)恪尽职守 ( ɡè )C.刹那(chà)亵渎(dú) 陨落(yǔn) 怒不可遏(è)D.贮立(zhù)胆怯(qiè) 拮据(jù)锲而不舍( qiè)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A.轻而易举举世闻名 B.名列前茅莫名其妙C. 言行相顾各行其是D. 因小失大流离失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A.经典就是那些禁得起一读再读的作品,需要仔细读,用心品,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寻章摘句的方法去阅读。

B.凭借着能“吃得苦中苦”的拼搏精神和得天独厚的国际影响力,邓亚萍出任“人民搜索”网站总裁当之无愧。

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选用)2024.1一、基础・运用(共14分)1. ⑴答案:A(2分)⑵答案示例:“科技的力量”主题展勾勒出从古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呈现其突出成就。

(共2分。

勾勒,1分;成就,1分)⑶答案:D(2分)2.⑴答案:B(2分)⑵答案示例:通过数字手段实现展厅联动,直观呈现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的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

(共2分。

“数说”1分,犀尊1分)3.答案:C(2分)4.答案示例:传承文化基因(共2分。

语意连贯1分,节奏匀称1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共6分)5. 答案:到乡翻似烂柯人(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6. 答案:荡胸生曾云(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7.答案:静影沉璧(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8. 答案:①我寄愁心与明月②但愿人长久③千里共婵娟(共3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共4分)9. ①答案:十千(1分)②答案示例:理想仍在(1分)(共2分。

每空1分)10. 答案示例:《行路难》中,李白借“路”感慨仕途艰险,但生活仍充满希望。

艾青在《路》一诗中借“路”表达了自己在奋进之路上必将创造奇迹的信心。

(共2分。

《行路难》,1分;《路》,1分)(三)(共7分)11. 答案:B(2分)12. 答案:乙(2分)13. 答案示例:①浩瀚壮观②乐亦无穷③千变万状(共3分。

每空1分)三、名著阅读(5分)14. 答案示例:选乙。

武松知道真有老虎,又怕折返被酒家耻笑,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上那冈子来”,日色渐渐坠下去,心也渐渐下沉。

这几句描写,既点出了老虎觅食时间,又写出武松惶恐不安的心境,还渲染出恐怖悲凉的气氛,读来颇为曲折真切。

(共5分。

细节选取,1分;理解,2分;作用分析,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共7分)15. 答案要点:①以丰富的植物种类增添色彩②延长绿期,让树木晚点落叶(共2分。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为了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线上学习生活,班级拟将开展“少年当自强”云端微班会。

活动准备过程中,老师邀请你组建审核组,对各小组上交的内容进行初步检查和修改。

活动一话“自强不息”,晓班会主题开场白(初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钢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尊循天道,______。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suí),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正是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创造了万国衣冠(guān)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奋进的征程中充满希望,也充满了挑战。

面对困难自强不息,将是我们实现价值成就未来的动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主题班会——“少年当自强”。

1.阅读主持人交上来的开场白(初稿),大家对文稿中的字形和主持人标注的读音产生了争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表达的是“坚强有力”的意思,所以“钢健”应当写作“刚健”。

B.因为表达的是“依照、按照”的意思,所以“尊循”应当写作“遵循”。

C.“精髓”说明自强不息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但“髓”的读音应该是suǐ。

D.“万国衣冠会长安”意思是各个国家的使臣都来朝拜,所以“冠”应读作guàn。

2.主持人希望大家帮助她在开场白第一段的横线处补充一句话,来点明“自强不息”的含义。

查《现代汉语词典》,“强”的主要义项有:①力量大;势力大。

①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

①使用强力;强迫。

①使强大或强壮。

根据词典释义及开场白内容,下列补写在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勇猛强壮,不畏挫折【乙】奋发进取,持之以恒【丙】力量强大,充满希望3.阅读开场白,大家发现第三段中画线句子在语境中表达欠妥。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与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与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习小说单元后,同学们决定编写一本古典小说人物手册。

请你加入编委会,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拟写标题1.同学们针对手册标题展开了讨论。

小方建议拟题为“零光片羽”。

请你帮助小方将拟题理由补充完整。

(2分)小方:我建议手册以“零光片羽”为题。

“片羽”指的是传说中神兽“吉光”的一片羽毛。

“零光片羽”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我认为用它作为古典小说人物手册的标题,意思是。

任务二:设计封面2.小方的提议被编委会采纳后,小力受邀设计手册封面。

他采用集字法,从名家字帖中找到四个汉字,并选取一些小说人物画进行设计。

但是他的设计解说中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帮他找出这句话。

(2分)①我认为这是一本记录古典小说人物的手册,应该呈现出浓郁的传统文化艺术风格。

②我从米芾的行书名帖《离骚经》和《蜀素帖》中集取“零”“光”“片”“羽”四个字作为标题,因为这些字遒逸秀美、自然洒脱。

③封面选取的插图形象生动,具有古典美。

④风格迥异的书法字体配上丰富多姿的小说人物,意境幽远,相得益彰。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任务三:校对序言序言①小说家笔下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绘出了世间万象,写尽了人情事故。

②蛮横急燥的杨志对军汉们“拿起藤条,劈脸便打”,终于丢了生辰纲。

③“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1看他起不起?”④这是《三国演义》中,【甲】的张飞为侍立阶下,久候诸葛亮的刘备鸣不平……⑤不必太多介绍,只需要一个动作几句话,这些人物就【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上面语段是同学们拟写的序言,负责校订的同学进行了批注。

请你将批注中的修改意见补充完整。

(4分)答:4.同学们对序言【甲】【乙】两处的形容词把握不准,请你选出恰切的一项(2分)A. 【甲】怒发冲冠【乙】惟妙惟肖B. 【甲】气冲霄汉【乙】鬼斧神工C. 【甲】气冲霄汉【乙】惟妙惟肖D. 【甲】怒发冲冠【乙】鬼斧神工任务四:编写目录5.下图是单元目录的样稿。

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北京课改版

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北京课改版

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选用)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成绩一、语文基础与积累(共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题。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农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文气象历法。

它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

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农历二十四节气也逐步演化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风俗。

②首先,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

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为360度,即为一个回归年。

按照天文学的惯例,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全年即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③其次,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二十四节气在镌刻着农耕文明印记的同时,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

在中国广袤.的地域空间和悠长的历史岁月里,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纷繁多样....的民间文化。

谚语、歌谣、诗词、传说、曲赋等文学样式,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以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等等,共同为二十四节气注入了奔流不息的文化生命力。

④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民间谚语,多带有传统农耕文化的意味。

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春分,春分,麦苗起身”、“芒种忙栽”、“清明断雨,谷雨断霜”等等。

歌谣方面,至今仍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诗词曲赋方面,描绘二十四节气的精品佳作更是多不胜数。

其中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

宋代陆游所著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作:“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

”戏曲方面更是有令人拍案叫绝....的优秀作品。

如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所著《节气歌弹词》,词人将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语意双关、丝丝入扣....。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睿.智(ruì)脊.梁(jǐ)亵.渎(xiè)味同嚼.蜡(jiáo)B.妖娆.(ráo)哺.育(pǔ)胆怯.(qiè)媚.上欺下(méi)C.拮据.(jù)田圃.(pú)襁褓.(bǎo)重蹈覆辙.(zhé)D.遨.游(áo)恣.睢(zì)狡黠.(jié)恪.尽职守(ɡè)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南非,曼德拉是家喻户晓的黑人领袖,他博大的胸襟令所有人肃然起敬。

B.登岳阳楼,不仅因为绮丽的洞庭风光,更源于古仁人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C.唐诗宋词有如雨露,滋润了干涸的心田,带我们走进一个广袤而瑰丽的世界。

D.广州恒大在与韩国首尔FC的对诀中略胜一筹,首次夺得亚冠联赛的冠军。

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当下已经进入了“超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及慢情调。

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体验”“思考”“质疑”“沉淀”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

A.虽然因为就B.虽然因为才C.即使所以才D.即使所以就4.结合语境,下面语段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北京特色不在于其悠久的建都史,不在于紫禁城的庄严雄伟,不在于胡同的星罗棋布……②北京特色在于它积淀深厚的文化韵味、与时俱进的文化氛围和厚德包容的文化精神。

③近代以来,多少大师级的学者从各地汇集于北京?多少振聋发聩的思想发端于北京?④就因为北京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人文环境与学术条件。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5.下列作家国籍或朝代分类有误的一项是①莫泊桑②吴敬梓③范仲淹④培根⑤温庭筠⑥辛弃疾⑦曹雪芹⑧刘禹锡A.①④B.②⑦C.③⑥D.⑤⑧6.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北京朝阳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北京朝阳区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材料三】
隐藏在朝阳区北部一片果林里的崔各庄乡情村史陈列室,看起来更像是一座 ② 。走进院子里,三 间平房映入眼帘,院子里石磨、碾子、水井、辘轳一应俱全。展区每一间小屋都原汁原味体现了当时那个 年代的特点和细节。参观者来到这里,可以亲自打水喂鸡、磨制豆腐、浇灌果树、摘菜做饭,感受过去浓 厚的生活气息。陈列室设计师吴运涛介绍道:“这里的一大特色就是体验式参观,用真实生活场景反映崔 各庄的时代变迁,让远离过去生活的人们重新找到被封存的记忆,找到念想和寄托。”
(2)下列对【材料二】书法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绝命词》用篆书写就,瘦劲挺拔。
B.《绝命词》用楷书写就,一波三折。
C.《十六字令》具有行书的特点,端庄方正。D.《十六字令》具有草书的特点,自由飘逸。
4.参观活动结束,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本次参观活动,完
成(1)(2)题。(共 4 分)
(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 8-9 题。(共5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
8.这首词是古代边防军人感怀之作。上片突出描绘塞下的荒凉,目之所及,“ ① ” 勾勒出傍晚时分壮阔苍茫的战地景象;下片着力抒情,既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丙】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北京朝阳初三(上)期末语文(选用)2024.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运用(共14分)你心中的智慧博物馆是什么样的?自2018年起,中国国家博物馆着力推进“智慧国博”建设,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爱展览”社团想组织一次国博参观活动,几名先遣队员已经发来了展览资料,让我们先睹为快。

1.下面是同学们写的展览推介语料,请你帮助润色修改。

(共6分)材料一:“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石窟艺术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历史见证。

本次主题展借助巨型数字装置和全感官互动技术,让古老石窟焕发..了新的蓬勃生机。

在这里,你将穿越时空,360°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千年石窟的辉煌壮丽,探询石窟艺术所承载的中华灿烂文明。

快来和我一起打卡吧!保证让你流连忘返....!材料二:“科技的力量”上起甲骨文中的日食记录和干支表,下至“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技的力量”主题展勾勒出从古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及突出成就。

这里有好玩的模型,有丰富有趣的互动项目,还可以线上线下同步看展。

你,是不是很期待?材料三:“数说犀尊”一物一展,你看过这样的展览吗?这______是一个前沿数字技术与古老文物相遇、相知、相伴而行的展览,____是一个充满“智慧”、观众与展览相互成就的展览,___是一个参观者“变身”为探索者的展览。

走近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方位读懂犀尊,体验科技的力量,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

“数说犀尊”,等你来看!(1)材料一中有几处加点词语的字形、词义有疑问。

请你选出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因为表达的是“相互交流、借鉴”的意思,所以“交流互鉴”中没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振作并展现新的活力”的意思,所以“焕发”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探求、寻找”的意思,所以“探询”中没有错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2020.1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17分)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学校组织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展览“前言”中的部分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4)题。

(共8分)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兽骨上契.①刻的文字。

1899年,王懿荣在无意间发现了一种叫龙骨的药材上刻有图形文字,经推断正是商朝王室使用的文字。

甲骨文得以发现。

这些文字,埋①(藏/葬)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生成了最深沉、持久的力量。

作为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②(成/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甲】。

2017 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表明了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注:①[契]用刀雕刻。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占(zhān)契(qì)B.占(zhān)契(qiè)C.占(zhàn)契(qì)D.占(zhàn)契(qiè)(2)结合语境,在①②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藏②成B.①藏②承C.①葬②成D.①葬②承(3)右图是“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的宣传海报。

结合本次展览“前言”的内容,你认为“证古泽今”在这个情境中具体指的是。

(2分)(4)在【甲】处填入一句承上启下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骨文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B.甲骨文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C.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D.甲骨文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2.作为此次参观活动的志愿讲解员,小明同学拟写了下面一段讲解词。

在讲解词【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短语和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本次展览包括“契文重光”“契文释史”“契于甲骨”三个单元,通过近190件甲骨、青铜、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讲述甲骨被【甲】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乙】通过展览叙事,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知,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构筑民族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

A.【甲】发现与发掘【乙】分号B.【甲】发掘与发现【乙】句号C.【甲】发现与发掘【乙】句号D.【甲】发掘与发现【乙】分号3.小康同学将目光投向了甲骨背后的人物,其中包括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甲骨四堂”之一郭沫若。

了解人物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关于他们的更多资料。

结合他从网上查到的材料,完成(1)(2)题。

(共2分)【材料一】王懿荣简介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

八国联军攻破京城,王懿荣万念俱灰,告诉家人:“吾义不可苟生!”挥笔写下绝命词后,投井殉节。

【材料二】书法作品王懿荣《绝命词》郭沫若《十六字令》(1)【材料一】中“吾义不可苟生!”,让我们想起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舍生而取义”。

(1分)(2)下列对【材料二】书法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绝命词》用篆书写就,瘦劲挺拔。

B.《绝命词》用楷书写就,一波三折。

C.《十六字令》具有行书的特点,端庄方正。

D.《十六字令》具有草书的特点,自由飘逸。

4.参观活动结束,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结合本次参观活动,完成(1)(2)题。

(共4分)(1)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今天使用的每一个汉字,都是3000年前甲骨文基因的延续。

B. 片片甲骨,带我走进汉字的童年,让我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C.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这一点不由分说。

D.甲骨文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文献遗产,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灿烂的瑰宝。

(2)留言册上的一则留言“因为刻骨,所以铭心”引发了大家的赞叹。

请结合本次参观,说说这则留言妙在何处。

(2分)答: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默写。

(共4分)5.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1分)6.,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1分)7.说到怀人思乡,你能联想到的一联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

(本试卷中涉及的诗歌除外。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 8-9 题。

(共5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这首词是古代边防军人感怀之作。

上片突出描绘塞下的荒凉,目之所及,“①”勾勒出傍晚时分壮阔苍茫的战地景象;下片着力抒情,既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也借“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将军与征夫的②之志。

(2分)9.这首词借景与物寄寓了丰富的内心情感。

请从词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种景或物,并简要说明它带给你怎样的内心感受。

(3分)答:(三)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0-12题。

(共7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甲】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丙】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0.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增其旧制./因地制.宜巴陵胜.状/引人入胜.B. 北通.巫峡/通.情达理山岳潜.形/潜.滋暗长C. 薄.暮冥冥/日薄.西山春和景.明/触景.生情D. 心旷神怡./怡.然自乐宠辱偕.忘/白头偕.老11.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内容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过了两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理解:之所以重修并扩建岳阳楼,并在楼上雕刻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是为了纪念被贬官的滕子京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政绩。

【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理解:作者认为,迁客骚人目睹阴雨连绵时洞庭湖上萧然的景象,会心生忧愁哀伤;看到皎洁的月光普照洞庭湖面时,又会无比欣慰与欢喜。

【丙】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理解:范仲淹表明心迹,愿意像“古仁人”一样,超越个人的快乐与忧愁,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12.“以天下为己任”是《岳阳楼记》中“古仁人”的精神境界。

结合下面三则【链接材料】,分别说明这种精神境界在杜甫、柳宗元和苏轼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3分)【链接材料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节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链接材料二】元和中,子厚①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②,则没③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链接材料三】(苏轼)徙知⑤徐州。

河决曹村,汇于城下,城将败。

轼曰:“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⑥,吾侪⑦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⑧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⑨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① [子厚]柳宗元的字。

② [子本相侔(móu)]利息和本金相等。

③[没]没收。

④ [佣]受雇的工钱。

⑤ [知]掌管,主持。

⑥ [涂潦]道路泥泞积水。

⑦ [侪(chái)]辈,类。

⑧ [锸(chā)]锹。

⑨ [沈]同“沉”,没入水中。

答:三、名著阅读(共6分)13. 腰封也称“书腰纸”,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

其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例如下面图片中印刷在《艾青诗选》腰封上的“向往光明与希望的伟大诗人”。

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为表格中的名著选择恰当的推介语。

(2分)也曾有过热血、14.金圣叹曾经说过:“《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位好汉,结合他的人生轨迹和英雄事迹,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00字以内)(4分)答: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题。

(共6分)【材料一】豆各庄乡位于朝阳区东南部。

其乡情村史陈列室建立于2016年。

展馆通过村民提供的实物、图片、文字集中呈现了豆各庄独有的民俗文化,用真实的物品反映出这一区域的时代变迁。

2009年,陈列室筹备过程中,村民从家中拿来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独轮小推车、炉子、饸饹机以及医书、家谱……这些展品,分别按照不同时代主题展示了豆各庄地区的农耕文化和历史变迁,让土生土长的豆各庄村民倍感亲切与自豪。

村民王老爷子告诉记者:“这个博物馆里也有我捐的东西,现在孙女、外孙女都在国外留学,等她们回来,我一定要带她们来这儿看看,让她们知道家族和的村里的历史。

”【材料二】孙河乡的乡情村史陈列室用全息影像、VR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再现了孙河乡的昔日旧景。

早在村子腾退之前,乡里专门请来拍摄团队,先航拍了全村整体现状,再深入每家每户拍摄老宅的全景照片,制作成VR影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