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的预防知识与急救培训
企业高温中暑预防与急救常识

公司高温中暑预防与抢救知识一、中暑的原由和种类:中暑是人体在高平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理出现故障,水、电解质代谢杂乱及神经系统功能伤害症状的总称,是因热均衡机能杂乱而引起的一种急症。
能够分红三种:第一种是在闷热的房间里简单出现的热射病,病人会感觉到头痛、头晕、口渴,而后体温快速高升、脉搏加速、面部发红,甚至昏迷。
第二种是日射病,指人因长时间被骄阳曝晒,激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惹起脑细胞受损,从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因为遇到伤害的主假如头部,因此,最开始只有头部温度增添,高的时候能够达到39℃以上,而后有激烈头痛、恶心呕吐、浮躁不安、既而可出现昏倒及抽搐,但体温不必定高升。
第三种叫热痉挛,是人在高温环境中,因大批出汗,丢掉大批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惹起腿部甚至四肢及浑身肌肉痉挛。
二、中暑的症状1、预兆中暑:出现大批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高升、浑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 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无人色、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纤弱、心率快、血压降落等呼吸循环衰竭的初期症状。
3、重度中暑:大部分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忽然昏倒痉挛。
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痹、眩晕、不安或精神错杂、定向力阻碍、肢体不能任意运动等,既而出现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 40℃以上等症状。
三、中暑的抢救方法:第一,立刻将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歇息;其次,让中暑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
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改换干衣服,同时翻开风扇或空调,赶快使患者体温降至 38 摄氏度以下;还能够用凉湿毛巾冷敷患者头、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檫拭浑身。
意识清醒的或经过降温清醒的中暑者可饮服绿豆汤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立刻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一般患者假如及时歇息降温、增补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培训

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培训夏季高温天气,中暑成为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
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导致体温过高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为了预防中暑的发生,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急救,以下是一些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培训。
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保持身体的水分和体温平衡。
以下是一些预防中暑的有效方法:1. 多喝水:在高温天气下,身体容易失水。
因此,要多喝水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最好选择清凉的饮料,如凉茶、果汁或电解质饮料。
2. 避免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在中午时分。
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遮阳帽、太阳镜和轻便透气的衣物。
3. 寻找阴凉处: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寻找阴凉处休息,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如果没有阴凉处可供选择,可以使用遮阳伞或遮阳篷来遮挡阳光。
4. 适当锻炼:在高温天气下,减少剧烈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适度的运动,避免在烈日下进行剧烈运动。
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暑急救方法:1. 将患者移到阴凉处:如果有人中暑,应立即将其移到阴凉处,远离高温环境。
可以在室内或树荫下提供凉爽的环境。
2. 给予足够的水分:给中暑者喝足够的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可以用湿毛巾或冷水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和手腕,以帮助降低体温。
3. 松开紧身衣物:解开中暑者的衣领、腰带和鞋带,以增加空气流通和散热。
4. 使用冷却物品:可以使用冷毛巾、冰块或冷水浸泡的毛巾敷在中暑者的脖子、腋下和腹股沟等部位,以帮助降低体温。
5.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中暑者的症状严重或持续,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可以根据病情给予进一步的治疗和建议。
中暑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但通过预防和正确的急救措施,我们可以减少中暑的发生,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中暑的预防与急救培训,提高对中暑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确保夏季的健康与安全。
高温预防中暑知识培训内容

高温预防中暑知识培训内容高温预防中暑知识培训内容一、中暑的定义与症状1.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状态,失去了水分和电解质,造成机体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2. 中暑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慌、皮肤潮红、口渴、体温升高等。
二、高温天气的影响因素1. 气温:当气温高于35摄氏度时,人体难以散热,容易发生中暑。
2. 直射阳光:阳光下的高温更容易引发中暑,尤其是在午后的烈日下。
三、高温天气下预防中暑的措施1. 补充水分:多饮水、吃水果、喝电解质饮料等,每天至少饮水2-3升。
(讲解如何确保饮用水的安全)2.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减少在午后高温时段(12:00-15:00)的户外活动,避免直射阳光。
3. 注意休息和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疲劳过度,保证充足的睡眠。
4. 穿着合适的衣物: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暴露在阳光下的长时间直接照射。
5. 使用防暑药物:如天麻等中药或市售的防暑药物,注意遵循医嘱使用。
6. 提醒他人:关心身边的人,提醒他们注意高温天气预防中暑的措施。
四、中暑急救措施1.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保持室内通风。
2. 解开衣领、袖口以及鞋带,减少束缚。
3. 给予患者补充水分或含盐食品,但不可过多饮用冷饮。
4. 若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
五、防暑小贴士1. 随身携带防暑药物,避免高温引发中暑。
2. 注意户外运动时的人体水分补给,避免脱水。
3. 注意空调设置的合理性,避免温差过大。
4. 定期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热等体温异常状况。
5. 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高温天气中长时间外出。
六、高温天气下的食物选择1.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西瓜、黄瓜等,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维生素。
2. 避免食用过热的食物,以免增加机体的热量负担。
3. 增加富含盐分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海带、葵花籽等。
七、高温环境下的特殊人群1. 老人和小孩:高温时易受影响,需特别关注和保护。
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

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一、高温天气的危害及预防措施高温天气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容易引发中暑、热衰竭等疾病。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在高温天气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1. 注意水分补充:高温天气下,人体大量的汗液会导致水分流失,容易引发脱水。
因此,员工在高温天气中应饮水充足,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升。
建议多喝盐开水、淡盐水、椰子汁等,补充身体所需的盐分和矿物质。
2. 合理作息时间:高温天气下,人体的代谢速度增加,疲劳感加重。
为了避免疲劳过度引发中暑等危险,我们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剧烈高温时段进行工作。
3. 避开高温时段:高温时段一般是中午12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的气温最高。
建议员工尽量避免在这段时间进行户外工作,减少暴露在高温下的时间。
4. 力行清凉措施:在高温天气中,保持清凉和通气的环境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室内温度,例如:使用遮阳布、窗帘,开启空调和风扇等。
5. 注意饮食调理:高温天气下,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变快,胃口也相应减退。
我们需要注意食物的选择和调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热气食物,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
二、中暑的症状及紧急处理方法1. 中暑的症状:(1)头晕、头痛、恶心、呕吐;(2)口干、口渴;(3)面色潮红、皮肤红热;(4)突然出现乏力、无力的感觉。
2. 中暑的紧急处理方法:(1)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阴凉通风处,保持休息;(2)松开紧身的衣领、腰带等,给中暑者降温;(3)给中暑者适量补充饮用含盐分的淡盐水、椰子汁等;(4)如果中暑者表情痛苦、不能自己行走,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三、高温天气注意事项1. 轻便透气的衣物:选择透气性好的材质制作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厚重、密闭的衣物。
2. 防晒措施:在户外工作时,应涂抹防晒霜,带上帽子、太阳镜等防护用品。
3. 避免长时间暴露: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暴露,避免阳光直射。
高温中暑的预防及急救知识

高温中暑的预防及急救知识高温中暑的预防及急救知识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不容小觑。
随着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高温中暑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并采取预防与急救措施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高温中暑的预防措施1.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尽量减少在炎热的户外活动时间,特别是在高温时段(如中午十二点到下午四点)避免户外运动。
如果必须外出,要选择阴凉的地方,并避免暴晒。
2. 准备适当的防暑用具。
戴遮阳帽或太阳帽以保护头部免受阳光直射。
使用防晒霜以保护皮肤,特别是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
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选择棉质或吸汗速干材质的衣物。
3. 饮食要均衡。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蛋白质和全谷物。
避免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和过量饮酒,以防止身体过热。
4. 补充水分。
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失水,所以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建议每天饮用至少8杯水,并注意在户外活动时随身携带水瓶,并随时补充水分。
5.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体力活动,尽量保持室内办公或在阴凉地区工作。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感到头晕、乏力,需要及时停止活动并休息。
二、高温中暑的急救措施1. 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发现有人出现高温中暑症状,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将患者送往医院。
2.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地方。
将受到高温中暑影响的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尽快降低其体温。
3. 降低体温。
可使用湿毛巾、冰块或冷水喷洒等方法,将湿润的布或冰块敷在患者的脖子、手臂、腋窝和腿上,帮助体温迅速下降。
4. 喝水补水。
将可以饮用的清凉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适量地让患者饮用,帮助补充体液和盐分。
5. 寻求医疗帮助。
无论情况严重与否,都应将患者送至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
高温中暑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我们在高温天气中要保持警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果不幸发生高温中暑事件,我们应该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高温天气防暑降温知识培训内容

高温天气防暑降温知识培训内容高温天气防暑降温知识培训内容一、高温天气的危害与认识1. 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中暑、脱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2. 高温天气的特点:高温、潮湿、燥热等特点,容易导致人体大量的水分流失,增加了身体的负担。
二、高温天气防暑的基本原则1. 适度降低室内温度:通过调节空调温度、使用遮阳窗帘、安装隔热门窗等措施,降低室内温度,为人体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2. 注意合理使用空调:合理设置空调温度,不让温度降得过低,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对身体的刺激。
3. 适度加强户外防暑措施:如果必须在高温天气下户外活动,应采取遮阳措施,如帽子、墨镜、长袖衣物等,减少阳光直射人体的面积。
4. 增加补水量:高温天气中人体的水分流失加剧,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特别是户外工作或运动时应多喝些水。
三、高温天气防暑降温的具体措施1. 合理饮食:多摄入易消化、富含水分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苹果、黄瓜等,避免过食辛辣、油腻和煎炸食物。
2. 注意随身携带保湿喷雾或湿润毛巾:及时给面部和皮肤喷雾或擦拭湿润毛巾,保持皮肤湿润,减少水分蒸发。
3. 適時户外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中午时段力求减少户外活动,在户外工作或运动时要经常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保持室内通风:防暑降温的重点在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过开窗通风或使用空调进行空气流动,降低室内温度。
5. 运动适度:高温天气时应适当减少剧烈运动或加班加点,避免出汗过多引起体力不支。
四、常见中暑症状及处理方法1. 症状:常见的中暑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口渴、头痛、身体不适等。
2.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活动,迅速进入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物减少体温,及时补充水分,若症状严重可及时就医。
五、高温天气下的特殊人群关爱1. 孕妇和婴幼儿:孕妇体质较弱,容易中暑,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应注意避免过度穿戴。
2. 老年人: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容易中暑,家人要特别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内容

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内容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内容一、背景介绍夏季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在高温工作环境下容易引发中暑。
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高温的能力,企业应开展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
本文将就夏季防高温防中暑培训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培训内容1. 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介绍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可能引发的疾病,如中暑、脱水、热衰竭等。
2. 高温工作环境下的应对措施:详细介绍高温工作环境下的防护措施,如穿透气、吸湿、排汗的工作服、定时休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等。
3. 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措施:详细介绍中暑的早期症状,如头晕、恶心、乏力等,并说明中暑时应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如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敷在额头和脖子上,饮用盐开水等。
4. 高温作业的时间、强度和频率控制:介绍高温环境下合理控制作业时间和强度的重要性,提醒员工根据个人体力和耐热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5. 工作设施和条件的改善:介绍企业应对高温天气做出的改善措施,如增加通风设施、给员工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防暑降温用品等。
6. 人体体温调节原理:通过简单易懂的图表和动画展示,讲解人体体温调节的原理,包括皮肤散热机制、呼吸散热、出汗散热等。
7. 高温天气的热量计算:介绍如何通过测量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计算高温天气下的热量指数,并根据不同的热量指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8. 高温工作条件下的心理应对:介绍员工在高温工作环境下保持积极心态、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
9. 夏季饮食健康介绍:讲解夏季饮食健康常识,提倡多吃水分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饮食均衡。
10. 高温环境下的体育锻炼:介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如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避开高温时段、补充足够的水分等。
三、培训形式1. 讲座形式: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员工了解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2. 现场演示:通过现场模拟,让员工亲身体验高温环境,并展示正确的防护方法和急救措施。
夏季高温环境中的运动安全:预防中暑与急救方法

夏季高温环境中的运动安全:预防中暑与急救方法引言•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但在夏季高温环境中,运动时要格外小心。
•高温环境下,我们容易因过度出汗和脱水而引发中暑,因此,了解如何预防中暑以及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夏季运动中的安全措施以及处理中暑的方法。
H1:为什么夏季运动容易引发中暑•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汗,导致体液和电解质的流失。
•高湿度环境下,人体散热受阻,身体温度难以及时降低。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导致身体发生热应激反应,引发中暑。
H2:预防中暑的方法H3: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地点•在高温的日子里,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户外运动。
•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剧烈运动,以免暴露在烈日下。
H3: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频率•在高温天气中,减少运动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劳累。
•听从身体的信号,适当休息,让身体得到恢复。
H3: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穿着透气性好的棉质运动服装,帮助身体散热。
•戴上帽子和太阳镜,以防紫外线伤害。
H3:补充水分•在运动前、运动期间和运动后补充适量的水分。
•喝水应分次、分量适宜,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的水。
H3:补充电解质•高温环境下,体液和电解质的流失增加,因此需要适当补充电解质。
•可以选择饮用运动饮料或含有盐分的食物来补充电解质。
H2:中暑的症状和急救措施H3:中暑的症状•头晕、眩晕和乏力•呕吐、腹泻和恶心•皮肤热红、干燥或湿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H3:急救措施H4:将患者移至阴凉处•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H4:散热降温•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和手腕等容易散热的部位,帮助降温。
•如果可能,可以用冰块或冷水冰敷。
H4: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让患者慢慢饮用少量的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逐渐恢复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
H4:就医•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病情加重,应尽快就近就医。
结论•夏季运动中的安全措施和预防中暑的方法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高温、高湿作业
▪ 其特点是高气温、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 大。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 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 致。例如印染、缧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 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 湿度常达90%以上。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可 达30℃以上,相对湿度达95%以上。如通风 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象 条件,亦即湿热环境。
3、夏季露天作业:
▪ 夏季的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 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受被 加热的地面的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作 用。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虽较高温 车间为低,但其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 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又形成高温、 热辐射的作业环境。
▪ 消化系统
在高温条件下劳动易引起消化道贫血,可能出现消化液分泌 减少,使胃肠消化机能减退,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其他 胃肠疾病。
因此,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如 果气温超过33℃,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这时人体的 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的热量。
35℃时,浅静脉就会出现扩张现象,皮肤微微出汗,心 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这时对于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 者来说,需要进行局部降温,以免出现不良症状。
2. 传导与对流: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 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质分子离开,而较冷的物 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 。水传导较空气快240倍。
3. 蒸发:每蒸发1g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 热量。
五、人体能耐多高温度?
临床观察表明,人的体温: 1)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 2)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 3)高于41℃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3)保健措施
▪ 1、对高温工人供给合理饮料及补充营养,饮料含盐量 0.1 ~ 0.2 %,温度低于15℃。饮料的配制、冷却、运输及供应 都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防止污染。
▪ 2、并保证高温作业工人有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 3、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防热服、隔热面罩、手套、帽子
等。 ▪ 4、安排适当的工作时间(国家对高温作业相关规定)
(1)掐“人中” (鼻唇沟的中点)
▪ (2)按“合谷”
▪ 拇、食两指之间凹陷中, ▪ 第2掌骨中点边缘处
中暑的急救
▪ 七、转。立即将病人转送至医院,最好用空
调车转送.
中暑的急救
降温: 移、敷、促、浸、擦 缓解:服 治疗:转
十三、防暑降温措施
技术措施 保健措施 组织措施
1)技术措施
▪ A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使热源尽 量远离工人操作位;
▪ B加强隔热措施; ▪ C提高高温作业岗位的通风效率,降低
作业操作点温度。
2)组织措施
▪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防暑降温法令
▪
▪ 2、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 3、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 4、采用短时轮岗制度,减少接触高 温时间,岗位就近设立休息室,有条
件的企业,应该设置空调休息室。
▪ 5、对高温作业工人进行就业前和入 暑前的体格检查。
六、什么是中暑
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时,即可能有中暑病
例发生。职业性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
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
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职业性中暑可分为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
中暑。
高热环境+体温调节障碍
体温↑
、无汗、皮肤干、晕厥等
七、中暑的诱因
2)反复用冷水擦面部、四肢或全身的物理降 温,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直至体温降至38度以下 。体温测量用肛温,因直肠温度稳定而准确。
中暑的现场急救
3)给予缓慢饮入含盐的冰水或清凉饮料 (一升水中加一勺盐)。
4)体温持续在38.5度以上者可给予口 服解热药,如阿斯匹林,如有头痛、恶心、 呕吐者,可适当给予口服镇静剂。
(1)先兆中暑:
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 时间后,出现大汗、口渴、 头昏、耳鸣、胸闷、心悸、 恶心、全身疲乏、四肢 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 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
(2)轻度中暑:
除上述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出现以下症状:
① 体温在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等现象。
② 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四肢湿冷、面色 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 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
3、对有抽搐的病人,可给予按摩。
4、对有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立即进行现 场心肺复苏。
十二、中暑的急救7字方针
移、敷、促、浸、擦、服、转
中暑的急救
▪ 一、移。 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
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 去衣服,以利呼吸和散热。如衣服被汗水湿 透应更换衣服。
中暑的急救
▪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
1、肥胖; 2、缺乏体育锻炼; 3、过度劳累; 4、睡眠不足; 5、伴发潜在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下丘脑 疾病; 6、某些药物的应用,如阿脱品、巴比妥等; 7、饱食后立即进行高温环境下作业; 8、酷暑季节、老年人、久病卧床者、产妇等终日逗 留在通风不良、空气潮湿、温度较高的室内,均易发 生中暑;
二、高温作业类型及其特点
作业类型
气象特点
干热型
高气温、强热辐射、相对湿度较 低
湿热型
高温、高湿作业,热辐射强度不 大,低气流
夏季露 受太阳辐射、被加热地面和周围
天作业
物体的热辐射作用(高温、热辐射) ;持续时间长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 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 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 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 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 的锅炉间等。这些生产场所的气象特点 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 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2、及时补充水分,不要大口猛喝,应小口慢饮,以 防加重心脏负担;
3、解开领口口子、领带、皮带等一些配饰,保持身 体周围通风;
4、涂抹或饮用解暑药物; 5、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休息后,如果症状不减反增, 应及时求助并拨打电话就医。
十一、中暑的现场急救
1、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的处理:
1)迅速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安置到通风良 好的阴凉处,可用电风扇散热,有条件者用空调将 室温保持在﹤16度,解开或脱去外衣,取平卧位。
▪ 其他
此外,高温会加重肾脏负担,并降低机体对化学物质毒性作 用的耐受度,使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更明显。高温还会使机体的 免疫力降低,抗体形成受到抑制,抗病能力下降。
四、散热的方式
人体适宜的外界温度是20-25˚c,相对湿度为 40%-60%,通过以下方式散热: 1.辐射:是散热最好途径。气温15-25˚c时,辐射散 热约占60%,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 其次为手及足部。温度33˚c时,辐射散热降至零。
致病因素
露天作业阳光直接暴晒 不良气象条件(高温、湿度) 劳动强度大 作息制度不合理 个体健康状况差 适应性差 环境(人群拥挤,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
高温作业是中暑的原因,中暑是高温作业的后果。两 者是因果关系。
特别提示: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 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 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 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 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C 体内降温: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l经股 动脉向心性注入病人体内。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l注入 病人胃内。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Fra bibliotek给病 人灌肠。
D 药物降温:
中暑的现场急救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病人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防止舌 后坠堵塞气道,也便于分泌物从口角流出,避免分 泌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并及时清除鼻咽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上肢擦拭顺序为:自侧颈---肩---上臂外侧---手背;
自侧胸---腋窝---上臂内侧---肘窝---手心。
背部擦拭顺序为:自颈下至臀部。
下肢擦拭顺序为:自髂骨沿大腿外侧至足背;自
腹股沟沿大腿内侧至足内踝;自臀下沿大腿后侧经 腘窝至足跟。
中暑的现场急救
B 冰水浸浴:
病人采用半坐卧位,浸于含有碎冰块,水 温在15---16度的冷水中,水面不超过病人的乳 头平面。并随时控制水温,保持在15---16度; 浸浴每10---15分钟应将病人抬离水面,测肛温 一次,一般可在20分钟内体温下降2---4度,如 肛温下降到38度时,即停止浸浴。下降的温度 又回升至39度以上时,可再行浸浴。
5)还可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 丸等。
中暑的现场急救
2、重症中暑的处理
1)降温 是抢救重症中暑的关键。高热持
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 故需积极、迅速、有效地采取降温措施降温。
(1)环境降温
中暑的现场急救
2)体表降温 A 冰水酒精敷擦:在头、颈、腋窝、肘部、
腹股沟、膝关节后等大血管走行处放置冰袋。用加 入少量酒精(5%---10%)的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皮 肤。
▪ 循环系统
在高温条件下,由于大量出汗,血液浓缩,同时高温使血管扩 张,末梢血液循环的增加,加上劳动的需要,肌肉的血流量也增 加,这些因素都可使心跳过速,而每搏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心脏 负担,血压也有所改变。
▪ 神经系统
在高温和热辐射作用下,大脑皮层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加, 导致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 均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